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宴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9571455914

书籍目录

《河宴》序 陳慧樺
華年錦繡──序鍾怡雯散文集《河宴》 楊昌年
輯一 我的神州
人 間(中央日報文學獎)
我沒有喊過她老師(新加坡金獅獎首獎)
迴音谷(教育部文藝獎第三名)
河 宴
靈 媒
村 長
我的神州
輯二 島嶼紀事
天 井(臺灣新聞報文學獎佳作)
一同走過(大馬旅臺文學獎首獎)
鳳凰花的故事
來時路(新加坡扶輪文學獎首獎)
島嶼紀事(星洲日報文學獎佳作)
亂葬的記憶(教育部文藝獎第二名)
外 公
輯三 山的感覺
晨 想
山野的呼喚
馳 想(全國學生文學獎第三名)
破 繭(師大文學獎第二名)
山的感覺(師大文學獎首獎)
輯四 井 伯
七夜流動一次的河
夜半風聲
夢的剪貼
童年花園
不睡的眼睛
井 伯
尸毗王(臺灣新聞報年度最佳散文家副獎)
雙層的晚年
?
附 錄
附錄一 「島嶼」為烏托邦的翻版? 陳慧樺
附錄二 所羅門的指環──評鍾怡雯的散文集兼作本專欄的回顧 林青
附錄三 本書各篇寫作日期
---------------------------------------------------------------
《河宴》序  陳慧樺
鍾怡雯有許多面貌,那是三年多之前為她的兩篇散文〈山的感覺〉和〈島嶼紀事〉撰寫推介時未嘗體認到的,未嘗體認到主要是未看到她的另外一些篇章如〈我的神州〉、〈外公〉和〈村長〉等,而這些篇章當時尚都未出世呢。現在在讀完怡雯結集要出版的這本《河宴》後,我必須更正說:鍾怡雯為多面的夏娃,其散文創作不斷在成長之中。扳指算一算,發覺她有清新亮麗的一面,也有較為穠豔的一面,不過貫穿這略為不同面貌的篇什的是她的詩意和細膩。怡雯似乎較為擅長於長篇鋪陳,把敘事和抒情溶混在非常細膩的景物描寫之中,她的靈氣和透視在在都點亮了她的文字意境與網面。
先談怡雯的敘事。這應以〈外公〉、〈村長〉和〈我的神州〉為代表。鍾怡雯可說是在其外公的呵護下長大的,故對外公當然就懷有深厚的感情。她外公不賭不酒,可卻嗜抽水煙,說話必然在句尾拖個感嘆詞以釋出其豐沛的情感。生在古代,他必然應是俠客型(所謂Robin Hood型人物)的人物,因為他擅長翻山越嶺,獵取飛禽走獸,套句鍾怡雯的話說:「在那段匱乏的歲月,外公像一隻荒山野地裡四處覓食的機靈豹子。」即使改採我的文字來敘述,她所提供的材料仍舊是生動、生趣盈然的;她常常會在乾癟、抽象、平典的半個句子之後來一個鮮活的描述。這種敘述策略在上提這三幾篇散文中固然明顯可見,在其他大部分較重抒情兼雜描寫的文章中更是處處可見。
怡雯在〈外公〉裡說:「改變我的,卻是外公。」然後又說她外公雖是文盲,卻擁有「生活的智慧,和開朗樂觀的性格」。我想這些都造就了怡雯較為爽朗樸實的性格,故其文字就較少(幾乎沒有)某些所謂才女的愁悒和怨懟。其外公人緣好,又會說故事逗樂人,這都對一位文人是有影響的。另一位影響她的應是〈天井〉這篇中所抒寫的「奶奶」了。鍾的奶奶堅毅不拔(此乃客籍人士的傳統性格吧?),孑然一身在那窮鄉僻壤過日子;她跟鍾的外公一樣,也很會說故事,可她講的卻是神話故事。怡雯國民小學入學之前都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常常「沉醉在奶奶編織的神話故事中」。在〈天井〉這篇散文前頭,她寫到跟天井有關的龍蛇時說:
