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全十二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62-06
ISBN:9787101003055
作者:班固
页数:4273页

章节摘录

书摘汉书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李广,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广世世受射。〔一〕教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二〕而广以良家子徒军击胡,用善射,杀首虏多,为郎,骑常侍。〔三〕数从射猎,格杀猛病况,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候岂足道哉!”    〔一〕师古曰:“受射法。”    〔二〕师古曰:“在上郡北。”    〔三〕师古曰:“官为郎,常骑以侍一辈子,故曰骑常侍。”    景帝即位,为骑郎将。〔一〕吴楚反时,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战昌邑下,显名。以梁王授广将军印,故还,赏不行。〔二〕为上谷太守,数与匈奴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三〕“李广材气,天下亡双,自负其能,数与虏确,恐亡之。”〔四〕上乃徙广为上郡太守。    〔一〕师古曰:“为骑郎之将,主骑郎。”    〔二〕文颖曰:“广为汉将,私受梁印,故不得赏也。”    〔三〕服虔曰:“昆邪,中国人也。”师古曰:“对上而泣也。昆音下温反。”    〔四〕师古曰:“负,恃也。确谓竞胜败也。确音角。”    匈奴(入)〔侵〕上郡,上使人中贵人从广〔一〕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者将数十骑从,〔二〕见匈奴三人,与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三〕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四〕广乃从百骑往驰三人。〔五〕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六〕而广身身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山,望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惊,上山陈。〔七〕主管这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我去大国数十里,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八〕广令曰“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骑曰:“虏多如是,解鞍,即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令解鞍以示不去,用坚其意。”〔九〕有白马将出护兵。〔一○〕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百骑中,解鞍,纵马队。〔一一〕时会暮,胡兵终怪之,弗敢击。夜半,胡兵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即引去。平旦,广乃归其大军。后徙为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    〔一〕服虔曰:“内臣之贵幸者。”    〔二〕张晏曰:“放(从)〔纵〕游猎也。”师古曰:“张读作纵,此说非也。直言将数十骑自随,在大军前行而忽遇敌也。从音才用反。”    〔三〕师古曰:“走,趣也,音奏。”    〔四〕文颖曰:“雕,鸟也,故使善射者射之。”师古曰:“雕,大鸷鸟也,一名鹫,黑色,翮可以为箭羽,音彫。”    〔五〕师古曰:“疾驰而逐之。”    〔六〕师古曰:“旁引其骑,若鸟翼之为。”    〔七〕师古曰:“为陈以待广也。”    〔八〕师古曰:“不我击,不敢击我也。”    〔九〕师古曰:“示以坚牢,令敌意知之。”    〔一○〕师古曰:“将之乘白马者也。护谓监视之。”    〔一一〕师古曰:“纵,放也。”    武帝即位,左右言广名将也,由是入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时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广俱以边太守将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曲行陈,〔一〕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二〕不击(刀)〔刁〕斗自卫,〔三〕莫府省文书,〔四〕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刁〕斗,吏治军簿〔五〕至明,军不得自便。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六〕而其士亦佚乐,〔七〕为之死。