《特别的猫》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 特别的猫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3
ISBN:9787533925888
作者:[英] 多丽丝·莱辛
页数:297页

特别的猫

莱辛老太太的一本特别的书。最近老看老太太的书了……完全没有莱辛一贯的冰霜一样的冷静和不留情面的锐利。只是在轻轻地给我讲她这一辈子当中,给她做过伴的猫眯们……它们披着各种毛色,揣着各种性格,爱吃各种食物,爱摆不一样的姿势,眼睛里掩藏着不一样的遭遇。莱辛只是一心一意地爱它们,不管他们是漂亮、妩媚、娇弱,还是彪悍、冷静、警觉,或者是生病,甚至是残疾,莱辛老太太总是全心全意地爱它们,给它们食物和水,给它们爱抚和拥抱,一动不动地看着它们半个钟头、几个钟头,用全部的爱心陪伴它们走过猫咪通常不太漫长的一辈子。莱辛,多可爱的老太太啊。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养一只,猫咪。

读完了这本书,突然隐隐明白到我为什么到现在还那么喜爱毛绒玩具的原因之一——以我的生活习惯,我是不可能养好动物的,因为我喜爱这些生灵,但是害怕相互的伤害,毛绒玩具是安全的,所以毛绒玩具一直以来是我心灵上的慰藉。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有他们的尊严,如果你无法对他们承诺,那么你就不要试图进入他们的生命,不要先给予他们希望,然后又无情地抛开,每个生命都是有感情的,人类不要太自以为是,太过于高高在上。猫,一种孤傲,优雅的谜样生物,或许他们会为讨好人类表现得乖巧可爱,但是他们那种神秘的眼神,寂然无声的行动,安静的叫声,总令人着迷,他们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一动不动的,到底看到了什么?从他们玻璃一样的眼睛里看不到半点答案……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一些猫的动作的含义,还有一些生活习性,真有趣!作者的描写细致入微,仿佛在我眼前展开一幅幅猫生活的场景。我想还是因为翻译的问题,总觉得有些地方思维混乱,但无论怎么说,这是一本很有爱的书,看完心里暖暖的,隐约带点悲叹……

慢慢看吧

因为一个喜欢猫的朋友而买了这本书,可能因为我并不是爱猫之人吧,一本书看了四个多月还是没有看完,更不要说理解莱辛与猫猫们之间的特殊情感了。

没标题

有些文字是用脑写出来的,有些是用心写出来的。毫无疑问,这本书莱辛是用心写的。那些流畅的文字,那些灵活灵现的猫咪,它们可爱可恨又可笑的行为和心理,似乎全都是自然地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让我觉得她根本没有为此动用过任何写作能力,她甚至没有刻意去写过它,就像《故事》(大概是吧,或者是布洛克说的,或者是斯蒂芬金说的,谁管呢)里说故事就在那里,你要做的是发现它们那样,那些描写猫的字句就在那里,莱辛只是让我们看到了它。大概只是真爱和真心才会写出这样的东西吧。阅读的时候,几乎觉得可以直接碰触到作者的心灵,还有那些猫咪的心灵,所以,任何评论都不需要了。

很喜欢

这本书是儿童节的时候,我相公送给我的。我很喜欢。我喜欢看里面写猫撒娇的样子。看完之后很期待养一只猫。

以为是爱猫的书,结果开头就是用.22射杀流浪猫,这个女畜生

开头就是说她小时候怎么拿枪射杀流浪猫,而且这些猫都是她们家的猫逃出去变成的所谓“野猫”, 别说是成年的猫,就是1个月大的小奶猫,都被她“处理”了。。。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的,说不定是虐杀的。后面一个章节就是射杀家里的猫,那种半野半家的,真不明白,这个女人怎么写起这些情节来没有一旦悔意?你即使觉得猫多了些,或者流浪猫讨厌了些,怎么可以虐杀?长大了到了伦敦也没好到哪里去,自己家的猫生了3只小猫,马上就处死一只,你自己不养,难道不会送人?难道不会去给你的猫绝育?!这女人放今天还不给人门上泼粪,还诺贝尔奖得主,我看就是一心理变态,那些喜欢这本书的也是变态,喜欢看杀猫变态文学,我们《猫咪有约》的人绝对不认为她是爱猫女作家!

每一只猫都是特别的

在市场上看到国庆的时候,卖猫的阿姨说是一位爱猫的养了很多猫的老太太委托她给这只抢不到食物的小猫“找个家”。是呢,这是为主流养猫群体所不耻的行为吧——花钱买猫,而且不给他们做绝育手术……不仅是国庆,我家其他的猫也一样,花20到30不等的人民币购买,没有绝育,生生不息。什么才是猫的幸福呢,很难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会给他一个家。因为爱猫,所以不怎么喜欢看关于猫的书,里面总有太多拟人或强加给他们的人的想法,把那精灵诠释得像个人。作为一个人,无法从猫的角度观察猫,那么,就宁愿只是从人类的角度去描绘。还是买了这本书,用一个晚上读完,不是甜腻腻的,有温暖的也有黑暗、沉重又现实的一面,蛮真实的,爱猫人写的书,爱猫人翻的书。揉揉国庆的大屁股,我会保护他身体的完整,我们会不离不弃——不喂那些成分不明的猫罐头,而是精心为他准备鸡肉、小鱼、青菜煮制的食物;不刻板的遵守什么猫只能吃专业猫粮的教条,允许他趴在我肩膀上尝试餐桌上任何一件他想品尝的美味;坚决不做绝育手术,为他保留作为生命尊严底线的可能性,如果真的爱他,在做这件事时至少该有一点书作者似的矛盾心情,而不是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国庆已经从浑身骨头瘦得比例失调的小猫长成了皮毛油亮无比柔软的少年,自从他来到,我的手就没痊愈过,各色伤痕,但是还是不愿意给他剪指甲,天生猎手不该失去自己的武器,他是我的朋友,不是玩具。我爱他,因为日夜的陪伴,因为由爱而生的被守候的感觉,因此,爱他胜过其他任何一只猫。因为爱而特别,这就是从国庆以及这本书中体会到的东西。

特别的猫

许多眼泪,不是说让人哭的书就是好看,只是,猫的那些倔强,智慧,狡猾,不屈,喜欢。。。如此丰富具体,一些生灵,原来除人之外皆有灵性,本来就是啊!差点忘了

书讯

荷马书店老店新开,现在改名为 活泉书屋 经营婚姻家庭,亲子教育,人生智慧,儿童读物,健康保健等书刊和礼品及安利系列产品.欢迎光顾.2008年6月1日起,活泉书店正式入驻高知人群集中的宁波,开业期间(2008年6月1日—6月15日)特推出四大优惠惊喜:惊喜一:全场8.5折优惠惊喜二:凡于2008年6月1日—6月15日购买图书金额满50元以上者(折后),均可参与抽奖活动,获得精美奖品一份;惊喜三:凡购买图书金额满100元以上者(折后),即免费办理会员卡一张,随时享受打折优惠;惊喜四:举办 活泉书友会 交流活动,把你对书店、对图书的感想以作文、书法、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出来,凡参与活动者均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一份,优秀的作品将装桢摆放在我们的书店里,与所有读者一起分享你我的书缘。 地址:宁波海曙区迎春街19号电话:0574-82056508公交路线:南站:坐10路、965路到海关下; 客运中心:坐510到海关下; 镇海客运中心坐371路到天一阁下; 其他:坐821、804、372、345路到海关下;坐512到天一阁下.

特别的猫,值得特别收藏~

作者多丽丝·莱辛因其《金色笔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在这本小说里,洋溢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温情,每个爱猫或者有爱心的人都值得一看。

猫是一种精致的动物

爱干净一条就令很多动物望尘莫及,优雅偏偏又经常很滑稽,坚韧独立,性格很迷人。它若没有这么多可爱之处,怎么会被人类挑来做宠物。我爸我妈也不是文艺青年啊,退休老工人,一样喜欢猫喜欢的不得了。就是感觉翻译的不是特别好,有些话没头没脑。

在呼吁救助流浪动物的今天,这样的作品还能成为经典流传

大家都来看看我们《猫咪有约》的人是如何对待野猫的,绝育,喂食,收养,野猫因为在流浪过程中受了伤害,所以才会如同多丽丝的笔下所描写的对人“嘶嘶吼”,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哈人。但是就因为流浪猫哈了你,多丽丝大妈你就有权利射杀流浪小动物?看完第一章就明白,这位大妈不是第一次射杀流浪猫了,写的那么轻松。大家来我们论坛看看 (http://bbs.movshow.com),我们是如何救助野猫的,绝对不会乱杀无辜,这样的女作家,写出这样的作品,简直就是畜生,骂她畜生是侮辱了畜生。血腥的书,冷酷的女人。

下一次我还会不会遇见你

严肃作家有时候也会写一些相对轻盈的作品,如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写猫的这本随笔。猫的生命不过数年乃至十数年,它们不在乎是否被写出来,是否被记住。人类写猫的时候为的是纪念,写的人和看的人心里都被轻微搅动,如同一只小猫爪轻轻挠了几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活得比猫累多了。书里写了若干只猫,有名儿没名儿的都有。如果按照它们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来掂量,最值得提起的是两女两男:灰咪咪和黑猫,鲁夫斯和大帅猫。巧的是,这两组猫们都在彼此的生命中有所重叠,又以各自的方式来博得主人的宠爱。没有不想受宠的猫,在这一点上,猫们活得也不易。灰咪咪是一只美丽的猫。作者提到了它的暹罗猫血统,作为一个爱猫人,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这种猫特有的模样:她注定是优雅的代名词。还有什么比拥有一只公主般骄傲又美丽的猫更让养猫人乐在其中的呢?狗是人类的玩伴,而猫却享受着我们的照顾和欣赏,并觉得一切理所当然。一个朋友曾在养猫数月后问我:“你说,我们给它们买猫粮、清厕所,难道就是为了看它们打打哈欠睡睡觉发发嗲?”话语间不无抱怨,却也透露满足。然而公主猫也无法避免生育,接受绝育,遇见新来的猫。简直符合人间的公主在红尘中折堕的过程,我们随着作者的叙述目睹这一切,看灰咪咪怎么和黑猫争宠,养猫人的心又是如何在两只猫之间摇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实在爱煞那只除了骄傲一无所有的灰咪咪,因为她是这样聪明绝顶——“到了早上,她若是希望把我叫醒,就会蹲坐在我的胸膛上,用脚掌轻拍我的面孔……”试问有谁能抵挡这样温柔别致的猫儿呢?等到曾经的公主因为失宠而性情大变,用捕猎来的小鸟和老鼠作为争宠的工具,书外头的我不由得心都碎了。大帅猫有着特别的尊严,他不屑于争宠,不仅对猫,也对其他一切事物。你必须专心地对他,如果你边看书边摸他,他会径直走掉。鲁夫斯则是一只外来猫,完全是靠某种本能或者说智慧的谦卑,他逐渐在这个家里有了一席之地。虽然他老是刻意发出巨大的呼噜声,像个活风箱一样表示自己对主人的感谢,却仅有一次,当主人照顾着病中的他,听见这只猫发出猫小时候用来示爱的轻微颤音。鲁夫斯并没有活很久。大帅猫因病失去了一条腿。他再也不能到主人的房间,跳上床来陪她入睡,等她醒来。养猫最大的痛苦就在于我们活得比他们长久,会看着猫儿生老病死。它们无心玩耍的背后,是总有一天不可避免的终局。而我们会记住这样的时刻——“有时他会抬起头来,用一种跟别的时候都不一样的轻柔嗓音向你致意,表示他知道你正在努力进入他的生命。”我一直很想写写我从前养过的猫。塞罗,点点,小黑,还有只养了短短一段时间的奶茶。它们有的是流浪猫,就像文中的黑猫和鲁夫斯那样,有着流浪猫所有的戒心和容忍,也许还有一点点恶癖,有的是不知世间险恶的家猫;它们有的聪明独立,有的傻吃傻睡,但每只猫都绝对不一样。后来我没再养猫,因为怕自己承担不起长久照料的那一份承诺。我还记得在某个夏日的傍晚,巴掌大小的花斑猫是怎样虚弱地撞在我的脚边。那是我的第一只猫,塞罗。她长成了坏脾气的优雅女士,最大的爱好是收集易拉罐拉环,后来因为不愿和小猫们竞争而变得更加孤傲。莱辛女士娓娓叙说的同时,我想起了所有远去的一切。曾经我也拥有过猫们的陪伴,如果生命是宇宙里流转的尘埃,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遇见他们,以不同的形式。

进入猫的生命

行文流畅,除去作者的功力之外,翻译人员也功不可没。在文中出现的猫咪,有时是个体,有时是集体。无论个体集体都呈现出百态风情。对于自己的宠物猫,作者努力地想做公正法官,但往往公正意味着考量因素的增多,从而矛盾重重。这种爱恨纠葛的心理大约是养宠物、爱宠物人士的共鸣。从文中能看出一位真正的爱猫人士。她仔细观察猫咪的各种形态,描摹出它们不同的个性,试图跨越不同物种之间交流的鸿沟。她以一颗完全的心投入到与猫的关系之中,努力进入猫的生命。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视角和态度,你会淡忘了,那鲜活的性格来自一只只猫咪,恍惚间以为那跃然纸上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个生命能够进入另一个生命,会感受对方带来的惊讶和喜悦,是一件恬淡的事,是一件幸福的事。

小样猫~

开始读这本书,最初因为它的封面,后来有人说,它会让不喜欢猫的人读了以后爱上猫。我是不喜欢猫的人!但现在,我有点,想养一只小猫,或许不错……

宠物们朋友们

爱猫成痴,才能听懂猫咪们的话,读懂猫咪们的心吧,猫的行为在他们眼里一切都可理解,它们不再神秘不再冷漠,它们是贴心的朋友;或者有的猫天生就是黏人的。“爱猫的人是渴望给予爱的”,莱辛付出的爱,猫儿们懂得。我自然也想起我家养的那么些猫咪那么些狗狗。全家出动给它洗澡去虱子的猫咪,从小不要人抱小老虎似的猫咪,夏季的暴雨天突然敲窗户告诉我们好几天了我终于找到家的猫咪,重病了妈妈交代我抱着它晒太阳我忍不住放下它回屋看《聊斋》,看完出来它再也不见了的猫咪,我俯身和它对视,时空静寂,温情流转,那么漂亮惊艳却猛然给我一爪,留下脸上三道爪印的猫咪,还有最后一只,双色眼纯白毛,优雅温柔,产下9只天使小宝宝的猫咪,家人太少在家终于在很长很长的等待后离去的猫咪。弟弟蹲在猫窝旁看9只小家伙睡觉能看上半小时的咪咪们……狗狗,那些忠诚的整日欢腾或者忧郁的最后要不被毒死要么失踪了的狗狗,除了那只每次都非要跟着妈妈的摩托车回家,回到新家就兴奋的前门奔到后门的,其他都再也想不起。可是我的愿望,是养一只大大的长毛的可以调皮一点的狗

杂谈

“莱辛写男人也写猫,但猫似乎在她的笔下更具人性”不记得这句话是谁对此书的评价了,令我印象深刻。的确,像莱辛这么一个爱猫成痴的人,或许,猫,在她的生命中显得更为重要吧(不得不承认,对于猫的热爱,莱辛比我更胜~~~)。在莱辛看来,每一只猫咪都是她的孩子,她写猫其实就是在写生活。而且我觉得《特别的猫》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在讲述社会,讲述自然~···

我爱猫

这才是爱猫地人就像悲剧永远是最能打动人一样正因为设身处地正因为生命平等才有如此善良而又哀伤的文字我爱猫爱莱辛

我家也养猫 曾经也想写过东东

我家有2只猫,都是拣来的,看了莱辛的《特别的猫》突然觉得懂了很多她们的动作和叫声。喜欢《特别的猫》,赞,特别赞~~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猫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猫——读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自从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后,多丽丝•莱辛的名字便不再生僻。如今再去谈她已无需重复“祖母级”的身份和博大的女性主义关怀。荣光渐远之后,我们或许可以更加平和也更加投入地去阅读莱辛。进入她那些既不恢宏也不纠结的安静故事,细听一缕虽不惨痛却充满哀伤的余音——就像这本果绿色封面下《特别的猫》。在此之前并未读过很多莱辛的作品,却恰好在《另外那个女人》的短篇集里读到一篇《老妇与猫》,并深深为它着迷。那是一个破布条似的老太婆养了一只旧毛线似的老猫,住在一个垃圾堆似的废弃楼房里,最后像一堆破烂儿似的死去。“生活有如此厉害的打击,我不知道……”这是巴列霍在诗歌里对上帝的质问。莱辛没有这么怒发冲冠,却把生活最凛冽的伤口撕开来给人看。在这个凄惨不堪的故事里,那只泥球般的老猫就是那道伤口。只要想起它的残疾、它的恶臭和它不离不弃的陪伴,你就可以探知主人心灵最深处的酸楚。从那个故事开始,我就隐隐知道莱辛是个懂猫的人。而不久后浙江文艺出版社引进的这本《特别的猫》完全证实了我之前的预感。这里有三篇以猫为主角的故事,它们可以被当作小说来读,但更像是回忆散文。回忆一个女人生命大变动中始终不曾更改的情谊,纪念那些生离死别之后依旧故我的生命。它们出生,它们冒险,它们挑食,它们生病,它们撒娇,它们发情,它们衰老,它们死亡。没人敢说人的一生肯定会比猫的一生更丰沛、更充实。每只猫都是特别的。它们有长相的差异、性格的分殊,有坚守的领地和内心的秘密。如果你爱它们,那就必须承认它们的尊严,而不是指望从它们对食物的渴求中获得作为主人的高傲和霸道。更不要以为甜腻的宠爱和过分的赞美就是对猫儿最了不起的垂青。养一只猫,就给它一份特别的爱。让它平等自然地存在,有如空气和家人,易被忽视却永远相随。就像朱天心写的那本《猎人们》,告诉所有不爱猫和不懂猫的人们,那些看似把猫当作掌上明珠,见人便谈猫经的人未必是合格的猫主人。莱辛也在这本书里说“在童年时代,所有在我们生命中来来去去的人与动物,以及当时所发生的种种事件,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全盘接受。然而,它们若是突如其来地失去踪影,同样也不会有人去多作解释,或是提出询问。”真正的爱猫之人总有这么点名士风流,泰然淡定,如菊似水。然而这样的平常心却绝非冷血。因为莱辛让我们看到了在一只猫儿面前,人心里真正的不忍和内疚。整本书中最最让人动容的有两只猫。一只是美如仙子、贵为公主的灰咪咪,另一只是流浪而来、呼噜震天的鲁夫斯。灰咪咪是天生丽质的美人胚子,而且她强烈地懂得如何展示自己的美丽。她对食物无比挑剔,对生养小猫毫无兴趣,完全具有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贵族品性。在她的生活里,被宠爱要比被喂养更重要,进食的规格和姿态要比食物的多少更重要。然而当这样一只猫被结扎,身体迅速膨胀成一团毛球之后,当她已经完全明白自己被人类的手术强行变得不再那么光彩夺目之后,却仍旧小心翼翼向先前一样适可而止地展示她的娇媚,竭尽全力维持她天性中的高贵时,你会为此而心碎。这是比屠杀更加残忍的摧毁,是比死亡更加痛心的失去。然而我们对于所爱的猫咪别无他法,只能在精心呵护下慢慢挽回那支离破碎的信任。另一只名叫鲁夫斯的流浪猫有着更加坎坷的经历。他曾经被人收养又遭人遗弃,酷爱冒险,生死无惧。他拉里邋遢、伤痕累累,却英勇善战、坚强无比。他总有一只耳朵发炎化脓,几次前往医院直至后腿截肢,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三脚猫”。但他残破的身躯上丝毫没有颓败的迹象,反而总是让你感到无限蓬勃的生命力和那种动人心魄的方刚血气。然而就是这样一只“战神猫”,在心底仍旧埋藏着脆弱的秘密。每当我读到这一段时都无法抵挡那锥心的疼痛。有一次,我在他沉睡的时候轻轻抚摸他,叫他起来吃药,而他醒来时,发出一声猫咪在跟他们挚爱的人类或猫打招呼时,那种充满信赖且情意缠绵的特殊颤音。但当他睁开眼看到我的时候,又重新恢复了他那副彬彬有礼且满怀感激的老样子。这时我才赫然发现,在这栋成天回荡着猫咪撒娇颤音的屋子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到他发出这种特殊的叫声。这是母猫问候小猫、小猫向母猫打招呼时的叫声。他是不是梦到小时候的事了,还是梦到了那个曾在他幼年或是少年时照顾过他,后来却无情抛下他离去的主人?这亲昵的声音令人震撼莫名,却也使人伤感至极,因为即使是在他活像个打呼噜机器似的,拼命向我们表达感激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发出过这样的声音。在他认识我们以来,将近四年的时间中,我们曾无数度照顾他恢复健康,甚至将他从死神手里抢救下来,但他却从不曾真正相信他绝不会再失去这个家,他绝不用再流落街头,靠自己讨生活,再度沦落为一只被焦渴逼得发狂、在寒风中颤抖的流浪猫。他对某人的信赖,他那真挚的爱,曾经遭受过严重的背叛,让他再也不敢放胆去爱了。读着这样的文字,没有人会说那描写的只是一群无知无情的小畜生,也没有人会说那只是一群喵呜乞食、撒娇谄媚的小宠物。我们唯一深感遗憾的就是无法走进它们的内心世界,无法得知它们盯着一个线头看上半个钟头时究竟在看什么,更无法感同身受地体会雷电交加的雨夜里,它们穿行街区时的匆忙与恐惧。然而我们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这样一本小书毕竟让我们在隔膜、戒备、试探、猜测的过程中不断接近它们的所思所感,并且已然承认它们拥有一颗类似灵魂的心。

Particularly Cats:猫群中的人类世界

在这段封闭而平静的生活里,正如《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在监狱中失去了时间观念、在一片空白中迷失了自我一样,我曾无数次迷失于幻想中,但我总分不清哪些是幻想,哪些是回忆。有时我认为我是喜欢猫的。一年夏天,我家附近老是有一只瘸着腿的猫在周围晃荡,每到餐点的时候就站在我家门口前面的草坪上“喵喵”地叫,我一边颤抖着夹着盘子里的鱼往嘴里送,一边听着外面的叫声越来越凄凉,后面它累了叫不动的时候,声音还带着点沙哑。压下心里的不安,我“砰”一声把门关上,转过头看着妹妹那不忍心的表情,说:“烦死了”。再打开门的时候,它从地上爬起来,抬起头用两只清澈的眼睛看着我,轻轻地喊了两声。它竟然还守在这里,我终于直视它,闻着远处燃烧垃圾而飘来的烟味,感觉胸腔透不过气来,最后我还是将剩下的鱼拿出来了。恍惚间我又记起我是讨厌猫的。因为我记得曾经和一个极度害怕猫的舍友一起“同仇敌忾”地讨论过猫是如何如何地令人鄙夷和令人讨厌。我随着记忆梳理了一遍,终于想起我之所以会认为自己喜欢猫,可能是因为进入了一次猫的世界,看到了猫身上与人类共通的特性,因为人们常常会有这样一种体验:“我理解了,所以我喜欢”。相比起《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等这类严肃的题材,多丽丝·莱辛的《特别的猫》显得特别轻松有趣,这也是能让我一下子就可以“与猫共舞”的主要原因。在《特别的猫》这个以猫为主角、以人为背景的世界中,我印象深刻的有四只猫:非洲的灰猫、伦敦的暹罗血统的灰咪咪、黑猫和大帅猫。在非洲的农庄,灰猫被送到二十多英里外的伐木营后很快就失踪了,大约过了两周,竟然半死不活地回到了家。而在伦敦时的一只暹罗血统的灰咪咪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每次有客人来的时候,就到门前撒欢迎客,在众人的赞美中翻身打滚。当小黑猫进驻的时候,它们两个开始了一场后宫争宠戏。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黑猫。猫一生的求偶期来得很频繁,而且一胎就生六、七个小猫。美女灰咪咪生完孩子之后,完全忘了它们的存在,又开始各种玩耍,每次都要主人把它抓回去照顾小猫。而黑猫一刻也不想和孩子分开,并且不遗余力地教育小猫们如何喝牛奶,如何上厕所:爬到猫砂盆里,摆出正确的姿势,然后呼唤小猫“快看看妈妈是怎么上厕所的”。我开始合上书,想象着黑猫带领着小猫上厕所的可爱情景,但有一个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猫们因为生孩子生得频繁且数量又多,主人把灰咪咪装进篮子里带到医院去做“阉割”手术,以至于灰咪咪对篮子产生了恐惧,再次被放进篮子时,它鬼哭狼嚎、呼天抢地。从非洲农庄到城市,其实猫们是在夹缝中求生:在非洲农庄,无论是家猫还是野猫,都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被空中的鹰隼叼走;而在城市里的宠物猫,则因为生育太多,被杀、被阉割,剩下的则失去了捕捉食物的天性,成为人类的寄生者。生存处境越来越险峻,人何尝不是一样呢?这是我从外面回来,收拾好屋子以后,坐在电脑前冷静地思考才得出的感叹,而这源于一场奇妙的对话。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出去吃饭的时候遇到的这位先生。我并不是第一次遇见他。事实上,以前在去上课的路上也看见过,当时他的头发和下巴周围的胡子是一样的颜色和长度,身穿一件老旧的淡色竖纹长袖衬衣,第一个扣打开,旁边还有几片黄色的污渍,手挎一个陈旧的大布袋,嘴里操着北方口音的普通话碎碎念着什么。让我想起了小学时有一次放学那个拿着个麻袋一路跟着我回家的大汉,直到现在我都认为那一定是拐卖儿童的坏人,尽管那时妈妈安慰我说他是收破烂的。这位先生提着他的布袋、端着餐盘坐在了我对面,熟络地和左边的男生唠嗑,然后转向了我说:“这位同学,你是广东人吧,不吃辣椒。”我咯噔了一下,终于抬起头“呵呵”,算是回答。他看起来对学校挺熟悉的,随后又问了我关于专业和论文指导老师的问题。我擦着嘴,看着他牙缝里的菜随着他说话的动作若隐若现,问道:“你是这里的老师吗?”“不是。你猜我是干嘛的?”他咧开嘴笑,那条菜完整地展现了出来。“博士?”“你怎么知道?”“看你年纪比较大……”“你也看得出来我年纪大啊?”他把手搭在了旁边的椅子上。外面收盘子发出“哐哐”的声音,忽大忽小。我问:“你毕业后准备去高校教书?”“不一定。我们学校出来的肯定不能去好一些的学校吧,如果我爸是市长,那我去985、211;可我们家只是种田的,可能只能去专科学校……”回来的路上,我想着这段对话,脑海中瞬间闪过那只晚年因为瘸腿想要交朋友而被长得丑陋的母猫拒绝的大帅猫,感叹世界的冰凉。莱辛本意是想把这本《特别的猫》送给她女儿的,大概是要告诉女儿:人类发展越强大,越要关注身为弱者的小生物。而我读这本书,从对猫的反感到理解进而喜欢,大概是猫们的爱美、慵懒、争风吃醋、母性的爱、忠诚......如此种种,体现人性之多面深深吸引了我,让我觉得这样一种可爱的生物在这个残酷的世界实在是太惹人怜。到底人还是喜欢用自己的意志去判断这个世界吧!我羡慕那个集美貌与主人宠爱于一身的暹罗血统灰猫,喜欢那个守规矩爱护孩子的黑猫,也同情那个因为晚年瘸腿而被母猫拒绝的大帅猫,但我始终觉得非洲农庄那只被送走而失踪,最后用了两周穿越了没有道路的荒山野地、渡过水势暴涨的两条大河,半死不活地回到家的那只灰猫才是我想成为的那种猫。

女人的心事

莱辛爱猫,我也爱猫;莱辛养过很多猫,不少是收养的流浪猫,可是我没有猫。曾有过一只猫,第一只猫是三色的美丽公主,但是一点也不娇生惯养,乡下人家养猫是很实际的需要,就是为了让她抓老鼠,不会养着一只没用的猫的。我家的猫也很勤奋,和我感情很好。天冷的时候也会悄悄跑来跟我挤一张床,绕着我的床到处找她最满意的位置,有时候是我腰侧,有时候是我脚边,更过分的时候是打横躺在我肚子上,打着很响的呼噜。其实那时候不知道这种很响很舒服的呼噜声是她的撒娇、感恩,只是很担心地跑去问妈妈,猫儿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呼吸道出了问题,因为我自己感冒的时候,说话就是那样带着浓浓的鼻音的。被窝里让她觉得闷热难过的时候,她会毫不客气地拱起身子,在我旁边走来走去,找出口。但是冬夜外面还是很冷,她只好假装委屈地说,那好吧,我就不离开你身边了,在我腮边团起来睡。早上她会很早就起来出去,然后回来看看我起来没有,如果还是在呼呼大睡,有时候看不过去了,便会跳上床来,伸出带着倒刺的粗糙舌头舔我的脸,直弄得我痒痒的,忍不住笑着醒来。她还会愤愤地瞪我一眼,仿佛她的责任心受到了我的严重辜负,然后悻悻地走开。但是从来不会伸出肉掌里面的利爪来。不过也有例外,和她玩的时候,玩着玩着,她会忘记了这只是游戏,猛扑过来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把我的手当成了自己的猎物,伸出平常都躲在肉垫里面的尖利的爪子。我也生气了,一掌拍过去。她一下子跳开,在我的不远处,谦然地看着我。只是当时年纪小,只顾着关心自己手上的红色划痕,根本没注意到她。然后她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过一段时间,她怯怯地走到我旁边,迟疑着跳上我的怀抱,她只能这样来判断我是不是还在生她的气。因此,我觉得,生活在莱辛家的猫比我家的猫幸福多了。猫咪生了一窝小猫,才3只,很小很袖珍的。但是没有我的猫咪好看,我还是最喜欢猫妈妈。长大后的猫妈妈没有以前温驯了,她被野猫带坏了,经常出去好几天不回家。终于,有一次,再也没有回来。我想她一定是遭到什么不幸了。还好我没有亲眼看到,我想我还可以自欺欺人地觉得,我的猫咪也许有一天会回来的……后来又断断续续养过几只猫咪,我还给他们起了很好听的名字,当然,都很符合我的小心思、听起来柔柔若若的样子。可是后来也渐渐不知道哪里去了。我想,是我前几年的脚步太快,这些精灵似的孩子们不愿意成为匆忙的奴隶吧。和她们在一起,一定要有闲适的心态,和冬日阳光下慵懒的迷糊,才配得上的吧很羡慕猫的生活,也很心疼在人世间找不到自己的家的猫咪。其实每一只猫都是一个天使,只是受了太多的伤,渐渐长出了防御的倒刺,变得丑陋的同时,伤了我们,也伤了自己……