奶奶說龍能呼風喚雨,下雨前滿天湧動的烏雲就是龍在打滾。或者井底是一個晶瑩剔透的龍宮,宮殿門口站著手持戟矛利刃的魚兵蟹將,宮裡歌舞昇平,日日弦歌絲竹不斷,或許……許多的或許,委實因為井水太幽深。
除了描述生動之外就是想像力豐富,作者因井水深邃遂聯想到許許多多跟龍蛇有關的故事。
除了上提的敘述策略,怡雯另一項特色即是「先論後敘」。〈外公〉一開頭不久即提到作者跟外公親近的原委──內向多病和被動的個性有需「轉折」──然後即殺出一句「改變我的,卻是外公」,而整篇文章都在演敘鋪寫外公的風趣為人、爽朗個性對作者的影響。〈村長〉先寫村長的怪異行徑,然後作者即說:「除了嗅泥土的怪癖和晚上不太睡覺之外,村長可是個好人。」其實通篇文章都在推演作者何以認為村長是「好人」這個命題。甚至像〈天井〉這樣一篇描述多於敘事的篇章,作者亦在開頭第四段拈出命題來:「井水醞釀了我醇美芬芳的童年,又研出一池好墨在我回憶的扉頁揮灑一則童話,一則不褪色,溫馨甜蜜的童話。」而這些都跟奶奶的鎔鑄有關聯。我們姑且稱呼這種敘事鋪寫策略為「先論後敘」,或者叫做「反高潮敘事法」,生動的人物素描都會在這種夾敘夾議的後頭全景演出。
然後從〈我沒有喊過她老師〉、〈迴音谷〉、〈靈媒〉、〈人間〉到〈鳳凰花的故事〉等等應是比較全面的「夾敘夾描式」篇什,敘事與描寫的比例似乎顯得愈來愈勻稱,而且在這些篇章裡,我們發覺怡雯的意象叢越來越稠密,節奏也愈來愈明朗,也就是說,這些篇章的抒情韻味越來越濃。
怡雯的文字大體上都算相當精鍊,句子大都以簡短為特色,兼有古詩詞的韻味和優美,譬如〈我沒有喊過她老師〉中有「漫步鐵路旁,風在茅草間流竄,不時捉狹的撥弄我們的髮梢衣襪。」和底下這樣的片斷:
天地朗朗,山巒尖拔,茅草平濤無垠,儼然一幅絕妙好文章。一棵老樹佇立火車站旁,滿地熟透的果子晶亮,色澤飽滿、油黃。果不可食,兩個巴掌大的葉片沾鹽生嚼,卻異常鮮嫩,透著原始的野香。
這些句子都簡潔到極致,所刻劃的直逼中國山水畫中的境界,可見她涵泳中國古詩詞所摘取到的營養,這樣的文字早已可跟簡媜與張曉風並駕齊驅了。可是,怡雯有一項她們所沒有的武器:現代詩創作經驗,這項經驗常可協助她直透事物之核心,淘挖到富有靈視的閃亮片斷和意境,而節奏感似乎都並非最重要的質素了。
何寄澎在評怡雯的〈人間〉這一篇時提到:「作者的筆法非常特殊,大部分的筆墨都在寫外在的景物,彷彿著意人物甚少。其實景物的描寫多寡有人物的心境或氣質、形象在內。」這些話的確能拈點出怡雯散文創作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色:借物寫人,這種抒寫策略在「夾敘夾描式」這些篇章裡固然顯得突出,其實在其他以敘事及以描寫為主的篇什裡也一樣發揮功能,想來鍾怡雯對王國維所說的「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種說法一定是很熟悉的。「借物寫人」再加上我上面提到的「從平典中奇出」、「先論後敘」以及「夾敘夾描」等式,大體已很夠概括怡雯整個創作策略與風貌。當然,我們也可以指出來,這裡所說的創作策略大體上都是比較可以習而得之者,而真正構成一個作者的靈視和精髓──那種超越的似乎有些渺茫的精神境界──卻是秉賦天生而得之者,那可不是每一個作家都能擁有者,而我覺得,怡雯多少是擁有這種奇特秉賦的,也請善為珍視發揮之。
