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轉

出版社:奇蹟資訊中心
出版日期:2007-5-30
ISBN:9789868154018
作者:Byron Katie,Stephen Mitchell
页数:420页

内容概要

拜倫.凱蒂(BYRON KATIE)
1986年「覺醒於真相」之後,周遊歐美世界各地,傳授「轉念作業」(The Work)。除公開演講之外,經常在企業界、學校、教堂、監獄和醫院裡現場示範。她的網站:www.thework.org.
史蒂芬.米切爾 (STEPHEN MITCHELL)
著作頗豐,廣受好評,如:Tao Te Ching, Bhagavad Gita,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Meetings with the Archangel, and The Frog Prince

作者简介

拜倫.凱蒂所著的《一念之轉》,實屬當今書坊的一股清流。凱蒂曾受十餘年的憂鬱症所苦,從沮喪、憤怒、絕望,最後陷入自殺傾向。1986年的某天清晨,她突然明澈地清醒過來,了知自己的痛苦是「如何」結束的。自此,她一直活在了悟的自由中。如今,我們也能藉著她所創的「轉念作業」(The Work)這一工具,找回內在原有的自由。
「轉念作業」僅有四句問話,它教我們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所有煩惱的問題。凱蒂常說:「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問題的想法。」我們一直想要放下讓自己痛苦的念頭,卻從未奏效過。「轉念作業」反其道而行,它讓痛苦之念自動放下我們。
《一念之轉》這本書一步步教導我們,如何深入且準確地運用「轉念作業」於實際生活當中,比如:工作、家庭、金錢、疾病、自我批判、對死亡的恐懼等等。已有成千上萬的人操練過「轉念作業」親自證實了它的功效。
書裡提供很多實際案例,這些案主在操練之前,相信自己的問題根本無解,並認定此生都得深受其苦,也許心愛的孩子死了,或者非得與貌合神離的怨偶共渡餘生不可。還有,受不了嬰兒啼哭而幾近崩潰的母親、活在股市交易恐懼症的婦女,和受盡童年創傷威脅的人。在本書中,能清楚看到他們如何藉由「轉念作業」,從己心找到脫離痛苦的方法。或許透過他們的案例,以及凱蒂提出的具體洞見,你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一念之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最重要的4个问题:那是真的吗? 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想想看,今后所有的仇恨,心灵都能回复它原有的纯真,最后终于明白——  那就是自我愉悦、自我安慰、自我惊吓,以及,它自己甜美的意愿就是天堂的意愿。                                 ——叶慈  每个人都是反照出自己影像的一面镜子:是你的想法在响应你  事实永远比我们编的故事仁慈些  每当与事实真相争辩,我准输无疑,而且百试不爽  “我不知道”是我最爱的处世心态  任何外在之物,永远无法满足你的追求  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我”而发生的,而不是“冲着我”来的  当你相信自己痛苦得合情合理时,你就完全悖离了事实真相  只需不断回归自己,因为你是自己一直等待的那个人  我是自己痛苦的一切肇因,并非一部分而已
  •     当你受够了以后,你宁愿要“对”,还是要“自由”?事实和真相是最大的,你与事实争辩的结果,就是自己吃亏受苦。我很喜欢《一念之转》,里面的许多观念都超棒,比方说,“做事实的情人”、“热爱真相”,因为事实和真相是最大的,你与事实争辩的结果就是自己吃亏受苦。另外,我们的脑袋通常都是已经有一个既定的看事情的角度,《一念之转》设计的问话,就是要让你看见:你的想法基本上只是诸多想法中的一种,凯蒂就一直强调:相信你的想法,你就会受苦!所以她设计了六个问题,让你一一回答,然后她会问你四句话,在这一问一答之间,你可以看见自己思想的可笑和独断性,然后你的思想自然而然地放过了你(而不是你放过了它!)。——华语畅销身心灵作家、《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拜伦•凯蒂的“转念作业”可说是地球上的伟大赐福。一切苦因皆源自我们认同自己的念头以及终日萦绕脑际的故事。“转念作业”犹如一把利刃,刺破自我的幻觉,让你体悟自己的无限本质,活出喜悦、平安和爱的本然境界。《一念之转》给了你这把钥匙,现在,好好用它吧!——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作者
  •     读书会时间:2011年1月22日 周六 下午2:00读书会地点:上海市徐汇区龙田路190号3号楼1A会议室我们的共识:这是一个彼此相爱的地方。这是一个可以说出心里话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要关心并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包括自己在内。这是一个彼此倾听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所听到的,绝不会到外面去说。在这里,没有批评与指责,我们每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看法与感觉,不必担心说错,因为不管对与错、好与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彼此倾听。我们的目标是超越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全新的光彩,而这正需要读书会中每一位成员的互相扶持、互相关怀。导读:朱晓平:内观修行者 / NLP教练 / 国际教练联合会成员 / 职业经理人目前主要是参加过一念之转课程同学的分享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免费参加。想报名的同学,可以发送姓名/手机号/邮箱到fx.mark@gmail.com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什么珍贵资料不外传,网上多的是,去…
  •     看到你对一念之转的书评,分享给亲爱的你一个一念之转的美好的讯息!
    亲爱的,你好。我是米苏。通过功课质疑自己的信念,用理解一次次看清自己的真相后,那些造成我痛苦和压力的信念越来越没有力量了。 这过程中我不断重新认识自己,与自己有了连接!
    凯蒂说:“每个人都有权知道这个方法——功课,因为终止痛苦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我有了小小的愿心,把功课分享。从今年3月在网络上办一念之转读书会后,先遇见凯蒂书籍翻译者自由的心,后又遇见功课协导师鲁秀,到现在她们也一直陪伴着我们在线分享功课。
    而鲁秀老师非常让我感动的是她特别愿意把功课分享给所有愿意化解痛苦,使用功课的人。从7月开始,她来到我们的读书会,她用最通俗的大众化语言分享功课,而读书会通常又是在美国时间早上4、5点钟的开始。还记得她在腰痛中仍坚持,还记得她睡过头向大家道歉,还记得她在出海途中仍然不忘连线分享,功课中的欢笑与自由……特别10月的功课学校回来后,鲁秀老师根据凯蒂对在中国推动功课的想法(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142255585_6_1.html)更积积的行动着,她的耐心与爱心深深感动着我们!现在她终于确认 “一念之转与亲密关系”课程于2012 年 2 月 4 、 5 日在 成都举办 。 更有创始人拜伦•凯蒂大师现场视频交流互动的支持!是凯蒂对中国的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b039e101011g59.html
    我们每周一有在线功课分享会,详情见鲁秀博客。联系人:王丹,电话13980524317。
    如果这是为你准备的,欢迎你的到来。如果通过你的分享能告诉给更多需要的朋友,非常感恩。深深祝福你!
  •     事实从不伤害人,真正伤害人的是自己对事情未经审查的想法。
  •     臣服事实,不要幻象的"自我"投射
  •       这本书,让我读着如同在吵架,几次生气的丢开,又拾到怀中,捧在手里,细细思量,理到深处,又如同将自己放在火上烤样,心里不想认可,可眼又离不开书中的字字句句,就这样,让自己纠结着读懂了书中的实相。我感谢作者,让我理清了自己的想法,看到了自己的局限。也做了自己的主人。
  •     有引进正版的话,我将会送给我身边的朋友
  •       读书会时间:2011年1月22日 周六 下午2:00
      读书会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龙田路190号3号楼1A会议室
      
