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回忆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1-5
ISBN:9787108015198
作者:郑曦原 编
页数:469页

内容概要

郑曦原,1963年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后又就学于纽约语言学院和外交学院。大学毕业后曾志愿去陇南山区锻炼三年,担任过乡镇企业厂长、副镇长。1987年后在甘肃省文化厅、国家物价局工作。1992年调入外交部,后曾在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三年,现为外交部二等秘书。著有《中国远古文化》(1995年)。

书籍目录

前言
引子
第一篇 夕照的社会
篇首语
新闻专稿 清国东段长城观察记
新闻专稿 清国名城广州游历记
述坪 英国鸦片贩子力阻清国禁烟
铁路和电报有望在清国出现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一)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二)
四川巴塘发生强烈地震,3000人丧生
新闻专稿 广州的一天
特写 在大清国的心脏旅行――杨子江游记
述坪 罪恶的鸦片贸易
清国人口数字引起争论
首家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建立
述评 清国苦力价几何?
特稿 大清国邮政专述
述评 清国的丝绸工业
述评 清国的财税稽征制度
亡命天涯的传教士
电灯将照亮北京
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社论 清美两国自然资源比较
述评 沉重负荷下的帝国财政
第二篇 蜕变的文化
篇首语
新闻专稿 清国的官式学堂
大清国将向英美派遣留学生
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一份清国讣告
清国人将一天时间划分为12个单位
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
清国人发明的“洋泾浜英语”
述评 “四书五经”维系着清国灵魂
中文报纸在上海的发行量稳步上升
5020卷《古今图书集成》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述评 汉语奇异的表达形式
述评 清国官场腐败危及人类道德
新闻专稿 清国报业见闻
慈禧太后以孔子伦理观反击西方
清国特使向美国赠送5000册中华图书
第三篇 诡异的内政
篇首语
述评 同治皇帝暴卒,北京政局扑朔迷离
特稿 清国皇室生活记趣
新闻特写 清国皇亲国戚多达4万
述评 光绪皇帝学英语
李鸿章 会见国际禁烟朕盟执行秘书
清官传异变,上海发生火灾
李鸿章受冷遇,要求退休
慈禧召张之洞迸京议政
新闻专稿 清国铁腕袁世凯采访录
新闻专稿 光绪皇帝贺崩,曾推动改革功不可没
新闻专稿 清国独裁者慈禧逝世,北京政局令人关注
新闻专稿 三岁幼童登上清国皇位,改元宣统
传导欧美文明的先驱伍廷芳记
新闻专稿 留美学子归国受重用
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
篇首语
英国海军进攻广州,攻陷两广总督府
太平军挥师北伐,大清朝摇摇欲坠
英国领事巴夏礼被囚记
英法朕军占领北京西郊,圆明园惨遭洗劫
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
清国接受和议,英法战俘曾受虐
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眩目
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沦陷
清军攻破天王府,忠王李秀成束手就擒
捻军突破清军合围,威胁华北贸易安全
大清帝国军事资源透析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清关系微妙
清军主力进朝鲜,日军进入临战状态
日军击沉“高升号”,1700名清军英勇殉国
丰岛海战震惊世界
李鸿章黄马褂被清廷褫夺,带罪领军
清帝下达宣战诏,日清海陆大会战
美海军专家评丰岛海战
黄海大战,“定远”“镇远”姐妹两舰合力御群寇
日军攻入清国本土,威海卫军港危在旦夕
节日盛装的东京欢庆战争胜利
日军前锋直指山海关,威逼北京城
日军拟攻占威海卫,清国首都震动
三名清国海军将领自杀殉国
清国总理大臣恭亲王谈日清战争
德国海军借口教案占领胶东
法国占领海南岛
清帝下诏接受八国联军谈判条件
日本强制奴化台湾,再损兵250人
西藏叛乱平定,清廷诏示十三世达赖罪恶
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
篇首语
沙俄外交使团进入大清国境
美使华若翰北京换约记
评美使华若翰访问北京
清英联合舰队计划破产
特写 驻清国的美国领事们
拿破仑三世接见清国外交使团
安南国王仍然进贡大清国
清国政府首次要求外国旅行者出示护照
缅甸国王遣使向大清国进贡
美国驻清公使易人
两江总督设官式晚宴招待美国公使
清国特使请求美国紧急调停日清争端
清国东部海域局势仍然紧张
新闻特稿李鸿章纽约访问记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
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
山东教案了结,德国外交成果丰厚
醇亲王将启程赴欧谢罪
英国承认大清对西藏拥有主权
清国欲收回澳门,葡国派军舰遏阻
清国外交使团访问美国
美国远东外交评述
第六篇 革命的抉择
篇首语
孙逸仙博士被清国驻英使馆绑架
述评为新中国而呐喊的孙逸仙博士
清国流亡政治家康有为宣示报国理念
述评 缺乏民意支持导致维新运动失败
1500名革命义士惨遭屠杀
革命党在北京车站引爆自杀炸弹
安徽巡抚遭革命党刺杀身亡
社论 觉醒的中华
述评 后慈禧时代的清国政局
清国制宪机关要求组建现代内阁
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国体有望建立
大清政府紧急调兵支援汉口前线
清国驻美使馆称国内形势非常严峻
日本外务省称在武昌的日本人受到优待
述评清国革命旨在推翻满清300年统治
孙中山贷款闹革命,秘密计划大曝光
武昌革命发展迅猛,满清统治恐将结束
革命军在武昌宣布成立共和制政府
第七篇 绝境的奋争
篇首语
述评 契约华工的悲惨境遇
新闻专稿 华人的生活习俗
一位清国道长关于人类信仰的哲学讨论
特写 唐人街随记
快讯 怀俄明石泉城发生排华血案
新闻追踪 驱逐华工的一场恶战
请美联合调查石泉城血案
哈佛大学聘清国教授讲习汉语
哈佛大学清国教授客死波士顿
新闻特写 唐人街上的华人孩子
附录 《纽约时报》晚清报道选辑总目录

