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自己的房间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020098453
作者:(英)弗吉尼亚·吴尔夫
页数:229页

内容概要

弗吉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女作家。其作品摒弃传统的小说结构,运用“意识流”手法,注重心理描写,对现代文学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达洛维太太》《海浪》《到灯塔去》,散文集《一间自己的房间》《普通读者》等。

书籍目录

译序
一间自己的房间
本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
现代书信
莱斯利·斯蒂芬
船长的临终病榻
关于评论
关于阅读

作者简介

长篇散文《一间自己的房间》出版于一九二九年,系根据作者一九二八年在英国两所大学所作的“妇女与小说”(Women and Fiction)主题演讲而写成,文中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女性思想和对女性的整体思索,文笔细腻风趣,充满睿智,是女性文学的传世名篇。


 一间自己的房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内容关于两篇:《一间自己的房间》及《本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 6月)E·M·福斯特评价《一间自己的房间》有一种尖刻的女权主义味道。《房间》出版于1929年,在其后的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中,女权主义越来越有了正面意义,但是,有时候赞美常常会变为更让人难以申辩的误解——与其用“女性解放宣言书”来评价此书,我更倾向于哈罗德·布罗姆的以“审美”为标杆的做法。贯穿这两篇演讲稿的,不是”狂妄的女权主义“的声嘶力竭,而是一种对于漫长黑暗的时代以来,美被扼杀而湮没无闻的深痛遗憾。她希望的,首先是这第二性,那些拥有”与生俱来的广大而狂野的灵性“ 的人,不再窒息——通过物质(500磅年收入,和一间带锁的房间)来保障诗情;其次是不再”沉溺于自闭和放诞“(p.68),告别“突兀”与“激愤”(p.77)。 伍尔夫终其一生,再三呼吁的,都是希望渴望成为作家的人(在此书中,当然是女性),能够像莎士比亚一样,拥有”明净的、消除了窒碍的头脑“(p.63)。雌雄同体。伍尔夫认为,天才需要有“与大自然相亲(的特质),炽热的想象力,狂野的诗情,过人的才华,深沉的智慧 ……”(p.103)而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像女人一样写作,与此同时,又忘记了自己身为女人,因此,只有当人意识不到性别时才会出现的那种性的质感,不禁活泼泼地跃然纸上”(p.104)。也正是因此,我们才能理解柯勒律治所言——“睿智的头脑是雌雄同体的”(p.109) 布朗太太。《本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比《房间》创作早五年,是一篇观点鲜明的评论文章:批评了本涅特的文学观点,质疑了何谓”真实“的标准,也比较了两个时代的文学差异。一切都会散去,但是伍尔夫笔下无名无形的”对面角落的一位老妇人“却深深地刻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小说作者的使命是什么——”永远、永远不抛弃布朗太太。“警句满眼,举隅如下:”人人脑后都有先令般大小的一块疤痕,自己难以看到。此一性别的人正好为彼一性别的人帮忙,描述一番对方脑后先令般大小的那块疤痕。” ”人们记下B先生的一个句子,它会突然掉到地上——没了气息;但记下柯勒律治的一个句子,它会爆裂开来,激发各种各样的想法,只有这类写作,才可以说是把握了永恒生命的真谛。“读伍尔夫,我总是会收获自信与勇气,她就如同一位博学的、忧郁的、天才的长者,不断给人以生活和创作的忠告。对我来说,这就是真实。
  •     女人写小说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还要有一些钱,保障自己的生活稳定。从未想过写作和性别之间的关系,却在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文字中跟着作者看到了文学中男性多于女性的事实,貌似想下中国的古文名著能想起的女作家真的屈指可数,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女性情感的细腻无法写出那气势磅礴的巨著还是在历史地位中一直处于附属的原因。印象中女人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相夫教子,女子无才便是德,历史的长河中女人一直扮演着忍辱负重,在背后辛勤操持家务埋头于生活的琐碎中,舍弃自己的理想和兴趣,生存的价值看不到一丝自我的体现,即使是在现在依然被众多的观念束缚着,为了家庭你必须放弃自己的事业、自由和想做的事,只有扎进这繁琐的生活才是正途,否则就得承受无数的目光和诟病,像一个附属品。一直被束缚的生活,一直被束缚的心灵,写不下去了。。。。⊙﹏⊙b汗 改天有心情重写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她说,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