      我们的共识:
       这是一个彼此相爱的地方。
       这是一个可以说出心里话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要关心并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包括
       自己在内。
       这是一个彼此倾听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所听到的,绝
       不会到外面去说。
       在这里,没有批评与指责,我们每个人可以拥有自己
       的看法与感觉,不必担心说错,因为不管对与错、好
       与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彼此倾听。
       我们的目标是超越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全新的
       光彩,而这正需要读书会中每一位成员的互相扶持、
       互相关怀。
      
      导读:
      朱晓平:
      内观修行者 / NLP教练 / 国际教练联合会成员 / 职业经理人
      
      想报名的同学,可以发送姓名/手机号/邮箱到fx.mark@gmail.com
      
  •       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编造的故事中,或喜或忧
      
      我们看到某个人接过电话后兴奋的微笑,便猜测她有了喜事,要么高兴要么嫉妒
      
      我们看到老板阴沉着脸向我们走来,便担心自己做了错事,紧张且忧虑
      
      我们听到某人说了一句话,便以为他是针对自己,要么烦恼要么针锋相对
      
      客户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便顺其自然的预演未来,担心项目进度,焦躁忧虑随之而来
      
      ......
      
      每天几乎发生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在努力的营造自己的故事
      
      于是乐观的人,营造了开心的氛围,他活在凯歌声中
      
      于是悲观的人,营造了杞人忧天的假象,他活在坟墓里
      
      于是,我们每个人,就在自己的想象空间里,或喜或悲着,构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还记得在我身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在机场的卫生间里排队等候,一个非常漂亮的女生哼着很好听的歌曲从厕所出来
      
      我当时觉得,哇,好漂亮的女生,好动听的歌声,很喜欢,也一定有很多人喜欢她
      
      当我进入她用过的厕所,发现坐便盖上全是水滴,看起来很恶心
      
      我当时觉得,哇,她居然把尿都弄到了坐便盖上,真是个没教养的人,真讨厌,表里不一
      
      我甚至有了出门追上她教育教育她的冲动
      
      当我一边想着一边站起来按下冲厕所的按钮时,冲厕所的水花喷射出来全都溅在了坐便盖上
      
      我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假象
      
      当经过心灵的修炼,NLP的洗涤,一念之转的冲击之后
      
      我再回想,那时,我的思想都沉浸在自己编造的故事中,并不是真相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不能如此睿智,或者并不能很快用事实检验我们的“故事”只是我们自己编造的
      
      相反,很多时候我们深信不疑它是真实的
      
      比如,他喜欢我,他不喜欢我,他生气了,他高兴了,我的想法是对的,我的想法是错的......
      
      因此,我们会痛苦会高兴,其实这一切的源头都是莫名其妙的、是空穴来风的
      
      这也是敏感的人的特质,因此,渡边淳一先生在新纪元时代来临,强调钝感力的重要性
      
      (我觉得shasha同志就很具有钝感力的风范,像他学习)
      
      于是乎,我们在生活中便经常需要通过反躬自问的方式,觉察我们的故事,然后从虚假的幻象中解脱出来
      
      此时,我们会惊喜的发现,自己是笃定而平和,淡定而从容
      
      
      
      后记:心灵的修炼是人生的必修课,我很庆幸有了这样的感悟,也希望它是我的精神财富,伴随终生
      
      
  •     A NEW EARTH is what. This book is how. 读完,内心震撼!!!四句话改变了人生!!!我爱上这四句话了!
  •     虽然现在练习得还不够好,但真的是不错的功课。
  •        《一念之转》工作坊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生命中的四个关键问句)
      