作者简介

《帝国的回忆》是《纽约时报》晚清时期对华报道的选编,起迄年代为1857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经历了蜕变,人民经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及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生活、革命及华侨等方面。


 帝国的回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摘自《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郑曦原编,三联书店,2001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300页~342页。1896年9月2日上午9时,时任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记者的访问。……美国记者: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吗?李鸿章:我知道,你们又将进行选举了,新政府必然会在施政上有些变化。因此,我不敢在修改法案前发表任何要求废除《格利法》的言论,我只是期望美国新闻界能助清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清国侨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利法》进行较大修改。……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李鸿章: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     近期在读一本《帝国的回忆》,这本书是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期间《纽约时报》对晚清报道和新闻评述的选编。在我看来,其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弥足珍贵。近些天,我都是每天睡前读一些章节,之后掩卷,在沉思中入睡。书中选用文电的形式包括快讯、新闻专稿、特写、述评和社论,既有直观式的描述和观察,也有纵深分析和背景报道。《纽约时报》的新闻语言风格和报道特点让我觉得读来觉得十分痛快,就像是我已经穿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那个时代,生活在其中。当然,我比那个时代的人幸运得多,我能读着那个时代的新闻。那个时期,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也没有这种西方新闻记录的叙事方式。我对于晚清的记忆一直是灰色的,我一直在寻找原因,为什么我记忆中的晚清的天是灰的,四季是灰的,就像是一个没有色彩的梦?我明白了,我过去看的太多的关于这一时期的记录都是沉重的,都是控诉,都是那种官样文字,声嘶力竭而又苍白;都是宏大叙事,没有有生活情趣的细节,像是在写另一个星球。也许,《纽约时报》的报道形式在现在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但是,在当时却是如此稀缺。它写到对当时社会的观察,有街上擦身而过的少女,“纤细和清纯的风韵动人心旌”;有烟馆中令人生厌的各色人等,“他们的样子看上去都非常龌龊”;有关于当时社会饮食、风俗的细致描述,还有对晚清官员、晚清士兵的描写,更有对中国大好河山的溢于言表的赞美!多么丰富的晚清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画卷。太生动了,我现在才觉得晚清也是有色彩的,也是有一群鲜活的人的社会。也许令人叹息,但是仅仅有叹息,那不是历史。《纽约时报》的叙述总是从细微的小事入手,折射出的又无不是宏大的主题。国人的麻木,我们在鲁迅的笔下已经十分了解,再看到美国人的来自行刑现场的报道,那绝对是种震憾!书中写到1858年法国人游览长城时,发现在首都门户安营扎寨的士兵居然不知道中法、中英之间正处于战争状态,不知道大沽海战、广州事件,他们的震惊程度可想而知;书中关于恭亲王在中日战争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言论,那种认真的态度说出的迂腐的话也让人痛心。“我们清国人崇尚法度而日本人崇尚武力”,试问在炮舰外交的时代,“法度”从何谈起?这让人无不从中看到更深层的危机;《李鸿章纽约访问记》中,李鸿章惊叹于美国的摩天大楼和电梯配套,天真地问,“这些楼能抗狂风吧?”并认为中国有台风不能建如此高的楼,从中可折射出这位“大国大人物”在世界先进文明下的近视和弱视,让人不得不生出不少叹喟。《纽约时报》关于当时晚清时教育现状的记录和评论也是令人警醒。比如在四书五经这篇电文中,记者在真实刻画了当时中国教育状况之后指出:“把教育模式限制在如此狭窄的道路上,致使人的心智就像大清国女人的小脚一样被积压而萎缩。”