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沃什词典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49544264
作者:[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页数:480页

内容概要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1911―2004),美籍波兰裔诗人、作家、翻译家,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流亡者,“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或许是最伟大的”。著作宏富,主要作品有诗集《冬日钟声》、《在河岸边》、《三个冬天》、《白昼之光》、《日出日落之处》、《无法抵达的土地》、《拆散的笔记簿》,政论集《被禁锢的头脑》、《权力的攫取》,自传体小说《伊萨谷》,回忆录《故土》,日记《猎人的一年》,译著《圣经•诗篇》、《五书卷》,等等。

书籍目录

目 录【部分】
译者导言  米沃什的另一个欧洲/西川
A
ABRAMOWICZ, Ludwik 卢德维克•阿布拉莫维奇
ABRASZA 阿布拉沙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American 美国艺术文学学院
ADAM AND EVE 亚当与夏娃
ADAMIC, Louis 路易斯•阿达米奇
ADAMITES  亚当天体信徒
ADMIRATION 敬慕
AFTER ALL 终究
ALCHEMY 炼金术
ALCHIMOWICZ, Czesław 切斯瓦夫•阿尔希莫维奇
ALCOHOL 烈酒
ALIK PROTASEWICZ 亚历克•普罗塔谢维奇
AMALRIK, Andrei 安德列依•阿马尔里克
AMBITION 抱负
AMERICA 美国
AMERICAN POETRY 美国诗歌
AMERICAN VISA 美国签证
ANCEWICZ, Franciszek 弗朗契舍克•安采维奇
ANGELIC SEXUALITY 天使性态
ANONYMOUS LETTERS 匿名信
ANTHOLOGIES 作品选
ANUS MUNDI  世界肛门
AOSTA 奥斯塔 072
ARCATA 阿卡塔
ARON, Pirmas 皮尔玛斯•阿龙
ASZKENAZY, Janina 亚尼娜•阿什克纳奇
ATILA 阿提拉
AUTHENTICITY 可靠性
AUTOMOBILE 汽车
B
BAAL 巴尔大神
BACZYŃSKI, Krzysztof 克日什托夫•巴琴斯基
BALLADS AND ROMANCES 《谣曲与罗曼司》
BALZAC, Honoré de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BAROQUE 巴洛克
BAUDELAIRE, Charles 夏尔•波德莱尔
BEAUVOIR, Simone de 西蒙娜•德•波伏瓦
BEND 班德镇
BERKELEY 伯克利
BIOGRAPHIES 传记
BIOLOGY 生物学
BLASPHEMY 亵渎
BOCCA DI MAGRA 马格拉河河口
BOGOMILS 鲍格米勒派摩尼教众
BOŁBOT, Yan 扬•波乌勃特
BOREJSZA, Jerzy 耶日•博热依沙
BOROWIK, Anielka 阿涅尔卡•博罗维克
BOROWSKI, Edward 爱德华•博罗夫斯基
BROCÉLIANDE, Forêt de la 布劳赛良德森林
BRONOWSKI, Wacław 瓦茨瓦夫•布罗诺夫斯基
BUDDHISM 佛教
BULSIEWICZ, Tadeusz 塔杜施•布尔谢维奇
BYRSKI, Tadeusz and Irena 塔杜施•别尔斯基和伊莱娜•别尔斯卡
C
CALAVERAS 卡拉维拉斯
CAMUS, Albert 阿尔贝•加缪
CAPITALISM, The End of 资本主义的终结
CARMEL 卡梅尔
CENTER and periphery 中心与边缘
CHIAROMONTE, Nicola 尼古拉•恰罗蒙特
CHURCHES 教堂
CITY 城市
CONGRÈS pour la Liberté de la Culture 文化自由大会
CONNECTICUT RIVER VALLEY 康州河谷
CRUELTY 残酷
CURIOSITY 好奇
……

DISAPPEARANCE, of people and objects 消失的人和物
