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集体之间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100095969
作者:何其亮
页数:302页

书籍目录

总序
序言 艺人、市场与国家
第一章 评弹体系
第二章 从“斩尾巴”到建团:解放初的评弹事业
第三章 政治娱乐化:五六十年代的中篇评弹
第四章 从光裕书场事件到“整风运动”
第五章 统战与创汇:上海评弹艺人1962年香港巡演
第六章 星火燎原:“文革”前夕的集体所有制评弹团
第七章 陈云:从评弹爱好者到评弹改造者
尾声 走向21世纪的评弹
附录 1962年“上海评弹团”香港演出节 目表
受访者名单
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以建国初期至文革前的评弹事业为个案,考察新中国各级政府对于大众娱乐文化的管理与改造。本书聚焦于地方政府对于改造评弹这一江南地区广为流传的说书艺术的种种努力,及评弹艺人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合作与摩擦。本书提出并解答了以下一系列关于五六十年代文化体制与文化市场的问题:共产党政权是如何改造及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文化的政治化是否导致文化市场的萎缩乃至最后完全消失的原因?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政府是否成为中国文化事业唯一的管理者、赞助人及评判者?文化市场在这种政治大气候下,是否仍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并且是事实上的国家与艺人之间的协调者?诸如评弹之类的文艺作品是否成为纯粹的政治宣传品?即使是文艺政治化的前提下,文艺作品是否仍有其娱乐性与艺术性?总而言之,文艺作品的政治性与娱乐性是否互不相容?政府对于文艺作品的审查是否如一般认为的那么严格有效?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解放后前二十年的各级政府,虽有一夜之间全面改造文艺的雄心壮志,但往往被人力与财力的不足所限制。政府对于艺人实际生活困难的忧虑往往迫使地方干部暂时放弃过于激进的文化政策。同时,相当大一部分评弹作品虽然含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但是仍在五六十年代因其高度的娱乐性而风靡一时。因此,政治宣传的功用性与文艺作品的娱乐性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另外,评弹灵活多变,讲究即兴发挥的表演方式,更为政府部门审查监管带来很大难题。在评弹这一领域,对于作品及表演的控制与审查并不成功。
由此可见,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地方政府将文艺事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并将艺人改造为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始终未竟全功。