我军虽烦扰,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为名将,然匈奴畏广,士卒多乐从,而苦程不识。〔八〕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於文法。    〔一〕师古曰:“续汉书百官志击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今广尚於简易,故行道之中而不立部曲也。”    〔二〕师古曰:“顿,止也。舍,息也。便,安利也,音频面反。其下亦同。”    〔三〕孟康曰:“(刀)〔刁〕斗,以铜作鐎,受一斗。画炊饭食,夜击持行夜,名曰(刀)〔刁〕斗。今在荥阳库中也。”苏林曰:“形如鋗,无缘。”师古曰:“鐎音谯郡之谯,温器也。鋗音火玄反。鋗即铫也。今谷或呼铜铫,音姚。”    〔四〕晋灼曰:“将军职在征行,无常处,所在为治,故言莫府也。莫,大也。或曰,卫青征匈奴,绝大莫,大克获,帝就拜大将军於幕中府,故曰莫府。莫府之名始於此也。”师古曰:“二说皆非也。莫府者,以军幕为义,古字通单用耳。军旅无常居止,故以帐幕言之。廉颇、李牧市租皆入幕府,此则非因卫青始有其号。又莫训大,於义乖矣。省,少也,音所领反。”    〔五〕师古曰:“簿,文簿,音步户反。”    〔六〕师古曰:“卒读曰猝。”    〔七〕师古曰:“佚与逸同。逸乐,谓闲豫也。”    〔八〕师古曰:“苦谓厌苦之也。”   后汉诱单于以马邑城,使大军伏马邑旁,而广为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一〕单于学,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肾,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盛(之)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旁有一儿骑善马,〔二〕暂腾而上胡儿马,〔三〕因抱儿马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四〕以故得脱。於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亡失多,为虏所生得,〔五〕当斩,赎为庶人。    〔一〕师古曰:“韩安国。”    〔二〕师古曰:“睨,邪视也,音五系反。”    〔三〕师古曰:“腾,跳跃也。”    〔四〕师古曰:“且行且射也。”    〔五〕师古曰:“当谓处其罪也。”    数岁,与故颍阴侯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一〕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辽西,杀太守,败韩将军。〔二〕韩将军后徙居右北平,死。於是上乃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请霸陵尉与俱,〔三〕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司马法曰:‘登车不式,遭丧不服,〔四〕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伏,〔五〕是以名声暴於夷貉,威稜憺乎乎邻国。’〔六〕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於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凯朕之指哉!〔七〕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八〕以临右北平盛秋。”〔九〕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    〔一〕师古曰:“颍阴侯,灌婴之孙,名彊。”    〔二〕苏林曰:“韩安国。”    〔三〕师古曰:“奏请天子而将行。”    〔四〕服虔曰:“式,抚车之式以礼敬人也。式者,车前横木也,字或作轼。”    〔五〕师古曰:“竦,惊也。”    〔六〕李奇曰:“神灵之威曰稜。憺犹动也。”苏林曰:“陈留人语恐言憺之。”师古曰:“稜音来登反。憺音徒滥反。”    〔七〕师古曰:“指,意也。”    〔八〕孟康曰:“白檀,县名也,属右北平。”李奇曰:“弥节,少安之貌。”师古曰:“弥音亡俾反。”    〔九〕师古曰:“盛秋马肥,恐虏为寇,故令折冲御难也。”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

前言

一汉书亦称前汉书,班固撰。固字孟坚,后汉扶风安陵(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人,生於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三二年)。他的父亲班彪字叔皮,生平好述作,专心於史籍。当时有好些人做过司马迁史记的续篇,班彪都觉得不满意,於是博采遗事异闻,作成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於建武三十年(公元五四年),班固回到家乡,有志完成父业,就着手这部大著作,那时他才二十三岁。后来有人上书明帝,告他私改国史,他因此被捕下狱,所有的书稿都被抄。他的弟弟班超怕他遭遇危险,赶到洛阳去替他上书辨白,同时当地官吏也把他的书稿送到京师。明帝看过了,觉得他才能卓异,就把他叫到京师,派他做兰台令史(事在永平五年,公元六二年)。兰台..

