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4-1
ISBN:9787020023066
作者:巴金
页数:286页

让你灭亡的,是自己——读巴金《寒夜》

巴金先生的《寒夜》几乎是我近几年读的最快的小说之一,语言情节一气呵成,任何的停顿都会打破整本书的节奏,不容许有半点怠慢。读完后沉浸在书中人物的阴沉情绪之中,久久不能散去,有种想去斥责主人公的冲动,恨不得打他几个耳光让他醒醒吧,可惜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曾以为,《家》中的大哥觉新已经是软弱到让人愤怒的人物,却发现汪文宣更是觉新的升级版本,巴金先生借由短短一年之内发生的事情,将汪文宣这一人物形象描写之细腻,刻画到极致,让读者不由的也跟着痛苦了一番。汪文宣,一个唯唯诺诺,善良到了懦弱地步的读书人,受过良好的教育,身怀一番理想,计划和妻子大干一番教育事业,怎奈现实残酷,成了空想,战争夺走了原本舒适快乐的生活,逃命到重庆,每日为活命奔波,为生计发愁。生活的苦难本就令他喘不过气来,母亲和妻子更是长期不和,总为大大小小的事情争吵,两边都是他的挚爱,却互相伤害。他把自己放到极为卑微的地位,只要你们满意、和睦相处,让他怎样都行。他一方面嫌弃自己无能,没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一方面又无法做出行动去改变,唯一能做到的便是顺从迁就。他一边自责自己身体太差拖累家人,一边心里埋怨她们的争吵,丝毫不理解他内心的需求,就连同事看他的眼神,都好像是在说着他的闲话。这是一个内心狭窄的男子,任何环境、事件、物品都能引发他心里一连串思维,悲观到极致,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把自己看低到尘埃里。母亲、妻子、同事时常关照他,不要上班了,多休息吧,躺下歇歇吧,在他看来,这样的关心,无一不是在提醒他,你是个病人,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做事情,好吧,反正要死了,那就熬日子吧。旧社会的知识分子总是怀才不遇,工作不满意,家庭不满意,生活不满意,没人说得上话,好像这世间没什么值得留恋了,好友死了,妻子走了,剩下年迈的老母、年幼的孩子、病重的身子,是没什么好活的了,不过是在拖日子而已,抗战胜利了,汪文宣也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在愧疚、遗憾、病痛、悲苦中离去。巴金先生在附录中写道,“在旧社会里有多少人害肺病受尽痛苦死去,多少家庭在贫困中过着朝不保夕的非人生活。我的目的无非要让人看见蒋介石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不是为了鞭挞汪文宣或者别的人,是控诉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那个一天天腐烂下去的使善良人受苦的制度。我写《寒夜》就是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与当年大相径庭,无法体会到当年知识分子被生活所迫的苦,无法对这个制度加以苛责,中国人太相信“好人好报”了,汪文宣不断的追问命运,他到底做错了什么,竟收到命运如此不公平的安排。他们太相信忠厚善良会有好运,可命运就是这么残酷,非常时期下,越是求善求德,越被生活所压迫,最常做的就是叹气、流泪,对天长吁生不逢时,久而久之,渐渐失去了反抗的烈性,接受苦难,继续顺从一切,过分的卑微,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麻木。他们在控诉命运的同时,却不愿意走出困苦。汪文宣总是说自己是个男人,不该用妻子的钱,不该让母亲当他的老妈子,但他从未想办法摆脱困境,仍旧做着这份受尽委屈工资低下的工作。老母亲整天嚷着去外面做活补贴家用,总被儿子拦下,成了说说而已。所以这个家的生活来源,说到底还是靠妻子的工作,却不被母亲理解,反而挖苦嘲笑,充满恨意。小说中唯一敢于和命运反抗的,敢于和当下伦理道德制度反抗的,只有曾树生一人,她厌倦了这个家庭的死气沉沉,烦透了黑暗潮湿的生活环境,她不愿意自己也跟着沉沦、发霉,她拯救不了家庭,但可以拯救自己。不能说她在丈夫重病之时精神出轨就是对的,但至少,她反抗了,逃离了,成功了。这个家庭是可以被拯救的,战时的大背景下,整个国家民不聊生,虽然每天关注时事,害怕炮火袭来,再次上演逃难情景,但终究没有袭来,家还在一栋小楼上,夫妻都有工作,孩子没有停课,他们并没有到流离失所的地步,生活并没有苦难到揭不开锅,更没有如同街上行乞者一般饿死冻死。如果小宣读一所普通学校,他们的经济压力会减少许多;如果老太太不那么固执的相信中医,汪文宣的病也许能得到控制;如果曾树生不走,丈夫的内心不会那么快崩溃;如果汪文宣不那么懦弱,能够担负起一个男人肩膀的责任,行为果敢分清轻重,那么,生活就少了许多抱怨;如果这个家庭是和睦的,没那么多冷眼、苛责、谩骂、争吵,全然不会存在阴冷、潮湿、发霉的氛围。所谓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心在一起,齐心合力,积极乐观,总会让难关过去,最起码试一试,努力一把。如果故事不发生在战时的背景下,生活没那么贫穷,他们会生活的幸福吗?我想并不会。真正让这个家庭走向灭亡的,并非社会制度,是汪文宣懦弱的性格,是母亲固执偏见的伦理,是曾树生对自由世界的自私向往,是他们自己。

生是偶然 死是必然 我们不过路过人间

今天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看完了巴金的《寒夜》,看着窗外这样阴霾的天气,突然发现这样阴郁的书配以这样的天气,实在是很适合,总之就是让人纠结死。。。同坐看了看我一脸的郁闷样,问我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简洁地说:“这是一个懦夫的悲惨人生”。同坐点了一下头,然后继续回过头去看他的英文,留我一个人在一旁无语。回答完他的问话,除了一方面对自己的总结能力之强加以感慨外,也开始了关于这部小说的沉思。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实实在在阴郁为主调的小说,从战争的大环境,再到主人公汪文宣的压抑的一生,还是他的母亲与其妻子之间的不断地纷争,都笼罩在一种沉闷地没有活力的氛围之中;而唯一的一点生机便是文宣的妻子树生对生活的、对未来的那么一点渴望所迸发出的激情与光亮。关于文宣,这个一生悲惨的男子,一直被生活,被家庭的争吵,被自己所束缚着。压抑着自己的想法,唯唯诺诺地活着,站在生活与工作中间,站在妻子与母亲中间,他一直扮演着一个老好人的角色,谁也不得罪,就是不放过自己。看着小说,开始为他着急,为他不平,为他愤恨,到最后,平静得看着他走完已经注定的人生旅程,是的,毫无悬念!关于树生,她有一份好的工作,家庭里的开销主要是她承担的,为此,文宣也一直很内疚。在感情上,我想她是爱着文宣的,同样的她也为着这份爱而背负与放弃者很多的东西。而越是这样,她挣扎反抗的力量也在她的体内不断地涌动着,她被这么多年的死气沉沉压抑着,她承受着婆婆对她的无理的百般的挑剔,文宣越是对她好,婆婆就越是挑她的刺,无休无止地争吵让她终究会为最后的离开存有一种兴奋与激动之情。是的,她要飞翔,她要飞出这阴冷的牢笼,去寻找她自己的蓝天,她自己的美好的崭新的未来!关于汪母,很多人都会把婆媳之争归结为是母亲对儿子的依恋,当她要和别的女人分享儿子,并且儿子还更多的会袒护媳妇时,这样的情节便愈加明显与严重。我想,汪母也逃不过这样的情况。当她全身心的投入到与儿媳的战争中时,她甚至会全然不顾儿子的感受以及会对他造成的伤痛,把自身的不满全盘说出,来满足自身的报复的快感。爱子心切,却不知如何爱!文宣和树生的爱情悲剧,亦或是他们人生的悲剧,因为环境,因为自身。想到我很喜欢的一位老师的一句话:“你看到的人生是怎样的,你的人生就会是怎样的!”现在想来,为文宣怨也好,恨也罢,他终究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也许这并不是懦夫,而是无奈与无力改变!心中的声音永远只是心中的,不曾表达,最后想表达却无法再说出话!还有一个细节对我感触很深,是文宣自问:人死了是不是还有灵魂存在,是不是还认识生前的亲人?让我想到鲁迅笔下祥林嫂也有过这样的疑问,突然间明白了文宣的矛盾与挣扎、不舍与无助,需要借助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安慰,只是祥林嫂还有人给她一个希望的答复,而文宣却没有答案,只是更加的绝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我们不过路过人间需流连!

寒夜未寒,人心怆然

走进寒夜,你体会不到彻骨的寒冷。你只会感受到冰针在刺,像千千万万的小冰粒,刺得你酥酥麻麻。那感觉,忽然一下就浸入全身了。文宣和树生并不是彻底的悲剧。他们至少还拥有过丰富多彩的大学时光。至少,他们曾经还保持过热烈的梦想。这梦想属于他们彼此,建造一个乡村化、家庭化的快乐学堂。他们是知识分子,有梦想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现实的打磨,着份梦想却变得越来越遥远,直直地走向那没有光的远处了。巴金赋予了读者一个鲜活的曾树生。她是那么的有活力,又那么的有魅力。岁月仿佛没有在她脸上刻下多少痕迹,刻下的更多是那股风韵。那股将一生使汪文宣迷恋痴狂的美丽韵味儿。她是热烈的,就像是燃烧的火,永远的奔腾不止;又像是明媚的光,不论播撒在何处,总是会照亮全场;更像是娇艳的玫瑰,永远保持着自己的靓丽青春。她也是寒夜里最清醒的一个人。因为她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知道平凡困苦的日子不属于她曾树生,她要的是炫目的花样年华。曾树生依靠自己为家人赚取了充足的金钱,虽然她的工作被汪母讥讽为“花瓶”,自己也不得不在同事好奇的目光中生存,她自己却是十分的满意的,这可以通过她日常的精神状态——幸福表现出来。她的这种幸福感是和她能够养活家人的自得分不开的。虽然文宣母亲总是说她打扮的“花枝招展”是“新派女人”。整天不务正业,知道到穿的妖艳勾引男人,做些陪酒消遣的下做事。但是反过来想想,在那样动乱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如同蝇狗一般生活,变得贪生怕死,自私伪善,脑子里除了金钱还是金钱。在那种污浊的环境下,存在着曾树生这样活泼有生气的新派女性。她虽与丈夫同年,但却青春、漂亮、热情、有活力;而且为人善良、真诚、通情达理、富于同情心和责任心,也相当的自尊自强。她最光彩之处还在于她那永远不让自己陷于绝望的乐天性格,即使面临困境,她的身上仍然洋溢着顽强的生命活力。这不是更加难能可贵的吗?就算是再美好的爱情。在面对现实时,总是会动摇的。细节打败爱情,曾经的美好撞上柴米油盐酱醋茶也会变得不堪与虚无。汪文宣和曾树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们看似有着相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语言。实质上两个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对立面,因为他们的骨子里,就是根本不相同的。汪文宣从小成长于单亲家庭,是母亲宠爱着带大的。因此,他的性格自然少了属于男人的阳刚与坚强,更多的是怯懦与软弱。我们能从作品中看到汪文宣在他所工作的“半官半商的图书公司”受尽歧视,嘲笑和责难。书中, “他好像听见了同事们轻蔑的笑声。”,“除了钟老,谁都不理他,连小潘今天也不肯跟他讲一句话。”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而他对这一切不尊重的言语和行为的反应却是:“可是他连鼻息也极力忍住,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怕周主任会注意到他心里的不平。”,“他心想,大家都是忙忙慌慌,为什么单逼我一个人加倍工作?要是我今天不上班呢?你们就只会欺负我!这太不公平了’,可是他哼都不哼一声,只是温和地点点头。”他心里也有诅咒、反抗,可是这只能说是阿Q精神在他身上的体现。与之相对应的,和汪文宣处于同等地位的钟老,他是一个有趣的人,脸上常带笑容,和同事们处得不错,爱喝酒,爱说话。同事们不但没有因为他地位不高、无依无靠而去欺负他、歧视他,反而还称赞他会生活,会享乐。钟老并没有靠颐指气使、骄横跋扈来为自己在同事中赢得权威,他同样是一个善良的人,比如他常常关心作为弱小者的汪文宣,但他却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我们可以推断出汪文宣的这种表现和心理活动是因为怀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进而演化到别人看不起的地步,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汪文宣与周围环境的不和谐,不能仅仅解释这个物质的社会将他改变成这个样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的本性都那么懦弱,像汪文宣这种软弱到没有自我的也仅仅是少数。寒夜所折射出来的,也许不仅仅只是怯懦的汪文宣,热烈的曾树生。也许,还有你,还有我。

巴金《寒夜》观后记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巴金的《寒夜》。一个懦弱、压抑、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汪文宣,一个自恃清高、爱子胜过自己、控制欲极强的旧婆婆,一个生性犹豫、追求物质、自由、浪漫的花瓶曾树生,还有少年老成、不苟言笑的小宣,古道热肠、善良热情的老钟,以及代表压迫、刻薄、自私的科长、主任,代表冷漠、嘲讽的同事们,代表掌握权势、金钱、绝对自由的陈经理。《寒夜》最先夺我眼球的是懦弱的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周主任们”的刻意刁难让他时时刻刻处于内在世界的抱怨中,而这种抱怨也只存在于他的内心世界,他从未对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他少的可怜的两个好友也从未真正的将这些话说出口。他的内心抱怨着、咒骂着、不平着,却依旧行为上不差一点分毫。旁人的一声咳嗽,他人的一瞥眼神,都是“他们知道了”“他们都在取笑我”“他肯定讨厌我”的内心回应。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以及老好人式的自我压抑是导致他最终凄惨结局的根本原因,无论在哪个社会,这样的心理状态都是极不正常的。《寒夜》其次让我叹息的是婆媳之间的战争。为儿子牺牲了一切、爱他大过天的婆婆,将“姘头”媳妇儿视为夺了儿子的爱的敌人,而媳妇的名头不正、行为不端,是她对分走儿子关爱、且不符合大家闺秀的树生的反击名头。母亲对文宣的爱一点都不伟大,而是自私的,甚至是可怜的。母亲对文宣说“我不恨,我从来没有恨过她。”其实她对树生的感情并不是恨。从儿子的角度来讲,树生夺走了儿子的爱,这对将儿子视为一切的母亲来说是不可忍受的,而儿子对树生时时的爱——无论母亲从中说过多少“坏话”,文宣依旧被她“迷了心”—— 更是让母亲感到极大的失落;从女人的角度来说,母亲作为旧时代的媳妇,处处守规,处处吃苦,好不容易才熬成了婆婆,对她而言,媳妇就是听话的,只有经过千重万苦的媳妇才能过上稍微好点的婆婆生活。而树生作为新时代的媳妇,不从规不依矩,依旧潇洒而年轻,生活地比她这个婆婆还好,这样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于婆婆来说是不公平的。所谓的姘头、花瓶、不守妇道等名目,只是母亲失落之感、嫉妒之情的幻化武器。而树生其实也并非什么新时代女性。她所追求的新生活,其实只是物质层面,而精神上她是一个新旧时代交接处的失落之魂。她唾弃旧时代的思想——如她对婆婆想法的不屑,但并未真正了解新时代自由、自我的思想。她为汪文宣而在走与不走之间摇摆不定,可她犹豫的关键并不在于爱与不爱,而是应该与不应该;得知汪离世消息的那个夜晚,她徘徊在街头,“我会有时间来决定”,而其实“事情是不难决定的”,如何抉择她早已心知肚明,却始终在找一个能说服自己、悦服旁人的借口。她离开汪文宣是因为汪的病衰、婆婆的恶意、儿子的寡情,他们推走了她;她选择兰州是因为多金多情的陈经理、轻松而浪漫的生活工作,他们拉近了她,而她其实从未真正自己做过什么决定。她的离开有借口,她的选择有理由。但她并不明白自己是谁,这也是她总犹豫、徘徊的原因。她就像邯郸学步里没有找到自己步伐的人,也像偷穿妈妈高跟鞋和长裙的小女孩。她为自己装饰上新时代的外壳,却始终没有找到新时代的血肉。《寒夜》的结局的确耐人寻味。汪文宣死于胜利之夜,一直以胜利作为好生活曙光的他们却在胜利的鞭炮响起之时离别,这一衬托不禁让人抚掌叹息;而树生在得知消息之后徘徊于街头,也同样听到关于“胜利”消息的议论之声。从代表光明、遥遥不可期的胜利,到映着死之光的胜利,再到真正胜利后百姓的窃窃私语,“胜利”一词在书中出现多次,也就颇多意味了。巴金在后记中总说,书的主旨不在于批评主角们,而在于批评那个黑暗政府的统治,他强调这个政府导致了社会的紊乱,导致了好人无好报的恶果,导致了凄凄惨局。多重原因让我不喜在作品中以政治为因谈论评析,但是不同时期作品必然烙印着不同时期的痕迹,而在那样的年代,政治是无可磨灭的烙痕;但我也不赞同巴金将政治因素全扩至小说的说法,如前所述,这三人的性格状态决定他们的命运走向——虽然他们的性格多少受时代影响,如果他们活在现在,以这样的的性格剧本,恐怕也会重演这样的结局。政治是一个因素,但不应该被过度渲染。其实从这个角度,应当重新战时评定作家们的价值,重新评定小说、作品的价值。如序作者叶兆言所言,《家》是否真的好,还是因为表现着斗争而好,而好又应是什么标准?冰心、林徽因、鲁迅、巴金、茅盾、郭沫若等等作家,哪些人是真的好,哪些人只是被捧出来的,哪些人只是时代的片面缩影?或许这个答案没人能给,也不应该让别人给,而应该自己谈,自己揣摩,自己评析。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长夜难明赤县天——读《寒夜》

