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与空白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513903689
作者:孟语嫣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孟语嫣,世间寻常女子,痴绝于往时梦境,巧与文字结缘,醉心梦中烟雨故事,遂于清词雅韵中炼字生香,微醺今人愁肠。代表作品《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书籍目录

序一 低调为人,高调治学 (《南渡北归》作者岳南 倾情作序)
序二 城围身,己围心
卷一 忆江南·江南才子初长成
0 0 3  钟情于书
008  初长成,人不识
012  初露锋芒
016  这个默存不默存
卷二 享清华·人在清华大学,胸怀世界
023  十五分的数学
028  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
032  遇上最好的伯乐
036  踏墨走笔
卷三 恰相逢·遇见“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043  无锡亦有惜
048  像一首诗一样相遇
0 5 3 执子之手
058  共赴他乡
卷四 身远游·在世界的彼岸
065  献给牛津的半颗门牙见面礼
070  爱情的结晶
075  写意时光
079  钟书君归来
卷五 困孤岛·被困孤岛,岛陷心不陷
087  乱世漂萍,本心澄净
091  城外的人
096  城里的人
101  《 谈艺录 》
卷六 写人生·写在人生边上
109  重逢于海上孤城
114  人生边上的心,铺就人们心中的别样人生
11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23  幽默旧时光
卷七 叹时光·“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
129  历史的洪流
133  在一片“红流”中白了发
138  五七干校
143  重返京城
卷八 作诗文·诗可以兴,可以怨
149  花月诗影忆平生
153  壮悔滋深
157  “怨”里开出的花朵
161  热闹的“钱学”,冷静的钱钟书
卷九 姓金钱·“我还会迷信钱吗”
169  姓一辈子的钱,不信一刻的钱
173  《 猫 》
178  何必认识下蛋的母鸡
182  万里长城与钱钟书
卷十 终老去·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
189  狂乎?狷乎?
193  谨遵医嘱,谢事谢客
197  告诉他很残酷,不告诉他更残酷
202  老去增年是减年
207 后记

作者简介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这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本书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沉默与空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钱钟书先生因病去世。他的葬礼只有杨绛先生和一些亲友参加,正如同他的寿礼一样不铺张,极尽简单之能事。在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便用余下的时光整理他的著述,回忆一家三口共度的时光。对于自传,钱钟书生来不肯做此一类文章。在他看来,传记是最不可信的。因此没有必要作自传,也不会去作他传。正如王朔在《看上去很美》的序言中所写──记忆是不真实的。哪怕再努力想还原一个真真实实原原本本的过去,你费尽心思绞尽脑汁还原出来的也再不可能是原来的时光了。方枪枪不会是原来的那个方枪枪,钱钟书也不会是原来的那个钱钟书了。然而在钱钟书去世后,还是有很多人为了纪念钱钟书,写了各式各样的传记。这些传记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钱钟书,那一则则逸事,仿佛历历在目;那一句句警语,言犹在耳。作为敬爱钱钟书的我们,在看这些传记的时候,在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钱钟书的时候,也要懂得分辨,懂得真实的那个他和被回忆被雕琢粉饰的那个他之间的距离。其实本文亦概莫能外。记得胡适先生曾说:“传记文学写得好,必须能够没有忌讳,忌讳太多,顾虑太多,就没有法子写可靠的生动的传记了。”还以为不会再有人出版先生的传记了。呵呵,终于看见了新版本的钱传,一口气拜读完《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虽然早已对钱先生的生平事迹了然于心,虽然这部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钱先生的爱慕与敬仰,但总体来说,不失为一部较为可靠而生动的传记。作为钱钟书的铁粉,很是佩服钱先生的博学,读完这本传记,不由得暗自佩服作者以姣好诗意的语词为基本单位,对传主进行的珠圆玉润般的描摹,一柔一刚,相互映衬,读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钱钟书曾经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整个人类努力的进程:“我们希望他来。我们希望他留。我们希望他再来。”我想,或许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对钱先生的敬意──我们希望你来,我们希望你留,我们希望你再来。
