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08643909
作者:[英]玛琳娜·柳薇卡
页数:328页

内容概要

玛琳娜•柳薇卡(Marina Lewyka)英国文坛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二战”结束时出生在德国基尔难民营,父母均为乌克兰人。她在英国长大,居住在谢菲尔德,任教于哈姆勒大学。58岁时柳薇卡借《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一书一举成名,赢得2005年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喜剧小说奖和机智小说奖。2007年出版《英国农民工小像》,延续其黑色喜剧的风格,并于2008年入围乔治•奥威尔奖。

书籍目录

1.两通电话和一场葬礼
2.母亲的小遗产
3.一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
4.兔子与小鸡
5.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6.婚礼靓照
7.老破车
8.绿缎胸罩
9.圣诞节礼物
10.软绵绵软耷耷
11.胁迫之下
12.吃了一半的火腿三明治
13.黄色橡胶手套
14.小型便携式复印机
15.在精神病医生的座椅里
16.我妈妈戴了顶帽子
17.黛女士与劳斯莱斯
18.婴儿监控器
19.红色犁具厂
20.心理学家是个骗子
21.那位女士失踪了
22.模范公民
23.从坟地里溜出来的死鬼
24.神秘男人
25.人类精神的胜利
26.全都会被改造
27.一种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28.航空式金丝边眼镜
29.最后的晚餐
30.两段旅程
31.我向太阳敬礼
32.鸣谢

作者简介

这是2014年最新版!修正了上一版本中的数处翻译错误,不容错过的黑色幽默杰作。
84岁的老父亲要与36岁的“波提切利的出水维纳斯”——乌克兰尤物瓦伦蒂娜结婚了。为了拯救老爸可预知的人生大难,两个女儿薇拉和娜杰日达决定搁置长期的感情不和,联手把移民工程师父亲从体态丰满、风 骚妖艳的淘金者瓦伦蒂娜手中解救出来。而这位火辣的新娘也不是省油的灯!未想,这场两 姐妹驱逐瓦伦蒂娜的战争却逐步掀开的家族的秘密以及一连串悲喜交加的不堪往事……
荣誉:
畅销32国的黑色喜剧杰作《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令无数读者笑到落泪。
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喜剧小说奖首位女性得主获奖作品
2005年机智小说奖获奖小说
布克奖、橘子图书奖双料入围
畅销32国的黑色喜剧杰作
力压丹·布朗《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的英国图书销售冠军
《卫报》《独立报》《泰唔士报》《洛杉矶时报》专文力荐
评论选摘:
这不是冰冷的有关拖拉机发展的历史书,而是一部晃动“波提切利式上等乳房”的幽默小说。玛琳娜·柳薇卡出生于“二战”难民营,透过她对生活与历史的精心编织,读者所能看到的不只是隔着时空的乌克兰民族的具体苦难,更有极权体制下普通人逆境求生的细枝末节。在一个地动山摇、草菅人命的时代,活下来便是胜利。
——熊培云

妙趣横生而又令人感动地记录了一位长期居住在英国的乌克兰老鳏夫与一位寻求通往财富之路的妖艳惹火的乌克兰大胸掘金女间的争争吵吵。
——《星期天泰晤士报》

这本书让我整整一年都笑容可掬,笑口常开。东西欧文化冲突中极富戏剧性的部分在这个两姐妹明争暗斗的有趣故事中得以展现。
——《格拉斯哥先驱报》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在讀最後幾頁時還期待有個驚天大逆轉的,但它就結束了,平靜的結束了。不是說黑色幽默嗎!怎麼合家團圓收了場,我期待太高了,因前面那些瞠目結舌無恥貪婪的橋段都太真實了,身臨其境,都來自老頭的自私自利。期待看場較量的,可作者不提了…也許要說這是為了講歷史政治,可並不精湛深刻,我是來看描寫人性的。難負盛名,只能說它起了個很酷很好的書名。
