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最危险的书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210070168
作者:[美] 克里斯托夫·B. 克里布斯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美)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
2004-2009年任牛津大学讲师,2009-2012年任哈佛大学古典学系副教授,2012年至今任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古典学副教授和德国学教授(礼任)。著有《德意志的事业》,并参与编纂了《古代史学的时间与叙事:从希罗多德到阿庇安的“双重过去”》。

书籍目录

导言 自负的过去
1.罗马征服日耳曼人的神话
2.幸存与拯救
3.德意志祖先的诞生
4.成长的时期
5.英雄的歌谣
6.自由豪迈的北方民族
7.白种人血统
8.一部国家社会主义者的圣经
后记 另一种读法,另一本书
译后记
注释
英汉对照索引

作者简介

公元98年,罗马帝国历史学家塔西佗完成著作《日耳曼尼亚志》。在短短二十来页的篇幅中,塔西佗将古日耳曼人描述为“高贵的野蛮人”:自由、坚毅、正直、淳朴、忠诚,意在警示日益腐败的罗马人。
后黑暗时代来临,包括塔西佗作品在内的很多古典著作被尘封在阴暗的修道院角落,长达千余年。
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使《日耳曼尼亚志》得以重见天日。包括马丁•路德在内的德意志知识分子将之当作德意志人比罗马人更为优秀的铁证。此后,更多学者不断挖掘《日耳曼尼亚志》的“深层含义”,使这一古典学著作逐渐演变为现代德意志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极端种族主义兴起后,希特勒将之视为纯洁日耳曼血统的“圣经”和发动大战的终极灵感。《日耳曼尼亚志》终于完成了从普通的古典著作向“最危险的书”的嬗变。
作者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不仅以生动笔触还原了《日耳曼尼亚志》的创作和颠沛故事,还讲述了第三帝国对此书的狂热追捧,同时也是对有意误读古典文本所带来的高昂代价的冷静反思。

《海国图志》主编林国基精心撰写了长达8000字的序言,以飨读者。


 一本最危险的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古老的日耳曼尼亚幽灵必须重回德意志的大地。这需要一场世界范围的更大的人祭,但这触犯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人道”和“文明”的底线,其疯狂的军事冒险再次败于集海上和道义力量为一体且具有雄厚“联盟潜力”的西方海权联盟,与拿破仑的失败几乎如出一辙。 林教授刻意在误导还是遗忘什么
  •     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是一位古典学副教授,他用严谨而生动的文献学功夫,写了一《一本最危险的书》。想到“危险的书”,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希特勒《我的奋斗》吗?或是日本的《国民训》?我倒是想起一本书: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1980年12月8日,查普曼坐在马路边安静地阅读着它,而离他不远处,躺着一具被他开枪打死的尸体,那是刚刚录完音回家就挨了5发子弹的约翰·列侬。查普曼的例子可能有些极端,因为我们都知道《麦田里的守望者》并不是一本宣扬暴力和仇恨的小说,错的是阅读它的人。但这种误读现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比如《日耳曼尼亚》,也就是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教授提到的这本所谓的“最危险的书”。《日耳曼尼亚》成书于公元1世纪,作者是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编年史》。目前,没有明确的历史资料表明,塔西佗本人到过日耳曼尼亚,也没有更多的文本旁证,他对日耳曼尼亚的描写带有传说、臆想的色彩,在他的笔下,日耳曼尼亚是一个地理概念:从莱茵河到维斯瓦河,从多瑙河到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欧洲腹地,这里生活着一支尚未开化的游牧民族,他们勇敢正直,民风淳朴“血统纯净”、而且具有相似的体格比如“凶暴的蓝眼睛、褐黄色的头发、高大的身躯”。