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2年10月
ISBN:SH10188-319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页数:711页

书籍目录

蓝宝石般的眼睛
纳沃,一个让天使等待的黑人
枯枝败叶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蒙铁尔寡妇
周末后的一天
礼拜二午睡时刻
纸做的玫瑰花
咱们镇上没有小偷
格兰德大妈的葬礼
恶时辰
巨翅老人
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
纯真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
雪地上的血迹
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这是一本让我起邪念的书,不想把它还给图书馆了。不说内容,这本书光是外观就足以让人难以割舍。破旧但却完好的封面,依稀可辨当年刚出版时的容貌。纸张已完全变黄,翻开来,仿佛可以看到许多细小尘埃在阳光下飞舞,一股经过历史积淀的书香扑面而至。这是一本老旧得可爱的书,仅仅捧在手中翻一翻,闻一闻,已是莫大的享受。这种纸张再配上马尔克斯的文字——那犹如咒语般的文字——简直同《百年孤独》中那个吉普赛人研究的羊皮卷无异。目光在那泛黄的纸上扫过——只需扫过两三行——时间已然扭转,现实已经迷离。恍惚之中,我已经置身于那个叫马孔多的南美小镇。更值得称赞的是,尽管“每集都是独立的故事”,这本书中的大多数短篇小说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多表现在一些细节方面,往往看过好几篇后突然恍然大悟:这一篇和前面看过的那一篇“连接”上了!看得越多,越仔细,发现的“连接”点就越多。于是,一篇篇在情节上可能毫无联系的短篇如同一块块碎片,被一条条巧妙布置的“暗线”连接成了一个宏大的整体。故事基本上都发生在那个叫马孔多或者类似马孔多的小镇,故事中的主人公虽然换来换去但是永远是那些马孔多的村民,他们在这个故事中作主角在下一个故事中就可能成了一个不起眼的旁观者,马尔克斯在讲述一个个看似没关系的故事的同时实际上精巧地构筑了一个他假想的小镇的方方面面,此时猛然醒悟的我们对马尔克斯唯有敬仰的份了。两个月来,虽然断断续续,我一直在读这本书,我一直在现实同那个叫马孔多的小镇之间穿行。及至不久前那个夕阳格外灿烂的傍晚,借着最后一缕余辉,我翻过了这本长达711的小说集的最后一面,我知道分别的时刻到了。才刚刚熟悉就要离开。那个叫马孔多的小镇,有闷热的午后,落满尘土的芭蕉树,刺眼的阳光,杏树下的阴凉。也有让人骨头都要腐烂的漫长雨季,雨水拍打着啪啪作响的锌板房顶。这个镇周围有大片的香蕉林,开裂的土地,还有一条铁轨从镇上穿过。曾经有过热闹,现在却濒于凋敝。这个镇上有不大的教堂,年老的牧师,镇长,热衷政治的年轻人,被镇压的动乱,还有族长,寡妇,几个硬汉,神经兮兮的医生。镇上的人总是汗流不止,不时散发着一股腐臭味,人们喝咖啡,用凉水冲头,但是脑袋却并没有清楚许多。马孔多给我的印象虽然零碎,却很鲜活。不觉之间,我已经喜欢上这个镇子,开始与镇上的人们熟识,甚至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是,分别是无法避免的(我终究不敢把图书馆的书据为己有),明天我将把这本书给还了。只是期待有机会,重访马孔多,重读此书。
  •     其实这本书不能说是在读,有一些篇目很早以前就读过了,另一些篇目至今未看过。《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很早以前看到文学家推荐,从网上找来读的。当时就觉得好。文字里的准确和不动声色给人印象很深。近日看了一本相当不喜欢的书,又看了网上很多正反评论,忍不住想把《礼拜二》拿出来比较。顺便提一点关于鉴赏的话。对文学来说,单纯和干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简省,可以繁复,可以文气,可以口语,可以隐藏,可以坦率,可以直白,可以引经据典。但是拉拉杂杂夹带私货、挤进许多不必要的讥刺埋怨,就显得不干净不单纯了。说到底还是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是想描写一个场景,一个片段,一种情感,一种人,还是借由一个场景、一个片段,装进去各种故弄虚玄的议论。前者的场景和人是书写的对象,后者的场景和人是书写的工具。具体举例,就是《礼拜二》中,母亲拜访公墓的场景和某小说中主人公前往火葬场的场景。同样是写死亡的访问、悲哀和冷遇,两部作品的处理方式大相径庭。《礼拜二》描写了一个母亲带着小女儿坐火车到小镇上,去看儿子的墓。母亲的出现在小镇上显得很突兀。她在公墓遇到冷淡接待。小说的文字冷静、客观,将背景描述得详细而又安静,最大限度给母亲的出现和境遇腾出空旷的舞台,将悲哀压住,将冷遇写得安静。具体的文字段落是这样的:车站上空无一人。在大街对面杏树荫下的便道上,只有弹子房还开着门。小镇热得像个蒸笼。母女俩下了车,走过荒凉的车站,车站地上墁的花砖已经被野草挤得开始裂开。她俩横穿过马路,走到树荫下的便道上。快两点了。