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评传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9
ISBN:9787305025136
作者:王永祥 著
页数:444页

内容概要

王永祥,1937年生于河北束鹿。现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称号,1992年被国务院评为对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著有《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毛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第一章  董仲舒生活的时代  一、西汉前期的社会矛盾    (一)农民阶级与地主阶段的矛盾    (二)残余的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    (三)封建剥削阶级的内部矛盾  二、西汉前期的自然科学    (一)宇宙发生论    (二)阴阳、五行说    (三)天文学    (四)中医学  三、西汉前期的儒法道之争与历史的选择    (一)从秦朝的一尊法术到汉初的崇尚黄老    (二)“独尊儒术”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 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  一、生卒与故里    (一)生卒年问题    (二)故里诸说  二、生平事业    (一)治经讲学达王事    (二)出仕践儒相骄王    (三)致仕家居著文章  三、著作简况第三章  自然神论的宇宙观  一、“天”为元本的宇宙论  二、“天”的构成和宇宙图式  三、封建伦常化的“天”  四、自然神论之“天”第四章  神秘的“天人感应”目的论  一、自然神论的目的论  二、神秘的“天人感应”论   (一)“天人感应”论的由来   (二)“天人感应”论的实质  三 “天人感应”目的率的社会意义第五章  “万世亡弊”和“变而有常”的天道论  一 “万世亡弊”的一般之道与可变的具体之道  二 “变而有常”的天道思想  三 “合”“偶”形态的树立面统一思想第六章  辨物理、真天意的认识论  一 辨物理、发天意的名论  二 审得失、著是非的辞指论  三 “无类类比”和“循名得理”的认识方法第七章  待教而善的人性论第八章  “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第九章  应天改制和应人制礼的进化历史观第十章  取法于天的王道论第十一章 继乱世必须“更化”的治国思想第十二章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和评价附录后记

作者简介

《董仲舒评传》从董仲舒所处时代人手,以当时社会矛盾和任务、自然科学状况、秦汉学术思想沿革为依托,简述了董仲舒治经著述、出仕践儒、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重点评述了其改铸的新儒学体系:自然神论的宇宙观,“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变而有常”的天道观,辨物理、发天意的认识论,“待教而善”的人性论,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思想,应天改制和应人制礼的进化历史观,取法于天的王道论,独尊儒学的大一统论,继乱世必须“更化”的改革思想,从而明确了董仲舒在中国历史和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董仲舒评传》突破了以往把董仲舒看作一个反动思想家的框框,重新树立厂一个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勇于改革、治国的进步思想家的形象。

图书封面


 董仲舒评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2]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从长远来看,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几乎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贯彻这一思想,直到辛亥革命结束帝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深远,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思想,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文化,直到新文化运动。“大一统”思想则到现在还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而且还将一代代长期影响下去,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巩固的纽带。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一本不错的参考书
  •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2]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从长远来看,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几乎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贯彻这一思想,直到辛亥革命结束帝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深远,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思想,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文化,直到新文化运动。“大一统”思想则到现在还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而且还将一代代长期影响下去,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巩固的纽带。 
  •     还是以马列为指导呀,书还是不错,很系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