  •     对于书本身,个人的喜好只是一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是本好书——从豆瓣评分就能看出一二。先来说说这本书之于本人吧。首先,它的语言直白奔放让我为之一惊,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买书之前没有做好预习,因为那一层透明的塑封让我没办法在实体书店就能对它有个初步的印象与了解。其次,虽然本文的特点是通过鸡毛蒜皮的家庭小事来穿插深刻的历史,但对两个姐妹大量泼妇骂街式的心理、语言描写让我根本不觉得任何好笑、幽默,反之,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负能量极强的负担。这两点使得我在剩余三分之一时选择匆匆略过。当然,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作者对女性心理和骂人方式的精准把握……以及对一些社会问题通过人物心理、对话驾轻就熟地发表观点,最出色的是对人物描写精确,画面感十足。  对我这种业余读者来说,小说只是一种轻阅读的文体。因此阅读过程的痛苦是与初衷背道而驰的。可似乎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去书店无目的的买书时,挑一些过了风头仍然好评一致的作品,回家后发现要么味同嚼蜡要么对观点和作品质量非常不敢苟同,总之就是痛苦地阅读。之前我会自责和内疚。一来怀疑自己的耐性和专注力是否下降,二来平日经常提醒自己不能只看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书以防固步自封。本着不能让自己堕落和固步自封的原则,经常勉为其难地嚼完一本书,过程非常不人道。按惯例,看这本书也应该是认真看到最后,不管情愿不情愿。但我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想通了些。没有人可以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和耐心吧?为什么拒绝固步自封就意味着不能拒绝看这本小说呢?不看这本小说或者不看完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吗?  都说流行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我忽略了流行也存在于图书领域。既然我可以对流行的歌曲、服饰做到不随波逐流,那为什么却要在阅读领域强迫自己看评分高的书?这不是双重标准吗?阅读的专注和包容确实是需要保持的,这点无可厚非。不过,现在我倒更倾向于把专注和包容花在专业领域的精读里。对于以娱乐或者开拓眼界为目的的其他阅读,还是以快乐为最重要的准则为好。
  •     两年前我第一次读《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一气读完只用了两天,玛琳娜·柳薇卡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作者,读它是因为这本书的责编是好友,译者邵文实又曾经翻译过马内阿那本《流氓的归来》,这让我放心,但在阅读之前我并没有想过,它带给我的快感会远远高于放心。两年中偶尔我会想到这本书,有时候是在拿着锅铲正在炒菜,有时候是天气特别好走在路上,我会突然笑出来,一个人笑好一会儿。蔬菜下滚油锅时骤然升起的烟气,路边的大妈拿着一块不知道什么破布做煎饼,都让我觉得和书里的故事有某种忍俊不禁的联系。这个故事多带劲啊:八十四岁的父亲尼古拉和三十六岁的乌克兰金发女郎瓦伦蒂娜坠入爱河,准确地说,是他对她波提切利式的乳房坠入爱河。她想要通过这场婚姻从乌克兰来到英国,他则觉得自己有义务拯救受苦受难的乌克兰人民,当然,在这件事不可能即刻做到的情况下,他愿意优先拯救胸特别大的这一个。听说瓦伦蒂娜如果是一个英国公民的母亲,就不大可能被驱逐出境,尼古拉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的可能性,虽然“液压升降机的功能不再那么健全了”,他还是打算不妨一试,有一对波提切利的乳房在面前摇晃,有什么不可能呢?两个女儿,薇拉和娜杰日达,一个是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天的有钱太太(现在是靠赡养费活着的离婚女人),一个是每一件衣服都从二手店里购买的社会主义者,本来已经为母亲一点点可怜的遗产闹翻,但现在为了共同的敌人重新联合起来:打倒居心叵测的狐狸精!打倒狐狸精的绿缎胸罩(那对惊人的硕乳像对子弹头般从一副内嵌金属丝、绸子肩带、莱卡镶格、蕾丝缀边的火箭发射器般的绿缎胸罩中勃然而出)!《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证明,同样狗血的故事,有些会被拍成中国式家庭伦理连续剧,有些则能入围布克奖。前几年我有个远房亲戚,一个不算很老的老头儿,在老婆死之后不到一个月,把另外一个不算很老的老太太带回了家,三个儿子几乎是一瞬间就接受了这件事。