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550270201
作者:[美] 路易斯·贾内梯
页数:584页

内容概要

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和影评人,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荣誉教授。贾内梯先生毕业于爱荷华大学及波士顿大学,20 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讲授18世纪英语文学,后转入电影研究。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内容涵盖政论、文学和戏剧等多方面,代表作有《闪回:电影简史》《美国电影大师》《戈达尔及其他:电影形式论文集》等。
译者:
焦雄屏,电影监制,台北艺术大学电影研究所教授。成功推动台湾新电影浪潮,也是台湾电影在国际上成功的关键人物。
她曾监制多部中港台电影,包括《十七岁的单车》《蓝色大门》《听说》《白银帝国》《侯孝贤画像》《禅·打》,此外也参与《阮玲玉》《苹果》《观音山》摄制,最新作品是《超少年密码》。
她是著名的台北艺术大学电影研究所教授,并担任金马主席。她经常出任国际一流电影节的评审,也出席耶鲁、伯克利、哈佛、UCLA等名校学术会议及演讲。1993年她曾担任过台湾电影年的执行长,大规模培养台湾至今在一线工作的制片、录音、摄影、美术、动画、表演人才,并出版了一系列台湾电影史丛书,推动数十个台湾电影在外国的专题展,电影数字数据库,替台湾电影打下日后蓬勃的基础。
她出版书超过八十本,获颁母校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赫斯特大奖,中国《南方都市报》十年电影贡献奖,印度影展终生成就奖,《People》之“菁钻”大奖,《天下》杂志台湾千禧年最有影响的200人物之一,以及2013年台北电影节卓越贡献奖。
近来在视频网站主持《聚焦》对谈节目,广受观众欢迎与媒体关注。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
译者序
前 言
第一章 摄 影
第二章 场面调度
第三章 运 动
第四章 剪 辑
第五章 声 音
第六章 表 演
第七章 戏 剧
第八章 故 事
第九章 编 剧
第十章 意识形态
第十一章 理 论
第十二章 综论:《公民凯恩》
重要词汇
图例索引
出版后记

作者简介

全球畅销40余年,历经12次修订的电影入门书
著名学者焦雄屏潜心增修校译, 中文世界新版首发!
精编精校,高度还原版式重排,全彩精装版!
...................
※编辑推荐※
《认识电影》一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四十余年的洗礼,已成为百余所世界名 校电影概论、影视制作、电影美学等专业的经典教材和必读书目,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书中提供了各种认识电影的角度,帮助读者了解电影是怎样以一种复杂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传播的;同时,通过剖析大量影片实例,结合众多剧照来解释电影创作过程,使学电影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作者路易斯·贾内梯教授不断更新再版、修订内容、添加新近电影剧照及案例,使本书一直与时代趋势同步。此次借着英文第12版修订面世,特别邀请焦雄屏老师更订译文,并随之重编重排,推出全彩精装版,更完美地呈现这本图文并茂的经典教材的全貌,以飨各位读者。
☆ 自出版以来全球畅销四十余年,历经12次修订,是当今世界发行量、流传度皆高居榜首的电影入门书。在英、德、加、澳、南非等地广受欢迎,并被译成日、韩、希伯来等多种语言。
☆ 哈佛大学、MIT、纽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台湾大学等众多世界知名院校影视课程指定教材,培生教育集团全球畅销的教材之一。
☆ 集电影概论和电影赏析于一体。全书搜集超过四百张珍贵剧照,涵盖影史经典之作和近年卖座佳片,第12版特别增加了下列案例:(1)对当下电影类型进行补充,如动画片《料理鼠王》《我在伊朗长大》、CG电影《贝奥武夫》;(2)通过现代喜剧片拓展讨论电影的娱乐属性,如《朱诺》《太坏了》《热带惊雷》;(3)更新科幻片、动作片、歌舞片、政治电影案例,如《科洛弗档案》《变形金刚》《钢铁侠》《理发师托德》《反恐疑云》;(4)探讨新近非美影片,如《潘神的迷宫》《女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满城尽带黄金甲》。
☆ 提供精准而成熟的电影分析技巧,批露当今最热明星的独家新闻(关于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的演员如安吉丽娜·朱莉、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探讨高票房电影的市场策略,展现电影技术前沿动向,反映电影产业发展趋势。
☆翻译权威可靠,译文流畅优美,著名电影人焦雄屏特别为第12版重新增订译文。
...................