卒读此书,已不禁数次掩卷叹息痛恨以致落泪。他是一个怀有梦想的老好人,真诚、有正义心、上而对母至孝、中而敬妻如宾。“文宣”为名,真深得孔氏要旨。然而竟患肺病,贫困、家庭破裂,呕血而亡。“汪文宣”真有“枉为文宣”、枉为至贤的味道。她是一个怀有梦想、追逐和珍视青春的激进者,青春与活力从来没有消失于她的外表,然而对家庭的责任又让她心灵已不再青春。“曾树生”,暗示着昔日的活力湮灭于今朝。她只有五十多岁,然而老花、头发花白以致最终全白,她希望以封建的旧文化固守这个家,却被不断袭来的生活困境一次次击败,最后丧独子,凄楚地离开,不知所踪。“寒夜”是谁导致的 ?是家庭吗? 一开始,他在寒夜的街上犯愁,就是因为家里和妻子吵了架,她离家出走。而母亲又不接纳这个不守礼节的儿媳,以致他把她请回家后,家里的战争还不平息。这场家庭战役直到他患病才稍有缓和,可好景不长。而妻子远赴兰州,这斗争还以暗战的形式进行着,直到他死。看来寒夜之寒,缘于家庭。可是母亲之恨妻子,是因为她的放浪。妻子厌母亲,是因为她的管束。这很大程度上,是新旧文化的不相容的结果。母亲是知识分子,却是缠过小脚的封建知识分子。她重视家庭的尊卑关系,因而要求妻子对丈夫的绝对服从;她重视身份名分,因而不愿做老妈子的工作。她并非不能吃苦,只是以为知识分子的名头不容她涉足低贱的工作;她也因而厌恶儿媳在经济上高于儿子,不愿花费儿媳的工资来养家,因为在她看来,儿媳的诚意相助只是对其处境的鄙视和对其权威的挑战;所以她能据以攻击儿媳来显示自己的权威的方式也只有利用名分:儿媳并非明媒正娶,她只是“姘头”。同时,母亲的封建世界观让她难以接受新生事物。她抵触儿媳的各种新式生活方式,如外出应酬、打桥牌、送孩子上新式的贵族学堂、让丈夫看西医等。也让她骨子里相信上天为代表的彼岸世界。从而更加反对儿媳的享乐。然而妻子却是新式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她进步、有理想,重视平等的社会关系和自由的生活以及爱情,热爱青春和事业。在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她的内心是苦闷的,她于是通过表面的青春——交际、应酬、打牌、去咖啡馆来欺骗自己,求得对梦想未竟的失落心情的补偿。然而母亲却阻挠了她。这让她害怕回家。因为家让她看到了现实的自己。她于是更加远离家庭,早出晚归,让浮华迷醉自我。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更让母亲难以接受了。于是矛盾愈来愈深。家庭的矛盾,反映了新旧交替年代中,新旧文化的矛盾。并且具有普遍代表性:代表了广大知识分子之间的文化斗争和他们每个人内心的新与旧的自我矛盾。但是,矛盾并不仅限于此。这种新旧盾本不该如此激烈。真正使之激化的,是现实社会生活本身。而汪文宣就代表了这个现实。如果汪文宣有权有钱的话,母亲的名分上的自卑感必然荡然无存。而妻子的大办教育的梦想必然实现,那么她的青春,照她所言,也不会浪费了,她也必不会以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自我掩饰,至少形象上不会给母亲留下过坏的映像。然而汪文宣穷困而没有权势。他有足够的才气,有足够的正直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然而他始终在下位徘徊。因为他过于正直了。他不愿媚上,他自立自强。于是他的才气便为机械化的、毫无自由的日复一日的工作所禁锢,他的心也便为虚假、谄媚、自私、冷酷所中伤。这一层的不得志,再加上家庭关系的扭曲,让他首先在精神上垮了下来,随即生了重病。妻子认为他的失败是因为过于老好、懦弱,可真正让他失败的却是社会,而真正损失了的,也是社会本身。社会应当让人们尽其才来去在其中打拼的,可是这个不合格的社会却让无能、腐败、投机和谎言占了上风,让它们肆虐在真正有能力者的头顶。“你应该看明白了:这个年头,人是最不值钱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良心没有丧尽的读书人……”此言得之。这个不合格的社会也因此而变得更加不合格:失去了真实的创造者,而靠虚无度日,只能日益堕落。战争来了,只能封锁消息来求得短期的稳定。这种亡羊补牢的行动,开始得恐怕也过于晚了。他的懦弱,与其说是由于本身,不如说是由于社会。在那样一个变异的社会,为了生计,自然不能发表什么不满,于是出于累卵之境的他,对周主任的眼睛只能是在心底愤恨、对同事的嘲讽也只能假装视而不见。这简直是悲哀。心中的痛苦只能埋藏得更深。而对于家庭呢,只能说是出于爱。母亲和妻子都十分爱他,他也因此爱她们。她们互相攻击,他却处于维系家庭而把压力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要知道,贫穷的家庭更加吃不住这等矛盾。双重的痛苦加之于心而不能言之,他只学会了借酒、借梦境来派遣和抒发不快。要知道这种无私的爱是何等伟大,然而它在那个社会中竟无生息之地。他反而并非懦弱的人。同学唐柏青、同事钟又安相继死去、妻子又写信说离开自己,他的心理防线就这样一道道地被打破,然而他最终并未放弃生的希望。当母亲说到死时,他悲愤地说:“我们没有抢过人,偷过人,害过人,为什么我们不该活呢?”这是正义的勇士在向不公的世界抗争啊,这种生活的欲望怎能同“懦弱”挂钩呢?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要求着公平,悲愤地抗争着现实的命运。就连孩童也被恶寒所拘。小宣的麻木冷漠和少言寡语的过度成熟及病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个社会不仅毁灭了人才、毁灭了梦想,还毁灭了最朴实的爱。不准爱和梦想进入,焉得不寒,又焉得不黑暗?寒夜就是那个社会。寒夜,是指一种生理上的寒冷与黑暗,更指精神上的苦闷和无助,同时还是一个用冷酷无穷无尽地折磨人的时代。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认识‘将来’,‘将来’像一张凶恶的鬼脸,有着两排可怕的白牙”。时代的可怕和黑暗,让人不相信将来。书的最后只有难明长夜:“她需要温暖”。这怎么不是那时每个真正的人的心声呢?文中的现象是值得审视的,其悲中之愤,正如发硎之剑,直刺社会、直刺人心。这是读书人的血泪史,又何不是每个贫民的悲哀呢?那个“炒米糖开水”的冰冷喊声数次在寒夜的最深处响起,不正在控诉着社会的非人道吗?这一家人一开始总把不幸归乎日本侵略,于是数以“抗战胜利”自慰,及至抗战真的胜利了,他们有有何改观?只是汪死、母迁罢了。不幸在于何处呢?作者以胜利庆祝日与汪文宣之死同日来引导我们思考。这本书的艺术方面有很大的特色。首先是象征和隐喻。整个环境都作为了喻体。寒夜、老鼠、路、雾、雨、蜡烛、屋内的灯光和停电后的屋子、母亲卧房的门、红灯……都有一定的寓意。构成了整体的幽暗、昏黑、寒冷、凄怆、孤寂、迷茫的色彩。象征了社会的难以捉摸和冷酷、可畏。梦境作为象征者,有预兆和谶语的色彩。比如汪文宣做的第一个梦,梦到妻子和母亲矛盾的极端凸显,再如后来梦到妻子离去等等。其次是大量的心理描写。文章通过景物移情、心理独白、人物书信、人物感官上的刺激和梦境来显示其心理活动,甚至大段故事情节都在意识流动中展开。而心理描写的主要对象又在他和妻子之间跳跃。从而剖析了二人的矛盾和联系。尤其是感官和梦境,使得情感更加真实和打动人心,用英语中的一个词形容较好:empathetic。如他的病痛和心理负担二者的表现,就主要以感官和梦境为媒介。最典型的莫过于唐柏青之死和钟又安之死了。对于唐柏青的死,作者并未作正面描写,而是以现场汪文宣的感官刺激为支点进行表现,有适当转换为半知视角的感觉。先是声音“轰隆隆”,接着是尖叫,接着是眼前的模糊,之后是“仿佛”的猜测,之后便宕开一笔,转向人群。看似不连贯的片段组合成一个通过想象即可完整还原的场景,同时景象本身的破碎感又加重了情感上的恐怖、悲恸。然而对这种悲痛,作者并不仅限于现场的描绘。后来汪便生病了,脑中时时出现的幻象不断敲打着汪,也不断刺激着读者的心。这同时也为其噩梦创造了氛围。以致他分不清梦与醒。他的回避的态度可见于此。再说钟又安的死。没有直接描写,只是间接地通过同事的传言得知。这又突出了人际关系的冷漠。汪在钟的葬礼上把花圈上的名字看成自己的,正是一种幻觉,显示了深深的畏惧。在结构上,又有双线的意味。一条是抗战,一条是汪文宣调整家庭和工作矛盾。开始二者处于平行状态,后来二者有了极大的冲突,这种整体结构上的冲突显得尤其剧烈。在浪尖之上,主人公死去。悲剧性在此得到升华。胜利、死亡,一喜一悲,发人深省。所有的事情都不该发生,但悲剧却在一个没有抢过人,偷过人,害过人的忠厚知识分子身上。同时这不是个例,包括唐、钟、汪母、树生在内的所有正直肯干的诚实的知识分子以致千万贫苦百姓,都冻死在、或挣扎在、或即将惨死在这寒夜。这就是寒夜,其中生活的人,需要温暖。

无尽寒夜

从妻离家开始,汪文宣的家就染上了重病。这病却是有些没来由,以至于零星的几个人组成的小家看起来和患病前一模一样。很多人说汪文宣软弱,我并不这么认为。这种生如死灰的日子容易有办法去改变吗?在漫长到窒息的争吵中,这一家人不以这种方式互相磨损着对方的情感直到整个家彻底毁灭,又能怎样做?这种平淡的冷漠究竟要怎么去排遣呢?我以为,解决的方法看起来是存在的:树生和陈主任调去兰州任职,文宣母就不会再因为儿媳发生争吵,整个家庭在经历了变革的阵痛之后终会获得平静。这种结局最后也许会给汪文宣带来深深的痛苦,但是对于每个人都是最好的结局。但是我忽略了一个事情,汪文宣才是整个家的核心。只要他痛苦,就没有别人能愉快地过活。那重病是汪文宣埋积多年的病,这种病一直都在悄悄地噬着他苦心维系的平稳生活:妻子和母亲无休止的吵架,同事们阿谀奉承的嘴脸,拿着无法补贴家用的微薄的薪水。他只是看着这一切的发生罢,甚至有些得意自己的清高和冷静,颇有些文人的自负。他了解自己的生活中出了问题,却惧怕改变。疾病爆发了,而他仍浑然不觉,妻子早已成为了整个家庭矛盾的顶点,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旧家庭的第一个“叛逃者”。但是汪文宣将这一切理解为一次再正常不过的争吵,甚至每一次他都选择理解为再正常不过的争吵。他不知道这一切生活就要崩塌了吗?我想他是知道的。汪文宣有着文人的软弱和敏感,妻子和整个家庭的变化他绝不会毫不知情。但是他选择的却是熟视无睹,这是潜意识里的自我欺骗。假如能不去改变,汪文宣绝对不会去改变,这一点不论给他多少次机会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他一个区区文人,拿着微薄的薪水。就算是想要去改变,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在这种绝望之中,他做出了愤怒的独白:“我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没人真正关心到我!各人只顾自己。谁都不肯让步!”他的自我主义使他只感受到其他人对于整个家的冷漠和自私,但是他却不肯多想:或许这个家就是因为每个人都已经为他牺牲了一部分,才能勉强苟延残喘到现在。但是,这所有的愤怒在他看到树生和另一个男人说笑打趣之后全部消失了。那份光景不让他惊讶也不让他愤怒,就像他早已经知道了一样,只是第二次又看到同样的画面。他感受到的是心痛和对失去的恐惧,这种内心的自卑感使他无力去反抗事实。于是在那几秒里,他的潜意识已经对那个男人妥协了。不,重新去考虑的话,那真的是自卑吗?纵使他深深明白自己不能带给树生充满西方浪漫色彩的爱情,他也绝不至于这么快向另一个男人低头。实际上,使他认输的不是那个男人,而是他的妻。他太爱自己的妻子,以至于在母亲面前一直为妻子辩白,他又怎能不知道树生是自由多情的女人呢?大学时对自由的追求,树生又从未失去。又如女人对虚荣一向毫不反感,那一刻他感觉到是自己束缚了树生。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虽然是主动地放弃,但是在放弃中又带着强烈的自我牺牲的愿望。也就是为了另一个人的幸福,完全割舍了自己的底线。有的人说这是软弱。但是不对,这是情到深处的愉快牺牲感,这和英雄主义一样。在放弃中他又是怕。理智的时候他愿意让树生离开自己,感性的时候又像一个小孩一样央求她不要离开。他对于树生的爱怎么能和对母亲的感激去相比呢?汪文宣也很清楚,在树生的回信中树生自称“忙”到底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他盼望的树生是他的黎明,是他在寒夜里唯一的光。然而终究是这光摧毁了他。事实最后也确实证明了,“忙”这个措辞只是一切内心复杂独白的掩饰。树生的长信使他由期待激动到疑惑到痛苦万分。最后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像是死了一样。难道树生还有什么说的不明白吗?汪文宣终于从漫长的自我欺骗中走了出来,一切也正合了他母亲的话。他陷入了更寂寞的寒夜,而且这寒夜里没有光。不论树生是否离开汪文宣,他的母亲都会是至始至终的失败者。遗憾的是,他的母亲终未能晓得这一切,她赌气的话刺穿了汪文宣的心:“我原说过,她不会和你白头偕老的。现在怎样!我早就看透了她的心了。”。人生多么可笑啊,真正的伤害竟如此都来源于最爱自己的人。汪文宣心如土灰,他的母亲却忘了同情自己的儿子,而是露出了胜利的笑。我真的很喜欢汪文宣给曾树生的回信,因为假如是我自己写的,恐怕也是这个样子。这里也想以此解释一下用情的深度。我们并不是要去评论在这封信中汪文宣有点心机还是怎样,就是单纯地欣赏一个男人面对着一份失去了的情感的最后告别:收到来信,读了好几遍,我除了向你道歉外无话可说。(虽然是开场的道歉,但是这道歉中却带着爱情中特有的妥协。即我知道虽然是你放弃了我,可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先向你道歉。读了好几遍,用以表明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对树生的尊重)耽误了你的青春,这是我的大不是。(客气地责备自己,便于引出给后文一个原因。其实汪文宣虽然不觉得是自己耽误了树生的青春,但是他已经深刻了解自己和树生没有任何未来。内心里因为爱情,带有了莫名的愧疚。)现在的补救方法,便是还你自由。(“还”这个字用的多么可笑,他多么希望树生陪在自己身边。而且,就算是树生要离开,何必用他来还呢?文宣只是没有什么别的可说的,他尊重树生的决定,也无奈地被动地接受树生的决定。或许看了回信以后,树生并不会很难过。然而这简短的一行字,需要文宣下多么大的决心啊。)你的话无一句不对。(文宣已经绝望到放弃了自我的一切主观感受。他太累了,也不想去争辩,之前的封封长信只获得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岂不悲哀至极?)一切都照你所说办理。我只求你原谅我。(他深知两个人的距离已经使树生遗忘了自己,这种遗忘不是思维上的遗忘,而是情感上的遗忘。也因此更为恐惧,实际上这种原谅已经不重要了。他深知,不论曾小姐是否原谅他,她最多也就只剩下心怀愧疚了。)公司已允许我复职,我明日即去办公,以后请停寄家用款。我们母子二人可以靠我的薪金勉强过活。请你放心。(叙述近况,理性而富有奉献精神,让树生安心地追求自由的生活。后来也确实是证明了,树生只是用自己寄回款的做法来减轻良心上的负担。在文宣看来,这是完全不必要的,他也不愿意让树生看不起。)这绝非赌气话,因为我到死还是爱你的。(最后的表白,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也许再也没有这样说的机会了。便以此告白来表示自己的真心。)祝幸福!(富有完全牺牲精神的三个字,自己的幸福已经彻底毁灭了,还努力地祝别人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爱实际上已经放下一切了,完全不求任何回报。)文宣**日也不晓得树生小姐理解到什么程度,或许她也不必理解吧。残酷的是:你何必去强迫一个快乐的人思考活着的意义呢?作者:思勉2017年冬日寒夜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声明出处,谢谢。

