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论巴赫金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30514052X
作者:周启超, 王加兴主编

书籍目录

“我”这个人的意识和思想,原则上就离不开“他人”的意识和思想。如同在日常生活中一样,一切文化行为和文化创造,也都概莫能外。因为“我”固然有自己的“外位”、“超视”的优势,却也有不足和局限。一切“他人”各有不同的“外位”、“超视”,是我所不及的。“我和他人”互动,恰可人己互补。不仅如此,巴赫金强调,“我”与“他人”互动,不为相互融合,不为一争短长,目标在创造出不同“我”、“他”又高出“我”、“他”的第三种新思想。没有他人,轻视他人,鄙夷他人,单凭自己的不能自足的意识,就不成其为文化行为,就与文化创新永失缘分……研究外国文化的人,最大价值在于能创造性地理解他人,这个创造性就来自外位的优势。这表明,研究者必须深知他人文化,更须熟悉自己的文化,所谓兼通中外,还要善于组织二者的交锋和沟通。
——白春仁《文化对话与文化创新》(2012)
巴赫金既是在总结他的人生体验,又是在讲述普遍意义上的语言的历史和人类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历史。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向前的、未完成的、对话的历史。然而,站在他独特的角度抓住这个历史的人,却不得不在他的有限生命里,中止了这个永远不会完结的对话。1975年3月7日,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在他莫斯科的公寓里逝世,享年80岁。临终前,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走到你那儿去了。”如果我们把“你”不是理解成某一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种精神追求的“彼”,一个对话中的“他者”,那么这的确是巴赫金一生的心灵历程的写照。正是由于他一生卓有成效的探索,才最终使他的对话的声音跨越了国境、文化、历史和语言的界线,走遍了欧美,走向世界。
——刘 康《巴赫金和他的世界》(1994)

作者简介

《跨文化视界中的巴赫金》丛书卷三之《中国学者论巴赫金》由周启超和王加兴两位老师主编,以巴赫金学说为论题的论文,覆盖了俄语文学、英语文学、法语文学、汉语言文学等多语种学科,生动地印证了巴赫金研究的多语种性和跨学科性。主要包括:(一)多语种多学科的辐射与覆盖。1、文献译介上的多语种投入。2、学术交流上的多学科互动。3、学术成果上的大面积覆盖;(二)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有效结合的平台。1、复调理论的解读与运用;2、对话理论的阐说与运用;3、狂欢化理论的阐发与运用;4、话语理论的诠释与运用;5、巴赫金学说的语境梳理;6、巴赫金学说的方法论启示。


 中国学者论巴赫金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到这儿就肝不动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