※内容简介※
《认识电影》是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问世四十多年来,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更是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面对电影中复杂的语言系统、构成要素、表意手段,作者划分了现实主义、形式主义两大阵营,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笔触,引出了电影作为艺术、作为工业、作为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
书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剧照和精辟说明,如美国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英国的迈克·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等著名导演的杰作,组成了一道全球电影人的经验光谱。此次修订的第12版,增加了对动画片、喜剧片、科幻片、歌舞片、CG电影的评述,经过精校重排和全书彩印,呈现出更贴近英文原版的风貌。
...................
※名人推荐※
近二十年来,在任何华人电影人的书架上,总会看到此书的踪影,足见它对电影的制作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焦雄屏 电影监制,台北艺术大学电影研究所教授


 认识电影 (全彩插图第12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贾内梯贾老写于几十年前的这本《认识电影》(当然每次再版都更新部分案例)本身有多值得剖析,展眼一望,无数理论家读者都在聊,这里先不敢做太多重复。不过打自身角度多说一句,它和当下市面上大量教人写故事拉片的书有些明显区别。《认识》并非为从业者打造的工具书,而是给有一点觊觎心的爱好者伸来推开大门的两只手。所以一方面书中努力普及和解释着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即便读者决心无视理论知识,也可以按图索骥把提到的那些电影——尤其是年代较新的找来瞅瞅。而不至于一想到要接触严肃介绍电影的书籍,马上就会不得不进入黑白片乃至默片的世界。虽然那是电影发展的黄金年代,但演员表演风格的舞台感和题材背景离开现世过久而造成的隔阂,有可能会干扰观众更好地领略电影本身的美。这对那些其实不会被时间所销蚀的好东西,反而不太公平,能静下来看电影是奢侈的状态。对尚未做好准备的观众,也不公平。因为这时候很可能他们还没完全爱上这个形式。比如仅仅要做关于特写镜头的说明,就非要提一部或许找不着的30年代电影吗?为什么不能拿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大卫芬奇或者汤姆霍珀(好吧这位有点歪……)的片段直接来举例,哪怕他们并不是这个手法的开创或最好传承者。但他们……在线上嘛,从熟悉可见的这一个或许山寨再山寨的手法中了解一个基本概念,对电影多一些亲切,少一些敬畏。说白了,不出错就好。观众可能是从文学,从游戏性,从演员,从话题等任何一个角度切入到这个路上来的。别着急,慢慢走。贝阿朵说过几百遍,没有爱,就看不见。扯开一句,之前接触新东方那一套英语教学的语言体系时,前面通常会有攻击当下教育弊端的标配段落。标配中的标配,是对音标教育的反诘,而最容易举出的反例,就是早年间关于发音教学的段落里,一定会出现一系列把人脑袋切开一半的图,表现怎么使用舌头和下颚,而事实上对大部分人来说什么用也没有。这里引的这张其实还画可爱了许多,更早的图貌似跟生理卫生课一个画风。接触和认识电影理论的过程恐怕也差不多,因为一些可以告人的原因,也翻过较早的某些院校标配教材,是否权威倒不必怀疑了,概念解释与罗列相对枯燥,对使用这些日后要作为工具的名次的解释也比较呆板。当然考虑到当时的具体印刷条件,确实不可能太丰富。很多对镜头,景别的示意图,差不多就是个姜文风格的分镜。从心底说,对着这种图文要切换到对具体电影的结合,脑中是需要一定的翻译能力的。所以很容易,他仅仅就是只是方便用来考试而已罢……但这个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纯粹的阅读是一种能力,或者生活方式。但另一个维度上,确实现在手机上每天我们都在大量的接受图文并茂的信息,公号文章的写作者们恨不得每句话都塞个暴走表情或者截图来立体化自己的文章。这里当然有很多值得被诟病的地方,不过从效果来说,它似乎又反映着当代人在生理上接受信息的更舒适方式。