  •     喜欢这个书名“沉默、空白” 却是涵盖了一切的广博,这正是钱钟书。 钱钟书身上有一种儒雅的学者气质。这一生的故事,平静却又充满传奇。 有外国记者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简直把他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一些人不远万里,从港台、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来“朝圣”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值得品读。
  •     光阴荏苒,昔日隐蔽在江南小镇中人不识的默存,已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那么多人喜爱他的傲视才情,那么多人艳羡他的贤妻才女,亦有那么多人折服于他的嬉笑怒骂;那么多人 视他自命清高,怪他出言不逊,亦有那么多人不理解他的狂狷。光阴它不言语。它只是悄无声息地为这世间的所有事情做出证明。那些当年盛极一时的东西,无论是流言蜚语也好,揣度臆测也好,声名负累也好,全都成了历史微尘,不足道了。他的闭门谢客,不广交游被人认为是狂傲与自命清高,他自己却认为与其说“狂”,毋宁说“狷”──他不愿意被采访,不愿意被访问,不愿意被过多溢美之词包围,不愿意回复友人书信, 都只是源于他的那一点狷介,那一点“闭门造车”的精神,那一点“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劲头。正如杨绛所说:他只是想踏踏实实做学问,低调做事。而在我看来,钱钟书先生这种甘于寂寞的“狷”,正体现了他的学问与人格之“狂”。正因为对自己的学问充满了自信,对自己的人生哲学充满了信仰,才能毫不怀疑毫不动摇地去做自己的 学问,去实现自己既定的愿景,才能丝毫没有与所谓的“名流雅士”结交优游的私念,成日待在自己的“窠臼”里怡然自得,却仍然能招来许多慕名拜访之人。他是宁可门可罗雀,也不愿门庭若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狷介——他是如此言辞犀利,出口成章,雄辩之才犹如江水滔滔不绝,绝不是“狷介”二字所能一言蔽之。更何况闭门不出的他 ,并没有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腐儒,却成为了世间少有的学贯东西古今之人,成为了横扫文坛学术之人。世界上有如此多的人给予他如此高的赞誉,有如此多的高等学府邀请他前往任教,他都一概置之不理,坚决请辞。这不仅仅是爱国心,更是他的高尚人格之表现。他不争名利,争学问;他淡 泊舛运,珍亲人。他的文字既没有掉书袋的学究之气,也没有媚西洋的崇外之风,他只是他,做他自己的人,做他自己的学问。至于世间评论,任他人说道去吧。也只有他,会在晚年回顾自己以前的作品时,将自己批得体无完肤;也只有他,能让自己当年恩师叶公超的一句“你应该去牛津大学”一语成谶;也只有他,会对慕名想要来拜访的人说出那 句“何必想要见识下蛋的母鸡”;也只有他,对诺贝尔奖不屑一顾,认同萧伯纳的那句话——“诺贝尔设立奖金比他发明炸药对人类的危害更大”;也只有他,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华 访问时想见他,会回答说跟她不是一路人,见了面没话说;也只有他,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不论是恩师也好,名流也罢,学问也好,人格也罢,凡是他不看在眼里的,亦能公然批 驳,其批驳言辞之犀利,狂狷可见分晓。说起他的狂狷,令人不禁想起张爱玲。两人的文笔风格虽截然不同,却颇多共通之处。两人同是夏志清先生在美国竭力推崇的作家,同是名门望族后裔,文笔同样的细致,比喻同样的出彩新 奇,令人叫绝,为人亦同样率真痴狂,叫人既爱又恨。钱钟书曾说,一个人,到了二十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三十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而张爱玲则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钱钟书曾公开表明对冯友兰的轻视。而张爱玲也曾公然在发表的文章里说把她跟冰心相提并论,实在是不能引以为荣的。这是何等的相似!