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出版日期:2014-5-10
ISBN:978755022739X
作者:[美]谢利·卡根
页数:360页

内容概要

谢利·卡根,耶鲁大学哲学教授(Clark Professor of Philosophy)。198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在1995年到耶鲁大学任教之前,他曾任教于匹兹堡大学和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
谢利·卡根教授在耶鲁大学教授的课程《哲学:死亡》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也是网易公开课最早的人气课程。
在公开课视频上,卡根教授穿着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课桌上,坐在讲台上和一班年轻人大谈生命和死亡的本质,手舞足蹈,状如孩童,侃侃而谈的形象深入人心,被称为“大仙”,因其缜密的逻辑性和感染力,倍受追捧。

书籍目录

第 一 章  思考死亡
第 二 章  二元论和物理主义
第 三 章  灵魂存在的论证
第 四 章  笛卡尔的论证
第 五 章  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
第 六 章  个人同一性
第 七 章  两种理论之间的选择
第 八 章  死亡的本质
第 九 章  关于死亡的两个惊人言论
第 十 章  死亡的坏处
第十一章  永生
第十二章  生命的价值
第十三章  死亡的其他特征
第十四章  面对死亡而活
第十五章  自杀
第十六章  结论:寄语
致  谢
推荐阅读

作者简介

有件事是确定无疑的:最终我们都会死亡。
但我们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吗?
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
死亡是生命的真正终结吗?
如果死后不再存在,死亡就是全然的坏事吗?
永生是值得期待的吗?
在某些情况下放弃生命是否可能合理并符合道德?
对死亡的恐惧是明智的吗?
如何面对“终有一死”这个无法违背的事实?
死亡意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所有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叔本华对死亡哲学的阐述,对本书来说至为贴切。死亡虽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编辑推荐】
★ 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之一,总点击量超过数亿次。
★ 最像顽童的耶鲁大学教授谢利·卡根,穿着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讲台上和大家侃侃而谈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明星教授”。
★ 死亡是“生的局限性”,是生命的参照物,唯有了解死亡,生命的可贵才能彰显。直面死亡、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

死亡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指向终点,我们每一天都离终点更近一些,这是在所有形式的生命体中,最为确定无疑的事。
但死亡又不是个令人愉快的话题,我们会试着把它抛诸脑后。有多少次我们会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不过在这个世界上短暂停留,离去后就不再复返?我们惯常把自己置于“不死的幻象”中,或用一些未经深思的观点来作为慰藉或者避风港。
作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之一,谢利·卡根教授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就是一个挑战,挑战习以为常的观点,挑战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对死亡视而不见的习性,挑战看似有道理实则未经论证的逻辑,挑战思考上的舒适区,邀请我们系统而理性地思考死亡和生命的真相。
理性的死亡意识能带来积极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作为哲学史上第一位医治“死亡创伤”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要在死亡未到来时好好地活,当死亡到来时好好地死: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因为这个缘故,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无干,便使我们对于人生有死这件事愉快起来,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上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了出来。一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死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作者却从哲学的角度,让我们辩证的思考这个问题。作者从灵魂是否存在这一论题入手引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主义:二元论、物理主义、灵魂论、肉体论,人格论及其后的剥夺解释论等。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有一天早上醒来,当你去洗漱的时候,照照洗漱台的镜子,却发现镜子里空无一物,你的头,你的手,你整个身体都看不见了,你下意识的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可是什么也摸不到。这种场景描述起来虽然有些可怕,但是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至少是想象的可能,你有意识(意识到去观察自己,触摸自己),但是却不存在(看不到,摸不到自己的肉身),由此证明了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即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进而引出了如下观点:如果物体A可以不依赖于物体B而存在,那A和B就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但接下来,作者却引用了昏星和晨星虽然出现在不同的时段彼此并不相互依赖而存在,但是两颗星辰却是同一个体(即金星)的例证,又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论断。