《寒夜》——不算批评

想要对这篇小说写点什么的时候,脑中忽然想起不知谁说的“小说是没法概括的”,当时我并不认同,因为这与我在叙事学里学到的知识相矛盾。然而当我提笔想要写个《寒夜》的故事梗概时,却突然不知该从何写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巴金笔下的那些人物:汪文宣、曾树生、陈奉光、唐柏青、小宣、母亲、钟又安,他们苟活在抗战的动乱年代,饱受着现实碾碎梦想的沉重打击,每天提心吊胆,唯唯诺诺只为了能在乱世安身立命。汪文宣和曾树生的故事因为时代背景的烘衬而更加使人感概惋惜。否则一个不得志的肺结核患者的中年危机又能引来多少人的关注呢?然而在战机不时在头顶飞过,警报随时可能拉响,日本军队随时可能进城屠杀,人们朝不保夕的时候,汪文宣的遭遇则被打上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汪文宣,曾树生,一对思想先进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生子。他们怀着共同的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想。战争的炮火撼动了美好的希冀。汪文宣到报社当校对员,每个月领着微薄的薪水。曾树生,在银行任职,每日应酬不断。刚开始他们还是有希望的,他们相信,只要战争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然而前线传来的或好或坏的消息,公司同事街坊邻里焦躁不安的议论猜测像是慢性毒药,侵蚀了两颗年轻鲜活的心。他们的心,一如重庆寒冷而雾气弥漫的冬夜渐渐地变得冰凉,简直要结成冰。汪文宣是无计可施的。懦弱的性格叫他只会逆来顺受,纵然他心里叫嚣着控诉者不公平的时代,不公平的生活,却不敢付诸一点点的行动。这样的他总是被叫做“老好人”,这个称呼有时是称赞,有时却像是讽刺。公司里面对上司的欺负,同僚的讥笑,他声也不吭。在家里面对母亲和妻子,他更是夹心饼干,只能一味地劝说,一味地妥协,却不能狠下心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被一个女人深爱是幸福的,被两个女人同事深爱着是痛苦的,尤其当这两个女人代表着新旧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曾树生和汪文宣终是不同的。生活让她绝望,可她却挣扎着想要摆脱这种绝望的境地。她厌倦了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厌倦了同汪文宣的母亲吵架,甚至厌倦了“战争结束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说辞。他想要改变,她需要一扇能让她看到生活希望的窗,他还年轻,她需要感受到血液流淌沸腾的活力和生机。我想她是爱着汪文宣的,然而现实的生活让她感受不到“爱与被爱的幸福”,相比于爱,她更希望好好的活!陈奉光的出现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可能。她一面享受着在陈奉光为她编织的理想的生活前景,另一面她的情感和良心不断的谴责她的“自私”,紧紧地把她捆绑在三楼那间常常断电的破房子里。她犹豫着,彷徨着,不断地在“希望”和“绝望”中徘徊,她拿不定主意,只有上头下了明令调她走她才愿意跟着陈奉光到甘肃。她本能地想要为自己的“背叛”开脱,她不愿为着她的离开承担一点点良心上的不安。我也是被逼无奈,上面的命令下来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真的要我辞职不干,那么文宣的病怎么办,小宣的学费怎么办,一家人的生计怎么办,我有什么错,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我没有做出一点点对不起文宣的地方。是的,我是坦坦荡荡,清清白白的,我离开反而可以给家里带来更好的生活。于是在无数寒夜中的一晚,她走了。曾树生走了,带走了汪文宣生活最后一点儿光明。此后的离婚书信,渐行渐远不过是让一个冰封的心冻得更加结实而已。汪文宣不愿再受树生的救济,他回去上班,偶尔唐柏青的声音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完了,我完了”,他的病一天天的加重,有时候他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可有时候,他有感到愤懑不平,觉得为什么自己就要受着命运的欺辱,凄凉的死去。唐柏青死了,现在他公司里唯一的朋友钟老死了,霍乱这样轻率的夺走他的生命,没有预告,也不留一点痕迹。钟老这个在故事中迟迟未露名字的人,第一次以全名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重又安。又安,谁说不是呢,在这样的世道下,唯有死才能再次给人带来平静和安息。而汪文宣也未逃离他一死的结局。那一晚,人们欢天喜地,燃放鞭炮庆祝抗战的胜利,在三楼的那间小破屋里,在母亲和小宣的悲凄中,汪文宣,他也走了。或许,汪文宣不敢奢望曾树生会再回到那间小屋。但她回来了,或许是想起了“战争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希望,或许是是为了曾经的一点念想,她接着两周的假期回来了。她敲了敲门,应门的却是二楼的张太太,物是人非,她得知了文宣的死讯,母亲和小宣不知所踪。或许他们回了昆明,去投奔不知是否健在的亲人,她想到她的儿子,犹豫着是不是该把他接到自己身边,犹豫着该到何处寻他。她得知他们为了筹到船费,摆地摊儿变卖家当。她要去寻他们吗?向当初无法决定要不要离开一样,她再次拿不定主意了。战争结束了,生活不是该好起来了吗?然而曾经的那个男人不在了,现在身边的那个甚至不是道她还有个儿子。她在一片黑暗中下楼,她看见楼下的地摊儿,她突然不解自己有什么理由要在地摊前忍受寒风吹打。再一次,她选择推脱,还有时间,她这样想,她不知道这不过是为心中做好的决定延迟了执行的一点点可怜的时间而已。然而,她又有什么错呢?她求的,不过是这漫漫寒夜中的些许温暖罢了。

有什么好悲哀的?

故事一开始矛盾就已经发生了,无从了解汪母跟儿媳冲突的源起。但是一个不上进不努力各种消极的人,生活过得穷困落魄,有什么值得同情的?是别人耽误了他吗?还是别人坑了他?还说什么理想,热情,我呸!他也配?这种人放哪个时代都是那个样子,别把责任推脱到什么社会什么制度上。只举一个例子,一次停电,引起曾的抱怨,问汪什么时候可以不过这种生活。汪是怎么答的?他说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我去,这尼玛放到今天,不就等于说是等到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吗?(当时战事正是最艰辛已经退无可退,连他供职的单位都准备再迁往兰州。)各位,如果现在真这样忽悠妹子,你们觉得合适吗?尤其考虑到曾的个性。“我烦得很。宣,你说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不过这种生活?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过得好一点?”  “我想,总有一天,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

《寒夜》

好久没有心思读一本小说了,为什么拿起它读是因为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我需要为它准备5分钟的展示,我要用5分钟,让大家知道巴金写过这样一部小说,读过它,或许对你的思考和人生,会有一点帮助。读到开头我就有点后悔,因为这部小说太压抑了。实在是呼应标题。寒夜,寒冷的夜,最绝望不过如此。小说通篇都是死、病、脸色不好、睡一会儿吧,忍这种压抑的词。读一会儿真的是透不过气来。主人公汪文宣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他善良老实,多病、懦弱,有一副好心肠。他的优点是心太好,从来只想到别人,不顾自己。缺点是太懦弱,懦弱到失去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和气概。生活的重压下,他认输了。他太懦弱,以为的善良和爱,却无法带给生活一点生机和希望。当然,这也有社会现实的压迫这个客观因素。总而言之,他是可怜的,也是悲惨的。汪文宣的母亲,是我想象中的大部分男人的母亲,一个典型的婆婆形象。护自己的儿子,看不惯儿媳妇。她最初是让我讨厌的,因为她只顾自己的心情,根本不考虑儿子的两难。然而到最后我也是同情她的。因为她确实可怜,也确实有很强的牺牲精神。她吃了太多苦,也吞下了太多生活的绝望。那最初的脾气,也就顺带的原谅她吧。曾树生,一开始我是讨厌她的。我觉得她一点儿都不懂得体谅自己的丈夫。我竟会站在汪母的角度,看到骂她的话竟暗暗点头觉得很出气。自由这个东西,一个人找就能找到吗?为什么一定要抛弃自己的丈夫独自去寻找自由?她为什么要表面装着关心自己的丈夫实际上却什么真正的忙都不帮呢?如果真的没有爱了就果断一点,为什么还要给汪文宣留下希望?追求自由本来是件很美好的事,但不知为什么,在这本小说里就显得那么可笑,那么不负责,那么轻率。这本书反应了很多人性复杂和矛盾的地方。汪文宣爱树生,可是没有给她她想要的,所以无法得到她的爱,哪怕年轻的时候他们真的相爱过。汪母也爱文宣,为他付出了很多,但却只有增加他的各种痛苦。有这样一句话,多少人在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的事情。这本书真的很压抑很绝望,甚至让我觉得,你看,人活着,真的就是可以痛苦到这个程度的。最绝望莫过于生不如死,又无法死,死还担心自己的死会伤害到爱自己的人。这真的是太纠结,太痛苦了。“我没做错任何事,为何会这样。”这是书里的主人公反复呐喊的,声音是那么倔强又那么弱小。好像同样的,张国荣也曾这样问过。韩寒在博文里回答道:因为你没做错任何事,所以就是这样。我就觉得无语了,这算什么?难道只有作恶才是通往快乐的途径吗?这让我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不要以为你没做错事,就应该得到什么。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努力了,不应该期望成功。你付出了,不要期望回报。但是你还是必须努力必须付出,因为这就是我们生存的方式。现在的时代好了很多,至少我们还是能够相信,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我从不担心努力了不会有收获,我只担心自己不够努力,或者不确定想为什么而努力。一个人,首先要懂得自己,懂得自己的诉求,才有可能向外界索取。得到与否,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活得明白,知道什么是在乎的,什么是摈弃的。一句话,我还是很感激。

悲伤的死去

  汪文宣最后还是死了。我合上书,仍能感觉到那夜的寒冷。  他因为战争,背井离乡,带着母亲妻儿在城市中艰难的生活。他从未报怨过战争,而是选择了隐忍的过完一生。哪怕生活对他再怎么不公,他也不会有一丝的反抗,他只会把话藏在心里。  公司里的刻薄的主任哪怕是一声不经意的咳嗽都会让他心惊胆战。他小心的工作,每一天都像是在忍耐一样,看不到希望。  唯一能让他高兴的只有他的妻子,树生。  树生是位美丽,活泼,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女人。他们在逃难之前应该有着一段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那时候的他们都年轻,都有着美好的理想。  汪文宣深深的爱着这个女人,可他的母亲却无时无刻不在恨着这个女人。她讨厌这个女人天天在外面应酬,讨厌她不干家务,讨厌她不像个妻子的样子。可即使这样她的儿子依然那么爱这个女人。  其实树生并不是不爱文宣,只是她太爱自由了,她不想把一辈子都耗在这间阴冷的没有生气的房间里。最后还是选择了自由。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每个穷苦的人都活的很无奈。最后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好日子马上就会来了。可是,第二天,当他们醒来的时候发现生活并没有变的更好,甚至更坏了,东西比以前更贵了!  如果你是他呢?  

寒夜,谁之过

寒夜,我最初看的不是巴金先生的原著,对于他的影响多来源于影视作品。但这个作品还是有很多令人唏嘘之处。宣和树生本来是两个相爱的人,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连汪母也是如此,但在日军侵华的特殊背景下,一家人颠沛流离来到重庆。宣的很多“不合时宜”的言论使得他一再在事业上受挫,饱尝人间冷暖。而树生则截然相反在银行发展的很好,开始注重穿衣打扮,参加应酬,收入日丰。汪母对儿媳妇的早出晚归,喜好打扮十分看不惯,加之宣的事业不如意,更使得汪母对树生的种种横加指责。树生受不了婆婆的看不起,受不了丈夫的无能,受不了生活的贫困,就同年轻的主任飞去了兰州。但作为一个妻子,她是洁身自好的,她并没有做对不起自己丈夫的事;作为一个母亲她又是尽责的,她没忘记自己儿子的学业,按时往家里寄钱。当他满怀希望和思念的回到家中,宣已经因肺病离世,汪母和儿子小宣也不知所踪。宣的不幸,同时也是树生的不幸,是汪母的不幸。而这一切的不幸的源头是谁呢?如巴金所说的这个怪诞的社会;宣的善良,软弱,既自负又自卑的性格;汪母的固执,守旧,不理解不宽容;还是树生的不隐忍。从任何一个角度我都能理解,他们的每个人,喜欢他们每一个人。宣是很有才情的人,特别是当他说到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不似他平时的样子。如果他也随着这个社会逐流的话,也许会变成另一个周立煌,张华飞,那宣就不是树生说钟爱的宣了,但这样的宣,必然是个悲剧。而另一方面,在母亲和妻子之间,他又是那么的软弱,逆来顺受。让人无不叹息。 当他面对上司的刻薄,同事的鄙视,妻子的抱怨,他唯有一味的自责,永远不懂得反抗。妻子终于忍受不住他的怯弱,她甚至宁愿他打她骂她也不愿意他不做=作声,然而他还是没有半句怨言。面对母亲对妻子的诋毁,他也是毫无责备别人的意思。在抗战这样特定的环境中,作为一个小小职员的汪文宣,我想他有这样的境遇又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他最后惨死的结果又是与他怯弱的性格紧密相连的。一个连自己真实想法都不敢表达的人有时候想想狠一点也只有死了算了。   在汪文宣身上,在剧情当中,我会不自觉想到现实中的我们。我们有时又何尝不是像他那样呢。优柔寡断,怯弱,怕事,苟且偷安,逆来顺受……人性的种种弱点一览无余。再说汪母,作为一个受过教育,早年丧夫的旧时代女性,她对儿子宣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爱的太沉重,太固执,太自我。当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你又怎么能要求她能接受一切的新事物呢,对儿子的不幸,归咎于媳妇,这是自然的。如此爱之的他,你能让她把儿子的失败归咎于儿子自己吗?宣尚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有点怪诞的社会,何况是汪母呢。对汪母宽容一点吧,这个老人在晚年失去了儿子,有什么能比这更不幸的呢?树生,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年轻,漂亮,有思想,能干,这一切都是她的优点,但在宣的失败面前,这一切却都那么的刺眼,成了缺点。在那个社会里,尤其如此,但在现在的社会里,也是如此呀。也许这是摆在很多优秀女性面前的一个难题吧。看过了《寒夜》只想一声叹息,谁之过呢?

