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智慧

出版社:陈清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2-09出版)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304057459
作者:陈清华
页数:25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孟子长寿,活了84岁 太史公写《孔子世家》时有这么几句感情真挚的结束语:“《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一说儒家,就想到“孔孟之道”,孟子和孔子是连在一起的。儒家思想经过孟子的阐释之后才更清楚地体现其哲学价值,《孟子》全书共七篇,每篇都分为上下两章,比《论语》多了近乎三分之一的篇幅。孟子是真正的散文大家,文章写得非常有力,气势如虹,非常有丈夫气,可以说篇篇都是优秀的散文。如果想比较全面地了解儒家学说,孟子的书非读不可。韩退之在“读《苟子》中说:故后人欲研究圣人之道,必自孟子人手。在解释孔氏学说上,“孟氏醇乎醇者也。苟与扬(雄)大醇而小疵”。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距孔子的家乡不远)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 我们知道,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正值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比孔子晚一百多年。孔、墨、孟三人的先后顺序大致是:墨子是在孔子去世后出生的;孟子是在墨子去世后出生的。孔子比墨子大八十多岁,墨子比孟子大九十多岁。孟子只能算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就是说只是敬仰孔子但没有机会面见孔子。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宋代以后,封建帝王不断赐予孟子封号,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为“邹国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加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孟子被尊封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同时,还建造了占地六十六亩的孟庙。 司马迁在《史记》中只为他作了一篇一百四十字的传记,后人对孟子的了解实在无法详细。《史记·孟子苟卿列传》是这样介绍孟子的: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和“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根据司马迁的这段史料,《孟子》这本书,主要作者还是孟子本人,而且,在孟子生前已经完成,当然,“万章之徒”也参与了编撰,这和《论语》的成书过程大不一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孟子》,共有七篇,大约三万五千多字。《孟子》一书是孟子死后经过他的学生编辑、修订而成的,因此,对当时的诸侯一概称谥号。 我出生在山东,受教育也在山东。从小就听大人教育“孔孟之道”,知道姓孔的和姓孟的是一家人,听到的尽是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顺为孝”以及“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等。当时我年幼不懂事,只是懵懵懂懂听大人们说,不知道这是不是孔子和孟子说的,也不知道这些话的真正含义。我上小学时,那是个流行唱“戴花要戴大红花,听话要听党的话”的年代,“孔孟之道”是批判的对象,街头的大字报天天在批什么“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想不到这些在当时遭到批判的话却牢牢印在我的脑海里,再也无法忘却了。我从此也开始变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村里的老人们闲聊时爱说一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后来,孔孟的书读多了,才渐渐明白,原来圣人孔子活了七十三岁,亚圣孟子活了八十四岁。所以,敬畏圣人和亚圣的老人们特别害怕“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道坎,怕被叫去见阎王,连圣人和亚圣都没有过去,更何况一介村夫呢。 第一个称孟子为“亚圣”的是东汉的大学者赵岐,他在注解《孟子》时说过这样的话,说《孟子》这本书真好,无所不包,天地万物、仁义道德,还有什么生死啦祸福啦,全包括在里面,他说孟子是“亚圣”。后人就跟着赵学者这么叫起来了。 在战国那么一个缺衣少药的战乱时代,“亚圣”孟子竟然活了八十四岁,不可谓不长寿。亚圣自有其养心、养气、养生之道,这对今天的人当然大有启发。有人说了,孟子活了八十四岁,这可信吗?是不是后人“善意”的杜撰?不是。这不是瞎说,是有可靠证据的。