老妇与猫

不久前,莱辛刚去了另一个世界,所以怎样都要评价一下吧。这位90多岁的老妇人,在另一个世界你会遇见自己的很多猫吗?但愿。个人喜欢猫多于狗。因为当你注视猫的眼睛时就像注视着一个小宇宙,在狗的身上是少有的。书中很多描写都非常生动和有趣,让人觉得这不是拟人化了的猫吗?让人会问,猫真的会这样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自己也养过猫,对猫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们的确如莱辛所写的那样,甚至更要有灵性,更顽皮,更让人怜爱。书名,特别的猫,可以看作仅仅是猫,不过是猫。但正因为是猫,才是猫。这是之于其他客体所不能的。对于残杀或者虐待这种小动物的人,我可以理解但绝不会原谅的!不少作家都很喜欢猫,也写了不少有关猫的文字。猫如同人,有着丰富的个性,所以可以说:风格即猫。

伪爱猫人士读后感——《特别的猫》

最早是因为网名里有个猫字,所以之后很长时间以来也因此被一些朋友们昵称为“猫猫”,但其实我却从未养过猫,甚至亲近过的猫也很少。小的时候回父亲老家过年,那时奶奶还在世,并且就住在农田边上自家建的屋子里,养了一只黑灰花纹的猫,13岁,比当时的我还大。这猫养来便是捉耗子的,并不会与人主动亲近,爷爷每晚只喂它一些拌了鱼汤的剩饭。偶尔不知跑去了哪里,奶奶便在夕阳暖色的余辉里站在家门口喊:“猫~~猫~~”没错,它没有名字。不过,我对所有小动物都很感兴趣,在米缸里抓了把米就跑去喂鸡,吃饭的时候也老挑有大骨头的鱼吃,然后不吮干净就悄悄抛到桌下去,然后低着脑袋看那猫迅速跑来衔了鱼骨,然后躲到角落去慢条斯理地吃干净——是连骨头渣子也不留的。偶尔一次见它捉了老鼠,却不急于吃掉,反而堵在墙角不停地用爪子扑击着玩。这是一只自得其乐的老猫。印象中只有一次在大学课堂上,有别班的男生捉了校园里不知哪只野猫产下后养到半大的小猫,系了丝带送给女朋友当礼物,结果那女生反倒怕猫。我们虽坐在后排,万一因这个闹腾起来了反而不好。我见那小猫实在温顺得很,便大着胆子抱过来。当天正好穿了一条软和的羊毛裙,我就一边用手抚着它背脊上的毛,让它侧卧在我腿上。之后它便乖乖待着没动,我隔着裙子能感受到它的小身体的温度,这种体会颇为甜蜜。然而即使如此,说我自己是个爱猫之人不免有些叶公好龙之嫌,不如说我是因为那些对猫的习性和特点的描述而对其产生了偏爱——要知道,猫并不是驯养动物的理想候选者,大多数驯养动物的祖先都是群居生活的,而猫生来是个独来独往的猎手。大多数驯养动物都以分布广泛的植物为食,猫则是专性肉食动物,很难消化肉类以外的任何东西,肉在人类为驯养动物准备的食谱中可是相当罕见。至于猫对人类有什么用,我只能说,猫都是些不听话的小东西。与其猜测是人类特意驯养它们来捉耗子,还是说这种好奇心强烈的动物自己首先奔着人类聚集地附近丰富的食物资源而来,顺便适应了与人为伴的生活,听起来更为合理。而这似乎可以说明:与其他被人类列入驯养名单、被迫执行特殊任务的动物不同,猫很可能是自愿与人生活在一起的。又或者,是古埃及人对猫的特殊崇拜,导致了它们在享受到不用风餐露宿的特殊待遇的同时,却又没有受到扼杀其自主意志的那种残酷的驯化。雕总是野性强烈的凶悍动物吧?可我读过沈石溪小说里写到的驯雕的相关方法,又苛烈又阴险,最终也是要把它们打造成为人所用的替代劳力。狗的不同品种间体型大小相差这么多,多少就是因为古时被人类赋予了不同的任务。其他驯养动物与野生的祖先们的外貌都已经完全不同,可一般的家猫却依然保持着野猫的体态。它们适应了与人类为伴的生活,却没有为这种适应产生太多明显的基因转变。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人类愿意娇纵着这种动物呢?我读庄雅婷的博客,她养的那只猫,四种口味的猫粮和五个品牌的猫罐头要轮流换着口味吃,并且在自己觉得寂寞无聊想要主人陪它玩的时候,会跳上厨房的灶台,后腿直立打开碗柜,拨出两只青花瓷的碗,看它们“啪啦”掉在地上砸得粉碎……可是它的主人却说:“有时我很好奇,我不在家的时候它都在干什么,结果有一次发现,原来它睡在大床的正中间,脑袋还枕在枕头上……很好,它的自我定位很准确。既然它也觉得和我是平等的,那么,我就放心了。”不过,我之前也见过一些爱猫人士写的书,都没敢看,因为初看封面就觉得这些书“感情泛滥”得紧,好像那些猫已经被描绘成了天使,我如果不被打动得也认为它们就是天使,就有罪过似的。若不是读过金色笔记,若不是见这书是莱辛写的,当时也不会想买了。而且,我还满喜欢它的装帧风格和芥末色的封面的。最后这书只看了两天,是在地铁上读完的,属于一看之后就放不下来的那种书,看的过程中时不时地会想要笑起来,合卷之时又觉得满心温暖。莱辛写猫其实用笔颇狠,(像我写我那室友J时所试图的似的),盯着“缺点”来写,一笔笔刻画都没有留任何情面,最后却是塑出了生动鲜活的公主灰咪咪、好母亲黑猫、幸存者鲁夫斯、大帅猫巴奇奇。其中描写灰咪咪的笔触尤为刻薄,但最后它却是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的一只猫。有读者说莱辛冷静得残酷,“总是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像是再写动物习性观察笔记一样,细致的、耐心的、事无巨细的去描摹猫的生活,他们如何打滚,如何跳跃,如何求偶,如何生产,却感觉不到主人的感情在哪里。”不知为何,我却恰恰最喜欢这种风格,似乎是因为这样我就很放心:这猫并不是只存在在主人一个人的臆想中,而我确实可以透过这文字去知晓它的模样和性情。我反倒怕了那种老觉得动物“通人性”的渲染描写,主人一个人陶醉在满足感中,觉得自己做到了最好,而宠物和自己“心心相印”,其实压根未曾了解过自己养的动物的真正脾气。更因为我发现在全书中,莱辛从来没有去干涉过猫们的生活,她确实是只提供了屋檐和三餐,把其余的一切都交给了大自然:她不会因为宠爱灰咪咪就想法子让它避开别的猫的追求只和它喜欢的那只虎纹猫交配。有时她看透它们的心思(当然谁也不知道她是真看透了,还是这也是她的想象),但她也要根据她的想法来决定是不是满足它们:她逼一直四处流浪的鲁夫斯吞药丸、不顾它的反抗花了很大精力用“行为疗法”来帮助它克服对外界的恐惧,但是却拒绝了它想取代巴奇奇成为家里的猫老大的地位。莱辛对猫,是平等和相互欣赏的态度,她毫不讳言它们的任性、狡猾、小心眼(虽然也有一逞口舌之快的嫌疑),但同时也盛赞它们的自尊、骄傲、自由。我称为“感情泛滥”的爱猫人士,我觉得他们对猫的爱,就好像那种作徐志摩状称赞你完美无缺是他心中的女神的追求者,投注感情的过程承载了太多自己的想象,以至于沉浸其中,大脑都没有空闲去作真正的观察。而莱辛的风格则是深知你的毛病、种种不如人意之处,却还是守着没有走,一如既往地对待你,而且她自己也没觉得自己做得很完美。她试图挪动立场去想象这些被自己豢养的生物的主体性生存,但是也小心地抱着谨慎的口吻——“每当灰咪咪一连花上半个钟头,望着在阳光中飞舞的尘埃时,她究竟看到了什么?而当她望着窗外迎风摇摆的树叶时,她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当她抬头凝视悬挂在烟囱上方的月亮时,她眼中所看到的又是何种风景?”她始终使用第三人称描写家里的猫,但我似乎能够感受到:当两只在都市长大的猫第一次在乡下的屋子外看到牛群时,觉得这种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对自己是多么大的威胁,之后又是如何发现了并接受了它们其实对自己是无害的;黑猫怎样带领它生下的那一群“黑色的小妖精”专心地看主人做裁缝,然后为什么要教导小猫,过去细心地嗅闻布料和剪刀的味道;只吃“煮得嫩嫩的肝脏和煮得嫩嫩的小鳕鱼”的那只猫,每次怨恨地都把它所产出的第一只小猫咬死(莱辛当然不会阻止它),但之后却是个好母亲……此外,我是觉得莱辛的这本书和政治和女性主义什么的全都没有关系。当然可能很多人还是会认为有所联系,并且猫在西方文化里也经常被认为是某种情色的象征,以猫喻女人,这看起来似乎是恰当的。只是,不管怎样,我希望这本书的写实风格能够产生某种“去妖魔化”的作用。“她很神秘,她点燃了我的想象力”之类的话,无论是说猫还是说人,都只能说明你根本只是自个儿在意淫、压根不认识她罢了。

女人与猫

女人和猫之间似乎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爱玲在其散文中曾引用英国作家的观点阐述了女人与猫的种种相似之处。这次倒好,整本书都是女人与猫。猫是主角,女人作为其主人成了配角。然而,那细腻的关于猫的神态与性情的描写哪里是在写动物,分明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女子跃然纸上。特别是,当家里豢养了两只小母猫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拉开了。那些曾出现在书中的“我”生命里的猫们身躯娇小纤弱、姿态轻盈优雅、情绪变化无常、神经脆弱不堪,它们或因各种“不得已的理由”被人道毁灭、或被粗鲁的野猫诱拐出走而最终野化、或知天命而逝于疾病、或被主人转手多次踪迹不得而知、或繁衍本能太强而被剥夺生育权成日活在捍卫尊严之中、或深谙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亦可悠然自得于夹缝中求生存……得有善终者不多,或许是我联想过多,其实女人也是这样,能毫不犹豫的说一句“这辈子过的幸福安康”的能有几个?大多数的,风光也好、贫困也罢,都是颠沛流离、坎坷不平的一生。佩服作者可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对猫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恐怕也只有女性才有此长情来关爱一样事物了。

貓咪書

輕鬆寫貓,乾淨俐落似一隻年輕貓躍過走廊。形形色色的貓,住在房子和花園里。有的貓陪伴主人身側,貫穿生老病死;有的貓和花園的主人擦肩而過。筆法極輕盈,簡單勾勒著貓咪們的生活。小貓們一頁一頁粉墨登場,走馬觀花般翻完它們的結局:被鷹叼走的,安樂死的,懷孕的,送給別人的,養老的,失蹤的……貓咪的命運陪襯著它們人類朋友們並不輕盈的人生。誰是公主誰是僕人誰是乞丐誰是流浪漢誰勾引誰誰賣弄風情……其實是個貓社會。無需特意將貓擬人化。養過貓貓狗狗的人類都曉得那些神奇瞬間——它們真的什麽都明白,絕對不是獸醫說的那麼蠢。書裡很大篇幅都在寫一隻極其美麗的混血母貓,有暹羅貓血統。她嬌貴任性,很懂得取悅人類, 贏得所有人的寵愛。但她不會帶自己的小孩。她是天生的好獵手,捕獲各種小鳥老鼠什麽的叼回家獻給主人邀功領賞,卻從來不吃那些小動物的屍體,只肯吃煮得嫩嫩的魚和小牛肉。生了幾窩小貓后主人為她做了絕育,從此她失掉了美麗與優雅。她身體開始發胖,性格變得敏感多疑甚至歇斯底裡。活脫脫一出小女人的閨閣劇。透過這群貓,人類的性情百態也全擺在那裡,那麼明顯,連審視都不需要。

what the cats are

猫真是很漂亮啊~柔软的身体,完美的线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安详和懒散,眯着眼睛看人,可爱的鼻子和舌头。 灵活的动作,偶尔看见它们跃起,落地,流畅利落不知道什么样的镜头才能表现出来。 猫不是不喜欢亲近你,不是不知道你又多喜欢它,只是它怕那天它离开,你会很伤心……所以装得骄傲的装得很冷漠…… 其实你每次逗它玩它都很开心,你难道不觉得每次跟猫玩的时候它都是那样的兴高采烈,那么迫不及待的展示着自己的敏捷身手? 即使你不陪它了,它也不会缠着你,它会乖乖找个能看见你的地方睡着,轻轻打呼,它觉得这样让你觉得很惬意,你没注意到它在偷偷看你么? 它喜欢你提供的美味食物,温暖小窝,安详院子。 可惜…… 它太容易被院子外面的东西吸引,它旺盛的好奇心让它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能真正留下来,或者能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安静的老去。 它渴望在屋顶间跳跃,在墙头上穿行,它清楚的知道外面很危险,好奇心的本能驱使它跳出院子。 它太清楚外面很危险,不是每次都能安全回去。 受伤了,难过了,饿了,冷了,它又会乖乖回来,如果这时候你拒绝了它,它会很骄傲的离开,再也不会回头。 那么要强的家伙,宁愿死在外面也不要回头。 家里养过很多只猫,很多都是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多是因为出去久了,半夜回来的时候被狗堵在树下或者楼梯口,不能进院子,然后就再也没有在附近出现过…… 其实每天都有给它们在猫碟子里面留饭了的。 可惜最后还是跑到狗狗肚子里面去了。 养过的每只猫我都就记得,尤其喜欢那只会拿毛线球来找我玩得,尤其记得那只喜欢钻弟弟被窝的~

猫是精灵

很喜欢猫,但总觉的自己还是有些叶公好龙之势,小时候养过很多只猫,不同品种,不同颜色,不同性格,但现在大了,却不敢养了,老觉的不能对它的一辈子负责任,也许是自己在找借口,也许是小时候养过太多,却只有一只能陪伴了我九年时光,每一只我都很用心的养着,但投入了太多情感,当它们不在的时候,我都要伤感好一阵,随着年龄增大,胆子越来越小,连养它们的勇气都没有了,只因为怕自己又一次的伤心。这本书看过,很佩服主人公,她把猫写的那么精灵、可爱,让我又一次涌起一种强烈的养猫心情,想要体会猫咪翘起尾巴,用它凉凉的鼻尖和温暖的毛蹭过我的脸颊,晌午阳光中,猫咪懒懒的靠在我的身旁,爪子轻轻拨着长发,还有那软的发嗲的“喵喵”声......

有一种优雅叫淡定

以前有一种说法,“得啥奖都好,千万别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得这个奖的人多数为世俗社会所不容,大多遭到流放的命运。最典型的就是那个写《撒旦诗篇》的大叔。多丽思莱辛,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她,是记者们获悉她得奖后,扛着长枪短炮在她家门口守候。她镇定地打开门,随即引起一阵骚动。她和许多作家一样,穿着波西米亚式地衣服。但走样的身材让她的衣服看上去涕涕塌塌的,花白的头发蓬乱地在脑后梳成一个髻,有些黝黑的皮肤,满是皱纹的脸庞。看上去就像是那种英国电影里长期给人家帮佣干粗活的老太太。然后她安详地坐在进门的台阶上,后面站着她心爱的猫咪们,无论是人还是猫,神态都淡定自然。记者倒是有些意外,小心翼翼地将话筒伸过去,大概问了些得奖后心情之类的问题,老太太面无表情,很酷地回答着记者们的问题。天哪!这就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这么个老太太。她写了什么东西让这个世界大为轰动?英国政府要驱逐她吗?有一种优雅叫淡定。后来通过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我知道了,她的代表作《金色的笔记》中文早有译本。但如果她不得奖,在浩瀚的现代出版物中,谁会去在乎这么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呢?很快这本小书就中文再版了。很快又成了热销书籍。她的许多作品也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其中就有这本《特别的猫》。猫的命贱,流浪猫四处可见。猫的性格虽放荡不羁、但也高傲优雅、坚强独立。她神秘没测的个性,让人深深地着迷。作者的人生轨迹犹如流浪猫一样,表面其貌不扬、长久地被忽视,内心复杂、感情经历丰富,造就她丰富的阅历。她满腹才华,却绝世孤傲。猫咪给了她无限的灵感。世俗是容不下豪放狂傲的。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得奖的莱辛依旧这样生活着。文人豪放却有骨气。看完全书,掩卷静思,仿佛窗台上站着一只猫咪,审视着你,嘲笑着你,看透了你的内心。

particularly cat

没看的时候就在磨王哥一只;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超级想 拥一只;看过之后怕了猫和人的~~生离死别。是我老的不行了 再和猫比赛谁死的更早些然后看谁更难过些;还是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管他死活的先拥一只。现在感情脆弱难搞了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宫崎骏的动画片《猫的报恩》温暖的色调总能给人一种暖意,但对于猫这种动物我的记忆还是停留在那天清晨在阳台看着日出,享受着夏日空气中的凉露,观望着白色猫咪在墙头与你的对视,那时,对于猫咪的感觉是一种灵气,难控制,相较之下,我更喜欢狗的忠实和憨厚,一种安全感。今年寒假跟着朋友享受了一晚与猫同眠,似乎,猫咪是种不错的宠物,有自己的脾气和习性,却也需要安全感,很多时候它选择做自己,随性,率真。刚开始知道莱辛是因为一份诺贝尔获奖者的名单及作品,再后来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我才觉得要阅读这本书的。《特别的猫》,我想了解猫,试着打破偏见走进这样神秘的一种生物。莱辛的这本书的封面的设计是我喜欢的,灰黄白三色系,很温暖的感觉。文字更像是一种平淡的叙述,娓娓道来文中“我”和一个个猫咪的故事,生育,生病,痛苦,悲伤,都仅是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却也有情。不同的猫,有着不同的性格,如人,都说猫如女子,仿佛是这样的。喜爱干净,害怕被弃,渴望一份安定,渴望被收留,被照顾,有自己的脾气。这本书不像有故事情节的小说,跌宕起伏,却是有情感的文字。

看了心痛

最近我的小猫死了,心每天都在隐隐作痛,不是为自己的失去,而是为了那只可怜、可爱的小猫,痛苦如抽丝般慢慢侵蚀着我的盲目的快乐。就不自觉地拿起这本书。才读了1章多,文笔的连贯和老辣无可挑剔。作者毕竟饱经风霜,所以比较冷静地描述了数十只猫咪被杀戮、溺死多余的小猫、甚至自己亲手枪杀心爱的猫咪等事件。仅当一只猫咪因误入水桶而感染肺炎,最终病死时,莱辛写道“我轻轻呼唤它的名字,恳求它不要死”。我哭得稀里哗啦,我不知道我的小猫(名字叫小白)就要死了,凭经验我一直坚信它可以逐渐恢复,否则我也原意求它不要死。故事的背景昏昏沉沉,让人不寒而栗。至少我是这么感觉的。找到了一点点共鸣,猫咪是那么让人心疼的小东西,可在这个时代,它们的命运在哪里呢?

精彩

今天刚看完这本书,内容不多,字里行间对于猫的习性和常态甚至心理活动作者都描绘的细致入微笑,这是一本只有养过猫、喜欢猫的人,才能够看明白的书。

(⊙o⊙)养一只猫

莱辛一辈子见过的猫,多到令人生畏。一直对猫有恐惧感。宿舍楼下有一只白猫,早上下楼时老是被吓到,她从你头顶向你呼叫,那是什么呻吟啊。喵,不经意听到时真的很恐怖。一种钻到骨子里去的尖锐地阴冷。这是一只白色的母猫,冬天的时候常常窝在暖气片上。再说去年冬天的时候,租的房子过道上来了一只花猫,那楼的过道原本极为阴暗,过道灯时好时坏,那只猫在黑暗的一个角落了突然一叫,那次我吓到把手套扔了。去年冬天很冷,他是来找温暖的容身之处的。其他的住户白天几乎都不在家,而他似乎知道我们家有人,就蹲在门外一直呼唤。我们很怕,怕他进来就走不掉了,一直没敢施恩,后来猫咪不见了很久,去了楼上。但是晚上他一直在呼唤,呼唤哪位住户开门让他进去吧。其实真的没勇气收留流浪的猫咪,怎么说呢,或者莱辛说的对,猫也有美丑。我没有见过绿眼睛的波斯猫,没有见过金色腹毛的暹罗猫,我只是见过掉毛掉了一地的,脱毛脱得令人生厌的流浪猫,太多流浪猫,太多。而我不懂猫,我怕猫,也许我心里有阴暗吧。

还不错

刚刚读完这本书,细腻生动的文笔让人有种说不出的体会。下午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同事说我在看此书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优势在何处,其实我在通过这本书在了解猫咪的习性。O(∩_∩)O~

《特别的猫》杂碎

想要看这本书,最初是因为她关于动物。我最近都在找关于小动物的书来看。在豆瓣上看到了书的封面,喜欢这种淡雅的配色结构;点进书籍介绍页,看到了译者的名字彭倩文,同刺猬彭很像,于是决定看,也希望这是本好书,看过之后让我有推荐给刺猬彭的愿望。书的装桢很日化,纯白底,一层封面页4/5大小的莹绿的皮,有剪影的猫图,有书名的字;再包一层封面页1/4宽窄的广告条,亮灰色的,很协调。封面装桢就是这样,日化的淡雅、里三层外三层,是时下流行的包装法,很像纳兰昨天买来套穿的无印良品上衣。打开来,从书页的内侧翻出莹绿的色彩,好像有某些隐秘等待被发掘,这很特别,我喜欢。喜欢作者开篇描述的鹰隼与视线平行飞翔的文字,想象到那个筑在风很大的山顶的木屋;对被野猫拐跑私奔的家猫感兴趣,作者说她不理解娇生惯养的家猫为什么会跑,我却觉得毫不可疑:对动物来说,配偶要远远重于自身的物质享受,其实人也是动物,却退化了天然本能。第一章的文字里充满了死亡,在南非的家居中,人要和动物争夺生存空间,也要相互杀戮,面对这些原始并真实的情状,作者的行文没有悲恸、毫不伤感,这也是我喜欢的。当然,有些杀戮不涉情感,比如蛇和蜘蛛。于是,在蛇和蜘蛛的铺垫之后,对猫的杀戮也就不那么触目惊心了。非洲与伦敦不同,是原始真实的生存环境与矫揉造作的文明社会的区别,作者带着生存前提的“非洲态度”开始养猫,这本身就很特别。在文字中甚至可以读到作者的变化,从冷静的饲养者,到投入越来越多的感情,直至厮守终身,然后继很多猫之后,作者老了,虽然莱辛没有这样写。作者的第一只猫的确特别:亲人、不抓老鼠、害怕黑暗,与猫咪的所有自然天性相反。我想该是作者有意为之,因为更特别的还在后面。看人写猫,尤其是老女人写猫,总会联想到与孤猫独守的老处女形象,但莱辛不同。灰咪咪与黑猫的段落,是两只性格资质迥异的争宠母猫的故事,而鲁夫斯、大帅猫和查理猫又将双峰对峙增加到三角关系。在关系当中写人,也在关系当中写猫,性格在其间闪烁光芒。叙述也便脱离了自恋自怜式的絮絮叨叨的窠臼。我们会在三只公猫的故事中找到前文主角的下落。作者手法高明,处处留下余地不把故事写尽,却又不落痕迹地牵出读者的亲切回忆。由此我们从猫看到如人类一样的性格心性,并体会生命同一的生老病死。当看到心高气傲的灰咪咪在晚年时与一个老绅士猫结下友谊的时候,不免五味杂陈。我对莱辛很不了解,除了《特别的猫》没有读过她其它作品。但从这本书来看,一次次经历猫咪的生死轮回,还能够继续养猫,她该是个坚强勇敢的人;换到相反的角度,在猫咪眼中的人类该是无比强悍的存在吧,从它们还是婴儿,到他们垂垂老矣,人的变化比猫小得多。有没有这样一双眼睛在看着人呢?莱辛擅用比喻。她说病猫轻得像影子;她形容太阳下的某只猫“亮丽得像一枚阳光下的熟杏”,熟杏念起来简洁而香软,可见译者也很出色,她叫彭倩文。猫妈妈带着小猫,她写“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形成了一种节奏并引出视觉感。这种节奏在某一章节中重复了三次。《特别的猫》是一本翻开哪一页都可以读下去的书,无需顺序阅读。莱辛会毫无预兆地插入一段评述的文字,关键是文字的内容都很吸引人。比如那段关于鲁夫斯、理查和大帅猫的智力的评述。就我个人而言,在这一小段落中,一贯的配角理查却吸引了我更多的注意,这很有趣。相较之下,书后附录的《莱辛与猫》的书评便显得乏善可陈。学究气十足的学术用语,显得生硬迂腐甚至土里土气。剪切粘贴的书摘和品评也完全无法令读者领略这本书的魅力。但Particularly Cat的名词解释还是有些价值的,对应出Only a cat的常用语及态度。080715

莱辛,在猫与冷静之间

莱辛的书,向来以不容易读而著称。我早就算不上文艺青年了,也过了光买书不看书的阶段,所以买下这本,一来因为翻译者是彭倩文,我相当偏爱的一位。二来因为写的是猫,似乎于心有戚戚焉。书的介绍中说,莱辛是坚定的猫的爱好者。但当你刚开始看这本书,简直是触目惊心。那场对猫的大屠杀,就来自莱辛的父亲,而那时尚是少女的她就作旁观。或许,这就是最原始天然的选择,来自那片更接近本源的非洲大陆。虽然,《特别的猫》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说,算是一本特别的书。但实际上,读第一章就会明白,开篇的场景描写就已经证明,它来自文学家。莱辛是个冷静的作者,她并不会特意煽情,渲染自己与猫之间的感情。但生命中的每一只猫,它们都各有情感,写得各自生动,与人类角色无异。所以看到书末,感动竟然也已经越积越深,重重地沉淀下来。那些似乎来自旁观者的描写,却细致入微,似乎并不悲伤喜悦,也不故作怜悯。我想对于莱辛来说,人与猫本来就是平等的,彼此拥有一段共同生活的时光,就已经足够。

猫:最温暖的伙伴

看了一个英国女人写的猫的书,还是一个长篇。觉得挺好的,多半是因为自己也喜欢猫,几乎没想就买了。没想到她写了那么多猫。一直都是轻松的看她那些猫的故事,直到看到她写到“鲁夫斯”,她收养的一只野猫,在被她收养很久以后,才对她发出唯一一次的亲切的猫叫,这段让我难过的差点流出眼泪了。这叫声,“是猫咪在跟他们挚爱的人类或猫打招呼时,那种充满信赖且情意缠绵的特殊颤音”。鲁夫斯一只给她的声音是充满感激的打呼噜的声音,这发自天然的叫声仅此一次。她相信,这只猫虽经她“从死神手里救下来,但他却从不曾真正相信他绝不会再失去这个家,他绝不用再流落街头,靠自己讨生活,再度沦落为一只被焦渴逼的发狂、在寒风中颤抖的流浪猫。他对某人的信赖、他那真挚的爱,曾经遭受过严重的背叛,让他再也不敢放胆去爱了。”直到看到这段,我才真的喜欢这本书了。我一直都相信,猫能给人的情感是最温柔真挚的,而且充满天真、趣味和特殊的灵性。对伤害过他的人,他本性警觉地远离,但当这同一个人对他示好时,他会不情愿的接纳,尽可能保持距离又不致激起新的怨恨,距离只为保护自己。猫从心里对他直接的供养人有一种感激和亲近之情,他会用特别的情态来暗示这份独有的亲密。

真实的猫

书已读过一半,我以为作者只是借着 猫 的外衣书写 人 的故事,直到昨天晚上我碰到一只流浪猫,开始相信作者描写的确实是猫!晚9点多散步,在小区草地上看见一只小黄猫,在玩耍?我小心地走近它,(我喜欢猫,怕它惊走)蹲下来看着它,它在抓苍蝇,过了一会儿它慢慢朝我走过来,我伸手摸它,它没躲,反倒开始呼噜呼噜,绕着我腿磨蹭,尾巴竖得直直的,还试图爬到我手上!逗了一会儿,我起身往回走,没想到它居然跟着我走!走了一段它停下来,像是犹豫要不要继续跟着,于是我停下来,看着它,它又跟过来,我继续走,它跟一段又停下看着我,还喵喵叫,我停下,它又跟过来...如此很多次,走到了我家楼梯口,我上楼梯,它停在楼梯口,看着我,喵喵叫,绕着台阶蹭,看得出它想让我抱着它回家..可是我不很确定它有没有主人,更因为自己保证不了能照顾好它,我家六楼,合租的房子,上班时家里没人,心里非常矛盾!我心想如果它能跟着我走上楼,说明他不在乎被关在家里,我就要它! 于是我站在楼梯上看着它..这时门外走过来一对小夫妻,看见猫很惊喜的样子,我跟他们说这只猫从老远跟着我走到这的,男的抱起猫,闻了闻,说很久没洗了,肯定是流浪猫,抱回家玩玩!就这样上楼了。边上楼边聊了几句,女的说他家的狗怕猫..到门口发现他们就在我对门!就这样猫被抱进了六楼的,不是我家,而是对门的家。希望那会是它温暖的家!!