对非关键性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图片能起到的补充,或者确定节奏的作用,似乎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包括当我们密集地接受内容时,疲劳感肯定在自身,可能会恨不得中断一下,来有机会仔细想想是否应该想想……所以公号文章如果长到一个程度,反效果可能是让人在三分之一处开始迅速滑动,用看完的成就感消弭掉这种焦虑。这当然是不好的。有个朋友转述过押井守的采访。鸭导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喜欢在作品中忽然插入街上的人走动的画面,跟剧情也没关系,表现环境的话好像时间有点久了。无他,就是觉得故事走得太快了,缓一下。前面说那么多,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就是“配图”这事也不代表就有多俗气或加量不加分。抡回这本全彩的《认识电影》,从简单的文字书(第八版)到图文版(十一版),以及从个头到重量都堪称巨无霸级别的精装版,三个都翻过,觉得豪华一下也算有必要。对于很多即便并不打算从事电影,只是想多了解一些的观众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反正也不考试,读一次之后也没人要求你一定理解,还是得靠着看片去深化。哪天想起来随便翻到某一页,伴随着剧照,看两段并不一定能看得很快的文章。他只是一本入门书籍,普及态度,普及常识,这些看似简单却也需要琢磨文字有了鲜艳的包装,在脑海里留下痕迹的可能性,也许会更高一些。当然并不是每本书都适合做成这样的形式,就好像看到无数人表示第一次翻到麦基的《故事》,表示连连点头句句真理,两三年后重看,感觉好像没读过一样。从某种程度说,跟书的类型有关,即便配图了,也不如真正写个故事来得有效果。那些编剧法则之类以图表逻辑取胜的书籍,当然更不一定非要是铜版纸。总之,除了没法带在手边,价格,以及来不及认真捉虫,目前翻看中,谈不上有什么缺点。
  •     讀完《認識電影》真的是一件既能漲知識又成就感爆棚的事情,如果今年到現在這個時候你還沒有做什麼能讓你覺得2016年過的很值的事情,我建議你去買一本《認識電影》來讀。如果你對電影很感興趣的話,讀完這本書,在網上能避免掉60%的嘴炮,在大部分火藥味重重的撕逼現場能雲淡風輕全身而退,不可謂不有用;而且12版的新書實在太重了,重到背在身上可以防身,讀完整本可以瘦兩斤(書包輕一斤,你輕一斤)非常有成就感。如果你跟我一樣從高中開始就與這本書擦肩而過,那麼這一次務必不要錯過,人品保證12版是《認識電影》所有版本中排版最科學的一個版本,在這個版本里絕對不會再發生翻了五頁還找不到圖說的閱讀障礙了,既然出版社已經為大家掃去了所有外部的閱讀困難,作為讀者,再這麼懶下去,也沒什麼好說的了。短評裡面有一句話說的非常中肯:看了上千部电影,终究也只是一个电影的门外汉。《認識電影》的重點不是教給大家一些莫名其妙的理論讓大家可以四處裝逼,卻是給大家踏踏實實鋪一條進入電影,不偏不倚的陽關大道,并親切地拉著你的手脫離盲目崇拜的深淵。摘幾段路易斯對成見的大吐槽:1:電影是集合不同藝術家、技師以及商人努力的合作事業。由於每部電影個人的貢獻均不同,我們很難決定一部電影哪個人的功績如何。教世故的觀眾明了導演是大部分好片子中最重要的人,因為他的拍檔(如演員、編劇、攝影師)均遵從他的指示行事。但是有些電影,其他人的影響反而比導演重要──例如著名的明星,或某個技藝高超,能將導演的“毛片”剪出特色的剪輯師。有些評論不明就裡地推崇導演的“視覺風格”,引起攝影師的訕笑。因為有些導演是看也不看觀景器,而將構圖、角度、鏡頭的細節選擇一股腦兒交給攝影師。一般來說,導演起碼會咨詢攝影師的意見。如果他完全忽視這些視覺因素,就是自己放棄視覺表達的機會。這樣只會使他變成舞台式的導演,只重戲劇性(劇本、表演),而不關心影像本身。2:有些人不了解以上所談的形式問題,誤把動感當成電影化。他們以為動作越花哨繁複的題材,就越適合拍電影。因此,對他們來說,外景大場面的史詩,比在室內親密、狹小、處處受限的題材更適合電影媒體。當然,我們可以用史詩電影或心理劇這樣的名詞來強調電影的差異。不過,但凡是個明白人便不會說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更具小說味。雖然一是史詩之作,一是心理小說。同樣的,只有無知的人才會說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天頂畫”,比維梅爾的內景畫更有看頭。其實它們性質不同,無所謂好壞。史詩大作與心理小說的情形也一樣,當視其處理的方式,而不是題材。3:陳腐的技巧是二流導演不變的印記,電影中某些常見的情緒及意念──如歡愉、愛、恨,認真的導演會尋求新的表達方式,讓平凡之物有新的面貌,將熟悉之事賦予新意。