前言

自序:敬爱的孟子老师    一    冯友兰说,孔子是“中国的苏格拉底”,孟子是“中国的柏拉图”。    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一样,都是“述而不作”的学问大家。孔子的思想是由孟子传承下来的,如同苏格拉底的思想是由他的学生柏拉图传承下来一样。    孟子是一个自信的人。    “舍我其谁”,说这话的,是孟子;“千万人吾往矣”,说这话的,也是孟子。除了他,还有谁有这般的“义无反顾”与“当仁不让”?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生命勇士。    先秦诸子当中,有两个奇人、怪人,他们的书不能不看。他们对后世影响太大了。一个是庄子,他能把散文写得那么赏心悦目,那么潇洒、飘逸,太有才了。难怪司马迁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一个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道是“孟子后,千载无真儒”,这位“一代文宗”“亚圣”有着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    朱熹对孟子的文风给予很高的赞扬,他说《孟子》一书“首尾文字一体,无些子瑕疵”“七篇笔势如熔铸而成,非缀辑可就”,朱熹还劝说天下学子们可以从《孟子》入手学习“作文之法”。    当年在齐国稷下学宫的讲坛上,孟子以儒学大师的身份侃侃而谈,和各国来的学者辩论;后来教书,授业弟子多得不得了。他率领门下的诸位弟子周游列国时,常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规模、派头以及受到的礼遇,远远超出了当年的孔子。    如果见了孔子,很想叫一声“亲爱的孔子老师”;如果见了孟子,真想叫一声“敬爱的孟子老师”。    孟子太有个性了,仿佛是个勇往直前的战士,但看他的文章,又是一位极有“大丈夫”气的学者,一位擅长写排比句、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的大作家。    我这本书,要讲的就是孟子。    按照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有必要对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也有必要对他和其他诸子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如果按时间顺序来说,孟子比孔子晚一百多年。孔、墨、孟三人的先后顺序大致是:墨子是在孔子去世后出生的;孟子是在墨子去世后出生的。孔子比墨子大八十多岁,墨子比孟子大九十多岁。孟子只能算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就是说只是敬仰孔子但没有机会面见孔子。    孟子对孔子的崇拜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说,有人类以来,就找不到哪一个人比孔子更伟大的。孟子自我标榜为孔子的忠实信徒,后世把孔子、孟子放在一起,把他们的理论合称为“孔孟之道”。    其实,孟子和孔子有很多不同,无论是观点还是人格、脾气、性情。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讲,这里姑且不论。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反着理解也应该是对的,那就是“己所欲”,也不要强加于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儒家——从孔子的“杀身成仁”到孟子的“舍生取义”——都有一个理论上的盲点,就是说格外自信,在向帝王推销这套理论的时候,都似乎看成终极真理,“相信我,没错的”,相信我、推行我的“礼”“仁”主张,重用我,天下就太平无事;相信我,你就可以“王天下”,否则,天下永远乱下去,而你自己也很危险。就是总想把自己的一套理论说到让人信服,都强调教化功能,都认为自己的一套理论是最好的,是可行的,其他的都可能是异端。什么是异端?就是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那差不多都是邪见,自己的理论才是正见。他们都想做帝王师,都有成为学派“一哥”的欲望。    道家则不然,他们甚至没有学派。儒家、墨家都招收一批学生,孔子是最早的教育家,那个时候学生跟着他有很多的规矩,教育也是有宗旨、有很强的教化功能的,并且学生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虽然孔子也说过沂水春风“吾与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的话,但那不过是周游列国屡次碰壁、疲惫不堪之后的叹息。    道家可不主张去招收学生,办学校,推广、炒作自己的观点,他们才不干这事呢。像庄子,也有学生跟着他学习,可那都是学生自愿来的,冲着他的名气——当时道家的影响非常大。而且,道家根本就不多讲,主张“不言之教”。《庄子·内篇·德充符》里说,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日:“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日:“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林语堂在《儒道两家的差别》一文中总结说:“孔子的人文主义能否叫古中国人感到十分的满足呢?