想起来上海的猫

其实之前在上海工作的半年,感觉上海的野猫非常的多。当时租了一间有阳台的一楼的房间,我很喜欢那个房子。不久,阳台就多了一个新访客,一直肥肥的大白猫。与其说白猫不如说是大花猫,从来没有想到野猫会这样肥硕……晚上都会加班到很晚才回来,大花猫就趴在阳台的圆桌上打盹,看我回来就凑到玻璃门钱蹭来蹭去。猫就是这样懒惰,知道我会带来剩下的饭菜和一小杯牛奶。后来大花猫闪人了(或者说是闪猫了)……而后来紧接着就搬进来两只好可爱的小喵。也是白色的,一起住的人一定认为是大花猫生的,我就说,如果是它生得,不可能长这么快哇!继续喂它们东西吃……一只小喵耳朵缺个角,但是胆子比较大,很欢乐的;另一只小喵很漂亮,但是反而很怕人。其实猫也确实是很神奇的动物…… 不晓的它们的想法是怎样的……而看过一点儿这本书,被很快吸引以及勾引了原来的记忆……

不只是猫而已

一直以来我对狗的喜爱都胜过猫,因为小的时候就渐渐形成了一种概念,狗是忠臣的代表,更加善于与人类交流,更加具有灵性,而猫为之奸臣,甚至在某些氛围的营造下有些邪恶,但是在城市中,人群中,猫与狗向来平分秋色,我身边有很多人在养猫,楼上的一家人养了两只猫好多年,一只普通的黄白猫,和一只纯白色的猫,有时候会听到楼上一通折腾,那八成就是猫的行为,更不要说某些夜深人静的时候闹猫的声音了,据我的观察猫咪的活动范围就在这3、4楼的范围内,他们家住的是六楼的顶楼,只有在男主人回来的时候,房门才被打开,就像多数的养狗之人会呼唤自家的小狗迎接主人,他们家的人更会在2、3层楼的时候,就呼唤猫咪来迎接。我有时候会被他家的猫咪烦扰的很不开心,有时候也会想,猫咪受制于有限的活动空间,它们是否很快乐。这让我想起了,很小很小的时候住在平房的时候,邻院的那只白色的波斯猫,那是我对猫的最初印象,一直很大很肥的猫,成天卧在主人的椅子下,懒洋洋的晒着太阳,时而窜上屋顶,在灰瓦绿树间穿梭,在人们的视线中,留下一抹刺眼的白。而另外一件让我对猫咪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的手臂上偶见伤痕,问之,全为猫之所为。她家到现在为止有四只猫,都是各种普通色泽的土猫,更重要的都是一些流浪猫,读完莱辛的这本书之后,感觉她们两者何其相似,那份对猫的执著喜爱,那份与猫的亲密接触,只不过她们养猫的环境有所不同罢了,她家同样是住在楼房,猫咪依然要受到空间限制的,我问她,猫咪吸引你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她说猫咪也是可以交流的,它们会看电视,会模仿人的行为,会自己做很多动作,会耍赖,逗人发笑,诸如此类种种,我从她的话里,仿佛见到了她与猫咪相处时的快乐情景。去年的这个时候,父亲从街上为我带回一只小猫,纯黑的颜色,厚实的脚掌和锋利的爪子,那样双爪前撑的时候,像极了埃及古墓中九条命的黑猫,有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我观察它发困的时候黄色眼白中变成一条坚缝的黑色瞳孔,感到无比新奇,也许我对猫咪的了解甚少,也许在这只纯黑色的小猫身上,一切都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所以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时间,我对它竟然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但是因为家里的局限性(家里摆放着很多易碎的瓷器),和我希望猫咪能够拥有的很为广阔的空间,忍痛割爱,让父亲带走了这只猫。最近一次接触猫咪,想来是在我母亲那套即将拆迁的平房院子里,那一大片胡同有很多房子已经拆了,除了废墟瓦砾,最多的可能就是大批被抛弃的猫咪了,而那个院子里,就有一只黄白相间的普通猫咪,它常驻于此。这院子里,住着一户90多岁独居的老人,他时时的为这只猫咪准备一些食物,或者让猫咪到自己屋子外的一间杂物间居住,成为这只流浪猫咪的一位隐性的主人,后来,我见证了这只猫咪生的一窝小猫,它们的成长速度真的很惊人,几个星期,就已经很独立了,而这时,这只猫咪又生了一窝小猫,显然前后两窝小猫的父亲并不一样,这让我感受到了猫咪超强的繁殖能力,和猫这种动物的顽强生命力。梳理这些与猫有关的记忆,完全是源于读过莱辛的《特别的猫》,这不是一本小说,我更愿意称他为随笔,你很难想象,一位诺贝尔文学得奖者,写过《野草在歌唱》这样稍显晦涩的作品,《金色笔记》这样鸿篇巨制带有女权色彩的小说的作家,会写出《特别的猫》这样随性而引人入胜的小品,这是一种很特别的阅读体验,虽然莱辛是个爱猫之人,但是在《特别的猫》里面,她对于她所经历的那些猫咪的描写,同样充满着理性的色彩,没有过多的渲染与煽情,只是尝试着把人性的特点注入猫咪的世界。那只美丽而风情万种的暹罗猫灰咪咪,那只神秘而典雅的黑猫,那只饱经沧桑的橘猫鲁夫斯,那只曾经威风凛凛的黑白色的大帅猫,还有在她笔下的许多性格各异的猫咪,都让人印象深刻,显然莱辛用她的文字还原了一个猫的世界,最难得的是,关于那些猫咪看似超乎寻常的性格与行为,却从不让人感到突兀,反而一切都来的顺理成章,合情合理,让我这样一个并不能称之为爱猫的人,看了之后,也完全的具有信服感。那么想当然,那些爱猫之人,一定会与之产生共鸣的。在这篇作品的背后,莱辛想要传达出一种尊重生命的信息,这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国内的有关虐猫的新闻,还有拆迁造成的大量的随处可见的流浪猫咪,在今时今日,狗的待遇比猫咪强了很多,尤其是当狗的品种越来越多元化,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几年前清一色的北京京巴,到现在几乎很少见,而各种不同种类的狗出没街头,不能不说某些元素影响着人们对宠物的喜爱。而猫咪却依然是黄白,黑白为主,就如莱辛,也不难看出对那只灰咪咪的特别钟爱,但是她有着更为广博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建立在责任感的基础上的,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可以用心去养一只猫咪的时候,就要一直对它负责,而且它也会成为一只具有独特个性的猫咪。莱辛与她的《特别的猫》让我对猫咪有了许多全新的认识。看了书后关于书名原文《Particularly Cats》的诠释,我想译为不只是猫而已,可能更为合适,想来欧洲更多的人是把狗称之为伙伴的,一如我开篇所提到的自己的感觉,而猫就只不过是猫而已,莱辛就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猫也不只是猫而已,同样是人类的伙伴,并且我们人类不应该因为它们具有独立的个性,不被人类束缚,就排斥它们,它们也是万物中充满灵性的生灵。

非常特别的阅读体验!

读这本莱辛的特别的猫。读她对猫的描述,对猫性情的描写。反思觉得挺震惊的。不顾一切的追求被爱,情欲,生育,节育,新生命以及死亡,依恋,独立,相遇,离别,孤独,背叛......等等。我总觉得读到的是对人性和人的命运的描写。当然是夸张的人性描写。是莱辛从猫身上看到人性呢,还是莱辛看到人投射在猫身上的人性呢?还是我看到我投射在莱辛描述的猫身上的人性呢!总之,一个结论是,不愧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猫都能写得这么特别,丰富和有深度!

猫咪,猫咪

如果在你的生命里,有那么一只毛绒绒的小东西,它爱你,觉得你是它的一切,没有你它便惶恐不安仿佛世界末日。它打着呼噜在你的腿边磨来磨去只想让你知道它有多爱你,不是狗那样讨好的爱,它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它爱你便是出自真心的爱你。然后有一天你走了,你跟它分开了,你渐渐地把它忘了,偶尔听说它在新家生活得很好。有一天它误食杀虫剂死了,你难过了两天,然后日子又开始继续。你已经忘了那个毛绒绒的小东西,它曾经多么爱你。凌晨时分我读完了《特别的猫》这本书。作者莱辛女士用一种细腻的手法描写除了猫儿的内心,好像它们能够对着她说话儿似的。这一定是极其爱猫的人才能觉出的温情,当猫咪踏着轻盈的步子,竖起尾巴飞快地跑过客厅,或者在你睡觉时发疯地在门外叫唤,想要跟你分享一张床,或者用一双幽深的大眼睛盯着你,想要把你揣摩清楚似的(我一直觉得猫的眼睛深不见底,相比来说狗儿的眼睛则浅薄许多,让人一眼就知道它肤浅的小脑袋里的幼稚念头),它都在说,我好高兴,或者我要跟你一起睡,或者是我的蠢主人在干什么。这本书,爱猫的人应该一读,不是那种一只猫环游世界然后受到各种明星接见的神奇故事,而是这些精灵们伴随着我们普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似不足挂齿,却弥足珍贵。我想起了我的猫咪。四年前我有过一只小母猫,它生了两窝小猫,然后因误食杀虫剂死在单位食堂里。我应该早一点意识到它爱我,而不是在它死后两年。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读到流浪猫卢菲斯的篇章时泪流满面,卢菲斯,这只又老又病的猫在重新被收养之后仍旧对被遗弃的经历有着深深的恐惧,它以为一旦走出家门,那些人就有可能把那扇门重重地关上,它就再也回不去,它又要重新忍受日复一日的奔波,饥饿,焦渴,在夜晚的寒冷与孤独中瑟瑟发抖,为每一个古怪的声音而胆战心惊。这种恐惧已经深刻地烙在它的性格中,从此无法再相信人类。我的猫咪,它曾经爱我,当我在家时一刻都不能离开我,连睡觉都要跟我在一起,在我肚皮上开心地打着呼噜,当我下班回家时会飞奔出来迎接我,在屋里飞快地窜来窜去,高兴地发狂,我是它的一切,它唯一的依赖。当我因为工作调动把它送到单位食堂,它在大厨宿舍的电视柜下藏了三天三夜,在所有人都以为它丢了的时候出现了,但却已经变了一番模样。我这个背叛它的人,再次来到它面前,它看都不要看我一眼。猫咪,猫咪,而我应该早点意识到,当我强行把你塞到那个丑陋的箱子里时你的恐惧,你的世界一定崩溃了,这个每天把你抱在怀里,每天晚上让你睡在她身上的人,忽然之间背叛了你,把你关在一个黑箱子里,你一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你所熟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周遭只有你讨厌的陌生气味和一大群你从来没见过的讨厌的人。你自以为那个只有你跟她的小世界轰然倒塌,她从此是不被信任的了。猫咪,猫咪,我们是愚蠢又自负的人类,我们自以为主宰着一切,我们因为某种原因,害怕孤独或者一时兴起收养了你,当我们爱你时你是被宠上天的孩子,当我们不再需要你时便把你送到那个你一点都不喜欢的新家或者干脆让你流落街头在垃圾堆里吃些残羹冷炙。这就是为什么作者说在与猫相处的多年却始终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为猫儿们的无助处境而悲痛,同时也为我们如此寡情的行为感到内疚。我在寂静的深夜读着这些文字,哭到不能自已,因为我终于理解我的猫咪,它后来对我的冷淡并非将我忘记,而是在遭受了巨大的背叛、恐惧之后对我无法释怀的怨恨。被关在黑箱子,路上的颠簸,周围的陌生气味,无法预知会发生什么,这也许是它终生难忘的恐怖回忆。而我竟觉得是它开始忘记了我,减少了去看望它的次数,最终它孤独地死在食堂里。当你以为只有作为高级生物的人类才配拥有感情,你肯定想不到,这些被人类斥为畜生的小小生灵,他们的情感丰富如同幽谷里的湖泊,深邃,纯净。他们也会感到爱与伤害,在被放逐时对生活感到绝望。猫咪,猫咪,我也只能为我的行为感到内疚,我是你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里我什么也不是,我不能给你一个温暖的家,一张靠近暖气的铺着厚厚垫子的椅子。我从此不敢再养动物,因为我发现好像连养自己都是问题。大大的世界小小的你我曾经相依为命,这足以让我深感欣慰,不管你背叛它误解它,那只毛绒绒的小东西,它爱你,它不知道这个世界除了你它还能爱什么。然后它说,你这个叛徒,我恨你,我无法再相信你,因为我曾经那么爱你。可惜我听不懂它说什么,因为它是一只猫。

你那么爱它

但凡动物都是小小的可爱,你看它软绵绵的小身体,蓬蓬松松的茸毛,短短小腿走起路来一步三摇,还有那圆溜溜的无辜大眼睛,粉红的小嘴轻轻呜咽一声就把你的魂都勾跑了,胸腔里瞬时升起的一股柔情注定要泛滥成灾,恨不得把它搂着揽着亲着哄着安慰着。。。真是可爱的小家伙啊。我们对小动物的满心喜爱,让我们平日里生硬的面孔变得丰富多彩,有时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肉麻极限。我曾见过一个素有“铁娘子”作风的女朋友一反常态地抱着她家黑白相间的咪咪喃喃细语:宝贝,有没有想妈妈啊?妈妈好想你啊,让妈妈看看有没有瘦了。。。咪咪前腿一软侧卧下来,她便用手轻挠它的腹部,脸上是极宠爱的表情,看得我这个旁人有些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而谁又能想到,他们只不过一日未见而已。还有一个邻居老头,脾气坏到不行,又爱喝酒,总拎个酒瓶子站在街边对着往来行人骂骂咧咧,人们都怕极了他,匆匆绕过他不敢回头看,这时地上一块灰灰的像地毯一样的东西就会动一动,然后我们发现那是一只脏得看不出原色的小狗,它看一眼它的主人,似乎嫌他声音太大影响了它睡觉,老头就会压低声音,甚至闭了嘴,只喝酒不再嚷嚷;到夕阳西下的时候,小狗抖抖身子爬起来,慢悠悠地一路闻一路往家走,仿佛它才是牵着那老头回家的主人。想来在阿猫阿狗眼里,人类都是顶顶奇怪的吧,他们对同是两条腿的生物那么不友善,却对四条腿的自己极尽温柔。为什么呢?他们小小的脑袋恐怕永远弄不明白这样复杂的问题。因而我告诉你们,那都是因为寂寞啊。《寂寞杀死一头恐龙》里年纪老老还单身的姑姑坚持不养宠物,她说如果你就一个人,人家还会觉得你莫测高深,可能天生喜欢孤独,一旦养宠物了,邻居就看破你了,知道你怕孤单了,怕孤单还一个人,就是丑到嫁不出去的老处女。带狗出去遛时,他们背后不知要怎么说你。所以我们都要在皮肤白白双手嫩嫩的时候找到真爱,然后养一个小孩,一只狗或一只猫。那个时候,阿猫阿狗就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欣赏它们却不宠溺它们,不擅自安排相亲对象,不多管闲事它们的猫生狗生,在它们即将离去的时候,带着唇下刚冒出细须的酷似他父亲的男孩或娇小玲珑爱咯咯笑像自己的女孩为它们铺好温暖的床。我们彼此相伴却不是对方仅剩的爱恋,这样的一生该有多好。

这本书卖的很好

早就想买了,结果找到了。告诉我没货了。晕~~都卖到脱销了。http://www.anibook.cn/ProductDetail_Y2008M07_PBA97875339258880001.html?SpreaderId=10006上面是地址,如果有想买的可以去看看

on cats

高傲、优雅、神秘;会撒娇,会生气,会害怕;书中的猫就有着这样不同的性格和风度。在读这本书时,故事中的情节会不自觉的出现在你眼前,仿佛你的身边就有着这样一只猫,真实又自然可爱。很不错的一本书,会让你对猫有全新的认识。值得一读。

也许叫做“特别是猫”,会更贴切

很高兴能和莱辛分享这份对猫的感觉。在这个孤独的星球上,所有生命都值得人类尊敬和珍爱,特别是猫。感谢每一只在我生命里停留过的,猫咪。

爱上多丽丝·莱辛

我也要爱上莱辛这个女人了!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文字有一种特别的魔力,每一个字眼,每句话的构造,每一段落间的跳脱,思维的模式,意形的流转……都有一种十足的美感!《特别的猫》看到一半找不到下文、卡在那里,实在是让我十分头痛又为难!她完全地让我沉浸在异国他乡那广袤的土地上,目睹那些或许了解又全然陌生的事物,觉得有趣、惊奇甚或是害怕和惶恐。那些各种各样的,温柔的、依赖的、自我的、乖巧的猫咪,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喜悦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存的残酷。对于自然规律的深思,对这个社会的考量——行文之间在描写猫的世界里常常透露出这样的质问。这让莱辛的这本《特别的猫》带上了很浓的人文主义色彩,她在美丽的文字的光晕下边也有了一个十分深厚的感情内核。如果这是一只猫,那么它就是在有了优雅的体态之后,拥有了高傲的眼神——迎着审视的目光,坦然地绽放心灵。

猫的生活

刚刚读完《特别的猫》,原本一开始感觉此书有点难读,乡村生活没有任何吸引我读下去的地方。但是慢慢的,就开始渐渐被这本书所吸引。尤其是写到猫咪生活。因为作者一生养过很多猫咪,对猫咪的生活习性很是了解。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作者的一些无奈。也有对猫咪的冷酷。作者确实不能算是一位好的主人,但是作者的文笔很好。看似简朴的文字却很吸引人。忍不住想要接着读接着读,想要去了解作者生活中猫咪的点点滴滴。

爱生命,爱猫

作者描述的每一只猫,似乎都拥有他们各自独特的性情,脾气各异。有深谋远虑的,有高贵傲慢的,有不屈不挠的……让人无法忘记它们的特别。特别让人想去怜爱,照顾,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笔者令我明白了许多一直无法理解的猫事件。例如:它会陪你走上一段路,即使你们并不相识;它总是在你脚边绕着圈;它松石能发出让你心软停下脚步的娇嗔。这一幕幕都深深印在我脑海,而经过笔者的刻画,令映像更清晰。还有一些比较有趣的事,猫会做梦,最爱扭动着身体,炫耀他们优雅的肢体,自尊心也特别强……猫咪并不是众人所想的那么冷漠,高傲,只是大家都没有好好地了解它们吧。令人心寒的是人类,对宠物的随便,令许多曾经安逸的小可爱变得狼狈不堪,流浪街头,大多遇到不幸,甚至丧失性命。还好,主人公对猫咪的用心和疼爱,令几度病危的猫咪们起死回生,这种珍惜是用心的对待。爱生命,爱猫的人们也会在笔者的文字中产生共鸣吧……

作家是猫

鲜明的黄色,夺目、令人难忘,是这本书装帧的一大亮点。友雅的插画里都加了一抹黄色,不管是黑猫、白猫、黑白猫或者虎斑猫。黄色,给单调的画面增加了生气,让质朴变得灵动,乖戾混合着优雅。看完全书,翻翻插画,一张、又一张,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孤寂的身影,在树荫和草丛里徘徊;与此同时,静谧的黑夜里,那个面向窗户、伏案写作的背影,略显疲态。两者渐渐重合,“孤独”的字眼涌上心头。“孤独”,猫与作家共有的情怀。敏感、独特,保有一份相对的独立和自由,他们在行走,他们在思考,他们大量地观察这个世界,和周围保持距离,这个距离恰好能看清,又不令他们牵涉其中,能理智、冷静地对待一切,写下来。卓越的作家,必然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敏感、孤独,在童年时期有大把的时间可供自由支配,去想象、观察、聆听、发现周围的事物,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笔下那些独特、精确、细微的细节和镜头,不经意间就触动了读者的内心,酸酸的,咸咸的。书摘P6 这时你可以随意选取一只鸟儿,或许就是你头顶正上方这一只,而你会在恍然间感到,在那一瞬间,你似乎与鸟儿视线相接:冷漠瞪视的鸟眼直勾勾地望进人类冷静好奇的双眸。P22 我母亲回到家中,等送她回来的邻居离开之后,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穿越这如今只剩下一只猫的家。她心爱的老猫正躺在她的床上熟睡。我母亲并未要求我们饶过这只猫,因为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但她一回家就开始找他。她在他身边坐了许久,温柔地抚摸着他,轻声跟他说话。那场猫的大屠杀让我感到非常愤怒,因为它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在我记忆中,我并不曾因此而感到悲伤。自从多年前,在我十一岁的时候,一只猫的死亡,让我经历过强烈的锥心剧痛之后,我就刻意硬起心肠,以免再遭受到同样的痛楚。我望着那具冰凉沉重的尸体,实在无法相信,她在昨天还是一只如羽毛般轻盈的优雅生物,而我在那时暗暗许下心愿:我绝对不要再受到这样的痛苦了。但我心里其实很清楚,我以前早就发过同样的誓言。P23 不管怎样,在那遥远的过往,曾有一个小女孩,为了一只猫咪顽强抗争到底,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一位日夜相伴的贴心同伴,但到了最后,她终究还是失去了他。P23-24 在过了某个特定的年龄之后——有些人可能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我们生活中已不会再遇到任何新的人、新的动物、新的梦境、新的面孔,或是新的事件:一切全都曾在过去发生过,它们全都曾经戴上不同的面具,穿着不同的服装,用另一种国籍、另一种肤色出现过;但它们其实是一样的,完全一样,一切都是过往的回音与循环往复;甚至所有的哀伤也全都是许久以前一段伤痛过往的记忆重现, 那难以言喻的哀伤,以泪洗面的日子,清冷孤寂的处境,遭受背叛的痛楚——而这全都是为了一只消瘦弱小的垂死猫咪。P24 七月的天空是一片无垠的澄澈淡蓝,总是吹着一阵阵冷冽的寒风,这个才一点点大的小房间,却总是开着门、开着窗。天空艳阳高照,田里洒满了阳光。但天气却很冷,冷得要命。这只蓝灰色的波斯猫,“呼噜呼噜”地爬上我的床,留下来与我共同分享我的病痛、我的食物、我的枕头与我的睡眠。每当我在清晨醒来时,面颊贴着冻得像冰似的亚麻布,毛毯朝外那一面总是冰冷无比。隔壁新刷了石灰水,飘来一股冷冷的消毒水气味,在屋外吹动尘土的风冰寒刺骨——但在我的臂弯中,却总是有着一个轻轻打着呼噜的温暖毛团,我的猫咪,我的朋友。P26 这就是事情的经过。而我绝不让历史重演。此后有很多年的时间,我总是把朋友家的猫、店里的猫、农庄中的猫、街道上的猫、墙上的猫,以及记忆中的猫,拿来跟那只“呼噜呼噜”叫的蓝灰色温柔生物相比,而就只有她,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猫咪,独一无二的猫咪,任何猫都无法取代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另外在我此后多年的岁月中,我的生命中完全无法容纳任何不必要的额外装饰。一个老是四处流浪的人,并没有资格来饲养猫咪。猫咪不仅需要一个属于他的人,他同时也需要一个自己的地方。因此一直到整整二十五年之后,我的生活才再次具备让猫容身的空间。P65 老国王在英伦的迷蒙细雨中,躺在花园墙上静静等待,而他仍然是打败群猫的胜利者。P83 若说鱼可算是流水的具体塑像,那么猫就等于是风的图饰,描绘出那难以捉摸的风的姿态。P101 她有着高贵典雅的流线型身材,就像是一尊殉葬用的埃及猫雕像。当她直挺挺地坐在地上,两只前掌并排搁在身前,眼睛凝视远方,或是半眯着眼,蹲伏在地上时,总是显得沉静而疏离,仿佛已退回内心某个遥远的角落。在这些时候,她看起来十分阴沉忧郁,令人不禁心生敬畏。她全身一片漆黑,深不见底的纯黑。光泽闪亮的黑胡须、黑睫毛,浑身上下找不到一根白毛。若说造出灰咪咪的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是精巧细致与惹人怜爱的特质,那么黑猫的设计师就仿佛是在宣告:我要创造出黑猫的精髓,一只来自冥府的猫。P134 我认为,在那几个礼拜中,这两只猫丝毫没有意识到人类的存在。她们就像是两个正在互相竞争的孩子,陷溺在一个眼里只看得到彼此的狭窄宇宙。对他们来说,大人只不过是可以让他们去操纵、去贿赂的对象,完全被排除在他们的世界之外。整个世界在瞬间缩小,完全局限在那个必须去击败、必须去战胜的对手身上。那就像是在我们发高烧时,所陷入的那种明亮灼烧的可怕小世界。P134-135 但什么叫做魅力?那是一种自然散发出的优雅,由挥霍不尽的大自然所赋予的一种可供挥霍的资产。但这却让我隐隐感到不太舒服,仿佛有一种令人无法忍受,如沙砾般粗糙的杂质,让我意识到这其实不太公平。就因为上天赋予某些生物额外的赏赐,它们就非得要把这些礼物还回去吗?魅力是一种额外、多余,且不必要的东西,是一种注定得丢弃的礼物——必须去给予的恩赐。P140 透过一只猫的眼光,去重新体验现实的交通状况,让我学到了崭新的一课,而这是通常一坐上车就完全与外界隔绝的我们所无缘体会到的感觉。我们听不见车外那骇人的噪音——那轰隆轰隆、吱吱嘎嘎的恐怖怒吼。我们要是听得见的话,一定也会像灰咪咪一样吓得发狂。P166 她打一开始就看到我坐在那儿,但却完全不动声色。P198 我们总把昆虫世界中那些“咔哒咔哒”、“唧唧嘎嘎”、“吱吱喳喳”、“嗡嗡呜呜”的声响,当做是一首大自然所谱出的虫鸣交响曲,但对昆虫而言,那其实是各种不同的信号,只可惜我们人类太驽钝,无法明了其中的含义。这的确是个显而易见的的事实。你一旦看清真相,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在我们眼前,就有许许多多我们所无法明了的复杂语言。有些事情你可能一连看过十来次,而你心里会觉得这件事非常迷人,或是古怪万分,最后往往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一切全都在刹那间突然真相大白。P203 但黑猫今天对我的恭维丝毫不感兴趣,她不想受到打扰,我轻轻抚摸她的背脊。她微微弓起身躯,发出一阵轻微的呼噜声,礼貌地对我这局外人的赞美表示心领,接着就继续望向前方,凝视那隐藏在她黄色眼睛后方的神秘世界。P209 过往的事件的确会留下痕迹,有时在好几个月之后才出现影响。P223 我身边的位置,是全家最好的位置,因为猫老大巴奇奇就是这么想的。举个例子来说,查理就休想躺到这个地方。P225—226 在这段时间,大帅猫巴奇奇只是在一旁默默观看,小脑袋里不知道在转什么念头。他的个性对鲁夫斯的命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他太骄傲了,根本不屑于参加竞争。当他跟我一起待在顶楼,正在说些亲密的悄悄话时,查理要是刚好走进来,他就会干脆从床上或椅子上跳下了,走到楼下去。他不仅无法容忍任何令他感到有失身份的竞争,他也不允许你在跟他相处时,竟然没把全副心思放在他身上。在我抱他、摸他的时候,我非得全神贯注地对待他不可。我休想边看书边摸他,这样我们巴奇奇可绝不领情。我只要一分心想别的事情,他马上就会察觉到,并立刻跳到地上走开。但他受不了恶意的冒犯。每当查理开始撒野,把巴奇奇惹火的时候,他可能就会狠狠赏查理一掌,然后再宽容地舔舔查理,露出一副大人大量的高贵风范。P227 巴奇奇注意到我对他的忠贞不二,但他并未多作表示,只是从篮子上跳出来,在我腿边绕了几圈,然后又重新回到他的老位子。P230 这只老迈的流浪猫站在原地,嗅闻那仿佛为他注入崭新生命力的清新空气,并抬起一只爪子,回过头来,努力想要捕捉住气味中所夹带的讯息(我们家有人称之为“气味分子”),那使他回想起他以前的朋友,猫和人类都有,并唤起他过往的记忆。那时他看起来简直就是一只青春正盛的猫,显得英俊帅气且充满了活力。他踩着他特有的审慎步伐,微跛着腿慢慢踱到花园尽头。他走到一株老果树下面,先看看右边,再看看左边。两边都有他过往的回忆,他一时间无法打定主意该往哪儿走。P242 有天晚上,我们等了许久老灰猫都没出现,第二天他也没来。灰咪咪一直在等他。她整晚都坐在那儿紧盯着房门。然后她干脆走下楼,到屋子大门前等待。她在花园里四处搜寻他的身影。但他从此再也没出现过,而她也没再交过任何猫朋友。P246 他躺在沙发上,但并没有睡,他仿佛是在沉思,或是陷入梦境。有一次,我在他沉睡的时候轻轻抚摸他,叫他起来吃药,而他醒来时发出一声猫咪在跟他们挚爱的人类或猫打招呼时,那种充满信赖且情意缠绵的特殊颤音。但当他睁开眼看到我的时候,又重新恢复了他那副彬彬有礼且满怀感激的老样子。这时我才赫然发现,在这栋成天回荡着猫咪撒娇颤音的屋子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到他发出这种特殊的叫声。这是母猫问候小猫、小猫向母猫打招呼时的叫声。他是不是梦到小时候的事了,还是梦到了那个曾在他幼年或是少年时照顾过他后来却无情抛下他离去的主人?这亲昵的声音令人震撼莫名,却也使人伤感至极,因为即使是在他活像个打呼噜机器似的,拼命向我们表达感激的时候,也从来没发出过这样的声音。在他认识我们以来,将近四年的时间中,我们曾数度照顾他恢复健康,甚至将他从死神手里抢救下来,但他却从不曾真正相信他绝不会再失去这个家,他绝不用再流落街头,靠自己讨生活,再度沦为一只被焦渴逼得发狂、在寒风中颤抖的流浪猫。他对某人的信赖,他那真挚的爱,曾经遭受过严重的背叛,让他再也不敢放胆去爱了。在我与猫相知,一辈子跟猫共处的岁月中,最终沉淀在我心中的,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并不一样:我不仅为猫族无助的处境感到悲痛,同时也对我们人类全体的行为感到内疚不已。P256 我要说的是,这只猫会算术,即使她不能按照一、二、三、四、五这样的逻辑顺序来计算,她至少可以分辨出五和七的不同。我知道大多数科学家都会对此嗤之以鼻也就是说,若是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上,他们自然会否认这一点,但要是换上猫主人的身分,那可就不一定啰。看一位科学家朋友大咧咧地谈论猫的能力,而那却是他在专业领域中死都不会承认的事情,这实在是相当有趣。他说,他的猫总是会坐在窗口等他回家,但要是换上另一个身分,他就会一本正经地宣称,猫根本就没有时间感,他们永远活在当下。他或许可以继续推论下去,说猫若不是要等他回家的话,就绝对不会坐在那里,但这完全超出他所能容忍的范围。事实上,任何肯细心去观察的猫主人,都会比那些用权威方式研究的人更懂得猫。关于猫或是其他动物行为模式的重要信息,往往刊登在什么《猫咪情报》啦,《小猫同伴》之类杂志上,而那些科学家连做梦都不会想到要去读它们。P259 他是一只体态轻盈、外貌俊秀挺拔的黑白小猫,他跟他的兄弟,一只小虎斑猫,从小就是一对出色的漂亮伙伴,但“大帅猫”要到长成之后,才会完全显现出他的非凡风采,他那一身戏剧感十足的亮丽黑白皮毛,令你不禁会满怀敬意地想着,这只堪称角色的美丽生物,竟然是由最普通的猫,由伦敦街头处处可见的平凡土猫进化而成,他是磨坊脱逃的家猫和流浪的野猫,黑猫与黑白猫,虎斑猫,橘黄猫,玳瑁色猫,历经数百年随意交配——至少完全没考虑到任何血统问题——所孕育出的产物,结果就只不过是一只平凡的黑白猫——还有比这更平凡的猫吗?——然而在他风华最盛的时候,房客们一踏进房间,看到他伸长四肢躺在那儿,一头高贵气派的大家伙,一只披了一身黑白小丑服的猫,他们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赞叹:“好漂亮的猫啊!”但他们左看右看,实在无法相信这头野兽只不过是只猫,于是接下来又问道:“但他到底是啥啊?”“喔,他只是只普通土猫啦。”P260-261 光是这一点,就会让他感到完全无法忍受,因为打从出生开始,他这一辈子就是在这栋房子里度过。只要一离开家,他就会厉声哀号并闷闷不乐。我必须坦白承认,我们的猫真是有点儿小孩子气。他跟他的母亲很不一样,苏西经历过的艰苦生活,使他养成了勇敢而冷静的坚毅性格。他也不像我们养过一两年的鲁夫斯,为了求生存而不得不变得精明灵活与诡计多端。不,他就像很多人一样,有着两种互相矛盾的个性——巴奇奇一直都十分骄傲聪慧,他是我见过的直觉最强的一只猫,但就像那些一辈子都不曾为生活打拼,不曾奋力在世界上争取一席之地的好命人,内心都有个脆弱的角落一样,在这只英俊的野兽心中,同样也隐藏着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性格:他有时候会喜欢装模作样,就像老派演员一样,常爱用夸张至极的语气,来营造出情感强烈、洒狗血似的戏剧性效果。每当他觉得自己受到冷落,或是遭到不公时,就会对我们清楚地表得出他的不满,有时他实在太滑稽,害他的人类朋友笑得快憋不住了,只好慌慌张张冲进另一个房间,但我们当然不会让他看到我们笑,他绝不会原谅这种无礼的冒犯。P264 有一天,我听到他发出一声我从未听到过的狂吼,我连忙转过头去,看到他靠三只脚颤巍巍地站起来,昂起头大声吼叫。这不是过去那种装腔作势、用来博取关注的做作哀号,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呐喊,一声痛苦的喊叫,而当他借由吼声抒发出紧张、痛苦、困惑,与失去一条腿的耻辱之后,他就躺下来休息,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再度站起来大声喊叫。那声音让我的血液冻结,使我沮丧得近乎发狂,因为他现在陷入了一场活生生的梦魇,完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而我也无法对他解释清楚。P267 他遭到莫大的羞辱,而他的骄傲,那猫身上最敏感的一个器官,已深深受到了伤害。他的尊严也同样受到了伤害,因为他现在变成了跛子,每当他判断失误,鼻子撞到地上摔倒时,他想必也会跟我们一样,忍不住回想起过去那派头十足、漫不经心的优雅步伐。P267-268 他的生活虽然限制重重,但就像那些缺手缺脚的残疾者一样,他总是非常谨慎地评估各种风险与可能性,所以他可以适应得非常良好。我父亲不幸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我曾在他身上看到过类似的特质。P274-275 拥有猫是多么奢侈啊,使你的生活时时充满令人惊艳的喜悦,让你体会到用手掌抚触一头野兽光泽柔软皮毛的美好感受,在寒夜醒来时那紧贴着你的温热身躯,还有那甚至在一头随处可见的普通土猫身上,也能见到的优雅与魅力。当一只猫轻轻悄悄地走过你的房间时,你可以在他那孤寂的徐行步伐中,瞥见花豹,甚或是黑豹的影子,而当他回过头来凝视着你,他双眼所发出的炙热的黄色光芒,会让你清楚地意识到,这个跟你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朋友,这只每当你抚摸他,或是揉揉他的下巴,搔搔他的脑袋时,都会发出满足的呼噜声的猫咪,其实是一位多么难得而奇特的访客。