内容概要

作者:(汉)班固 合著者:顏師古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章帝时,班固职位很低,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是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下级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奉献所作赋颂。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  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其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永元四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死于狱中。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就读,所学无长师,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及长,贯通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在父亲的影响下研究史学。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开始撰写《汉书》。东汉明帝水平年间,有人告其私改作国史,被捕入狱。赖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稿遂送至京师。明帝阅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为兰台令史。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至汉章帝建初七年(82)成《汉书》。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支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后从大将军窦宪攻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因此受到牵连,被人陷害入狱,死于狱中。  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转》、《幽通赋》等。

书籍目录

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卷二 惠帝纪第二
卷三 高后纪第三
卷四 文帝纪第四
卷五 景帝纪第五
卷六 武帝纪第六
卷七 昭帝纪第七
卷八 宣帝纪第八
卷九 元帝纪第九
卷十 成帝纪第十
卷十一 袁帝纪第十一
卷十二 平帝纪第十二
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卷十四 诸候王表第二
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
卷十五下王子侯表第三下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第四
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表
第五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编辑推荐

《汉书(1-12)(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12册)》由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简介

《汉书》一百二十卷,是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和七十列传组成的。所记启于汉高祖,止於王莽,都是西汉一代的史实,所以叫断代史(表、志也有不限於西汉的,如古今人表就包括很多汉以前的人物,但这是个别的)。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都沿袭汉书的体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名士隐者,天文食货,百官群县,无所不有。

图书封面


 汉书(全十二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赵充国列传拥有丰富战斗经验和熟悉西域各民族民情军情的赵充国根据情报,西羌摈黜前嫌结盟,判断背后有匈奴的阴谋,会损害汉在西域的利益。在边境出现叛乱的苗头时就上书宣帝要求解决问题。工作了几年,看看赵充国这样的人除了经验丰富,手段老辣,重要的是忠心耿耿,很有责任感,敢担当,难得。工作上主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出了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个就是有勇的表现。渡河时谨慎,连夜派人抢渡,沿河事先布阵,次日掩护主力渡河。敌军骚扰也放过去,不拘小节。作战注意节奏,初战获胜后缓慢追击,所谓穷寇莫急追,不然狗急跳墙。