例如,電影中常見的死亡場面,因太過普遍而顯得陳腔濫調,如果能在創造力及想象力上下功夫,就能感動觀眾。我很少佩服喜歡吐槽的人,但是路易斯.賈內梯大爺的吐槽我都拿小本本記了下來。其實路易斯在這本書裡面最有價值的吐槽莫過於他對作者論與類型片發表的看法。《認識電影》是一本非常美國視角的電影書,無論是舉例還是在對電影類別的劃分方面,都能很明顯的讀到作者的立場。但這並沒有什麼不好,《認識電影》講述的是認識電影的方法論,技術流的知識其實並沒有地域差別,但是路易斯老爺子的美國視角卻讓他能夠很中肯地理解作者論,并非常中肯地讓我們認識類型片的創新價值以及背後的社會性價值,這種平易近人又不偏不倚的視角對於現在這個過於誇張作者論的時代很有價值,在缺乏理論教導的情況下,通過歸納推理建立的二元對立往往充滿了誤讀和偏頗,這種過度解讀、過度引申、過度歸納,往往阻礙了我們真正去理解電影:1: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电影手册》推广了作者论,强调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性,认为负责场面调度者即为“真正的作者”,其余合作人,像剧作家、摄影师、演员及剪辑师等,都只是这位作者在技术上的助手。作者论无疑夸大了导演的权力。尤其在美国,因制片厂制度注重的是团队合作,而非个人的表现;曝光的是明星而不是导演。无怪持作者论的影评人,在美国要特别鼓吹作者的重要性了。2:评论最欣赏的类型,往往是在已建好规范的形式上和艺术家个人的独特贡献上取得平衡者。古希腊的艺术家自神话中取材,而戏剧家和诗人不断回到这些故事且一再重复,这并不奇怪。二流的创作者只会重复,严肃的艺术家则会重新诠释。当运用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形态来创作时,创作者可抓住其主要特色,然后在类型的传统和个人的创新间、耳熟能详和原创思维间、一般和特定间创造出无比的张力。神话蕴涵了文明共通的理想和向往,而艺术家依循这些熟知的故事创作,成为在缩短已知和未知间距离的精神探索者。这些风格化的传统和原型故事鼓励观众参与有关当代的基本信念、恐惧和焦虑的仪式。类型电影吸引电影工作者,因为它包含了大量文化信息,让他们可以依个人而自由发挥。相反的,非类型电影择必须自给自足,创作者得根据作品本身花很多时间在银幕上,来传达各种主要思想和情感。反之,类型创作者不需要从零做起,他只需要踏着前人的轨迹,依个人之取向,丰富前人想法或质疑其意念。最持久的类型多半能跟得上变化多端的社会情况。它们大多始于正邪对抗的稚嫩寓言,然后经年累月,在形式和主题上都变得复杂。最后它们往往变得反讽,嘲弄该类型过去的价值和传统。有些评论家认为类型演化是必然趋势,并不代表其美学也一定有所改进。最後要說說12版的排版,直接上圖:以318頁 《佈景與裝置》 中對六大製片廠佈景風格對比的圖例為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版(11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版(11版)11版是黑白印刷的這就不說了,但是明明是對比六大製片廠的佈景風格,但是還得前後翻頁來看,不能一目了然的對比可能真的不能叫對比吧。11版的圖片排版真的太糟糕了,都不知道怎麼吐槽起,我曾經幾次發誓要把這本書讀完,但是經常讀著讀著找不著圖說,讀著讀著就沒有興趣了。對於一本重在圖說的大書來說,12版的排版真的可以給滿分。讀新版的話完全可以以小章節為單位,把正文一口氣讀完,然後慢慢的翻過來讀圖說,新版的圖說都是成組出現,在安排上跟正文進行了呼應,一邊讀圖說就等於把正文的內容複習了一遍:12版英文12版中文當然,完美的排版還是功歸原版,但是後浪能頂著成本的壓力把原版的版式複製過來,魄力也是值得鼓掌的,新版排版的美妙之處還有很多,例如在《構圖和設計》這個小單元下的排版設計既顧及到了圖片和圖片之間的呼應,還在圖片和文本處進行了呼應,右下角的文字,正是在描述鏡頭設計中的寫實與抽象、鏡頭中的空間和顏色暗示(《游泳池》這張圖真的選得好好!美麗的紅色!)12版英文11版中文11版就沒什麼可說了,圖片和正文幾乎是斷裂的,講彎曲的線條,配圖……唉還是不要生拉硬拽了。《認識電影》真的是一本讀起來很有趣味的電影入門書,但是它更加偏重的還是讀懂電影和電影寫作方面,更適用於希望從事評論方面的入門者,還不是製作者。對於現在深處這個連電影都還沒看過幾部就敢大喇喇寫影評開公眾號時代之中的你我來說,閱讀《認識電影》有如黃袍加身,仔仔細細把概念搞清楚了,起碼就沒有那麼容易上當受騙,也能夠更加平和公正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認識電影》不是一本旨在告訴你什麼電影好什麼電影不好的書,而是一本教你主動而小心謹慎地拆解電影的說明書。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跟風觀看“新千年百部佳作”榜單,不如自己好好去找一部自己深愛的電影,愛它就愛到骨里,摸透它的每一幀魔力,走到這步,也許門也就入得差不離咯。