      著名心灵导师拜伦• 凯蒂 (Byron Katie)为自创的“转念作业”(The Work) 被誉为简单且能有效破除小我的方法,它可协助你检视头脑打结的问题,进一步改变信念,让我们从紧张、焦虑、不安、忌妒、痛苦的心境中得到解脱,使生命当下变得轻松自在,更具活力。是个人改善婚姻、家庭、人际关系、职场、工作、金钱等各层面生活的最佳法宝。
      工作坊会透过很多清晰、生动的个案,一步步地教你将这套方法应用在自己身上,彻底扭转你的现实生活。 “转念作业”不仅能帮助人们走出问题的阴霾,还帮他们化解焦虑,重燃生命活力,勇敢地开创新生。
      在不可思议的过程中,《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提供你所必须学习的一切,并找到凯蒂所说“做真相的情人”的那份喜乐与自由。
        仅用四句问话,化腐朽为神奇,并教会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所有烦恼的问题。
      
      联系人:sunny yinzy1969@sina.com
      
  •     真为你高兴!经过了那些痛苦 如同穿过一片雨林 你只要幸存下来 那些痛苦也都是你的财富
  •       这个(一)不是针对这本书的,而是针对“一念之转”。后面还有(二)和(三),分别附在《生命的重建》和《我好你好》的评论里。
      这样的安排,是我个人对这三本书的一种理解,更是一种阅读方式的推荐。
      
      谈“一念之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合理情绪疗法。
      (以下介绍来自http://www.psytopic.com/mag/post/reasonable-emotional-therapy-abc-theory.html)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简而言之,就是你对事件的观念诱发了你的情绪和行为。
      按照这个逻辑,当你希望改变你的情绪和行为时,就可以对你的观念做功课。
      
      改变一个看法,不是说说那么容易,否则这个看法也不会让我们如此痛苦。
      (这也是我没有先推荐《生命的重建》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换个想法会好受一些,我们甚至知道怎么想才会好受,但是如何从河的这边走到河的那边呢?桥在哪里?
      
      《一念之转》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四个问题:
      1、真是这样吗?
      2、你能确定真是这样吗?
      3、当你相信那个念头时。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4、假如没有那个念头,你会怎样?
      然后,把那个念头转过来。
      
      书里有很多案例,可以帮读者更清晰的了解这一个功课(凯迪称之为功课)的做法。我就不解释了,只提几个我比较喜欢的主要观点。
      
      在回答第1、2个问题时,凯蒂强调,“事实永远指‘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而不是‘应该怎样发生的故事’”。
      当我们认为一个故事“应该”发生,那事实就是它实际上没有发生。
      而当我们认为一个故事“不应该”发生,那说明它已经发生了,甚至还会再次发生。
      
      对于“想法”,凯蒂认为:“想法本身不具有任何杀伤力,除非我们对它深信不疑。带给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对想法的执着。”
      很多想法是针对别人的,不妨想想这个想法是“我的事”,还是“别人的事”,亦或是“老天的事”?
      如果不是自己的事,就意味着你越界了。
      
      当你觉得你的功课不起作用,也许是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意愿去了解“故事”的真相。
      没关系,给自己一段时间。
      等你真的需要时,再来做功课。
      
      后篇:
      (二)http://book.douban.com/review/4184325/
      (三)http://book.douban.com/review/4184477/
  •       “我是自己痛苦的一切肇因,并非一部分而已。”作者以自己的内心为切入点,通过不断反省,不断回归自己。文中提到的四个反思还不错,郁闷的时候看看,虽然具有浓重的阿Q思想,但谁说人傻点不是一种幸福呢?
      
      “除非拥有全部的自己,否则那就是假的自身。只要你还会为爱感到痛苦,就表示不但尚未找到真正的自己,也没有找到爱的金钥匙。你爱的是短暂的自己,所以你的爱也是朝生暮死。只要还把某人唤作敌人,你就还没有朋友。”
  •     只要这4句话: 那是真的吗? 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     mark, 有时间看看
  •       没看的时候,是好奇。
      当看完的那一刻,是释然。不夸张,醍醐灌顶的感觉,就好像一语道破天机,又好像那么简单的道理,真的就是一念之转。
      所以,不要用自己的小聪明看待世界上的任何事,不要夸大自己任何一个小意念,在你没看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心态真的也许就不会像你看完之后那么平静,你的心思也许更不像你看了之后那么的清晰,在你还来得及的时候,在你还没有做决定的时候,请你花上一两个小时看完这本书,再用一生来实践,你就会发现,事情会如此简单,人们会如此可爱,你自己会是如此的珍贵,生命会如此的美好,上帝是如此的智慧……
  •     一转身,爱在转角。
  •     简单的
  •       看了一半,但已经莫可名状地兴奋,感受到它的巨大威力。
      
      我是边实操边看书的,即是先写出自己对某人的不满和愤怒,然后再用那四句话反躬自问,然后真的感受到了一个更清明更广阔的世界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的例子是爸爸。
      他几乎缺失我的整个成长。在初中和我妈妈离异之前,他在外地工作,继而读MBA,出国留学,一年回不了两三次家。和我妈妈离异之后,更是在遥远的广州工作,除了电话,生活费,以及有时的暑假会接我去广州玩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陪伴。
      
      所以,一开始写我就相当愤怒。
      “我对你感到不满,伤心,和愤怒,是因为你是一个自私的,只顾自己不顾家庭的人,你是冷漠的只看重现实利益的人,你根本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职责。我要你忏悔,反省,自责,向我道歉;我要你去学习心灵成长,学会不那么自私和忽略别人的感受。我不愿意做你的女儿。”
      
      这是一开始写下来的。
      
      紧接着用那四句话:
      1、那是真的吗?他真的不顾家庭,冷漠只重现实利益,没有尽到父亲职责吗?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他的确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严重缺失,家长会,升学,天伦之乐,我每一次难过时,我骨折受伤时,我做阑尾炎手术时,我的童年,青春期,他都不存在。
      