答复是:它能够满足,同时,也不能够满足。假使已经满足了人们的内心的欲望,那么就不复有余地让道教和佛教得以传播了。孔子学说之中流社会的道德教训,神妙地适合于一般人民,它适合于服官的阶级,也适合于向他们叩头的庶民阶级。    “但是也有人一不愿服官,二不愿叩头。他具有较深邃的天性,孔子学说未能深入地感动他。孔子学说依其严格的意义,是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人具有隐藏的情愫,愿得披发而行吟,可是这样的行为非孔子学说所容许。于是,那些喜欢蓬头跣足的人走而归于道教。……孔子以义为礼教,以顺俗为旨,辩护人类之教育与礼法。而道家呐喊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    道家主张“虚”,“神马都是浮云”。打个比方,一个人吃的好东西太多了,营养过剩,一体检,“三高”等各种毛病都出现了,久而久之,脑血栓要了人的命。为什么呢?血管被堵塞,也就是说,血管没有了流动的空间,被填得太满了。一个人也是这样,大脑不断地被各种信息垃圾、各种观念学说填塞,而且是被强迫接受的、被灌输的,里面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了,还能健康、快乐吗?所以道家主张“虚”,虚到什么程度呢?虚到像“牝”那样,所谓“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老子要人“致虚极,守静笃”“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天地之间,其犹橐符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主张“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主张“功遂身退”,就是说做事不求回报,做了就做了,喜欢就好,不考虑利,不像儒家那样,你非得听我的,听我的就是好,不听就是不好。道家不是这样,我说了,你爱听听,不听拉倒;你觉得好、有用,你就听,你觉得不好、没用,就不听,悉听尊便,从不强求,从来不说我们道家这一套理论是天下最好的,从而攻击其他门派的观点不好,不这样。道家很有反省意识,不以权威自居,不占山为王,不给别人洗脑。像庄子,爱用寓言来讲道理,讲完就讲完了,然后又把自己前面讲的给推翻了,批判自己,让自己保持在虚空状态,从而随时吸收和接纳好的见解和观点。一个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反省风范的人,定是个能够包容的人,能成大器的人。相反,不能自我反省,总希望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人,总有洗脑欲望的人,就很容易被封建帝王利用。    人都是有欲望的,“灭人欲”是痴心妄想。那是不可能的事。    没有欲望了,那还是人吗?老子没有说要绝欲,他只是说t·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少点欲望而已。老子思想有个很关键的词,叫“玄德”,这个“德”和孔子讲的“德”可不一样,不是现代入理解的“道德”,而是一种大德。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玄德”一词出现在《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孟子讨论过“义利之辩”,他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俨然是两个极端。儒家不是不要回报,不要利,他们还是要的,所谓“达则兼济天下”,这与墨家、道冢和法家都不同。墨家是专门“利他”,是所谓“兼爱”,认为爱他人就是爱自己,别人有困难,他去帮;两个国家要打仗了,他去劝和,说不要打了,“非攻”嘛,墨家是所谓“摩顶放踵利天下”。杨朱则相反,完全回归到生命的个体存在,“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用我身上的一根汗毛来换天下,我都不会干。天下算什么呀,不知道是谁的呢,命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入一死什么都没有了,就像一句调侃的话所说的那样,人无法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却可能把人带进坟墓。    可是,别忘了,墨家也是从儒家分出来的呀。墨子本来是儒家的弟子,接触儒家理论多了,渐渐地,开始反省,认为儒家那套东西规定得太死了,比如说老人死后要守孝三年,墨子就主张简化。儒家主张对爱要有分别心,爱自己的父母和爱他人的父母感情上能一样吗?墨子则不然,他认为只要人人都利他,天下就不乱了。所以,孟子就骂杨朱和墨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意思是连自己的父母都能当成他人的父母,那还算是个人吗?儒家强调“孝”,孝顺,被后世的封建帝王发展成“以孝治天下”。    是不是道家就不主张孝顺呢?道家很少谈孝,但不等于不孝顺父母,至少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道家的老子、庄子是个不孝子。《庄子·内篇·养生主》开篇就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如果说,老子是个智慧老者,那么,庄子就是个顽皮的孩子。    