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禅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212036287
作者:徐光兴
页数:226页

内容概要

徐光兴,国内知名的学校心理咨询与教育辅导专家,儿童自闭症诊断、治疗和教育专家。1989年出国留学,专攻临床心理学、精神分析及心理咨询和诊断技术,获日本教育学博士和美国心理学博士学位。为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阅历丰富。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华东地区心理咨询行业机构联谊会会长。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各种著作、译著,文艺作品40余部,计800余万字。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001
一、南山起云,北山下雨001
禅的四幕剧 / 003顿悟与渐修 / 016机锋与棒喝 / 022杀人刀与活人剑 / 026公案与参禅 / 033
二、真实中求开悟,自然中得解脱039
真实 / 041自然 / 045三昧 / 050开悟 / 055解脱 / 061
三、有疑必悟,无疑不悟067
寻牛 / 069见迹 / 071见牛 / 073得牛 / 075牧牛 / 077骑牛归家 / 079忘牛存人 / 081人牛俱忘 / 083返本还源 / 085入廛垂手 / 087
四、止于一心,观照菩提089
禅在日本 / 091禅与森田疗法和内观疗法 / 097禅与脑生理学 / 102禅在西方 / 106禅与现代医学 / 110禅与心理学 / 115
五、山又是山,水又是水119
精神危机与精神分析学的产生 / 121精神分析疗法的技术 / 125短期疗法 / 132禅对危机的介入 / 138禅的治疗技术 / 145禅与精神分析学的比较 / 149
六、自有一双无事手,为做世间慈悲人153
禅对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心理的影响 / 155以禅治心病 / 160心理治疗师的境界 / 165心理治疗师的自净 / 171禅的风范与心理疗法 / 177
七、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更无渣185
生活禅 / 187茶道 / 191居静 / 196食疗 / 202习武 / 209书画 / 214诗歌 / 220

作者简介

本书第一章对禅的文化内涵进行追本溯源,可以发现禅的诞生就是一台充满着变革和斗争,并且有传奇色彩的四幕戏剧。第二章解读禅的自然真谛。禅的治疗效果,就是要让人与真实建立融洽无间的关系,显示实事求是的精神。第三章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对《十牛图》进行新的解说,《十牛图》图亦禅,诗亦禅,含意深长地展示人的精神探索和人性磨炼的进程。第四章揭示了禅与现代科学的关联,同时证实了禅的科学性。第五章将禅学与精神分析学进行比较,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即都是洞察人的生命本性的艺术,指出了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第六章讲述禅的心理治疗境界,论述心理治疗师要点亮别人心中的灯先要点亮自己的心灯。第七章着重讲生活禅,细述了茶道、居静、食疗、习武、书画和诗歌等艺术形式在生活中的作用。


 心理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只喜欢看武打片或抗战片的时候,我便看过《达摩祖师》这部电影。那时,不知道影片在讲什么,不知道达摩是何许人。只记得这部影片的武打很精彩,但在看完精彩的武打之余,又隐约觉得这位达摩和尚有些奇怪。如今,在读心理学的研究生,听老师讲禅学与心理咨询,自己也读禅学公案、思考生活。禅学,曾经在中国生根,后又在日本开花、继而在全世界结果。而把禅学带入中土的第一人却是一位天竺香至国的三王子——菩提达摩。看到“达摩”,儿时那未解的情结就冒了出来,促使我去网上下了这部片子又来看。这次打动我的却不止是达摩大师的漂亮身手,更有他那句句启发人心、引人深思的禅语。当然,菩提达摩——这位三王子在悟道之前也曾是万般迷惑。天竺香至国的国王不久便要驾崩,本已传位于他,而其兄长却想谋篡王位。三王子无意于世间荣华富贵、名利得失,可他又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影片的开端,便仿佛是三王子的潜意识心灵托给他的一个梦:一天,他正躺在树上休憩,却突然从树上掉下来。他迷失在森林里,又在迷雾中遇到了一位智者。这位智者可以看成就是三王子心灵中的先知,他告知了三王子关于以后的预言——今日“必遇凶险,九死一生”;未来“像我一样,一坐九年”。