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小说的视野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301265468
作者:李陀,程光炜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李陀,生于1939年,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曾任《北京文学》副主编。著有短篇小说多种,主编有《七十年代》等。
程光炜,生于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代表著作有《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艾青传》等。主编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

书籍目录

“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1
序言1
如何定位王安忆1
韩少功的问题33
苏童的短篇与长篇69
贾平凹的小说世界(上)110
贾平凹的小说世界(下)158
莫言的历史结构(上)192
莫言的历史结构(下)232

作者简介

本书文字由著名学者李陀、程光炜、杨庆祥及一群年轻学者的专题讨论整理而成。在长时间充分准备材料的基础上,他们分几次集中讨论了王安忆、韩少功、苏童、莫言、贾平凹这五位作家的作品及个人经验,探讨作家们的创作特征,但更侧重于以文本为基础对当代文学整体做一分析,指出当下文学创作中的问题,揭示问题的社会、历史或个体成因,探求解决路径。在主持人的积极提倡、热情鼓励下,讨论参与者表达直率,观点鲜明,语风明快,经常一语中的。


 放宽小说的视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批评构成历史的一部分文/斯索以一个中文系学生眼里的当代文学史,是无比亲切、清晰、毫无距离感,却又似乎难以捕捉的。某种程度上,历史即意味着时间,太近了让你看得清细节,但它的本质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反而模糊了,要下论断,实在很难。因此,当年在课堂上看到的当代文学史,实际上更多地是由一个个作家、一部部作品所推动的历史,对于历史的认知往往来自于诸多的“典型”,类似如李陀、程光炜两位老师在《放宽小说的视野》中提到的王安忆、韩少功、苏童、贾平凹、莫言及其作品,当然,这样的名字可能还有很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建构,正是与当代文学的发展同步的,素材的丰富性让历史的书写者占据了先机,他们见证着60年来文学所经历的政治的裹挟、写作观念的超越、传统的承续与革新,众多的事件推动着当代文学不断曲折发展,成就了这段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李陀、程光炜这样的当代文学史的记录者,就生活在这段鲜活的历史中,他们的视野是不断被打开的,审视的距离也在逐步拉大。《放宽小说的视野》与一般的文学史、文学作品解读著作有所不同,属于一部对话、讨论式作品,没有刻意追求学术著作的严谨,观点的碰撞与生成是最大的特色。但这样的对话、讨论不是随机的,而是建立在深厚阅读的基础上,是基于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批评家与老一代批评家观点碰撞所擦出的火花。在提到八十年代青年批评家的时候,李陀老师认为八十年代“新批评”的一拨人,虽然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当年个个都是野心家,有着舍我其谁的胆量,在打破权威、推动思想进步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自己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批评家最大的意见就是“没野心”,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新思想、新观念,不能沦为平庸、甘于平庸,成为权威意见的奴隶。这种“煽动性”的话语,对当前文学批评众口同调、越来越简单化的现象无疑具有很强的讽刺力量,李陀老师所青睐的,是对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样化”的批评,而且这些批评应该“相互冲突”。在这样的对话中,大家共同探讨王安忆的作品好读却难以理解的现象,提出“如何定位王安忆”这一话题。面对这种批评家与作家对话很困难的问题,程光炜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质疑:“是写作变复杂了,批评变简单了,我们没有理解作家,还是说过去作家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他进一步指出,一些80后作家,往往比批评家站得低,是值得警惕的。参与讨论的王德领教授则建议,“虽然我们的文学批评注重理念和个人趣味,但是还是要重视文本,重视文本细读”,从一些不被注意的作家,游离于热点话语之外的作品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书中还以韩少功作品为例分析了他笔下的“人生出路问题”。王安忆、韩少功、书童、贾平凹、莫言及其作品之所以在当代文学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还在于他们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现象,无论个人关注的话题、创作理念,还是作品本身,都有极强的代表性。韩少功对问题的挖掘,是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的,其作品反映的问题比我们看到的内容本身或许更有深度,这也促使我们去寻找新的角度来解读韩少功,不要被过去的批评观点所局限。因此,程光炜、李陀不断提醒青年批评家,要在更多的异见中去争论,发现解读的可能,也发现批评的可能,以自己的涵养鼓励他们的“大胆妄为”,希望碰撞出“尖锐辛辣”的精彩。毕业后多年再阅读此书,感觉又回到了课堂,那些看似天真、浅显的提问,实际上慢慢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从更深层次、更多层面去思考一部部作品、一个个文学现象,思考文学批评领域观点争鸣的价值和意义,思考一代代作家在群体写作中的得与失。如此,阅读才推动写作,批评才构成历史的一部分。2016.9.30于北京•既往居■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放宽小说的视野》与一般的文学史、文学作品解读著作有所不同,属于一部对话、讨论式作品,没有刻意追求学术著作的严谨,观点的碰撞与生成是最大的特色。但这样的对话、讨论不是随机的,而是建立在深厚阅读的基础上,是基于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批评家与老一代批评家观点碰撞所擦出的火花。在提到八十年代青年批评家的时候,李陀老师认为八十年代“新批评”的一拨人,虽然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当年个个都是野心家,有着舍我其谁的胆量,在打破权威、推动思想进步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自己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批评家最大的意见就是“没野心”,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新思想、新观念,不能沦为平庸、甘于平庸,成为权威意见的奴隶。这种“煽动性”的话语,对当前文学批评众口同调、越来越简单化的现象无疑具有很强的讽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