      2、那百分百是真的吗?
      证明他”不顾家庭,冷漠只重现实利益,没有尽到父亲职责“的证据在哪里呢?
      我可以一一列举出很多条,当然,我还可以一一列举出很多条他不冷漠,在尽父亲职责的证据。所以,这貌似是真的,但不百分百是真的。
      
      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的时候,你是怎样的人?
      喔,就是我现在的状态,我根本不愿意跟他打电话,跟他聊天,跟他交流。他的任何话语我都想反驳,任何行为我都觉得是错的,稍微一说我我就火冒三丈。
      而且,在他面前我会紧紧关上自己的心门,而门的内部,是愤怒而焦灼的闷气。
      
      4、当我不持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是怎样的人?
      我会心平气和地跟他交流聊天,我会乐于告诉他我的想法,征求他的意见,我会努力去寻求也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我们之间会很融洽,亲密,就像其它父女一样。
      
      反向思考:
      1、爸爸不应该忏悔、反省、自责、向我道歉。
      写出来时有点难以接受。
      再换一句:我自私冷漠不顾家庭,只重现实利益,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职责。
      这句话一下子触动到我了。
      我现在离妈妈和外公外婆那么远,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在深圳生活和奋斗,其实不也一样吗?在”自己的发展“和”照顾家人“之间,我不也做了一样的选择吗?
      更何况我父亲有他当时更需要奋斗的环境,有自己更匮乏的成长背景,他的觉察,一定只会比我现在少而不会多。
      
      所以书中提到,反向思考其实只是让你看到,很多”别人应该做的事情“,其实对你来说一样难以做到。同样,你的人生观,对别人也很难起到丝毫作用。
      
      2、反转最开始的一段话中的最后一句:”我愿意做我爸爸的女儿“。
      
      这不是要故作姿态,而是给自己一个开放的机会,因为开放,才会去尝试和拥抱更多的可能性,才更有可能自由。
      
      看了一半,已经看过的部分有不少仍是囫囵吞枣,没看过的部分尚待继续细细领悟。
      
      但是已然感受到非常重要的东西:
      
      一是: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我们头脑中一直以来所认为的那个东西吗?是父母不爱我,还是我不够好?如果我们寻找反方证据,能够找到吗?
      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能够找到的,我们会看到头脑中的那个声音,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我们一直以来所固化的信念,其实根本不是真实的。
      
      当然,如果我们找到的反方证据和正方证据相较,根本少得可怜呢?
      那也是一种真相,那就是事实。
      问题在于我们要怎样对待这个事实?是继续跟他抗争,较劲,生气?还是”如它所是“。
      
      转念作业便是教会我们如何”如它说是“的好方法。
      只需两个问题:
      “你这样想时,你是怎样的人?”
      “你不这样想时,你是怎样的人?”
      
      所以其实根本无需说教,让我们放下“我们是对的”那个执著,并不来自于“拥抱真相”这一类听上去很美的话,而在于我们透过转念,穿越转念,所看到的可能性,所感受到的希望。
      
      当内心的轻盈自由,世界的广阔美丽被窥到之后,改变,根本无需力气。
      
      
      
      
      
      
      
      
  •     不错,英文版更好,满篇都是警句
  •     嗯,看起来很有道理,试试
  •     我比较喜欢你这样的评论 亲身体验神马的
    我回头也自己试试。
  •       我们会不断把各种正面和负面特质投射到别人身上,除非我们愿意承认那些正负面特质原是我们自己的。
      否则,我们将不断攻击别人,直到我们看清自己的攻击为止。
      
      这是一个全心的视觉,凱倫告诉我:我们要改变的不是人,而是改变我们的观念。观念的改变才能由里到内真正的获得心安和平静。
      
      这是一本有效的工具书,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时刻以反躬自问的方式,审视我们那些未经审视就冲口而出的想法和念头。
      
      那些想法和念头,曾经多么的伤害我们和身边的人。。。
  •       快速地阅览过一遍书籍,认为还是视频更加有感觉(珍贵资料,不外传,所以没办法分享)。
      看过第5遍凯蒂工作坊的视频之后,才真的领悟到了那四句话的真实效应。
      之前看这四句,从字面上,反复琢磨,仍然觉得“不怎么样”,挺浅的。
      回想,那时的自己,心是悬浮的、急而燥。当认真地看过视频,才发现,除了句子本身,重要的是发问人的感觉、气场、能力和引导。
      这样的四句话只是引导的工具,重要的是让当事人沉静下来、让心安稳,从而引导TA觉察、看见真相,而不是故事——剪辑过后的事实。
      如果有心人要用这个技巧,心正和气稳很重要。
      凯蒂,不愧是大师。希望她有机会能来中国开设工作坊。
      
      最后推荐:
      1、威尔菲德·尼尔斯大师系统排列工作坊:杭州,2010.11.5-7,4800元/3天
      2、龚贝莎博士系统排列工作坊:杭州,2011.1.13-15,4800元/3天
      
