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之书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32762927
作者:(阿根廷)博尔赫斯
页数:136页

内容概要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王永年,著名翻译家,浙江定海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语言,曾任中学俄语教师、外国文学编辑,一九五九年起担任新华社西班牙语译审,曾派驻墨西哥等西语系国家,他的西班牙语文学译著有巴勃罗·聂鲁达的诗和散文、加西亚、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等,还译有《耶路撒冷的解放》、《十日谈》、《欧?亨利小说全集》、《伊甸之东》、《在路上》等多部名作。

书籍目录

另一个人
乌尔里卡
代表大会
事犹未了
三十教派
奇遇之夜
镜子与面具
翁德尔
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
贿赂
阿韦利诺 · 阿雷东多
圆盘
沙之书
后记

作者简介

小说集,一九七五年出版,收短篇小说十三篇,博尔赫斯写作后期的顶尖之作。面对一本页码无穷尽的“沙之书”,先开始是据为己有的幸福感,最终领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本书,是博尔赫斯书籍崇拜情结的体现,象征具有无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终却体验到无限而确证自我的渺小无力。“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无限性、可能性、死亡、记忆与时间等概念哲学、玄学层面的思考蕴含在各篇当中。


 沙之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转自:天涯博客 作者:逾忧据说《乌尔里卡》是博尔赫斯小说中唯一讲到爱情的一篇,写了“我”与乌尔里卡的邂逅和情爱。故事时间跨度极小,博尔赫斯在小说开始便交代说:时间只包括一个夜晚和一个上午。而往往短暂的爱情富有神秘感、浓烈并近乎完美(因为还没来得及被流逝的时间一点点的破坏掉),《泰坦尼克号》里rose与jack的爱情故事能赚足人们的眼泪也正是因为把握了如烟花般绚烂与短暂的原则。    小说情节简单但极富魅力。乌尔里卡以背影出场,先是话语引起“我”的注意,既而是美好的容貌和气质,然后是思想、智慧,最后是神秘感。环环紧扣,逐渐提升,在极短的篇幅内将一段感情的产生和发展进程写的如那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威廉·布莱克有一句诗谈到婉顺如银、火炽如金的少女,但是乌尔里卡身上却有婉顺的金。她身材高挑轻盈,冰肌玉骨,眼睛浅灰色。除了容貌之外,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她那种恬静而神秘的气质。她动辄嫣然一笑,但笑容却使她更显得冷漠。](容貌气质)  [她沉思地问我:“作为哥伦比亚人是什么含义?”“我不知道,”我说。“那是证明文件的问题。”“正如我是挪威人一样,”她同意说。](思想)  [“我昨天在约克礼拜堂看到的几把破剑,比奥斯陆博物馆里的大船更使我激动。”我们的路线是错开的。乌尔里卡当天下午去伦敦;我去爱丁堡。“德·昆西在伦敦的茫茫人海寻找他的安娜,”乌尔里卡对我说。“我将在牛津街重循他的脚步。”“德·昆西停止了寻找,”我回说。“我却无休无止,寻找到如今。”“也许你已经找到她了,”她低声说。](智慧)   [“过一会儿,她又说:“仔细听。一只鸟快叫了。”不久我们果然听到了鸟叫。“这一带的人,”我说,“认为快死的人能未卜先知。”“那我就是快死的人,”她回说。我吃惊地瞅着她。](神秘)    而小说的结尾——也就是故事结尾写的更是精彩,它完全摆脱了男女情爱描写中那种容易趋向雷同的世俗气息,故事的叙述走到期待中的床铺时,男女主角的形象却开始模糊,而作为背景的时间、家具、镜子、大雪却从文字中凸显,“时间像沙漏里的沙粒那样流逝。地老天荒的爱情在幽暗中荡漾,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占有了乌尔里卡肉体的形象。”瞬间化为永恒,场景倏然远去成为了记忆。留下的只有对那爱情的感受——揉杂了幸福与虚空、深情和绝望。