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将其观点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加以演进和解释,稍不留心,读者便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究竟什么是死亡?是肉体的消逝还是意识的停止?是功能的丧失还是能力的丧失?其本质: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人走向死亡的标志?如果细细探讨濒临死亡的各种临界事件,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最简单的,比如,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是逐渐走向死亡的,那究竟什么时候才可以称之为死亡?是心脏停止了跳动吗?但是根据肉体论,他并没有死;或者根据二元论,只要肉体和灵魂有一个还在,那就不能称之为死亡,此时他的灵魂还在,故不能称之为死亡;或者根据个人同一性论,由于他本身没有了其它关键性的功能活动,基础的活动可能还有(至少在死亡之后的短暂的一段时间之内还存在),但是此人是可以称之死亡的,因为现在的人已经不是之前那个活着的同一个个体,他没了思想,没了记忆,失去了行使大部分包括所有关键性功能的能力。由上可以看出,不同论调对同一现象会持有不同的看法。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对于个人而言,从来没有认真去思考过死亡,因为它距离我们实在大遥远。但是接触的信息中,不乏也会有一些关于死亡的言论,比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常见的是面对一切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有时候会想,一个人真的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无所畏惧吗?如果是,那真的值得钦佩!此人心中一定会有某种信仰或理念,而他看得比死亡还重。读完此书,用心认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此前所相信的事情,告诉自己并非自己希望、幻想或自认为是的就是真的,自己真正可以为之做出辩驳的才是真的。摘要:即使你不能活到永远,事实上,即使你只能活60年、70或80年,那么在20岁30岁或50岁的时候,你也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你的生活,并决定是否需要改变。对于死亡终将来临,我们有三种策略来应对。其一,强调目标太过远大时有失败的风险,它会建议我们选择那些肯定会达成的目标取而代之,它告诉我们选择食物、伴侣和性爱所带来的欢愉。“吃喝玩乐吧,因为明天我们就要死了。”第二种策略觉得,如果目标正是你所想要追求的,你当然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成功,这样也未尝不可。生命中有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你确定可以轻易得到的。你可能想要写一本小说,创作一曲交响乐,或者是结婚养家。这些更有雄心壮志的事情,是生命可以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事。有一些人被吃喝玩乐这种容易获得却稍纵即逝的快乐所填满,相比而言,一个充满了雄伟目标和不确定性的人生是更有价值的。第三种策略,才是我们应该采用的,即把大目标和小目标恰当的组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应该追求某种重大成就,这样,一旦你实现这些目标,你的人生就会更有价值;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你也需要搭配一些小目标,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你从生命中得到一些东西。
  •     同为在中国具有很大影响的耶鲁大学知名公开课,中国听众或者读者给谢丽卡根的《死亡》评价不似桑德尔的《公正》那般呈现一边倒的赞扬之声,而是褒贬不一,既有赞扬也有批判。豆瓣读书上有网友如此评价“冲着耶鲁公开课的名气列入阅读计划,看完后但很失望。文中举例生硬不贴切,切入点也很随意。文中几乎无逻辑可言,都是讲者自以为然的想法。这本书实在是糟糕透了,气愤中读完,与桑德尔的《公正》相比,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啊。”也有赞扬的评价,比如“看起来就比哈佛幸福课高大上,关于死亡的哲学讨论,但也不会太艰涩。一层层为人拨开死亡的意义,提到灵魂、自我、自杀、永生等与死亡密切相关的话题,教人客观面对生死。珍惜每一天,坦然面对潮起潮落!”我无意对谢丽卡根的《死亡》评说论道,事实是我也只是对内容具有粗浅的理解。故而我不打算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倒是想说说因这本书所引起的几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是:我们学了十几年,看了无数的书、思考了无数个问题,可一直以来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或许不应该是一个答案或者标准答案,而应是寻求一个最佳解释。第二个想法是:思维是一堵墙。我们所避无可避的一个问题是经验积累永远受到思维惯性的制约,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软化思维惯性或者扩张思维惯性的圈子。第三个想法是:因果律作为一种决定论,它能解释很多现实的客观现象,但根本地,因果律是不符合逻辑的,至少量子物理表明了物理法则不是一种决定论,因果律在粒子运动中只能被颠覆而非被证明。第四个想法是:我们都知道我们终有一死,人的一生只是一个过程或时间片段,如果把时间当作一个整体,比如一米长的标尺,我们的一生就只能是标尺上的一个小点,那么我们在这一小点的范围内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的目的是什么?或者问得细点,我们看书的目的是什么?