真是一针见血啊,只是当时已是积重难返了。试想在当时的文化生态下,国人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眼光?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1863年4月26日的报道中,记者还是满腔热情地写道:“大清国当然有未来,而且是充满希望的未来,这勿庸置疑。大清国正像由各个国家和民族组成的世界大家庭中每一个新成员那样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时的中国虽然已经经受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但还没有亡国的危险,美国依然看好中国。他们仍然认为这个帝国还会焕发新的生机。但是到了中国败于中日甲午战争,情况就大大不同了,报道的语言变为 :“在当今世界的秩序下,大清国的继续存在对世界和平来说永远是一种威胁。在我们的地面上,大清国是一个既污秽又丑恶的国度,它的存在是一种时代错误。”这一是源于美国对晚清的长期观察,已经发现了这个大帝国已经十分腐朽、丑陋,而且它还看到了晚清已经彻底丧失自我革新的能力,只能苟延残喘了。这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帝国对一个正在走向没落的帝国的观察,在今天读来仍然给人很多新的启发。我们要研究大国崛起,也得研究大国衰落,这样才能走出兴极必衰的宿命。
  •     近日,漏鱼之网读《帝国的回忆》,对李鸿章这个人,又多了些感触。李鸿章,中学历史课本上就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据说他是个卖国贼,经他之手签了不少不平等条约。近年来,为他写翻案文章的人多了些,但多数中国人对他还是存有极深的隔膜或误读。随着年龄渐长,逐渐会了解,教科书并不能告诉历史的真相,有时甚至为了时下某些政治集团的利益,告诉你一个历史的假象。历史,从来都是立体的、丰富的,单向度的人物大多贴上了后来者的好恶标签。漏鱼之网绝不敢奢望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改变对历史人物的思维定势,只是想随手列几个问题,看看历史大幕后遮挡了些什么。1.弱国无外交,处在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那个时代,覆巢之下的李鸿章除了在夹缝中苟延大清的命运,又能如何呢?2.那些不平等条约,没有慈禧点头,岂是李鸿章说了就能算数的?如果没有李鸿章,不平等条约中的条款肯定会更苛刻。签约很多时候是为了争取发展的时间,列宁与德国的媾和不就是如此?3.如果没有李鸿章,近代中国会怎样?太平天国的愚蒙会否就此停歇?洋务运动会否能如火如荼?列强会否迅速鲸吞中国?4.为什么识人查人的曾国藩会如此看重李鸿章这个得意门生?为什么李鸿章的政敌——梁启超晚年也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看看李鸿章20多岁写下的这首诗吧,谁会以为这首诗的作者是个懦夫或弱者?反正,打死漏鱼之网,也绝不会相信。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最后,摘几段111年前,李鸿章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吧,也许从中能看见一个更真实、更开放的李鸿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
  •     《纽约时报》一本客观的另类史书。
  •     视角蛮新奇的,以及好喜欢李鸿章出访纽约那段。
  •     这也是属于可以慢慢剔除掉中学历史课本记忆的一本书。
  •     Papa brought it.
  •     该系列的第二部,也就是《纽约时报》民国时期对华报道集,再也没能按照计划出版
  •     第三方视角真实再现
  •     角度独特。
  •     有时候很疑惑,一百多年过去了,某些地方竟然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大幅倒退,这样的民族还有救吗!
  •     记者角度,一副新闻稿的架势。说实话,编者很偷懒,连时间都没加,也没做什么整理分析工作,纯资料堆砌。
  •     这是一部别致的中国近代史。从外国的角度来看中国,也许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     应该是回忆帝国,从美国人的立场看到的大清单帝国、以及中国文化
  •     从纽约时报这种第三方视角描述大清国最后一抹斜阳。视角不同,立场不同,兼听则明。
  •     清末外媒对中国的评论集。编者兼译者加了很多愤青的注解。不得不承认,中国依然是一块神秘的东方大陆,即使那些号称“中国通”的外国人,也最多只能做到描述现象,而不是解释现象。他们能够看到中国社会表面的种种,却不能了解其中的无奈和背后的渊源。