孔子说“仁”,颇有包容之心,个人的自由度还有一点,到了孟子,提出“义”,就更少了。义者,宜也,就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越位,也不要缺位,类似于今天我们说的“守土有责”,他认为每个人尽好自己的本分,社会就和谐了。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不要“望之不像人君”;大臣有大臣的样子,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样子,这就是“义”。    孟子把“仁”具体化了。孟子把孔子所说的“仁”具体化成“仁政”。孔子说到圣人,那时候叫圣王,只有尧、舜、周文王、周武王等少数的几个人才配称圣人,孔子并没有给圣人下定义,没有完整的圣人观,到孟子那儿,有了。孟子认为圣人有四种:第一种是像伯夷那样清高的人,宁肯饿死山上,不是理想的君主也不去当他的官;第二种是像伊尹那样有责任感的人,一肩担起天下的重任;第三种是像柳下惠那样随和的人,什么人都能够共事,随和到极点;第四种是像孔子那样的“圣之时者也”,最识时务,最懂得判断时机,最懂得变通,“无可无不可”,非这样不可吗?不一定,看情况来定。    比孟子稍微晚一点的荀子呢,专门写了一篇《性恶》,来反对孟子,批判孟子。荀子说,孟子竟然说“性本善”(其实孟子没说“性本善”,只是说“性善”),这是乱说。人性有问题,是恶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有原罪,得用我的仁义礼乐来给你洗脑,教化你,不听都不行,这个是特效药,是终极真理,其他的都不行,听我的就行,保证行。他提出的救世之策是,让每个人安守“礼”,就是守既定的秩序、规矩,规定的事情不改变,就这么执行就可以了。在限制、约束大家的行为规范方面,他比孟子更进一步。他的学生韩非子,走到了极端,干脆变成了法家,我们不要一听到法家,就想到秦始皇的残酷暴政之类,“法”本来是个好东西——非常好的东西,是用来捍卫、保护我们每个人自由的律令,谁都不能违法,否则限制你的自由,关进监狱。如果没有法,每个人都为所欲为,那么别说自由权不能保证,就连人身安全、公共秩序等权利都无法保证,是不是?自由是和法治而不是人治联系在一起的。后来的法家之所以变味,恰恰是因为违背法而非守法。    如果非要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等人的观点,那么,孔子当是“仁”,孟子当是“义”。荀子当是“礼”,老子当是“虚”,韩非子自然就是“法”了。    这让我想起在《史记》最后的《太史公自序》一文中太史公对诸子百家的评价:阴阳家注重吉祥还是不吉祥的预兆,太多忌讳,让人感觉拘束并且害怕,但有一点,这一派主张顺着四季的秩序去做事,这个了不起;儒家呢,以《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经”作为理论基础,学问大、学说博,“六经”的经文还有一些注释,简直是汗牛充栋,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能精通,礼仪非常烦琐,但是没有提出治理天下的纲要,费力不少但收效甚微,说归说,儒家学派提倡归提倡,当政者很难照做,但有一点,儒家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礼仪,长幼尊卑的秩序,这不能改,安定社会秩序还得靠它;墨家提倡节俭,有点过了,遵守起来很困难,所以墨家说得挺好,主张挺好,就是办不到,但有一点,他们加强实业、节约不浪费这种理念不能抛弃;法家主张统治者施政要严酷,少给臣民恩惠,但是他们明确规定了君臣上下的名分和等级,这个不可随意更改;名家拘束在名上,很容易让人模糊了对事物本质和真相的认识,但是他们把事物的名与实之间的关系辩证化,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道家呢,它让人精神专一,做事合乎道,道家的学术理论,是以阴阳家顺守四时秩序的学说为基础,又吸取了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各派的长处,不故步自封,他人有长处就学,并与时俱进,顺应事物的变化规律性,而且道家理论言简意赅,不像儒家那么繁杂,学起来比较容易,不需要用大力气就很容易掌握,道家应用在人事方面,没有不适宜的。    太史公在这里对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等都提出了批评,挑出他们各自的毛病,唯独对道家说好话,全是好话,挑不出毛病,认为他们没有毛病。很明显,太史公本人是欣赏、倾向于道家的。他说儒家让君主做榜样,他在面前走,臣子就得马上紧跟其后;君主提倡,臣子马上点头附和说好,只要服从、忠心,无需动脑子,这样一来君主累但臣子却相对轻松。再说了,大道的要旨是什么,就是别逞强、别贪心、别耍小聪明和小智慧,领导人如果放弃大道的要旨而用智术来求治,精神能不累么?精神用过度就会衰竭,身体太劳累就会疲惫,一个人如果精神和身体时常得不到安宁,却在那里幻想着与生命和天地共长久,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但话又说回来,道家好是好,真正用到生活中、现实社会中,我们又不能不面对各种各样的等级差别,还是得考虑职称、晋级,还是得应付各种各样的人情世故,而这些东西实在不是用一句“神马都是浮云”就能够解释得了的。还是儒家的那套秩序管用,不用儒家还真不行。