追的慢,敌军心理松懈,疾击克胜。除军事手段外,注意心理战,政治攻略,劝降。另外两位将军作战,斩首合计四千,俘虏两千。赵充国劝降了五千。屯田策节约费用,同时恢复了汉在西域的实际控制。这是有谋。工作上,内部和各级负责人的合作,对外是业主。读赵充国传,应该好好学学他善利用对方的特点,应敌设变,把握张弛,挽救危局,妥善解决问题。元后传元后活了87岁,见证了自己家族的兴盛及汉室的衰败,王莽篡汉时,不肯给传国玺,班彪称之为妇人之仁,我觉得准确。王莽传王莽这人真是学儒术的,比公孙弘演技还好。家族贵盛,都好奢侈,喜欢宴乐。他反其道而行之,获得了不少的声誉。王氏已经占据了权力的高台,而王莽有预谋的隐蔽而积极地成为唯一的主角。吹捧王莽的人多达四五十万人,班固记载的一篇,大概是文辞优雅、引经据典恰如其分的佳作。王莽这种腹黑的要死的人,看了也觉得不错。《资治通鉴》里有篇汉献帝给曹操的策文,这种语气和评功都是很相近的。王莽骗取元后的信任,在平帝时专权,平帝死后无嗣,元帝的后代全死了,找了宣帝玄孙里两岁的孺子做皇帝。而后,让自己的属下让自己做安汉公,继而是摄政、摄皇帝、假皇帝,公卿上劝进表,民间献祥瑞。想篡位,除了丰富的想象力、厚厚的脸皮,还有有耐心,前前后后要谦让三次。实在是费时、费力、费钱。我对王莽篡汉无感,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我讨厌王莽滥用经学,他似乎将儒学神学化了。
  •     有朋友跟我说觉得西汉的皇帝似乎都有点双性恋倾向,因为《史记》这段就公然写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汉书•佞幸列传》上更有详细统计:西汉凡十一帝(除开吕后和王莽手里的傀儡和只做了27天龙庭的昌邑王),只有景、昭、宣三代无佞幸宠臣,其他皇帝多少都有些和男人的风流韵事入史。朋友问我看这是基因问题还是社会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这题目涉及学科太多,我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它倒引起了我关于任人唯亲问题的另一些思考。不妨先来看看这些“以婉媚贵幸”的佞臣们的故事。《汉书•佞幸列传》是一篇类传,共提到西汉一朝的十二个佞臣,其中五个是宦官,七个是士人。“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文帝时,有邓通。邓通得势基本属于偶然,只因为衣服后面穿了个洞竟恰好应了文帝的梦,加上名字吉利,就得到“日日异”的尊幸,“官至上大夫”,还得到铸钱的特权,一时富可敌国。邓通的为人,应该是比较文静老实的一种,对皇帝极顺从,不怕脏不怕累,连吮吸脓血这种活也干得认认真真,甚至因此得罪太子(皇帝以这项工作来要求太子尽孝,太子难之,不免嫉恨邓通任劳过分),在文帝死后落得悲惨结局。汉武帝的宠臣韩嫣,是武帝青梅竹马,聪慧善解人意,武帝欲伐胡而嫣先习兵,“官至上大夫,赏赐拟邓通”。李延年是宦者,兄妹同事武帝,“贵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而与上卧起,其爱幸埒韩嫣。”元帝时的中书令石显,“为人巧慧习事,能探得人主微指”,而元帝懒惰,身体不好,索性以政事委显,显煊赫一时,“印何累累,绶若若邪”。成帝时有淳于长,是王家的外甥,因在赵飞燕立后之事上出力而得到成帝欢心,“大见信用,贵倾公卿”。淳于长以外亲亲近,其爱幸不及富平侯张放。张放的事迹《汉书》未载,《资治通鉴》中提到他是皇帝的表弟,从小就在一起玩,长大后经常在宫里彻夜欢饮,“与帝同卧起”。后来被太后设法遣开。张放死后,时人评价他对皇帝“爱而不忠”。《佞幸列传》中的最后一位传主,就是那位“断袖”的董贤了。董贤和汉哀帝的事大大有名,竟至成为专有名词,而史家以为董贤父子封侯,官至大司马,实乃前汉佞幸之事的登峰造极。汉哀帝为人刚毅偏激,不贪声色,他以外藩入继大统,年二十而有威名震于朝野。他一意孤行,以一种今人看来近乎任性赌气的势头给董贤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哀帝在即位第六年暴亡,董贤如失去魂魄,王莽的夺权几乎可以用轻而易举来形容。一番纷争随着董贤的自杀而落下帷幕,这段不能算长的历史,细细品来也颇有几分轰轰烈烈的味道。君臣的作为总给人一种天不假年的极端感,使人读来,恍然觉得与那些红颜祸国的故事形影相叠,平添几许悲壮。扯远了。回到开头提出的话题,关于汉哀帝性向的特殊,史家基本已形成定论;而如果用《董贤传》和《哀帝纪》中的材料去反推,则至少可以得知西汉一朝的佞幸与后世相比有比较明显的特殊性,这个先按下不表。如果总结一下以上“佞臣”的特点,至少有两条可以确定:第一,他们是通过非正统的渠道进身或得到超擢的;第二,他们对帝国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帝国官僚正统的进身渠道,基本上是身份和选举。西汉后期的选官中有“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的说法,正体现帝国承认的专业知识是进入统治阶层的必要条件。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上回提到的皇帝作为握有至上权威的个人和作为国家代表这两个身份之间的冲突,是使帝国政治不可能以发挥最大行政效率为惟一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具体地说,皇帝作为一个“人”(一般来说是既非上智力亦非下愚的“中人”,从整个历史来看,有毛病的几率好像比一般人还要高一些),他的几乎所有非理性因素都必须被考虑在本应是理性的政治运作之内,而在历史早期帝国的制度设计不够完密,或者君主专制得到极度强化时,这种现象就会表现得格外突出。