米沃什年表
米沃什主要著作年表

作者简介

“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98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人生回忆录,呈现20世纪历史文化广阔的精神地图。
1940年6月,29岁的切斯瓦夫·米沃什闯过苏军与德军四道防线,从维尔诺长途跋涉到纳粹占领下的华沙。半个多世纪流亡生涯之后,他才终于重返故乡维尔诺,一座“从童话中长出来的城市”。与自己的过去重逢,他回到一种间接的自我表达方式,开始为各种历史人物事件登记造册,而不是谈论他 自己。
《米沃什词典》就是这样一件替代品。它替代了一部长篇小说,一篇关于整个20世纪的文章,一部回忆录。书中所记的每一个人,都在一个网络中活动,相互阐释,相互依赖,并与20世纪的某些史实相关联。
《米沃什词典》是米沃什亲自经历与见证的20世纪。与他一起到过人间的天堂或地狱的人,几乎都已去了幽灵王国。本书是对那些灵魂的召唤,以文学这一永恒的纪念仪式,换取他们的片刻显形。他用词典这一相对客观、抽离、高度浓缩的形式,以平静、卓越的才智,将他的时代丰富层面的体验,浓缩为一个个充满高度智性和深沉情感的词条。
“我的20世纪是由一些我认识或听说过的声音和面孔所构成,他们重压在我的心头,而现在,他们已不复存在。许多人因某事而出名,他们进入了百科全书,但更多的人被遗忘了,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利用我,利用我血流的节奏,利用我握笔的手,回到生者之中,呆上片刻。” (切斯瓦夫·米沃什)
西缪尼·希尼——作为一个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伟大在于,他具有直抵问题核心并径直作出回答的天赋……他是这样一种人,这种人拥有暧昧难言的特权,能比我们认知和承受更多的现实。
约瑟夫•布罗茨基——(米沃什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或许是最伟大的。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作为一位诗人和一位思想家,米沃什勇于跟他的敌对者共存,仿佛他已告诉自己:要存活于这个时代,只有通过吸收它。
约翰•厄普代克——(米沃什是)一位就在我们身边但令我们琢磨不透的巨人。
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米沃什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揭露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处境。”
作品看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人生之书——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2004)的一生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哈斯称其为“20世纪最重要与最恐怖事件的目击者”,本书是米沃什进入生命最后阶段的回顾与总结,吸收他的时代的美好与糟粕,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与博学诙谐写就的人生之书。
★比《被禁锢的头脑》更为深邃广博的精神地图——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米沃什以《被禁锢的头脑》的作者而知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更多人才知道他是一位世界级的大诗人。米沃什说,他用几本书(《被禁锢的头脑》、《权力的攫取》等)履行自己的义务之后,便不在继续往前走,因为“意识到另一重召唤”,深知自己必须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写作。《米沃什词典》展开了米沃什深邃广袤的精神地图,揭示其创作与反叛的源泉。
★为20世纪历史文化立传,以文学作为永恒的纪念——米沃什为其开列词条加以描述的人物、事件、地域、主题,在《词典》中呈现为一幅幅难忘的素描,充满生动细节与敏锐判断:将波伏瓦、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弗罗斯特、爱德华•霍珀、阿瑟•库斯勒……置于审视之下,接受回忆的召唤,对更广泛的主题进行反思,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米沃什本人独特迷人的自画像。