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所说:“西方的人文学和人文主义基本上是反自然和反宗教,对自然有侵略的倾向,对宗教不闻不问。但儒家所代表的人文学要求人类既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又要与宗教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它的内涵比较宽广。比如儒家的金科玉律,包括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观念正逐渐被西方知识分子接受,成为最朴实的伦理。当今世界各地出现的生态环保危机表明,人和自然的关系要重新厘定。儒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见2006年8月27日《环球时报》:《专访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中国的儒学比韩国弱多了》)    二    继《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庄子为什么这样践》《老子到底说什么》《和谐读墨子》《禅解红楼》等书出版之后,我就一直想写一本关于孟子的书。为此,我准备了很多年,因忙于日常事务,始终无法静下来写作。    直到出版界的几个朋友来信来电催促,问我新年有什么写作计划、手头还有什么书稿,我才下决心从各种应酬中脱身,发愿写完这本关于孟子的书,一是兑现对朋友的诺言;二是完成自己多年来的心愿。    孟子是一个颇有魅力的人,也是一位有争议的人。孟子作为“亚圣”,留下很多传诵千古的名言,诸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等,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非常推崇孟子,他在自传里说,自己从30岁之后,为人处世全靠《孟子》。    曾国藩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为师、为将、为相都是人杰,立功、立德、立言——古人所说的“三不朽”他占全了,曾国藩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善于读书,而他一生当中反复读的书就是《孟子》了。他读《孟子》,不是为了研究学问,而是为了内修德性而成圣,外经世济民而成王道。    为了更好地弘扬孟子的思想,曾国藩还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专门找人刻印了《孟子要略》一书。我们知道,《孟子》一书在编辑的时候,在形式上模仿了《论语》,各章节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导致读者阅读时不容易抓住要领,曾国藩的《孟子要略》专门对《孟子》一书进行了归类,即第一篇论“人性本善”,第二篇论“孝悌之道”,第三篇论“义利之辩”,第四篇论“王霸之辩”,第五篇论“治世之要”,第六篇“尚论古人”,第七篇自言“为学要领”。    荀子和孟子应该不是同代人,荀子比孟子稍微晚一点,孟子和庄子应该同代。荀子非常讨厌孟子,当然他们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学术之争。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觉得如果“性善论”成立,那么,儒家推崇的仁义礼乐的教化功能不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吗?因此,荀子提出“性恶论”,唯其恶,所以才需要仁义礼乐这套儒家的东西来教化,使之变善变仁。    到了东汉,有个叫王充(27一约97年)的思想家,把孟子批评得更狠、更感情用事,连文章的标题都充满火药味,叫《刺孟》。    最恨孟子的当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用明朝的鬼头刀亲自砍了孟子。什么狗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什么“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些话让朱元璋很生气。    孟子的民权哲学对皇帝也太不敬了,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朱元璋大骂孟夫子:老东西要是生在我大明,必死无疑!现在有什么资格做“亚圣”,有什么资格和坚如磐石的孔子一起享受冷猪肉?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愣是下令把孟子从孔庙里赶出来了,还把《孟子》书中那些不中听的言论删节了,这样还不解气,他还让卫士们用箭射孟子的牌位。朱元璋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也许心理上有点妒嫉有学问的人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经常琢磨孟子的这八个字,受益匪浅;也常常想到孟子退居讲学的日子,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不说了,就此打住。让我们静下心来,打开这本书,读孟子吧。    陈清华    2011年3月    写于海南省气象局坐隐斋