  •     “假如我们不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从他们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去观察人;假如我们面对事实,只因为它是事实,没有臂膊可让我们倚靠,我们独自前行,我们的关系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与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那么,机会就将来临,莎士比亚的死去的诗人妹妹就将恢复她一再失去的本来面目。”
  •     处在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下阅读的
  •     散漫俏皮的语言,天马行空的行文,对作家们的评论是亮点。
  •     看了一半发现以前豆瓣上标记过,而且说中间部分没看懂……除了中心观点其他已经完全没印象了orz……anyway这次看得非常顺畅。布朗太太那篇很能反映出现代主义作家的特点,不要用繁复的细节描写替代一个拥有无穷可能性的布朗太太,亦可被视为一种写作上的复魅,一种永远新鲜的幽灵。
  •     细想起来,读过的且令我印象深刻女作家确实不多。和杜拉斯一样,伍尔夫也挺啰嗦的,只能等我老了,没人再来搭理我以后,再去听这两个老太太的碎碎念吧。
  •     每当读完这样的书上来标记,路过那些文章边角料,就觉得真是shit啊:@一开始觉得翻译板板的,越看越顺,翻译不可能严丝合缝,更爱读这样行文端庄的,哪怕舍弃一点点subtle
  •     第一篇,好
  •     只读了《一间自己的房间》。从第三章开始读比较直接。对女性与男性生存环境区别的细致观察还是很有洞见,只是个人不擅长读伍尔夫…
  •     有些地方写得太合我意,我大口大口地读,心中为这些触动我的想法而激动不已,比如布朗太太那部分;但大体而言:长篇累赘,东拉西扯,让人想一目十行尽早看完它。
  •     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芙。
  •     生于现代也是自己的幸运了
  •     一个女人要写作,应该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五百磅年金。终于明白雌雄同体怎么回事了。父亲非常可爱。
  •     翻译不提 回到房间的思索还是很好读的 我在想我跟1928年讲堂座中的学生们受到的感知有何种程度的不同 那依旧是同一种感召吗
  •     第一本读起来觉得还算有趣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     之前看原版,这是第一次看译版,挺好奇。男人反对妇女解放的历史或许要比解放运动本身更有意思。我想到给人拒之门外有多么不愉快,转念一想,给人关在门里可能更糟。
  •     看不懂,
  •     虽然作者的意识流模式有点让人头大,但是作为一场演讲,是真的厉害。最后的莎士比亚的妹妹,蜜汁泪目啊,结尾真的是燃爆了。
  •     正好春节期间看的,关于春晚,各种对女性的讨论,再结合这本书,写女性权利的观点,真是很有感触。女权,并不是要像男性一样去做很多事情,而是用女性的思维或者方式去完成。文中说到,男性认为,政治,经济是主导,女性是否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放弃自己所熟知的生活,也去谈论或者描写政治经济等男权认可的社会态度,看似是为了和男权平等,其实是一种变相认可男权所主导的社会,认可他们的观点是主导,所以女性也要一样讨论或者描写。
  •     喜欢。
  •     两篇根据演讲稿改写的散文很好看,一篇谈当时女性的处境和两性思维的差异,另一篇谈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性格的小说家的不同写作手法。
  •     引用伍尔夫的话“聪明人从不说出对任何事的想法”。哈哈
  •     我们经常以为天才是傲睨万物的。而伍尔夫则说,愈是天才愈是感受力高超,反而无法忽视周围人的看法。那种对女人智力和才能的轻视能把天才逼疯。也许莎士比亚有一个同样才华横溢的姐妹,可是谁知道呢。环境并不容许有这样的女性存在。