再具体到我们的题目,上回谈的主要是用人的视线问题(亲族的优势),这次要说的,就是在用人方面,君主主观好恶的影响。从皇帝个人而言,臣子最重要的品质还是“忠”。至于是公忠体国还是“公忠体君”,皇帝本人一般不会去加以区别。“朕即国家”在中华帝国是最基本的观念,决不会有哪一个皇帝把自己放在国家的对立面的。即使后世受到制度的压迫,“快意事做不得一件”的名君,也不会把自己和国家分开考虑。统治颠覆和国家灭亡,是等同的,也是最可怕的危险。所以说“忠”是前提,其次才是“善揣上意”和“巧言逢迎”,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佞”谓善言,“幸”言得宠,会让皇帝特别喜欢的人,总归是能在某些很个人化的方面满足皇帝的人。如果上文提到的西汉皇帝的特殊倾向成立,那就可以把传统的“红颜祸水”论也纳入考虑,因为不同于女性的间接干预政治,男性可以直接参与行政,成为官僚系统内的真正分子。孔子说“佞人殆”,列入“损者三友”,既说个人修养,又指现实政治。一个人为人处事只爱听好话、放纵私欲尚且有害,放到对规范和公允有着相当高要求的帝国行政上就更要不得了。所以正统的官僚和历代的史家(也是官僚系统的代表)都说佞臣是“不忠”。这个“忠”是忠于国家,不过在他们看来和忠君也是没有区别。因为国家的问题,就是君主的麻烦。(参考《汉书》篇目:《佞幸列传》《哀帝纪》)
  •     在元朔二年春正月,汉武帝下达了一份著名的诏书,其原文如下: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籓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摘录于《汉书—武帝纪》)这份诏书,其大意就是将原来诸侯国只能传给嫡子的规定,加以放宽。如果诸侯王想将土地分给不止一个儿子,只要打报告给皇帝,皇帝会亲自审阅并批复。这样,诸侯王就不用每天头疼怎么给小老婆的儿子留遗产的问题了,诸侯王家也会更加的和睦。这样人性化的诏令,当然会招致所有诸侯王的欢迎,所以一经推出,就皆大欢喜。之所以会推出这么一份诏书,这还得从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说起。之前,由于汉朝推行的是诸侯国嫡子继承制,也就是说,一个诸侯国只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除非没有儿子(这种情况,封地会被中央没收),否则,诸侯国的大小世世代代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而随着国力的不断发展,每个诸侯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也会越来越强,慢慢的,就会威胁到中央的统治。再加上汉朝成立之初,刘氏亲族人数不多,导致诸侯国往往都比较大,于是,随着诸侯国不断的发展壮大,藩国的威胁,便自然而然的提上了皇帝的议事日程,变成一件不得不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了。而汉景帝执政时期,晁错就提出了一套解决办法。这套解决方法在《汉书—爰盎晁错传》有提及,其原文如下:(晁错)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繇此与错有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讙哗。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摘录于《汉书—爰盎晁错传》)这是一种强行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对诸侯国找茬,试图削减其郡县,最终达到削弱其对中央的威胁的目的。这种方法显然过于简单粗暴,诸侯国当然反应极大,诸侯们的第一反应便是:“诸侯讙哗”。然后更直接的反应便是:“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虽然最终吴楚七国之乱被中央成功镇压,但是它还是对汉武帝的藩国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少,强行解决肯定是不现实的。这点,汉武帝还是很清楚的。那么,元朔二年春正月的诏书,又是谁的高见呢?这还得从主父偃的一份奏折说起。在《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中,有原文如下: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朔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朝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摘自于《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这段原文,很好的解释了之前那个诏书的来龙去脉。表面上,是“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实质上,是“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这么高明的计策,换成任何人都会有眼前一亮之感。