      祝大家一切都好
  •       拜伦·凯蒂转念作业”反向思考练习“
      反向思考提供一个机会,让你对一向信以为真的事物,采取相反的视点——加以反转,就会产生其他你未注意到的可能,而这些新发现的可能,有助于你很快找到这件事一直在重蹈覆辙的关键原因,也会带给你一针见血的启发。
  •     曾经郁闷的那一段,挺受用的
  •     “和某人初相识时,觉得他这里哪里不对眼,相处下来之后,却发现他并不如你当初所觉得的那样糟糕。”
    初相识发现磁场不对,很多人已经没有相处的机会。日久生情,很多缺点可以被优点冲淡。
  •       《一念之转》《一念之转》新书简介    摘要: 造成我们痛苦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想法…     表妹朵朵推薦給我的書。  首先是書名讓我愛極,於是百度了一下,看到了摘要及這句話:"感謝他的離開,又重新給了我一次選擇真正屬於自己幸福的機會"...  僅此,我便愛上了這本書...
  •     其实所谓感悟都是虚假不实的,我曾花了三年时间做功课,期间颇多感悟,灵性的体会一个接一个,但是这些东西有用么?当我做完功课,生活还是一成不变,但是我花了整整三年啊,我不能放弃。直到我找到了另外一条路,我才看到,当初自己太过执著于“感悟”了,没有看到功课并不适合自己。
  •       在经济形势处于调整期,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中,在《公司法》修正出台时,企业商务代理界一片哀号,从业人员人人自危,寻求出路,而我正是其中的一员。当焦虑、担忧、失落、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时,遇到了这本《一念之转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非常惊讶,非常欣喜,这段时间一直困扰自己的想法,一直让人惴惴不安的日子就在碰到这本书时释然了。
      “整个宇宙里,我只找到三种事:我的事,你的事和神的事。(这里的神,代表“真相”,其他任何人都掌控不了的事,通称为神的事)”,当我时时担心商务代理有没有未来时,当我整天想东想西接下来会不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时,当我处处害怕因为所属单位整合会不会失业时,其实我早已过了那条界线,管起了神的事,即使是以爱或以责任为借口,也是一种狂妄自大,必然会带来紧张、焦虑和恐惧。
      知道什么是自己最该做的事,才是“我”唯一的本分。作者拜伦•凯蒂一语中的,让我顿时豁然开朗。既然审批制度改革势不可挡,既然《公司法》修正势在必行,既然现当下经济仍不景气,那么作为企业商务代理的我,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商业敏锐度,不断提供新服务新业务才是正道,而这也才是真正的“我的事”。
      书本最重要最实用的心灵修行法其实只有四句话,作者以这四句话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悲剧而又敏感的性格,帮助我们找到事情的真相,做个“自由”人。
      “那是真的吗?”
      “你确定那是真的吗?”
      “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你会怎么反应?”
      “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你会是个怎样的人?”
      这就是拜伦•凯蒂的转念作业,仅四句话让你反向思考练习,你一向信以为真的事物,在做过这个转念作业之后是否会加以反转,会不会让你看到你未注意到的可能?
      继续反向思考练习:每一种说法,都可以反转成针对你自己,针对别人的部分,也可以转成相反的说法。
      以“尼克待我不公平”为例:
      反转成针对别人:“我待尼克不公平”
      反转成针对自己:“我待自己不公平”
      反转成相反的陈述:“尼克待我公平”
      反转成针对“我的想法”:“我这想法是不公平的,特别是针对尼克”
      采取相反视点的反问是否可以找到新的发现,找到你一直在纠结的事情原委,是否可以有效破除小我的方法,进一步改变信念。虽只有简简单单的几句问话,可是够直接,或者正因为够直接而使你不能欣然接受,但这一切质问只是为了帮助当事人放下虚假不实的妄想,回归真相。这也是作者经历十年精神低迷、意志消沉,彻底绝望,在被收容在中途之家时蓦然醒悟后传给大众的“转念作业”。
      当你受够了以后,你宁愿要“对”还是要“自由”?造成我们痛苦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想法……其实你一直往内心看,便能看到事情的真相,而事实的真相往往比你编的故事仁慈些。没有人能使你痛苦,没有人能使你受苦,没有人能使你放弃事业,没有人能使你放弃生活,所有的这些报怨都是你为自己编的故事,因为要什么样的人生,那纯粹是“你自己的事”。
      在本书中,随处可见拜伦•凯蒂的非凡智慧,书中通过很多清晰、生动、有代表性的个案,把现实生活与灵修真理相结合,让读者可以通过书中案主的内心变化,获得自己的体验。让我们通过阅读、了解和练习,寻找到自己的身心自由,做真相的情人,过愉悦的人生。
      
      
  •     不要推广到一切,否则就成了魔教了
  •       13日下午在我的小屋开读书会,因为是春节假期的第一个星期天,很多朋友都去上班了,所以我们的《一念之转》第一章的读书会只有2人,但是我们也坚持下来了。2人的读书会也收获不少。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当我们深信不疑的想法跟真相起了争辩时,我们才会受苦;而唯有内心全然清明之际,眼前的真相才是我们真正要的。只要留意下我们平常心里浮现的念头不外乎:“人们应该这样、他应该这样、我应该怎样等等,这些想法给我们眼前的真相不符合。当我们有很多的应该时,也在给自己制造痛苦。   管好你自己的事:整个宇宙只有三种事,你的事、我的事、神的事。当你感觉有压力或难过时,不妨问下自己:你心里正在管谁的事呢?   用“了解”来跟你的想法“相遇”:想法本身不具任何杀伤力,除非我们对他深信不疑。带给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对想法的执著。   觉察你的“故事”:很多时候发生的事情,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我们就会浮现各式各样的“故事”,让自己很不舒服,生烦恼。   找出痛苦背后的想法:所有我们经历过的压力,无一不是因为执著于不真实的想法造成额。每个部舒服的感受背后,都存在一个不真实的想法。“转念作业”邀请我们觉察内心的因果关系。一旦认清这个关系,所有的痛苦便开始自行化解。
  •        你有没有试过这样的经验?
      