  •     非常喜欢看电影,在电影的世界,可以找到任何你想要的情绪。压力山大需要释放时,可以看恐怖片、励志片,郁闷时可以看看唯美而富哲理的文艺片或令人捧腹的喜剧片,无聊孤单时可以看看烧脑的悬疑片……总之任何情绪、任何状态下,都可以从电影的世界里中找到所需要的慰藉。曾看过的一部电影里有一个疯狂爱着电影的男孩儿,他不放过任何一部上映的电影;他会为一部错过的电影而“永远不原谅他的阑尾”,因为竟然在电影上映时不识趣的生病了;他会根据朋友的性格特点为其选择不同的适合的电影;大学毕业后,更因这个狂热的爱好开了一家影碟店。骨灰级的电影粉丝啊。我虽不如电影里的男主那么疯狂的热爱电影到如此程度,但也会到处搜刮一些电影名单,在一个时间里集中的观看,毫不夸张的说,那是人间一大快事。从搜刮影单到欣赏电影,不知不觉就有了一个心理上的变化,我渴望将看过的电影表达出来,让其他人看到,因我的分享而对电影感兴趣甚至去观看。初期就写一些观看感受,同时也看一些影评人写的影评,总是为一些影评专业的评论角度观点赞叹不已。渐渐的也对自己的分享有了一些不满。希望通过学习改变看电影的方法和角度,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电影的内涵。在后浪出版社的图书信息中了解到了《认识电影》这部专业级别的电影书。并迫切的想得到它。第一印象老实说,拿到书我吃了一惊,这部书的部头之大强烈震撼了我。更让我对这部书充满了几近膜拜的心情。此次拿到的《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非同小可。原因有四:第一,一本能反复再版发行的书一定是一本大神级别的图书。第二,《认识电影》问世几十年以来,始终被电影系学生、电影爱好者轻松接受并喜爱,更成为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并因其极强的专业性,成为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被称为电影入门级必备神书并年年指定为电影系列指定参考书。第三,十二次新版,次次有更新,从新公映影片到新内容。“你永远看到的是与上次不同的我,一直在进步的我!”第十二版更增加了科幻片、计算机影像、动画、动作片、歌舞片、喜剧片等新的内容,还升华性的加入了电影在社会\政治方面影响及意义的讨论。是更为全面、细致、成熟的一版。第四,不得不说,《认识电影》装帧高端、大气、上档次,具有极好的收藏意义。弄得我每次阅读之前都要洗手、不擦油(怕污染了书页)、小心翻看、轻拿轻放。作者及译者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介绍一下认识电影的作者及译者。作者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和影评人,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荣誉教授。贾内梯毕业于爱荷华大学及波士顿大学,20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讲授18世纪英语文学,后转入电影研究。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内容涵盖政论、文学和戏剧等多方面,代表作有《美国电影大师》《闪回:电影简史》《戈达尔及其他:电影形式论文集》等。焦雄屏,1975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1981年获得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影硕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博士班。著名电影学者,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现任台湾电影金马奖主席,是台湾新电影的重要评论者和推动人,同时作为担任世界各大电影节评委次数最多的华人,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优秀的导演及电影推向世界。同时她还是“电影馆”系列丛书主编,著有《法国电影新浪潮》等四十余册文集。