 个体与集体之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2013曲艺类书籍过眼录(《北青报》2014年1月24日D5版:《曲艺书 高大上》)新年整理书架,曲艺类书籍自然是重点,皆因专业研究之需。篇幅所限,这里仅就2013年出版的部分曲艺类书籍,聊聊个人的一些阅读体会。首先提一提海外学者何其亮先生的《个体与集体之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弹事业》(商务印书馆2013年5月版),该书是作者本人英文著作的中译本,系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主编的“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之一。之所以对这本书印象比较深,主要原因有二:该书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以盛行于江南一带的苏州评弹(苏州弹词和苏州评话之合称)为研究对象,有别于常见的曲艺史论研究著作;再者,该书将研究的时限界定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众所周知,这段时期内中国大陆的文艺改造政策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仍有争议。“艺人、市场与国家”可以说是这本专著的关键词,书中历史文献与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口述材料相互交织,重点观照的是“文革”前苏州评弹这一曲种在社会文化史中的沉浮,充分凸显了作者大众文化历史研究的学术背景。该书与王笛、姜进的相关著述或可一并阅读。杨旭东的《当代北京评书书场研究》(民族出版社2013年3月版),是作者博士论文的修订本。作者基于民俗学的理论架构,以长期的深入的田野调查,力图矫正以往“将评书过分文本化的学术偏见”,“弥补对评书生存现状关注的不足”,对于传统评书艺术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提出了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该书与岳永逸的《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三联书店2011年5月版)运用的方法论近似,都是借对某一特定场域的深度解读而勾勒出传统曲艺及其从业者的生存状态。不过,毕竟受限于客观条件,相对单一的调研对象能否支撑起整个论题与结论,多少有些令人疑虑。陈建华的《中国相声艺术论》(齐鲁书社2013年3月版),前身是作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书中部分章节曾发表于学术期刊上。作者此前古典戏曲研究的学术积累在书中也有着充分的体现,对相声艺术的本质、定位、核心以及特定手法等基本特征,都提出了有别于前人的学术观点。因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近,这本书读得也就比较仔细,尽管对书中的个别观点略有异议,但对作者涉及相声的经济、艺术演进与表演场所之关系等论述,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这也是历来相声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当然也是薄弱环节。此外,另有冯丽娜的《盲人说书的调查与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5月版)、刘永红的《青海宝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和王定勇的《江苏道情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版)等。曲艺的理论研究历来属于小众中的小众,到目前为止,曲艺学尚未形成自己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专业研究人员较少,学界对此的关注程度也相对比较漠视。不过近几年这种情况明显有所变化,像以上所列的六本书,就有一显著特点,即均为高校学者积数年之功,深入田野爬梳文献之所得,从各自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曲艺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尽管他们并非从曲艺学的学科立场出发;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曲艺艺术本身其实蕴藏了极大的可以深入开发挖掘的理论空间。单就后者而言,对一向薄弱滞后的曲艺理论研究现状理应有所启发。这一年,还陆续拜读了几位老先生的大作,受益良多。2013年列入由中国曲协发起实施的“全国曲艺名家风采工程”系列丛书的有《吴宗锡评弹艺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4月版)和《薛宝琨曲艺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7月版),分别遴选了两位老先生在各自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特别是他们贴近现实的写作,敢于直言的学风,格外值得我们后辈效仿。陈钧先生的《京韵大鼓:音乐•历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1月),通过对大量原始音响资料的比对分析,重点论证了京韵大鼓声腔的音乐形态、历史及流派特征等,尤其针对关于京韵大鼓这一曲种某些约定俗成的说法,作者不囿于成见,提出了自己令人信服的独到见解。还有于万海 王决的《笑谈相声》(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再版),申照编著的《曲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1月版),田莉的《声韵闲情•中国曲艺》(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版)等,都以介绍普及曲艺知识为主,面向中等以上的普通读者群,文字比较通俗,内容也较为简略。写到这儿,有个现象必须多说两句。这几年,陆续面市了不少曲艺的普及读本。究其原因,应该是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尤其是一大批曲艺曲种相继被列入各级非遗名录,关于曲艺的普及读物自然相应被纳入各地的出版计划。显然,这一现象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曲艺以及相关艺术知识的需求和关注,着实令人振奋。但在仔细阅读之后,又对其中良莠不齐的出版质量深感担忧。特别是其中有些书目明显是东拼西凑、以讹传讹的内容,再加上编著者本身的概念混淆,以及出版单位版权意识的淡漠,这样的“普及读本”不仅不能为青少年提供准确的曲艺知识,更对传统曲艺在当下的传承保护产生不利因素,无形中也让那些苦于无法将严肃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正式出版物的曲艺专业人士更加心寒。再说两句题外话,常常有人在得知我的专业是曲艺研究后,便会顺口说一句:“哟,那你跟说相声的挺熟的吧?不过……”我无意探究这话中语焉不详的部分到底什么意思,也无意认真解释曲艺不只有相声一种形式,以及相声和说相声的人还是有所区别的,免得真的没意思了。有人关注总归也是件好事吧。2013年的畅销书榜单里,还真有两本相声演员写的书,郭德纲的《过得刚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5月版)和于谦的《玩儿》(中信出版社2013年9月版),诸位有兴趣倒也不妨一读。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绝对五星书啊。虽然尾巴有点草率。史料完备,逻辑缜密,不可多得。
  •     值得一读。
  •     五六十年代的评弹仍是高度商业化的,现在的评弹才真正被国家养起来了。这个观察很敏锐。
  •     文化社会史角度切入的曲艺研究,虽然不完美,却是目前最符合自己脑海中预想的那种曲艺研究,看来可以把自己写京剧的那个期末论文撕掉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