为什么我会流泪?

在这个可以算得上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午后,我和我的猫因为着彼此细微的动作相继从梦中醒来。窗外,蒙着灰的树叶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头,我随手翻开床头的一本书,多丽丝莱辛的《特别的猫》. 我的猫——尽管我俩已因为相处时间的减少而日益疏淡了亲密,渐曾了警惕——我依然固执地认为它是我的猫。那是因为,无论我离家多久,但凡我回来几天之后,但凡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它依然会走过来卧在我的脚边。这会儿,这个懒洋洋的小家伙,就占据在床角的地方,不是蜷缩着,而是充分伸展了它那纤长的肢体,舒舒服服地躺着。它明显还沉浸在困倦中不愿醒来,半眯着双眼打盹。但只要有一点点声音,它就会把那条细缝儿睁大一点,斜着眼睛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尽管它困得连头都懒得转一下,却依然努力保持让我身影在它视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这本书还只有十几页就看完了,我读到莱辛家里的那只大帅猫,不得不为了延长生命而被截去漂亮的前肢——相当于同时截去了它与生俱来的优雅和相伴而生的骄傲,极度的骄傲。它已经足够成熟了,懂得它的人类朋友这样做是为了它好,却依然控制不了心底的伤心、焦虑以及感到被欺骗和出卖。我又一次觉得鼻子酸酸的,我不清楚是为什么。这只是一本小品呀,写着关于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的最琐碎的事。是的,我承认这是近期看得最好看的一本书了,作者一定经过了细致的观察又倾注了大量的情感,才能让她美丽的猫咪们不仅跃然纸上,又赋予它们不同的个性。可是,这是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在写作中应用观察、调动情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理论上讲,这并不足以打动我们呀。那么是为什么?     我不懂,于是继续翻开附录后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她常常头一个道出他人未曾付诸言辞的东西,她促使我们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她从事写作有如呼吸,不断逼近我们生存中的考验和启示。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是全然无关紧要或无足轻重的,所以她才会那样撞击我们的心。”是了,她如此隆重地奉献上猫咪们的世界和情感,那些曾经当我在人类世界左突右撞的时候理所当然地认为无足轻重的,却是如此纯净和真实的物质。仿佛一只美丽极了、温柔极了的猫咪在轻轻地问:你怎么舍得忽略过我?然后一瞬间显露出凌厉的本性,伸出它的利爪,扯下所有的人类虚伪的借口。尤其是,当有一只无怨无悔陪伴了你那么久的猫咪静卧身前,而你意识到,你无法凝视着它干净的、散发出金黄色光芒的大眼睛,说我问心无愧,真真是羞愧难当。     莱辛的猫咪们也都有着固有的缺点,它们骄傲、臭美、防备心切、为了争宠耍尽心计……可是它们是猫呀,它们作为这世界上唯一的非群居动物,在漫长的时间中渐渐选择了它们认为友好的人类,和我们和平共处。它们曾经那么信任人类,相信我们愿意一生一世的照顾它们,宠爱它们,不离不弃。可是,当这些小生灵发现事情并没有想像中的美好,它们疑惑了、担心了,它们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它们的美丽人类会有厌倦的一天,于是它们不得不放下骄傲和优雅来讨好它们原本选定共渡终身的伴侣。可是,对它们来说,优雅和骄傲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怎是说放就放得下的,于是你会看到,猫猫们常常凝视远方,一站就是半天。在它们小小的头脑中,是否一直徘徊着解不开的疑惑?以及隐隐的担心?     它们不知道,人类根本就是自私和善变的,始乱终弃的悲剧无时无刻都在上演,爱慕的退却,是那些国色红颜都无法避免的,何况是一只猫咪呢?人们在看到你的一瞬间的所表现出的高度的喜爱,只是荷尔蒙分泌的结果,却让你无限欢喜了。     内心有个力量驱使着我坐起身来,轻抚着我的猫。然而它却不领情,一回头毫不客气地咬住我的手。我没有躲,它咬了一会就慢慢放开了,接受了我的爱抚。我轻轻地叫着它的名字,希望用这种方式重新唤起它心底对我的记忆、重建我们之间的亲密。可是,它对你的记忆会是什么呢?我留下你,是为了缓解孤身在异地的孤寂。我没有任何的经验和准备,只有一颗年轻气盛的心和沉不住气的坏脾气。我曾经因为你褪下的毛在地上飘滚而抓狂,曾经因为你的挑食、偷吃而暴戾,曾经因为你的存在破坏了我的出行计划而不快……是的,我也曾费心费力将你——一只所有人都觉得不值得的猫——从一个城市带到另一个城市,但那不过是为了鼓吹自己心里对善良和责任感的最后底线;我也曾经买各式好吃的、好玩的给你,曾经对你轻言软语,但你的雀跃和讨巧带给我的欣慰会远远超越一罐猫罐头带给你的满足。     渐渐的,我的猫放松了警惕,它感觉到了,今天它的主人不会像往常一样,画上精致的妆急匆匆地抛下它冲进窗外那个它从来未踏足过的世界。我的猫睡着了,在你的梦中,能否忘记我对你所有的疏忽,只留下我们平静相处的时光?你可知道,你的主人心里清楚地了解,所有孤独的时刻,都因为你的暖暖的、毛茸茸的身体蜷缩在她身边,而让她可以忘记了恐惧。因为,你是一只特别的猫。

一种特别的灵魂

 有评论说多丽丝莱辛的作品总被赋予阶级,性别的意义.说《特别的猫》很难想象出自她的手.苏童就说:"莱辛写猫,也写男人.但似乎前者更为优雅且具自尊."这些我都不清楚,因为现在我只读过她这一本书.我是那种宁愿花一天时间看十部电影,也懒得花十天看一本薄书的懒人.但当我拿到这本暖黄色封页的小书,忍不住翻了几页后就再也按捺不住了,一口气读完了她. 多丽丝称猫咪精壮结实的小兽,蓝灰色温柔生物,(有着)优雅的小头颅....她写猫咪的小爪子,写猫咪的皮毛,猫咪雾蒙蒙的眼睛,猫咪的耳朵,胡须,胸脯的柔软的毛....猫咪在她的笔下,时而温柔,时而狡诘,时而胆怯,时而勇敢,时而狼狈,大多数时优雅. 很奇怪多丽丝的猫咪没有名字:书上出现最多的两只猫咪被写作为:灰咪咪和黑猫.但其它的,别人家的或是流浪猫却被命名为:靡菲斯特,鲁夫斯.想来也是,她那么爱她的猫,猫有一堆不同的爱称. 我想大部份人爱狗比爱猫多一点,总会觉得猫有种神秘感.有人会迷恋这种神秘感,但大多数人会敬而远之.但我觉得大多数人看完多丽丝笔下的猫,就会有想养猫的冲动.我就有,但终究不会因冲动去养一只,却想起一只猫. 我的学校总是杂草丛生,边上村子里的猫猫狗狗都把校园当成了他们家的后花园.总有些充满爱心的小女生或偶尔一两个男生都会拿些吃的喂他们.说是猫狗,大部份的是狗.猫咪我只看过一只,也只看过那一次.她像多丽丝笔下的鲁夫斯那样有双聪慧的黄灰色的眼. 那天是夏天的一个雨夜,我从教学楼回来的路上.她被大雨逼在食堂门前花坛下面,黄褐色的毛结成一块块的,有很清晰的几条突起的骨头,瑟瑟发抖,一直发出咕噜咕噜声.一个很瘦的男生蹲在她身边,不停抚摸她的背.我过去把口袋里剩下的几片饼干揉碎放在她身边稍稍干燥的地方.她就用她圆圆的眼直勾勾的盯着我.犹豫了下,我还是很快离开了.但上楼后,我始终忘不了那双黄灰色雾蒙蒙的眼.窗外的雨是越下越大,地面上开始积起一片片水洼.忍不住,我还是抓起了伞下了楼,心想就算我不打算收留她,这大雨天把她挪个淋不到,也积不了水的地方.但我再次到那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了,花坛下也已经积了一片不小的水洼.我悻悻然回到宿舍.心中暗暗有后悔当时的犹豫,同时也希望那个瘦瘦的男生好心的带她离开了. 猫的眼里不会像小狗那样流露出带点乞求,带点孩子气那么让我无法拒绝.她们的眼神会有期望,但更多的是自尊.再逆来顺受的猫咪都敢跟人类抗争.她们那根骄傲的细细的小尾巴竖着,支撑着一种特别的灵魂.

不想多说什么,只是觉得,现在的猫,和老鼠同名同性了吧。但是,还是觉得,狗比猫,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猫,在职场,等同某种类型的工作人型,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偏于此了呢。若果真如此,着实汗颜。

唤醒麻木的心****

我不喜欢养小动物,最怕的就是他们会死,会在我面前死去,我唯一能养的是估计只有乌龟..很偶然看到这本书,开始有些难以进入,但是越看越好看,猫是作者生活的一部分,她看着小猫出生,小猫长大,小猫死去,他们的一生也是那么丰富多彩,他们也会爱也会恨也会难过和伤心..街上的流浪猫很多,看多了也麻木了..但这本书唤醒了我的麻木的心...

我跟那些猫

我遇见的那些野猫,都有很多跳蚤。有时候我对他们像是,有些男人对那些无情抛弃他们的女人那只同学在路上捡到的褐色野猫,比一般家猫小,看起来像还没断奶,但爪子已经很尖利。给他挑跳蚤时候,他又抓又咬,大声惨叫。每次冒险偷了操场上的沙子回来,她就高兴地又刨坑又撒欢。又一次我买了泥鳅送给她,之后被迫目睹一幕惨剧。她渐渐爱串宿舍乞讨,我气恼,觉得她像个小荡妇。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总是坐在窗台上望窗外,最后终于有一天走了。我只觉得解脱。还有那次在一个人的长途旅行中,救下的小野猫。从鸡公山上下来,就下起了暴雨。骑车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了一个小镇。忽然在雨中滂沱中好像有个声音,要我停下来。顺着叫声发现了,被困在路边的松柏从中小花猫。猜想是被个顽皮男孩子用细绳子拴在那,她挣扎乱走却缠得越紧,动也不能了。我借不到剪刀,就用牙齿咬断了绳子,抱着她贴在腰间。想从此带着她,做我的伴。如果那是一只狗,或许我的生命里会从此改变。但是她是猫,是野猫,浑身爬满跳蚤。趁着给她洗澡换水时候,跑了。那个镇上的小旅馆,没有淋浴,只记得那个洗澡间的样子。对于这最后一只我就像个单身母亲对自己被迫放弃的婴儿。那只生下来只有几天,被谁扔在垃圾桶边的,没睁开眼的野猫。我把他带回去,第一件事当然是挑跳蚤。这一次我住的地方,有好几个室友,她们没见过这么小的猫,听说跳蚤更惊得要命。我只好把他带到单位,塞给了人事部的同事。之后的两天,我听说他不会吞咽,只能靠灌,睡也睡不着。像有神助的,第三天全单位去太湖拓展。他吃了两天稀牛奶,开始拉稀。我害怕他死,晚上把他贴肚皮把着。想起嘴对嘴叫交他吞咽,他居然就会了,一下子就能吸足一针管。半夜里楼下传来一只老猫的声音,不似有恶意,到像是来找失散的孩子。第二天,我一个人没参加训练照看他,在大车上听司机说他家里有刚生小猫的老猫,刚要寄养在他家一阵子。随后另一个司机想起,发现在车子不远的柴房里的老猫也有小猫了。我似有一种感觉,昨晚的叫声似乎跟这个老猫有些联系。我试着把他放在柴房外,母猫果然冒险出来,对他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添干净了毛皮,调回自己窝里。随后我从厨房里借了条清蒸白鱼,送给好心的母猫,希望补贴她多出的奶水。太湖牛仔山庄的老板信佛,庄子里好多野猫野狗安居,工人们每天喂的。我问柴房的老大爷:大猫会不会养这只小猫,还有没有奶水?老大爷不知道是不是怕我担心,说大猫一定还有奶水,也就一定会把他养大。说我就像他们的老板那样好心。在那个风景优美的山庄里,又有吃又有住的,如果他能活下来,比生活在城市做一只流浪猫好多了。

个性老妇与特别的猫

文_谢长留风风雨雨几十年,莱辛依然是她笔下那个“另外的女人”,而猫也依然是“特别的猫”。 读完《金色笔记》,再读《特别的猫》,更加可以肯定这个老文艺妇女的笔触是多么具有灵性,是多么细腻而自然流露。她用笔亲自展现莱辛所独有的魔力:既超然物外地冷酷,但又常常在刹那间,给你意外的温暖一击。这个老女人,很文艺,很优雅,很有思想。所以她直言:过激的女权运动纯属瞎胡闹。她的人生,被称为“误读的火药人生”,这个爱好文艺的老女人,带着幼子来到英国的时候,浑身上下只有一个装着小说文稿的提箱,这一点从她的任何一部小说中都能解读出来,她所要表达的思想,不是浮于表面的虚妄,而是对自己能够掌握生活的自信态度。以往我们中国人,特别是搞文学创作的人总是对诺贝尔文学奖颇有微词,觉得他们对中国文学缺乏了解,对中国文化无法领悟。其实平心而论,盖全球文坛,优秀的作家不胜枚举,杰出之中又闪光发亮的,也数不胜数,而诺贝尔文学奖又不能像撒米喂鸡一样,一视同仁,何况,确实人家真的更深刻。与其去争论到底该不该给我们奖项,不如真正去感悟自己的心灵。我相信,莱辛,即便她初到英国,便开始了名扬四海的文学生涯,但单凭她对猫的细腻描写,就可以断定,她闻名之后的人生并没有虚度。她一贯的咄咄逼人,这个咄咄逼人并非说她尖酸刻薄,而是平静的一语中的。她的笔触,如同缓缓的溪流,不疾不徐的徜徉开,带着一种对人生解读的温柔态度,好像占卜自己的未来一样,淡定从容。这本书,用了大量篇幅记录两只母猫的生活作息和她们为争得主人的爱戴而尝试的小把戏,更细腻入微的描写了她们身为猫母之后的性格变化。貌似写猫,却意在写人。读者看猫的同时,也将周遭人物的举止样貌一一看透。由古至今,猫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宠物的,带有自己灵魂的动物,她们自成一派,桀骜不驯,即便是争宠,都带着骄傲和不屑。如今,养猫更成了文艺青年的特征,但往往,养猫却不懂猫的也大有人在。试问,当今,有几多人能够真正像莱辛这样,把所有局外人,静悄悄的带进一个奇想的猫世界,一个深深被猫所影响的人世界。莱辛不动声色的描写出每只猫,曼妙的身材和诡异的思维,描写每只猫那明亮双眸背后深藏的崎岖世界。那些炫耀的猫、胆怯的猫、揣测的猫、不屑一顾的猫、欢欣雀跃的猫、护子心切的猫、攀比成性的猫、卖弄风情的猫、称王称霸的猫和那抱着必死之心的猫。每一只猫都深入灵魂深处,在平铺直叙的记录中,为我们展现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给特别的猫

偶然才发现的书,因为一向对猫敏感,所以就借来看了。真的没有失望。最喜欢里面的公主猫,叫灰咪咪吧,是一个十足的会顾影自怜的小猫,当然也很通人的欢心。呵呵,那样子似乎已经不是一个猫了,明明就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嘛!

小时候的回忆。

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黑白猫,爸爸刚抓回来的时候它只有一个拳头大小,那时候是冬天,它总爱钻进我的毛毛鞋里,然后怎么抓它都不肯出来,也许它害羞或怕冷,那情景真是可爱致极。尤其双楚楚可怜的眼睛总让我很想去疼爱它,吃饭时好吃的想留给它,天冷了喜欢把它抱在怀里暖暖,但它似乎并不领情,喜欢到处东蹦西跳,就这么渐渐给蹦大了,再后来成为一只漂亮的猫妈妈,它怀孕后明显斯文许多,生怕会伤到猫宝宝,真是个好猫妈。生宝宝的当天夜里,我睡着了,晚上爸爸突然摇醒我,说猫猫生宝宝了,好多只小猫呢,我兴奋的跑过去看,小猫BB们只在闭着眼睛安详躺在猫妈妈身边,这情景真是至今难忘,温馨极了。我跟爸爸笑的直乐呵呵…爸爸当时就跟个孩子似的我想这本书带给我最多的,就是这些美好温馨的回忆原来我从未忘记……

独一无二的猫

从我记事开始,家里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从小鸟、小鸡、乌龟、鱼、兔子到小猫小狗。我爱他们爱得要命,一如他们爱我。喜欢养宠物的人一定会比别人对大自然多一份怜悯之心。因为他亲见过大自然是多么神奇,赋予每种生物独特的美丽和灵性。我看过鸟儿诞下3只小鸟,从它们还是一颗小小的蛋开始,一直到破壳而出,变成羽毛稀稀拉拉的粉红色小肉球;握过小鸡冰冷的小爪子,把米粒粘在自己的手指上,故意让它追着我的手指跑来跑去;给乌龟换水,跟乌龟说话,乌龟天性胆小,它总在一旁偷偷摸摸窥探我的脸色;鱼是爸爸喜欢养的,因为有好意头,我透过鱼缸看它们争食物或者拉帮结派,有时还伸手进水里抚摸它们。养小兔子的经历并不愉快,因为是我一手造成了她的死亡,但她是一只坚强的小兔,就算在她气若游丝的时刻,她都没有表现出一丝的痛苦。养宠物总是悲喜交织,如同人生一般。你要学会接受生老病死,更要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宽容别人。小学的时候,我养过一只母的波斯猫,在宠物市场找到她。她和一群小猫窝在笼子里。别的猫都依偎着熟睡,只有我的这只小猫爬在笼子里面最高点——一桩用来让它们磨爪子的柱子上面,表情威严地俯视着猫群。我仔细地看着她,她全身毛色雪白,然而却有一条黄白花相间的尾巴。她也回望着我,我看到她玻璃球一样的眼睛有着不同的颜色,一只是翠绿色,一只是冰蓝色。还有一个像草莓冰激凌的小鼻子。我把她带回了家。从此她跟我变成了好朋友。需要有彼此做伴的时候,她就舒服地在我身上蜷成一团,幸福地打呼噜。有时她媚媚地看着我,用长满小刺的舌头舔我的手。她是一只整洁的小猫,吃过的鱼刺总是整整齐齐码在一旁,像一个艺术品。她也是淘气的小猫,喜欢跟我玩捉迷藏的游戏,当她找到我的时候就会摩拳擦掌,把屁股撅起来,眼睛的瞳孔迅速放大,兴高采烈地扑上来,像是在说“我抓到你啦!”。我有事情忙,她也就让我有独处的空间。她不会像小狗一样不依不饶缠着主人,她知道什么时候该撒娇,什么时候该转身离开。给我印象颇深的有两件事。有一回她做了点坏事,被妈妈骂了一顿,关到了阳台上。过了大概小半天,大家才想起小猫被关在外面,可是却发现阳台没有她的身影,找遍了整个屋子也不见她。当大家都以为她是从阳台上摔下去的了时候,我却看到她正站在邻居家阳台顶的铁皮罩上看着我们。我们根本想不到她究竟怎么跳过去的,也不知道该怎么把她抱下来。我看着她,急得一直哭。她的眼神里也充满了恐惧。一开始她可能只是因为受到惩罚而想报复我们一下,所以离家出走,却没想到给自己惹上了麻烦,现在她知道错了。我们只好去敲邻居的门,拜托邻居想办法把她弄下来。出乎意料地是她非常合作,让整个营救行动变得比想象中简单。一番周折后她回到了我们的家。我把她抱在怀里,她似乎还回不过神来,一直想着那场大冒险,但是满脸都是愧疚。有一年夏天刮台风,我放学回家后听到小猫的惨叫声,赶紧循着声音找过去,那一幕真是把我吓呆了。她的腿被夹在门里,门紧紧关着,肯定是被大风刮上的。我把门扭开,她一瘸一拐地往客厅里跑,悲凉地叫着,像是在诉说自己多痛多害怕。给她包扎,敷了云南白药,她没过多久就痊愈了,看不出曾经受过这么严重的伤,但我绝对无法想象她被夹在那里的时候是忍受着多大的疼痛,我们做主人的又是多么粗心,没有把门关好。后来家里决定不再养猫,将她送给一个亲戚家。我去看过她,她依旧认得我,跟我非常亲近,我挠她的下巴,她躺在我怀里眯着眼睛。别人看到都说自从她来到新家从来没有这么放松过。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被关在窗外,因为没有人仔细照料她,她变得很邋遢,也就被拒绝在房间外面。我还是把她放进来,让她在我的床上,跟我睡一晚。最后亲戚家也不想再养她,她变野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再也没回来过。那时我就暗暗决定,如果没有跟她相处一生的准备,就不要让她对你全情付出之后又惨遭抛弃。你可能觉得她只不过是一只猫,可是她曾经是你独一无二的小猫。她有限的生命中,也许所有的记忆都是围绕着你。她在餐风饮露的时候,也许会想起自己曾经有一个温暖的家。她有感情,那时她该多么伤心。