  •     超现实的虚构主义文字,让我读完之后仍旧还在不断的回味中。这本短篇集收录了一个作家的精神轨迹,这让我对生活,对世界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另一个人》《一个厌倦人的乌托邦》都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想象着未来和过去的交错,记忆在空间上也有分歧,年轻人与年长人的对话,那个人如此的陌生,但是又仿佛有相似之处;未来也许真的有乌托邦,那个乌托邦不是一切都自由,而是一切是空……《镜子与面具》让我尤其的着迷,它像一则寓言故事,耐人寻味,诗人三次写诗,赞颂国王的胜利,从第一次用最华丽的辞藻,到最后的一句简短的文字,这样的文字,让国王可以放弃一切地位与权力,让诗人牺牲生命,是什么样的一句诗,魔力竟如此之大?也许也在告诉着我们,其实越大的荣耀,背后的真相才是击溃人心的,表面的光鲜背后有着多大的不堪与肮脏……最本质的现实, 我们往往不愿意承认,看清了,也便是解脱。《沙之书》,那本奇妙的圣书超越了空间,没有第一页,也没有最后一页,每个页码都是用奇妙的数字公式来表示,没有规则,但充满变化,仿佛是另一番世界,它充满着魔力,吸引着你,它像沙一样,无始无终。“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这是博尔赫斯对这个故事的评价,也是对他的这本书的评价,虽然都是虚构,但也都不假。一个个小故事,都有着自己的禅意,这是我喜欢的地方,喜欢研究宗教,尤其佛教,博尔赫斯像一个精通世事的禅师,在一篇篇短篇中告诉我们哲理,让我们在虚幻的故事中感悟他的人生价值观,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     挫败的经历,让博尔赫斯一生里都无法直接拥有女人的肉体,而只能拥有女人肉体的形象。他觉得女人有时候既像一座教堂,也像一只母狗。但这个判断又消失在《乌尔里卡》循环的语句当中,这些语句组成了让博尔赫斯自己可以借以完全遁隐的谜语。他可以轻易隐进自己精心设计的精确而无限循环的迷宫之中。这是一个还十分年轻的女人,乌尔里卡。乌尔里卡,我会在自己的改写过程中,不停地呼唤她的名字。《乌尔里卡》开始于一次雪中散步,结束在旅店的床上,天老地荒的爱情一直在幽暗中荡漾。在小说中,“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占有了乌尔里卡肉体的形象。但这个形象,这个不停被称为乌尔里卡的年轻女子,她不再是母狗,也不是教堂,而是平易近人的肉体。她和上了年纪的“我”,两个人边走边谈,互相欣赏着对方的发言。由于过于互相欣赏,两个人说的话就像是出自同一张嘴——我们手挽手继续向前走。 “这一切像是梦,”我说,“但我从不做梦。” “就像神话里的那个国王,”乌尔里卡说,“他的巫师使他睡到猪圈之前也从不做梦。” 过了一会,她又说:“仔细听,一只鸟快叫了。” 不久我们果然听到了鸟叫。——这些语言如诗经一样简单和诗意,也有着圣经般的圣洁与美感。“我的故事一定忠于事实,或者至少忠于我个人记忆所及的事实。”博尔赫斯在《乌尔里卡》写作的一开头,就这样说了。但我一边呼唤着乌尔里卡的名字,一边写下的故事,它的语序只能是这样——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占有了乌尔里卡肉体的形象。时间像沙漏里的沙一样流逝。地老天荒的爱情在幽暗中荡漾。我们之间没有钢剑相隔。家具和镜子都不复存在。我觉得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乌尔里卡已经脱掉衣服。她呼唤我的真名,哈维尔。期待中的床反映在一面模糊的镜子里,边缘抛光的桃花心木,使我想起《圣经》里的镜子。房间幽暗低矮,屋顶是人字形的,向两边倾斜。乌尔里卡先进了房间。我之所以走到楼上,看见墙上按威廉•莫里斯的风格贴了深红色的壁纸,有水果和禽鸟交织的图案,是因为乌尔里卡在楼梯高处朝我叫道:“你不是听到狼嚎吗?英国早已没有狼了。快点上来。”那时,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已经穿过整个荒原,客栈已在面前。它同另一家旅店一样也叫北方旅店,这并不使我感到意外。在这之前,我一直被乌尔里卡的谈吐所倾倒。自从在约克市和乌尔里卡邂逅,我和她一路走来。