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性心理学宣言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010067896
作者:葛鲁嘉
页数:45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希望第一节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演变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经了诸多的磨难。首先,在中国本土的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当然,这使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一开始就有了很高的起点。但是,这也使得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一直走的是翻译、照搬、模仿、复制、修补的道路。在中国心理学的文献中看到的大多是对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介绍、引证、解说、评述、跟随。其次,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缺少自己的立足根基,没有自己的学术立场,常常受非学术气候的影响而摇摆。这使得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走了许多的弯路。例如,在20世纪中期,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引进了俄国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结果,生理学的或者神经生理学的内容就充斥在了心理学的研究之中。心理学变成了狗流口水的学说。“文化大革命”中,心理学更是沦落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变成了为世人和学人所不齿的东西。但是,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正在从模仿转向创新,正在从依附走向独立。这就是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包括科学观的问题、本土契合问题、文化转向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方法论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原始创新问题。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涉及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

内容概要

葛鲁嘉,1956年生于辽宁沈阳,祖籍山东海阳。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在吉林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英国Warwick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留吉林大学任心理学教师。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吉林省心理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专家。曾主持教育部科研项目2项,吉林省科研项目1项,吉林大学科研项目3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90余篇。学术专长为理论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希望第一节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演变一、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史二、心理学本土化的起点与进程三、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五、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第二节 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一、常识形态的心理学二、哲学形态的心理学三、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四、类同形态的心理学五、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六、各具价值的心理学第三节 本土的心理学资源一、不同的心理学术语二、本土的心性心理学三、不同资源的比较第四节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一、从模仿、复制和跟随中解脱出来二、植根于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传统三、新心性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主张四、中国心理学的新世纪发展的道路第五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设想一、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二、心理文化论要:新心性心理学关于传统的解析三、心理生活论纲:新心性心理学关于对象的阐释四、心理环境论说:新心性心理学关于环境的探索第二章 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第一节 前言第二节 传统心理学——文化历史中的心理学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二、心理学的文化蕴涵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西方的心理学传统一、西方心理学的内在冲突二、主流心理学的两次革命三、非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锋芒第四节 本土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传统一、本土心理学的存在水平二、本土的常识心理学三、本土的哲学心理学第五节 新兴心理学——跨文化的沟通与促进一、西方心理学的本土化改造二、本土心理学的跨文化流传三、心理学的新道路第三章 心理生活论纲——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视野第一节 导论……第四章 心理环境论说——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新思考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主要论述了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心理文化论要、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环境论说等内容,探讨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希望,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新思考,解析了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视野,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去生长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

作者简介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主要内容:从构思这部学术专著的框架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六年。期间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起伏,也曾在死亡线上走过了一次。作者的夫人陈若莉教授一直说作者是一个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而活,最后为学术献身的人,无疑这是对作者最为准确和恰当的描述。作者在自己的学术活动中,不仅仅是投入了时间、精力,而且也几乎是投入了全部生命。
其实,从作者出生开始,作者的父亲和母亲,从作者结婚生子开始,作者的妻子和儿子,就对作者投注了无限的希望。作者实际上一直就承载着这些厚望。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作者要做什么和作者能做什么,但是他们却从没有放弃过那种期待。
当作者选择了心理学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作者就一直在向往能有自己的独立的学术建树,有自己的独立的学术思想。作者一直在为此而不懈地努力。作者在吉林大学创建了心理学学科,创建了心理学专业,创建了心理学系。当作者迎来了第一届本科学生的时候,当毕业作者送走他们的时候,作者曾对他们说过,你们是作者“想”出来的。正是在作者英国留学的时候,在独居的学生宿舍中,构想了要回国建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学系。现在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同样,作者曾经详尽地构想了自己要从事的学术研究。作者想要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去生长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作者将其命名为“新心性心理学”。