★针对偏僻典故细致加注,呈现20世纪“另一个欧洲”——作者回忆庞杂渊博,记述旁征博引。关于波兰、东欧的历史文化知识、人物背景典故,本书针对那些既不熟知于英语世界,对国内读者也颇为偏僻的,增加大量注脚,并添加“词条检索目录”,附录完整“米沃什年表”及“主要著作年表”,并收入作者早年珍贵照片,以飨读者。


 米沃什词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很久以前——也或许并没有那么久——有过这么一群波兰人,他们写作,绘画,建设,在欧洲边缘的小酒馆里谈论无政府主义,完全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后来他们有的被纳粹枪决,有的被苏联流放,有的死在奥斯维辛的集中营,有的死在古拉格的集中营,还有的从古拉格归来为盟军作战,穿着胜利者的军服进入罗马,最终却也死于战争留下的病痛。侥幸活过这一切的,多半流亡到了美国、英国、法国或阿根廷,有的人在巴黎的小公寓里写着一出版就被遗忘的书了却残生,有的人受不了记忆的重负而吞枪自尽,还有的人试图向世界说明曾经在波兰发生过的,说明在铁幕笼罩下的波兰正在发生的事情,揭露午夜的梦魇和正午下的黑暗,得到的回应却是攻击、质疑、无视以及这样的回应:“纯粹的邪恶?先生,你真的想让我们相信魔鬼的存在吗?”至于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些波兰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犹太人混居的的城市和庄园,早被战火和清洗破坏殆尽,整村的人被迁去了西伯利亚。“当年一度人口稠密的地区甚至连名称都没保留下来,这地方现在在地图上是一片阴郁的平原。”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他们中的硕果仅存者,因为诺贝尔奖而侥幸被世人记住的人,试图用一本词典记下那些消失的人和物,让他们”回到生者之中,待上片刻”,因为“除了我,可能再也没有人记得他们了”。这本词典就是作者的“20世纪回忆录。”刚刚逝去不久的20世纪的记忆,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已经过于遥远了。另一位活过了整个20世纪的老人,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经为他执教大学的学生课下问他“既然有第二次世界大战,那说明还有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这样的问题而震惊,并将之写进了《极端的年代》——一部讲述1914~1991世界史的著作——的前言。我想对于20世纪,我们中国人记住的不比波兰人或英国人多,我们该怎样去承载我们的历史记忆呢?最后要说一句的是,这本书的内容不像我写的那样沉痛,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回忆和他对种种事实的理解。作者始终保持着冷静与克制,偶尔还带有一点幽默和对往昔的追忆,顺便聊上几句他的人生哲学,虽然沉重但绝对不乏可读性,倒是其中大量的地名人名历史事件可能需要阅读者对欧洲史有基本的认识——比如说,你总得知道华沙起义是怎么一回事儿吧~!
  •     看到《米沃什词典》,难免会让人想到《哈扎尔词典》或《马桥词典》。不同的是,后两部著作是虚构的小说,前者则是一部非虚构的随笔集。米沃什以词条的形式,讲述了生命中的159个人生词条。这部著作可以说就是米沃什的人生词典,每一个词条里,都记录了他对人生的一些重要回忆与思考。 《米沃什词典》首次出版于1997年。此时的米沃什已经是八十六岁的高龄了。回首自己的一生,难免会百感交集,甚至难以找到一条明朗的线索去叙述。词典就像是一个容器,可以容纳下各种主题。因此翻看这部“词典”式样的书籍,会发现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这159个词条,不仅包含具象的人名、地名、物名、机构名等,还包含诸如敬慕、终究、抱负、亵渎、残酷等抽象的名词。借助这些各式各样的词条,米沃什将自己人生的感喟悉数收入了进去。 米沃什在本书的《跋》中写道:“我们生活在时间中,所以我们都服从这样一条规律:任何东西都不能永远延续,一切都会消失。”