现主持台湾电影中心,并任教于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焦雄屏教授在教书过程中,苦于没有一本完整的电影教科书而立志于要翻译出一本优良的电影教科书,于是就有了《认识电影》的译本,中国的电影系学生及观众才有幸与这部经典著作相遇。阅读体验《认识电影》作为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用深入浅出的笔触,告诉我们影视传播的手法,并逐项解析其复杂的语言系统与要素。全彩插图第十二版新增了最新公映的电影,借助电影剧照及宣传画,增强图书视觉效果的同时也使解析更为直观、易于接受。全书围绕电影制作的核心要素组织架构,其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图片和精辟的说明,再加上缀于各章后的延伸阅读和书末的重要词汇表,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吸收到最专业的电影知识,从而真正“认识”电影。《认识电影》一共有 五百多页,每一页都是手感超好的铜版纸,色泽艳丽,内容详尽。极为奢华的阅读感受。铜版彩页阅读收获《认识电影》这本书从电影理论的典型视角出发,简明扼要地评论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书中提及的影片包罗万象,组成了一道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经验光谱,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面孔如美国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英国的麦克·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等。作者对欧美影片和导演了如指掌,尤其对美国影片和美国导演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同时,作者也很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书中广泛涉及了伊斯兰电影、新亚洲电影以及非洲电影。作者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纷繁多样的视觉冲击,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电影从最开始的无声、黑白一路走到今天,已经成为色彩、画面、声音、剧情等元素的集合体,同时也成为信仰、欲望、态度等精神的载体。著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说:“人们将他们的历史、信仰、态度、欲望和梦想铭记在他们创造的影像里。”个人认为最吸引人的部分便是图像画面,我们会醉心于电影展示给我们的各种画面,或陶醉或感动或欣喜或压抑。一直以为,电影画面的色彩反映的是一部电影的情感基调。曾简单粗暴地认为,柔和的色彩表示温情;对比鲜明的色彩则展示的是个性;冷色代表恐怖压抑,比如绿色、黑色;而暖色代表着浪漫、美好,比如红色... ...读过《认识电影》后,才知道,电影中的色彩并不如我所理解的那般简单。彩色电影虽到老二十世纪40年代,才在商业范畴中流行,但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影片在色彩上进行实验。虽然色彩会增强美感,一些类型的电影如时代片歌舞片及娱乐片,适合彩色。但彩色 并不适合用在现实主义的影片上,例如到今天仍为经典的《公民凯恩》,这部被被法国电影学者巴赞称之为“方法之论述”的电影是一部技巧变化如百科全书般渊博的经典,如若它被添加了颜色,那结果会惨不忍睹。《公民凯恩》在心理方面,色彩是电影中的下意识元素,有强烈的情绪性,诉诸的不是意识和知性,而是表现性和气氛。色彩的象征意义是事实上自古已存,而且常常与文化有关。虽然在不同的社会中会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一般而论,冷色(蓝、绿、浅紫)代表了平静、疏远、安宁,在影像上较不凸显。暖色(红、黄、橙)代表了侵略、暴利、刺激,在影像上十分张扬。彩色片中的黑白片段,通常用来营造象征意义。有些导演在黑白片中插入彩色片段,但这种技巧的问题是其象征显得过于表面化。而在彩色片中插入黑白段落的方法,有时过于造作及明显。比较好的方式反而是尽量少用颜色,让黑白色凸显。1998年,意大利导演罗伯托.贝尼尼导演及出演的电影《美丽人生》,讲述了1939年,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为了保护儿子的童心而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不仅使儿子的童年免受阴影还让儿子免于一死,而自己却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之下的故事。