寒夜

在《寒夜》之前,读了《憩园》。 跳过了《第四病室》,来读《寒夜》。《寒夜》与从前我读过的巴金先生的作品大不一样,整部小说弥漫着死亡与悲观的气息,叫人透不过气来。作品的背景是抗战期间,地点是重庆,主人公是一对自上海逃难至重庆落脚的一对年轻夫妻:汪文宣与曾树生,还有汪文宣的母亲。文宣与树生结婚14年,儿子小宣13岁;本是有着理想的年轻人,读教育出身,想办教育,办好的学校。抗战期间,背井离乡,逃到重庆,放弃了一切曾经的梦想。文宣在一间半官半商的公司当校对,树生在一家银行上班,以汪母的话来说,是当“花瓶”。小说的主线为文宣在1944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的经历,如果换一句话来说,也是文宣走向死亡的经历,字字句句为录。 小说中的人物皆无望。我曾经读到,有人讲这是另一个“双面胶”的故事。诚然,小说中的大部分的情节是关于汪母与树生之间的婆媳关系。汪母看不惯媳妇,媳妇也无法讨汪母的欢心,文宣则夹在二人之间,试图两头讨好,却屡屡失败。只是小说开篇不久,文宣就已经怨愤的叫道:“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呵!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各人只顾自己。谁都不肯让步!” 莫说汪母爱自己的儿子,汪母根本不曾了解文宣究竟需要什么;她从来不曾看到过,文宣爱着树生,文宣的大部分快乐来自于树生的陪伴。莫说汪母爱树生,当她用恶毒的言语骂树生的时候,她看到的只是她自己。爱,是成全;汪母根本不会。而文宣呢。文宣怨愤地叫道“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他自己又曾真正的关心过他人。文宣有一条好心肠,毋庸置疑。可是他几乎是个废物。真抱歉,讲出这么重的字眼。在小说记录文宣经历的这段期间,他可曾真正的帮助过一个人?他可曾有勇气试图解决母亲与树生之间的不合?他可曾真正的为了改善家庭的环境而做出些什么?他可曾真正努力为母亲,为妻子,为儿子真正带来过快乐和喜悦?他所有的行为几乎可以概括为:忍耐和哀求。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文宣,通等着别人成全他自个儿。至于树生,小说的结尾中说道“她为了自己的幸福,却帮忙毁了别一个人的……”不晓得,小说的意思是什么。树生,留下来,只会让那一个不知爱,一个等着别人成全自个儿的人来拖垮自己,然后三人一同在生活中毁灭。只是对于小宣,树生的不负责任,将让小宣成为第二个文宣。无望。没有人有希望。小说中颇死了几个人。唐柏青的孩子气的太太死了,难产死的;唐柏青死了,被汽车轧死的;好心人钟老死了,因为染上了霍乱死的;当然,文宣也死了,肺病死的。小说将文宣染上肺病,病情逐渐加重,到他病重到无法发声,靠纸笔与母亲交流,一点一滴如电影一般在读者面前。写到这里,我想起当初读《憩园》的时候闪过的念头。在《憩园》中,姚先生的前妻留下一名14岁的儿子,姚先生娶了新太太之后,姚太太一直试图好好养育小虎;无奈小虎的外婆家从中作梗,而小虎又被姚先生娇纵,成为了一个自私,懒惰,势利的孩子,成天只知赌钱打牌耍子,简直无可救药,甚至成了姚先生与姚太太之间的定时炸弹,终将影响他们夫妇的关系,以及姚太太的未来。读到这儿的时候,脑中曾经一闪念:如果小虎死了,就没有这些危险了。自己也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没想到,小虎竟然真的最后溺水死了。当时我想,是不是作者觉得人的性格定型之后,尤其是某些“坏”定形之后,是无法改变的,这样的人只能一路拽着他人的腿,除非有别的方法解决。而在《寒夜》中,唐柏青不一定要被车轧死的,那位好心的钟老根本不一定要染上霍乱而死的,而他们都死了。在那个环境下,人,知识分子,皆被拖死。...” 在《憩园》中,身为作家的主人公想“给人间多添一点温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憩园》出版于1944年,而1948年抗战胜利后的作家却写下了更多的死亡。 巴金先生在1948年一月为《寒夜》写的一篇后记中说道:“...我只写了一些耳闻目睹的小事,我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我只写了一个渺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但是我并没有撒谎。我亲眼看见那些血痰,它们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际,它们逼着我拿起笔替那些吐尽了血痰死去的人和那些还没有吐尽血痰的人讲话 作者只是写了他所看见的他所经历。唐柏青的死,钟老的死,文宣的死皆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梅表姐的死,小虎的死。作者对于环境对个人影响之悲观,可见一斑;而这些也不过是来自于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也许我们没有看到。 甚至当作品中战争的背景被拿掉,都未曾给予人希望或慰藉。1945年九月三日,抗战胜利日,欢笑日,文宣在“这一天晕过去三次,而又醒了转来。他觉得已经到了一个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的顶点了,他愿意死马上来带他走。”终于,夜晚八点钟的光景,当街头锣鼓喧天的时候,文宣紧紧捏着母亲与儿子的手,咽了气。抗战胜利后,人人抢着回家,买不到船票,当黄鱼,上了船还给人抓下来,方太太说“胜利是他们胜利,不是我们胜利。我们没有发过国难财,却倒了胜利楣....."胜利,也没有希望。文宣去给钟老上坟的时候,他望着献给钟老的花圈,“他揉眼睛,用力擦眼睛。怎么花圈上写着他的名字:文宣!他定了定神。他看错了,那里明明是‘又安'两个字.....” 花圈上面是文宣,是唐柏青,是钟老,是很多很多被毁灭的人的未来。也许巴金先生在为他的三个得肺病去世的哥哥送行的时候,也如文宣一样,将花圈上的名字曾经看错。不过,巴金先生很长寿。 读罢,胡言乱语,更找不到结语,就这样吧。

无关批评,一点感想罢了

想要对这篇小说写点什么的时候,脑中忽然想起不知谁说的“小说是没法概括的”,当时我并不认同,因为这与我在叙事学里学到的知识相矛盾。然而当我提笔想要写个《寒夜》的故事梗概时,却突然不知该从何写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巴金笔下的那些人物:汪文宣、曾树生、陈奉光、唐柏青、小宣、母亲、钟又安,他们苟活在抗战的动乱年代,饱受着现实碾碎梦想的沉重打击,每天提心吊胆,唯唯诺诺只为了能在乱世安身立命。汪文宣和曾树生的故事因为时代背景的烘衬而更加使人感概惋惜。否则一个不得志的肺结核患者的中年危机又能引来多少人的关注呢?然而在战机不时在头顶飞过,警报随时可能拉响,日本军队随时可能进城屠杀,人们朝不保夕的时候,汪文宣的遭遇则被打上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汪文宣,曾树生,一对思想先进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生子。他们怀着共同的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想。战争的炮火撼动了美好的希冀。汪文宣到报社当校对员,每个月领着微薄的薪水。曾树生,在银行任职,每日应酬不断。刚开始他们还是有希望的,他们相信,只要战争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然而前线传来的或好或坏的消息,公司同事街坊邻里焦躁不安的议论猜测像是慢性毒药,侵蚀了两颗年轻鲜活的心。他们的心,一如重庆寒冷而雾气弥漫的冬夜渐渐地变得冰凉,简直要结成冰。汪文宣是无计可施的。懦弱的性格叫他只会逆来顺受,纵然他心里叫嚣着控诉者不公平的时代,不公平的生活,却不敢付诸一点点的行动。这样的他总是被叫做“老好人”,这个称呼有时是称赞,有时却像是讽刺。公司里面对上司的欺负,同僚的讥笑,他声也不吭。在家里面对母亲和妻子,他更是夹心饼干,只能一味地劝说,一味地妥协,却不能狠下心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被一个女人深爱是幸福的,被两个女人同事深爱着是痛苦的,尤其当这两个女人代表着新旧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曾树生和汪文宣终是不同的。生活让她绝望,可她却挣扎着想要摆脱这种绝望的境地。她厌倦了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厌倦了同汪文宣的母亲吵架,甚至厌倦了“战争结束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说辞。他想要改变,她需要一扇能让她看到生活希望的窗,他还年轻,她需要感受到血液流淌沸腾的活力和生机。我想她是爱着汪文宣的,然而现实的生活让她感受不到“爱与被爱的幸福”,相比于爱,她更希望好好的活!陈奉光的出现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可能。她一面享受着在陈奉光为她编织的理想的生活前景,另一面她的情感和良心不断的谴责她的“自私”,紧紧地把她捆绑在三楼那间常常断电的破房子里。她犹豫着,彷徨着,不断地在“希望”和“绝望”中徘徊,她拿不定主意,只有上头下了明令调她走她才愿意跟着陈奉光到甘肃。她本能地想要为自己的“背叛”开脱,她不愿为着她的离开承担一点点良心上的不安。我也是被逼无奈,上面的命令下来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真的要我辞职不干,那么文宣的病怎么办,小宣的学费怎么办,一家人的生计怎么办,我有什么错,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我没有做出一点点对不起文宣的地方。是的,我是坦坦荡荡,清清白白的,我离开反而可以给家里带来更好的生活。于是在无数寒夜中的一晚,她走了。曾树生走了,带走了汪文宣生活最后一点儿光明。此后的离婚书信,渐行渐远不过是让一个冰封的心冻得更加结实而已。汪文宣不愿再受树生的救济,他回去上班,偶尔唐柏青的声音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完了,我完了”,他的病一天天的加重,有时候他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可有时候,他有感到愤懑不平,觉得为什么自己就要受着命运的欺辱,凄凉的死去。唐柏青死了,现在他公司里唯一的朋友钟老死了,霍乱这样轻率的夺走他的生命,没有预告,也不留一点痕迹。钟老这个在故事中迟迟未露名字的人,第一次以全名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重又安。又安,谁说不是呢,在这样的世道下,唯有死才能再次给人带来平静和安息。而汪文宣也未逃离他一死的结局。那一晚,人们欢天喜地,燃放鞭炮庆祝抗战的胜利,在三楼的那间小破屋里,在母亲和小宣的悲凄中,汪文宣,他也走了。或许,汪文宣不敢奢望曾树生会再回到那间小屋。但她回来了,或许是想起了“战争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希望,或许是是为了曾经的一点念想,她接着两周的假期回来了。她敲了敲门,应门的却是二楼的张太太,物是人非,她得知了文宣的死讯,母亲和小宣不知所踪。或许他们回了昆明,去投奔不知是否健在的亲人,她想到她的儿子,犹豫着是不是该把他接到自己身边,犹豫着该到何处寻他。她得知他们为了筹到船费,摆地摊儿变卖家当。她要去寻他们吗?向当初无法决定要不要离开一样,她再次拿不定主意了。战争结束了,生活不是该好起来了吗?然而曾经的那个男人不在了,现在身边的那个甚至不是道她还有个儿子。她在一片黑暗中下楼,她看见楼下的地摊儿,她突然不解自己有什么理由要在地摊前忍受寒风吹打。再一次,她选择推脱,还有时间,她这样想,她不知道这不过是为心中做好的决定延迟了执行的一点点可怜的时间而已。然而,她又有什么错呢?她求的,不过是这漫漫寒夜中的些许温暖罢了。

不可不读的巴金《寒夜》

推荐这本书,实在是“憋闷”了很久,自然而然的事。事情是这样的,一次偶然逛书市,看到了地摊上一本黑色封皮的书就顺手拿起来看,只看作者就当即决定买下来了。必定是大家,而且看着封皮也是喜欢的那种。买回后就没有多管,去忙别的事情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偶然翻到了这书,恰是个冬天又有时间,于是就围坐在火边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我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竟忘记了时间和空间,一气的看了下去。这本小说,实在太吸引人了。  这书名叫《寒夜》,作者是德高望重的巴金先生。这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46年8月开始在《文艺复兴》连载,它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  作品反映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八年抗战的胜利并没有给作家带来太多快乐和喜悦以及对希望的憧憬,他沉重的写了男主人公汪文宣怎样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默默地死去,留下的凄凉。小说最后让女主人公在失去亲人的孤独中真切的感受到:“夜,的确太冷了!”这种个人悲凉命运感与社会喜庆场面的鲜明对照、艺术氛围上弥散的绝望的冷气,都表明了作家对国家和社会的清醒认识。  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它描写的是一个走向崩溃的家,但已经不是封建末世大家庭了,而是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新型家庭模式:一对理想主义者因恋爱而同居,并产生出爱情结晶而形成的三口之家。汪文宣和他妻子曾树生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勇气。可是,这样一个称得上美满的家庭最终还是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战争、日常生活中的贫困、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使得他们的理想、性格,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扭曲。汪文宣成了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善良而无能。曾树生则凭借美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必须不断应付着感情和经济双重压力。这种贫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负担给家庭带来严重危机,而战争又为它加了一道催命符——汪文宣的母亲为逃避战祸由云南来到了重庆,加入了他们的家庭,婆媳不和使原有潜在的感情矛盾急速升级并复杂化,终于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悲剧。尽管这对知识分子夫妻很相爱,温情无法与寒夜般的现实抗衡,他们不得不走向破裂;曾树生随人他去,汪文宣吐血身亡。  这部小说让人称道的是几个主人公。写到了灵魂入微的境地。  先说汪母,首先她不是大家认为的“恶婆婆”形象,她是个善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母亲,但她可恨就可恨在她对儿子的爱上!她越爱儿子,就越不满意媳妇。她看不起媳妇的职业,可又不得不间接地用媳妇赚的钱;她想恢复昔日婆母的权威,而事实又不得不做着“二等老妈”的事情,现实处境让她感到了自己处于下风的痛苦,于是她操起了落后中国人惯用的自卫武器——精神胜利法:“你不过是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无可奈何的老女人只能搬出早在五四时期就被打碎的“旧式婚姻”来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这是一个丧失了原先优厚地位的旧时代人物在现实生活大变动面前软弱、可笑、自欺欺人的精神状态的反映。值得回味的是不仅汪母,即便是受到新文化熏陶的汪文宣在经济上、道德上束缚不住曾树生时,他也像他母亲一样,竟怀恋起旧式婚姻来,懊悔自己当初轻易丢掉了这个唯一可以用来对付妻子的武器。这个细节的出现,表明了作家对生活严峻性的思考,他不再像创作《激流三部曲》那样,把反对旧式婚姻制度的斗争看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事实上,“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巴金通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在《寒夜》中表现出了真正的现实主义的深刻性。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曾树生的形象也是耐人寻味的。作家没有过多的指责她抛弃了重病中的丈夫随人而去,相反,对她给予了许多同情,并认为她找到了一条为争取自己幸福走出家庭束缚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这部作品任然在沉重的令人窒息的黑暗中,留下了一线希望的光明!曾树声是个人主义者,她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无法容忍守旧婆母的恶语中伤,甚至无法容忍早熟的儿子的沉默寡言,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的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决绝和感情的折磨。作家同情她啊,这么美丽,美好的一个女性,就要葬身在封建的尾翼里,是多么的于心不忍!作家相当细腻地写出了这一复杂的心里过程,写她在汪文宣与陈经理之前的抉择以及对汪文宣的深厚感情,但最终,她还是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这种行径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至于她所走的那条路是否正确,是否一定会带来幸福,就不在小说表现范围内了。从小说文本看,作家强调了敢于改变生活方式的道路,敢于自主选择,而没有陪同毫无希望的家庭做无谓的牺牲。汪文宣的家庭并不是封建式家庭,因而曾树生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更不同于娜拉出走;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哪怕这本身包含着无穷的辛酸和痛苦。  汪文宣这个人物是既可怜又可气。他可怜在于他得了很重的肺病,他不停的咳嗽,身体上痛苦,而当他看到妻子和银行家的暧昧关系后,又只得“默不作声”,在心里压抑着。可谓精神上痛苦。而当妻子被他母亲无理辱骂的时候,他更多的不是选择来保护一个,而是在心底里站到母亲一边,更试图和母亲一气用封建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约束她!母亲近乎变态的爱被他全盘接受了!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体现了巴金美学理想:无技巧的艺术。《寒夜》完全达到了不资炉冶,自然天成的艺术水平。从小说的第一页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把人们带进了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典型环境:战争失利,物价飞涨,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喝酒,打架,生病,死亡。。。。。。小公务员汪文宣一家的悲剧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的,生活艰难造成的婆媳失和,无穷无尽的争吵又导致家庭破裂。作者是把人物都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任由它发展,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寻找人物的命运根源。整部小说结构上仿佛没有刻意布局,情节发展都是在一系列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的推进,使人读了,不觉得是在读小说,而是就像进入了生活本身一样朴素自然,浑然一体。  在创作之后的采访中,巴金说,汪文宣并不是真实的人,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和他是很好的朋友,而且及其熟悉。“在过去,我天天看见他,处处看见他。他总是脸色苍白,眼睛无光,脸颊少肉,埋着头,垂着手,小声咳嗽,轻轻走路,好像害怕惊动旁人一样。他心地善良,从来不想伤害别人,只希望自己能够无病无灾,简简单单地活下去。他们在旧社会里处处遭白眼,生活辛苦,终日劳累。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只有在断气的时候才真正得到休息。可是妻儿的生活还是没有安排和保障,到死都不能瞑目。”巴金说几个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背景,事件却十分真实。对于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巴金全同情,但又要批评每一个人。他们都有缺点,当然也有好处。他们彼此相爱,却又互相伤害。他们都是在追求幸福,可是反而努力加速走向灭亡。对于汪文宣的死,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有责任。她们不愿意他病死,她们想尽办法挽救他,然而实际却正正相反,她们加速了他的死亡脚步。  其实写这些也不能够完全表达对《寒夜》的感受。因为这个作品给人带来的艺术的感染力简直令我无法形容。小说远远比评论好看一万倍。  巴金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寒夜》看完后,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小说里的三个人在我的头脑里挥之不去。那种刻骨铭心的压抑令我感觉不到我还停留在现代,新的世纪,我仿佛已经进入了那个特定的时代和人物生活的情境里。在那间黑暗的小屋子里,我仿佛还能看到汪文宣在病床上不断的又寂寞的咳嗽着,而不多时仔细的闻一下,那是一种曾树生身上才有的淡淡的香水味道。听!脚步声,在墙的另一端是否有汪母正悄悄的偷听或偷看?无论如何灯光都照不亮这黑暗的,彻底黑暗的小屋。一切都太令人窒息了。书中的人物仿佛要和我一起逃离。  我还是没有哭过,在看书的过程中或者看完它之后。因为这部作品简直叫人欲哭无泪!仔细回想当时我看《寒夜》时候的情景,不知道何时了,大概是另一天的清晨了,我已经看了一夜的书,终于把它看完了。我感觉到胸口很闷,忘记了世界。书中的人物也压抑的要和我一样想逃离出来。呆呆的坐着,对,就那模样的傻傻的坐着。久久的,久久的都不能回到现实中来。  当我睡了一觉醒来后,看到桌子上的《寒夜》,恍如一梦。而当翻开书的第一页的时候,想起我从来没有看懂过的三排字来。因为这是旧书市上买的,第一页上想必是从前的主人留下的感慨吧。但我一直都没有看懂为何物。这时候我猛然间认出来了!那三排,用毛笔字写的黑黑的字竟然是:“愤怒!”这,这不正是我看完书后的感悟吗?  巴金先生,长篇小说,《寒夜》,无论如何,您要读读。