图书封面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心理学中国化原创性理论研究的典范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读后                刘 将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近日有幸拜读了葛鲁嘉教授的的学术专著《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以下简称《新心性心理学宣言》)。这部学术专著从框架的构思到现在出版耗时十六年。作者出于对心理学的热爱、对学术理想的不懈追求,终于开花结果。葛鲁嘉教授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葛教授一贯坚持在中国的心理学传统(心性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国心理学本土化深入发展的现实,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新心性心理学宣言》就是这样一部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原始性理论创新的力作。。  总览全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体系的完整性与结构严谨性   从结构体系看,全书分为五章。作者在第一章中论述了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的演变、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本土的心理学资源等基本问题,最后概括性的提出了新心性心理学的体系和概念,新心性心理学的提出是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希望。在接下来的三章中,分别具体论述了新心性心理学的三个理论核心,也就是“心理文化”论、“心理生活”论、“心理环境”论。无论是心理文化、心理生活,还是心理环境都是理解人的心理或创新性理解人的心理的最为重要的内容领域。第二章中作者通过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认为心理文化是对心理本土传统的新挖掘。第三章中作者从中国心理文化传统入手,重新理解和认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现象”转向于“心理生活”,是根源于中国文化对研究对象的重新理解和定位。第四章 心理环境论说——作者认为,“心理环境”的概念是从人类心理的视角理解环境,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新思考,心理学环境因素的新探索。不管是在全书宏观布局还是在每章的微观细节上,体系完整性和结构严谨性的特点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作者用条理全面贯穿这个网络,纲目分明,环环相扣,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为新心性心理学的研究打开了新局面。由此可见,作者在谋篇布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篇章的结构呈现了作者对心理学创新发展的深入思考。作者提纲挈领,总揽全局,理论严谨,论述明快,不仅给读者全息摄制、立体透析的感觉,而且表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  第二,主题的开拓性和内容的创新性   主题的开拓性和内容的创新性这本书的另一个最鲜明的特点。作者一贯坚持自己的学术创新理想,坚持走心理学的本土化之路、创新之路。作者认为新世纪中国本土心理学面临一个重要选择,即从对西方和外国心理学的复制模仿移植中摆脱出来,使之根植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之中,之所以称为新心性心理学,是因为传统心性学需要现代发展创新。新心性心理学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开拓性的事业,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例如,在研究对象上,新心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生活,而不是心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新心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用体证的方法,而不是用实证的方法;在心理学的环境问题上,作者认为人的心理不仅是物理环境的产物,更是心理环境的产物,心理与环境是共生的关系,研究人类心理行为首先应该研究心理环境—内在环境,而不是行为主义的外在环境。关于理论心理学体系,作者认为包括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反思和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解说的建构。如书名“新心性心理学宣言”所昭示的那样,作者在在本书的研究主题的选择上具有鲜明的开创性特征,新心性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书中具体研究体系、观点、概念、主题、方法等诸多方面无一不体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事实上,整个《新心性心理学宣言》的全部内容是心理学中国化的最具开拓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成果。  第三,思维的前瞻性和论述的深刻性  细读全文后,作者研究思维的前瞻性和论述的深刻性让人惊叹。作者对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的历史发展做了合理明确的划分,并指出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是心理学中国化的最新阶段和必由之路。作者在十六年前就构思了本书的完整体系,到现还仍然能够以“宣言”的形态出版,这也从侧面说明作者研究思维的前瞻性和远见。作者在论述中西心理学传统、多种心理学历史形态、等各个问题的深刻见解和思考,都是建立在传统扬弃、理论批判、文化比较的基础之上。  在论述心理学的文化根基问题时,作者认为文化根基是心理学本土化的资源。通过用“心理文化”的概念来考察心理学成长的文化根基、探讨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资源的。文化是心理学植根的土壤和养分的来源。西方科学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生长于不同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不同的心理生活。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心理学,仅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部分或侧面。起源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心理学也是自成体系的心理学探索,它揭示了具有意义的内心生活和给出了精神超越的发展道路。通过“心理文化”的深刻阐述,发掘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探明心理学创新的文化根基。如此等等一列深思熟虑的论述也与作者前瞻性思维的密不可分。当然,本书的深刻研究和论证,是在作者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果。此外,作者的对学术研究使命感、对中国心理学的责任心也是这种深刻性的旁证。  总之,《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一书集体系的完整性与结构严谨性、主题的开拓性和内容的创新性、思维的前瞻性和论述的深刻性等特征于一体。学理阐述公允,文字精练流畅, 既有很强的专业性,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本书研究的过程是一次真正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行动”。 因此,本书的出版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对心理学中国化的发展具有启迪、示范的积极作用。《新心性心理学宣言》是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堪称心理学中国化原创性理论探索的典范。通讯地址:昆明市121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邮编:650092 QQ:454836209 EMAIL: 454836209@qq.com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是我们学院的葛老师写的,他有很深的理论造诣。有兴趣的人可以先去读读他以前的论文,书中的许多思想都发表在他的论文里。对人类心理的东方式解读有兴趣或热爱国学的方方面面的人,这本书也许会很有启发。
  •     没意思,,想形成体系却又显得十分牵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