该片在第71届奥斯卡奖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儿最佳配乐三项奖项。这部足以“令大男人流泪”的电影开篇讲了犹太人基度的快乐生活。他乐观开朗、机智幽默、思维敏捷,生活中有层出不穷的恶作剧,他身边充满着欢笑和生活的激情。他用富于创意的浪漫追求自己心仪的“公主”——朵拉,甚至骑着白马从盛大的订婚宴会上带走了他的公主,并很快有了爱情的结晶乔书亚。每天骑着自行车送太太上班和儿子一起照看着他的犹太书店。日子过得平静而幸福。影片开头是闹剧,前半部分的基调是快乐,层出不穷的包袱令人笑的停不下来。而色彩温暖明亮背景是典型地中海风味。网络图片网络图片然而,纳粹在儿子生日那一天带走了祖孙三代,朵拉义无反顾的追随着他们。基度一家的厄运开始了。面对现实,基度第一反应是保护儿子。纳粹集中营里,他为儿子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玩游戏,赢够一千分,坐坦克回家。在众多犹太同胞忧郁、绝望、沉重的注视下,基度冒着生命的危险当纳粹的“翻译”,内容却是与儿子的游戏规则,场景滑稽可笑,却让观看的人潸然泪下。当纳粹出现带走一家人时,这快乐的基调便赋予了悲剧色彩。基度的笑已带着些许苦涩。当基度因意大利犹太裔的身份被逮捕送上火车,并开往纳粹集中营时,色彩开始泛白变淡,几乎所有颜色都被从影像中剔除,仅有偶然寂寞、苍白的肤色色调点缀集中营和其中的囚犯。网络图片值得一提的是,电影虽表现的是对战争的控诉,但却摆脱了一贯的压抑、阴郁、悲惨气息,时时出现的乔书亚纯真不带一丝阴霾天使般的面部特写向观众传达着“希望永不熄灭”的积极暗示。网络图片这张剧照中运用了特写镜头,在虚化了集中营的背景后将重点放在孩子面部的特写,暗示其象征意义。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去看《美丽人生》,果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在对电影色彩的运用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从影片开头的欢乐到后半部分的痛苦、压抑,对人物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再去分析这部经典电影时就觉得言之有物, 完全摆脱了干巴巴讲单纯内心感受的困境。以上仅仅是《认识电影》庞大电影知识体系的冰山一角——摄影之彩色及镜头的阅读收获。 《认识电影》从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声音、表演、戏剧、故事、编剧、意识形态、理论等十一个 方面对电影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而这十一个子目录内又各有乾坤。例如第一章摄影,目录下又有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镜头,角度,光与影,彩色,镜片,滤镜和底片,特殊效果,电影摄影师8个标题内容。及延伸阅读部分。第二章场面调度,目录下有景框,构图和设计,区域空间,距离关系,开放与封闭的形式5个标题内容及延伸阅读。全书十二章,共七十四个标题内容,十二个延伸阅读。随着阅读的展开,神秘的电影世界渐渐在眼前清晰并精彩纷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认真的阅读学习过《认识电影》后,我们不但会用专业的角度去欣赏电影,更会用“内行”的眼光去评判分析一部电影。毋庸置疑,《认识电影》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学习的经典读物。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当工具书看
  •     我们看电视时常不辨明影像,以被动的姿态,任它们给我们洗脑,却不会去分析它们是怎么运作,怎么塑造我们的价值观。
  •     要入门一个领域最快的办法果然是看经典教科书啊。没有捷径。
  •     必读
  •     好像开了一扇看电影的后门。
  •     并非只有看过这本书你才算真正认识电影,但是只有看过这本书以后,你才会真正更多维度的了解电影。声色光影,不同角度,不同收获
  •     电影的常识,电影绝不仅仅是一种打发时间的娱乐
  •     很好的一本书,虽然对我这个小白来讲还有那么一些不太能理解的,但是多多少少是有所提高的吧。
  •     全彩好评啊!