愛人的毒藥,凍結希望

很想寫些什麽,筆尖在紙上停留良久,卻不知該寫些什麽才是有意義的。就像那個書名,寒冷,黑暗,沒有溫暖,沒有光明,於是,便也失了希望。幾度停下,欲罷書不看,胸間好像沉沉地壓了什麽,連周圍的空氣都凝重了,呼吸之間,有些哽塞。終究看完了,從書頁間抬起眼,卻覺得恍若隔世,好像自己剛才和這個真實的時間那麼遠,那麼陌生,身邊都是埋頭于書中的人,沒有人在乎一個陌生人此刻心中的悲涼與慨歎。巴金的文字,早年總是不乏熱情的,誰能忘了《家》裡覺慧對著鳴鳳大膽表白的熱情,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青春期,而巴金也用那樣浪漫浮誇的筆觸歌頌著青春期的鮮活。到了《寒夜》,卻冷卻了,不光是文字,也連著時代。內蘊的感情,寓在冷卻的文字下,像一座活火山,隱隱的光與熱,淡淡的隱忍。但這樣冷靜調子的巴金,卻更能觸及人心。只是難受。那樣真實,那樣撼人,那樣一眼望不到頭的灰色日子,那樣夾在愛你的人中左右為難的尷尬,那樣一分一秒數著死亡到來腳步聲的煎熬……難受,並且絕望。突然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大意是說最可怕的是愛你的人端給你的毒藥。文宣面對這樣兩個他愛著也愛著他的女人,如斯痛苦。宣的母親,我不知該痛駡她還是可憐她,這個愚昧的女人,怎知自己扼殺了兒子最後一點幸福的可能性。樹生,我理解她,同情她,也並不認責備她的矛盾,因為我常想,換了是我,也只是一樣的矛盾和痛苦。我理解的,是她作為一個平凡女人的掙扎。宣,我想罵醒他,想告訴他要振作要充滿希望要反抗,卻害怕他那一句“聽天由命”,怕他那不敢說出口的抱怨,怕他那暗淡無光的眼,怕他……怕在他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明明想哭,明明想罵,明明想抱怨,明明想生氣,却只是虛妄地嘆上一口氣,等著那份悸動在空氣里慢慢冷卻。爲什麽會這樣,這個悲劇?爲什麽偏偏我應死,我想活啊?爲什麽你們都那麼溫和卻憐憫地望著我,我心裡只有寒冷,沒有人理解我,沒有人……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本文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丈夫。环境和时代可能影响一部分,但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与丈夫。丈夫性格上懦弱,是老好人。这点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他又在另一方面有着矛盾的“男子气概”。 他无力赚钱养家,而另一方面,又非常排斥妻子赚钱比他高。在家庭方面,无法沟通好婆媳关系,很多时候,有些话挑开说,反倒好,捂久了,要发酵。正如树生希望的,能够吵一架,或者打一段也是好的,而温吞的,敷衍,拖,给人造成的精神折磨是巨大的。他们矫情的说“爱情败给生活”。 时代变了。但是两人原生的矛盾,不是在时代和婚姻生活下产生的,更多的是被激发出来的。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强烈的不同,虽然有着短暂得交集,如果没有一方牺牲,那么无法在一起。书里是文宣的牺牲,但是如果他不这么做,牺牲便是树生。书中每一个人都可怜,但是每一个人又都应该为自己负责。树生和妈,言语相激,两看生厌。而夹在中间的文宣,里外不是人。不能捅破,又不堪忍受,何苦?还是一句话,婚姻和爱情不同,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寒夜》中的红与黑

死亡气息贯穿整个《寒夜》,其间的无望叫人透不过气来,这跟小说营造的色彩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小说中的色彩对比非常强烈:黑、红。通常黑色代表着黑暗,在《圣经》中,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因此黑色也被叫做“死色”。小说开篇这样写道“天色灰黑,像一块瑞色的黑布,除了对面高耸的大楼的浓影外,他什么也看不见。”这是曾树生赌气离家出走后汪文宣在街上无奈盲目地寻找她时的场景。黑色笼罩着大地,同时也笼罩着汪文宣的心。战时的重庆街上连一个女人的影子也没有,更不用说能找到树生了。他找不到树生,同时汪文宣又是一个懦弱和倔强的男人,设想了各种办法,但最后又被自己给一一否定了:他不知道母亲对妻子的出走暗中高兴,还等着母亲给他出主意,只要她说一句话,他就可以写一份热情的信,可是母亲没有,他也没有;“说不定小宣会帮忙”,“没有用的,她并不关小宣,小宣也不关心她,他们中间好像没多大感情”。在荒芜的黑暗中,他想着种种可能和不可能,最终失望和怨愤代替了所有,在肆意蔓延的黑色里,在漫无边际的痛苦中他这样叫嚷到:“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呵!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个人只顾自己!”这就是汪文宣,一个老好人,永远的老好人发出的天问,却也只有在这样的黑暗中才能发出的心灵呼唤。其实,文章以黑色开头就预示着黑色的结局了——死亡。说到死亡,文中所有的死亡都和黑色有关,柏青的妻子在黑暗中,死于难产,惨叫声惊动楼下熟睡的人;柏青死于夜的寒气中,被卡车撞到的那一瞬间,“他呆呆地走过去,站在人的背后,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他觉得一个恐怖的黑影罩在他的头上”;钟老熬过漫漫长夜,没来得及见到天明的启光就死于霍乱,“他眼前一阵黑,耳朵里全是铃之声”;夜晚8点钟光景,屋内“电灯光半明半暗”,“街头锣鼓喧天,人们正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这就是汪文宣去世时的情形,在一片光明的黑暗阴影中抱憾死去。小说的尾声,也是在黑暗中展开。夜、停电、阴暗荒凉寒冷的市街、黑洞似的楼道、在听到丈夫病逝的消息之后,所有的一切都让树生感到绝望和痛心,微弱的蜡烛给不了她暖意,手中的电筒不再能指引她方向。整个小说以黑为起,以黑作结,让人在黑暗中深思文中所有人的命运和黑色的关系。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代表汪文宣,那么这个词应该是红色,血红色。羸弱的文宣,患了肺病常年咯血,经常在工作的时候喷出的血溅出一滩在稿子上,或者吐在痰盂里,一坛血红,或者吐在手帕废纸上,一团红火。那一抹抹的血红色代表着欲望和灭亡,塑造了一个想活而不得的苦命人形象。说欲望是说汪文宣并不想死,“胜利后就好过了”,“等环境好一点就好了”,他总是这样劝别人和自己。他想活下来,当树生给了他西医医院的推荐信的时候,他动心他想去,可是被母亲阻拦了。最后甚至为了治病,动用了树生给她寄的钱和之前存的定期(汪文宣把这些都视为不可动摇的尊严)。濒临死亡的时候,躺在睡床上的文宣听到街上有一对夫妇在吵架,女的在哭在叫,男的在打在骂还有第三人在劝解,另外有一人唱着川戏从窗下走过。“为什么他们都应该活,而我必须死去,并且这么痛苦地死去?我要活!”这是一个人面对死亡的真实想法,一个老好人唯一地一次为自己着想老天爷都不愿意给机会。历史的代价是鲜血。血意味着死亡,也意味着新生。一夜夜的痛苦,一份份的苦念,都化在一次次吐出的血里,随着血的凝固而冻结,生命的逝去而永恒。生命死亡的同时,代表着所有的痛苦的死亡,对妻子的思念的死亡,对母亲的惭愧的死亡,对儿子的期待的死亡,所有感情的死亡,而所有感情的死亡也就意味着新生。

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

大学几年的理工科生活把我的文学素养洗得一干二净,仔细回想一下这几年,竟想不起读过什么小说,不得不承认,促使我读这本书的原动力其实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当我坐在灯下,打开这本书时,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我如饥似渴的读,恨不能一下子将这本书塞进脑袋里。虽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但于巴金老先生还是很熟悉的,中学时曾拜读过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曾被巴老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感伤深深的影响,现在读巴老的这篇《寒夜》,对巴老的这种感伤更多了一层理解——那种源于内心深处的深厚的人道主义理想,那种博大的胸襟,那种强劲的人格力量,都震撼着我的内心,涤荡着我的灵魂。这篇《寒夜》讲述了在抗战末期的一个家庭的悲剧。但是虽然这部作品讲述的一直是那个很普通的家庭的生存状态,却一直与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寒夜》也是一篇写实的作品,但是它在反映现实生活过程中,并不是直接叙述某些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将那波涛汹涌的历史洪流化作人物生存的大背景,将主要的叙事集中在人物命运上。这篇作品主要叙述了汪文宣一家在抗战这一大背景下的生存状况。汪文宣受过高等教育,曾立志投身教育事业,但现实却与他的愿望相去甚远,他每天只能在一个“连文章都做不通顺”的科长手下,校对各种所谓的“名家”、“高官”的“著作”,看着各种半通不通的文章或是直白露骨的谄媚文章,不停的昧着心“撒谎”。饶是他累得“站不稳”、“卖了命”,他的可怜的薪水还是不够养活他的四口之家。他的母亲和妻子还不和睦,母亲对妻子的刻薄导致两个女人一见面就会吵得不可开交,好像已经不会好好说话了。汪文宣对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怀有极其深厚的爱,他不想让她们中任一个人受伤害,但现实生活的极端困顿又使他根本无法兑现自己对她们的爱的承诺,他想向她们表现出他对她们的爱,但是它根本无力协调好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甚至他根本无力向她们展示出他的爱,他的内心极度痛苦,只能不断的深深的自责。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归结于自己没有能力——想对母亲尽孝却不能、想对儿子显示爱心却不能、想对妻子表达爱意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他只有不断的自责。残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精神上的折磨,再加上他怯懦的性格,使得他身染重病,陷入了恶性循环式的现实中,终于撒手人寰。汪文宣的妻子曾树生和汪文宣是大学同学,曾经有的同样的志向,经历了生活的冲洗,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曾树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渴望自由、激情的生活的现代女性。但他的丈夫早已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每天都怯懦的活着,使曾树生活的与梦想相距甚远,再加上婆婆对她的无端的刻薄,使她每天在家过得都非常压抑。那种理想与现实的完全背离,使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最终选择了离开那个让她很失望的家,离开那个怯懦的丈夫,离开那个刻薄的婆婆,离开那个冷漠的儿子——远走西北,追求自由的、充满生机的、充满活力的生活。我相信在那个理想与现实严重背离的时代,像汪文宣一家这种悲剧肯定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会是巴老杜撰的。《寒夜》中的汪文宣空有知识,却不能解决家庭的温饱问题;他对母亲,妻子,儿子都怀有深沉的爱,却没有能力去表达爱,实现爱,这种无法言喻的悲悯,正倾注了巴老那独特的精神内涵。掩卷长叹,叹汪文宣的悲惨命运,叹曾树生的遭遇。那究竟是怎样的时代!社会秩序严重混乱,人接受了西方的新知识、新的人生观,人渴望对自己命运的主宰却又无能为力的伤痛,煎熬着每一个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战争是社会局面极为混乱;另一方面,空有一身知识的知识分子,为了生存不得不屈服,受各种有权有势的人的压榨。就算她们曾经有高远的志向,即便他们曾有着明晰的人生信念和追求,都无法逃脱那残酷的现实的魔掌,现实以一种恶性循环的形式在摧毁着她们的生存条件,使他们彻底丧失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机会。他们被现实抛弃,他们被社会排斥,在那个时代的有知识的人竟然最终会被现实逼上绝境!在那个时代的有知识的儿女竟然只能像堂吉诃德斗风车一样,进行种种毫无用处的挣扎!在那个时代的有知识的人竟然只能被一些“文章都做不通”的人呼来喝去却仍然过着极端困顿的生活!后来对巴老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拜读了《憩园》,与《寒夜》一样,这篇作品也是讲述了抗战时期一个个人物坎坷不幸的生活历程,为那些善良的、无助的人们谱写着一曲生命的挽歌。令我最难忘的一句话就是在《憩园》中。姚夫人说的一句话:“给人间一点温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掩卷之后,这句话仍久久萦绕在我耳际,仿佛我真的听到过姚夫人在我面前说过这句话一样。我想,这句话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是巴老一生追求的艺术理想。“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它包含着作家对不公平现实的愤慨,也潜示着巴老内心深处的某种救赎的精神,这应该是巴老的一个基本信念吧

无尽的寒冷,迷离的爱情

看了又看巴金的《寒夜》,又比较张恨水的《纸醉金迷》,都是黎明前的黑夜,张恨水的笔触是戏谑的、诙谐的,虽然压抑略感轻松。而巴金笔下,让人感到沉重窒息、黑暗寒冷,悲凉中弥漫着死亡气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神经病女人和男人

寒夜的优点很多,丰富的心里描写,贴近生活。但是我并不想给予其一个高分。因为我看得太难受了。我想冲上去给那个母亲一耳光,拜托,儿子是你一个人的吗?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好么?姑娘没吃你家的没用你家的,还挣生活费,你有什么不满意?我想冲上去给那个男人一耳光,你能不能有点男人样啊。这对母子神神叨叨的对话真是够了。还好,我并不厌恶那个远走高飞的姑娘。可能她更贴近我的想法。在矛盾中选择,她不算错。也不算对。老舍先生自己也说,这个故事里没有谁是绝对的主角,错不能归咎于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是有非。我希望每一个家庭都不要有这样的神经病女人和男人。和和睦睦的好么?