三王子问之:“你是谁?”智者答曰:“我就是你。”这恰符合了荣格的释梦理论,荣格认为梦具有预示未来的功能。梦是一种启迪,是人的无意识原型在努力使整个心灵趋于更合谐、更完整。他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而在集体无意识中,就有阿尼玛、阿尼姆斯、自性、人格面具、阴影、智者等很多原型。如智者原型,就是人类漫长进化的过程中积淀下来,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深远的洞察力,因此梦里的“智者”能预知未来,使个体的心灵和谐、完整。此影片中的“智者”就相当如三王子集体潜意识里的原型,他预言了三王子的今日和未来,也为三王子的未来之路指引了方向。果然,三王子走出迷雾不久,就遭到了其兄长安排的追杀。不是三王子尘缘未尽,却是他的佛缘伊始——他顺利回到了王宫。在王宫里他遇见了般若多罗法师,法师以宝珠为题测试其智光,觉其智光虽忽明忽暗,但仍有彗根。于是,他便留下一锦囊,里置字条:“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三王子看到字条,苦思良久不得答案,心中困惑更深。父王驾崩后,他舍弃王位,决心来找般若多罗法师,愿随他出家从禅。般若多罗法师要三王子修葺一座自修室,以试其法性。几番努力和辛苦之后,三王子终于明了“一切佛法修行皆在心中”,最好的自修室其实也就在他的心中。般若多罗法师于是收他为徒,赐法号“达摩”。法师在灭寂之前嘱咐达摩,他死后六十七年,可前往震旦(中国)弘扬佛法,将禅宗佛法在震旦发扬光大。达摩抵达中土时,中国正值南北朝时代,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南朝梁武帝奉佛至诚,世称“菩萨皇帝”。他闻知达摩大师前来中土,便特派使臣在广州迎接。至金陵,梁武帝与达摩大师却话不投机,只有几句问答。梁武帝:“朕自登基以来,修佛寺,造佛像,抄写经书,供养僧侣,敢问大师,有何功德?”达摩:“无功无德。”梁武帝:“请问大师,世上有没有佛?”达摩:“没有。”梁武帝:“对朕者谁?”达摩:“不知。”其实,梁武帝扶持佛教事业,本有功德,但又贪图功德,便善恶抵消。再者梁武帝身为皇帝,以钱财布施本不是难事,故算不得真布施、真功德。找到自己的佛性,开悟自己,以法布施——弘扬佛法、普渡众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布施、大乘的功德。《金刚经》曰:“凡有所相,皆为虚妄。”佛,本身并无实相,只存于心中,与众生凡人无异。梁武帝既问佛在何处,可谓心中无佛却又执著于佛相。大悟之境,应无凡无圣,既不舍凡,亦不求圣。是谓“廓然无圣”。达摩大师不识自己,不是忘我,而是无我。既是无我,何来忘我?人生在世,最难破的便是我执,时时刻刻带着一个“我”字,焦虑和痛苦便由此而来。不执著于我,也不执著于无我,无我,无无我,又何来“我”的痛苦和不安!话不投机,机锋错失。梁武帝以为达摩对佛法一窍不通,达摩感觉梁武帝形式过于实质。于是达摩一苇渡江,北上嵩山,洞中面壁,一坐九年,等待可传衣钵之人。直到有一位叫神光的和尚出现,神光今日的困惑更胜于当年的“三王子”。他立雪过膝,三天三夜,等待达摩大师为其安心。神光:“请大师为我安心。”达摩:“你心有何不安?”神光:“我虽致力求道,但总有不安之时!”达摩:“将心拿来,我为你安。”神光:“我怎么找不到那颗不安的心呢!”达摩:“我已经将你的心安好了。”随后,神光断臂以表求法之决心,于是达摩大师收他为徒,赐法号“慧可”。我的老师徐光兴教授在《心理禅》一书中分析得好。上面这一段对话,可看作是慧可求询达摩的一次心理咨询面接。但达摩大师没有问询慧可的生活经历、目状况和症状缘由,也没有对慧可进行心理测量和诊断。达摩只是说:“把心拿来,我为你安。”心,其实就是他痛苦的主体,是不安和痛苦的承载者。达摩大师这一说直指慧可所受困扰的核心,即他内心的不安和矛盾。其实,并不是慧可的苦恼和痛苦不能解脱,而是主体的对象(心)还没有醒悟,还在不断地承受痛苦和不安。禅宗认为,世上的痛苦和不安并不是一个难题,主体的内心如何安才是最大的问题。“找不到那颗不安的心”,就是一切都安好了!自公元520年,达摩大师由南印度航海东来,登陆广州,后至金陵,又北上洛阳、再入嵩山,游历中土名刹古寺,不遗余力在中国弘扬禅宗佛法。公元536年,达摩大师自觉他的时辰已到,西归之前,他要四位徒弟把自己所学的心得说来听听。  道副:“依徒弟看来,我们应该不执著于文字,也不舍弃文字,要把文字当作一种求道的工具来使用。”  达摩:“你只得到了我的皮。”尼总持:“据我了解的,就像庆喜看到了阿閦佛国,一见便不再见。”  达摩:“你只得到了我的肉。”  道育:“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本来是空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非实有。依我所见,整个世界不存在一法。”  达摩:“你得到了我的骨。”  