正是为了对抗这种令人沮丧的消失,米沃什拿起了手中的笔,让那些业已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人、事、物等,在他的笔下停留,并且永远流传下去。作为一名流亡流亡知识分子,米沃什去国多年,可是关于故乡维尔诺的记忆却从未消失。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我越是远离家乡,我越要找到与那个来自谢泰伊涅和维尔诺的故我的关联。”多年以后,米沃什发现维尔诺如同母亲般,不仅生养了他,而且对他思想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书中他把很多词条都献给了维尔诺。例如他把第一个词条给了《维尔诺评论》的出版人卢德维克•阿布拉莫维奇。这个人物在历史或许不会留下什么影子,但是他的行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直到30年代,卢德维克•阿布拉莫维奇一直自费出版《维尔诺评论》”却影响了米沃什。米沃什说,这本薄薄的期刊,虽然其貌不扬,发行量有限,但是意义要大得多。它传达出的观点来自见地卓越、有类启蒙时代的精英圈子。米沃什甚至把阿布拉莫维奇想象为莫扎特《魔笛》里的大祭司萨拉斯特罗。在本书中,米沃什几乎将曾经生活于维尔诺的各色人物都呈现了出来,如躲避“职业负担”、想做“永远的学生”的波兰犹太人阿布拉沙,“被无助感压垮,深深地陷入沮丧”的俄国人亚历克•普罗塔谢维奇,年迈、贫穷、无助的德鲁日伊诺姐妹,等等。米沃什忧伤地写道:“除了我,无人再记得她们的名字”了,进而为“人类的命运竟能凄凉如此”而叹息不已。书中字里行间弥漫出一种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读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米沃什试图为这些卑微的人物立此存照的努力。 米沃什说:“我的20世纪不仅与波兰有关,也与美国有关”,诚哉斯言,很难想象,如果没有196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聘请,历史上的米沃什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就不会在1978年获得纽斯塔特奖或者后来的诺贝尔奖”。米沃什坦言:“我是个西方文化的追慕者,我的左派倾向并没有改变我的亲西方主义”,可以说,米沃什在今日的声誉与成就,与美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国文人对他的赞扬,美国文化的浸润,都是他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米沃什在本书中也把很多词条献给了美国。他写被人遗忘和忽略的美国作家路易斯•阿达米奇,他说阿达米奇的著作使他“获益良多”,并且塑造了他的“美国经验”。他写美国诗人惠特曼,毫不掩饰地表达对惠特曼的喜爱,他说:“在所有美国诗人中,一直让我倍感亲切的就是沃尔特•惠特曼。他满足了奥斯卡•米沃什所说的伟大所需要的条件。……一个人体验惠特曼就像体验一位绘画家的巨幅画作,通过仔细观察,你会辨识出许多夺人的小细节。” 除了维尔诺和美国,另外一个对米沃什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是法国。米沃什在法国流亡了十年。十年的法国生活,对米沃什的人生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米沃什在书中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他说波德莱尔“对大城市的神话意象做出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巴尔扎克。在这一方面,T.S.艾略特的《荒原》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都是对他的继承。”他从未见过波伏娃,但是对她的反感到现在也没有减弱。他说:“我不能原谅她与萨特联手攻击加缪时表现出的下作。”他写加缪,说“加缪给我的礼物是他的友谊。” 他写了他对法国文化的矛盾心理,在巴黎的两次逗留,弱化了他心中作为文学和艺术国度的法兰西的形象。同时他对法国文化心怀感激。法语使他得以了解晚近文学的发展,法国宗教哲学家使他受益匪浅。他对法语的熟练掌握在30年代后期和战争期间对他的阅读至关重要。但是法国知识分子的错误使他不再相信任何后来的“主义”,如果它们源自巴黎。 维尔诺-法国-美国,不仅仅是三个地理坐标,更是米沃什的三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在这本“词典”里,米沃什围绕着这三个地理坐标撰写人生词条,将这一生的遭遇与思考和盘托出,由此写出了这样一本丰富多彩的“人生之书”。