  •     长篇累赘,东拉西扯,看着看着不知自己究竟在看什么了,再加上译过来的文字读起来总是怪怪的,中间还想干脆就停止吧
  •     “首先是你不得不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还需要奴隶一样讨好逢迎。其次,对我个人来说弥足珍贵的写作才能,任其埋没,让我觉得生不如死。”
  •     缺少了论著的理性编排,但作为一个演讲来说已经很棒了。
  •     第一篇我喜欢,后面就不是那么亮点了。“人们看到一个畸形的怪物——像是蠕虫,却长了天使的翅膀;像是生命和美的精灵,却关在厨房里剁板油。”这说的是,有才华的女子。一边是无关痛痒的男性世界的赞许,一边是恶声恶气的要求奴仆于家庭生活的牺牲自我。吁…… 20160611。
  •     原著是好的,可是这个译本却不尽如人意。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同时也是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文学理论也值得一读。
  •     喜欢。在永恒面前,我们是相契合的。
  •     Feb 2 started / Feb 8 finished. “这位绅士衣着讲究,可他自己却不知道”
  •     可以再看一遍。
  •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     立意很好。然而我读不下去。
  •     耐下性子细细读完 写得太过在理 完全无法否定 翻译不讨厌
  •     掩卷只有叹息——简·奥斯汀没有自己的房间,只能在共用的房间里偷偷写稿,尚能写出六部传世经典;我有一个安静、舒适的自己的房间,却连对伍尔夫这本书的系统一点、像样一点的书评,都写不出来。伍尔夫的文字清朗流畅,幽默的语句俯拾皆是,整本书都透着聪慧的气息。难得看散文看得不愿意停驻,只想让眼睛和大脑浸泡在她这字里行间,得到滋养,产生交流。
  •     读完这本书,每次碰到陌生人群,都有一种冲动,试图把“布朗太太”描写一番。
  •     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以及两性和谐(“双性同体”)。也许伍尔芙用文学随笔形式阐述学术性内容,本身就是对传统男权言说方式的反叛。一年前读,补标记。
  •     你穷尽了所有的意象,让字词像水一样从你的手指缝里流去,却仍然说不清在这样的一个早晨,醒来时想到的为什么是诗歌。
  •     一定的物质基础,一定的个人空间,是文艺创造的必要条件。
  •     举重若轻,女性在所谓理论的论述上并不盲从于男性方式,她们要远比男性敏感轻盈得多。
  •     「要想将你心灵中的东西全部的和完整的表达出来,艺术家的心灵必须是明净的,不能有窒碍,不能有未燃尽的杂质。」所以我当不了一个写作者,也许以后可以,因为写来写去都是在写自己。
  •     正常人都译伍尔夫or伍尔芙,这个译者非要译成吴尔夫.....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第一本正式的意识流作品,跟着作者水银泻地般的思想游走,在我看来是一种“宽式”的阅读——不过或许有的注意力集中的读者会有些不习惯。作品的结局是大和谐式的,倒也在理。
  •     伍尔夫的叙述方法让人很有代入感,女性大可以活成女性本来的样子。
  •     想写小说,你需要每年五百英镑和一间带锁的房间专心并不要在意某些评论家的言论。
  •     可能最后一篇也值单拿出来,然我已经过了一整本用力过猛的感伤、毫无效果的并列和无缘无故的意识流,要吐。翻译不行。
  •     “人们看到一个畸形的怪物——像是蠕虫,却长了天使的翅膀;像是生命和美的精灵,却关在厨房里剁板油。” 这说的是,有才华的女子。一边是无关痛痒的男性世界的赞许,一边是恶声恶气的要求奴仆于家庭生活的牺牲自我。
  •     时代不同 感触不同
  •     你热爱自己的心脏,也许更有可能走在有希望的路径上。
  •     这本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无论是演讲稿还是文章,都带着鲜明的伍尔夫意识流风格,令人想快快翻完。看的过程中几次想睡着,不得不靠划出重点的方式读完全书。首先一点是女性写作开始遇到男性作家的种种诛伐鞭挞,包括女性自身传统的藩篱,虽然如此女性写作仍旧在慢慢觉醒,一步步建铸自己的写作传统。独特的观点是女性要写作有两个关键因素:许多钱和一间自己的房间。另外关于写作,伍尔夫表达了自己的诸多观点:小说应该有一种使读者沉浸里面的文学真实;表达的自由和充分是艺术的真谛;名著是漫长岁月里人类经验汇聚的一个独立的声音;小说的首要任务是塑造人物,要注意描写人物;写作时心理状态应该是明净的。ps:猫进不了天堂,why?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