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出版日期:2015-11-1
ISBN:9787108053969
作者:赵静蓉
页数:292页

内容概要

赵静蓉,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分会常务副会长。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文化研究,主要讲授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化导论、英美文学、20世纪西方文学等课程,获暨南大学第二届本科课程全英语教学竞赛优秀奖,是广东省高等学校第四批“千百十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对象。在《社会学研究》、《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4项。著有《抵达生命的底色——老照片现象研究》、《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等,主编有《记忆》一书。

书籍目录

导论
一、作为日常生活的记忆
二、关键词梳理:后现代理论、文化记忆、身份认同
三、流动的社会、记忆和身份
第一章:记忆、记忆文本及其与真实性的关联
一、记忆与符号叙事
二、历史的记忆化书写
三、记忆的边界与危机
第二章:记忆的伦理学与情感政治
一、创伤记忆的文化表征
二、中国记忆的伦理学向度
三、政治道德对记忆的规约及其现实路径
第三章:全球化的记忆生产
一、全球化的话语
二、记忆研究的复兴
三、启蒙与创伤:全球化记忆的两种类型
第四章:作为一种现代症候的认同焦虑
一、归属感的缺失:公域与私域间的区隔
二、“我是谁?”:微观的个体与永恒悬置的身份
三、含糊暧昧的“他者”
第五章:记忆之于身份认同的有效性与合法性:救赎抑或陷阱?
一、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
二、迷失于挪威的森林
三、生存焦虑与文化安全
结语:成为“我”:一项永不停止的身份规划和记忆工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在人类历史上,“我”的发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和主体的“我”的诞生,或许是最具创造性也最具解构性的行为。但“成为我”是一项永远不可能停止的身份规划和记忆工程。在充满冲突与断裂的多元社会,作为一种朴素的认同,记忆或许可以为我们维护自己的身份、维持自我之连续性提供一臂之力。
基于此,《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关注融汇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记忆,谈及了流动时代中人们的记忆危机,记忆的“真”、“善”,“是与非”,“公域”和“私域”的演变,与身份认同的正负相关关系等。书中既有对记忆的范式、身份的构建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建构和反思,又有对《顾颉刚日记》、帕慕克《纯真博物馆》和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文本解读,尝试剖析并解答记忆的相关疑问,是目前国内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的开创性专著。
"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从文化记忆这个角度出发,感觉可以发现很多新的研究视角
  •     读完这本书,终于知道自己当年赵老师的课程论文为什么能拿96分了。嘻嘻。
  •     啊啊啊,写到了帕慕克……
  •     后现代语境下,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是何关系:如何“成为‘我’”的问题。此著应是国内学界在现今“记忆研究”脉络的开创性作品吧。记忆理论涉猎宽广而不至庞杂,导论至第三章当做记忆研究的入门背景知识挺好。遗憾是,文化记忆、身份认同、文本与“真实性”(或说社会脉络)间似未能流畅地“兜起来”。
  •     作者結論是以深度維繫「我」
  •     了解了记忆理论,并通过赵老师的引介认识了阿斯曼夫妇,感知到很多新视角。
  •     两个庞杂的问题。就身份认同这一热点概念梳理细致,更重要是,对文化记忆这一概念进行理论建构,并反照身份认同,是国内开创性的著作。记忆本身就是虚无缥缈人言人异的事物,要寻找一个让人信服的理论建构已经十分困难。感觉往后还可以根据这个主题往更深度结合文本挖掘。内中几章的分析读来文采斐然,分析入理。
  •     说看了是为了写学年论文会不会很俗。但是对记忆这个点,挺感兴趣的。
  •     有些用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真的是很有趣的课题。在图书馆接到的版本,封面一个字也没有,是一片混沌的灰色和若有若无的白色线条,跟“身份”一样,无法确定。
  •     论证了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价值。作者写作方式太繁复,引论多而观点少。
  •     一直在看赵静蓉老师的论文和书,受益匪浅,而且觉得分外亲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