  •     电影的启蒙书,目前为止看过的最精彩的教科书。极力推荐给对电影感兴趣的人,看过后有如打通了任督二脉,对电影的认知又到了新的高度。
  •     电影理论入门书,插图加名字解释,觉得内容还可以再丰富一些
  •     条理清晰,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真的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     外行人觉得有点基础
  •     常识最重要。
  •     这真是一本适合入门的人看的书,全书大部分内容对于电影学生来说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也让我系统化的了解了更多的术语和意识形态包括影评人,评论者和理论家的不同之处吧。原来影史可以从这几个维度去分类,也算能做到分类上一通百通吧。接下来就是《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了。
  •     图书馆借的全彩12版 内容五分 然而译者的中文水平真的尴尬...有少许翻译错误,并且很多句子并不能准确表达原著的意思,读起来磕磕绊绊。
  •     真是孕育生活的经典食粮。
  •     【补签】力荐。
  •     书好评,内容基础。
  •     不能纯被排版黑…
  •     但愿我的脑子也会和这本书一样沉重和丰富。(朗诵腔)
  •     其实理论还可以更深入一点的。看完之后感觉影评没几个有意思的了。就像今天看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影评,用某人的话讲,都是读后感啊。。
  •     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终于看完了,我觉着喜欢看电影的人几乎必备一本。BTW:看完这书你就能看出有些人的评论是多幼稚了。
  •     写的和翻译的和配图都太他妈好了十颗星十颗星十颗星十颗星十颗星十颗星十颗星十颗星十颗星
  •     一本优秀的工具书。花了挺长时间慢慢读完,新版的配图和装帧等也算是对得起这个价格了。
  •     看过的最贵的书。
  •     很精准,才读到色彩,慢慢来
  •     读过以前的版本,是一本很全面的入门级教科书,只要是电影爱好者,都不应该错过本书。
  •     电影参考书,入门必备。
  •     别的不说,这个纸质在灯下反光真的很让我头疼。
  •     太偏重于技术分析,又不够基础。我既没了解基本的电影术语,对于电影美学的欣赏帮助也不大,美国佬的技术流
  •     精致的大部头,放在桌子上就能装逼。内容的话相对宽泛,每个主题深入不多,但理出的观影脉络还是相当有价值的,后面对电影理论的概括总结也很清晰明了,这本书延续了《闪回电影简史》的排版,其实这样图文插排阅读体验也挺蛋疼的。
  •     本书从镜头开始讲,到后来的画面调度,剪辑,镜头运动,演员,编剧,导演等等,是对于电影入门的好书。
  •     入门了入门了,终于敢说我懂点电影了。这书需要跪着读
  •     电影艺术的入门必读
  •     买来之后吃了好久的灰,一度担心它又成了书架上的一件供品,但真正开始看了,却看得出乎意料得快,而且看得很痛快。书这东西,敢买更要敢看啊!
  •     我花的最值的两百块,甚至感觉不仅仅是谈电影了,更是在谈艺术;当然了,电影本身就是维度最广的一门艺术啊。
  •     没啥可说的了,11版也买了,12版改动不大,印刷好很多。
  •     超棒的大部头。
  •     排版极其糟糕,但不得不说,它是我半只脚踏入电影专业领域的敲门砖。
  •     好想让这本书代替我有机化学、医用电子学、遗传学......当我的课本。
  •     真的书是超出预期的富足精神食粮!乖乖听话看书胜过一切!
  •     排版很烂,读着难受。
  •     再刷,我的电影启蒙书
  •     如果只挑一本入门,就这本吧……价格也是杠杠的
  •     学习材料
  •     比较适合专业电影人
  •     这版印刷和排版质量很高,喜欢电影必看教材,能系统性的了解电影这门艺术。
  •     该版本确实较为精美,彩色插图、排版等等,上佳。
  •     值得你用在全部生活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