《特别的猫》——多丽丝·莱辛的人性呼喊

《特别的猫》是朋友送给我的礼物,一本书作为一种礼物,却恰恰唤醒内心深处的温情。《特别的猫》中描绘的猫儿其实是平凡的,而笼罩它们的人性光辉却让它们在芸芸众生之中显得特别,它们也越发可爱动人。美丽的公主灰咪咪,傲慢高贵;低调的黑猫咪,沉默睿智;流浪猫鲁夫斯,幸运也是悲哀的;大帅猫巴奇奇,残缺却英气逼人……一只只猫儿,是跳跃的精灵,演绎着斑斓多彩的生活。它们从多丽丝·菜辛的笔下跳跃进我们的生活。它们是真实的,源于菜辛的生活,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感积淀。菜辛爱猫咪成痴,《特别的猫咪》是写给她自己的,亦是写给那些陪伴她走过风风雨雨的猫儿。《特别的猫》讲述了人与猫之间的动人故事,也蕴含着菜辛对于猫儿的欢欣与忧愁。故事发生在菜辛的童年,贫瘠的非洲。由于家中经营农场,为了减少鼠患,菜辛的父母饲养了几只猫。然而猫的繁殖力惊人,猫一多,便弊大于利。不仅捉鼠,而且偷吃家中圈养的母鸡。菜辛虽在往后的岁月中视猫儿为亲人,可故事却并不是从爱猫写起,菜辛首先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幕杀猫的场景。让我记忆深刻,恐惧震撼。一直以来,对于泛滥的猫儿,都由菜辛的母亲进行猎杀,血腥的杀戮静静地由一位柔弱的女子的双手来完成。对于任何人,恐怕都会有深深的不安及不舍。一个个小生灵,就这样被扼杀,长眠于古井之中。因为强烈的愧疚,又或许是女性敏感的善意,菜辛的母亲终于在一天离开了家,不愿再进行这场似乎永无止境的屠杀。然而,猫儿们的破坏却不消停,于是菜辛的父亲和菜辛便将猫儿们赶进一间小屋。用机枪扫射,顿时整个小屋只留下一滩滩鲜血和猫儿们的尸体,耳边只剩下撕心裂肺的叫声,令人揪心。后来菜辛提到那时候的感受,耳边似乎总是那些猫儿痛苦的叫声。一个孩子,恐惧双手沾满鲜血,不安杀害鲜活的生命。菜辛将自己当时的心情记录下来,让我们读出她的无奈和不安。任何人心中总是留存善念的,同时,亦是珍惜生命的。可当现实逼近无奈的菜辛一家,他们唯有抛开对生命的珍视,顺着现实前进。屠杀猫儿,是不舍的。菜辛的母亲正是在强大的心理压力崩溃之时离开她的家,只为远离心中的不安和愧疚。对于一个母亲,一个柔弱的女子,杀戮是残忍的,一位母亲本该怀揣更广博的爱,却在无奈之中背离了自己的意愿。而对于菜辛这些童年的记忆是悲哀的,一个纯真的孩子,一个应受关怀的子女,却在这样的境况,背负起本不该属于她的苦痛。她心中是不忍的。正如后来的她在书中所写的,“在我与猫相知,一辈子与猫共处的岁月中,最终沉淀在我心中的,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不一样。”也许,那一场场经历轻轻拨动了菜辛的心弦,却深刻久远地镌刻在她的心中。也正因如此,菜辛在懂得其中的伤痛之后,更加理解其中应有的悲悯。菜辛从猫儿身上读出了人性的法则,她将人性的光辉融入于猫的相知相伴之中,才谱写了她和猫之间的动人篇章。所以有人评价菜辛的《特别的猫》说,菜辛不仅写猫,更透过猫的审视背后隐藏的人性的法则。在往后的岁月里,菜辛一直以猫儿为伴,静静地守着她与猫之间《特别的猫》,它在我心中是出彩的独特的,让我为之深深触动。因为我从菜辛笔下的猫儿身上读出人的影子,品出人性的味道。猫儿们依傍在人们的身侧,却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生命方式和情感表现。猫儿们试着读懂人类——它们的主人。而菜辛便是那个读它们的人,她读出它们的欢乐悲哀,读出它们的平静不安……细致的描绘出人性的光环,以关怀之心善待猫儿。而我,则试着借菜辛之笔,揣测她笔下猫儿精彩纷呈的世界,去感悟生命十足的它们。当猫儿闯进我的心田,那一抹人性的温情便悄悄的荡漾开来,化作无穷无尽的关怀,伴着菜辛的轨迹,静静地向前……

特别的猫(笔记与简单感想)

“在过了某个特定的年龄之后——有些人可能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我们生活中已不会再遇到任何新的人、新的动物、新的梦境、新的面孔,或是新的事件:一切全都曾在过去发生过,它们全都曾戴上不同的面具,穿着不同的服装,用另一种国际,另一种肤色出现过;但它们其实是一样的,完全一样,一切全都是过往的回应与循环往复;甚至所有的爱上,也全都是许久以前一段伤痛过往的记忆重现,那难以言喻的哀伤,也全都是许久以前一段伤痛过往的记忆重现,那难以言喻的哀伤,以泪洗面的日子,清冷孤寂的处境,遭受背叛的痛楚——而这全都是为了一只消瘦弱小的垂死的猫咪。窗外是一片阴沉、令人窒息,如硫磺一般的天空,那是一种带有暗黄色的漆黑。空气呛得我们喉咙发疼,就好像待在刚用过炸药的矿坑里似的。甚至在她还是只小猫的时候,她就懂得开怀大嚼,只吃一半,或是碰都不碰等方式,来分别表达出不悦、开心,或是存心闹别扭等种种情绪。她的饮食习惯是一种丰富多变的语言。但什么叫做魅力?那是一种自然散发出的优雅,由挥霍不尽的大自然所赋予的一种可供尽情挥霍的资产。大自然若是熬不节制地在某个生物身上尽情挥霍,就像它特别厚代灰咪咪一样,赐给灰咪咪出类拔萃的美貌与智慧,那么灰咪咪就应该同样慷慨地挥霍她的天赋来回报。有些事情你可能一连看过十来次,而你心里会觉得这件事非常迷人,或是古怪万分,最后往往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一切全不都在刹那间突然真相大白。血淋淋的死亡是自然法则的延续还是人无可挽回地侵犯自然秩序的后果?”感:像莱辛一样从小就有跟猫咪一起生活经验的我,读起她的文字倍感亲切,她用猫的角度去诠释她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而人类世界似乎也有一个小小的缩影呈现在猫咪的世界。沉重、悲伤、不完美,每一只独一无二的猫好像都要经历,而童年时我们也会把很小的事情看的很重,成年后的生活有时也总会有一些折射。三年前读的书,而我像“老年人”一样喜欢用本子记录这些读过的书,再看这些从前摘录的文字,我看到了那个过去的自己和飞逝的时光里纪念品。

特别的猫,特别的爱

一直觉得猫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它们独立,精灵。但由于太独立,所以人永远都没有办法得到猫的忠诚。也许是因为猫是一种爱玩的动物,总要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它总能找到办法跑到外面和别的猫在一起。它们只是把人当作一个喂食者或撒娇的对象。借助它那时而楚楚可怜,时而骄傲高贵的样子,猫总能得到人的欢心。我从来没有看过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对她的名字也只是听过而已。想看这本书只是因为书的封面——那只胖乎乎的猫。小说的开头讲述的是作者在非洲时和猫的故事。我从来都不知道猫能繁衍得那么快,想像成群的猫在身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更觉得人类不会刻意去伤害猫,更不要说去枪杀它们,或者阉割它们。作者对猫的喜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从第一只抱回来却不得不放弃的小猫,在农场里被误杀的小猫,到后来这只叫做灰咪咪的漂亮猫,给了它们那么多的爱,却最终不得不伤害它们。特别是这只叫做灰咪咪的猫,她肯定是个公主,不仅吸引所有的猫类,更让喜欢猫的人爱不释手。而她也非常善于讨人喜欢,在你脚旁撒娇,故意做一些乖巧的动作令你赞叹,它是多么伶俐的小家伙啊。作者把这只猫写得就像是一个惹人爱的少女,美丽,乖巧,却也有点自私贪玩。为了让它节育,作者带这只猫去做了手术。“在动过手术的短短一个月之内,她的身材就完全变形。她像吹气球似地迅速膨胀,失去了她原有的纤细优雅;她全身上下的每一根线条都变得粗蠢许多。她的眼睛松弛,布满皱纹;她的脸型变宽。她在转眼间变了一只虽然还算漂亮,但却浑身肥肉的大胖猫。”觉得难受的不仅仅是人,更是这可怜的猫。正当美丽的年龄,却经受了这番不幸。随后灰咪咪的个性发生了改变,不仅仅是失去了昔日骄人的容貌,同时也是失去了伙伴。对于这个自然界的生物来说,它对于同类已经不是正常的猫了。最后,这可爱的猫只能去取悦人,或者等人逗乐它。挺悲哀的,那么地爱它,却又无可奈何地做了那么可怕的事情。作者把猫猫写得那么地有人味,仿佛一切故事我们都在亲身经历,看它调皮,看到撒娇,看它痛苦。特别的猫,特别的爱。怎样爱,才不会伤害呢?

美丽的生灵

我无法描述对猫的这种爱。从小一直是养狗的,无意间养了邻居不要的一只黄猫,是我的第一只猫,黄大米。我只是像狗一样养着他,竟然不知他是如何长大。然后,在一个夏天,捡到了一窝六只刚出生数周的小猫,才开始了我真正的养猫生涯。在那个夏天,看到那么多的生命,匆匆流逝,而我拼尽全力,依然只能看着他们慢慢离离开我。那么多,那么多!看到他们的眼神,知道他们的疼痛,而我那么无能为力。他们那么优雅而又坚忍地活着,虽然浑身邋遢,遍体伤痕,有的还是残疾,而他们却是那么那么容忍,那天真的眼神让我不忍再去回想。当我看到流浪的他们竟然被一双双残恶的手装入竹笼,即将作为魔鬼们的菜肴的时候,我全然崩溃。如此天真善良的他们,又如何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沸腾的汤锅。。。。。。天,这个国度如此的暴行,令人发指。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停止。这本书的确应该由一个外国人来写,因为国内的文明是野蛮而又残暴的,从来不懂如何尊重万物生灵。纵使这个国度有如此多的善良的人们,依然改变不了他们悲惨的命运。感谢所有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因为你们是有良知的人。苍天在上,希望我们都懂得如何敬畏及尊重生命。

看了莱辛的书,才知道我不懂猫

我爱猫,小时候养过几只,遛猫,和猫一起玩,猫趴在我肚子上睡觉比起狗来,我更喜欢猫,我喜欢猫的骄傲,狗太哈巴了。猫不想你玩的时候,自己玩也很多乐趣。狗的品种多,丑的也不少。我所见到的猫咪都是极美的,抱它在臂弯又想看到它可爱的脸~~~书里有许多话表达出我零散的想法,摘录部分如下1 拥有猫是多么奢侈啊,使你的生活时时充满令人惊艳的喜悦,让你体会到用手掌抚摸一头野兽光泽柔软皮毛的美好感觉……2 她轻灵灵地坐在那儿,看起来就像空气一般轻盈,她不停地观看、倾听、感觉与嗅闻,而她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她的皮毛,她的胡须,她的耳朵——全都在轻轻颤动。若说鱼可算是流水的具体塑像,那么猫就是等于是风的图饰,描绘出那难以捉摸的风的姿态。书里还有许多是我之前不懂的,比如猫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等等。3 鲁夫斯所拥有的是一种幸存者的智能。查理拥有的是科学家的智能,对什么事都感到好奇,不论是人类在做的事情,或是到家里来的访客,他全都有兴趣……在他还是只小猫的时候,他曾经用爪子按住一张转动的唱片……放开……再按住……然后他转头望着我们,大声询问我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这是一本休闲的好书。跟小弟讨论起陈年猫事。小弟说:想当年,你年轻时,还嫌猫麻烦,都是我耐心的对待猫。猫乱叫时,很多个晚上我都要给它们说,别叫了,有时候干脆放进我屋。小弟又说:猫可不是白可爱让你赏心悦目的,所以不要嫌脏和麻烦。囧,原来我忽略了对猫的责任,所以难以懂猫等我毕业了,有能力和准备好对猫负责时,好好养一只猫

抚摸老虎的快乐

一个法国观察家这样说,上帝创造猫,是为了让人体验抚摸老虎的快乐。上帝对待人类是否会如此体贴我不知道,但人类养猫的主要目的我觉得应该是从理解猫中获得一种认知的乐趣。  多丽丝·莱辛在《特别的猫》中这样写道,“当你坐在一只你非常熟悉的猫咪身边,把手放在他身上,试着调整自己,去适应他那与你截然不同的生命频率……”,当人类这样正确地去观察猫,理解人和猫的关系,他将度过一段不平凡的时光———这段旅程不会亚于千里迢迢去看斯芬克斯———猫又被莱辛称为微型斯芬克斯。  猫执意伴随人类走过了相当长的岁月,从埃及的猫木乃伊到法国工人对猫进行的大屠杀,从各国诗歌中浮现身影的猫,到叔本华断言“所有的猫都是一只猫”,猫的化身在人类文明史中处处现身。甚至在常识难以解释的现代科学假设中,猫也要在缺席中出场———“薛定谔的猫”在装着即将衰变的原子核的盒子里死还是没有死?根据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当观察者未打开盒子之前,猫在理论上处于一种“又死又活”的状态。玄学家们常常望进猫眼的深处,企望找到困扰人类的永恒之谜。  《特别的猫》是莱辛晚年的作品,写作技巧已达炉火纯青之境。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授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莱辛在其后期作品中拆毁了许多基本价值观。余下的是由家庭、朋友当然还有猫咪们构成的种种生存之网。”  当她已经不再相信人类的智慧,尤其是人对自己状况的理解时,她仍相信她与猫之间的关系。从童年到晚年,从非洲到欧洲,她都没有离开过猫。“童年跟猫有关的上百件事情,以及与猫相伴所度过的漫长岁月时,我总是不禁为这背后所代表的繁重工作而大为震惊。”这些工作不仅包括为猫接生,为猫送终,还包括为减少猫的数量不得不溺死小猫,阉割母猫……多年之后,她甚至感叹“甚至所有的哀伤,也全都是许久以前一段伤痛过往的记忆重现。”  这些操劳难道仅仅是为了欣赏公猫身上雄赳赳的线条和母猫的娇憨柔媚的体态?我觉得不仅仅如此。在人与猫之间似乎有一种健康或正当的关系让她觉得需要去捍卫。一个朋友送来一个娇气的猫,“她”吃惯了龙虾汤和鸡肉,不肯吃罐头食物,死都不吃。经过双方的对峙,“我们两个各退一步,以绞牛肉达成协议。”猫从来不懂得狡诈,当食品不合胃口,她宁可挨饿,这种“自愿吃苦的惊人耐力”被解释成一种尊严,“接下来整整五天,我只给她猫食和桌上的剩菜。但在这整整五天中,她总是用批判性的目光瞄瞄盘里的食物,接着就毅然掉头走开。”  这本书有很大的篇幅在讲灰咪咪和黑猫的故事。她们间的争斗不像公猫之间的那种咆哮和厮打,“她们只是用眼神进行激烈的决斗”,她们争夺的只是就餐与睡觉的位置,以及叫醒主人的权利。灰咪咪因为比黑猫先来到家里,并且会用爪子抓住沙发的底部悬空前进,因此她决不让步。当黑猫生育后受到特别照顾,灰咪咪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她从野外捕捉老鼠献给主人。为了引起注意,她把老鼠“抛起来,再用嘴接住”,最后,她觉得放在房间中央的老鼠不太美观,“带回来三根野生天竺葵细枝,仔细地把它们搁到老鼠上面。”这不禁让人疑惑,一只漂亮娇气的猫咪,仅仅是为了争宠,就能发展出这样一套自负虚荣的复杂语言?  莱辛所给予猫的各种大胆解释在她的家人中是受到怀疑的:“她不过就是只猫嘛。”回答是:“但她并不只是一只猫而已。”在莱辛看来,猫不仅懂得绝食,还懂得自杀以避免在重病的袭击下毁坏了自己的容貌,甚至,“我要说的是,这只猫会算术,即使她不能按照一、二、三、四、五这样的逻辑顺序来计算,她至少可以分辨出五和七的不同。我知道大多数科学家都会对此嗤之以鼻,也就是说,若是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上,他们自然会否认这一点,但要是换上猫主人的身分,那可就不一定啰。”  莱辛发现,人与猫接触中展现出我们原本未意识到自己可以触及的经验。这些经验,每个养猫人或许都通过一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但只有莱辛,经过了一生激烈思考的爱猫人,才能将猫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文字中。除了猫,我们会毫不意外地读到她对社会不公的抨击、讥讽,以及改良无望所带来的喟叹。

从马不停蹄的忧伤到一望无际的幸福——读《特别的猫》

爱永远存在,变换的只是男人——保罗•科埃略《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如果说在《小王子》中那个忧伤的小王子告诉我们的是他的那朵花的独一无二,那么在多丽丝•莱辛的《特别的猫》作者却试图向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在过了某个特定的年龄之后----有些人可能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我们生活中已经不会再遇到任何新的人,新的动物,新的梦境,新的面孔,或是新的事件;一切全都曾在过去发生过,它们全都曾经戴上不同的面具,穿着不同的服装,用另一种国籍,另一种肤色出现过;但它们其实是一样的,完全一样,一切全都是过往的回音与循环往复;甚至所有的哀伤,也全都是许久以前一段伤痛过往的记忆重现”在这里对整体的爱超过了个体的爱,爱永远存在,变换的是猫。 虽然在文中“我”试图辩解那只和她一起忍受病痛的猫是多么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猫咪,任何猫都无法取代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当她后来遇到另外一只猫——灰咪咪后却说:“甚至比我在多年前曾发誓说,绝对没有任何猫能比的上的那只猫咪,还要再美上几分。但话说回来,她终究还是比不上那只猫……”在这里两者的差别实际上并不如莱辛所言是那只猫的“个性特别好,聪明伶俐……”而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遇到了特定的猫,这种感情十分好理解,当我们在处境苦厄的时候遇到一个人陪伴自己走过一段道路的时候,总会觉得这份感情是多么的珍贵,可是这是否对别人(猫)是不公平的?因为并没有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来表现。 实际上文中的“我”也理解这种感情差距的界限是什么,这种表面的拒绝只是为了保护心里最后一道防线,我想那可能是忠贞,也许这个名词用在人对猫身上并不太合适,但是正如莱辛在小说的结尾所说的:“人和猫虽然属于不同族类,但我们企图跨越那阻隔我们的鸿沟。” 但是后来“我”却在渐渐明白自己对猫的爱,并没有在一只猫身上全部耗尽,后来“我”爱过很多猫,并会一直爱下去,从灰咪咪到黑猫到鲁夫斯,这种爱已经从独爱变成了博爱,当然你如果说这是多情,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正如保罗•科埃略在《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里所说:“所有爱的故事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我生命的某个时刻,也曾经历过同样的事,不过,我所记得的倒不是事件本身,我所记得的是,爱以另一种形式,以另一个男人、新的希望和新的梦想,又回到我的心中。” 很多时候,我们总和小说中的“我”一样认为有一份感情或者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每份感情和经历又何尝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当前的这份感情与那份独一无二的感情又有多少相似之处?莱辛说:“它们其实是一样的,完全一样,一切全都是过往的回音与循环往复;甚至所有的哀伤,也全都是许久以前一段伤痛过往的记忆重现” 如果我们认同莱辛所说的,那么我们是否就应该珍惜每一份经历过的感情?因为每份感情和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是这样,那么爱会永远存在,不过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可怕的问题,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那么个体就被强大的整体淹没下来,个体的特殊性消失在整体的普遍性之中。那么我们又何尝需要那么多的感情与经历,每次都是对前一次的重复,我们是否会陷入永劫轮回之中?于是生命是否如昆德拉所言成为不能承受之轻? 《旧约.诗篇》第一三七首这么说:“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腭。”是的,我们终究会为一份感情奋不顾身的付出,而这种付出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们心中还是需要一座圣城,一份无法逾越的感情,情愿作最后一个咏游诗人:“Love is short;but forgetting is long.”否则我们会如雷蒙德•卡佛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徘徊不定,为爱冲动,为梦苦楚。 但是如果我们无法将那份感情变淡,我们将面对的是储安平式的情景,终生不娶并不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境界。于是我们在两极之间徘徊不定,无法取舍,正和小说中的“我”一样,不断的爱上新的猫,但是又时常怀念起以前的那只独一无二的猫。我们注定痛苦却又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永远在“说吧,记忆”与“去吧,摩西”之间流转,却总找不到可供自己诗意栖居之地,就如齐格蒙•鲍曼在《后现代性及其缺憾》中指出的,在后现代,我们已经沦为观光者。我们无能为力,在做着类似西绪福斯式的无意义运动,但是正如加缪所指出,西绪福斯是幸福的,因为在无意义的来回中他感到快乐,这也正是我们在《特别的猫》中感受到的,与猫共处,虽然很多情景在重复出现,但永远是一望无际的幸福大于马不停蹄的忧伤。

特别的猫与爱猫的人

因为养猫,所以买了这本书。只有爱猫的人才能如此细致地观察猫。作者养过很多只猫,原来猫也有个性,每只猫都是特别的存在。我现在养的可乐非常可爱,但也非常调皮,仔细观察也能发现猫的趣味。推荐爱猫的人看看这本书。

从某几只猫咪说起

如果饲养动物,会选择狗。听话,粘人,理想的宠物。猫总是显得如此的自我,不会轻易向人类撒娇,令人抓狂的发情期,强大的繁殖能力,不领情的性格。我们学校聚集了一帮胖瘦高矮不齐的猫咪,由于一大群富有爱心的女生存在,它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只是每次放假回来见到都会瘦一圈。冬天的时候猫咪会懒洋洋地趴到阴井盖上,充分利用底下的暖气,无论你给它喂多少精致的猫粮,还是用毛巾做一件可不错的外套,甚至是做一个写了“猫猫之家”的逼真小别墅,它对你继续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在阴井盖上当着幸福的资产阶级。从小与动物绝缘。首先是爸妈极其厌恶小动物,不断威胁我说即使带了回家第二天也会让它消失。其次我跟小动物很不来电,或许是心长的太粗,本来就养不好。难得几次,偷偷养的金鱼撑死了,寄居蟹被闷死了,兔子被未洗干净的青菜毒死了。再养下去真的是涂炭生灵。念了这本书,当年的冲动一下子都涌过来了。养动物,一只毛茸茸的狗,一只胖嘟嘟的猫,理想的是加菲的原型---红虎斑。它们必须能吃会跑会打架加看门。作者多丽丝绝对是个猫女,居然养过这么多形形色色的猫。个人最喜欢的是灰咪咪,那只漂亮擅长撒娇擅长摆pose爱闹脾气逃避母亲责任的个性猫咪,总让我想起《desperate housevives》里的Gaby,现实、小聪明、可爱、任性。那么多的猫咪,它们的世界、它们的经历。虽然作者尽可能用轻松的 语气描述,但念着念着总是觉得很悲伤,作为一种生物,它们过于渺小,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刚生下的小猫会被猫妈妈直接踢出去而死掉,被主人送掉或是遗弃掉,被人剥皮丢掉性命,被送去做绝育手术,病重时没有选择生死的权利。猫在严峻的现实世界里认真卑微地生活着。

particular cats

早上终于读完了这本 特别的猫一本有意思的书猫咪们在莱辛的笔下活灵活现了灰咪咪,黑猫,鲁道夫,巴奇奇分别成了骄傲而又媚劲儿十足的小公主,有点低调有点城府又有点野心的猫妈妈,坚忍爱思考而又内心十分脆弱的老智者猫,高贵聪明受宠而又晚景略凄凉的小黑白花猫。对猫的描写字里行间透漏着莱辛倾注的感情和发自内心的喜欢莱辛一生爱猫 据说爱猫的人都多多少少是内心温柔敏感和有些神经质的读起来常常忍不住会会心一笑猫咪们争宠,说,你要只爱我,我是家里的猫老大猫咪们贪玩,他们可以连续好几天在外面和朋友玩儿猫咪又自负,像小猎人一样抓那些可怜的小鸟丢在主人面前好像在说,看我多么厉害。“猫咪眼中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莱辛问。那些有灵气的瞳孔在悄悄的观察着这个世界。相比于人,动物是完全处于劣势的,流浪的,被处理的猫咪有多少人记得呢,那些被主人爱过宠过继而又抛弃的猫咪,想要依赖却表现出的犹豫不决,和人相比又有什么两样呢。猫,就是这样一种受到上帝偏爱的宝贝儿。

猫的灵性

看这本书之前,一直对猫没有过多可爱的想象。对猫的哗众取宠和猫的心机没有足够的理解。《特别的猫》完全把猫的真实生活重现在文字中,语言简练幽默,别出心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我想,尤其更吸引有爱心的女孩子吧。字字句句间都能体验到人与动物间的一种温情,和自然选择的残酷性。

文字的力量

  看莱辛的《特别的猫》,让人体味到了文字的力量。  这位老太太的文字不是惊涛骇浪跌宕起伏,却是涓涓细流沁人心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大起大落的文字固然动人心魄,壮丽华美的辞藻固然极致浓郁,而朴素无华的文字更回味长久。如果说前者是泼墨写意,中者是工笔精雕,那么后者就更像一幅素描,一笔一划,只用线条而不用着色,笔下的生命就活脱脱地跃然纸上。  大凡耍笔杆子的人,何尝不希望有这样的力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常常想,自己算不算耍笔杆子的人呢?耍笔杆子,通俗点,大抵也要用笔谋生计。如果从这点共同点来看,好歹也可以厚着脸皮归类。  权当是吧,是哪一种呢?既不是御用文人,也不是自由撰稿。既然用了耍这个动词,那么必要有笔下生花的功夫,能将文字玩弄于股长之间。无论是御用文人服务上层建筑,还是自由撰稿的面向大众,都是能玩弄文字的人。  再仔细看一看,两者都不是。结果,归类到了这里就卡了壳。  如今,每天蜻蜓点水般地游走在这个热点那个大事中间,编辑个数百至上千字,并不奢望有读者。没有读者,也就难有价值。于是,到了这里,耍笔杆子的称谓似乎要摘掉了。耍不起笔杆子,最多,是个写字的人。  莱辛,也不是耍笔杆子的人。毕竟,莱辛写下那些平实却细腻动容的文字的时候,也不知道究竟能产生何种力量吧。她是个写字的人,只不过,她爱上了写字,才让她的文字充满了力量。  不想耍,所以,只写写字,罢了。

粉红鼻将军三世

喜欢猫。我小的时候,觉得猫是女的,狗是男的。就像我潜意识中认为单数是男的双数是女的一样荒谬。喜欢猫的媚眼。谁能拒绝的了呢。我不太读英国作家的书,大约是我读得比较少,而且碰巧这几本书都是大段大段对田野、树林、生物的描写的缘故。于是越无味,越少读。《特别的猫》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如此。开头就是环境描写。令人索然。但愈是后面愈有兴趣。猫之间的争宠,在作者眼中,她们争宠时表现出的种种媚态都是丑陋的。但是想想,我们人类也不过如此,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同样的闹剧。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只养一只猫。对她好,给她爱。为什么爱猫就非得养许多猫咪?还不许他们争宠?这本来就是天性,像我这种嫉妒心强又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如果生活在许多与我不相上下的姐妹中,自然也会想要获得比别人多的宠溺。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所以我对于作者对猫争宠时的态度并不给予肯定。还是值得一读的理由是猫咪们生活中还是充满趣味的。

另外那个世界

如果读过朱天文的《猎人们》,又很喜欢的话,一定也会喜欢多丽丝•莱辛这本《特别的猫》。有时候我觉得,在地球上和人类世界平行的,还有猫的世界,鸟的世界,蚂蚁的世界,等等。我从来都没有进入过另外那个世界,只在非常偶尔的时候,和一只猫或一只鸟有过相遇或对视。但朱天文与莱辛是这样一类人:她们有进入另外那个世界的勇气。她们能胜任一个主人,一个饲养者,一个救助者的工作,这个工作需要责任感和良心,而同时,她们还是一个朋友与一个观察者,因此更加懂得生命的秘密。      《特别的猫》是从非洲写起的。在莱辛度过童年的农庄里,男人负责农事,女人照料家务,——同时,她的母亲也得负责“淹死小猫,射杀蛇群,处死病弱的家禽,用硫磺熏白蚁窝”,维护大自然的法则。有一天她突然开口表示,再也不想去淹死小猫,或是动手除掉极需安乐死的成年猫,并且在一个可怕的周末,“抛下我,让我跟父亲两人,和大约四十只猫一起待在家里。”      于是父亲扮演了一次屠杀者的角色,结束了猫满为患,近亲繁殖的状态。看完这一章的时候,我几乎难以理解,为什么莱辛要给她的书一个如此酷烈的开头。似乎只写所有的温柔与关怀是不够的,自然与世界都如此残酷,挎问人类的良心与行动力。面对生活与面对感情都需要坚韧的心力,而可能的伟大之处,在于保持住天性中最美好的那部分吧。      人能够思考,而猫,也许只有它的命运与天性。每只猫天生的性情不同,灰猫天生的美丽,敏捷,坏脾气,黑猫天生地充满母爱,朴实沉默。莱辛的笔调里有一种惊叹与溺爱:“她轻灵灵地坐在那儿,看起来就像空气一样轻盈,她不停地观看、倾听、感觉与嗅闻,而她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她的皮毛,她的胡须,她的耳朵——全都在轻轻颤动。若说鱼可算是流水的具体塑像,那么猫就等于是风的图饰,描绘了那难以捉摸的风的姿态。”书中这些极其细致精美的描写比比皆是,甚至在写人类社会的时候,莱辛都难以发出这样纯粹的爱赏。      在这本书里,最打动我的一段故事。是黑猫的病与病愈。她病了,快要死了,于是安静地等待死亡。“那时是初秋,天气相当寒冷。她蹲下来,背帖着冷冰冰的围墙,脚踏着冰凉的地面,摆出跟昨晚一模一样的耐心等待的姿势。”莱辛把这只小猫抱进屋里,把门关上不让她出去,“她爬到门前,面对着门蹲下,静静等待死亡。”莱辛不放弃,她每天带小黑猫去看病,把葡萄糖、肉汁和清水混在一起,让她喝下去。抚摸她。      后来她又活过来了。对死亡的宁静的等待,和对小猫的不放弃,和整个忙碌又辛劳的过程,都是非常非常好的。   

英国的人,英国的猫

写这个书评之前我纠结了半天,从感情上讲我真不愿意说一本写猫的书没怎么打动我,但是实际情况正是如此。英国人写猫,就像他们自己一样,自以为聪明绝顶顽皮可爱,实则隔岸观火浅尝辄止。莱辛写猫,总是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像是再写动物习性观察笔记一样,细致的、耐心的、事无巨细的去描摹猫的生活,他们如何打滚,如何跳跃,如何求偶,如何生产,却感觉不到主人的感情在哪里。似乎她提供屋檐与三餐,就已经是对猫足够的感情投入,其他的,由得猫咪自由发挥,你是撒娇也好,争宠也罢,遇到冷静如莱辛的英国人,算是彻底找错了对象。莱辛给我的感觉就是独坐一隅冷眼旁观的上帝,将小猫们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然而决不受它们的蛊惑,任你是风华绝代还是聪明绝顶。总之作为一个人类,莱辛对于猫而言,充满了绝对的优越感、控制力和压倒性。莱辛所写的猫,似乎跟我家老猫也不是一个物种。TONY既没有那些暹罗和虎斑猫杂交的后代那么美丽(莱辛总是在夸张的惊呼,多美丽的咪咪呀!多漂亮的咪咪呀!),也没有那些饱经世故的猫那么狡猾(莱辛总是不惮以最恶的恶意来揣测猫的行为,还自以为聪明),也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可怜TONY早早就被动了手术,恐怕这辈子都是老姑娘了),我也没在非洲住过……那些生活在伦敦,每日在街道上蹿来蹿去谈恋爱争地盘,思维活动异常复杂的猫,对于我来说真是太遥远了相反我倒是挺喜欢村上春树写的猫,在他的随笔里有几篇——他的随笔集名字都超级长,记不住不赖我——有一篇写他陪猫生产,在我看来是村上最好的文字之一。同为亚洲的人和亚洲的猫,还是更有共同语言吧。

特别的猫

女人天生感情细腻,女作家更是如此。莱辛赋予笔下的猫以灵魂,这些猫会卖萌会耍宝,会嫉妒懂争宠,知爱知恨知报恩。猫的喜怒哀乐在作者笔下生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莱辛动情地描写这些小精灵的一举一动,想要感动她的人类同胞,问题是,莱辛笔下的猫有多少成分是猫本身有多少成分是莱辛自己的化身?动物有没有感情,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又是一个哲学问题。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同意的答案,确定的是人是有感情的,所以人看世界必定会有自我内心的映射,或多或少。世界只有确定的一个,每个人对世界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善恶、正邪、是非,皆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你若真能冷眼旁观,都不存在了。上帝这么做了,所以人类的苦难和幸福在他眼里是相同的,他疑惑人类为什么祈祷,所以他也从来不管不顾。莱辛是个“猫痴”,终生猫不离身,老太太倒也长寿,活了94岁,去世前两年得诺贝尔文学奖也算功德圆满。仅这一部薄薄的小说足见莱辛一辈子在猫身上花了多么重的心思。人内心本是孤独的,需要一个着落点,失去这个着落点人心就成了空洞的黑暗深渊。所以我们时刻在为内心寻找依靠,这个依靠可以是一件物、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目标、一种想法,这个依靠可以改变可以更新,但我们至少需要保有一个依靠在心里。你驾驭着这个依靠,是爱;这个依靠主导了你,是痴。《特别的猫》多丽丝.莱辛才2014.07.13

一只猫,一个人

多丽丝·莱辛获奖后,才关注到这本书,听说她以前的文笔比较锋利,这本却不然,翻看一部分后,老实讲有点坚持不下去,作为文学体裁,它既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匪夷所思的人物背景。它简直就是随笔意识流,从一只猫讲到另一只猫,反反复复的争夺战,怀孕生产,真不知道这种书读了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当然如果你对图书的定义是精神投资只是为物质收获作铺垫的话,那你就千万不要读此书了。可惜我真的非常喜欢猫咪,所以还是坚持读了下去,很奇怪,它的很多很多片段我都记得,它如何用肉呼呼的手掌拍打主人的脸,如何贴着主人的面颊大声呼气,如何领着小猫猫一二三四地排列在楼梯上,如何叼着死耗子来自以为是的像主人献媚等等等等,那些都是的的确确猫的性情,这本书就如同《动物世界》一般细致入微地为我们介绍了猫咪的各种习性,它懂得如何讨人喜欢,又懂得独立。我们若能学其优点,生活也就不那么累了。干净的尤物,干净的书,值得推荐!