说出你的爱

在巴老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找来《寒夜》细细品味。    寒夜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一个三代四口家庭之内发生的故事。这个家庭的男主人汪文宣和妻子树生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经过自由恋爱,没有通过大媒大婚,为教育事业和理想过着朝气蓬勃,自由快乐的日子。汪的母亲原是昆明的才女,在上海时也享受着小资产阶级的和美,可是日寇入侵,大家的生活被打乱,汪家内迁至老家四川的一个小城。可是,老实木呐又敏感自尊的汪文宣却一连失业三个月,靠着妻子在银行做“花瓶”—汪母语—的收入过日子。终于找到了一份卑微底薪的校对工作,他兢兢业业,努力承担起抚养半个家庭的重任。    在一片空袭警报里,汪根本无法离开的两个女人之间展开了刻薄冷酷的争战。她们都深爱着汪,可是,在她们的爱里充满了自我的扩展。刚愎的汪母无法容忍媳妇的自由气息,不接受她们自由恋爱结合的现实,甚至在孙子已经年满十三岁时,还刻薄得辱骂媳妇不过是儿子的姘头,是儿子随时可以放弃的放荡女人。她一步一步夺取了媳妇和儿子的恩爱空间,并恶意揣测媳妇对儿子的放弃,甚至在用她并不歹毒的心肠,驱逐了媳妇后,无视儿子的痛苦。当她看到儿子写给树生的信,知道他们之间不再存在婚约时,她的内心是欢喜的,她不在乎晕厥的儿子失去了什么,她高兴的是她终于送走了她不喜欢的女人,这个女人用她不喜欢的方式抢夺她的生活,妄图改变她的日子。而现在她胜利了,活得胜利的她,仍然不放下自尊,不愿意面对现实用树生寄来的生活费给儿子及时看病。最后落得个寥落冷清的结局,故事结尾,不知所终。    树生,怎么说这个女人。如果用现代的观点看,她有些自私却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错。她充满活力,这活力曾经吸引了汪文宣,却在最后刺痛了他,可这不应该是她的错。她最大的错在于不肯弯下腰去和颜悦色,她爱文宣,但无法容忍他母亲莫名的仇恨,要叫她如何容忍?也许在旧时代里,媳妇是需要低眉顺眼的,要不然汪母又怎会决不自省。她也是个读书人是个明理的人。树生爱的很苦,也很委屈。她要的其实不多,可惜男人永远愚蠢,他们不知道女人要的不过是一句宽心的话,是一种当机立断的保证,是一种被呵护的姿态,为了这些虚头花脑的满足,女人是愿意奉献所有,即使一辈子都被灰尘掩埋被家务缠绕,只要心里甜蜜着,就足够。可惜,男人不懂。文宣尤其,他甚至害怕在母亲面前露出爱树生的迹象。他从来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堂堂正正得说出来,也许他觉得树生应该知道,树生该学着他的脚步跟在母亲的后面维持家庭的和睦。树生不是那样的旧女人,她没有缠过脚,受的是新式教育,谈着新式自由的恋爱,结婚也没有一定要求举行仪式,她爱他,所以选择一种飞蛾投火的姿态。可惜她不能令自己卑微,她接受不了伺候他人脸色的生活,她要和旧生活方式针锋相对,她便徘徊了,在爱和自由之间徘徊,在家庭病态的桎梏和自由强者的爱慕之间徘徊,在自我和爱人之间徘徊!好苦的女人。    汪文宣是个可怜的人,那两个互相仇恨的女人都深深爱着他,他也离不开任何一个。可惜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样让这两个女人和好,他只好在他们的夹层里逃避,一直逃避。包括他的病,也是他纵容自己逃避的结果,他虽然想或下去,可是他内心是渴望自己死去的,可以用死亡的阴影讨的家里的片刻安宁,让他在艰辛生活的避难所里,愉快得过下去,等待抗战胜利后,继续他的教育事业,去完成他的理想。可惜,他即使无意识得用生命作要挟,也挽不回家庭的温暖,冰冷的气氛在空袭的警报声里,在烛火摇曳中,一夜一夜继续着。他始终没有做过什么,没有对他的母亲说过一句哪怕有建设性的话,能改变一丁点生活现状的话。他的内心的爱,就跟他的痰一样一直噎在喉咙里。他宁愿让痛苦日夜煎熬着自己,也不去跟母亲和妻子坦白自己内心的渴望。他在两个女人的对峙中,在自我放逐里,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九月三日,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寇投降日,他去世了,死前失去语言能力。    他的儿子,在读寄宿学校。是个智力一般的孩子,却被送去了一家贵族学校,用母亲的薪水支持。这个孩子出现的很少,被描述成一个淡情的少年持重的样子。这个在没有家庭欢乐里长大的孩子,是跟着祖母长大的。最后祖母说,小宣和文宣太像了。    这个故事就像一口肺痨病人的痰一样,趴在我的心口,吐不出又不能咽。    虽然这个故事给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代背景,其实说的不过是那个年代至今,新旧文化交替时期的家庭关系如何相处。为什么爱会逼死人,比战争更容易逼死人。在本文里,汪文宣有那么多的机会尽早治疗,包括时局和经济原因都不是耽误时间的借口。这三个人都不是能为生活为爱情妥协的人,他们学不会弯腰,学不会掂量最终得到的幸福付出多少才合适的人。他们太过自尊,在生活和尊严面前,一次一次微妙得选择了自我的保护。所以,他们很痛苦,太痛苦,却不知道是自己的痛苦推着自己爱的人更加痛苦。永不妥协的痛苦啊,难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觉得活着的分量?    把爱说出来,大声说出来吧。哪个年代都需要和谐甜蜜的生活!          ----------------------------给不妥协的自己和你们   

“老好人”的毁灭

巴金的《寒夜》同《家》一般,都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描写一系列家庭生活故事。在《寒夜》中,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了作为新生知识分子汪文宣的苦境,他以汪文宣的痛苦、漂泊、追寻和最终无望的苦难命运来暗示那时候新生知识分子的无奈和窘境。《寒夜》主人公汪文宣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远大追求的大学本科生却在现实的无奈中到一家小小的报馆当一名小小的校对,曾经意气风发的他变成了忍受同事们的藐视以及上级的鄙视的“老好人”。在家庭里,在妻子和母亲这一对矛盾体中,他既要体贴母亲,又要理解妻子,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讲“如果两个人都想拉住,只有苦了文宣自己。”在工作上,他老老实实地辛苦工作,从不偷懒,可是薪水不高、地位卑微,忍气吞声,尽量不同同事之间发生矛盾,处处退让,甚至在咳嗽时因为吴科长的一个眼神而吞掉血痰。然而作为一个事事谦让的“老好人”,是什么推向他走向绝望、走向灭亡的呢?我认为是四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家庭原因。妻子曾树生是一位美丽而具有知识的新时代女性,而母亲则是一位受过教育的旧时代女性,婆媳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汪文宣处事优柔寡断原因之一。而婆媳之间激烈的关系也是造成妻子的离去的原因之一,而妻子的离去也是造成汪文宣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二是,社会原因。战争的爆发和战火的持续使人们都处于恐慌之中,也是贫穷的人愈发贫穷。战争和当时的混乱的社会制度、环境打破了新生知识分子原本美好的理想,所有的人都变得“势利,没有一个人不势利”。而这种势利的风气使汪文宣更难生活下去,单薄的收入,巨额的出支,使他不得不想逃离这种生活。三是,自身原因。汪文宣具有知识分子典型的性格:心地善良、爱护家人而又胆小怕事。遇到不顺心或者不情愿的事情他不会提出反抗,他只会在心里暗暗地埋怨和谴责别人。一场原本很小的病被他想的异常的复杂,在看到自己的同学唐柏青变得病态怏怏,最后惨死于车轮下后,他的心病严重了。在看到自己心爱的妻子被生活所迫要远离自己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他的心病和身体上的病越来越重了。四是,爱情悲剧。汪文宣与曾树生之间的爱情悲剧,最后为家庭的悲剧,就如同曹禺的《原野》一般,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夫妻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母亲树生与儿子之间形同陌路,婆媳之间充满了敌意,就连汪文宣与其母亲之间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故事的最后,奶奶带着孙子不知去向,说明家庭的悲剧已经影响下一代了。而这些都是经济带来的危机,生存带来的危机。总的来说,在当时的那年代,汪文宣这类小知识分子们绝望的死去是必然的。时代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战乱的社会环境是造成汪文宣家庭悲剧的必然原因。而汪文宣家庭悲剧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当时,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小知识分子遭受了类似的家庭悲剧、人生悲剧。于是很多人像他一样弯着腰,拖着脚步,缓慢地走向死亡。

从曾树生角度看寒夜中的矛盾

在苦难战乱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在为生活顽强挣扎,人物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战火弥漫中也彰显的更加突出。曾树生与汪文宣这对夫妻,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青年,有着共同理想与追求,两人的结合是建立在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本应是幸福美满的,但在日本侵略、国家动乱、生活困苦的生存环境中,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便突显出来了。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她的爱更多的与自由、理想交织在一起,她无法为了成全爱而舍弃自我,更无法忍受在贫困平庸中丧失自我。她害怕黑暗、孤独与寂寞,不甘心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中浪费青春,而渴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然而这些,汪文宣都无法给予,丈夫怯懦的性格决定他一味地向命运妥协,向不公退让。汪文宣对妻子有着极为深沉的爱,可现实生活却一步步地将他推向困顿的境地,他根本无法实现自己对爱的承诺,而是选择通过深深的自责来平衡这种心里矛盾,只能通过一味地牺牲自己、妥协命运来拼命挽留这个破落的“家”,痛苦的是,这种牺牲根本无法粘合家的裂痕。另一方面,曾树生对汪文宣的感情已由爱慕衍生出亲情、怜惜乃至同情,作为女人自然有对丈夫的依赖心理,但丈夫的软弱使她在家中看不到希望,“家”成了她追求未来的牵绊。她不忍抛下丈夫丢下爱,但对自由、幸福、理想的追求又使她不甘心留下来过这种困苦的生活,她本应有着更美好的未来。于是,当战争逼近,矛盾走向极至时,她最终选择了离开。曾树生与婆婆之间的矛盾,不仅是简单的婆媳矛盾,更是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一方面,婆婆对儿子表现出占有性的母爱使她自然而然的与树生为敌,很难接受与另外一个女人同时分享儿子的爱的事实。另一方面,婆婆思想保守,无法接受树生的思想与作风,她看不惯树生自由、平等、开放的个性,看不起她“花瓶”般的工作,自己脑中根深蒂固的妇孺之道与儿媳平等自由的思想发生强烈碰撞,矛盾不可调和。事实上,汪母也是无助的、可怜的,饱受生活折磨,每日缝衣做饭,料理家务,同时忍受战乱迫害,为生存担忧,她将全部的爱与希望都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儿子是她的所有。婆婆和儿媳都深深的爱着同一个人,然而这种逐渐扭曲的亲情演绎出了一种爱的怪圈——既相互体恤又相互伤害,既相互抚慰又相互折磨。从情节安排上看,婆媳间的矛盾很好的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是“家”最终走向破碎的直接原因。

那个年代所产生的爱情

读寒夜时被汪文宣和树生之间的爱情所感动,却也忍不住为之落泪,在那个年代...现实和理想总是让人伤感,让人无奈,悲伤...

《寒夜》 — 无关批评

想要对这篇小说写点什么的时候,脑中忽然想起不知谁说的“小说是没法概括的”,当时我并不认同,因为这与我在叙事学里学到的知识相矛盾。然而当我提笔想要写个《寒夜》的故事梗概时,却突然不知该从何写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巴金笔下的那些人物:汪文宣、曾树生、陈奉光、唐柏青、小宣、母亲、钟又安,他们苟活在抗战的动乱年代,饱受着现实碾碎梦想的沉重打击,每天提心吊胆,唯唯诺诺只为了能在乱世安身立命。汪文宣和曾树生的故事因为时代背景的烘衬而更加使人感概惋惜。否则一个不得志的肺结核患者的中年危机又能引来多少人的关注呢?然而在战机不时在头顶飞过,警报随时可能拉响,日本军队随时可能进城屠杀,人们朝不保夕的时候,汪文宣的遭遇则被打上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汪文宣,曾树生,一对思想先进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生子。他们怀着共同的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想。战争的炮火撼动了美好的希冀。汪文宣到报社当校对员,每个月领着微薄的薪水。曾树生,在银行任职,每日应酬不断。刚开始他们还是有希望的,他们相信,只要战争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然而前线传来的或好或坏的消息,公司同事街坊邻里焦躁不安的议论猜测像是慢性毒药,侵蚀了两颗年轻鲜活的心。他们的心,一如重庆寒冷而雾气弥漫的冬夜渐渐地变得冰凉,简直要结成冰。汪文宣是无计可施的。懦弱的性格叫他只会逆来顺受,纵然他心里叫嚣着控诉者不公平的时代,不公平的生活,却不敢付诸一点点的行动。这样的他总是被叫做“老好人”,这个称呼有时是称赞,有时却像是讽刺。公司里面对上司的欺负,同僚的讥笑,他声也不吭。在家里面对母亲和妻子,他更是夹心饼干,只能一味地劝说,一味地妥协,却不能狠下心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被一个女人深爱是幸福的,被两个女人同事深爱着是痛苦的,尤其当这两个女人代表着新旧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曾树生和汪文宣终是不同的。生活让她绝望,可她却挣扎着想要摆脱这种绝望的境地。她厌倦了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厌倦了同汪文宣的母亲吵架,甚至厌倦了“战争结束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说辞。他想要改变,她需要一扇能让她看到生活希望的窗,他还年轻,她需要感受到血液流淌沸腾的活力和生机。我想她是爱着汪文宣的,然而现实的生活让她感受不到“爱与被爱的幸福”,相比于爱,她更希望好好的活!陈奉光的出现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可能。她一面享受着在陈奉光为她编织的理想的生活前景,另一面她的情感和良心不断的谴责她的“自私”,紧紧地把她捆绑在三楼那间常常断电的破房子里。她犹豫着,彷徨着,不断地在“希望”和“绝望”中徘徊,她拿不定主意,只有上头下了明令调她走她才愿意跟着陈奉光到甘肃。她本能地想要为自己的“背叛”开脱,她不愿为着她的离开承担一点点良心上的不安。我也是被逼无奈,上面的命令下来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真的要我辞职不干,那么文宣的病怎么办,小宣的学费怎么办,一家人的生计怎么办,我有什么错,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我没有做出一点点对不起文宣的地方。是的,我是坦坦荡荡,清清白白的,我离开反而可以给家里带来更好的生活。于是在无数寒夜中的一晚,她走了。曾树生走了,带走了汪文宣生活最后一点儿光明。此后的离婚书信,渐行渐远不过是让一个冰封的心冻得更加结实而已。汪文宣不愿再受树生的救济,他回去上班,偶尔唐柏青的声音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完了,我完了”,他的病一天天的加重,有时候他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可有时候,他有感到愤懑不平,觉得为什么自己就要受着命运的欺辱,凄凉的死去。唐柏青死了,现在他公司里唯一的朋友钟老死了,霍乱这样轻率的夺走他的生命,没有预告,也不留一点痕迹。钟老这个在故事中迟迟未露名字的人,第一次以全名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重又安。又安,谁说不是呢,在这样的世道下,唯有死才能再次给人带来平静和安息。而汪文宣也未逃离他一死的结局。那一晚,人们欢天喜地,燃放鞭炮庆祝抗战的胜利,在三楼的那间小破屋里,在母亲和小宣的悲凄中,汪文宣,他也走了。或许,汪文宣不敢奢望曾树生会再回到那间小屋。但她回来了,或许是想起了“战争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希望,或许是是为了曾经的一点念想,她接着两周的假期回来了。她敲了敲门,应门的却是二楼的张太太,物是人非,她得知了文宣的死讯,母亲和小宣不知所踪。或许他们回了昆明,去投奔不知是否健在的亲人,她想到她的儿子,犹豫着是不是该把他接到自己身边,犹豫着该到何处寻他。她得知他们为了筹到船费,摆地摊儿变卖家当。她要去寻他们吗?向当初无法决定要不要离开一样,她再次拿不定主意了。战争结束了,生活不是该好起来了吗?然而曾经的那个男人不在了,现在身边的那个甚至不是道她还有个儿子。她在一片黑暗中下楼,她看见楼下的地摊儿,她突然不解自己有什么理由要在地摊前忍受寒风吹打。再一次,她选择推脱,还有时间,她这样想,她不知道这不过是为心中做好的决定延迟了执行的一点点可怜的时间而已。然而,她又有什么错呢?她求的,不过是这漫漫寒夜中的些许温暖罢了。