       和某人初相识时,觉得他这里哪里不对眼,相处下来之后,却发现他并不如你当初所觉得的那样糟糕。
       去做某件事之前,觉得事情很难而且自己不可能完成,结果你不但完成了,而且完成的相当漂亮。
       甚至,在某个独处的时刻,脑中闪过无数个念头,觉得过去很悲伤,觉得现在很孤独,觉得未来毫无指望。
      
       这个“觉得”,就是我们的念头,我们对事情的想法,看事情的角度。
      
       我们看事情的角度,会让我们产生或喜或悲等等感受,感受接着影响我们的情绪,情绪又带动我们的行为。最初你觉得怎样,那么结果就会是怎样。不偏不倚,连锁反应。
      
       所以拜伦凯蒂认为,事实从不伤害人,真正伤害人的是我们自己对事情未经审查的想法。只要诚实的面对事情真相,就能生出最有效率的行动,从中获得内心的平安和喜悦。
      
       书里分享的转念方法“The Work”很简单:诚实批评,写六道题,做四句反问,然后反向思考。思想就会出现让人惊喜的转变。
      
       一开始,我也觉得这方法简单得有点神化。第一次尝试做“The Work”时,我越写越浮躁甚至很想发脾气(冷静下来之后,我才感到,要诚实面对自己真的很难。),于是我中止了一会,后来才慢慢写完。刚写完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变化,只觉得心里的郁结松开了一点。
       隔了几天之后,当我再遇上同样的事情,我居然很自然就在心里反问:这是真的吗?还是这只是我觉得的?…然后我很快就平静下来了。我想,这就是“The Work”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书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也没有“你必须这样那样”的说教。作者只是在分享自己的感受,读的人能接收到,但没有被强迫接受的感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本好的心理灵性书,会帮助读的人慢慢梳理问题,而不会让你看了觉得自己就是个精神病。
      
       书里有大量的案例,在一个个凯蒂和来访者的对谈中,我可以找到我和他们的共性,然后理清自己的一些陈旧想法,之后放下,之后安静下来,之后在安静中得到动力。
      
       如果你也常被自己的想法阻吓、吃它的苦头,不妨看看这书尝试一下这个方法,只是写字而已,把思想凝聚在笔端和白纸之间,就会发现自己到底在脑中虚构了多少莫须有的故事。
      
       如果你对着书却看不下去,那也没关系,等恰当的时机吧。时刻一到,恍如大梦初醒。
      
       PS 这书我看的是繁体版。内地买不到。在电驴上面可以下到它的扫描版。这样看书对作者不尊重,但也是没办法之中的办法。
      
       PPS 附录一下“The Work”的方法。但我建议最好先看书再尝试,因为书里可以学到如何温柔的开解自己的问题。
      
      1谁让你感到愤怒、挫折、迷惑,为什么?谁激怒了你?他有哪些地方是你不喜欢?
      我对(人名) 感到 ,因为 _______
      
      2你要他如何改变,你期待他怎么表现?
      我要(人名) 去做 _______
      
      3他应该(或不应该)做、想、成为,或感觉什么呢?你想给他什么样的忠告?
       (人名) 应该(或不应该)_______
      
      4你需要他怎么做,你才会快乐?
      我需要(人名) 去做_______
      
      5此刻,他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人呢?请详细描述一下。
      (人名) 是_______
      
      6你再也不想跟这个人经历到什么事?
      我再也不要(经历到)_______
      
      四句反问:
      
      1那是真的吗?
      2你敢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接下去, 请反向思考。
      
  •     看到你对一念之转的书评,分享给亲爱的你一个一念之转的美好的讯息!
    亲爱的,你好。我是米苏。通过功课质疑自己的信念,用理解一次次看清自己的真相后,那些造成我痛苦和压力的信念越来越没有力量了。 这过程中我不断重新认识自己,与自己有了连接!
    凯蒂说:“每个人都有权知道这个方法——功课,因为终止痛苦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我有了小小的愿心,把功课分享。从今年3月在网络上办一念之转读书会后,先遇见凯蒂书籍翻译者自由的心,后又遇见功课协导师鲁秀,到现在她们也一直陪伴着我们在线分享功课。
    而鲁秀老师非常让我感动的是她特别愿意把功课分享给所有愿意化解痛苦,使用功课的人。从7月开始,她来到我们的读书会,她用最通俗的大众化语言分享功课,而读书会通常又是在美国时间早上4、5点钟的开始。还记得她在腰痛中仍坚持,还记得她睡过头向大家道歉,还记得她在出海途中仍然不忘连线分享,功课中的欢笑与自由……特别10月的功课学校回来后,鲁秀老师根据凯蒂对在中国推动功课的想法(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142255585_6_1.html)更积积的行动着,她的耐心与爱心深深感动着我们!现在她终于确认 “一念之转与亲密关系”课程于2012 年 2 月 4 、 5 日在 成都举办 。 更有创始人拜伦•凯蒂大师现场视频交流互动的支持!是凯蒂对中国的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b039e101011g59.html
    我们每周一晚8点半有YY语音在线功课分享会,详情见鲁秀博客。联系人:王丹,电话13980524317。
    如果这是为你准备的,欢迎你的到来。如果通过你的分享能告诉给更多需要的朋友,非常感恩。深深祝福你!
  •     很有用的工具。
  •     “世界上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還有神的事(上天或大自然未知的力量)。下次你覺得有壓力或難過時,不妨問問自己:你心裡正在管誰的事?”
  •     事实上还是自己真正想改变 这些才会起效 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力度太强 比较推荐自用
  •       最重要的4个问题:
      那是真的吗? 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想想看,今后所有的仇恨,心灵都能回复它原有的纯真,最后终于明白——
        那就是自我愉悦、自我安慰、自我惊吓,以及,它自己甜美的意愿就是天堂的意愿。
                                       ——叶慈
      