  •     完整格式见BLOG:http://www.gonghejian.com/书评/2014/07/05/sierhousheng.html## 死而后生> 大部分的学习,其实大都无非技能和知识、观点。放在使用主义的背景下,我们喜欢讨论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又是有效的。**死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能说没用,可是起码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欧美国家,很早就已经有临终关怀,且很多临终之人也有宗教信仰。相信上帝,相信各种神,认为死亡不是结束。是开始。中国人其实也有,佛家里面讲的轮回其实大致也有。不过佛家也有暴力的地方,不好好做人,下辈子就不一定能做人了。基督则是不好好活,让你下地狱。多少其实也都有点惩罚和奖励的意味。### 死亡是什么?对于普通人而言对于普通人而言,第一反应我相信基本上都是恐惧和害怕。这种感觉,我相信是天生的。和我们怕打雷,怕狮子一样,都是先天骨子里面带的东西。多少千年就有的了,好比编码当中的底层代码。有了这层代码之后,配上我们21世纪的大脑,已经赶不上现在的应用了。书里有很多对于死亡的深层哲学讨论,在我看来。从简单看,一分二,生是什么?死是什么?才是普世的。变的复杂是专家的事情,而形而上的哲学,更难。也难怪近些年批判哲学的声音越来越多。几千年的发展,哲学带给人们的还是那么些,只是在思考?实用主义的人看了是很捉急的。### 书里面的死亡到底讲了什么东西?是对是错?试图简单说书里东西就是看目录。目录的LIST,其实已经写了很多的大概内容。继续针对目录给我们的思考,会发现,死和生的讨论,会进入了一个大圈子。定义生和死的存在价值,物理意义,定义范围。**我看来,其实,作为生人而言。活的精彩是佛家当下的精神,死的伟大有点忽悠敢死队的成份。**真说死亡在书中的对错意义,是很难试图定义出的。只是我们需要换一种视角去看待这个事情,面对生者,自己,周围人,实现意义的价值,面对死者,能看破、看透。这个事情本身,也是不容易做的。我相信,就哪怕是教授本人。理论是理论,感情是感情。理论永远替代不了感情。### 生人见死,死人见生。古代人的理解,现代人的生活。讨论完上面的大意。谈谈生,生的快乐和幸福的意义,我认为大于大部分的事情。且,这件事也不容易做到。看看《哈佛幸福课》,跟进课程中的建议去有相应的行动,是最快最有效的小成功。中国式的大成功,不容易成功。古往今来,在我看来,曾国藩算一个。内圣外王,立言,立德,立功。大成功,多少有运气成份,小成功的小富即安,还是要靠的是自己范围圈的小实现。早年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曾说到,把自己的关注圈做好,形成自己的影响圈。说简单了,就是在自己能力、条件范围限制内把事做好,就算是本份了。剩下的因素,有天,有地,就不是你哥们把握的事情了。这个,多少还是有点说法的。近些年,谈的活在当下是说这事,日本人谈的活法也是这是,激励大师告诉我们好好生活也是这事。这和宗教相同,世界几大宗教,其本事的核心意思还是相同的。### 见小而活大,自己成王,乔布斯。帮人成王,比尔盖茨。这段时间,网上有出了比尔盖茨夫妻在大学的演讲,我们也可以翻翻乔老帮主的早点演讲,一个是实现小我,一个是实现大我。从生死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种活法。**无生无死,不生不息,不死不净。**佛教有南传,成就小我,也有大乘,普度众生。是渡己还是渡人,都是生的选择之一。不害人,不折腾,也是死而后生的价值。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不如看公开课
  •     第一次认认真真思考死亡这个话题是十八岁的时候,没什么原因,只是觉得是时候面对它了。每天我们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死亡,创业大咖张锐心梗去世,乔任梁抑郁自杀,谢百三去世,清华一本科生猝死厕所……死亡总是以一种难以捉摸的距离跟随着我们,所以及时行乐呀,少年。
  •     从物理主义者的眼光看,死亡毫无神秘性,自然也无法从中得到人终有一死的任何安慰,不过哲学本就不是鸡汤,也给不了什么心灵的慰藉吧。