入夜而寒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巴金的《寒夜》。一个懦弱、压抑、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汪文宣,一个自恃清高、爱子胜过自己、控制欲极强的旧婆婆,一个生性犹豫、追求物质、自由、浪漫的花瓶曾树生,还有少年老成、不苟言笑的小宣,古道热肠、善良热情的老钟,以及代表压迫、刻薄、自私的科长、主任,代表冷漠、嘲讽的同事们,代表掌握权势、金钱、绝对自由的陈经理。《寒夜》最先夺我眼球的是懦弱的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周主任们”的刻意刁难让他时时刻刻处于内在世界的抱怨中,而这种抱怨也只存在于他的内心世界,他从未对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他少的可怜的两个好友也从未真正的将这些话说出口。他的内心抱怨着、咒骂着、不平着,却依旧行为上不差一点分毫。旁人的一声咳嗽,他人的一瞥眼神,都是“他们知道了”“他们都在取笑我”“他肯定讨厌我”的内心回应。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以及老好人式的自我压抑是导致他最终凄惨结局的根本原因,无论在哪个社会,这样的心理状态都是极不正常的。《寒夜》其次让我叹息的是婆媳之间的战争。为儿子牺牲了一切、爱他大过天的婆婆,将“姘头”媳妇儿视为夺了儿子的爱的敌人,而媳妇的名头不正、行为不端,是她对分走儿子关爱、且不符合大家闺秀的树生的反击名头。母亲对文宣的爱一点都不伟大,而是自私的,甚至是可怜的。母亲对文宣说“我不恨,我从来没有恨过她。”其实她对树生的感情并不是恨。从儿子的角度来讲,树生夺走了儿子的爱,这对将儿子视为一切的母亲来说是不可忍受的,而儿子对树生时时的爱——无论母亲从中说过多少“坏话”,文宣依旧被她“迷了心”—— 更是让母亲感到极大的失落;从女人的角度来说,母亲作为旧时代的媳妇,处处守规,处处吃苦,好不容易才熬成了婆婆,对她而言,媳妇就是听话的,只有经过千重万苦的媳妇才能过上稍微好点的婆婆生活。而树生作为新时代的媳妇,不从规不依矩,依旧潇洒而年轻,生活地比她这个婆婆还好,这样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于婆婆来说是不公平的。所谓的姘头、花瓶、不守妇道等名目,只是母亲失落之感、嫉妒之情的幻化武器。而树生其实也并非什么新时代女性。她所追求的新生活,其实只是物质层面,而精神上她是一个新旧时代交接处的失落之魂。她唾弃旧时代的思想——如她对婆婆想法的不屑,但并未真正了解新时代自由、自我的思想。她为汪文宣而在走与不走之间摇摆不定,可她犹豫的关键并不在于爱与不爱,而是应该与不应该;得知汪离世消息的那个夜晚,她徘徊在街头,“我会有时间来决定”,而其实“事情是不难决定的”,如何抉择她早已心知肚明,却始终在找一个能说服自己、悦服旁人的借口。她离开汪文宣是因为汪的病衰、婆婆的恶意、儿子的寡情,他们推走了她;她选择兰州是因为多金多情的陈经理、轻松而浪漫的生活工作,他们拉近了她,而她其实从未真正自己做过什么决定。她的离开有借口,她的选择有理由。但她并不明白自己是谁,这也是她总犹豫、徘徊的原因。她就像邯郸学步里没有找到自己步伐的人,也像偷穿妈妈高跟鞋和长裙的小女孩。她为自己装饰上新时代的外壳,却始终没有找到新时代的血肉。《寒夜》的结局的确耐人寻味。汪文宣死于胜利之夜,一直以胜利作为好生活曙光的他们却在胜利的鞭炮响起之时离别,这一衬托不禁让人抚掌叹息;而树生在得知消息之后徘徊于街头,也同样听到关于“胜利”消息的议论之声。从代表光明、遥遥不可期的胜利,到映着死之光的胜利,再到真正胜利后百姓的窃窃私语,“胜利”一词在书中出现多次,也就颇多意味了。巴金在后记中总说,书的主旨不在于批评主角们,而在于批评那个黑暗政府的统治,他强调这个政府导致了社会的紊乱,导致了好人无好报的恶果,导致了凄凄惨局。多重原因让我不喜在作品中以政治为因谈论评析,但是不同时期作品必然烙印着不同时期的痕迹,而在那样的年代,政治是无可磨灭的烙痕;但我也不赞同巴金将政治因素全扩至小说的说法,如前所述,这三人的性格状态决定他们的命运走向——虽然他们的性格多少受时代影响,如果他们活在现在,以这样的的性格剧本,恐怕也会重演这样的结局。政治是一个因素,但不应该被过度渲染。其实从这个角度,应当重新战时评定作家们的价值,重新评定小说、作品的价值。如序作者叶兆言所言,《家》是否真的好,还是因为表现着斗争而好,而好又应是什么标准?冰心、林徽因、鲁迅、巴金、茅盾、郭沫若等等作家,哪些人是真的好,哪些人只是被捧出来的,哪些人只是时代的片面缩影?或许这个答案没人能给,也不应该让别人给,而应该自己谈,自己揣摩,自己评析。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在凄风凌厉的寒夜

读完巴金的《寒夜》,自始至终是一种压抑,是一种令人暗无天日的绝望。压抑从小说开始描述的寒夜起,主人公汪文宣走在凄冷的夜里,在已经司空见惯的的警报里,麻痹的走着。又以另一位主人公曾树生走在同样寒气逼人,不禁打起冷噤的夜里而收尾。同样的夜里,两位主人公,一对有过理想,有过14年朝夕相伴却被岁月不断消磨的夫妻,以不同的心境,走在同一条街,同样的暗无天日,在这里抗日的胜利前,胜利后没有丝毫区别。而这两个凄风凌厉的寒夜中间更是用一种无望的笔调写出了国统区下小人物们的无奈,没有大起大落的恢弘情节,却在细碎微小的情节中,把为数不多的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合上书本,我们会想起软弱善良的“老好人”文宣,时尚青春的树生,可能是昆明才女却沦为二等老妈子的汪母,少年老成的小宣,抑或是唯一一个热心的同事钟老……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坏人,却造成了婆媳间难以维持的局面。她们都是善良的人,却以自身的价值观丝毫不能容纳对方。树生与汪母都是文宣最爱的也是最爱文宣的人,却一直在争吵中,在动乱不安的年代,那是一种更禁不起折腾更刺耳的声音。也许这是因为自私,汪母不愿分享儿子给予的爱,也嫉妒媳妇的年轻看不惯她新思想和花枝朝展的银行“花瓶”生活。也许又因为自私,树生挣脱了这个贫困病重丈夫和婆婆的羁绊,去寻求那所谓的自由。可能就是自私吧,让这两个善良的人身上也充满了她们无法相容的缺点。而文宣呢?他用尽了一切方法来维持这个脆弱的家庭,他从不反抗她们任何观点,他任劳任怨的领着微薄的薪水做着无穷无尽的校对工作。他是所有人眼里的“老好人”。但也正是这种软弱妥协的性格,成了文宣致命的弱点,他凡事为他人着想,他也相信他身边的每个人。可最终除了无数累赘的情感交织在心上外,无济于事。只能等着肺病一点点浸染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后,凄冷咽气。文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是饱满的,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主人公牵肠的无奈。这于作者也是一个鲜明的改变了,已经褪去了早年在《家》中人物性格的单一化。当然《家》中的人物我认为觉新是算比较成功的塑造,性格会比较饱满。但读者往往会更留意思想激进的新青年觉慧,因为往往说觉慧身上有早年巴金自己的影子。如果说《家》中在文章的最后写觉慧的离家,仍是一种给予青年们希望的象征,那《寒夜》的文末剩下的却只有淡淡的绝望。文风从热情外露的着笔封建大家庭到客观冷静细抒市民小人物的转变,也象征着巴金自身经历后的成熟。他见证了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的种种。从当年对一切都充满希望的少年到明白胜利失败是他们的,自身只是劳苦大众中的一员后,好像所有的梦想都在现实面前黯淡了。看尽白衣苍狗,挥去嬉笑怒骂,社会周遭的一切一切好像并不能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改变什么。于是,于是也只能剩下自己孤独的走在凄风凌厉的寒夜,面对这现实生活的无奈,在寒夜里的是文宣,是树生。也是作者自己。更是有无限共鸣的你与我。

我读《寒夜》

《寒夜》是巴金先生在抗站期间(1944----1946)创作的著作。小说的社会背景取自当时的社会事实,比如“躲警报”和“湘桂大撤退”,还有主人公汪文宣的身患肺病,也是作者亲友的患病经历。汪文宣——一个无奈的、怯弱的、“老好的”知识分子,在旧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在战争爆发的背景下,挣扎着、隐忍着、无助的生存着。在公司,他是一个招人排斥的小文员(因为他的病,也因为残酷的人心),在家里,他是母亲和妻矛盾的夹心饼。我觉得他的母亲和妻都是自私的女人,好的女人不会让两人都爱着的这个人夹在中间如此为难,如此痛苦。终于,妻离他而去。去寻找自由和前程。儿子小宣一直都在住校,即使回家了,也是个不大爱开口的孩子。在他病重的时候,是白发斑斑的母亲孤单的照顾他——直到最后。两个老弱病残相处的这段时间,无助、痛苦,让人看了不禁泪流满面。后来,他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当天,在欢庆胜利的当天,痛苦的死去。他死了,我为他松了一口气。他被病痛折磨得太苦了,我想死亡于他倒是一种解脱。他在病中度过的多少寒夜,也随着他的死划上了句号。该书带给我的震撼和触动,因为文笔有限,我无法一一叙述。也怕自己的理解有偏差,所以就此打住。

读记《寒夜》

一下午匆匆读完了巴老的《寒夜》,由于读的过于粗略,读时也没有了解创作的时代大背景,因此,对伟作的理解甚为肤浅。小说的人物来自现实中的原型,甚至地点都是真实存在的。小说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故事很简单,但是写于纸上,就是一篇伟作,这与巴老的文笔深度是分不开的。可怜的汪文宣代表了民国时代无数倍受坑欺和压迫的低级公务员,他们的生活永远好不了,永远差不了,加上战争的背景,就成了永远活不了,永远死不了,而他们却要忍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整日在惶惶之中生存,一直到被榨干血肉,然后凄清死去,无人问津。社会的底层直接被时代明杀,而他们这类群体却要装出个人样然后被时代暗杀掉。自私的树生为了自己“自由的生活”,偷生般的在银行当着“花瓶”,她这类年轻貌美的女业务员在事业单位是不用干实事的,她们的任务就是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让男领导、男同事看了舒心。虽然树生也爱着汪文宣,但是她的爱是战胜不了物质享受的,她受不了婆婆的冷言恶语,受不了穷苦,受不了孤独,总之,为了钱,为了生活,她抛弃了自己病危的丈夫,跟着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男人走了。树生不可耻,时代可悲。汪文宣的妈妈则是典型的老婆子,她深爱自己的儿子,这种爱却是狭隘的,她不明白只有将同样的爱给予儿媳,儿子才能真正从她的爱中得到享受,情况却是,为了调解婆媳直接的争斗,夹在缝中的汪文宣最终身心俱疲,事业,家庭,未来,所有的重担压的他永远也起不来,直到死去。

寒也~

2007-10-24 | 《寒夜》 标签: 巴金 寒夜 人间三部曲 今天看巴金的人间三部曲之一《寒夜》看的我心酸。文宣和树生明明彼此相爱,越挣扎越伤害。守寡多年的婆婆不甘心媳妇夺去了儿子的心,处处看不惯媳妇,树生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弱女子,渴望自由和温暖的树生和婆婆针锋相对。懦弱的文宣夹在妻子和母亲中间既懦弱又隐忍,宁愿自己受委屈,却也只能激化他们的矛盾。两个女人都希望对文宣好,但是只能加速他的死亡。故事发生在解放的前一年,最黑暗的时候,贫困战乱让每个人都绝望孤独迷茫。文宣对树生的爱,感动又辛酸~~巴金的这篇小说在我看来比起《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它抓住了我的情感,随着情节发展,随着文宣的病情而越感抑郁和窒息。他们就像置身的无助的寒夜,让我们真切的看见。

《寒夜》:无关年代的人性选择

高中第一次看《家》,就被他的文字迷倒。没想到多年后再看他,仍然如此喜欢。用了一个下午,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读完这本中篇小说。那个年代的小说都透着浓厚时代气息,这本也不例外,然而我看到的却并不是那些,而是现在还能看到的一些人的影子。曾树生,汪文宣,汪母三个人物,他们并不只是那个年代的人,有的人还存留在现代。那个年代的人受尽战争,疾病,离乱之苦,然而这篇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这里。汪文宣本性懦弱,他爱着曾树生,因为自身性格的缘故,他给不了她太多。所以他的爱情卑微被动,不敢要求对方太多。就如现在很多男人,如果给不了所爱的女人足够好的物质条件,他们往往认为让所爱的人选择条件更好的男人是正确的做法。曾树生追求自由和自我,并不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现在很多女性也是如此。她对于自由的追求要比爱情更狂热,所以她选择舍弃了丈夫和儿子,摆脱那个只会绑着她的家庭,选择走一条物质条件更好,但没有爱情可言的路。不管是爱情还是自由,都是可以选择的,只看你更看重什么。当爱情促成的婚姻,束缚了你的人生,那么注定要有所取舍。汪母仍然是现代很多婆婆的代表,认为媳妇抢走了儿子的爱,她会千方百计针对媳妇。这么多年来,这种心态始终没有改变过。儿子是独立的人,他若能和自己的所爱女人结婚,一起生活,生儿育女,对儿子来说是幸福的。母亲却因为自己的占有欲,不能包容这么一个女人的存在,她对儿子的爱远比不过她的私心和占有欲。她始终不能明白,作为母亲,终究会老会死去,能陪在儿子身边的是他所爱的那个女人。她拆散了他们,只会让儿子陷入痛苦之中。这是中国经常发生的婚姻悲剧,而从来没有人去反思要怎么改变,只是一直不断重复上演。汪文宣爱曾树生,但他选择放她离开;曾树生热爱自由胜于婚姻和爱情,她选择抛夫弃子;汪母只知道疯狂的挑媳妇的错,不肯正式这个女人对儿子的重要性,所以她只能看着自己的儿子慢慢走向死亡。他们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有各自的后果,只能各自承担,而没有资格怨叹什么。《寒夜》写于那个年代,我却看不到太多那个年代太多主旋律的东西,只看到了持续到现在还有的那种悲剧模式。光是这点上,我很佩服巴金。

彻骨的寒

彻骨的《寒夜》,由泛黄的书渗入到触及纸张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乃至心灵。汪文宣,三十有四,正当壮年,有一份稳当、颇令人艳羡的职业——公务员;他母亲和蔼宽厚,始终把他当作小孩子;妻子是他大学时期的女友,与他一样有“教育救国”的理想,毕业后自由结合;儿子小宣十几岁了,住在寄宿学校。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实则暗涌不断,尤其是在波澜四起、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正值好年岁,本应该在工作上争取表现以大展拳脚,可小小的职位不仅“多劳无多得”,还受气受累,同事中除了潘老,其余都以刻薄言行待他;上有老下有小,本应是幸福美满的家庭,无奈夹在母亲和妻子中间,无论他怎么做都“左右不是人”;而活力四射的妻子在银行工作赚的钱比自己多得多,甚至小宣的学杂费也是妻子包办……在外受人欺,在内受人气,生活可以说处处不尽如人意。他固执地等着“抗战胜利”救自己出火坑,无奈现实到处都在张舞着爪牙,一次次撕咬他已疲惫不堪的身体——先是得了肺病,后来又哑了喉咙。他原本并不觉得苦,身旁有树生,他年轻貌美的妻子,守候着病重的自己;还有老母亲,不辞辛劳地嘘寒问暖,竭尽所能照顾他,他打心眼里感激她俩。偏偏又是他爱的这两个女人伤他最深,没日没夜地互相争吵,斗气,甚至逼着他给出“留下谁”的答复。不是有一个经典的问题,问“如果你母亲和你的老婆,同时落水你会救哪一个?”对于男人来说这是最为痛苦的抉择。汪文宣这个“老好人”,有话只往心里咽,暗地里苦恼悔恨自己不争气,抱怨她们的苦苦相逼。那边厢,树生再也受不了没有生气的家和处处计较的婆婆,离开了文宣和小宣,随陈主任“私奔”去兰州。而汪文宣累垮了身体,累坏了心,抗战胜利消息传来之际,他离开人世,留下满腔无奈和怨恨。无疑,汪文宣是可悲可怜之人,在乱世中祈求温饱不得。由外而内,备受萧条、寒冷的空气的吮噬。稍合上书,面黄肌瘦,无一处不显病相的他即刻显现眼前;他仿佛无意述说自己的过往、自己的悲惨、自己的不幸,可难以掩盖的病态、不称年龄的老态,自作主张地替他倾诉与我们听。《寒夜》不止从汪文宣这一面展现其时世道,它既顾及了男性角度,又从另一面赋予了女主角曾树生自由说话、自由思想的权利。《寒夜》面前,读者是全知视角,我们一方面为汪文宣的痛苦所纠结叹惋,怨树生不应与婆婆苦苦争斗平添丈夫的烦恼,甚至觉得她不应弃他而去,另一方面通过曾树生自我感受的真情流露,我们真切领会到她的苦处,明白她身处乱世的进退两难。“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汪文宣所处的抗战时期战火纷飞的重庆,比起唐代杜甫的处境,可谓更加艰难。况且他满腔的郁结无处宣泄,硬生生地化作一肚子苦水,无法将“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内心苦楚与母亲和妻子一一道出。读巴老的《寒夜》,其时正值寒假。读罢此书,我竟然大病了一场,连续几天躺在床上,四肢无力,疲乏不堪。或许是身体调适不当吧,我却更相信是因为此书对我心境的影响。从头到尾,此书的一章一节都笼罩在令人无法呼吸的氛围中,不时引起我怜悯且叹惋。妈妈和奶奶整天在我床边围着转,时不时为我端上姜汤,熬中药;冷飕飕的风透过窗缝向我袭来,盖了几条被子仍起鸡皮疙瘩;妈妈和奶奶老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我又无力去顾管;爸爸像是冷静的“局外人”,一天到晚都在客厅呆着,很少表露自己的情感;我自己也没多余的精力和朋友们联系……这些不就是汪文宣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的一瞥吗?我仿佛置身于《寒夜》中,与汪文宣虽相交不深,却又惺惺相惜。个体脱离不了社会而独立存在,那个时代,再加上他的家庭环境,直接导致了他的悲剧。可是汪文宣的悲剧还在于他忽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起作用,他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缓和婆媳矛盾,他相信的是自己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他曾经尾随妻子和陈主任,见他俩在前面走着,却又不敢上前质问,内心的软弱压抑了所有的行动,试问哪一个男人能够忍受?在那个没有信仰的年代,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还有谁能帮他呢?《寒夜》结局,是树生回到她之前抛弃的家,却发现自己已被家抛弃。她的梦化成了支离破碎的现实。但是撇开她抛弃丈夫儿子出走他乡的事实不说,她起码有勇气反抗现实,有胆量为自己作出抉择。她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不去委曲求全,不去迎合他人。汪文宣也曾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现实面前却畏缩不前。《寒夜》于我的启示是,即使前方是艰难险阻,即使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且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知识分子在旧中国时代的坎坷命运