        每个人都是反照出自己影像的一面镜子:是你的想法在响应你
      
        事实永远比我们编的故事仁慈些
      
        每当与事实真相争辩,我准输无疑,而且百试不爽
      
        “我不知道”是我最爱的处世心态
      
        任何外在之物,永远无法满足你的追求
      
        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我”而发生的,而不是“冲着我”来的
      
        当你相信自己痛苦得合情合理时,你就完全悖离了事实真相
      
        只需不断回归自己,因为你是自己一直等待的那个人
      
        我是自己痛苦的一切肇因,并非一部分而已
      
  •     正在看,,,,
  •     呵呵,那你去好了。你去我干嘛?
  •        其实这本书我未读完,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实在不能读下去了,很难明白,也很难实践。
       不过书中的一些理念还是很有用的,关于那个转念作业,我正想着哪一天就试验一下。为什么说是不能读过就算的书,因为里面有太多对平时有用的方法,可以令我们从难过当中恢复过来了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存有一本,待到自己难过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翻翻。。。。。。
       确实是很有用的一本书,有耐性恒心的人推荐读读,也可实践里面的转念作业
  •     这本书的副标题很有误导性,“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什么的,看起来就像廉价的心灵鸡汤,其实书的内容很好,通过一些跟自己对话的方法,慢慢理清自己的想法(烦躁的时候想法往往是一拥而上的,就更烦躁了),让自己焦躁、困惑、悲伤变得比较有条理,找到出口。书里的案例包含了很多我曾经胶着的想法,所以很容易读。只是消化起来还要时间。当然,这本书只适用于想要改变现状的人。如果只是想继续抱怨,此书无用。
  •     这是真的吗 我能肯定这是真的吗 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是什么状态 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是什么状态 反躬自问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       当时看到这本书的简介和前言的时候,还对它很怀疑,哪里有那么神奇的事情发生?抱着这种态度开始看这本书.
      
      其实确实没有说的那么神奇和玄乎,但那几句话确实可以提示当事人从自己编造的故事回到现实.慢慢地去接近真实的情况和自己的一些期待.然后可以自己对自己的选择做决定,不管你选择什么,只要是自己的选择,能够承担那个后果就好.
      
      对我个人来说有一些启示,而且比较容易操作.提醒自己来觉察. :)
  •     其实就是简单的换位思考却写了一本书...基本理论不错 但事例有点牵强,作者就是要把大家打造成 “不视一切”的快乐和自由。
  •       读书会时间:2011年1月22日 周六 下午2:00
      读书会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龙田路190号3号楼1A会议室
      
      我们的共识:
       这是一个彼此相爱的地方。
       这是一个可以说出心里话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要关心并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包括
       自己在内。
       这是一个彼此倾听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所听到的,绝
       不会到外面去说。
       在这里,没有批评与指责,我们每个人可以拥有自己
       的看法与感觉,不必担心说错,因为不管对与错、好
       与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彼此倾听。
       我们的目标是超越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全新的
       光彩,而这正需要读书会中每一位成员的互相扶持、
       互相关怀。
      
      导读:
      朱晓平:
      内观修行者 / NLP教练 / 国际教练联合会成员 / 职业经理人
      
      目前主要是参加过一念之转课程同学的分享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免费参加。想报名的同学,可以发送姓名/手机号/邮箱到fx.mark@gmail.com
  •       犹豫了半天 打下第一行字
      强迫症复发后 我对自己的念头无法控制。
      无法抑制的想让自己恐惧的事 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
       半夜起夜 每天一睁眼 平时看电影聊天 转开注意力然后稍一放松
      念头立马就拉回来 拉回到自己一直恐惧的事情上
      就像在脑袋里紧绷了一根弦
      
      我刚开始恨。折腾。思考为何我会有这毛病。然后恨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每天几乎都哭 每天都痛苦万分。因为已经不是我自己,因为有个魔鬼住在我脑袋里 跟我打架。这个魔鬼是我自己。我怎么可能会赢?
      现在 我打字 心里却还在记挂着我的担心焦虑。它就成为了我的背景音乐一样
      
      在我没它复发前 我的生活简单快乐。无忧无虑的活在当下。该做什么都满心欢喜的在做 。只要没有OCD我的生活就是天堂。因为那就是生活。不用心理总是害怕着什么 牵挂着什么。无时无刻。
      
      天堂和地狱 一念之差。
      就一个念头 唰的一下把我打入地狱 前一秒钟我的生活阳光艳丽 后一秒钟全部灰暗
      
      跟自己的念头作战。哈哈 真是
      
      我才发现我一直是我思故我在。我一直让念头控制着我。
      所以我在练习觉知。我要让念头只是浮云,而我不再跟它牵扯不清。然而很艰难。后来我读张德芬的书 知道了这个,然后就找到了这个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97605895,开始和一个朋友一起做功课。懵懵懂懂的 不知道有什么用。
      后来对此开悟的那一刻是念《心经》
      《心经》有一句:“无有恐怖”。就是恐怖这个字眼,让我每次读到这 都要想起曾经让我恐怖的事,而我不愿意想起,于是我又开始打架。别想别想。可是经书又不得不念,那怎么办?
      然后那天我拿着经书 突然想,它只是一篇经书而已啊。跟《大悲咒》一样 只是经书而已啊,是我给他赋予了念头 才让我觉得我不想读这个。
      以前那个树的典故,我一直就觉得当然每个人职业不同 对树的看法不同,然而它只是一棵树。我一直没理解,直到那天 我突然醒悟了。
      你不喜欢一个人 你不喜欢这个东西 但是他就是如此,是你的念头在欺骗你。 当你发现这个后,你就可以怀疑你的念头 你就可以重新审视对方和自己,你会发现新的世界
      
      写到这。我又想到了。由于看了卢台长的博客 我在念小房子。念经累的时候 就觉得好委屈。。竟然生生的把一个坚定无神论者逼到这个地步。。还是我自己逼的我自己。 现在想想 也是念头作怪啊
      