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日耳曼尼亚》只有短短二十来页的篇幅,但这些“野蛮而高贵”的古日耳曼人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塔西佗的本意,可能是希望通过描述“日耳曼尼亚”这个地区人们的风俗制度,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念,并试图警示罗马的统治阶级——尤其考虑到,塔西佗生于臭名昭著的皇帝尼禄(公元37~68)的时代,这种警示就更有针对性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日耳曼尼亚”之于塔西佗,就像乌托邦之于托马斯·莫尔,理想国之于柏拉图,太阳城之于康帕内拉,以及三皇五帝之于孔子。罗马帝国后来一分为二,其中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日耳曼尼亚》像同时代的大多数著作一样,随之湮灭。西罗马帝国瓦解之后,原来占据这个地方的这些欧洲人,“帝国之心”不死,在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受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大帝死后,他的帝国又一分为三,分别叫西法兰克(秃头查理)、中法兰克(罗退尔一世)、东法兰克(日耳曼人路易)。公元911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孩童路易”驾崩无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被认为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查理曼帝国东法兰克势大,扶植教会势力,领土不断向易北河以东斯拉夫人地区的扩张,到了公元962年,奥托一世时,东法兰克的王权受到罗马教皇加冕,成为罗马教皇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所以这一年被视为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元年。公元1157年,腓特烈一世在帝国前面加上“神圣”二字,成为“神圣帝国”。公元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但即使在鼎盛时期,帝国也只是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无法形成一个真正有凝聚力的统一的民族,各诸侯、封建领主、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连绵不休,内讧削弱了国力,到13世纪下半叶,勃艮第和意大利相继脱离帝国,从15世纪初起至帝国各地开始割据。就在德意志深受分裂之苦的时候,得益于人文主义的兴起,已经沉睡了1400多年的《日耳曼尼亚》再次被古典学家和考古学家们从故纸堆里发掘了出来,以“日耳曼圣经”的姿态降临,给苦苦求索的德意志人带来了终极灵感。德意志人很快把《日耳曼尼亚》一书当做他们的族谱,当做他们文化变迁的历史启示、种族延续的证据,对其描述的真实性和历史的连续性完全忽略,并且他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对这本书进行各种合乎其政治目的的解读。举例来说吧,《日耳曼尼亚》中描述的日耳曼人可是不折不扣的游牧蛮族,他们远离当时的文明中心罗马,并且拒绝被征服,这种充满的敌意形象在以“神圣罗马帝国”自居的15世纪德意志人看来,是不那么光彩的。一些学者不惜歪曲附会塔西佗的意思,把日耳曼人的祖先嫁接到《圣经》诺亚的家系之中,而且是诺亚特别偏爱的后代。考虑到当时的大环境:土耳其正在围攻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行将入土,岌岌可危的德意志人和罗马主动攀近抱团,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到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罗马天主教和德国封建统治者对农民和市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甚,德意志和罗马的关系日趋紧张。这时候,民族主义的情感开始在帝国蔓延。德意志人再次翻开《日耳曼尼亚》,发现他们的根本不是诺亚或者特洛伊人的后代,他们就是在日耳曼这片森林“土生土长”的民族,当时的诗人贝倍尔说:“我们是他们的血脉,我们和他们一模一样,在我们身上闪耀着我们祖先的高贵与伟大。”日耳曼分布一直以来,德意志人在文化上都以罗马为标杆,现在他们的解释是:日耳曼人文化上的不足被他们正直、勇敢的品行所弥补,与这种品行相比,罗马文化的精致是苍白的,因此可以说“是德意志人以其自身影响罗马人”。而且既然日耳曼人跳出了圣经的谱系,他们就可能在“基督诞生之前”为欧洲甚至亚洲、非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一时期,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也渴望从《日耳曼尼亚》中寻求灵感,宗教改革家将令人心痛的堕落风气和罗马教会联系起来,指责是罗马教会的恶行劣迹败坏了德意志人,使他们不再像其祖先一样正直、淳朴。