她一直在说话,有时候是讲述,有时候又在感叹。但我一直无法确定她是一个婉顺如银的少女,还是一个炽烈如金的少女。我不知道她姓什么,也许再也不会知道了。“你知道那个萨伽的故事?”走在路上的时候,我问道。“当然,”她说,“一个悲惨的故事,后来被德国人用他们的尼贝龙根人传说弄糟了。”我不想争辩,回说:“乌尔里特,你走路的样子像是要在床上放一把剑挡开西古尔德。”她身材高挑轻盈,冰肌玉骨,眼睛浅灰色。除了容貌之外,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她那种恬静而神秘的气质。她动辄嫣然一笑,但笑容却使她更显得冷漠。我和她的时间,包括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虽然邂逅之后,我们就已经知道,我们的行程是错开的。乌尔里卡当天下午去伦敦,而我,要去爱丁堡继续寻找。“德•昆西在伦敦的茫茫人海里寻找他的安娜,”乌尔里卡对我说,“我将在伦敦重循他的脚步。”“德•昆西停止了寻找,”我回道,“我却无休无止,寻找到如今。”我们穿过树林,在荒原上行走。一只鸟快要叫了。我们突然发现客栈已在面前。它同另一家旅店一样也叫北方旅店,这并不使我感到意外。乌尔里卡先进了房间。房间幽暗低矮,屋顶是人字形的,向两边倾斜。在路上,乌里卡尔曾经说,“也许你已经找到她了,” 那时,我们踩着新雪,离开了旅店。外面荒无一人。时间像沙漏里的沙一样流逝。“我希望这一刻能永远持续下去。”我喃喃地说。“永远这个词是不准男人说的。”乌尔里卡十分坚定地说,为了冲淡反驳的语气,她请我把名字再说一遍,因为第一次没有听清楚。那是今天一路走来时的路上,发生的事情,和她说的话。那时,我福至心灵,知道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对我来说并不受到禁止,我便吻了她的唇和眼睛。她温柔而坚定地推开我,然后干脆地说:“到了雷神门客栈我就一切听你的。现在我请求你别碰我。还是这样好。”她偶尔嫣然一笑,但笑容却使她更显得冷漠。她说,“英格兰本来是我们的,后来丧失了。如果说人们能有什么而又能丧失的话。”我就知道,对一个上了年纪的单身男人,应许的情爱已是不存奢望的礼物。我宁愿此刻是从前,我们还是在荒原上行走。我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乌尔里卡。除了她,我不想同任何人在一起。于是我提出到下游的雷神门去,有几英里的远路。这样我就能更多的和她在一起。去往雷神门的路上,我突然听到远处有狼的嚎叫声,我平生没有听到过狼嚎,但我知道那是狼。我们踩着新雪,一直往前走。我希望时间停在那里。但乌尔里卡在楼梯高处朝我叫道:“你不是听到狼嚎吗?英国早已没有狼了。”“快点上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他对空间的所有描述都超有意境 。每本书至少得看几次才能领略到一点点
  •     “假如我们真的看到了宇宙,我们或许会了解它。”
  •     喜欢另一个我和沙之书。
  •     抽象化的行文,具体化的借喻,博尔赫斯难懂但不晦涩,外在是神秘主义,内里是对于无限的摸索和对永恒的赞叹,甚至是梦幻般的狂想
  •     事犹未了 过犹不及 太过执着便是执念了
  •     脑洞大
  •     喜欢乌尔里卡,抽象得刚好。只不过越来越发觉魔幻的局限性,越飘反而越狭窄,那些不可言说的词汇和页数无穷的沙之书越来越不容易打动我。
  •     『那本书叫 沙之书 因为像沙一样 无始无终』 (这大概是作者定的意义) 我凭一个注释猜的,既然沙制的绳索指靠不住的东西,那么沙之书亦然。 无意义即是有意义。 分篇里比较偏爱「另一个人」,还有「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读来总有梦境一般的恍惚感~ 准备慢慢来入全集(一本没几篇,有点小不实在哎)。
  •     语文课本的教条变成了心头挚爱 过几天要买了恶棍列传和小径分岔的花园看看
  •     文绉绉的机灵抖得不愠不火,也难怪作者后记里说最认真的是厌倦乌托邦。其他的,连情爱和克苏鲁题材都写得淡定超脱,就像在懒散地玩文字游戏
  •     读的时候意识在旋转跳跃,读完什么都记不住,重看又觉得一切都有感觉…可能需要多读几遍…
  •     I particularly like this copy.
  •     知识性的书写魅力无限
  •     很难看懂,但是有趣!