后记

这本书酝酿了好多年,但动起笔来,却只能以蜗牛爬行的速度写作。有时候,一天只能写几百字。    慢点好,我安慰自己说。记得在王立的《独特卡尔维诺》一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在《美国讲稿——速度》中,我读到了卡尔维诺引述的一个有趣的中国故事:庄子的才干之一是绘画。国王要他画一只螃蟹。庄子回答说,为此他需要五年的时间、一幢房子和十二个仆人。五年过去了,他还未动笔。他叉对国王说:“我还需要五年时间。”国王应允。十年过去了,庄子拿起笔一挥而就,画了一只完羡无缺、前所未有的螃蟹。    一个画家,为了画一只螃蟹沉淀了十年,积累了十年。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国王也真的有耐心等了十年。    平时忙忙碌碌,难得春节有七天长假,对于我来说,已经很奢侈了。整个春节,我在鞭炮声中坐在电脑前,继续写作这本书。    但假期实在太短,必要的应酬又无法一概拒绝,所以初六上班之后,还得继续挤时间、见缝插针地写作。    高中的老同学郑孝昌从山东老家打来电话,问我在干嘛。我说在看书、写作。老同学在电话里很不解,春节是喝酒的日子,谁还看书?我现在曹县跃进塔这边喝酒呢,这是第二场,第一场刚刚结束。50多度的白酒,已经喝了八两了。你等等啊,现在我们的老同学贾进生、吴志春都在,我把电话给他们,他们要和你说话。    接过电话,老同学怪我不回家过年,今年在外地工作的几个同学都回去了,就差我,说让我“衣锦还乡”一回。说现在比上学那时候好得太多了,那时候吃个羊肉串都舍不得也吃不起,现在随便来个几十串。    多少年了,怎么还是吃吃喝喝?把啤酒当饮料、把红酒当啤酒、把白酒当开水,我听到喝酒就怕,是真的怕,不是什么养生保健之类的思想影响,而是我的身体受不了,喝了有要不行的感觉,从胃到心脏都不舒服。    这么安安静静地生活很好。    放下电话,我觉得自己已经距离同学很远了,有点“脱离群众”,听到喝酒就怕。同学中像我这样安静地看书的应该没有第二个了吧?问题是,我很享受目前的安静。    陈清华    2011年3月写于海南省气象局坐隐斋

内容概要

陈清华,《南国都市报》社评论版编辑、评论员,海南师范大学媒介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学者,作家。网名西门杏庵。海南作家协会理事,专栏作家,“南方百家讲坛”主讲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国际旅游岛之声”特约观察员。主要著作有《金瓶梅典评》《庄子为什么这样跩》《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孔子为什么这样红》《老子到底说什么》《和谐读墨子》《毕竟是书生——晚明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旅》《禅解红楼》《酒暖回忆思念瘦——唐宋词里的风花雪月》《问君能有几多愁——唐宋词里的风花雪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唐宋词里的风花雪月》《自在的活法》《金瓶梅中的情色男女》《诸子百家故事》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孟子其人 一、孟子长寿,活了84岁2 二、孟子的成才之路10 三、孟子的“仁政”和“王道”17 四、从学者到偶像,孟子寂寞了一千多年23 五、孟子的自信33 六、孟氏之儒和儒家八派38 第二章齐家之道 家和方可万事兴44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50 有恒产者有恒心53 第三章孝顺之道 大孝终身慕父母60 孟子为什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69 世间有五种不孝的行为75 父母有过错怎么办80 曾参的孝才是真的孝86 第四章养生之道 养心莫善于寡欲90 环境对人健康的影响95 孟子的知言养气97 孟子的养生术:仁义者寿107 第五章丈夫之道 礼仪与吃饭哪一样重要114 孟子评说古代的“四大天王”118 孔子尊君,孟子贵民122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128 孟子身上的大丈夫气象130 第六章生于忧患 孟子为什么这么紧张140 孔子可亲,孟子可敬145 孟子无法摆脱被辞退的命运155 第七章交友之道 和古人交朋友160 孟子的交友之道163 交朋友不要“五十步笑百步”170 第八章幸福密码 孟子的乐观:我心安处是吾乡176 孟子为什么不得抑郁症182 孟子的“性善说”189 行善的快乐197 第九章处世之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02 乘势待时,事半功倍207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13 求职原则:高职不如高兴218 第十章教育之道 孟子论教育:有仁有义224 孟子的奇怪教学法:我不屑于教你228 不怕挫折和打击234 有志者事竟成237 以身作则,潜移默化242 孟母常有而孟子不常有245 后记249

编辑推荐

《孟子智慧》编辑推荐:品读孟子,找回迷失的淳朴之心,安顿身心的处事智慧。

作者简介

《孟子智慧》内容简介:孟子是儒家思想继孔子之后的代表,被后世尊为“亚圣”。作者以研究中西哲学数十年的积累,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掌故来解读孟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掌故来解读孟子其人、齐家之道、孝顺之道、养生之道、丈夫之道、交友之道、处世之道、教育之道、幸福密码等。书中既有对孟子的解析,更有对现实的关怀;解读的是孟子,关注的是当下。读《孟子智慧》,可以寻得人生的幸福密码,更可以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回自己,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创造和谐美满的人生。


 孟子智慧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