德意志由于身处欧洲腹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长年的战乱和割据,必然使这个民族的性格倾向于坚韧和彪悍。德意志人很乐意把《日耳曼尼亚》中提到的“野蛮”理解为勇敢善战、坚韧不屈,并强调这就是他们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可能会随着奴役、通婚而丧失,失去原来的纯正、自由、坚毅、正直、淳朴、忠诚。到了19世纪,德意志的民族主义空气更加浓厚,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德意志的知识分子感受到空前的民族存亡危机,他们强调对要本民族开展普及型的历史教育,跟他们的前辈相似的是,他们依然强调《日耳曼尼亚》式的民族精神,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开始加入血统的纯洁性问题。因为在19世纪,自然科学尤其是动植物分类和进化论的发展,人种学的观念开始流行,受此影响,种族主义开始发芽。当时被誉为德意志之父的阿恩特非常强调塔西佗著作里关于日耳曼人体格面貌和纯洁性的章节,他认为一个民族的衰落乃是由异族通婚引起的退化所造成。这种论调影响了戈宾诺,后者在其1855年发表的《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一书里宣称:世界分为三大人种,即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他们在智力上是不平等的,其中“雅利安人”是白种人的最优秀的一支,日耳曼人又是雅利安人中最优秀的。总结就是,日耳曼人是人类精华中的精华。这样的观点,符合许多种族主义者对塔西佗关于日耳曼血统纯洁性的理解,因而开始流行。到了1899年,张伯伦《十九世纪的基础》一书把种族运动中所有重要的意识理念主题都柔和了起来:种族主义者、反犹、泛日耳曼。希特勒上台之后,采用这套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它包括极端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此外还伴随着反犹主义和一种粗俗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日耳曼尼亚》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纳粹德国勾勒现实的蓝图、官方意识形态的权威读物、“每一个有思想的德国人都应该拥有的圣经”。约阿希姆·派佩尔,在希特勒的标准中是完美的雅利安人外貌当时的纳粹二号人物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尤其热衷于此,他为了“制造”所谓的“纯种雅利安婴儿”,定制“生命之源”计划:授意精心挑选的德国军官,与金发碧眼的“纯种”雅利安美女发生关系,生育“完美的”雅利安后代。为了实现“批量生产”,纳粹在德国境内和境外占领区设立了许多“生育农场”。不过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希姆莱,他们的外表都显然不符合“金发碧眼”的所谓完美雅利安人的体毛标准。希姆莱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是“长颅”(据说是雅利安人的外貌标准之一),特意剃光两侧的头发,使脑袋看起来更长。对此,当时民间有句调侃:典型的纳粹党员应该像戈林一样苗条,像戈培尔一样健硕,而且要有希特勒一样的金发。不过,希姆莱从《日耳曼尼亚》那里重新得到了启示,这也是他后来从《种族人类学》中引用的“一个种族在人群中体现为体格特征与灵魂特征的特定结合”,正是对独特精神的看重,希姆莱宣称“像他这样的圆头颅能够放得下雅利安人的长头颅大脑”。为了突出这种特出的雅利安灵魂,希姆莱煞费苦心,党卫军的精英气质十足的法西斯制服即堪称一例。希姆莱希特勒如今,围绕着《日耳曼尼亚》的狂热已经散去,它慢慢恢复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一本写于1世纪的罗马著作,一本真实性有待商榷的古民族方志,客观冷静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拂去了它的意识形态瓦砾,他们更关心的问题可能这本著作所更呈现出来的拉丁语的语法、塔西佗的修辞、文本的勘误、当时罗马人对外族人的态度、与其他考古学资料的相互印证等等。盲目的比附和过度的释读,对于一本书籍的学术研究来说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被要求服务于某些政治目的时,它可能从一本普通的古典著作嬗变为“最危险的书”,这样启示,我觉得对于同样爱好历史而且喜爱诉诸过往经验的中国人来讲,是有益的。
