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

出版社:山西人民(山西经济)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806367896
作者:罗必良主编
页数:763页

章节摘录

(一)制度变迁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研究当一定的技术和社会条件发生变化时,制度演化的原因、动力及形式等。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著名新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North)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其他的还有戴维斯(L.Davis)、拉坦(V.Ruttan)、林毅夫等。1.制度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与制度的均衡分析制度的运转是通过各经济主体的具体操作而实现的,在正交易费用世界里,每种操作均需一定费用,这一费用之和便构成了制度成本。另一方面制度的实施也会带来一定的收益,它表现为因顺利合作而使生产成本下降,从而实现源自分工与专业化的潜在收益。通过比较制度的成本与收益就可以确定制度实施的效率状况,当实现一个同样的有效激励或同样的资源优化配置时,所需费用最低的制度(或制度安排)就是最有效率的制度(或制度安排)。而制度成本的大小则直接取决于制度与相应的技术及社会环境的匹配状况,若匹配合理,则费用就低,反之则高。这正是经济组织理论和产权理论所揭示的,必须选择合理的交易组织形式和合理的产权形式,以降低制度费用。若制度与相应的技术及社会环境达到了最佳匹配,这时制度费用最低,则人们对既定的制度结构或制度安排感到满意,无意也无力去改变现行制度,这就称之为制度均衡。反之,若两者未达到最佳匹配,制度效率不高,人们对既定制度不满意,这种意欲改变而尚未改变的状态,就称之为制度非均衡。2.制度主体与制度供求当人们采取制度行为,进行制度选择和制度变革时,就成为一个制度行为主体,简称制度主体。它可分为两类,一是制度决定者,这部分人是制度选择和制度变革的决定者;一是制度接受者,指在制度选择和变革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人,是既定制度的接受者。制度需求指制度接受者在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对新制度产生的需求。制度供给指制度决定者在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提供的潜在的或现实的新的制度(或制度安排)。3.制度变迁的原因及过程所谓制度变迁指制度供给满足制度需求的过程,也就是一种新的有效率的制度(即目标模式)对原有的低效率制度(即起点模式)的替代,亦即制度由非均衡状态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

前言

写作本书是图谋已久的事情。我从1994年开始为研究生讲授《新制度经济学》课程。最初选用的教材是张军博士的《现代产权经济学》(1991),同时参考了盛洪博士的《分工与交易》(1992)和张宇燕博士的《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1992)。随后的教学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包含了黄少安博士的《产权经济学导论》(1995)、刘世锦博士的《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1994)和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1996)。1996年出版的思拉恩•埃格特森的《新制度经济学》,以及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若干译著和本土化专著,大大丰富了教学活动的选择空间。从1997年开始我主要以我的博士论文《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随后于2000年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作为主要教材。但这毕竟不是一本教科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第一节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与体系二、新古典经济学面临的挑战第二节旧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旧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二、旧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三、旧制度经济学的发展第三节新制度经济学的背景、假设与流派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二、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基于假设前提三、新旧制度经济学的比较:语义、联系与区别四、新制度经济学不同流派的一个概述*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第二章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第一节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一、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逻辑结构二、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第二节新制度经济学的中心命题与分析框架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三大命题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第三节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实证观点三、科斯理论的方法论四、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第二部分制度的起源与变迁第三章制度与制度系统第一节制度的含义第二节制度的正式定义:博弈论的观点第三节制度的分类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二、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三、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第四节制度系统与社会秩序*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第四章制度的起源及功能第一节合作的起源一、控制社会的三种办法二、合作的缘起:“囚犯困境”模型三、合作问题:引入非经济因素第二节财产制度的起源:一个思想实验第三节关于制度起源的不同解释一、科斯的制度起源:交易费用二、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第四节制度的功能及其缘由一、关于制度功能的不同界定二、四类问题与制度的功能第五节案例研究:一个村庄内部的互助合作与制度选择一、背景与问题二、博弈结构三、博弈模型四、集体主义文化传统与公社制度构成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五、村民支持公社制度的三项主要原因*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第五章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制度变迁的理论要点第二节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一、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二、制度变迁的源泉及适应效率第三节制度变迁的方式一、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二、渐进式变迁与突进式变迁三、主动式变迁与被动式变迁四、局部变迁与整体变迁第四节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分析一、政府因素二、决策者因素三、意识形态因素四、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因素五、学习机制第五节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一、均衡与制度均衡二、制度的“纳什均衡”状态三、制度变迁的起点四、制度变迁的时滞五、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六、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第六节制度变迁的绩效评价一、关于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二、一致性同意:作为效率评价标准三、关于制度变迁的若干政策建议第七节案例研究:一套低效率制度为何能够长期生存下来一、问题的提出二、应对市场竞争的办法:核心制度收缩与边缘制度创新三、公社体制改革的底线:稻田必须集体耕作四、为什么要坚持公社体制:公社体制背后的思想观念五、小结*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第六章制度变迁的发生机理:进一步的说明第一节凡勃伦:思想习惯构成制度系统的基础第二节哈耶克:思想观念决定制度系统的形成机制与演进方向第三节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理性选择模型一、关于制度变迁的理性选择模型二、对理性选择模型的修正:将价值观引人行动者的主观模型三、对理性选择模型的补充第四节格雷夫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文化信念与制度演进第五节对四位经济学家理论的简要评述第六节制度变迁的精英理论

作者简介

随着教学经历的延续,教材及专著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一方面是国内外出版的专著由于研究角度与兴趣的不同,只能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另一方面是已经出版的教科书,要么覆盖范围有限,要么深度不够。重要的是,仅仅限于文献资料的介绍,是难以满足教学要求的。
本书追求的特点:
第一,能够综合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领域与基本内容,具备全面性、完整性;
第二,能够反映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进展与主流成果,具备前沿性、权威性;
第三,理论叙述与案例分析结合,一般问题与“中国问题”结合,具备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特点。
第四,是我国目前出版的《新制度经济学》教材中最具化表性的专著型教材,也是与国际规范接轨的标准教科书。


 新制度经济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这本书内容翔实,有比较易懂,同学们注意买喽!
  •     良哥的大作果然不同凡响,看来长江学者确实需要有几把刷子!本书内容涵盖面广,将很多新制度学派之外的内容也辐射到了,能够由理论联系实践,是本难得的好书。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有些章节直接取材于其他学者的著作,而没有加以精雕细琢——然而,这还是瑕不掩瑜,依然有让人一次性看完的巨大吸引力。
  •     其实,好像就是一本比较好的资料集
  •     大部头,书写得很不错
  •     就是个大汇总而已~
  •     新制度经济学教材里,我觉得目前最好的一本入门。把难度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不同章节里有所区分。
  •     我在南大图书馆借了两次,终于买了下来。有些体系有点不够好,但是总的来说,很全面的一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