无论是对于自己才气的自知自信乃至自恃,还是对于狂傲的理解,无论是为人处世的毫不遮掩,还是对于自己不屑之人的露骨言论,都十分相似。而至于两人的文笔,无论是对于比喻炉火纯青、信手拈来的运用,还是对于世俗男女刻薄的赤裸裸的不留情面的“揭露”,文学史上皆常将二者相提并论,并行研究。美国著名学者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最推崇的两个作家就是张爱玲和钱钟书。 更有趣的是,沉冰主编的《琐忆钱钟书先生——许景渊(劳陇)先生访谈录》中,许景渊先生一方面 为钱钟书被夏志清“力捧”而骄傲,另一方面又为夏志清将钱钟书与张爱玲相提并论而气愤:“美国的夏志清力捧两个文学家:一个是钱钟书,一个是张爱玲。其实,那是对钱先生的侮辱, 二人绝不可以相提并论!张爱玲的品德很坏。”并认为张爱玲嫁给汉奸胡兰成就等于是自己也做了汉奸。而钱先生则在沦陷区表现出了高风亮节,《围城》就写于上海的“孤岛”时期。先不说第一点,光是第二点,张爱玲亦是写出了《倾城之恋》,其内容旨趣虽与《围城》不尽相同,但是颇多共通之处。何故写《围城》便是高风亮节,张爱玲便是品德很坏,连夏志清先生 将其二者相提并论都是侮辱了钱钟书? 张爱玲的不幸在于,她不似钱钟书,家学渊源颇深,前途光明顺畅。她空有一身才情,却无从施展,常遭埋没。也不似钱钟书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是半生颠沛流离,尝尽世间艰辛苦楚。其 实,张爱玲正是“诗可以怨”之人。操着道德论到处评判他人是非之人,往往是最不道德的人。借用“自由”的名句来说,那便是:“道德啊,道德,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张爱玲本人对于这种言论颇为隐忍,对发这种言论的人也向来是不屑一顾的。至于钱钟书本人,其狂与狷之道,可留给时间做评判。也许正如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先生的唁电所言——“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被铭记在文化历史中,并成为对未 来世代的灵感源泉。”与万里长城齐名的狂狷,未来世代之灵感的狂狷,我们且待驻足,且听风吟。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全书最吸引我的三个字是钱钟书,咬牙切齿的读完了。真心希望有水平的作者来写一部钱大师的传记。时间上,空间上,思想上,学术上,生活中,婚姻里,全方位的为我们解读一下这位大师。
  •     感人之处在于多次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才对钱钟书先生有一种温暖的敬意。读来这本传记,实在不太舒服,词藻刻意华丽,让人难受。
  •     一本极其糟糕的传记,作者满篇看似华丽的文字让我一度以为我在阅读哪位高中生的作文。
  •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 夫妻之间,没有伟人,也没有美人。 我们终日面对的,都是枕边那个平凡的人。 别人眼里的女神,不过是趿拉拖鞋披着睡衣头发随便一挽的素面妇女;外人仰视的男神,也会蹲在厕所里脚跨长江两岸手握重要文件,边抽烟边使劲。 可是,这样的真实的人,却是我们要携手走过漫漫人生的伙伴,不表扬不鼓励,光批评光打击,当初我嫁你娶你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用自己的一辈子,找一个终生的差评师挑毛病闹情绪吗?人到一定份上,该明白的人生哲理和心灵鸡汤早就都搞懂了,并不需要一个总是耳提面命唱对台戏的丈夫或者妻子。 被爱着和被赞美着的人,信心是不同的。对此不以为然的小伙伴们,不妨来看看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与妻子杨绛的婚姻生活状态。 钱钟书,在自己的婚姻围城中,堪称是著名的点赞师。 许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自己的老婆—
  •     言简意赅,难得的佳作。
  •     词藻的确很华丽,不过比起这样子的,我更喜欢朴实一点。朴实更能表现出人物的真实,但的确高中生去看的话运用但写作中可以拿高分。
  •     衝著錢鐘書三字而讀,筆調矯情到噁心,辭藻堆砌。看過錢作品會心知肚明這種風格絕不是他本人所欣賞的,所以寫這麼本自傳真是對錢的大侮辱。
  •     过分多的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来了一本非常一般的自传。。倒是勾起了再看遍《围城》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的念头。
  •     前半本和最后一章矫情的令人尴尬
  •     在看了《楊绛傳》之後忍不住買了這本同系列的《錢鐘書傳》,作者不是一人,內容卻大段相似。信息量不大,兩天就看完了,然而對錢的瞭解並不比通過讀楊的傳記多多少。總之是一本水平一般的傳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