不是豢养,是尊重

笔触理智客观,有时甚至是冷峻的,但是感情很温暖 不仅仅把猫咪当成宠物,也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性格的伙伴来描述 喜欢这种感觉 不仅仅是所谓“宠物豢养心得” 双方是在同样的人格高度上的值得收藏的好书,里面充盈着作者对猫咪的感情,不仅仅是对猫咪们,也是对朋友,对家人,对一种无法真正理解的生命的尊重和感动。地球不只是人类的,还有千千万万可爱的小生命与我们共同拥有。

貓的故事書

我沒有想到我先看完這本書。而《時光中的時光》還差一百五十頁,它靜靜地躺在另外一邊。也許,嗯,我明天可以看完它。《特別的貓》,PARTICULARLY CATS,Doris Lessing。彭倩文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7月第2次印刷,定價28.00。看來銷量還是不錯的,在短短的四個月內就第二次印刷。書的包裝還行,有獨立的塑料薄膜套,頁面手感尚可。但是13萬字三百頁的28塊,我覺得性價比算不上很高。書還是值得一讀的。讀過以后,你大概會有那么些閃閃亮的靈感,啊,原來貓是這樣的。類似與這樣的想法。我是原本就喜愛貓的,那驕傲的小性子和裝模作樣的撒嬌,原本也就算是知道的。但是看作者寫來,又有不同的感受,那小東西可愛的程度,似乎就越來越令我著迷了呢。萊辛以第一人稱寫她楊過的貓,筆調清新,非常好讀。灰咪咪、黑貓、魯夫斯。讀下來每一只貓,似乎是自己也同樣的喜愛并享受著它們的陪伴一般。倒是書的編輯,封套上“插圖本”三個字覺得有些搞笑,不過是內頁偶爾插了幾張與情節扯不上什么關系的“貓的畫像”罷了;而什么“從南非至倫敦的愛貓筆記”更只是噱頭而已。附贈的小冊子紙質一般也不覺得精美,總之似乎是覺得化了個濃妝,丟了本色。搞錯了重點似的。將此書作為一本關于貓的故事書來讀,相信還會是不錯的愉快閱讀經歷。但若是想要讀了此書就知道如何養貓?哦這可不是一本養貓指南。不過如果你都有此書作者這么愛貓對它們小小的思維細節都一點點去換位琢磨的話,養貓一定就不在話下啦。

终于如愿以偿

对于太迷恋猫的我----不好意思,这本书,我一定会给五颗星.这本书我等待了很久,也寻找了很久,昨天终于找到并据为己有.挑灯夜读,一定把这本书读完.对于猫,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对于这本书,也一样会有人竖拇指,有人撇撇嘴.没关系,我知道我喜欢.<特别的猫>,把猫写的如此生动,如此富有思想,如此地使我爱不释手,有种冲动偶也想马上抱只猫来养,安静地观察它,细细地去想它所想.猫,在偶小的时候也养过几只,终因老爸的洁癖挥泪送人,至今想起心里还有小小不忍,一直认为,宠物不仅仅是在我们孤单时的陪伴,当你决定拥有它时,自然就有了责任,你要照顾它,一辈子,每当看到街上的流浪狗,流浪猫的时候,内心就会觉得很难受,我们的一生中会拥有很多宠物,而它们的一生却只是我们,如果你负担不起那么重的责任,就不该为了一时的意识而不顾他们的以后,偶说的,不只是猫.现在的我,已可自己做主,却不敢随便再去领养什么小动物,也怕飘无定所的自己无法负担吧,等到某天,真的定下了,偶也会精心地去伺候一只宝贝.说回这本书,并不觉得作者的文笔有多不好,再写这篇自己称之为"小心情"的随笔时,也看过着本书的一些其他评价,毕竟这是偶一直关注的书,说不做功课,什么都没找过就喊自己是猫的迷,或是这作者的迷,偶还是会觉得没底气.打五颗星不仅仅是我是猫的迷,而是觉得对于喜欢猫,爱猫的人,来看看这本书没有什么不好.以猫会友~~~~~~~~~~~~我们也许有很多不同,但唯一肯定的是-----我们都是爱猫人.

還不錯

用人類的自以為是的想法描寫貓貓的心理.喔,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不好,還是不錯的一本書,可以看看 :P

我爱里面的每一只猫

虽然我很喜欢莱辛的作品,刚开始看完此书时也有跟很多人一样的感觉,觉得对猫的感情过于冷静、总是冷眼旁观。不可否认莱辛爱猫,但她在书中的一些描写对于我们这些有着文化背景差异的爱猫人来说太过冷酷。不过对于莱辛来说,她从来都是文笔犀利冷静,也许不管对人对猫她都一样摆脱不了批判审视的精神。我更觉得莱辛对猫的态度是平等、欣赏的。他们之间不用甜蜜依赖不用多愁善感,它们在与莱辛建立信任和爱的同时一样保持了自己的独立特性,不管是否任性、狡猾、小心眼,莱辛笔下的猫自尊、骄傲、自由,我们不正是爱这一点吗?

用猫的世界看人

曼妙的身材,华丽的绒毛,亲切的叫声,百看不厌的动作,这就是猫!猫的世界里,人类永远只是它的朋友。他不会因为你喂养它,照顾它而屈尊做的的奴隶。点头作揖,曳尾求食,这是猫所不允许的生活。人类只是猫的生活的伴侣。猫能和你在一起玩,应该是上天对你的恩赐!小时农场里艰苦环境下的猫,是书中最黑暗的部分。作为爱猫的人士,当不得不除去过多的小猫,当心爱的小猫变成野猫,当错杀了小猫时。这段文字仿佛含着泪水,透过朦胧的情节,我在叹息。这部分很少使用拟人化描写,确更像真实的写照。让我们在喜爱猫的同时也知道艰辛与痛苦。灰咪咪与小黑猫之间的故事像一只快乐的歌曲。阅读的同时,眼前仿佛真的有两只可爱的小猫在你面前。文字早已穿越,电影般的打开。人类世界,书中的“我”仿佛也只是因为猫咪的需要而存在。“我”影响了猫,成为猫的一个评价者,是猫面向世界的镜头。鲁夫斯故事中写着现在的鲁夫斯,却使我们不停地猜测过去的鲁夫斯。鲁夫斯不仅活在现在,也活在过去和将来!猫的社会也有艰辛,也需要运用智慧。大帅猫。每当“我”抚摸它时,似乎是“我”试图进入猫的生命,猫的世界。人类家长们将自己的意志加于猫咪,猫咪只能不解。但是,猫咪足够宽容,给予我们的永远是平等超脱的爱!just a cat!no!particular cats!

关于猫

女朋友心地善良,包里经常揣着牛肉干之类零食,走在路上,遇见落单的猫猫狗狗便掏出来飨之。一般来说,遇到流浪猫的几率高达99%,但有一次我们在朝阳门内,见到一条像是和主人走散的狗,模样相当凄惶,不住四下张望,好几次走出几步又转回来,总是不敢下定决心,生怕主人回来寻它不到。最终,它大约是明确知道自己的处境了,便头也不回地往一个方向奔去。一条狗变作丧家犬的这短短过程,看上去竟然像一出伦常悲剧。流浪狗的境遇总是很糟糕,分分钟有被捕杀之虞,还由于平日里太过信任并且依赖人类的缘故,但凡被遗弃,总是一副垂头丧气、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模样。而猫性格独立,即便流离失所,适应能力也强得多,多丽丝·莱辛在《特别的猫》里,就对此表示过不解,“野猫跟我们的猫咪交配,引诱这些爱好和平的家猫离家出走,到灌木丛中风餐露宿,而我们打死也不敢相信,我们家这些过惯好日子的宝贝猫咪,竟然能够适应这种朝不保夕的危险野生生活。”大约前年正月的某天深夜,我在回家路上,远远看见一只小猫。它站在垃圾桶边缘,正翻得起劲。这只猫大约只三个月大,我走近去看它,却发现旁边的门洞里另有一只年龄相仿的猫儿,慌慌张张地探出头来,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想来是望风接应的伙伴。我想若是这般大小的狗,怕是非饿死不可。莱辛老太太幼年生活在南非农场,家里的猫儿一旦出走,就会成为真正的野猫,“黄褐褐丑兮兮的,毛色暗淡粗糙”,过着刀尖上舔血的日子,还要提防被猛禽抓走。而今天城市里的流浪猫,只要不被抓到广东去做“龙虎斗”,活得算是自在得多了。这段时间,我下班回家时总是见到一只黑白相间的流浪猫,这家伙胖乎乎的,懒惰无比,经常大喇喇地躺在路上,一副郝隆晒书的模样,人或狗路过身边都无动于衷,除非你要踩到它尾巴,它才会极不情愿地起身挪动几步。你摸它抱它,它全不反抗,就算以食物相诱,也只是摇头晃脑地缓缓踱步而来,假如那天已经吃饱,你给的货色又不稀罕,它便完全不给面子地扭头便走,活得没心没肺,惬意得很。田川在《东京记》里写过一篇《剪猫尾》,提到东京的流浪猫,它们大多没有尾巴,因为日本人热心得过分,见到流浪猫便想要帮它找回主人,那些不想再养猫的人不胜其烦,遂剪去猫尾,以示遗弃。一个寓言般的说法是,在东京这过度发达的城市中,这些没有尾巴的流浪猫不愁衣食,且活得自由自在,不免对家猫拖着长尾巴养尊处优的模样大为鄙夷,觉得尾巴简直是耻辱的标记,也不屑再与家猫交配,结果终有一天,它们发现自己生出的后代也没有了尾巴。汤祯兆写日本的“宠物狂年代”,提醒香港人须要警惕当年台湾大城市遍布流浪猫狗的惨状,今天北京的流浪猫数量也委实不少,它们生活在城市里,没有天敌,繁殖速度自然惊人。这怕是所谓“高度发达资本主义”(村上春树语)的通病之一,猫猫狗狗都成了感情消费品,快速消费,快速遗弃——所谓感情寄托,在不少人眼里,也不过是消费的一种罢了。

猫的一生 人的一生

记得丘吉尔曾经说过,他最喜欢的宠物是猪。为什么呢,因为狗向上注视人类,是谄媚的。猫向下注视人类,是高傲的。只有猪,是平视人类,所以猪和人类是平等的。他说得很有道理。猫这种动物,虽然又懒又馋,但却非常高傲。我家养过猫。她有求于你的时候,千娇百媚。待吃饱了,又是一副矜持的神情了。然而下次她又千娇百媚的时候,你却又抵挡不住要去给她喂食了。作为养过猫的人,我感觉Dorris是在用真心去对待猫,观察猫。她是如此地细致,简直比一个母亲照顾新生儿还要用心。任何动物,只要你紧密观察,用心体会,应该都有精彩的故事吧。不过猫,是如此地有个性,真的和人太象了。少女猫,青春期的猫,做了母亲的猫,更年期(迟暮)的猫,还有宝刀不老的猫。

不只是貓

好吧,這不是書評。Doris很善良,她把太多太多的感情放在書裏。Doris很殘酷,她把現實不加矯飾地攤在我們面前。看得我一邊吃飯一邊淚嘩嘩。I had a cat.Something pretty.Something small.Something naive.Won't tell you lies.Won't ask you why.--Pussy小學的時候家裏養的第一隻虎紋貓沒有名字 我叫她喵咪喵咪走路沒有聲音 輕盈得像隻蝴蝶她講衛生 總把自己舔的乾乾淨淨太陽下山的時候 她喜歡坐在走廊上 看著外面 一動不動門外灑進來的金色的陽光 勾勒出她小小的背影我搬了書桌 在走廊上寫作業 她會乖乖躺在我膝蓋上 打著滿足的呼嚕每個夏天的夜晚 敞開的門把天井裏的風緩緩送進來我喜歡躺在客廳裏 喵咪喜歡蜷成一圈 依靠在我懷裏這天晚上 她溜了出去 我轉過頭 看一團棉球踩著棉花的腳掌 消失在黑暗裏我拉緊了薄毯 困倦地閉上了眼睛天亮了 媽媽在陽臺喊我跑過二十幾級臺階 我看到貓咪側身躺在陽臺地板上她肚子鼓鼓的 手腳僵直 嘴邊滲出白沫媽媽說是中毒了 她在我們家才住了幾個月我和弟弟蹲在旁邊 什麼也沒說我記得幾天沒有吃飯只是雙手抱膝哭了很久哭到眼睛都空了大概是我讀初中時家裏來了第二隻貓 也是虎紋的 也沒有名字我們用潮汕話喚貓的方式喊她“尼尼”尼尼的毛髮特別好看 光滑飽滿她有安靜踏實的步子 行動敏捷她最愛的運動是跳窗 越高的她越喜歡 摔倒了就爬起來再接再厲她是個不挑食的好孩子媽媽給什麼 她都吃光光 然後滿足地蹭著媽媽的褲腳她最喜歡牛奶味的冰淇淋和各種各樣的零食她睡覺時只要我們喊她一聲她就會輕輕晃動尾巴 掃著我癱在地上的一堆卷子但是死都不肯醒過來尼尼一歲左右懷孕了我在樓梯下翻出一個紙箱 往裏鋪了舊衣服把紙箱放在走廊 靠著牆 把她安置在裏面我用錄音機播著the corrs 和她一起等待未知的未來生孩子那天 她的眼裏滿是恐慌我把箱子搬到了裏屋一個溫暖燈光昏暗的地方轉身想出屋 她立刻跳出箱子 我只好搬了凳子 在一旁陪著她煎熬的半個小時過去後 家裏添了五隻粉嫩粉嫩的小家夥脆弱的透明的像一碰就會碎尼尼心滿意足地當了一個多月的媽媽那時養貓的人還不多 幾隻小貓很快都給領養走了剛開始的幾天她會在屋裏屋外 跑進跑出 嗚嗚叫著 鑽到沙發下 跳到櫃子上 尋找自己的孩子過了一段時間 大概她放棄了 大概她忘記了她又過回安份的生活以後的日子裏 她生過無數胎(太多我數不過來)她的孩子也有了孩子 她是祖母了 曾祖母了後來的後來 小狗開始流行了 人不覺得貓稀奇了 沒有人願意領養小貓了但是一窩窩小貓還是放在爸爸的舊單車上往外送他們被送到哪裏去了 我從來不知道我不敢問 問了爸爸也不會給真正的答案我在市裏讀高中的時候 家裏搬了新屋媽媽住不慣 尼尼也住不慣於是每天傍晚 她都趁天黑悄悄跑回老房子我跟弟弟踩著單車回去找她回到我們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 那個我們閉著眼睛都能準確找到走廊裏的柱子的老房搜遍所有角落 最後在陽臺樓梯的隔間裏找到蜷縮的她 帶她回家但是這樣的情況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終於 我們留不住她只能每天帶一碗魚粥給她慢慢地 我發現她越來越瘦 背上的毛也沒有了光澤在市裏讀書 我每個星期只能回一次家每次去看她 她就瘦一點 更怕人一點 眼神更黯淡一點她也不再呆在同一個地方她會幾天幾夜消失不見媽媽說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由她去吧我不肯放棄 直到我再也找不到她直到我們都習慣了新的房子新的生活 忘記了有個天井的老房子 忘記了天井裏涼涼的風可是 親愛的貓咪 你為什麼比人還念舊現在家裏的貓,是尼尼的兒子長得跟頭老虎似的我叫他Tiger 當然 他未必認同除非肚子餓 否則他不會輕易理我因為上了大學 我每半年才回一次家他有偷吃的壞習慣所以媽媽把他系在屋外他膽子小 見人四處亂竄一身黃毛 喜歡到處打滾媽媽每天晚上放他出去玩早晨回家 他會跳上陽臺 喵喵喵地喊房間裏的媽媽開門我喜歡把他解開 抱他坐在屋前的檯球桌上看太陽下山 看屋簷滴下的雨找那種我已經忘了是什麼樣的感覺“在過了某個特定的年齡之後--有些人可能是在非常年輕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中已不會再遇到任何新的人、新的動物,新的夢境,新的面孔,或者是新的事件:一切全都曾在過去發生過,他們全都曾經戴上不同的面具,穿著不同服裝,用另一種國籍,另一種膚色出現過;但它們其實是一樣的,完全一樣,一切全都是過往的回音和循環往復;甚至所有的哀傷,也全都是許久以前一段傷痛國王的記憶重現;那難以言喻的哀傷,那以淚洗面的日子,清冷孤寂的處境,遭受背叛的痛楚--全都是為了一隻清瘦弱小的垂死貓咪。”--《特別的貓》多麗絲·萊辛

一本年迈的书

要写出这样的书,作者需要要敏感,睿智,优雅,经历丰富最重要的是:她要活得够久````假设书也有年龄的话,这是我看过的,最老的一本书`````虽然不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具体几岁,不过抛开这个,它也是一本透出年份味道的书,如同窖藏红酒。设想吸血鬼也能写书的话,一定是很奇妙的书。

她不只是一只猫而已

for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任何肯细心去观察的猫主人,都会比那些用权威方式研究的人更懂得猫。”(P25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一生与猫相伴,她对于猫细致观察之后的细腻描摹丝毫不亚于其赖以成名的女性书写。从童年时代的非洲到成年后定居的英国,《特别的猫》讲述了莱辛生命中几段或妙趣横生、或哀婉动人的猫故事。《特别的猫》最成功之处在于莱辛从猫的角度去书写“猫性”和“猫际关系”。她写道,“猫的智能其实分很多种”,鲁夫斯拥有的是“幸存者的智能”——“他的神情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苦命人,直到好运来临时就该及时把握,免得机会稍纵即逝。”(P213)不难看出,莱辛写猫性的时候,其实写的也是人性。猫的特别,猫之所以“不仅仅只是一只猫而已”,其实是因为它与人如此类似,以至于这些猫故事完全可以当作寓言来解读。全书的主要部分——讲述灰咪咪和小黑猫两者“猫际关系”的段落,同样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动物版本。爱欲情仇,争宠失宠,地盘争斗,皆与人类无异。在某些时刻,读者完全可能忘记书中所写的其实明明是“它”,而不是早被拟人化了的“她”和“他”。“她并不只是一只猫而已。”(P104)因为发烧便决意去死的小黑猫无疑是全书最沉重的段落,花絮般的宠物“猫”生,在生与死的抉择、在猫与人的意志博弈间惊心动魄了起来。“黑猫想要死去的意志,和我要她活下来的意志,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争。”(P106)莱辛自由地书写猫的所言所感,一方面可仰赖于她观察之细致入微;另一方面,也是作家的虚构和想象。当然,莱辛也不忘来一段“子非鱼”式的感慨:“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其实跟我们人类想的并不一样。(……)每当灰咪咪一连花上半个钟头,望着在阳光中飞舞的尘埃时,她究竟看到了什么?”(P158)如此一问,问出了哲学意味。而时而深入猫的内部,时而又跳脱到外部的手法,和她书写女性何其相似。“在我们眼前,就有许许多多我们所无法明了的复杂语言。”书写动物故事的一大困境,便是人类不懂得动物的语言。然而语言不仅仅是狭义的说话,它可以是任何信号,身体语言也好,叫声也好,莱辛无疑做了一回成功的“译者”。一段段猫语和一段段猫心理独白正是全书的好看之处,“那其实是各种不同的信号,只可惜我们人类太驽钝,无法明了其中的含意。(……)你一旦看清真相,事情就是这么简单。”(P198)其实,莱辛的这段话,说的可以是任何广义的写作。写作正是把那些难以诉诸语言的东西,变成语言。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莱辛写猫尤其好看的缘故吧。《特别的猫》多丽丝·莱辛 著彭倩文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http://btr.blogbus.com/logs/22832082.html

一年之间

这本书是某个女人当年送的生日礼物,而我在第二年的生日前几天,才陆陆续续读完,似乎它就这么看着我走过了这一年的路,很复杂的一年。很多个夏夜的晚上,就这么在那些亦高傲亦沉闷亦拘谨的猫咪们争宠嬉闹中睡着。作者充满爱意的文字,就像我们面对面,你怀抱着那些猫们,笑意吟吟的和我说着它们的事情,它们的细微举止,动人神情,对拉,还有争风吃醋,这些细节,如果没有记录下来,其实也就是人们眼中的一种常态罢了,但是,一旦它们成了文字,立刻就变得美妙不已,我不喜欢猫,但我喜欢关心细致的不常识生活。

莱辛的那些猫

去年冬天的时候,从我家窗口望出去,残败花园的枯草堆上总卧着一只悄无声息的猫。那只猫长着黑白相间的毛,眸子淡黄色,身形瘦弱,整一付被世界遗弃的落魄模样。许多时候,我望着它,它也望着我。我背过身去,它便漫不经心地也让目光转移方向。说实话,我很少在意这个孤独的存在,即使内心有短暂的念头闪过,也无非是,哦,这是一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猫吧?昨天开始读莱辛的《特别的猫》,不知为什么,读了没几页,就开始惶惶不安,眼睛四处寻找那只流浪猫的身影。夏天的花园已经生机勃勃。石榴花还未凋谢,栀子花紧接着又开放了。渐渐长高的泡桐树的叶子宽大肥嫩,被微风吹拂时,一下一下扑打我家淡蓝色的纱窗。那只猫呢?它在哪里?说来奇怪,此刻,对于一只猫的理解,我似乎已经比以前丰富许多。如果再让我跟一只懒散匍匐在草堆里的瘦猫四目对望,内心冒出的念头可能就不至于象当初那般贫乏和单一,相反,我会充满好奇:它是公猫还是母猫?它是家猫还是野猫?它是国王还是平民?它是骄横跋扈还是低调平和?它的地位?它的习惯?它的子女?它的主人?莱辛似乎已经不再是写《另外那个女人》的莱辛。豢养宠物猫的她细腻、母性,又稍带着一位宠物主人的俏皮。但她分明又是我原先熟悉的那个莱辛。练达、冷静、固执、坚硬,同时对大自然的法则无限敬畏和尊重,正如她尊重每一个独立的自我(而许多人总是把这一点理解为莱辛强悍的女权倾向)。  她可以果断拿起点二二来福枪,瞄准野猫,在兄弟们都不在家的情况下;她会在灰咪咪坚持不吃罐头食品的时候,坚决不作妥协——顺应对方意愿改吃龙虾汤和鸡肉(最后,顽固双方僵持不下,只好各退一步,以绞牛肉达成协议。);当黑猫生病,莱辛更是拿出她性格中十二分的沉静和柔韧悉心照料,正如她自己所言,“黑猫想要死去的意志和我要她活下来的意志,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争”。当然,这场战争,赢者是莱辛。她终于强行把黑猫从鬼门关拉回。而“战争”中固执的莱辛与写《另外那个女人》的莱辛又最为契合,在她身上,几乎可以看到坚强的柔斯(《另外那个女人》女主人公)的影子。又要发挥自以为是的想象了。尽管见过莱辛照片,无论年轻,中年,还是老年。但我的想象中,依然固执保存着一个中年莱辛的形象。我想,莱辛最常态的打扮应该象盘起长发的简-奥斯汀(电影《成为简-奥斯汀》女主角安妮•海瑟薇),当然,用不着那么漂亮。她可以穿一条过膝长袖连衣裙,外面套白色围兜(她的生活境遇应该离中产还有一些距离),衣着朴素,整洁。个性是坚定的,目标明确,思维明晰,象一位做事极有分寸、态度平和的农庄女主人。如果一定要举个例子,那么就是处事冷静,沉稳,性格坚强的佩里冈夫人(《法兰西组曲》)那样的,“重负从来都不会把她的脊柱压弯”。尽管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阶级,佩里冈夫人是大资产阶级家庭主妇,莱辛是贫民阶层,她曾经参加共产党。有趣的是,莱辛家的两只猫,灰猫和黑猫,个性迥异,特别象两个处事风格完全不同的女人。灰猫美貌,张扬,虚荣,骄横跋扈。是外表决定性格,肤浅女人的典型。黑猫谦和、柔顺、固执、低调、颇有心计,又特别象那种能屈能伸、卧薪尝胆型的女人。她们共处一室,互相争宠,多么象大户人家懦弱男人的两房媳妇。我看到一半时,心想,会不会出现许多电视剧播滥了的结局:黑猫受尽压迫后终于扬眉吐气。还好,最后并非如此。说到底,等看完《特别的猫》(目前还没看完呢,有一点想法就迫不及待开写了:)),对莱辛的理解可能会更加饱满、精确。至少,现在我知道,莱辛是一个善于生活的人,是情感细腻的人,是善于捕捉生命中的细小乐趣的人。因为她知道,过了某个特定年龄,生活中不会再遇到任何新的人,新的动物,新的梦境,新的面孔或是新的事物。也就是说,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只有守着单调陈旧的生活和回忆度日了吧。那时候,如果还能有两只猫咪的影子清晰掠过已经开始混沌的思绪,即使只带来那么一点微薄生趣,也是十分幸运的事。

漫不经心的特别之处

我不知道《特别的猫》这本书会让人如此着迷。我从未对阿猫阿狗这类产生过特别的情感,也因为开篇的第一页用了太多生僻字眼。故事从作者童年在非洲农场上的生活开始,没有特别提到猫。她讲着凶残的老鹰,农场里无辜的鸡,狡猾的蛇……但无论说到什么,都逃不开猫,这才笔锋一转,让等得心焦的读者一饱眼福。我喜欢莱辛看似不经意的笔触,貌似东拉西扯的,化整为零,缓缓把生动的画面展开。让人默默地被感动,会心的微笑,不忍释卷。

爱猫人生

多丽丝莱辛一改惯常的冷静尖刻,以女性特有的温暖细腻的文字让我们相信:有时候,与一只猫的相遇足以带来一段人生。有人说,人类忌惮豹的凶猛,但却迷恋豹的神秘;于是,上帝便创造了猫。