于是汉武帝当机立断,依计行事,这才有了之前的那个诏书。当然,既然是计,自然要有契机,所以在那个元朔二年春正月的诏书中,第一句写的是:“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顺水推舟,多么聪明的执政者。于是,所有诸侯王只见其恩,不知其计,而这个政令也就理所当然的被称为《推恩令》。很显然这个计策是最高明的改革之术。它顺利的解决了西汉的诸侯国威胁。实际上从《推恩令》推出之后,西汉王朝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诸侯王叛乱。有人也许会说,这个计策最早可能出现在贾谊的《治安策》中。但是,实际上,贾谊只提到了要分拆诸侯,而未有主父偃这么阴险的表面推恩之法。推恩高明之处,在于中央好像是为了解决诸侯国的困难而竭尽所能,所以更容易实施,暗地里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了。最后我想做一个总结:成功的改革,其秘密到底是什么,只要看看《推恩令》你就会明白。其一:表面上,要让大部分被改革的受众都认为对他们有利。其二:要尽可能的隐藏改革者的真实意图。其三:改革的实质要对改革者有利。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备注:附《汉书—贾谊传》相关段落,如下: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倚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壹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摘自于《汉书—贾谊传》)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纸不是很厚,但在这个古文版稀少的年代,这一本的性价别也算过得去了,虽然比不上《史记》那十二本便宜。汉书的内容是没得说的,想我大汉盛世,无数的典故都同现在历代文学作品中,不读汉书,就读不懂汉族,看不明白后来的朝代。
  •     这套繁体竖版的果然很好,封面也很有“老”的味道,可惜就是书皮太薄,收到的时候都弄皱了。
  •     写史比写小说难多了。
  •     大嫂怕日手遮阴,小姑思春读《汉书》。 只是玩笑话。
  •     为了艺文志去的,和新唐书对比着看,【后来意识到我忘了隋书…】顺道看了看地理志。汉书的志最有值得看,且后汉书很多都承接汉书,所以也迫使我去看……但不管怎么说,书非借不可读啊,图书馆这套汉书大概也有几十个年头了,纸页护眼,大字疏行,读起来是极有味道的,只能说旧版书的印刷装帧等都决定了他读起来的必是极舒服的~~
  •     喜欢战争部分。。。张良是个老狐狸哈哈哈哈~
  •     这次当当终于用纸盒给包装了,以前都是塑料袋,再版一下涨价好多,先收了,后悔没早买
  •     还不错,只是没有读《史记》的感觉。
  •     20150214,第1册。第7册,20150310~0318。第8册,03.23。第9册,03.28。第10册,04.08。第11册,04.19。第12册,04.26。志、表未读。
  •     无能予以评价,惟有读之。
  •     三周读完,现在看历史稍微有点感觉了。
  •     历经考试周和小学期,再读汉书足足耗费了我一个月的时间。私以为公允强过史记,而文采不如。读元后传颇有感慨,附之如下:自中宗以下,汉政混乱不堪。究其原因,乃元帝,成帝性柔弱少断,任用外戚掌权而受制于彼。王莽奸狡多伪,篡汉基业,而元后之纵容宽护,为其作恶之根。事已成,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何其悲乎!
  •     在忙得吐血的日子里每天一本地过来了,明天起远征高句丽去跟他们谈判中秋节的归属问题。ps某段关于大荷兰的地图炮笑喷 pps以后决定将常用的假名改成张放
  •      因想了解王莽篡汉这段历史,也对王莽从一介平民最后成为皇帝的过程感到惊奇,所以断断续续抽时间看完了《王莽传》。   对于王莽其人其事的了解,最详细的史料只有《汉书.王莽传》。但不能不提到班固个人对于王莽的看法。《汉书.叙传》中他说了写《王莽传》的缘由:“咨尔贼臣,篡汉滔天,行骄夏癸,虐烈商辛。伪稽黄、虞,缪称典文,众怨神怒,恶复诛臻。百王之极,究其奸昏。述《王莽传》第六十九。”可见班固是把王莽比作桀、纣的。那么在《王莽传》中不可避免的会加入班固个人的主观看法。所以我隐约感到班固对王莽的一种嘲谑在里面。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得不怀疑《王莽传》史料的真实程度到底有多少?   再翻阅《资治通鉴》有关王莽的史料从第三十一卷、孝成皇帝上之下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初,太后兄弟八人,独弟曼早死,不侯;太后怜之。”王莽始见条,到第三十九卷、淮阳王更始元年(公元23)“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王莽之死条,对王莽司马光再没有自己的评论即“臣光曰”的字样,而只是引用班彪、班固对王莽的评论。这里我只能这样猜测:一是司马光认同班氏的评论。所以多次引用。二是司马光本人对王莽史料的真实性也心存疑虑,所以自己不发表任何意见罢了。   以上只是自己的疑点,有可能贻笑大方!