在这个时候,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从十一点起,商店、公共机关、学校就关了门,要等到将近四点钟火车返回的时候才开门。只有车站对面的旅店和旅店附设的酒馆和弹子房以及广场一边的电话局还在营业。这里的房子大多是按照香蕉公司的式样盖的,门从里面关,百叶窗开得很低。有些住房里面太热,居民就在院子里吃午饭。还有些人把凳子靠在杏树荫下,坐在街上睡午觉。   母女俩沿着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她们径直朝神父家走去。母亲用手指甲敲了敲纱门,等了一会儿又去叫门。屋子里电风扇嗡嗡作响,听不见脚步声。又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大门轻轻地吱扭一声,在离纱门不远的地方有人细声慢语地问:“谁啊?”母亲透过纱门朝里张望了一眼,想看看是谁。   “我要找神父,”她说。   “神父在睡觉呢!”   “我有急事,”妇女固执地说。 她的声调很平静,又很执拗。大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探身出来。她肤色苍白,头发是铁青色的,戴着一副厚厚的眼睛,眼睛显得特别小。 “请进来吧!”她一面说着,一面把门打开。她们走进一间花香袭人的客厅。开门的那个妇女把她们引到一条木头长椅前,用手指了指,让她们坐下。小女孩坐了下去,她母亲愣愣地站在那里,两只手紧紧抓住皮包。除了电风扇的嗡嗡声外,听不到一点其他的声音。开门的那位妇女从客厅深处的门里走出来。 “他叫你们三点钟以后再来,”她把声音压得低低地说。“他才躺下五分钟。” “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母亲说。 她的回答很简短,口气很坚决,不过声音还是那么温和,流露出各种各样的复杂感情。开门的女人第一次露出笑容。 “那好吧!”她说。而在那另一部小说中,主人公是“我”,确切的说是“我”的躯体,死后去火葬场火化自己。在火葬场发现等级森严,自己没有权贵待遇。本来同样可以点到为止的描写,可以将全部笔力集中于主人公的可怜境遇、孤独与死的悲哀,写死后仍被人看不起的凄凉。权贵也好、势利也罢,都可以作为缺席的背景,凸显主人公的命运。可是作者不是这么写的。自从进入火葬场,作者的笔墨就不再关注于主人公,而是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火葬场各种人的议论和“吐槽”,例如摘录的这一段:沙发区域那边有贵宾向身穿蓝色衣服的招招手,他立即快步走去。那个贵宾问他:“市长的遗体告别还有多久?”“我不太清楚,”他停顿一下说,“估计还有一会儿,请您耐心等候。”一个迟到的候烧者刚刚进来,听到他们的对话,站在通道上说:“市里大大小小的官员,还有各区县大大小小的官员,一千多人, 一个一个向市长遗体告别,还不能走快了,要慢慢走,有的还要哭上几声。”“一个市长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个贵宾很不服气地说。这个迟到的继续说:“早晨开始,城里的主要道路就封锁了,运送市长遗体的车开得跟走路一样慢,后面跟着几百辆给市长送行的轿车,半小时的路可能要走上一个半小时。现在主要道路还在封锁,要等到市长的骨灰送回去以后,才会放行。”城里主要道路封锁了,其他的道路也就车满为患。我想起早晨行走在浓雾里连串的车祸声响和此后看到的一片狼藉景象。随即我又想起半个月前报纸电视上都是市长突然去世的消息,官方的解释是市长因为工作操劳过度突发心脏病去世。网上流传的是民间的版本,市长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行政套房的床上,与一个嫩模共进高潮时突然心肌梗塞,嫩模吓得跑到走廊上又哭又叫,忘记自己当时是光屁股。这些段子和议论与主人公没关系,也不能彰显主人公的当时的个人处境和内心情感,只能让他成为小说中的次要角色,小说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表现主人公的情感与命运,而是时事讽刺,因而街头巷议的人比主人公任务更重要。安静中自有力量。母亲的悲伤和坚决,都在安静的场面中突出出来。事后很久都让人记忆在心。议论太多的文字练成嘈杂,似乎说得多,但事后反而一点都记不住了。在其他的故事里,根据需要,场面可以不安静,但不能不单纯干净。纯属个人感觉,不能说是什么标准,只是个人喜好问题。《礼拜二》的结尾也非常好,越琢磨越好。
  •       世上本来怀疑论者很多,现在还要加上小说家们,尤其是其中几个讲故事非常诱人的。科学家不同于小说家们,他们在文明史的地位更加崇高,他们探索世界本质,怀疑和求知,因怀疑而释疑,结果却创造了更可值得怀疑的理论,牛顿、爱因斯坦、鲍尔等都带了怀疑才最终发现创见。马恩列斯、马尔萨斯、凯恩斯、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社会学大师,在文明史的地位更高一筹,他们的怀疑和建树同科学家一样,在为世界寻找出路时也找到了坟墓。但是,趣味多的是什么人给的?不错,正是马尔克斯这样的小说家们。   殊不见,文明已经烟消云散,却还有人为现代文明欢呼和辩护。知识分子与劳工总是走着不同的步点,却以劳工大众的权利为己任,不时地寻找现代文明中的精华,称为民主、科学,归于和谐和可持续。然而,只要走遍世界就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远甚于人与兽的差异,地与地的空间也不只是地球仪上蚂蚁所走的那么一点。人真正有文明可言么?除去了宇宙,文明有什么意义?还不及看一两篇小说。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虽然还没读完