  •     “难道只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事?”切斯瓦夫•米沃什少年时代有位亲密的玩伴,斯蒂凡•扎古尔斯基,绰号“大象”。米沃什和大象都是“流浪汉俱乐部”的成员,两人一起参加同学聚会,一起远足旅行,一起驾着独木舟航行去巴黎。因为大象,扎古尔斯基家的利波夫卡庄园成了朋友们旅行(和避难)的据点。庄园位于威里亚河畔,河水湍急纯净,有“金黄的河床和天蓝的水面”。在这里游泳成了“流浪汉们”欢乐的仪式。他们会一个个跳进河里,泼水,嬉闹,比赛,“一直游到河的中央,然后随波逐流”。米沃什后来回想大象,总是与他们在水上度过的日子有关,年轻的大象在海岸边,在码头上,像个水手。曾经他们驾着小船行驶到莱茵河,在河里翻了船,沿着黑森林的山间小路漫游到巴塞尔。在那儿他俩遇到几个德国少年,他们“很快就要披上军装”。米沃什一直活到九十几岁,后来他有机会度过许多在河上的时日,那些河流向他展现它们的灵魂。他设法了解许多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的全部情形,比如倘若驾驶独木舟,途中是要划过大片的水草,还是得绕开森林的树桩。在美国,他开车旅行,紧跟着河流穿山过岭,直到它们流入太平洋的入海口。自从离开维尔诺,米沃什很少与大象联系,只有1940年夏天,他们曾在华沙偶遇。大象那时在做玻璃装配工,米沃什相信,这只是在给更重要的工作打掩护,他实际上属于波兰流亡政府的地下抵抗组织。苏德战争爆发后,大象回到利沃夫,“在一栋高楼上层的一间房子里,他被盖世太保逮捕,受尽折磨。为了逃避进一步的折磨,为了不让自己背叛任何人,他跳窗自杀了”。多年以后,米沃什把威里亚河写进了诗歌:“河流在这里转弯,流出森林。/它在阳光下翻滚,充满碧绿的反光。/这是星期天。村子里教堂的钟声嘹亮。/白云聚拢又散开,天空再度澄明。/顺着低矮的岸,他们跑得很远,变得很小。/他们试一下水,跳进去,河流便驮载起他们。/脑袋在中流时隐时现——三个、四个、七个。/他们互相比赛、叫唤,回声荡漾。//我在别人的土地上描写这一切。/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什么目的。/难道只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文学作为永恒的纪念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裔美籍诗人、作家、翻译家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 1911―2004),其一生的经历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米沃什词典》是这个故事的最后的总结,智慧的呈现。90年代,米沃什五十年后首次重回故里,他说,曾经走在那些街道上的人,他一个也没有见到,他们不是失踪,就是死了,或者被流放。九十高龄,米沃什开始写回忆录《米沃什词典》。“词典”(Abecadlo)是波兰特有的文学形式,由短文(词条)组成的松散文体,文章按词条名首字母的顺序编排。《米沃什词典》中的词条,译成中文平均一两千字,短的二三百,最长的篇幅也不超过四千。考虑到它涉及时间地域之广,人物题材之多,这样的写法必须是高度浓缩的。米沃什用这种相对客观、抽离的文体,刻意与他自己保持着距离。《词典》的这位叙述者的声音,不像回忆录常见的那样充满倾诉欲,相反的,它是一种“沉默寡言者的声音”,触摸到逝去的岁月的深渊。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回忆录,米沃什在书后“跋”中作了解释:“我的20世纪是由一些我认识或听说过的声音和面孔所构成,他们重压在我的心头,而现在,他们已不复存在。许多人因某事而出名,他们进入了百科全书,但更多的人被遗忘了,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利用我,利用我血流的节奏,利用我握笔的手,回到生者之中,呆上片刻。”米沃什始终小心守护着他的时代的历史经验。与他有过交集的人们,有的进入了历史的注脚,但更多的被时间之水覆没了,他们的名字或许只在米沃什的头脑中还闪着一星微光。