家里走了一个人,又来了一个人,当空缺被填满,好像没人有揭竿而起(或者是揭锅而起)的兴趣,日子照常一路往前,自动麻将桌哗啦啦响,一副牌降下去,又一副牌升起来。这回重读《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我突然想到这件事,多少觉得有点遗憾,看热闹的时候总是特别怕事儿不够大,不管是读一本书,还是围观自家亲戚。父亲尼古拉是退休工程师,一直在写一本真正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他把这看成是自己一生的事业,而在描述拖拉机的历史时,这个家族乃至整个乌克兰的历史也渐渐浮出水面,“拖拉机的早期制造者们梦想把刀剑变成犁头,但随着本世纪的精神变得黑暗,我们发现,正相反,犁头变成了刀剑”。当本来制造拖拉机的工厂开出坦克,饥饿、恐怖、杀戮、战争,这个家族逐次经历了这些词语,然后他们幸存了下来。娜杰日达说:小时候,她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个英雄,她以他的逃亡为耻,以他飞往德国为耻,希望母亲柳德米拉是个罗曼蒂克的女英雄,希望他们的故事由英雄救美构成,但是现在,作为一个成年人,她看到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活了下来,就这样。真的,就这样,在尼古拉和柳德米拉陷入爱情的时候,他们去溜冰,那些莫斯科或者战争前线的血腥故事在那个瞬间变得无关紧要,他们“抓着彼此戴着两指手套的手,穿着溜冰鞋旋转,一圈又一圈——天空、白云和金色的穹顶都在随着他们旋转……直到他们头晕目眩地跌倒在冰面上,一个压着一个”。1936年他俩结婚,两个人都是二十四岁,新娘子没有怀孕,而之前大家都以为是因为这个尼古拉才会娶她,婚礼上没有人流泪,“尽管有太多需要流泪的事情”,这句话就像概括了整本书。玛琳娜·柳薇卡开始想写一部严肃的小说,不知道为什么,故事和语言渐渐脱离了她的初衷,她说:也许这是因为在乌克兰,诙谐写作有悠久的传统,从果戈理到布尔加科夫,“而生活如此艰难,幽默是你消解那么多困境和恐惧的方式”。幽默的能力还不仅仅如此,布尔加科夫也不仅把自己的幽默感用在写趣味和深刻并行的《大师与玛格丽特》里,在写给斯大林的信中,他说:“在苏联俄罗斯文学的广阔原野上,我是惟一的一只文学之狼。有人劝我在狼皮上涂点颜色,这是个愚不可及的劝告。涂上颜色的狼也罢,剪去狼毛的狼也罢,怎么也像不了一只哈巴狗。”你看,在开玩笑的时候,这只狼并没有耽误向独裁者露出爪牙,它不会成为一只摇尾巴的哈巴狗,那不是幽默,那是可笑。这几年读过的书里,还有一本从头笑到尾的是尤里·德鲁日尼科夫《针尖上的天使》。这本书他写了十年,手稿最后被偷偷带出苏联,1985年克格勃让德鲁日尼科夫选择集中营或者精神病院,他两个都拒绝了,两年后他被驱逐出境,没有亲眼看到他书里所写那个世界的垮台。《针尖上的天使》有五十万字,1974年德鲁日尼科夫给著名的《新世界》投稿,主编特瓦尔朵夫斯基说:“杂志按比例可容纳敏感作品的空间已被索尔仁尼琴占用了,再没有地方了。”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比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尤其是后期作品)有高太多的文学性,德鲁日尼科夫讲述索尔仁尼琴式的故事,却使用了布尔加科夫式的语言,这种语言赋予了这本书真正的灵魂。我几乎向认识的每一个人推荐这本书,其中有个朋友在新华社工作(《针尖上的天使》里的“劳动真理报”是前苏联的党管新闻媒体),她看了之后对我们说:“笑不出来,我要哭了。”只有生活在笑话中的人才深深知道,这是一场老不落幕的悲剧,急死了等待的人。我一直希望读到中国作家用这样的语言写写我们经历的那些,我们已经有《活着》,我渴望有那么一本不同的书,写的是我们的平常日子,然后让我笑一笑。迄今我仍然很喜欢多年前读过的一个中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作者刘恒好像后来做了编剧,消失在文坛。张大民老婆叫李云芳,腿比他长,挣得比他多,一开始干的是毛巾厂的技术员,张大民跟她搭讪:“你们厂夜班费6毛钱,我们厂夜班费8毛钱。我上一个夜班比你多挣2毛钱,我要上一个月夜班就比你多挣6块钱了。看起来是这样吧?其实不是这样。问题出在夜餐上面。你们厂一碗馄饨2毛钱,我们厂一碗馄饨3毛钱,我上一个夜班才比你多挣1毛钱。我要是一碗馄饨吃不饱,再加半碗,我上一个夜班就比你少挣5分钱了,不过你们厂一碗馄饨才给10个,我们厂一碗馄饨给12个,这样一算咱俩上一个夜班就挣得差不多了,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可是你们厂的馄饨馅儿肉搁的多,算来算去还是我们厂亏了。表面看起来你们厂的夜班费少几毛钱,实际上1分钱都不少!