我在〈「島嶼」為烏托邦的翻版?〉一文中即已提到怡雯文字的細膩、飄逸、颯脫和感性,所有這些特質最能在她的第二三類篇什中同時呈現出來。譬如她在〈人間〉裡所描述的跟小祖母的認同,又例如她在〈鳳凰花的故事〉對鳳凰花大幅度鋪寫(其實即在暗喻「出落得水芙蓉一般」的陳阿姨曇花一現的生命),她幾乎跟標的物都溶為一體了,那麼投入,那麼帶著溫馨與關懷,可她卻從不濫情(低調和含蓄可應該是她文章的另一個特色了)。
請看怡雯在〈鳳凰花的故事〉前段如何寫陳阿姨:
樹的影子愈來愈短,大地像蒸籠般騰冒熱氣,風不知道躲到那個角落午睡去了,我漸漸的有些迷糊。她向我走來,一貫的淺笑。單薄的身子輕得蜻蜓點水似的。微啟的唇像飄落的鳳凰花又像翩飛的紅蝶。明亮的陽光下,那淺淺薄薄的笑竟像罩了晨霧般有些虛幻飄渺。
她的出現到底是真實還是虛幻?再看怡雯描寫雲絮:
團團雲絮先是化為狗,瞬即蹲伏成貓,然後牠睡醒了,伸展四肢、站起、弓背、伸個懶腰,忽然卻又形變為模樣猙獰的怪獸,張牙舞爪作勢要撲過來。才一會兒便又散開,重重疊疊的湊成棉花絮,浮貼在天上。一些扯碎的便孤孤單單的浪跡他鄉。(前引文中段)
這些優美片段是否跟作者所要描繪的對象有些許關聯?你若不信,則請再看〈鳳凰花的故事〉快末尾這一段:
細雨斷斷續續滴了幾天,鳳凰花遞次開放。先是一小撮害羞的點染著末梢,後來仗恃著朗朗陽光的嬌寵,便大著膽子放縱起來,一大叢一大叢往綠葉潑去,不過幾天便燻紅了整棵鳳凰木。那陣子無論走到那兒都像有熊熊烈火燃燒著。靠近白色建築物那棵簡直是火傘一把,樹下則是一張花瓣織就的紅氈。樹上地上全是瀲瀲的殷紅。那姿勢像是要把生命推向頂峰,作一次全心全意、轟轟烈烈、無怨無悔的演出。村子裡的人都說那棵鳳凰木瘋了,紅得如斯不尋常、如斯駭人。
鳳凰花紅慘慘的演出難道不就是陳阿姨短暫生命的隱喻嗎?
怡雯比較偏重描寫的篇章應是〈來時路〉、〈島嶼紀事〉、〈山野的呼喚〉和〈山的感覺〉等篇,在這些篇章裡,讀者諸君仍可尋繹出我在本文裡提到的種種創作策略,只是在這些篇章之中,描繪才應是主軸。而「我」對物的觀照其實多少也能折射出對「我」的深入了解。讀者諸君您們是否可以接下去開始詮釋?
臺北‧九五年二月一日

作者简介

本書收錄了鍾怡雯一九九一至一九九四年間發表於臺灣、大陸及新馬等地的散文,包含十餘篇得獎作品,是她的第一本散文集,更是她自我成長經歷的「交待」與「總結」。
全書依語言風格與題材分為四輯:輯一所錄的作品,以靈動自然的詩化語言和略帶小說架構的敘述手法,糅合記憶、見聞與冥想,重構作者心中的人間。輯二和輯三記錄了作者在散文創作上的計畫性經營與探索歷程。前者以感性的工筆回首眺望如外島般遙遠的童年舊事;後者則是對生命與時間的沉思,有理性的脈絡與重量。輯四多屬詩意盎然的短篇創作。二十八篇散文多角度地展現了一個創作生命的茁壯,以及她內在的心靈世界。
鍾怡雯的散文創作,其特色在於她說故事的方式;在散文的經營上,她總是讓人驚喜。


 河宴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