      一切苦都是念头所生
      
      因为太痛苦,我也忘记这是土星过天平 必然会带给我的痛苦。由于接触到好多知识,成长了很多,但是代价太大,我之前还是抱怨说宁愿傻呵呵过一辈子 也不想现在这么痛苦。我现在该转变这个心态了。
      谢谢你OCD 谢谢你 曾经伤害过我的人 谢谢我自己 我爱你。
      
      
  •        一念之转是本关于心理的书,主要作用是帮你化解烦恼困惑。这本书是我在网上浏览心理方面的东西的时候看到有人极力推荐才决定到图书馆借来看看!发现也就这样just so so 。可能是我还没有把握住作者的精髓经验,还不能好好地学会作者自己发现的这一解决人类困惑的灵药奇方,对此我只能表示遗憾,这么好的知识我却无福消受了。虽然我不认可作者的方法,但好歹也是看过一遍的人,怎么也不能就只发发牢骚就完事的。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讲的内容和精神!
       一念之转是台湾作家周玲莹译过来的,根据的是作者拜伦.凯蒂The Work里最重要的一点“将自己的想法向相反的方向转变”来的。这本书被推崇者认为是为解决人们心中困惑的妙方,百试百灵,是一种让自己内心平静的灵药。如果你心中有困惑按着功课的方法做就能解决。方法很简单简单概括就这几句话:“真的吗?这真的是真的吗?如果我有这种想法时会怎样?如果我没有这种想法时会怎样?然后把这种想法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全书讲的充其量也就这么点东西,其实大家可能会觉得这里是多的了,就这几句话还略显多余。
       在这里有必要讲一下作者拜伦凯蒂的理论基础了,作者认为人心的一切不自在,一切困惑,一切烦恼全是由我们的"想法"导致的,这些“想法”是人们所有痛苦的根源,一切心理问题源头。如,你高考前心理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烦恼,作者认为是你把高考这东西看得太重这个想法导致了你的烦恼。再如,发现你女朋友不只是你的女朋友,心里不爽也是因为你认为她应当只是你自己的女朋友这个想法让你很不爽,诸如此类。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的这些看法,把这些看法改变了,改成你能认可的想法,一些能让你愉快的想法,那你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就是这样,例子可能不好,但原理是这样,大体不差。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最后的转变原有的想法,而这个并不容易,当然这是肯定的,一个你认为是对的想法可能是这世上最难改变的东西了,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有一些手段,要有一些渐进的方法,才更容易一点,因此,作者拜伦凯蒂在这到途径前面加了4个问句,让你自己问自己,要你自己先怀疑一下,然后在图改变就容易多了。将的就这么多东西,根据书上说的就有很多很多案例在这样的简单谈话中搞定心里的困惑,然后看较现实的网上也有她的追随者,可能她的方法对很多人起了作用,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己试试,感觉一下,如果能改变心里的不爽也是一件功德!
       这里书中的原理类似定理一般的四问一转看似由美国的拜伦凯蒂在抑郁症中抓到的精神秘诀,但不如说是中国古典哲学基因跳转到美国产生的带有现代光辉的新学说,其实拜伦凯蒂的这些全都在老庄的哲学里面,善于做中国人的中国人早已对此运用娴熟,总结一下拜伦凯蒂的这些东西,其实质就是一种自我麻痹,她教我们在面对困境不顺时,要辩证的看,有福有祸,有祸有福自己要看开就什么都不是问题了。例如,你看那傻孩子金榜题名是福,挤了自己的机会是祸,可能明天皇上一生气把他砍了让你上,虽然机会不大,但要爽一下,自己要会那样想!
       就这样!虽然有点偏激但只为和ni交流一下,可能这辈子就不会再有人到图书馆借这本书,但我喜欢这份不确定的等待!
      
      
  •     呵呵,体悟是体悟,改变是需要活出来的。
    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活出来的方法和路吧。
    很高兴你终于找到了,加油哦
  •     《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的通俗版本。
  •     好吧,我承认我是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幼稚鬼。 个人还是喜欢西藏生死书
  •     每个人都习惯在自己编织的故事里生活了。当你学会方法剥离所有想象之后,你才发现世界如此简单。当你发现世界上你所有遇到的事情都只是一件事儿,当你发现你没有必要为了不该你负担的折磨自己的时候。你也许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我今天在msn上借用了书里的一句话:上天不会给你承受不了的痛苦,你永远不必承受扛不起的重担。是的,你所不能负担的,只是你一直在自己的故事里给自己附加的压力和痛苦,对于事件本身,没有那么痛苦。生活没有那么艰难。剥离你自己的谎言,让自己活在真的得世界里真的是件很难的事情,但那时一个怎样轻松的世界啊。
  •     亲写得太好了!我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这本书,还没开始读。但正因为看了朋友的书评,然后真的激发出我的阅读欲望!
  •     值得仔细品读。 现场对话不仅富有哲理,直指内心,同时又是非常经典的教练技术的展现。
  •       这本书,我买了,没看完,但你也别以为我就胡乱翻翻就来这大放厥词,一念之转,简单说就是一个负面的念头升起来,你用四句话去反躬自问,化解它。
      
      其它的,那些练习,那些例子,我觉得神神叨叨忒不靠谱,可能是中外文化的差异,关键是自己批判意识较强,所译,整本书的精华就四句话:
      当有负面念头时,问自己  
        1、 那是真的吗?
        2、 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怎如何反应?
        4、 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OK,能看懂吗?能明白她要表达什么吗?能明白她要教会你什么吗?如果明白,那你就没必要再买这本书。如果不明白,估计你买了看了,还是不太明白。
      
      寻找自我,活在当下的书籍我看过不少,因为我有严重的焦虑症,对我帮助最大,我觉得浅显易懂,最能学以致用的目前就两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和《修炼当下的力量》,其它的,我觉得过于学术和枯燥,少了实用性和操作性。
      
      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