云芳,你觉得呢?"我一口气引用这么两百五十字去算张大民的夜班费,是因为想到在《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中,作者用整整三页列举母亲的储藏室里有哪些食物,有时候这些完全不重要的事情只是显得可笑,但有时候,那些让我们能笑一笑的事情是如此重要。当我们夸赞一本看起来玩笑的书有多深刻时,喜欢说它“笑中带泪”,好像没有眼泪就无以构筑起一个伟大的文本,好像没有复杂深刻的人性就会让这本书失去尊严。但是我又读了一遍《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我从那些对饥饿与战争、纳粹法西斯与共产主义极权的回忆中幸存了下来,我从第一页笑到了最后一页。笑一笑吧,不用带着泪,就这么一个瞬间,让我们像书里那对相爱的年轻人,穿着溜冰鞋旋转,直到头晕目眩。(作者:李静睿,4月21日 刊发于腾讯大家)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包裹在黑色幽默下的讽刺小说
  •     翻译一生黑
  •     在各种荐书处都有夸过这本书 打开第一页的时候我内心还激动了一下 感觉自己打开了一个新大门 用母亲去世后父亲欲与乌克兰女人再婚开篇蛮有趣的 后面果然父亲是要受伤害的哈哈哈 在一部家庭剧里面穿插了历史与拖拉机的发展 也是挺好玩的 但是我实在不喜欢里面作者太多的冗余的描述了
  •     有点小意思
  •     开头姐妹俩的电话争吵让我想到了绝命律师里的迈克吉米两兄弟,前面几章读起来略微啰嗦。但整书结构均匀,不会让人昏昏欲睡。杜波夫到来后剧情加快,“父亲同时爱着他们俩:他在爱着爱情本身的生命节拍。”故事依然是反映着大历史下小人物的命运,非常契合高晓松的胜利阴影下。列国之间的几个约定,无数人颠沛流离,书最后也做了一小段描述,和《伊斯坦布尔假期》类似。“我”一家代表了过去的乌克兰,瓦伦蒂娜一家代表了现在的乌克兰。最后父亲向太阳敬礼代表了老一代移民的重生,瓦伦蒂娜的新生儿代表了乌克兰的希望。
  •     明暗两条线,一条明线是正叙,讲八十四岁父亲再婚的种种荒诞可笑又混乱的故事。一条暗线是向后,回忆二十世纪前期的乌克兰和欧洲的动乱和一家人命运悲欢。两条线几乎齐头并进,矛盾在苦难留下伤疤的瘀血里显得有些浅薄,层层揭露的过去让人对现实也慢慢宽容。 只是感觉作为一部喜剧,很难称得上好。
  •     怎么说 记忆最深的就是老头说 :看吧活着就是胜利。人老了就是这样的,年轻时还不是写诗的少年
  •     一部家庭史的小说
  •     好久没看这么有趣的故事了
  •     看到84岁老父亲时还是会有哭笑不得的感觉,情节会有滑稽读来却是心酸。对东西欧这一段历史的全部了解都来自于历史课本,当然只是略知一二,然后背了一些时间轴和模版式的没有意义的意义,然后将其全部忘记,只知道“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而已。因为巨大的知识和背景缺口,读起来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感触寥寥也似乎是一种必然。
  •     过去与现实两条线相互交汇,用幽默诙谐的笔法来勾勒一出荒诞的家庭伦理喜剧以及家族历经的苦难往事。人类对过去所犯的错误没有丝毫愧疚之心,所以导致了悲剧的重复发生。
  •     读得有点不顺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情义千斤不敌胸前四两
  •     幽默搞笑的语言背后是沉痛的历史。
  •     在埋葬与挖掘中赖以为生的记忆……
  •     并不好笑……只觉得可悲可恨。 逃过大清洗的外婆被女婿送去监狱的时候真的恨不得撕了女主爸爸哦。当然最可恨的是战争。
  •     并没有让我笑一整年
  •     一个84老人做出来的无厘头事,拯救了两个姐妹(关系变好),提高了一个乌克兰家庭生活水平(最后拉走一堆生活用品,还给了个专利),其中穿插了一丢丢集中营,苏联,觉得一般般,没看到幽默搞笑
  •     一开始以为这书是讲哲学 ,然后发现是小说,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似乎不是很感兴趣,读起来也比较慢【已弃读】
  •     语言很幽默,但是背后那些悲惨的历史令人很难过,出生在不同时代背景的姐妹俩,对父母、对童年完全不同的记忆。。。
  •     很好看啊,还有我不懂乌克兰语但是我觉得翻译得很好啊,我体会到了幽默,十足的幽默。
  •     挺具有黑色幽默的,间接了解了乌克兰二战前后历史,以及在纳粹集中营和苏联巨大阴影下的小人物的人生轨迹。
  •     无感
  •     的确有点黑色幽默,不过笑到落泪???
