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如是说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10063084
作者:王文元
页数:180页

内容概要

王文元,著名学者、作家、诗人。北京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四十岁之前致力于西方哲学研究,不惑之年至今二十多年将目光与精力转向儒、释、道,被这个学问体系中的奥妙所吸引。至今已经出版《国学正义》《亨嘉五论》等著作二十余部。

书籍目录


一、微言大义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001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003
色与声… ……………………………………………………………………004
与大迦叶的对话… …………………………………………………………005
睹明星而悟道… ……………………………………………………………006
与家眷对话… ………………………………………………………………008
遗 嘱… ……………………………………………………………………009
无常苦想非是真实… ………………………………………………………010
置 答… ……………………………………………………………………014
智慧殿者即名涅槃… ………………………………………………………016
二、佛教教义
四 谛… ……………………………………………………………………019
修证之目标——灭谛… ……………………………………………………022
修证之方法——道谛

作者简介

这部书收集了佛祖释迦牟尼一百零八条语录进行讲解。这些语录基本能够代表佛祖的主要主张。佛祖有些话相当艰深,然而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化解了这些艰涩,使读者很快就能领略到佛祖释迦牟尼博大精深的佛理。
编辑推荐:
回归佛陀的最初教诲,回归最本原的佛法。看佛陀如何透过纷浊,追寻世界 与生命之永恒真相。
有别于目前盛行的心灵鸡汤类佛学心理方面图书,此书体系完整,学理论证充分,现实针对性强,并强调了儒、释、道兼容,兼顾了学术性、思想性、时代性与可读性。
精彩书摘:
为什么在中国儒、释、道三家能够融合在一起,形成美轮美奂、举世无双的文化传统?在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我弄明白了这个问题。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释迦牟尼创建佛教时说的话,意在告诉世人:佛教是劝人止恶扬善的教团。这十六个字分为两部分,“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佛教的道德立法,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佛教的修证方法。其根据就是“一切众生皆存佛性”。
释迦牟尼开悟是相对的,得道也是相对的,他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老病死的隐患,他能做的不过是借助于缘起说等理论给予生老病死一个全新的阐释,核心是否定生老病死的实体性质,将其消极意义相对化,达到消除人们对它的恐惧的效果。
一般将佛教以利他平等为归趣的道德观概括为“大慈大悲”。慈的本意是给人以快乐;悲的本意是解除人的痛苦。大慈大悲的至高境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教的平等指的根本不是人的社会地位,指的是权利与机会,套用佛教的话就是缘的平等(如缘机之平等)。
佛陀信仰慈悲与智慧,信仰“诸法皆空”这样一种对世界的基本判断,信仰人具有超越一般存在的业力(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这种业力无形迹,不可触摸,但其作用永不磨灭。
实际上在修行方法上,儒家与佛家极其相似,前者强调中庸(允执其中),后者强调中道(平等修习),都反激进,反对绝对化。佛陀把自己修行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不放逸”。如果说孔子是中庸之道之楷模,释迦牟尼则是中道之模范。
怨憎会苦指谓平常所憎恶之人,欲其远离,而反共聚。人越薄俗,此苦越少;人越清高此苦越甚。说直白些就是小人易躲此苦,君子欲罢不能——这种君子受制于小人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永恒的风景线。“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状态很难维持,有时只有以死为代价,才能保持,否则就得妥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反映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宽阔胸怀。
“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是对佛教宗旨的简略概括。佛教的至高追求就是菩提。可以将儒、释、道三教对比如下:儒家以仁义为至高追求,释家以菩提为至高追求,道家以虚无为至高追求。三者的区别:儒教求诸人,求人之义,修身养性,以成事功;释教求诸心,求心之净,开悟成佛,以求解脱;道教无所求,虚中坐忘,超脱物外。下化众生为大乘佛教所独有,这一点是佛学最大的特点。


 佛陀如是说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寻根之作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