  •     这是关于日耳曼民族“我们是谁”、“我们何时起源”、“我们如何成长”、“我们将往何处”的阐释,这样的工具和概念框架形成了日耳曼民族的民族性,我们向来喜欢妖魔化民族主义,觉得这是不安和动乱的来源,但民族主义(民族性的成熟)是自治原则和民主原则在西方的根源之一,民族性的觉醒来源于对自己民族的特征、历史和身份的认同,来源于民族是政治权力的唯一源泉,对民族的忠诚超出其他所有的忠诚,每个民族都需要完全的自决和自治,推而广之,全球和平与正义需要一个各民族自治的世界。正如卢梭所言:“我们必须遵守的第一条准则就是民族的品质特征……如果一个民族还没有自己的品质特征,我们就要开始让它拥有这样的一种特征。”可以说,对于一般人,归属到一个更高的存在,比如民族、国家、彼岸等,只有这样才能感到稳定、安全、温暖、有归属感,但作为一个阅读者,我们必须把自己暴露在信心的荒凉地带,作为一个纯个体的存在,背后无所依托的存在直面现实中的复杂性及其来带的勇气。如果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在今天依然保有其重要性,那它会走向何方,它有未来吗?世界史学者麦克尼尔认为文明社会的成功在于它有能力吸引大量的对各种劳动技能的供应。基于此点,多民族性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准则,而民族的统一则不是这么回事。霍米.巴巴认可官方的语境会逐渐让位于人们日常的叙事,历史和认同的感受会越发分裂和重叠,民族在碎化的同时寻求着混合的认同。移民问题在西欧是切近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却不明显。1700年前后,世界人口的极速增长使得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出现,产生了新的团结和如兄弟般的情谊,这必然催生了现代的民族主义。如果说西方世界是民族国家为主,那东亚国家则是文化国家为主,这就必然带来中西和古今的双重碰撞。在这种情形之下,那些伴随着国家一起诞生的神话、象征、法典、记忆成为很重要抗争资源,也更会引发新一轮的冲突和不安。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由于并未读过《日耳曼尼亚志》,本来担心阅读本书会有困难,之后却发现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作者通过轻松的,类似于侦探小说似的手法向读者揭露了这本书的前世今生。(吐槽下,对于从句的翻译如果能少用点破折号的话将会使阅读更愉快。) 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一本原本写给罗马人看的民族志,经过若干年代的曲解,最终成为了一本种族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毒”书。当然,套用作者的话,“塔西佗这位罗马史学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写一本最危险的书;只是他的读者使它成为这样一本书。”
  •     读起来好辛苦……这种文风加上直译加上信息量太大……好不容易读完了……对日耳曼历史感兴趣可以读一读,能否读完看造化……
  •     对经典的误读,值得所有人深思——阅读本书最大的感受。从行文上将,这书像一本侦探书
  •     德意志历史,民族发明学~
  •     起初是被书名吸引,没想到书的内容更加令人咋舌。一本身在罗马的罗马人写给罗马人看的书却被纳粹党人奉为“黄金宝卷”,成为发起种族主义战争的灵感之源。说到底,塔西佗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写一本最危险的书,书的本身也不危险,只是读者使它成为这样的一本书。这恐怕是对文本的误读引起的最可怕的一场灾难了。
  •     一本书的历史,还是一本最危险的书,读起来倒是有意思。
  •     看完对日耳曼有个大概的了解。尽信书,不如无书
  •     信息量太大、太大!
  •     2016.11.03 “塔西佗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写一本最危险的书,只是他的读者使它成为这样一本书”
  •     1 传播学的角度,经典与误读;2 心理学的角度,身份认同。
  •     太好看了
  •     arno breker的雕塑,是完美的雅利安人种标准呀!
  •     观念史
  •     考证应该再精细一些。
  •     通过一本书的命运梳理了雅利安-日耳曼民族的历史想象过程,更主要的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德意志极端种族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源流。 “只与他们相似的纯粹性”——塔西陀笔下的“高贵野蛮人”竟成了一个民族寻求认同的佐证。而随之产生的种种争端不但当事人始料未及,就连我们当下的读者也感到惊异。这种历史观太讨巧,同时具备充实的史料做基础。而这历经几千年的争论也同时提出了反思的角度——过去固然可以用来理解当下,而现在却不能简单地诉求于过去。就像本书最后揭示的——塔西陀无意创作“最危险的书”,让它变危险的是读者。无怪乎现代阐释学要强调“前理解”问题,但类似《日耳曼尼亚志》的例子在其他国家怕也不再少数。比如我们的“传统文化”?本书很赞,但翻译太差,哪有这样翻译从句的?各种引号把文本分离得破碎不堪,还是得找原著看。