  •     并无新意
  •     #带娃刷kindle#虽然不少人给此书挂了一颗星,但是读完并不觉得是一本坏书。原本会对此书感兴趣就是因为看过几集谢利卡根的公开课,对那个盘腿上课的人印象深刻,书的确是屈曲转折,但是好的课堂就应该如此,这与其说是一部梳理死亡理论的书不如说是教人去认识死亡、永生以及想清楚自杀是否合乎道德,让我们在死亡来临之前学会驯服恐惧。
  •     太啰嗦。弃书。
  •     正视死亡
  •     1.灵魂并不存在,我们不能通过灵魂永生。 2.生命是美好的,死亡总是来的太快,但这不意味着永生是好事。 3.生命的价值需要自己去衡量,有时候,自杀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     其实还在“生活化”这个阶段,一些逻辑推论站不住脚,但是对小白一开始还是有所启发
  •     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     很好,在写读书笔记。写完传。
  •     搞笑的是,我没看视频而看的书
  •     卡根vs海德格尔
  •     面对死亡,是我们成长的第一步。
  •     直接跳章节找我想要的东西。不管书评多么差,至少我领会到一种思想,面对死亡,我们不应恐惧,而是感恩曾今活过。
  •     废话连篇 论据不足 逻辑松散 后悔阅读。
  •     前半部分不同流派观点的介绍很有趣,可惜讲稿缺乏整理,有大量冗余口语
  •     看过公开课,略嫌啰嗦。高二看到十九,目前续【2017.1.1.-】
  •     否定二元论、肯定物理主义与“永生不会是一件好事;畏惧死亡不是对死亡的恰当反应;自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既理性又合乎道德”并不化约为等号。教授并没有讨论他在书前承诺要解答的问题。另外,对于一个本来就深信物理主义反对二元论的人,此书略啰嗦。
  •     感觉很啰嗦,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难懂,不流畅
  •     灵魂真的存在么?永生就是好事死亡就是坏事么?自杀的理性和道德哲学分析?-生命的质量是数量和质量的二元函数,同时活着是构成基本价值和意义.
  •     呐,这其实是一本教你如何360度无死角进行论证的书
  •     大学毕业的时候看过公开课视频,变成书以后很啰嗦耶,而且我不太懂有信仰的哲学家这个设定,不矛盾吗?有些逻辑论证还挺有趣的,但是多数时间有点无聊,浪费了死亡这个好题材
  •     听公开课更实在点,看书好累啊
  •     不值得一看
  •     看得头疼。过誉了。很多论证并不能让我信服。总体的观点,我是支持的。
  •     啰嗦且没有什么新颖的观点
  •     花了一周时间才看完 没看之前还以为是本心灵治愈书,没想到是本哲学入门书!各种逻辑推理,各种哲学理论,看的我好辛苦,后面真是在用意志力完成的啊!看完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唯一的印象就是哲学好难好缠,真是学不来
  •     这个星期只读一本书,<死亡>,大学时候曾经看过耶鲁大学的公开课,讨论死亡的,谢利卡根教授一脸的闲风道骨盘腿坐在讲台上来讲他对死亡的理解,从柏拉图,笛卡尔一路引申开来,逐步的引入死亡的各个理念一元论,二元论,灵魂魂在一步步的推理中慢慢的将读者带入这个关于死亡的思考中,视频没看完就中断了,现在看这本书也算是补偿,死亡时什么?以中国文化对生死的排斥,从来不会在主流中倡导这种思考的,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将脱离于现实之外的思考如小孩一样扼杀在摇篮中,困宥于三纲五常的儒家体系中,西方的哲学体系却着重于思维的思辨,死亡,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存在,不确定性的环绕在我们周围,需要我们要以怎么样的思考来面对它?死亡存在吗?死亡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书中没有答案,但更多的是对死亡有条理的思考。
  •     很有趣的书!