它们的爱

看这本莱辛的《特别的猫》让我想起基氏的《红》。买《特别的猫》完全是因为书籍装帧的缘故,暑假的时候,太久没有买过书了,即使买书,也是在网站上买折价书,在书店里看见这本《特别的猫》虽然封了塑,但还是能用俯视的角度看见书页从中间渐变在上下两个书页的侧面显现的痕迹,于是很好奇于为什么书的侧面会有荧光黄色的痕迹。这种好奇的感受是在网站上无法体会到的,于是马上决定原价买下了这本书。虽然在看到斗大的字和宽阔的天地白的时候不免还是会心疼一下,但是却一点都不后悔,这样的书,在网站上许是我一定不会买的。书的内页,从中间渐变出荧光黄色,很像猫眼睛在晚上所发出的颜色,漂亮,尖锐而优雅,和猫的感觉像极了。喜欢莱辛的文字,谦和而尖锐。还是喜欢上海译文出的外国翻译书,从来不会像地产广告一样的告诉你这个某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的书。太久没有看文学书籍了,写个评论,纪念一下。

我家的猫

童话里经常描绘的镜头是:温暖的熊熊燃烧的火炉边。慈祥的老奶奶带着厚厚的老花镜,一边读书,一边轻轻地抚摸在腿上细细地打呼鲁的猫咪现实中的猫,神经质,情绪化,她们时常挑战我的耐性。而在我接近于无奈的时候,又开始施展魅力让我深陷于其中不克自拔。我并不是天生就喜欢猫,像莱辛女士那样从小生活在农场中,与猫为伴。我曾经养过很多动物,兔子,白鼠,小羊,金鱼,锦鲤,信鸽,狗,鹦鹉,甚至是蛇。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迷人之处,但是猫又极尽与众不同,让人捉摸不透。我养过的猫多是捡来的,学校附近或者离家不远的小树林里。在初中的时候捡到过一只虎纹小猫。身体又小又瘦弱,还有点病厌厌的。我在学校附近的草丛里遇见她,她显然是受过惊吓,伏在草丛里不动,低着头,弓着身子。我蹲下去轻轻地摸她,又将她抱起。她一下子攀着我的手臂,试图跳上我的肩膀。她虽然弱小,爪子也已经有些尖利,几乎要嵌进我的肉里。我疼的有些恼怒,可是她一直往我的怀里钻。我感觉到她的心脏的跳动,热腾腾地。让我很想抱住她安抚她。后来我带她回家,她身上的毛有点脏脏的,但是眼睛依然明亮清澈的摄人。琥珀色,带着小兽常见的无辜和机警,眼圈周围有一圈黑色,更加突出了眼神的魅力,很有些像莱辛小姐笔下的灰咪咪。我给她洗了藻,她在花奶奶的花园里活蹦乱跳了一会,突然的就萎靡了下来。一开始我以为她是因为没吃东西,饿的没了体力,就倒了些牛奶给她吃。可是牛奶放在她面前她却碰都没碰。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赶紧抱着她去找兽医。兽医说:得了伤寒,太小了,估计不能活。是你给她洗了澡吧。我开始咒骂自己的愚蠢和无知,后悔自己做的事情。兽医给虎纹小猫强行打了葡萄糖,她残喘地活了几天了,在我怀里死去了。我难过可是我连眼泪的都恶心地不想流,我不想做了凶手还在假装慈悲,我只能狠狠地咒骂自己的无知。虎纹小猫被我埋在后院葡萄藤下的土里,这样她夏天的时候,抬头就可以望见满眼翠绿的颜色。我本打算以后都不在养猫,但是机缘巧合,学校后花园里住进了一只野猫,她在次年春天生下了数只小猫。母猫经常带着小猫大摇大摆闯进教室,旁若无人。校长决定把他们处理掉。可是因为老师和学生都加以反对,便决定让有条件的人把他们领养回去。我的生物老师,一个碧绿眼睛有些秃顶的加拿大可爱男人,养了其中最漂亮的一只小猫,后来他因为任教要去香港,把小猫留给了我。Emilie来我家的时候已经半大不小,有着强壮的小爪子和发亮的银白色毛皮,还特别认生。她很任性地用爪子紧紧嵌住我老师的裤子,不肯放开。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她一直呆在客厅茶几的底下不肯出来,时不时用眼睛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因为对她来说,这个新环境实在太陌生太可怕了。我给她装好了食物放在客厅的角落里,试图将她引诱出来,可是白天就算她再饿,她也不会出来,只有晚上,大家都入睡的时候,我才能听到一点细微的“沙沙”地进食声。后来慢慢地和她混熟了些,让我有机会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她。她真是一只漂亮的猫咪:一身银白色的短毛,不带有一点暇疵。虽然不是娇贵的波丝猫,眼睛却是一只天蓝色,一只金色,闪闪发亮。在阳光下,甚至在瞳孔周围透出一圈奇异的金绿色。她喜欢我爷爷的床,在夏天的时候,对着镜子打滚。每次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的时候,她总带着迷惑的神情。emilie在吃饭的时候,准时翘着柔软的尾巴,慢慢地跺着小碎步走进厨房。她喜欢沾着汤汁肥美鲫鱼,吞拿鱼味的猫食还有切成小块的鸡肉。Emilie 会在品尝美食之前,用掌心感受下食物的温度,如果温度适宜,她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吃个精光。如果不合她的心意,她会喵喵地叫着,然后用尾巴轻轻扫过食盆。走过来蹭着我的腿示意让我帮她吹凉食物。我和她相处前后有快一年的时间。可我还是没有办法掌握她的个性。她无时无刻不带有一种警觉性,也许是我把她养在花园的关系,有个给她自由活动的空间。偶尔会离家出走,但是总是不超过两天。我并不担心她会在外面怀上野猫的孩子,因为她已经做过结扎手术。我观察过她看到野猫交配时候的表情,她非常不解甚至有着淡淡的敌意。她还是和以前一样,我在吃饭的时候,叫着"Emilie, emilie",她会踮着脚尖走进厨房,在我的腿边亲热地蹭。她给的甜蜜节制又短暂,饱餐过后便悠悠地晃走了,不给我一点多余的了解她的空间。我有时会跟在她后面,她踱着小碎步走进花园,跳上了石头的篱笆,望着远方的树丛,观察着鸟的扑翅.我叫着“Emilie",她回过头,蓝色和金色的眼睛幽幽地盯着我,然后扑楞一下跳下篱笆,从草丛中点着脚尖走远了.

只能说爱到极致,就是了解到极致.在任何物种身上都可以看到生命的孜孜不息.喜欢作者对猫的描写.特别是眼睛.

我心中的猫

记得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有关于猫的文章,写猫的动机很单纯,只是一个夜晚我独自坐在窗前突然突然听见夜空中传来的阵阵猫的哀嚎所产生的一些感触。就这样一篇简单的文章交上去了,在我意料之外的我却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整篇的文字都被老师圈点了,特别是描写猫的大段文字。那是我第一次收到如此的肯定,文章的内容我现在已经不及得了,但是老师的点评我还记得,他说你写的猫能够深入别人的骨髓。第一次我觉得猫是一种如此诡异的生灵,夜晚它们的哀嚎可以让我的心跟着它们的声音而被撕裂;温暖的午后,看着它们迈着优雅的步伐在屋顶散步,在太阳底下懒懒的小憩,它们的高雅气质让我觉得世间再没有任何的生物可以与之媲美。后来有机会读到了一篇更为深刻的写猫的文章《黑猫不哭》,看完之后我甚至觉得猫,特别是黑猫在我心中竟然有了一种诡异的气息,我甚至不敢再去直视猫的眼睛。我听老人家说过看猫的眼睛会让人感到一股逼人的阴气,所以我害怕了。现在觉得我对猫是存在着一种敬畏的情怀,并不是害怕。它们是时间生灵高贵与优雅的化生。虽然多年来猫如同狗一样被人类当作宠物来养,可是它们却并没有抛弃它们高贵、神秘的本质,永远都保留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本色。

这个与我同一天生日的女人和她的猫

这一本小书,非常好读。以至于读完后还有点意犹未尽。合上书,我对作者多丽丝·莱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居然和我同一天生日!她生于1919年,比我大64岁。算出数字来以后,我还是不敢相信。感叹感叹。难怪我这么爱这本书,这么爱猫,这么爱她。多丽丝·莱辛。10月22日出生的人是诱惑者,不善于表达情绪,却有唤起他人情感的本事。塔罗牌的第22张是“愚者”。图案是一个人快活地站在悬崖边。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崇尚精神层面,不在乎现实。现实是怎样的,现实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甜蜜伴随伤害,苦难永是轮回。所幸我们还有幻想,还可以做梦,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那样子去活。面带微笑,眼神倔强。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在莱辛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此后20余年家境贫困。她15岁(又有说是12—13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我想,只有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所有的善,源自本能。(这里不得不偏激一点的说,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艰难,所谓的善举,在我看来就是作秀。同理,如果你没有失恋过,你也没有资格去安慰失恋的人。)多丽丝·莱辛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以怀疑主义、激情和想像力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登上了这方面女性体验的史诗巅峰。《特别的猫》,并不是她的代表作品,或者说不是殿堂作品。她的其他作品,我也没看过,据说读来很辛苦。然而,就像苏童说的那样:“莱辛写猫,也写男人。但似乎前者更为优雅且具自尊。”《特别的猫》,是一本优雅的,善良的,人与猫平起平坐的书。在猫的世界里,莱辛不过是一位参与者,而不是主宰。前景是猫,人只是背后的陪衬。灰咪咪是仪态万方、恃宠而骄的高贵女王,黑猫是能屈能伸(生)、悉心教子的好妈妈。书里还有一只被截肢的老猫,会因为不能自己用猫砂而觉得羞愧,即使残疾了还保持着强烈的自尊心。最打动我的,是下面的这几只。一只被送到20英里以外的伐木场去的猫,在两个星期以后,自己跑了回来。它只是靠着内心的直觉,朝着它觉得正确的方向奔跑。穿越乡野草原,趟过两条涨水的河流,躲避猛兽天敌。当它满身污物,瘦骨嶙峋的跑回来,没有人不被震撼。一只母猫,离家出走了很长时间,突然出现,只因为她怀孕快要生产了,想讨得一口吃食。她小心翼翼,不肯接近,也不谄媚,吃完便走。她的生产遇上了雨季,矿洞里的巢穴被暴雨冲坏,一窝小猫被困里面,要被泥水掩埋。她只得跑去向人类求救,大雨滂沱,她唤来的人类只看了两眼便走了。她没有放弃这些小猫,给它们喂奶,直到第二天早上,人类终于再来救了她和她的孩子们。还有那只叫鲁夫斯的公猫。流浪过,经历过许多的危险苦难,靠着聪明才智生存下来,懂得感恩,绝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只家猫。“……就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苦命人,知道好运来时就该及时把握,免得机会稍纵即逝。”当我读着这本《特别的猫》,我的猫正蜷曲在电脑显示器上。寒冷的冬天,那里是房间里最温暖的地方。我非常想抱着它,像给临睡前的小孩子朗读童话故事一样读给它听。不过它太独立了,从来不肯在我怀里好好待着。偶尔的,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它会过来趴在我的腿上打盹,如果我动一动,它还会嚎叫几句表示不满。当我关灯上床,它会睡到我的身边来,在被子外面,蜷成一个团,紧紧挨着我。我也不知道,它对于我,这个人类,有没有彻底的信任。当它饿了,它会在地上打滚(谄媚的表演),或者跳到我身上踩来踩去(如果我当时在床上睡懒觉)。它也会时刻保持警惕,被它咬上一口也是经常有的事情。有一次它去窗台上厕所的时候从6楼掉了下去。我早上没找到,晚上再去找,它蹲在别人家的阳台上叫我。从那以后,它再也不敢下楼了。就像莱辛写的那样灰咪咪,它也喜欢蹲在一只隐形的碟子前面,满眼期待的看着我。

你们两条腿的

我全身白色,除了鼻子和眼睛。身材一点也不高大魁梧,每天吃的不是特别好,但是丰衣足食。我生活在北京门头沟“举人村”,这座极有灵性的村落,自明清以来,村中以出过22个两条腿的举人。不过,我们四条腿的祖辈都没考上“举人”,说起来有点丢人。我负责我们院子里的治安,其实主要是防备两条腿的进入我们家院子。这个院子两条腿的不是很多,一般都是年纪大的,我不好意思欺负他们。其实我很害怕两条腿的,特别是没见过的,他们喜欢拿着相机拍我,我不喜欢。但是我一个远房亲戚,住在江西婺源的李坑村,他似乎很喜欢人家拍他,居然给人家摆出不同的模样。哼,我不喜欢他那样子,和两条腿的一样“一副道貌岸然的德行,一面高谈和平,一面贩卖军火”,这句话是我朋友恺撒说的。恺撒是《一只到处旅行的猫》(安娜•玛丽•伊劳/著)的主人公,他跟着他的主人游遍了瑞典、贝尔格勒、新德里、伦敦及整个德国,简直幸福透顶了,他被两条腿的称赞“拥有全球化世界观”,可怜的我只能在举人村混日子,偶尔欺负一下长的和我一样高的两条腿的。恺撒经历了战争的,他说其实战争真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就像我另外一个住在巴格达的外国朋友拉瓦给我回忆说,他们家被炸了,忽然有两条腿的冲进他们屋子,“很高兴的在屋里跑来跑去,脚指甲在地板上咔塔作响,”,他似乎想表明终于有两条腿的找到他了,他很高兴,其实那是一场战争,有两条腿的正想杀死他家主人。不过那个两条腿的中校很好,把他带走了,从此他居然过上了“伸出舌头品尝阳光的味道”的好日子。哦对了,拉瓦是《巴格达有爱——战争,美国中校和小狗》(杰伊•科普曼、梅琳达•罗斯/著)的主人公呢,名气比我大。比起我、恺撒、拉瓦来说,伯莱明是最不幸运的。他很早就去世了,不过他给他的主人写了很多话,并且汇编成了《一只狗的遗嘱》(尤金•奥尼尔/著),伯莱明说他希望“能够感受到这个家庭一旦有了我之后,便无法再生活在没有狗的日子里”,他还说,“我用尽残留的最后一丝气力,用尾巴重重的敲了一下桌子,努力让你明白——愿你生命中的每一个两条腿的,都像我这样忠诚的对待你”。这本书里面当然还包括伯莱明的朋友很多趣事,比如玛莉和米其的爱情,“与两条腿的许多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相比较,他们的爱情毫不逊色”。我好怀恋伯莱明,至今我们都没办法见面。苏西也是没见面的,她和恺撒一样的类型,在《特别的猫》(多丽丝•莱辛/著)里面被描写了很多。苏西和她的朋友的世界精彩纷呈:因为争宠上演了一出出情景剧;同为母亲,育儿之道却大相径庭,令观者莞尔;鲁夫斯九死一生、大帅哥巴奇奇不幸致残……把个叫多丽丝•莱辛的两条腿的漂亮MM,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西有时候会说她的主人:“看看,这具有侵略性的傲人双峰,这充满敌意,总是在提防周遭爱慕眼神的蕴怒双眸。”还有幸福的庞果和密西斯•庞果,显然,妻子是在婚后将丈夫的姓加在了自己名字的后面,不过许多人仍习惯叫她密西斯,他们的两条腿主人是迪利先生和迪利太太。他们还是《101只斑点狗》(多迪•史密斯/著)的主人翁。“婚前,迪利先生和庞果住在一所单身公寓里,由迪利先生的老保姆南妮•巴特勒照顾;而迪利夫人和密西斯也住在一所单身公寓里,由她的老保姆南妮•库克照顾。直到那一天,两个年轻人分别带着自己的小狗去散步。他们相遇了,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彼此相爱,认定对方就是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另一半。”当然,南妮•巴特勒和南妮•库克也因此相爱了,多么美丽的爱情。《101只斑点狗》里面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或许你们两条腿的曾经看过这部电影。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两条腿的对我们有偏见,不过好在他们还承认我们的存在,最近有一个叫徐来的两条腿写了《想象中的动物》,大家的都评价很有趣,对我们四条腿的来说,理解起来有点苦难,但是我摘录一些分享:“有一种绵羊长在树上,由一根脐带边接树的母体。羊毛雪白,打卷,非常蓬松。当它们叫唤的时候,声音与真的绵羊没有任何差别。珊瑚并不是海中的草木,而是擅长思考的动物,它们生长极其缓慢,常常聚焦庆十年的努力才能长高一寸。在它们数尺高的身体里,储藏着几百年间想说而未及言说的话语。还有那些由人类变成的动物,未出生就已死去的动物……”如果两条腿的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或许有什么新的发现。当然,千万别忘记去看看恺撒、伯莱明、拉瓦等等其他美女帅哥的故事,或者有时间到举人村看看我啊。

我认识的猫

认识的第一只猫,黑色黄色白色猫相间,背上拼出大大的王字,偷偷从隔壁邻居家偷来带鱼,偷偷和对门黑猫厮混,也曾狠心吃掉了我捉的小麻雀,欺负还是小小孩的我,但是,为了她我中午吃饭总是借口跑出来,嘴里含着为它留的肉,她也在母亲发怒教训我的时候,展现了其强大的五指神掌。后来见的猫,多是一群一伙的流浪猫,学校里的,里弄里的,南方的猫同北方不同,嗲是最形象的语言,尤其是学校里的猫总喜欢在你的裤脚边蹭来蹭去,嘴里还喵喵叫,恳求你手中的蛋饼,完全没有我的第一只猫的自力更生,倒是品种奇好,居然有黄蓝眼睛的波斯猫。最惊艳的猫,不是因为她的外貌,是因为她居然可以在六楼的空调上垂下一只脚晒太阳,不知她是否会心慌,每天五点半,楼下一群野猫冲着她喵喵叫,她依然镇定自若享受傍晚的夕阳。

猫,不过是猫

  多少年来我没有条件养猫,也没有侍弄过任何哺乳类的小动物。讨人喜欢的小兽,不管是病了、死了还是丢了都会让养育过它们的人胸闷不已,进而测知自己的爱心指数。作为替代,我的msn图标库里存了好多猫;我深深地感激这个图像可无限复制的互联网时代。   猫的外表一般没什么争议,比灵长目不知道俊俏多少,还有娇滴滴的性格、丰富的表情和一点拟人的小心眼儿。人有了钱以后,就蠲除掉猫往日“抓耗子、焐被窝”的义务,真正拿猫当家庭的一员供养起来,爱猫通常被认为是人的天性,虐猫者不但道德上要扣分,精神状态更可成疑。不过到了文学作品里,这惹人爱的小兽又有别的涵义。读过巴尔加斯·略萨的《情爱笔记》后,对猫有了大认识。那书里最悚人的场面之一是这样的:女主角卢克莱西娅赤身裸体躺在床上,丈夫在她身上刷上金黄的蜂蜜,一群小猫争先恐后地蹿了过来,吮吸、舔舐,一边享受地咪咪叫唤。那幅画面黏糊糊地塞满了读书人的头脑,好久难以抹掉:我固然知道猫在西方文化里总是作为淫荡色情的象征出镜,可是略萨露骨地告诉读者:男人要实现某种私人癖好并不难,但有了猫的配合却能达到淫亵的程度。   摆在面前的多丽丝·莱辛的《特别的猫》,又把猫拉回到肉体凡胎的现实中——他才不像秘鲁老帅哥略萨那样饱暖思淫。作为女性,特别是所谓的“现实主义作家”,莱辛仅仅按照那两只准暹罗猫的现实样子来描写它们,没给读者以过多联想的空间。在整本《特别的猫》中,莱辛没有赋予猫以象征意义。“喔,猫咪,我总是忍不住赞叹:好美美的猫咪!好香香的猫咪呀!精致优雅的猫咪!披着一身光滑绸缎的小喵喵!像一只软绵绵猫头鹰玩偶的猫咪,脚掌如飞蛾般轻巧无声的猫咪,如宝石般珍贵的猫咪……”这还是写《金色笔记》的那个思想型的莱辛吗?在猫的面前她跟所有的豆腐心女人没啥两样。   宠物总是跟随人的心境进入人的生活。莱辛60年代初定居伦敦,开始艰难的异国谋生生涯,她最初遇见的猫个个都觉得同病相怜:“在1962年整个严酷的冬季,有一只黑白老公猫,经常待在我们家院子里和后面阳台的屋顶上。……他长得一点也不好看,眼睛上有块白斑,耳朵缺了一角,嘴巴老是微微张开,口水流个不停。”莱辛刚从第三世界过来,满脑子还是阶级斗争,睹猫思人,一下子就看到了伦敦的社会不平等:“破掉的水管结满了参差不齐的冰柱,却仍然无人前来修理;人行道上的积雪依旧多得可以滑雪,有关当局照样不理不睬。当然啦,在中产阶级居住的街道上,雪一落下就马上有人清理干净……”就像枯藤老树上只能站个昏鸦一样,一只老无所依的猫也一定是资本主义严冬的鲜明写照。   就在那个冬天,莱辛得到了她在伦敦的第一只宠物猫:一只六周大的有一半暹罗血统的猫。莱辛把它描写成一个除了容貌之外毫无特色的小美女,骄矜虚荣,擅长讨人喜欢,享受人类情不自禁的赞赏。春天也跟着这美丽小生灵的加入来到了伦敦,莱辛不再抱怨初来英伦看不顺眼的种种景况了,转而开始关心“灰咪咪”在后花园的情感生活。她和她的朋友们看着发情猫咪追逐、撕咬、缠斗,指手画脚地议论着大自然的安排,不时地把自己代入爱猫的位置上,为它在多个求偶者之间作出选择。   莱辛采取了一个非常合适的观察位置,当视角从大社会回转入小家庭时,她以同样的理智评价猫儿的性格;她失败的婚姻经历,她对女性弱势社会地位的认知,并没有无原则地转移到对小母猫的同情上。对人见人爱的灰咪咪,她的盖棺定论是“一头自私的野兽”,势利,爱慕虚荣,欺软怕硬。在一只黑猫进入这个家庭后,灰咪咪妒心大起,千方百计地要夺回主人的心;它时而猫仗人势,时而狐假虎威,既挖空心思地要把同类排挤出去,又不愿承担一些居家生活的责任,例如养育儿女。它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炫耀自己的捉鸟技术,当着主人的面表演,“把这当作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或是宣言。”   兰登书屋副掌门彼得·格瑟斯在1994年出版了本《去巴黎的猫》,书里也写到这么一只猫,它在床上嬉闹的时候不小心抓伤了主人的手,“我一喊叫起来,它就僵在那里,羞愧地拿脚爪挡住眼睛,把鼻子塞到枕头下面,直到我拍拍它的脑袋,向它保证我没事。”正是这种乖巧的性格,加上精致的五官与甜美的叫声,让很多人容忍了猫富有心计的一面,心甘情愿地纵容它们的娇惯,乐于看到它们成为19世纪末英国博物学家弗朗西斯·戈尔顿在动物观察报告中所断言的那种样子:“猫是唯一非群居的动物,因为它高度依恋于那间舒适的、供养它的屋子”。应该说,现代人在猫的身上看到了最接近自己的品质(想一想脑满肠肥的加菲),容忍了它们的缺陷,也就可以容忍人间的不完美。因此,对那些总是发现自己与外界格格不入的人而言,宠物可以充当他与社会之间的缓冲,充当战争之前的阅兵与演习。莱辛和她的朋友们欣赏着自家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猫,是在培养自己对人种种劣根的宽容:为什么不可以把人类的舞台当作自家的后花园来观摩呢?不说别的,多少女人一辈子只能用男人的眼睛打量自己,以争取更多的男人为自己争风吃醋为荣,莱辛最明白此间的荒谬,她不会反对略萨把猫跟在男人眼前释放性感的女人组合在一起。   但是莱辛终究是个有着悲剧关怀的作者,她眼里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残酷的争斗、无谓的轮回。《特别的猫》与一般写宠物的书的最大区别就源于此,她的猫是完全写实的,但构成了普遍命运的一部分。彼得·格瑟斯写了一只猫咪改变了自己性格的故事,这只名叫诺顿的苏格兰猫,彻底让他告别了自我中心主义的、总是招来女士们“根本不懂爱”的指责的大男人时代。莱辛却不曾构建一个温暖的叙事结构,她从书的一开始就写南罗得西亚的猛禽如何在空中盘旋,俯冲下来攫走一两只小猫的残忍画面——那是一个不能养猫的地方。因此,后来小画眉鸟在“灰咪咪”的爪间挣扎哀鸣的场面,无意中包含了一种因果报应的暗示:“我每年都会从灰咪咪嘴里抢救下好几只小鸟,把它们扔到她碰不到的地方,扔到空中,或是索性扔到别家花园里去……每当我这么做的时候,灰咪咪都气得要命,耳朵贴向脑后,双眼怒目瞪视,她不懂,不,她完全不懂。”“灰咪咪”只是一只猫而已,不懂人为什么要粗暴地介入,徒劳地企图改变生物之间宿命的对立,也不懂得人观察它,就是在观察人类自己。(文/云也退)

像猫一样的书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我的阿加莎白猫咪一直在身旁陪伴着我,不粘人,不离弃,每天晚上灯下翻一章,轻松看完。养过猫的人都知道每只猫的个性如此不同,有时甚至疑心是不是我们过于神经质或多愁善感。最终,不由慨叹,确实神秘,确实优雅,确实与众不同。不是莱辛,换个别人,大家一起来说说自己养过的猫咪的长相,个性和趣事,还有许多不可避免的悲伤的事,一样让人感慨唏嘘。小小的兽,与大个子的人相处,5千年而不绝,特立独行。它知道什么是妥协,忍耐,什么是自我,自在,什么是猫咪的一生,在它的小小大脑里,人和猫,谁更需要谁,恐怕不言自明。

莱辛的后花园

【读品】罗豫/文如果隐去地名和作者,恐怕很少有读者会猜到这本《特别的猫》出自多丽丝·莱辛之手。莱辛的作品总被赋予太多政治、阶级、性别的意义。无论本人是否愿意,她已经被不少评论者贴上了“女权主义”的标签。很难想象对社会问题敏感、积极介入政治活动的莱辛,用整整一本书,讲述一种相当女性化的宠物——猫的故事。柔软的毛皮、优雅的身姿、丰富的个性、难得善终的命运,莱辛在南非、英国养的猫,与我们穿过小巷在杂货店门口看到的晒太阳的猫并无二致;撒娇时的亲昵、挑食时的气恼、生病时的担忧,莱辛的养猫体验,也和我们没什么文化隔阂。但莱辛的猫之所以特别,似乎是因为她的几对相互矛盾的情感,交织成一层淡淡的忧伤。透过它看到的猫,是真正莱辛的猫。早年经历了心爱猫咪的死亡之后,莱辛怀着一种曾经沧海的忠贞拒绝让猫进入自己的世界:“就只有她,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猫咪,独一无二的猫咪,任何猫都无法取代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多年之后,莱辛的家却成了书中几只猫咪的“猫生”舞台,来来去去没完没了,直至老太太88岁获诺贝尔奖之时,记者拍下的家居照中还有猫的身影。儿时在南非农庄,莱辛经历了母亲的一次“罢工”。农庄的家务十分辛苦,消除那些擅自闯入的野生动物,给母亲终日劳碌的生活又添重负。杀蛇杀白蚁已不容易,母亲还要兼职自然规律的执行者,及时处死农庄内过度繁殖的家猫野猫。莱辛和父亲袖手旁观,母亲只好以罢工抗议。小莱辛说:“她心肠太软了,连一只小猫都舍不得淹死。”拖延许久,父亲终于下决心充当刽子手。屠猫现场枪弹横飞、血沫四溅,父亲也无法掩饰自己的罪责和痛苦。成年莱辛对猫的态度,摇摆于尊重严酷的自然规律和实践温暖的人道关怀之间。瘦弱的母猫一胎产下过多小猫,莱辛按照出生顺序处死了后面几个。生病的猫奄奄一息,选择静静死去,莱辛却以坚强的意志与之对抗,不辞辛劳悉心照料,最终挽回了它的生命。刚刚分娩的母猫嫌猫仔过多,将其中一个推出猫篮,小猫在地板上挨饿受冻几个小时,莱辛犹豫许久,还是把它捡了回来。对于从猫世界里窥见的人类社会,莱辛的态度依旧暧昧。她深知相貌造成不公的残酷,却忍不住对漂亮的猫宠爱倍增。她同情底层,但当收留的流浪猫希望获得和家里其它猫同等的地位时,却并不急于默许。宠猫挑食,莱辛让她饿肚子时心怀第三世界:“世上有那么多人没饭吃……”宠猫日渐瘦削,莱辛终于忍不住宣告投降。对于宠猫卖弄风情的种种绝活,她时而心生鄙夷,时而享受其中。莱辛不赞成给猫去势,狠下心来给宠猫去势后,依然不赞成。如果说人在宠物身上看到了自己,莱辛恐怕不会对她在猫身上看到的自己感到满意。本能与理想、自然法则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角力,断断续续上演在莱辛的后花园中。公共舞台上狂热的乌托邦分子、拉风的女权主义者,在这本《特别的猫》面前,都只是爱逞口舌之快的孩子。然而莱辛的这本书中只是写实,并不专事批判。“在我与猫相知,一辈子跟猫共处的岁月中,最终沉淀在我心中的,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并不一样:我不仅为猫族无助的处境感到悲痛,同时也对我们人类全体的行为而感到内疚不已。”莱辛所说的“人类全体的行为”,恐怕不仅是指虐猫、弃猫、不给猫发明避孕方法一类的事。

非常血腥的第一章

这书在amazon.com上评论极差,甚至有人质问作者是否有人性,看来中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血腥的第一章已经超越了常人所能忍受的边缘。或者是因为舶来品的关系,那么多的五星。给大家看看amazon对这本书的评论吧,评论怀疑多丽丝是否真的爱猫:http://www.amazon.com/Cats-Doris-Lessing/dp/0061672246/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294987877&sr=1-1

换一双眼睛看世界

"在过了某个特定的年龄之后----有些人可能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我们生活中已经不会再遇到任何新的人,新的动物,新的梦境,新的面孔,或是新的事件;一切全都曾在过去发生过,它们全都曾经戴上不同的面具,穿着不同的服装,用另一种国籍,另一种肤色出现过;但它们其实是一样的,完全一样,一切全都是过往的回音与循环往复;甚至所有的哀伤,也全都是许久以前一端伤痛过往的记忆重现."----------<特别的猫>这段话让我起了一身的鸡皮."你老了吗?你老了吗?"认真的问了自己好几遍.老去,不是由松弛的眼角或是下垂的胸部来决定的.当有一天,你发现你听的每一首歌都似曾相识,每一本书都不再读出感动,看着身边的人,却找不出新鲜的苗头于是,你开始只听旧歌,只翻相册,和大家只聊过去.于是,有人开始说你老.于是,你老了.所以,就这样....老了我们都以为已经经历了很多,都以为看透了好多,于是便习惯用经验去解决一切,眼睛,耳朵,手指,舌头,都像蜗牛一样,蜷缩在经验建成的壳里,等待退化,等待老去.忘记了这些所谓的经验是怎么得来了吗?他们都是你的身体经受过伤害,爱抚.摩擦所换来的感受.灵魂和思想在痛与乐中升华成长,但是现在你却觉得足够了,拒绝了世界给予你的它还在悄悄变化的一切.一切在向前走着,你却把自己放在脚步的后面.遭遗弃的人,会变得很老,眼睛,耳朵,手指,舌头,缩进那座硬壳里,然后是心脏,大脑.........最后老死在安逸中.这些,都无关于年龄.我感到一些很小但是很多的恐惧在心里钻来钻去.我总在看我的脸长了多少的细纹;总在数还有多少天我会老一岁;总在用一些肤浅的数字和表面揣度自己老化的程度;现在想起,又起一身的鸡皮.从今天起,我要我的世界每天都有不一样.我要把我小时候那些无畏的好奇心重新激发.你看猫,我们的榜样,就算已经一百岁,在他们眼里仍旧可以看到一个从来不曾一样的世界.