最后,轮到慧可时,他走到达摩面前一言不发,只三叩拜,然后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达摩说:“你得到了我的髓。”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弟子迦叶破颜微笑,后称“拈花微笑”。今日,慧可默然无言只叩拜作礼可谓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达摩大师知慧可深得禅宗精髓,便传其衣钵。于是,慧可成为禅宗二祖。禅宗传至唐六祖慧能时,已赫然发展成中国佛教中势力最大,最富有生机的一支了。这验证了达摩祖师传法慧可时,曾说的四句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一花,便指达摩祖师所传的禅宗佛法;五叶,也就是先后产生的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沩仰五宗。自此,禅宗便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蔓延开来。文/郑世彦,原载《校园心理》2008年第3期。
  •     心理治疗的三重境界有些专业人士把它分为三个阶段,或者由低到高的三种境界,即凡人的境界、脱凡的境界和入圣的境界。与处在第一种凡人境界的心理治疗师相处时,你会感觉他十分自信,性情比较张扬,而且很有锐气。他们对各种治疗方法和理论差不多都已经掌握了,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常常是追究型和控制型的方式,乐于使用各种“立竿见影”的简洁明快的方法,出现“野蛮分析”或“野蛮治疗”的时候比较多。而且很有可能他们自身的有些问题并没有解决,有一些情结还没有打开,从而影响着他们治疗的心态。这样的境界很多人都可以达到。能够到达第二种境界的人不多,因为毕竟要超越凡人。这时候心理治疗师必须拥有更多的心理能量,而且其自身的情结也解决了不少,他们成为比一般人更健康的人,或者叫自我实现型的人。当你靠近他时,你可以感觉到他的内在很自信,但这种自信已经不再给他人以压力。他们神情内敛,对人和气,接近他就像靠近春天的太阳般温暖和舒适。他明白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本人真实自我的界限,也了解自身的局限。他从来没有想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他可以坦然地谈及自己的不足之处。他明白自身的弱点,这已不能让他感觉到是一种威胁。这样的心理治疗师,常常会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崇拜,即使是同行,也禁不住要对他表示尊敬和欣赏。他无论采用哪种流派的方法,人本主义的精神都会贯穿于始终。他们的所说所做,都是出于对他人真诚的关怀和爱。脱凡的境界,应该说已经达到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还有第三种境界——入圣的境界。这种心理治疗师,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因而他并不会特意地装扮自己。当你靠近他时,不能感觉到任何外显之气,只能感觉他的内心,就像大海般的深湛和平静。他的一个微笑,足以让你感到温暖,哪怕他只是静默少言地待在那里,你也能感觉到从他身上发散的那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到了这样的高度,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治疗!一切的流派和一切的技术都隐退了,只有这化育万物的精神还存在着。可以说这种人,世间几乎很少有,而这种境界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当他经过无数修炼和顿悟,当他无所谓自信与不自信,无所谓自卑与不自卑,散发着博大的、完全没有偏见的、淡淡的无形之爱,并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的时候,也许在那一瞬,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寻禅图我认为这第三种境界如果用禅的意境来说明,也许就能明明白白地理解了。但我不赞同“入圣”的境界一说,而认为它是一种禅的风范、禅的蕴涵和禅的意境。这种境界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可望而不可即的,也不是一种刻意装扮的“神圣化”东西。它初看上去,应该与凡人的境界非常相似。一位学僧看到禅宗里有一段名言:“在我们修禅之前,山脉是山脉,河流是河流;在修禅之时,山脉不再是山脉,河流不再是河流;修完禅之后,山脉仍然是山脉,河流仍然是河流。”“这是什么意思呢?”弟子不明白。迷惑不解的学僧去问禅宗大师。