驱使他写作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生者对死者的责任感,以文学这一永恒的纪念,祭奠逝去的亡魂。在《词典》一个个词条看似粗略的叙述背后,是整个20世纪庞杂沉痛的历史记忆的暗涌。美国桂冠诗人(1995—1997)罗伯特•哈斯称米沃什是“20世纪最重要与最恐怖事件的目击者”,同时对于这些事件他还是“创新兼反叛的思想者与触角”。孩童时代,米沃什曾与父母在俄罗斯各地流徙,经历了一战到十月革命后动荡的时局。后来,作为一个欧洲小国的公民,他的命运一再与国家的悲剧牵系。他亲历了苏联和纳粹的入侵,目睹了屠杀和亲友的死亡,穿越战时封锁线逃亡,还有从社会主义波兰驻法大使馆职位上出走这样的戏剧性事件。被放逐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之外,他在巴黎过了忍饥挨冻的九年,在以《文化》(Kultura)杂志为据点的东欧流亡知识分子圈里活动,圈里形形色色的人物——《词典》各处均有述及——有不少从大屠杀中侥幸生还(有些故事,米沃什说,可以写成精彩的剧本,但是无人会写)。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将波兰视作“世界的肛门”,将斯拉夫人作为劣等民族大量杀害。米沃什的许多同学亲友死于屠杀,死于战乱,死于苏联的“古拉格”集中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死亡对于米沃什是一种常态,而他自己是与整个的不幸为邻。在《词典》的每一页,都能看到死者潜伏的幽灵。米沃什在书中写道,“倘若我能够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我本可以搞出一种控诉和呻吟的文学。然而,我与我心里挤出来的内容保持着距离,这在艺术上帮了我的忙。”这种自觉的距离感,令《词典》的情感氛围带着冷调的背景。他的文字可以寥寥数语,直抵症结,这是诗人的直觉,也是智者的天赋。在《词典》中他用大量简笔,笔下的人物、观念,删去枝桠,都以最核心、最精神的面貌呈现纸上,带着发光的细节。他摆脱了那些外在因素的束缚,“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的核心”,正因为此,回忆录中谈及的一些人物事件,尽管背景陌生,读来却有影画的即视感。那些一句击中的叙述:“这位德国诗歌和音乐的倾慕者,一本关于贝多芬的书的作者,就在这一天,在帕尔米里被(纳粹)枪杀。”“基谢尔是真相的殉道者,总是为谎言而盛怒。他是个长寿之人,记忆多多,因此一直处于一种被激怒的状态——他长期生活在共产党的波兰,这是一个伪造和涂改历史的大工厂。”“突然,他从兜里掏出一把左轮手枪,把枪管插进嘴里,开枪打死了自己。很明显,他在此遭遇的事情,是往一盏已盛满厌恶的水杯中投下的最后一滴……不用说,他敏感细腻,在一个温文尔雅的环境中长大,受到较好的保护,远离社会底层习以为常的残酷的现实。那种残酷和庸俗随着革命翻腾到了生活的表层,变成了苏维埃的生活品质。”……米沃什身兼多重身份:诗人、学者、翻译家、政论家(《被禁锢的头脑》《权力的攫取》)。当他谈论着“烈酒”、“城市”、“教堂”、“初恋”、“知识”、“偏见”……他的见解和断语带着智性的魅力。而对于那些留在百科全书中的名字,“巴尔扎克”、“波伏瓦”、“加缪”、“罗伯特•弗罗斯特”、“阿瑟•库斯勒”、“亨利•米勒”、“叔本华”……米沃什做自己的判断,平静地说出实话。《词典》在情感上的克制,并非事不关己的一本正经,更像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乐得自我调侃,褒贬起人物来时而率性直言,比如他对波伏瓦和萨特两口子的厌恶:“在波伏瓦这里,一切都是对下一场知识时尚的拿捏。”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些失言之处,这损害了他的伟大。”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写到,如果必须在真理和基督之间做一个选择,他会选择基督。米沃什认为,“那些选择真理的人大概更值得尊敬,即使真理表面看来否定基督。至少他们没有依赖他们的幻想,并且不以他们自己的形象来创设偶像”。在文字里重建理想国米沃什是一个失去故土,转而在文字里重建理想国的人。他说,“我是一个理想国的居民,这个国度与其说存在于空间,不如说存在于时间里。”在“谢泰伊涅、吉内日提和佩克斯瓦”一节,米沃什回忆儿时家族庄园附近的几个村子。村民们喜欢树,每座农舍的屋顶都环抱着绿色,果树为每条巷道搭起了画框。