  •     一般,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本书不应该叫《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应该叫《与后妈的斗争史》才更贴切吧!84岁的老爸在母亲去世两年后娶了36岁的单亲妈妈。之后两姐妹和好对付共同的敌人——继母。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     这书比想象中的好看很多,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背后可以看见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人情冷暖。
  •     "Sic transit gloria mundi"
  •     举重若轻。新生儿和第十七个专利。
  •     通过古怪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展示了乌克兰在战争中普通幸存者的生活,串联在趣事和拖拉机简史中,整本书都妙趣横生
  •     若干个已经成人的孩子的故事。
  •     现实离婚案中穿插着对过去的回忆,过去当然很重要,因为它塑造了如今的我们。
  •     一部还不错的小说,把微妙的情感和人物写得很细腻。没有传说的那么好,也没有传说的那么差。
  •     所以到最后,女主理解和怜悯他们每一个人,尽管他们也充满了缺陷和矛盾,“他在爱着爱情本身的生命节拍。我能够理解那种迷醉,因为我也有同感。”
  •     除了渣翻译 那段历史、那些移民、那样的风土人情还是吸引人的 并且好笑 比如“舒拉姨妈说:'拿一只苹果,往上面戳上铁钉,放一晚上,然后拔出钉子,吃掉苹果……这样一来就能摄取到维生素C和铁。'”哈哈哈哈哈
  •     斯大林对乌克兰的政策是不是也曾经对我们用过?小时候记得妈妈讲过她小时候挨饿三年(好像是),举国勒紧腰带还苏联老大哥债的事……集体制搞垮经济……被亲戚朋友甚至夫妻举报出卖……说乌克兰处处见我朝历史……时代扭曲人性……好好的两个高知家庭……只觉战争沉重残酷,没体会出黑色幽默[撇嘴]
  •     黑色幽默,笑中有泪,亲情至深,还是蛮好看的
  •     哏简直不要太丰富啊。。。。。
  •     又一个证明翻译的重要性的书…
  •     相信大多数是被名字吸引来的吧。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把它当作一本轻喜剧短篇,后来才发现是一整本的小说。荒诞的剧情特别的具有喜感,作者富有画面感的描述让我仿佛看的是黑色喜剧电影,嗯,我不止一次想到如果是个电影,真是太合适了。一旦接受了这个书名,我反而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书名了。这是放在那个特定年代背景的喜剧,关于世界大战,关于苏联,乌克兰,大清洗,法西斯,以及关于拖拉机的有趣的小历史。有部分的描述过于直白肮脏,还有关于过去故事的插叙感觉读起来有点吃力,但是瑕不掩瑜,值得一读。
  •     这是一部笑中带泪的小说。三条线并行,一是老父亲和乌克兰尤物的结合与分开,两个女儿握手言和一起拯救老父亲;二是瓦伦蒂娜与娜杰日达、娜杰日达与薇拉、还有新老一代人之间的对比,对于苦难和人生的态度及所选择的道路;三是乌克兰的历史,以拖拉机和薇拉的回忆串线,分两个方面去记录那些起起伏伏,骄傲与磨难的过去。大时代下,每个小人物却仍需要努力生活,以每个人的方式去完整了那段历史。
  •     好笑,有点絮叨。一拨人从乌克兰出来一路向西,再也回不去故乡;另一拨人逃离乌克兰却还是找不到家,折腾之后重返。活下来太难,重要的是要活下去
  •     感觉很一般吧,更像一个狗血的故事。
  •     刚刚读完,真的,很一般啊,或许读原文感觉会好一点,也或许更烂?是这本书太一般了?还是最近进入那种看什么都食之无味的状态?但弃之可惜?如果早几年去看这本书,或许代入感还会很强烈,现在,真心就是一个看客,默默的看着,或许,也只有对薇拉这个人物有点微微的触动吧。 厕所读物,浪费了我那么多钱,可以买2盒周黑鸭了,
  •     乡愁,悠悠
  •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着看着觉得很天涯……可能并没有达到大家说的水准或者说我并没能很好的理解到整本书背负着的历史背景……
  •     两姐妹的矛盾在我的亲戚里也有 读完之后才觉得确实是时代不同造就的不和
  •     喜与悲
  •     并不如《禅与摩托车》好看呢~
  •     2017.1.22-1.26 春节前用了一天多时间读完,上班,悠闲,除了担心眼睛,都很好。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对读书有更高的要求,三星已经不错了。作者用了太多两姐妹之间的对话,让我觉得有点像垃圾小说。故事里这个复合了太多人性的老头。那些所谓的对西方的向往。我应该是很单纯的喜欢英语,喜欢西方的城市的感觉吧,可能没有能力,所以没想过去西方生活。
  •     若是对乌克兰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话,读起来应该会更有感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