  •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班固之所以断代为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他总结汉武帝到东汉初年,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著作,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其目的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班固认为,《史记》的通史体例,将西汉一代“编于百王之末,侧于秦项之列”,既不利于宣扬“汉德”,又难以突出汉朝的历史地位。
  •     汉书用文古奥,复中辍他顾,读毕耗时极久。汉书创例断代史,专记西汉一朝兼及伪新玄汉。相较于太史公之综兼儒道,孟坚则笃实六学,史记爱奇,汉书好谶。盖因仲舒开端巨君炽焰,言天人感应阴阳灾异蔚然成风,而光武亦借符命而起,时趣是耳。至于其翔载制诰篇章,择抉歆略始开艺文,皆为前史所无。无师古之注,徒望洋兴叹而已,则上所赞述无由得出。
  •     回归本源,多读经史。当当网优惠多多。
  •     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终于读完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李广苏建传,尤其是李陵为苏武饯别的一幕,真是悲壮动人
  •     汉书,二十四史经典,特别是艺文志
  •     从暑假到寒假,连滚带爬地勉勉强强读过了。。。想暑假时竟天真地以为绿皮本竖排字少,一天读一两本,一周可以读完。。。
  •     前四史终于齐了 不一定有时间细读 但看着它们就感觉到充实 经典。
  •     本行
  •     汉代史
  •     2011
  •     很喜欢,还没有看。就是一起的《杜诗详注》发重了
  •     研究学习西汉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此版本是最好的。别图便宜买简体字横版精装的。
  •     始于高祖,终于王莽。王莽好好的,篡位作甚……王莽,你在皇位上的日子并不开心……
  •     史学性强
  •     汉书 1-12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班氏大作,还原大汉之兴亡。
  •     啥也不说,汉书适合下酒。
  •     这种大部头啊,12本实实在在的古文,真的是看得人艰辛,一般都得3个月,天天看看,看了还得做简短的研究。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悲喜剧,看苏武传看的我老泪纵横,看李凌传看的我热血沸腾,一夜辗转难眠,这他么就是一个民族的传承啊,读历史铁定读出了一个屌丝的民族自豪感,读过3个月了,写评论还感觉热血沸腾,荡气回肠,这就是正史的力量,可惜看得人越来越少了!
  •     在读
  •     粗糙阅过的第一遍,是自2014年5月11日开始至2014年11月15日之间,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完成的。第一流的书的确就是第一流的书,恐怕再精读五遍都嫌不够,然而人生有限,可怜可怜。
  •     内容很好,包装运输也比之前买的书有所提高,知识印刷质量不算好,望提高.
  •     因为是纪传体,所以看的时候只选自己愿意看的人,自然是不能算看完的。当然,也知道了原来人的一生,只是两三百字而已。
  •     前四史之一,有志者必读之作。
  •     二十四史,需要买啊
  •     前四史里研究古文经的好材料
  •     匆匆一过。纪是阳面,传是阴面,纪传对观才有意思
  •     读史书是我的爱好。
  •     还没读,有时间要好好看,书看着还不错。
  •     书是不错,只是《汉书》上有很多异体字,读来比较麻烦,要多查字典
  •     书有残损。明明有货却告知我无法换货而办成退货,请提高服务质量!
  •     家里好厚一本一直没看完
  •     希望当当能够将此套书集合一起卖,不要卖那个精装套装,太贵了。
    文史研究者用这套书是必须的,所以也要用心些,纸张质量和印刷质量还是要保证的。
  •     值得收藏的书啊。慢慢藏全一套。
  •     这个版本的包装还是一如既往的坑爹,书是薄薄的软封面,外面直接来个薄膜一包就成了。不过这个价格我也就忍了。不过当当什么时候能改掉偷偷改价格而不通知消费者的坏习惯?过年前一下子涨了几十块,到了年后又恢复之前的价格,真是当消费者好忽悠。只表明降价的商品,涨价的就不标。总体来说是套好书,多读点历史有好处。
  •     这本书是无聊时候消遣的,历史书当小说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历史的正确与否又怎么确定呢、
  •     史班二家,竝名千古。治亂興衰,整齊名物。良才贊繼,庭堂芝樹。徵而有信,言語不虛。
  •     中国的历史博大精深,喜欢历史的我太爱这本书了
  •     不敢说自己读完,但此生必须读它。
  •     按照本纪、列传、表、志等分成12册。绿色纸皮封面,很容易弄脏,我每次看都要先洗手。古书要沉下心慢慢读,排版不好的往往把读者看的头昏脑胀,这套书注文夹在正文中,排版干净利落。好书难寻,并且价钱不菲,不过看在老祖宗的面上我认了。
  •     出版日期在第一册后汉书的却在第十二册中华书局也不规范了
  •     二十四史通读计划第二部完成
  •     : K234.104.2/1166-17
  •     秦漢風流,至今追慕。
  •     王莽传用了4%厚度
  •     读贾谊传,怅然泪下。
  •     前四史之一 经典啊
  •     汉书没得说的,好不容易遇到好版本就出手了,呵呵
  •     顏師古的註不錯。
  •     好书一部,当当给力,塑料纸封装,整洁干净,发货速度快。
  •     书很好,老师推荐的,去年买了套《史记》,觉得很不错!24史基本上数这个好!