大师解释道:“最先的状态和最后的状态是相似的,只是在过程当中截然不同。起先,我们看到山脉就是山脉,最后看到山脉也是山脉。但在这当中,山脉不再是山脉,河流不再是河流,为什么呢?”弟子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禅师继续说:“因为一切都被你的思维、意识搅乱了,混淆了,好像阴云密布、云雾缭绕,遮住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这种混淆只存在于认识当中的过程。在开始沉睡中,一切都是其本原;在最后三昧中,一切又恢复其本原。当中阶段正是关于世界、思想、自我的认识,使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了,它正是不幸、地狱的根源啊。”弟子自以为明白了老师的解释,唉声叹气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哎,这么说起来,凡夫俗子和修禅的开悟者也没有什么区别!”“说得对,”禅师答道,“实在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开悟者离地六寸。”“离地六寸”是一种超越,但并没有超越到“神圣的云端”里去。禅者和凡人是一起生活的,但是禅者“离地六寸”站得更高,有着和凡人不同的眼光,他们能拨开生活的迷雾,站在生活之上、事物之外,更清楚地认知真理,即所谓的大智若愚。禅者有时像个凡人,但他与凡人并不是在一个层面上。以上的论述可以看作是修禅的三种境界。由于不在世俗感性之外、之上去追求超越,而且不承认有这种超越,强调超越即在此感性之中,或仅强调某种感性的净化,因此与一些宗教追求完全舍弃感性以求精神净化便有很大的不同。如前所述,它在客观上仍包含着对感性世界的肯定和自然生命的欢欣,而这也正是审美感受不同于宗教经验之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总是把世界上的事物与事物看成是彼此不同、相互对立的。例如,认为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此就是此,彼就是彼,此与彼之间判然分明,僵硬对立。这是因为在主客二分式中,“自我”不仅是实体化了自己,而且是实体化了客体,而此一实体化的客体与彼一实体化的客体之间只能是彼此外在的、相互对立的。上述那个“离地六寸”的故事,来自我国唐代的禅宗语录。日本的禅学教授阿部正雄在其所著的《禅与西方思想》一书中是这样引用和解释的。“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里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上面所说的此就是此,彼就是彼,此与彼判然分明,僵持对立;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就是上面所说的此不是此而是彼,彼不是彼而是此。阿部正雄在解释为什么先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又“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时,认为这是由于“主观与客观的二元性”中的“自我”站在事物(客体)之外,从外部看待事物(客体),从而把事物“客观化了”所致。但是,他认为“要克服主、客二元对立,只有通过第二阶段‘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认识才有可能”。阿部正雄又解释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乃是对“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否定性认识”,这个认识虽然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如果仅停留在这种否定性认识上,那将是“虚无主义的”,因为这将会把“无我”与“自我”简单对立起来,“人们仍易于把无我客体化,把无我执著为有别于自我的一种东西”。也就是说,最终仍未摆脱主客二分式的实体性和二元性,只有到了“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高度,才能完全摆脱主客二分式及其实体性和二元性的认知局限。因此,禅师认为的最高境界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真我”,而不是第一、第二境界的“自我”和“无我”。心理咨询和治疗进行到最后阶段,不仅是患者,连治疗师自己也要问:人生的真相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此版版面设计更为美观,阅读更为舒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