在一段血腥晦暗的屠杀流放史之后,这个伊甸园与村落上空的炊烟一样,从地球表面彻底消失了,但米沃什在他的回忆录、自传体小说和“词典”中不断回到这里。在他一生中,除了在很短的时间内,一直是被放逐在故土之外,没有身处说波兰语的环境,对此米沃什说,“语言是我的母亲,不管是从字面上说还是打比方。它也是我的家园,我带着它在世界各地流徙。”米沃什不断提到早年经历的巨大影响:“幼时对某一事物的着迷就像一个神圣的誓言,它所带来的回忆会影响我们一生。” 米沃什在二战和流亡期间的遭遇,似乎决定他理应成为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认为自己保持着对“存在”、对“活着”的狂热赞美,可以归因于很早以前,在如诗如画的维尔诺度过的童年,让他的“五重感官收到了上天的馈赠”,并且终生从大自然汲取美与善的力量。当他终于收到伯克利分校的教职邀请定居新大陆,加州的风景也渐渐和故乡的风光融合在一起。故乡和故我,成为一件想像力的容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延展为一个精神的存在,不断塑造着人们个人的神话,自我的中心。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米沃什时,称其作品“庞杂而渊博,激烈而又幽深,而且在不同的气氛与层次中善于变幻:由悲哀到愤怒,从抽象到具体”,这些特点亦在米沃什最后的回忆录中显露无疑。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personal experiences. a good one to get a glimpse of the 20th history
  •     跨越不了的疏离感,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一部书。感觉他远远的坐对面,对每个翻开书的人说,不要过来,我说你听就好,或者,你不听也成。
  •     在屋里书柜发现了这本躺了很久的书。虽然他非常讨厌波伏娃:"我从未见过她,但我对她的反感直到现在也没减弱,即使她已死去并迅速滑入她那个时代的历史注脚。...在女权主义者中,波伏娃嗓门最大,败坏了女权主义。...这个讨厌的母夜叉。 "但是鉴于其真诚,说自己是一个“执迷不悟又带偏见的人”和很崇拜薇依,加一星。
  •     二十世纪百科全书
  •     每一个人,每一种概念,每一样物品,每一处地方,都不是无存在感或无意义的。总会有某一个人爱它想念它甚至慎重的赋予它意义。你之所以是你皆是因为你的经历,别人不可评判,同样,你也别去给他人下定义贴标签。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片面的,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应该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     三楼南书房最后一个舒服的南京的晚上
  •     书够厚,书皮、书纸、设计都不错。只是比2004版的18.5元贵了很多。
  •     以字母排序的形式很像Roland Barthes par Roland Barthes,但米沃什却有不同于巴尔特的野心,他要为他的时代撰写词条,让诗和诗人在时代中被观照。前面的碎碎念居多,直到最后几篇才真正得见一个诗人的精神气质。
  •     词典的形式完美地掩盖了情节的断线。要是不想写小说就该去写词典(笑) 整本书和他的《礼物》一样充满老人气,行文风格和鸡汤相似。 我羡慕他的地位和好记性。
  •     脑洞一则:一开始,米沃什只是写了几个朋友的小传,然后,他发现他不得不写出一整本词典。
  •     简直爱上这个带着知识分子精英气质的逗趣小老头了 能说波伏娃是个下流母夜叉的估计也只有他一个了 说的是20世纪的欧洲 却不会沉重 这些人都不该被时间忘记 如果真的有理想国 真希望他们都在
  •     世界的阴沟。被叙述者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丰碑之外的荒漠便是事实,抽离与代表之外的真实;我努力在条目与条目中寻找智性的碎片,然而米沃什的诗才是创作的中心吧,尽管如此、琐屑的智性记录还是给我感动。
  •     我不想成为什么英雄,我只想成为一棵树,为了上帝而生长
  •     花了三个月慢悠而又囫囵吞枣般地读完,几乎记不得太多细节,只是在米沃什讲述的人潮和记忆墓碑中,感受到20世纪那冰冷残酷,冒着一丝热气和希望
  •     翻译腔超重!