  •     翻译得差造成奇差的阅读体验会毁了很多书。。。。民族主义是群体性自恋,魅力型领导人则可使整个趋势扭转呈SM向。
  •     造神拆神。不了解德国史,没读进去
  •     知识量真的很大,另,对评论中那些指摘翻译的人真是不敢苟同。
  •     知识量不小呀,另一面的历史,用一本书把罗马和二战联系在一起
  •     翻译质量确实不好
  •     翻译一般
  •     塔西佗那本《日耳曼尼亚志》与德国纠缠不清的关系,作者梳理得非常到位,看完受益匪浅,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观念的反思,对自我的把握,独立的思考~
  •     这本书的起源与历史由来,对于纳粹的影响。
  •     不能不让人对民族,民族性,民族国家这些概念产生反思
  •     令人大失所望的标题党,典型的“精致的平庸”。只看导读和附录即可
  •     整本书都是关于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寻求想象的共同体的不懈努力,甚至不惜牵强附会……全篇都充斥着美帝赤果果的道德批判,居高临下的审视着德意志民族几百年的追求,但是个人感觉,德意志民族在追寻历史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成为了历史。
  •     文化史,提到了一些早期人类学、民族学的概念生成过程。被遗忘的传统都是好传统,流行的传统都是坏传统。因为人们需要反复寻找自取灭亡的古老经验。
  •     翻译有些拗口,不过表示理解,这书的取材实在广泛,涉及语言种类也多,辛苦译者了。作者对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溯源很强大,发人深省,不过读者应牢记,德意志文化当然也有其他侧面
  •     没读懂扯那么多。。。
  •     日耳曼同样是蛮族,绝不是后世说的那种自由平等源头。即使在后人经常引用证明日耳曼“优越性”的恺撒和塔西佗笔下,也是茹毛饮血,人祭活殉的,只是有一些形式上的军事民主制罢了,根源还是游牧。 恺撒笔下日耳曼全游牧,多年后塔西陀笔下有自耕农色彩(独立地权)反映出罗马法影响,但前者笔下的游牧奴隶制仍在塔氏著作(人殉等),法学界按孟德斯鸠的片面叙述抹去了英美法系中的罗马法渊源,后来拿破仑民法典扩张时,英尚在寡头制,德尚在容克地主制,此关节很微妙。
  •     翻译太垃圾
  •     大量人物穿插连接起延绵几百年的德意志种族主义历史,看起来有些眼花缭乱,却始终由那本“最危险的书”贯穿始末。意犹未尽。
  •     这翻译吧,每句都读的通,连到一起想表达什么就看不明白了……
  •     整本书一句话概括,就是“德意志人”是why & how攀扯上“日耳曼人”这个祖先的。
  •     最近读的最轻松的一本书......著书、藏书、寻书的行为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各自的政治目的: 言论自由的比喻、 人文主义的复兴、"正本清源"的寻根, 脱离语境的附会误解成全了选择性地的引用。原著、抄写员、私人图书馆、教宗藏书,堆积在蠕虫和灰尘里的羊皮古籍,联想到了艾柯"玫瑰的名字"里螺旋上升的阁楼里迷宫样的藏书室.另,古希腊人称罗马人为蛮族,而后者认为北方的德意志部落才是babarian,莱特认为是技术和传播信息的媒体的便捷(印刷术)成就了这种优势,书中也提到了在塔西陀年代印刷和书店的廉价与普及.
  •     简要讲述了日耳曼尼亚史这本上古书籍的流传过程。基本不表达任何作者观点。算是考据史?
  •     关注民族灵魂的教育及特性
  •     民族性这东西基本是玄学。
  •     日耳曼尼亚志在历史的的再解读,文本的反复再使用和二次创作导致了一个概念的形成——日耳曼。有个有趣的点,就是丈量世界中同样出现的十九世纪初的体操运动,大体在这本里得到了解释?一个民族的产生源于一种假想。
  •     书内容还不错,但译者组织语言的能力真的不怎么样。太多破折号、括号将很多句子弄得支离破碎,直接影响阅读快感。
  •     国庆假期读完的又一本,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个细致的文本考察,以及文献使用的追索。以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亚志的传播,流布,使用为线索,很精细的梳理了民族精神的人为塑造过程。这本书最精彩的,除了以故事叙述为主线的流畅文笔,在我看来还有两个方面:第一,证明所谓民族认同完全是人工的,主观的构造。第二,以渊博的学识,梳理了很多历史中混乱的概念,比如雅利安,条顿等等。译者的水平不尽人意,翻译几乎不会重组语言,但内容足够值得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