  •     对死亡本质的讨论很精彩。
  •     配合视频
  •     人格同一性的形而上学标准:灵魂(不认同);肉体(大脑),且具有唯一性;人格(允许缓慢演进),且拥有此人格的人只有一个。 重要的不是单单的存活,而是带着自己的人格存活。死亡的坏处在于,在我死之后,我失去了得到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机会。 永生并不值得追求。一方面,如果那个人一直是我,永不改变,就会感到厌烦;如果通过渐进遗忘和改变人格来解决厌烦问题,那么自己将失去人格同一性。 最好的生活形式是想活多久就活多久,活到满意为止,领略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 工具价值(赚钱、旅行)与内在价值(幸福、痛苦),应该关注内在价值。关注高层次幸福感,关注大成就的取得。 死亡时间的不可预知性是一个额外的消极因素,它使我们难于规划我们的美好人生。 对于自己被赋予的生命应该满怀感激。
  •     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哲學讀物。邏輯 分解 難嚼但是有滋味
  •     花了将近十个小时读这本书,有些论证翻译的太糟糕,反复看还是觉得缺少什么。结论其实都在最后一章了,最喜欢的是自杀那章。看下来还是觉得,这种教授的课我是肯定不会选的,因为intellectual的对话并不多,逻辑略混乱。
  •     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死亡是生命真正的终结吗?如果死后不复存在,死亡就一定是坏事吗?永生是值得期待的吗?放弃生命,是否可能合理和符合道德?…… 这是一本哲学著作,它摒弃了人类复杂的情感和宗教信仰给出的权威答案,从一个纯粹理性的角度,围绕诸多关于死亡的话题展开了讨论。 我们去审视、思考、触碰死亡,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积极地去生活,或许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向死而生”。 当然,人类有着丰富的情感,面对死亡,终究不是仅仅用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便能够认知和掌控的。
  •     前面有两章比较难读,从“个人的同一性”开始就比较有意思了,读书的过程很有思考训练的感觉。“生命的价值”和“面对死亡而活”两章很有启示。
  •     翻译不是很好 感觉翻来覆去都是同样的论点
  •     公开课不错,翻译不怎么样。
  •     一本书,点醒一个人,意义不可谓不大
  •     所有有宗教的民族,关于宗教的出发点都是从死亡开始的,他们因死而告诉你如何生活;但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面对生死是我们所有汉文化人缺少的一课!
  •     human is machine 人口这么多大家都去写畅销书啊。 公开课乃营销之秘宝,真知真学还是书本效率高
  •     intriguing and authentic arguments, esp. those for self identity and daily understanding about death 某知乎高票答案几乎原封不动地搬运了这里的论证。贝小戎老师的译文很棒。
  •     XX大学公开课这样的冠名让人有本能的抵触反应,但是读完之后却必须承认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这是一本纯粹讨论哲学问题的书,围绕“死亡”这一个话题,延伸出来的问题却丰富多彩。作者擅长使用形象的比喻和场景描述来让抽象的哲学问题变得易懂。
  •     向死而生,能明白这一辈子到底为什么活着,以及当身边有人慢慢离去的时候,如何面对死亡
  •     一本通俗易懂的哲学导论书籍,关于灵魂是否存在、是什么决定了个人同一性、死亡的本质、永生是好是坏、自杀的是否理性与道德等,作者均给出了相应论证。有些虽然没有形成结论,但足以引起进一步的思考。或许你会觉得研究这些玩意儿简直闲得蛋疼,但哲学就是将我们平日习以为常的东西不断深挖、探究本质,用逻辑推理形成自洽的理论。书中很多例子比较抽象,出现了较多的思想实验,但理解这些思想实验对跨入哲学大门、锻炼逻辑推理十分有益,出色的翻译也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如柏拉图所说:“哲学是死亡的练习”。虽然我没读过多少哲学书,但将其作为入门应是妥当的。
  •     人总有一死
  •     1.循环论证。2.论据选的毫无信服力,为了证明机器人有情感,就举例科幻小说里的机器人也会害怕来证明机器人有情感,你大爷的!3.唯有整个思考的逻辑框架值得一看。整体而言就是打着哲学旗号骗钱的,充满诡辩和歪曲。
  •     看到反复琢磨
  •     所有平时在谈论着,更在脑海飞速争吵不休的话题都在这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