人猫情未了

“人和猫虽属于不同族类,但我们企图跨越那阻隔我们的鸿沟。”我本人并不是十分喜欢动物,甚至有点惧怕,但看了莱辛的《特别的猫》,我好像在读着一群猫的生活随笔,代笔的是莱辛,这位观察细腻的女人。在写猫的同时,好像在细细的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太多杀猫的章节

假设只把第一段拿出来给中国作者看,也不告诉是谁的故事,岂不是要作为“虐猫女”处理?估计还会上天涯头条,“枪杀无数流浪猫的多丽丝啊,大家快去人肉她“是不是因为是名作者,所以她的杀猫行为也就因此而被认可呢?

不只是猫咪~

一个人的爱物志是一个人寄托式的自传,爱物志与自传的区别在于——自传永远没有爱物志那样了解自己。很乏味地述说自己的经历,倒不如饶有趣味地描绘自己眼中的喜乐。每行文字,都让人闻到一股慈爱,读到一种目光,如手般轻轻地抚摸,当然,受抚者是那些猫咪,它们会惬意地打一下“呼噜”向你示好。你会读得很小心,有时大概会很深情,甚至会七情上脸而忘乎所以,而这一切都是莱辛笔下眼中的那群特别的猫咪赋予的快感。你会从容地喜欢一只猫咪么?你会为它们抓狂而心力交瘁么?噢,如果有,那将是很美妙的事情,莱辛在《特别的猫》里与你同感。爱物,请不要愚蠢地定下狗尾结局——玩物丧志,那是禁欲主义者的酸葡萄,他们永远无法感受到物我制衡的微妙。越堕落越快乐,那是嗑了药的迷幻。莱辛没有这样,她依然在文字里面反复地提醒她猫咪持有者的身份,她依然具有主宰权,但是她愿意蹲下来,用最善解的态度去对待另一国度的精灵,因而她的猫咪或者她遇到的猫咪,都有了人格化的桀骜、贪媚、风火……对于一个占有者来说,能够推心置腹地与物相处,那已经是最了不起的成就,拥有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存在而激赏。爱物与现实永远存有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处理,就是爱的另一种附赠品——痛。家猫野化的纠结,去势与否的定夺,收养弃养的锤定,爱的瓜分……毫无疑问,这让莱辛很头疼,每次她都会小心翼翼,而多数她都会为自己的决定而悔青了肠子。比如为灰咪咪节育后,灰咪咪分泌失调,彻底失去了昔日的线条,变成了一只肥猫咪,为了猫咪可以活得更久更宅,难逃私心之咎,莱辛言语中总是透露着抱歉和遗憾;又比如为大帅猫截腿,她得耐心地陪伴它度过每个梦魇的夜晚,用最细心的呵护去淡化它的惶恐。更矛盾的是,对上一只猫遗留的歉意,转加到另外一只猫的弥补,却往往会引发另一层面的遗憾,所以莱辛也总在爱与无助间徘徊!也许,这就是物物之间无法完全靠近的距离导致了魅与惑。用心的文字美而真实。最令人难忘的是灰咪咪,她是一名骄傲的公主,任性自我,连生儿育女的本能都推三委四,节育后甚至忘却自己当过母亲,把黑猫的小猫咪当作是怪物,加上后来公猫惧畏小猫咪的事例,难怪莱辛会发出大自然中幼小得天庇佑的感概!然而灰咪咪的故事并没有随着她节育而告终,从不懂得与人相处的她,在老年的时候邂逅一只平凡的老公猫,居然还能与他和睦相处。为什么是他?莱辛的惊讶,让我乐了一番,多么戏剧的一幕,如此妙诀的一笔让这位最老到至细心的作家也措手不及!但灰咪咪毕竟是灰咪咪,她注定是猫族里面的孤傲者,老公猫最后消失了,留给她的是一些寂寞的习惯,比如等待或者寻查。爱物志,一个布满个人脾性的文字录。或许小说会诡秘更加显赫作家本人的才华,而爱物志却以最真挚的感情,和基于浑然天成的用心,朴实得令人爱不释手!

我的平凡与特别

书很特别,猫很特别,作者很特别,可是我很平凡,我对于猫儿没有那么大的喜爱,也没有从小到大的从头到尾的养过一只猫,对于家里曾经养过的猫也只是放假的时候逗弄逗弄,所以对于书中作者对于猫的感情,我始终是无法能体会到的。这是我买的第一本关于猫的书,因为很特别的原因,终于有个“特别”了。因为这个特别,我花费了三个多月才艰难的将这本书完整的看完,字数不多的一本书,已经破了我看书的最慢记录了,不得不也称之为“特别”了总之,你若不是真的对于猫儿有特别的喜爱之情,这本书还是慎读的好。

特别的女孩

我相信,每只猫儿都被施了魔法我始终弄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我们收养了猫,还是猫儿恩准了我们进入她的生活据说,要是你喜欢猫,是因为你想爱一个人;你更喜欢狗,是因为你渴望被人爱。我更喜欢猫,虽然她不像狗一样拥有忠诚的灵魂不,她们从未想过被我们驯服,因为就连最端庄的小猫眯,也有难驯的野性于是,她始终与我保持一段若即若离的距离,像一位优雅而神秘的访客带着天生据有的骄傲与高贵,兼具天使与魔鬼的双重化身“饿了”“我要尿尿”“我要出去玩”“喂,你是不是该抱抱我了”当她蜷缩在我的臂弯中,用她的小脑袋磨磨蹭蹭,像是在对我说“嗨我都是你的,这一分钟我属于你,你对我很特殊,我爱你,请抱紧我吧,你会感觉很好的”每次我都以为我是她世界的全部,但是我错了她渴望的拥抱,只是在她渴望被人拥抱的时候当她睁着可爱的大眼睛凝视窗外的世界,我明白在她孤独而又骄傲的背影里她永远不是属于我一个人她笑时候很可爱,她坏的时候很残忍她是全世界最神秘的动物她如迷一般,悄无声息的走进我的生活,点燃了男人的想象力却又游走于我的世界之外,从未真正属于我她那傲人胸部,,轻而易举的摧垮了我多年书本里学来的全部社会知识与理论我永远无法归纳出我喜欢她的全部理由:她的一次微笑,她的下一个表情都让我着迷她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像女人一样的猫也许就是我们凡人永远无法解开的谜题ps.很多人困惑的是这本写猫的书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其实远有更不可思议的比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比如为什么有几乎1/3的诺贝尔得奖作品是使用法语写作,包括那位颇具争议的唯一得奖华裔作家高行健,也许诺贝尔文学奖是个太让我们耀眼的光环,以至于我们看不清楚诺贝尔它其实也是个充满意识形态的文学殿堂。

猫很痛快!

我喜欢猫!非常喜欢,她们随着自己的意愿娇滴滴的发嗲!随着意愿恶狠狠的发出“咝咝”的威胁声!总之,猫是一种活的非常痛快的小野兽。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各个都是好小猫!

我要大声宣布,我实在是太喜欢多丽丝·莱辛的《特别的猫》了,太——喜——欢——啦!她笔下的猫可真是惟妙惟肖,各个精彩绝伦。其中最逗人的当数灰咪咪:灰咪咪是一只杂种暹罗猫,“脸型、耳朵、尾巴和优雅的身体线条,都带有明显的暹罗猫特征。她的背部是虎斑花纹:从上方或背面看过去,她是一只灰色和奶油色相间的漂亮虎斑小猫。但她的胸口和肚子上,却是一种雾蒙蒙的暗金色,也就是暹罗猫特有的奶油色,脖子两侧有些短短的黑色斑纹。她的脸上有着黑色的线条——眼睛周围的漂亮黑环,脸颊上的漂亮黑斑,而在她那小奶油色鼻子的粉红鼻头周围,同样也镶了一圈黑线。”实际上,莱辛是用“迷人”、“精致美丽得简直就像是从童话中走出的梦幻猫咪” 来形容小公主灰咪咪的,她说灰咪咪“轻灵灵地坐在那儿,看起来就像空气一般轻盈”,她 “是风的图饰,描绘出那难以捉摸的风的姿态”。这个漂亮的绝色小猫的最有趣之处在于她的脾气——骄纵、急性子,做事情又心不在焉,老闹笑话。比如说,灰咪咪在怀孕后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很是不解,在试图钻过栏杆缝隙跳到楼梯台下的阶梯上时突然发现自己钻不过去了,试了又试,觉得十分丢脸,就赶紧假装根本没打算钻栏杆,而是本来就喜欢绕个远路似的乖乖沿楼梯走过转角。生产也好,喂小猫也好,都是稀里马虎赶鸭子上架的不连贯举动,一旦“大自然的机制发挥作用”完毕,这家伙就全然忘了自己俨然是个母亲的事实,又骄纵任性撒娇耍赖恢复成为一只到处玩耍嬉戏的小猫了。不仅如此,灰咪咪还挑剔得要命,除了切成小块的、放在干净盘子里恭恭敬敬端上桌的新鲜兔肉,根本不吃其他的猫食,就算吃也不吃完,总要剩两口以显示自己“高尚社区人士”的高级口味:“我才不稀罕吃这烂东西哩!”有一次“我”没有兔肉,强迫灰咪咪将就一下吃猫罐头,这家伙竟然跑去人家偷煎好的腊肠带回家来向“我”挑衅!还偷了好几次!!到后来竟然发展到抓老鼠回家“献礼”,甚至用野生天竺葵细枝来装饰地板上的礼物死老鼠!瞧瞧,这是多么聪明傲慢又固执的一个小东西呀!除了灰咪咪,《特别的猫》还着重描写了好妈妈黑猫、幸存者鲁夫斯和大帅猫巴奇奇。这几个家伙每人都有特别的系列故事,有让人捧腹的片段,也有令人黯然神伤的细节,甚至有叫人乍舌直呼匪夷所思的桥段,比如巴奇奇假装咳嗽博取关爱一处。总之,莱辛笔下一只猫的精神世界并不比一个人的灵魂单调。她提到猫的智能可以分很多种,有好奇心炙的科学家,有冷静城府深的幸存者,还有直感强烈的骄傲者。这些分类也许不够全面,但对于一名资深猫奴来说,这绝对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我们家的Kiki就是典型的“科学家猫”,陌生人来时尽管她心里怕得要命,还是不顾一切地冲到人前“查看敌情”,先大呼小叫给人家来个下马威,再趁宾主畅谈顾不上管她的时候一个个翻人家的提包,非要把她的大脑袋挤进去看人家都带了什么。什么窗外的小动静、不小心闯入厅堂的小飞虫、我新买的面包干等等全逃不过她的毛耳朵和玻璃眼珠,不让她第一个闻闻摸摸抓抓她就不干。莱辛写猫,不光是描述、赞美,她也写猫的兽性,写它们的“猥琐一面”。比如她写灰咪咪在和黑猫争夺家里的猫女王地位,说“她们的行为和姿态都跟以前没什么不同。至于她们的魅力——却早已荡然无存了。”这是因为魅力“是一种自然散发出的优雅,由挥霍不尽的大自然所赋予的一种可供尽情挥霍的资产”,一旦对这种资产的使用脱离了自然而然的轨道,成为了战胜对手达到目地的手段时,魅力就消失了,而猫这可爱的小生灵也就变得不再可爱了。其实不仅是猫,我觉得人的魅力也完全如此——所谓“世俗”、“功利”、“做作”等种种丑态,无一不是人之社会劣根性的体现,让人如发高烧般陷入“那种明亮灼热的可怕小世界”从而失了原本的天真、憨厚与淳朴。除了猫们,莱辛也提到了养猫的人。有时是儿时回忆中的恐怖场景,有时是兽医诊所里的众生素写,有时是“我”的观察与思考。莱辛会将猫拟人化描述,但她并不认为我们人类就比猫高贵、全知、无所不能。她会问“每当灰咪咪一连花上半个钟头,望着在阳光中飞舞的尘埃时,她究竟看到了什么?而当她望着窗外迎风摇摆的树叶时,她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当她抬头凝望悬挂在烟囱上方的月亮时,她眼中所看到的又是何种风景?”她会试图接近一只猫的内心世界, “接近猫的本质”,“找出最美好的部分”: “拥有猫是多么奢侈啊,”莱辛写到,“[这]使你的生活时时充满令人惊艳的喜悦,让你体会到用手掌抚触一头野兽光泽柔软皮毛的美好感觉,在寒夜醒来时那紧贴着你的温热身躯,还有那甚至在一头随处可见的普通土猫身上,也能见到的优雅与魅力。”归根结底,人为什么要豢养宠物?莱辛说“人和猫虽属于不同族类,但我们企图跨越那阻隔我们的鸿沟。”这跨越与理解的努力虽然时常麻烦,但个中的乐趣源源无穷。而任何一个养宠物的人都知道,这跨越的努力就是爱,因爱从而被爱,被需要,被原谅。这是世上的最美之事。

读书记------特别的猫

最近在读多丽丝.莱辛写的@特别的猫@。封面是明黄色的基调,内里书页也在夹缝处透出明黄的渐层,让人很喜欢。偶很轻易地就迷上了这些软软的小恶魔,完全被书中肆意娇纵又可爱的灰**和极有母性的黑猫牢牢地吸引住了,于是眼睛撑大了赶走睡意极有毅力地一直读下去。读到黑猫等死那段偶滴泪腺再次发动起来,滚滚眼泪落下来,一时间,自己都有些惊异了。想我家只养狗从未养过猫,虽然小时候曾经捡了只黑猫回家养,但是晚上却被猫咪锲而不舍要跳到床上来的亲昵的动作吓半死,显然我还不能适应一只大黑猫的热情。于是再不敢养猫。读多丽丝的书才发觉猫咪的语言原来是这样有趣,猫咪和小狗最大的不同是你得宠着前者,而后者是来控制的。猫是娇媚的,独立的,昵人的,安静的,诡异的。它们脾气大小姐得很。真是很有趣。就好似一个个脾气迥异的小姑娘们。猫咪确实和女孩儿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样的纤柔情绪一样地爱美爱清洁,更有甚者,依照猫咪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来指导女生去获得自立自强同样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比如不要忘记打个盹,拥有良好睡眠,不要围着男人转,但是要温柔地让男人喜欢你宠爱你。猫咪是最擅长俘虏人心的小动物,亲昵和距离恰到好处。这样深究下去简直可以成为一门猫咪学问了。猫咪爱干净,懂得清洁。之前去叙利亚的时候,祖克就问我说喜欢猫咪么,当时我看到无处不在的猫咪很惊奇。他说他们不养狗,狗很脏,猫咪干净不是污秽之物,所以穆斯林教是禁止养狗但是可以养猫的。而在另一些国家黑猫甚至代表好运,也可能代表诡异的力量。看过一只小猫,名字叫屁股。真是好有趣。还有什么叫张三疯,翠花的,这两个名字都是厦门鼓浪屿的猫儿。鼓浪屿猫咪很多,估计小资的主儿大部分都爱养猫或者都会把自己形容成猫。俺就只有干瞪眼哆嗦的份,隔着书本看看猫咪细节,偶尔摸摸它们还好,如果每天抱在身边睡或者听它们发情尖声嘶叫然后为了它们好去帮猫咪作结扎手术或者猫咪生皮肤病了还是会吓三跳的。但是我还是禁不住幻想,如果我有一只绒球般的折耳猫那该多有意思,一个折着耳朵的毛茸茸的小球在脚边蹭来蹭去,轻声喵喵着,心里都痒痒地想疼它了。其实我还是对虎斑暹罗波斯之类的很恐惧,它们要么太有力量太精长要么太肥太壮。。折耳猫比较球状。。显然球状物对于偶这种安全感系数很低的人来说最容易接受。不过也仅仅是止于想想。。照顾小动物需要爱心和精力还有时间金钱,偶还不够格。。或许等我老了可以养只猫咪作伴。不远处又传来轻柔柔的喵喵声。今早在楼下看到了,是一只小黄猫一只小灰猫,懒懒得偃在小店前的阳光里。

爱猫的心是一样的~喵!

读这本,一气呵成,中间不愿停顿,却又舍不得多读,怕翻到最后一页,明夜晚读再没有期待。 读来觉得很温暖,文字很细腻,很多幽默的地方,同时又有一种淡淡的哀伤。摘两段文字:她就跟很多爱猫的人一样,去注意到猫的一种特性,就是老对着一些地方发呆。它在想什么呢?她常常思考这些问题。比如说她讲,猫会花上好几个钟头去观察她们不熟悉的生物、事件和动作,像是铺床、扫地、打包行李。把箱子里的东西取出来,缝纫、编织等等,它们全都爱看得很。但它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就在一个多礼拜前,我家的黑猫带着它两只小猫坐在地板中央,兴致勃勃看我剪布,它们仔细观察那个不停的剪刀,我双手的动作,但在我看来,它们所看到的东西,其实跟我们人类想的并不一样。我这么说是有理由的,举例来说,每当灰咪咪一连,就是刚才那只漂亮的小母猫,一连花上半个钟头,望着在阳光中飞舞的尘埃时,它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一样的是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苏天心的《猎人们》,也是一样黄色的封面,也是一样关于猫的文字。所以,捧着书读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还在读朱天心的文字。依旧是猫,不知道自己先前是否喜欢猫,只是记得曾被猫袭击过,所以在心里还是有点怕的。记得在同普路的时候,楼下有一直黑猫,总是卧在楼门口,吓得我都不敢推开门走出去。后来住到这里,楼下猫成群,但没有一只黑猫,时常会想起那只小黑,也看着这些白猫,花猫甚是可爱了。看着猫可爱,也开始看描写猫的可爱的文字。最早看过的一本与猫有关的书是《屠猫记》。之后看过的就是《猎人们》和梁实秋的一些关于猫的文字了。这次又看到莱辛的“猫”,依旧是猫,从她的文字中跳出的是我的猫的记忆。忽然想到,作家在书中写出自己的回忆,我们在书中寻找我们的回忆。一样的是猫,不一样的我们。

最好的小野兽

......“拥有猫是多么奢侈啊,使你的生活时时充满令人惊艳的喜悦,让你体会到用手掌抚触一头野兽光泽柔软皮毛的美好感觉,在寒夜醒来时那紧贴着你的温热身躯,还有那甚至在一头随处可见的普通猫身上,也能见到的优雅与魅力。当一只猫轻轻悄悄地走过你的房间是,你可以在他那孤独的徐行步伐中,瞥见花豹,甚或是黑豹的影子,而当他回过头来凝视着你,他双眼所发出的炙热的黄色光芒,会让你清楚地意识到,这个跟你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朋友,这只每当你抚摸他,或是揉揉他的下巴,搔搔他的脑袋时,都会发出满足的呼噜声的猫咪,其实是一位多么难得而奇特的访客。......当你坐在一只你非常熟悉的猫咪身边,把手按在他身上,试着调整自己,去适应他那与你截然不同的生命频率时,有时他会抬起头来,用一种跟别的时候全都不一样的轻柔嗓音向你致意,表示他知道你正在努力进入他的生命。他用那对总是随着光线不停变化的双眸瞅着你,而你用手轻轻按着他,迎上他的视线......”周六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把这本书读完。Doris Lessing写她的那些小猫的脾气,让我着迷,我几度很想掉眼泪,因为那让我想起我曾有过的小猫们,我也有过我的“灰咪咪”和“巴奇奇”。它们也有它们各自的故事,只是在我心里。那是爱猫人才会懂得的情绪,那是用心养过猫的人才能体会的美好和忧伤。Doris远远比我坚强......因为爱猫,我都不会再养猫,那是内心永远都不能去触及的柔软......

Particularly about cats

整本书看完读到黄梅的评论才悟到书名原文所指,早前买书时也曾短暂质疑书名中particularly副词的用法,估计由于对英语真是越发不敏感了,也就一闪而过而已。黄梅说这个particularly真是十分难译,的确,这里可能也就只有浅层意译,看完全书再回想的确有几分恍然大悟而又回味久久之感。Lessing的这本书旗帜鲜明,意有所指,挑明了是爱猫人士的囊中之物,尤其中文版的插图排版更是深得我这种爱猫人之心。但一开始读来就与预想之中有些相去甚远,Lessing对于儿时非洲生活的记忆和对于母亲内在形象的浅层塑造远比对猫的关注来得深入,大段大段非洲养猫生活的落笔体会下来都只是把猫当作了配角来脚注那些往昔的家庭关系,人物形象,甚至还会有追忆过往、追忆原始自然的淡淡忧伤。其实从这第一段开始Lessing就奠定了标题的基础,it's either just cat or itself.Lessing在第二部分的结尾又再次提醒了书名,有关灰咪咪和黑猫的故事行至末尾还意有未尽之时,就断然止声了,当一位爱猫人还在心中久久记挂两只老猫的晚年岁月时,Lessing就马上开始给你讲述其他爱猫的故事了,失望之余也不仅被逼上死胡同,直到想到了书名又如推翻了身前之墙,继续跟随Lessing向前。从始至终Lessing笔下的猫都有些超乎动物的本分,那些她细致入微关于猫的生活描述,很多时候实在太过人性化,到了最后已经混乱到了无法去分辨那些猫言猫语、猫的开心、猫的失意、猫的战争、猫的放弃、猫的妥协到底是Lessing一世养猫观察所得还是爱猫成痴的幻想,抑或有心而为的写作手法。黄梅评论也有类似的认知。但在评析原委时,我感觉漏掉了Lessing在书中无时无刻在强调的一个主题——关于平等的思考。Particularly cats是对人们平时一句"It's just a cat"的对立,她所表达的是一种坚定而严肃的要求,要求人们去思考的不仅仅是关于猫,而是关于万物的平等。那些充满人性的猫不仅仅架构了一个充满情感的故事网络,也在内在唤醒读书人对于故事影射出的现实世界中平等问题的反思。在鲁夫斯的故事进入尾声之时,Lessing由衷地写下了全书内在含义的最直接表达,经由那无数故事的沉淀,Lessing淡淡地把幽幽的哀伤道出,读来着实引人唏嘘,让人感动万千。还要称赞中文版的用心,除了黄梅的评论中一些地道的分析,结尾“2007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给Lessing八十数载的人生路程和文学奋斗做了很好的注释, 由此看来这本书也延续了Lessing一贯破除常规奋力发问,引人思考的风格,只是Lessing的许多描写都点到为止,以一种老年智者的风范拨开一层淡淡云雾,让一丝阳光缓缓照了下来。

过多杀猫情节,作者刻意美化

作者其实也算爱猫,但是爱猫非常狭义。好多杀猫情节被她优美的笔法给美化了。射杀其实很血腥,.22的口径,那猫被打的很可能不成猫型了都,我以前用.22打过野鸭,说实话,其实非常血腥。而且那猫又没有咬你,只是”哈人“了而已,怎么能那么狠心的射杀?还有那一窝小野奶猫,作者没有仔细说怎么“处理”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办法,说不定是被她老妈淹死的还没有一定。而且作者杀猫如此老练,可想而知平时是怎么射杀猫咪的。我觉得作者可能自己心理都过意不去,老年来写一篇文章把血腥的部分用优美的文字重新整理一下,和世人分享来缓解自己的罪孽感罢了。

许我家徒四壁,装满猫儿的回忆

莱辛的《特别的猫》,不同于以往的《野草在唱歌》和《金色笔记》,体现出了她独具的柔情。苏童说,莱辛写猫,也写男人,但似乎前者更为优雅且具自尊。其实,我也想补充一句,莱辛也写自己,只是以一个叙述者的角度,只是在与亲密的猫儿接触的时候才温柔,虽然大多的时候是冷静的残忍。莱辛的猫都有独特的个性,真的都是一只只特别的猫。不难看出,莱辛也颇具以貌取猫的特质,从她对灰咪咪,查尔斯,粉红鼻的偏爱以及照顾有佳中就能体会得到。于是,这些猫活得更为自以为是,尊贵,一颦一笑,一抬足,一低眉都散发着独特的王子或公主的贵气。尤其对灰咪咪这样一直既不懂如何当好母亲,又脾气倔强的猫而言,展现的是无尽的宽容与迁就。相比之下,我更心疼那只黑猫,当她预知死亡来临时,只是静静地等待死亡的时刻,那么的虔诚,无欲无求的,我竟是那么的痛。然后惊觉黑猫的病是由于人类的疏忽所引起,这就更加剧了我这个虽然是身外者的罪孽,但是这是一种感同身受。还有鲁夫斯,对于知遇之恩,雪中送炭的感念并且知足,就那份清淡也会令在浮世中的人们思忖良久。莱辛也颇费笔墨来描写灰咪咪与黑猫的相处,那种奇妙的距离,奇妙的心理,奇妙的举动。有时候,猫的傲然遗世的举动深深映烙在我的脑海中。她们需要宠爱,却不会讨宠,顶多争宠,而这也是其孤傲又不示弱的体现。她们需要伙伴,却不会结伴,直到真正的知己来临时,静静地呆着,静静地感受那种心灵相通的默契就已然十分满足。人世太复杂,若只是倚着如同猫的孤傲来相处,也会简单许多,通透许多。

猫的视角

猫有一种独特的视觉他象是灵魂的使者在现实中穿行。他的孤傲不仅仅在表面,内心的伤痛更是与生俱来.他不愿再次受伤,只好用冷静来掩饰。外界的一切看似漠不关心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清醒。

优雅孤独的猫。

养过狗,养过猫。狗需要你在身边,一直跟着你,要么就是你要在一个房间里,他才安静的呆着,一旦你不在,家里会闹翻天。好几次,我回到家,看到的都是一片狼藉,他总是需要你,总可怜的望着你,你叫他怎样就怎样,狗总爱模仿人。爱狗的人是寂寞的。猫似乎可以不去管她,她都能自己生存。其实她也有她的恐惧,她的不安、脆弱。有一次,我把她抱在怀里心疼,她却突然抓了我一把,惊慌失措的跑开,其实她很无助,却守着她的自尊,但她想你抱抱的时候会静悄悄的走过来蹭蹭你,安静的陪着你。爱猫的人都是孤独的。

寻找柔软的内心

“在我与猫相知,一辈子跟猫共处的岁月中,最终沉淀在我心中的,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并不一样:我不仅为猫族无助的处境感到悲痛,同时也对我们人类全体的行为感到内疚不已。”莱辛所写的,不只是三个关于猫的故事:灰咪咪和黑猫这两只母猫在家中争夺地位而斗智斗勇、幸存者鲁夫斯和大帅猫的晚年。她写的,还关乎人的慈爱、人与人的疏离、人生的百般无奈。那生灵的眼睛,有时让你无法直视,它可以通向我们未知的心灵深处,可以通向天堂。当我们用人类的方式在“爱”猫咪时,我们所给予它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真如它们所愿?也许很多爱猫行为只是一种意淫,那只是我们占有欲的转移罢了。每一个对猫眷恋的人,或许是出于对猫独特个性的欣赏,或许是有一段与孤独相伴的故事,或许是惊叹猫咪带给这个世界的创意、精彩……猫的身上,的确有种让人为之疯魔的魅力所在。我们看猫的种种情状时,猫也正为这群拜倒在它们脚下的人类匪夷所思着。如果有一天,我们从猫的世界看待人类世界的种种,会不会为我们的行为发笑?我们可能连猫与猫的相处之道也及不上。如果有那么一天,我愿意跪下来,和猫花上半个钟头,望着在阳光中飞舞的尘埃,望着窗外迎风摇摆的树叶,凝视悬挂在屋顶的月亮……我一定会看到得更多。


 特别的猫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