  •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马尔克斯是马尔克斯
  •     超想从学校图书馆偷出来的
  •     巨翅老人真好啊
  •     你有着蓝宝石一样的眼睛,灰烬一样的心。
  •     如果不爱马尔克斯的语言本身,则很难阅读他的作品,因为老头子不是总那么魔幻的。如果连他的语言也不爱,过程就极痛苦了。
  •     这是一本我想从图书馆私自扣下来的书。。。
  •     附中图书馆偶见 哎
  •     无与伦比的马尔克斯,几乎每一篇都超级精彩,丝毫不亚于他的那些长篇。
  •     奇怪的脑洞和冷静又细致入微的笔调。感谢@yitaph 提供电子版~
  •     221室,黑色硬壳装订,残破书页拿透明胶带修补,目录旁有从前读者的标记。那天晚上只看了几个短的故事。| 太苦了,让我们怎么活得下去。或许这些年翻译并没有越来越差,只是中文西语差异太大,好译文向来难得。真不喜欢短篇,不如多翻几遍百年孤独。
  •     不是每一篇都喜欢。
  •     好好看 好好看 好好看 礼拜二的午睡下午最好看
  •      很会讲故事,好羡慕
  •     从图书馆借来的,时间不够只把中篇读了一遍,其他短篇的没有
  •     封面设计不错,这套丛书当年很有名啊
  •     无意中通过新版中这篇《雪地上的血迹》发现,那些“涉性场面”居然都被删了。
  •     2016-11-18
  •     六七百页,断续读了挺久。难以读下的篇目也有,但到后来,越读越愉快,总有种萦绕不去的孤独感,如浓雾,湿润迷幻又清晰。最喜欢纯真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雪地上的血迹和巨翅老人,都有种不动声色的残忍,一想到这样的悲剧也终将随时间被人遗忘,就更发觉得残忍。
  •     我个人最喜欢礼拜二午睡时刻和蓝宝石般的眼睛两篇 推荐下
  •     小偷。上校。杀人。
  •     恶时辰及之前的几乎看不下去 不过从巨翅老人开始每篇都是杰作 大神也是需要一步步沉淀的呀
  •     魔幻到最适合一个阳光充足的冬天
  •     馬爾克斯不止長篇手到擒來,中短篇也令人拍案叫絕。
  •     每一篇都用来脑补AU同人了。
  •     过去的书多真诚呢 现代人的阅读目的早已不在此 新的版本把这里面的内容拆成了六七本书来卖。
  •     喜欢枯枝败叶,没人写信的上校,祖母这三篇
  •     巴尔塔萨迷失于名;寡妇结局像上校;神父为什么要给年轻人买帽子?神父和他妹妹为什么劝阻母女晚些时候去公墓,仅仅是因为天气热而不是外面街上的吵闹?瞎老太太似是乌尔苏拉的雏形;为什么达马索发现猫异常淡定时感觉了异样?格兰德大妈葬礼的盛况描写倒是别具一格;恶时辰难以进展,看了很久
  •     三月 四月 2014
  •     赤裸裸的炫技,让人嫉妒到发狂。史诗果然无关篇幅,只要文气足够充沛,而这似乎非技巧可及。
  •     其中最喜欢《纸做的玫瑰花》
  •     中国作家永远也超不过拉丁美洲的作家
  •     拥挤。
  •     我就这么点出息唷~~总有一天我要去看《百年孤独》。
  •     他的作品往往给我一种一生何其之漫长的沧桑,和从生至死都不能抹去的寂寞。
  •     中短篇精粹。
  •     天马行空
  •     这是马尔克斯的一个个碎片
  •     火车上读完了,把书弄得皱皱的。有几篇印象深刻。
  •     我有个朋友 一天到晚给我发这种pdf并且逼迫我说马尔克斯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作家 (都有病
  •     大师不是一日练成的,有太多《百年孤独》的影子,好几个中短篇最后变成《百年孤独》的一个小段落,最喜欢《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写的真生动
  •     当时多淳朴多实惠现在这一本能拆成五本卖。
  •     补记
  •     最厉害的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巨翅老人》和《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     很好的一本书。基本包括了马尔克斯的大部分中短篇,符合了我收集癖的趣味。
  •     没办法不给马尔克斯五星
  •     马尔克斯中短篇,此书足矣。
  •     马尔克斯的翻译作品看全了
  •     原来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     这个集子里不那么马孔多的篇目更有味道更好看一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