  •     经由美国人的眼里看到的清国,是多么的不和谐。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积累。却供养着这么一批不务实不求真,弄虚作假,大男子主义的人。可笑至极。果然,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推向高潮,然后再急速趋于劣势。
  •     琐碎了些,只是看完没有悲愤,徒增伤感。
  •     辛亥百年 想不到还是辫子大行其道
  •     这个不错
  •     现在看来,再波云壮阔的历史也毕竟平淡了些。
  •     尝试用别人的视角审视自己,也许更能穿过历史的迷雾来全面的理解
  •     報紙的好處在於其實時和無法事後篡改,前後三十八年的滿清coverage,NYT對於晚清人事態度的微妙改變是閱讀此書帶來的最大樂趣。在這些報道裡,袁世凱,李鴻章,孫中山這樣的名字並沒有今日語境下的隱意,和我們一樣,皆是那個時代的普通人。此外,雖然Said一手創建的Orientalism不曾涉及遠東,但也不妨對比西人對我國的態度,可惜書中沒有原始報道,不能做信史來讀了。
  •     曾阅,标记。
  •     翻译的不错,选取文章代表性一般
  •     很好
  •     海外看中国
  •     100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坏,只是变得更可笑了
  •     书编的十分用心,按阅读的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确是好读很多。
  •     很久以前看的,很有意思的史料
  •     当年的nytimes
  •     不一样的视角看历史
  •     看看还是挺好玩的,可以从第三国的角度补充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比如,李鸿章原来在美国那么受尊重和欢迎。孙中山原来也要靠洋人的钱,找不到只能灰溜溜的回国,把总统让给袁世凯。
  •     文化社会比较喜欢,越到后边,涉及的越为革新沉重的东西越多,当年的新闻报道还是挺详实的,作者也分的挺好,生在忧虑,死在安逸闭塞
  •     晚清痛史。
  •     过去的新闻...
  •     非常直观和震撼的历史史料,仿佛如临其境。
  •     从附注中感觉译者的一整套思路有些古旧,带有批判的陈腐味道,缺乏必要的客观,像中学时的历史+政治课本,但是看每章的篇首语,却又显得冷静理性,值得笔录的精彩。
  •     换一个视角看晚清
  •     那个时代的美国,还没有展现帝国的桀骜,对大清帝国还抱有同情与好奇。清朝是所有中国人沉痛的历史回忆,每次读到相关书籍和主题都让我陷入沉思,悲痛良久。从美国人的角度看来,那时候的清国人愚昧无知,可怜可恨。如蝼蚁一般,过着非洲奴隶般的非人生活,没有尊严,当然那时的清国人也没几个会思考会生活,也许不思考也就无所谓尊严了。生存都无法得到保障,也就没有马斯洛的5层需求理论所谈到的其它作为一个人的要求。至此,实在感叹今日中国繁荣富强,人民觉醒来之不易,那是几代人的流血牺牲,几代人的奋斗,一百多年的屈辱反省所带来的。
  •     看晚清外交,和现在何其相似
  •     清国道人!!
  •     内容挺有趣,不过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当年读毕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位在美的华人道长关于宗教统一和黄金法则的论述,晚生百年,必为大师。
  •     那些被歪曲的
  •     非常好玩。可能编者也起了一定作用,那时候一个老美看清国所看到的跟现在相当接近,猪仔似的人民,表面功夫极好的官员,一心守旧的西太后,社会夕阳斜照,内政诡异,外交酸涩艰难。这是一部分事实也是一部分误解,就教育来说,除了死记硬背,传统学术的良好保存就当没这事儿了么
  •     一些稿件有某博第一本书的味道;纽约的张道长碉堡了;不知道系列的民国卷跟人民中国卷出了没有出不出得来
  •     第三者的视角神马的……
  •     换个角度看清国,感受立马不同了,借用评论里的话就是消除历史课印记。
  •     不能说对中国有透彻的观察,可采纳的是一种比较的视角。借英美的眼睛,还原了近代中国开埠通商以后的细节。因是美国报纸的缘故,大抵感受到老牌帝国主义没落前的辉煌和一战后才崛起的美国此时的虚弱。
  •     当代中国出版社版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51495/
  •     换个角度,换种心态。
  •     人常常觉得历史可笑,可是当下的历史却茫然无知;只有多研究之前的依赖路径,作为某种可能的预判的依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