  •     “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叙事于是开始了。“假如我们看出一首诗表达了某种渴望,而不是叙述一件事实,那首诗就是成功之作。”“语言本身就是系统的引语。”这一切取决于你处于虚构或者真实的场所,不过那重要吗?(最喜欢《另一个人》与《阿•阿》
  •     第三本了,幻想依然在掩卷后滋蔓。《另一个人》是复制的幻想。《代表大会》《镜子与面具》《翁德尔》的深意似懂非懂。忧郁的乌托邦和独身行刺的阿雷东多中看到了政治的影子。最后,《圆盘》和《沙之书》后,当无限和永恒真正来临时,到底该是激动还是恐惧。
  •     博尔赫斯在讲一段无人知晓的隐秘的历史,这些历史从来不见于史书,但似乎又是完全真实的。PS:有没有推销员给我推销一本《沙之书》。。。
  •     重复读博尔赫斯,会有不重复的哲学浮现。
  •     需要细细揣摩
  •     最喜欢《世界大会》和《镜子与面具》,妙笔生花,戛然而止。
  •     惊了,居然有一篇《事犹未了》致敬爱手艺。
  •     博尔赫斯的功力浑然天成,没有匠气,学不来。 最喜《乌尔里卡》P20 家具和镜子都不复存在。我么两人中间没有钢剑相隔。时间像沙漏里的沙粒那样流逝。地老天荒的爱情在幽暗中荡漾,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占有了乌尔里卡的肉体的形象。
  •     读他的小说好像是在另一个世界里飞翔,幻想和梦都是最美的东西。
  •     做为选修的课本中的内容,这本书是我唯一一部看完就想买原著的作品。
  •     刚看完克苏鲁神话,《事犹未了》那篇果然有Lovecraft的影子。
  •     最喜欢的一篇意外是《贿赂》,拍成短剧应该很好看。博尔赫斯的后记很真诚,寻找小说的主题,并不算下等。
  •     如果真有一种无穷的书,我也是恐慌。
  •     读得我有点懵逼。只有书痴才能写出来的小说
  •     《另一个人》的最后一句话,完全地解除了我对于时空穿越的理论支撑一直以来的瞧不上,哈哈
  •     博尔赫斯的书如果用第一人称写,会好读很多。依旧拜倒在他的脑洞和哲思的写法之下。即使我这个写作门外汉,也能感受到他独特的写作和构思技巧。
  •     沙之书极好,喜欢翁德尔或者镜子与面具中天方夜谭式的有关奇遇与永恒的冒险
  •     妖怪一样的男神首位
  •     妙者恒妙。
  •     不知道为什么,几年前读沙之书这个故事的那种感觉,现在找不到了
  •     这本书存在,虚无,荒诞,又被Borges描绘成一本具象到无以复加的这个世界无法承载的怪物。我们能够承载所有么?我们不能。
  •     耐人寻味
  •     按照某种十分粗率的分类,世界上大概可分为两种作家,一种以文字为刃,一路披荆斩棘,直抵人的情感内核,博尔赫斯显然不属此类,他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座广阔无垠又靡丽工整的思维博物馆,陈列着当今时代所造就的迷人想象。他的作品让你知道,什么叫作人类智慧的无限可能性。
  •     从《另一个人开始》,这本书就带我们进入亦真亦假的空虚而陌生的世界。虽然有确切的年代和地点,但年轻时候的他遇到几十年后的我的那种无力的陌生感十分有力。《乌里卡尔》带给我村上村树《挪威的森林》中我和“直子”在树林散步的感觉,但这里的“我”显然更轻松和成熟。《代表大会》的引言引用的是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与他的主人》。《事犹未了》,好奇心驱使着我去探寻关于已故的叔父与他的红房子,以及其奇怪的新主人的疑惑,留下了一个惊悚与无解答的结尾。《奇遇之夜》是一个浪漫而具有异域色彩的故事。《镜子与面具》、《翁尔德》、《一个厌倦了的人的乌托邦》、《贿赂》、《圆盘》有浓重的北欧氛围和卡尔维诺的国王与那个戒指的童话故事的韵味,喜欢北欧和童话。《沙之书》初中看到过,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隐喻、神秘的印象。
  •     突然想知道现在读博尔赫斯的人还多吗?
  •     2017029主题各异的一系列故事集。故事里的故事,交错的相遇,无限的书,还有爱情、宗教、乌托邦等等。喜欢其中的几篇:镜子与面具;圆盘;沙之书等。“但愿我匆匆口授的这篇后记并不是这个集子的结束,洗完它的幻想在刚刚掩卷的读者的丰富想象中滋蔓”
  •     凡是脑洞大的作家都是我爱的作家。
  •     哇哦!!!
  •     依然没有读懂[捂脸]
  •     光怪陆离的小集子,喜欢第一和最后一篇。
  •     着迷
  •     印象最深刻是乌苏里卡,那段神来之笔太妙;最喜欢另一个人,换一种方式跟自己对话。
  •     这是我读的博尔赫斯的第一本书,翻译得不错。文字简单、优美、流畅。
  •     每一篇都很有意思但是看完了又啥都记不住…
  •     忧伤 好几篇没大看懂
  •     博尔赫斯自己认为自己写的最好的一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