  •     书的内容是真不错,帝王将相过往云烟,倒是想从中多研究一下各朝各代的律例。唯一不足的就是纸张和印刷质量一般,与中华书局其他的图书质量相差不少啊。
  •     汉书内容丰富,需要好好学习
  •     岂有不读之道理?
  •     后悔当初下手晚了,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越来越贵了……
  •     集周漢大成之作,兩漢人的思想史。新印的紙質太差了,簡直像盜版書。
  •     中华书局的书 都是这么的经典 这么的让人有购买欲望
  •     中华书局点校版《汉书》是一部经典,非常值得一读。
  •     点校本,收藏
  •     疏通證明,不愧班固功臣。
  •     书的内容毋庸置疑。需要说的就是纸张,有点薄!个别地方印刷有点模糊。中华书局别自毁前程呀。不过综合考虑,还是给个五星吧。
  •     中华书局的书很不错,虽然纸张一般,但是考虑价钱不算贵,还不错,放在家里包个书皮还是很好的
  •     等新修版出来。汉书必读在于在一个大王朝,时代的群像。人生的际遇悲欢。包括班氏对马迁的微词,都能读出一些别样的韵味。单用文章“好不好看”的标准评价史汉优劣就太浅了。
  •     书很正,但是可以考虑出个繁体竖版的精装本
  •     全十二册。
  •     好书,基本史料
  •     太棒了,正在慢慢收集这个版本的二十四史,这次收到的货没有破损,很不容易
  •     竖排繁体字。喜欢。
  •     年轻人原以为繁体很难读,但是,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难懂,虽然有些字不认识,读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     博赡无过汉书
  •     2013年10月10日——2015年8月27日,多少空闲时间累积起来,终于读完了这本巨著!
  •     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没啥说的!
  •     看过不多 喜欢这种版式
  •     据说古时先生告诫学生读史书不要先把传拿出来看看故事就完了,要潜心研究志一类的文字,然而十志除了艺文志以外我都读不下去……
  •     不如老千,因为老班不是出千的。
  •     以大汉民族命名的书,必须一读。
  •     文不如史记,史则过之
  •     赶在这版绝迹之前入手了,否则书局下一版的价格实在令人发指。
  •     2016.12.3
  •     苏舜钦有“汉书下酒”的故事,念书时曾选读过几篇纪传,只觉文章焕然华丽。这次六折先买了收藏,待有空时再细读。
  •     这个版本的二十四史打算慢慢收齐,竖版繁体,平装,价格感觉还算划算,主要是很适合在床头卷着书看,精装版太太硬太重只适合收藏。
  •     泛泛而读,时读是忘,不纠于事,心愿于理,于时无用,唯荡幽灵。
  •     史记不可不读,字句上偶有不通
  •     值得一读,学有所益,推荐哈
  •     武帝前的历史基本上沿袭《史记》
  •     史记写得跌宕,汉书写得稳重,司马迁文字更活泼,班固文字更典雅,而且他俩价值观很不同,班固出身世家大族,小时候有皇帝赐了全套的皇家藏书,所以他不喜欢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在正统里的人,比如他绝不会给游侠货殖们列传,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班固了,我也是越来越右了。
  •     汉书就是本朝代记账本,能记录的小事大事、小账大账一个不漏都写进去,这对于研究这个朝代经济与生活状态是好事,可是看书的人就要累感不爱,断断续续看了大半年啊
  •     还没拆封,看外表还可以;冲着版本买的,希望印刷质量和以前一样好啊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