  •     看完了,一堆人名乱不清楚。米沃什大叔其实也很毒舌啊。
  •     挺可爱的,随笔写写
  •     读完,发现米沃什功底真扎实,仅仅一些词汇,寥寥几句,都是在剥心。
  •     跟风买书之顶峰,以后广西师范的书要掂量下了,营销技术远大于书本身。
  •     慰藉
  •     “我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只想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
  •     文字如水。
  •     米沃什刻薄得有些可爱。估计波伏娃严重地得罪过他
  •     没读明白
  •     关键词:流亡
  •     想找米沃什的诗读读 就翻到了这本 读不懂
  •     有厚度的回忆录。站在人生的最末尾处,看二十世纪,大多人和事都是寥寥几笔,却是最精炼的人生。读完,怅然若失,二十世纪就像一场没完没了的梦境。
  •     20世纪的西方清明上河图、波兰文艺圈浮世绘,我可以这样说吗?
  •     也就是结构独特啊,太多人不认识了你们刷高分的真的知道他在说啥吗?!但是有些名人的吐槽蛮有趣啊!有些名词的解释也很有意思啊!三星在这里!
  •     不错 一部20世纪回忆录 很适合反思用
  •     缺乏背景知识 看完了什么也没记住 为什么感觉作者挺自恋的=,=
  •     前段时间电脑上看了不少词条,不过瘾,借了一本,好好看看。
  •     这是米沃什的20世纪史 我们得以知道一些没听说过的名字 事件 在脑海中想象着波兰 维尔诺 诗人的流亡生涯和流亡之前的生活 文学和语言才是诗人的故乡 活下来 记录这一切 坚持不懈的创作 并且避免变得极端 这是一个高贵而谦卑的灵魂
  •     高傲自大的米沃什
  •     久闻大名,抱着看哈扎尔辞典般的心情朝圣,但读完却稍感不如预期,本书其实是一部以字母顺序编排的内容松散的文章合集,而并非如先贤那样词条间内在联系紧密如大网编织出来的宏伟而完整的史诗,当然抛开字典外在形式,单纯体会内容:个人的回忆录与艺术见解、民族的历史与悲剧,那一个个刻在米沃什心里却一个个消失的名字,那逃过了大屠杀却表示自己应该自杀的人,何其惨痛的往事,何其不堪回首的乡园旧梦
  •     20世纪的群像回忆录。我也想活很久很久,只为看到你们的结局。让灵魂装满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做一株沉默而顽强的植物。
  •     不是鐵粉就不要看了,就是私人的回憶錄,算20世紀歐洲知識分子群像吧。半年前看的味同嚼蠟,後面再看倒是津津有味。
  •     当时代烟消云散时,人们通过塑造回忆来重新抵达与复现时间:一种是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交叉与蔓生的口述历史互相补充、又互相拆台,确凿的文字构筑起恍若幻境的回忆躯体;一种则是《米沃什词典》,用个人经验里一一检视过的词汇串联起个体与时代的往昔之光。奇怪的是,这本书总让我想起福楼拜的《庸见词典》——因为太多的见解太贫乏又太微弱了。相对而言,谈到诗人和诗论的时候,才有些光芒。
  •     关于文学,艺术,政治,历史的词典。本书副标题:一部20世纪的回忆录。但确实太过于个人化和私人化了。对于读者来说,很多人和事并没有兴趣了解,好不容易有些熟悉的名字出现,而又仅仅只是寥寥数笔着墨甚少。我把这些历史当成小说,耐着性子读完,这才从笔记里提炼出为数不多的营养。
  •     我是把自己关进了自己的堡垒,并且拉起了吊桥:让别人在外面闹嚷吧。读起来很诚挚,容易读。
  •     还好吧。
  •     琐碎私事留给自己便好
  •     读不懂,只是在部分地方有所感悟。这本书对政治学、一二战时期的欧洲文学需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读出个一二三。收获的实在有限。
  •     20世纪的回忆录。
  •     有点亮
  •     非常私人化 波兰化 虽然作者对波兰文化等于精致的贵族文化有颇词 但读完书给人感觉作者还是禁锢在波兰文化之中 再加上东欧人名字超长 看得我晕头转向 不过感觉他的小说应该会很好看
  •     蜻蜓点水
  •     真的很赞。一首诗已经完全击败我。
  •     通篇洋溢着移民精英的洋洋得意+双重离散边缘化的失落。中文版造福人类,还是西川译的,可以放心读。
  •     人类之我柔软的核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