巴金的作品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沉重感,而这部《寒夜》则将这种沉痛感发挥到了极致。故事讲得是抗战期间,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在当时社会里只是分子的社会地位和艰难处境,也通过汪的母亲表现出了旧思想的人的愚昧和顽固。汪文宣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曾经与妻有着教育事业的理想,年轻时抱负远大,充满了理想。可是,日军打来,国家陷入战争,多地失守。又由于社会上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汪文宣处境落魄。他又是个性格懦弱的“老好人”。他的妻子和母亲不和,他夹在中间无法处理,只是一个劲的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他发现妻子和她单位里的陈主任走的很近,可是,他却不敢前去质问,最后还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认为都是自己不出息。他在公司里,老是觉得别人看不起他,生病了也不敢请假,就怕丢了饭碗。他常常苦恼,妻和母吵架,他甚至痛苦的直打自己的头。他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抗战胜利,他认为造成他现在的局面的是因为时局,只要抗战胜利,他就一定会变好。可是,最可悲的是,最后,抗战胜利了,而他却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那个晚上,在痛苦中死去了。汪文宣在故事中是个典型的旧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的悲惨的命运也是那个时代里许多知识分子的命运。他的好友唐柏青也是悲惨的先于汪文宣死去。汪文宣的妻子树生是一个挣扎在旧中国里的女性形象,受过良好教育,也曾心怀梦想。可是,动荡的时局并未给她实现理想的机会。在艰难的生活中,在与婆婆的争吵中,她觉得自己在消耗青春,她想要逃离,想要抓住青春最后的尾巴,她想要幸福的生活。可是,她爱着汪文宣,又同情汪文宣。她觉得他太老实,太懦弱,看到他的隐忍,看到他生病,她常常狠不下心来离开。但是,与婆婆的争吵最终逼着她选择了离开。她跟陈主任去了兰州,在那边开始了新的生活,也在不久后和汪文宣离婚。抗战胜利后,她回到了之前住的地方,才发现汪已经死了,甚至不知道他被埋葬在了哪里,婆婆和自己的儿子已经不知去向。故事的最后,她在犹豫着要不要去寻找婆婆和孩子,在我看来,她还是会选择独自一人回到兰州,她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对于她来说,她再也不要跟婆婆过那种毫无意义的争吵的日子,而她的儿子对她也从未有过依赖感。对于树生以及她的选择,我想也无法说出对错来。在那样的时代,她的矛盾是必然的。要么选择追求幸福,要么选择在漫长且毫无希望的等待中逝去青春,等待生命的枯竭。不论选择哪一种,她总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来。汪文宣的母亲是个十分顽固的老人。她不甘心媳妇分去了儿子的爱,她看不起媳妇的工作和行为。她虽然爱儿子,但事实上却是爱她自己,她是自私的。她从来不知道她的儿子要的是什么,她按照她自己的想法给儿子她的爱和关心,可是结果常常是让儿子陷入更深的痛苦。她从没给媳妇好脸色,总是喜欢用难听的字眼咒骂媳妇,每次骂赢了她心里就觉得痛快,可是却不知道这给儿子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绝望。最后,媳妇被她气走了。她却仍旧不知悔改。她按照自己的想法照顾儿子,最后,儿子在痛苦和绝望中悲惨的死去了。她也只能典当家产,独自带着孙儿离去。汪文宣的母亲顽固不化,常常让人觉得无语。造成她这种性格的,是旧社会的思想。她接受不了新潮的媳妇,我想这其中也许是因为她嫉妒媳妇的年轻和充满希望,而她却在时局和旧思想的残害下步向死亡,失去希望。汪文宣的儿子跟他一样,沉默寡言,懦弱忍让,他对家人尤其是他的母亲十分冷淡。他专心于学业,是个十足的书呆子,没有思想,更无理想,他只是跟着其他的孩子,麻木的学习。虽未提及他的结局,但是从对他的描述来看,很有可能步入他父亲的后尘。《寒夜》是一部悲剧,从头到尾都贯穿了深深的沉重感。汪文宣的一家只是那个时代里的冰山一角。在那样动荡的年代,到底埋葬了多少人的理想,多少人的青春,甚至多少人的生命,我想,无人知晓吧。

寒夜中的暖灯

巴金的小说电影在中国文坛、影坛都很有成就及影响力。我接触到巴金的作品就是通过看《家》这部电影了解的。黑白银幕非常适合表现那个时期的大家族的压抑黑暗,几个鲜活的女性都在家族的阴霾下萎靡消失,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真是一个旧社会啊!太压抑了!也许是作家的立意的缘故,那时的大家族想必不都是这样的,没有阳光。像鲁迅家的鼎盛时期,就很令人艳羡的。还有许多贵族之家都是很有氛围的成长起来的,受到的传统教育都是立身处世的经典指教。因此,可以想见,作家的创作意图是主要的写作方向的。不能说巴金的文学就是为了革命而文学的,不是这样,每一个人对事态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也需要异样的见地。后来我又是先看了电影《寒夜》之后,才看的小说,我都同样被打动。被爱情、被凄苦、被短暂的片刻欢愉、被深藏在树生内心的爱怜、难以割舍的情所感动。贫贱夫妻是从浪漫中走来的,那些在校期间的热恋方式与当代人没有多大区别,同样是新潮的,为他们的爱而欢愉;结婚后,总要现实的生活,书生意气、叱咤方遒渐渐淡出,本份与循规蹈矩还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路,这也意味着男主人公生存能力的缺失,然而适合职场的树生,却能在近似交际场合的应酬中获得很大的青睐,身边不乏关注的目光,来自老板的亲切关怀。看到这里,我为男人的无奈感到悲凉,似乎女人的清丽气息即时能救助这个家,但也埋下了与迂腐之气暮气很重的家庭格格不入的距离感。这才是《寒夜》当中一直挥之不去的悲凉之感。这部书的压抑油然而生,读者在为之叹息中期待,在期待中还是悲叹。巴金写足了处在那个尴尬位置的中年人的凄凉,谁是让树生离家的人?婆婆?宣?树生自己?都可能。寒夜留下的思考很多。也因此打动了读过它的不同时代的人。总的来说,《寒夜》尽管凄凉还是一部令人心动的爱情小说,是混乱年代的人性牵挂,是人间永久常新的道不尽的情愫。这部小说无论在何种时代,就如同一缕阳光,他们的那点可怜的爱像是一盏暖灯,让读者为之叹息和同情,原来,我们的巴金先生在平静的外表下除了控诉大家族以外,还能通过普通的小家庭轶事写出这样撼人的作品,《寒夜》的成功足以比其他作品更能传世。

寒夜:安全的老实人

百无一用是书生……尤其是像汪文宣这样的书生兼老好人。百度老好人:表面上处处为别人着想,实际处处为自己。简直是心机boy代言词。个人认为时代改变了老好人的意思,寒夜里的老好人我认为可以解释为:以他人眼睛看自己世界、逆来顺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老实人。所以说老好人约等于老实人。汪文宣人不知道为自己争取,并把自己的无能解释为对他人的成全。比如主动提出让妻子离开自己,即使妻子暗示如果被挽留就不离开,结果老实人还自我安慰为离开自己会让妻子过更好的生活,把对自己的懦弱看做无上崇高的行为,甚至升华到时代的不幸和命运的不公。说到底就是自己的无能!打心底看不起这种人,说男人要养家,一股大男子气概,其实呢,不愿承担风险,不愿拼搏不愿改变,不愿正确认识自己,逆来顺受。进击的巨人中说“最危险的莫过安全”,汪就是这样沉浸于所谓的安全中的广大群众的一员。不在安全中爆发就在安全中灭亡,呵呵。书里的心理描写还是很多的,不过这段时间看国外小说比较多,觉得书写得还是很直白,不如村上春树的婉约,不如马尔克斯的震撼,,情节上也略显单调套路略多。不过当初准备看这书就是因为里面出现了感兴趣的一类人“老好人”,四天看完后多少有些失望,老好人的意义变味了。不是很推荐这本书。

男人之苦

按理说我是不太能理解到汪文宣的痛的,可是我却分明地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似乎,我从他的一生中看到了自己。当然,这样说自然说自然是扯淡。因为我还远未结婚。看完了这本书以后,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万万不能娶一个比自己优秀的女人当老婆。不要说什么爱情可以战胜一切,那是很难实现的。而残酷的现实会让人们明白到,男人一定要比自己的妻子强,至少是在收入上。其实,从汪文宣的一生可以看出很多,可是我参透得出的就是作为穷人的各种悲哀,病不敢病,吃不敢吃,有怨言也不能够诉说,反正就是什么都不能够如自己所愿的实现。没办法,钱虽然不是万能,可是没有钱就真的万万不能,这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套用一下高中政治书里面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说,没有钱,什么都不能想,想了也只能是白费了自己的脑细胞。再者,好人往往都不一定能够得到好报,现实就是和俗语中所说的相悖,坏人通常都会过得逍遥自在,而独自留下好人在吃苦受累,不过本性是好人的人,是不会因为这种反常现在而去变坏的,所以只有继续过着难堪的生活。不知道为什么,我读到树生时,我会想到另外一个人,那一个已经一年多不曾见到的人。虽然已不能再存在什么丝毫的情愫,可是记忆是依然存在的。说回树生吧。其实她是没有错的,就算作为男人的角度来说。因为她并不是嫌弃丈夫又收入低微又身患绝症,而是她真的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丈母娘终日对自己的仇恨,丈夫对自己内心想法的不理解以及过于懦弱还有战乱的胁迫,这已经足够让她离开丈夫一家奔往兰州了。她已经内心进行过无数次斗争,可是理智终究还是战胜了情感,没办法,是一个拥有正常思考能力的女人都会选择这条路,这并不是薄情,倒是一个能接受的抉择。他们当中都没有错,丈夫因为患病,而且各种客观原因使他只能做收入极少的校对工作;母亲对儿子的过度溺爱以至于不能够把儿子被媳妇霸占,因而对媳妇充满了憎恨;儿子又身患白血病,家境不好,却在贵族学校里学习,处处拮据。再加上战火弥漫,人心惶惶,谁都不能够安心地过日子。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所作的很多行为都得套入当时的状况下考虑。一口气把书读完,心情很是沉重,似乎应和着自己最近的心情。在这酷热的夜里,内心还是能够体会一些极度深寒的没有迎接光明一刻的夜的。

解构 寒夜

家春秋,随想录,估计人们对巴金的刻板印象就是个文笔平平,青年时思想先进,文革时唯唯诺诺,老年后又倒戈一击,激情反思的赵家文字工作者。平淡又絮叨的文字,加上算不上很深刻,只是真实的文字,最终起到的也不过是记录历史的作用。比起这些掺杂了太多政治因素的文献,这篇不引人注目的《寒夜》,至少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有趣的是,《围城》与《寒夜》同于1946年连载于《文艺复兴》杂志,同为描写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境遇的故事,牵强点说,两部的主人公,方鸿渐和汪文宣还相当押韵。两者却展示出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核。一个悲观致死,另一个冷眼看世界但结合之后文革中两人的境遇,也是值得玩味。让我们说回小说本身。情节很简单,是一个落魄书生,在抗战的乱世中,在世俗社会苦命挣扎,婆媳关系激烈冲突,妻子与其资本家情人纠缠不清,一切的纠缠纷扰,最后用汪文宣的死亡予以消解。这其中也有几点感想。1.女性的自我价值认同妻子是个很奇妙的角色,我相信巴金不是凭空想象的。四十左右的年纪还能美娟如花,独立自信,感情纯粹。在糖衣炮弹的不断诱惑下,最后一刻才屈服下去。 也难怪女权主义的触手都裹缠上来,要让曾树生也作了他们展示窗里的玩偶,要叫这世间人都看到女性的觉醒意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已有之。而作者在构建一个对汪文宣残酷的生活境遇的时候,无形中也为曾树生的背叛加上了助力。难以调和的婆媳矛盾。汪文宣被病症的死死纠缠,儿子与自己的淡漠情感,加上战事传言的愈演愈烈。将曾树生推上一条出走的滑道,一旦坐上去,一切就已经注定了。她多有现在女性不具有的优点。起码,感情是纯粹的,不与物质相互交织的。在同样的情况下,我相信一位2015年的当代女性,会义无反顾地抛弃丈夫,甚至没有什么挣扎就缴械投降。这选择太过简单,物质的差距显而易见。所以我从不否认,这是个典型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但她并不具备纯粹的革命精神。因为她的决定中,只有单独的一部分“逃离”,是由她决定的。而整个生活悲剧的前定条件,决定之后的出路,未来的走向,她根本没有办法决定。而她所谓的另一条道路,也逃不离对男性的依赖。2.知识分子阶层的自我舔舐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读书人一直是受人敬仰的对象,即使仕途不顺畅,但诗词作品流传后世,也不失风骨。但越到近代,狭义上的读书人越发式微。就本篇来说,巴金对他们的悲惨境地,一味地怜悯消解了本应有的自我反思。从头至尾,汪文宣的错,只归结在他太过善良,太过软弱。对于战乱时社会的动荡无能为力,对同事们的倾轧他无可奈何,对妻子年轻的情人的世俗成功他甚至没有一丝的愤恨与妒忌。恐怕死的时候主角心里还会想着“错的不是我,是这个社会”但说实在的,就是主角这样的形象才不断加强普通民众所谓读书无用的刻板印象。他,早在搬来重庆之前就已经死去了,在失去自己的办学梦想,被迫在小书局从事校对工作的时候,他就已经死了。而剩下一切的悲剧也都理所当然。巴金真正应该反思的是,一个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在理想破灭之后为什么比其他人容易消沉得多。偏颇的自我认知,自尊的过度拔高,让人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坚强地生存下去,在理想实现之前能够用在残忍食人的现实社会中勇敢地前行,知识分子们永远做不到。3.婆媳关系在这篇小说里,婆媳关系像一个死结,两边的母亲和妻子用力地拉拽,中间的结死死得包裹汪文宣的心脏,在两者不断地角力之下,捏碎了他最后的一点生命力。这问题,不知道该作何评判,看完也觉得没有出路。经济的拮据必然让人的关注点集中在身边的各类小事上。 母亲的抱怨,也并不是无中生有,是被生活重压情况下,内心苦楚与悲伤的投影。而妻子的反应更多处在一种防御状态,并没有急切的针锋相对。只能说,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礼教,在30 40年代的中国家庭中的逐渐失去了掌控力。4.结语文字真的很奇妙,越是回环婉转还越能抓住人的心灵。为什么现今社会对于文艺的态度如此暧昧。人们毫无顾忌地推崇娱乐明星,肆无忌惮地在各个场合交流着视频节目与娱乐八卦。但往往一个喜爱读书的人,却难得交流的对象,在人群中更多的却是低调的逡巡,这其中固然也有着喜爱书籍的人们本身的静谧,但大众舆论的偏见,也一定难脱干系。在娱乐至死的大潮中还暗藏着一条白鲨,无情地吞噬着本来就极其稀少的文艺电影与严肃的文学作品。究其原因真正的文学本来就是反潮流的,是对大众文化的无情鞭挞与深刻反思,而在反智主义盛行的大陆,严肃真实的文字已经如干涸的河流。偶尔的几位大师,借着卡夫卡与马尔克斯们的荒诞主义借尸还魂,九曲十八弯的迂回进入严肃文学的乌托邦,因为他们害怕没有掩蔽的大道暗藏着埋葬他们的力量。寒夜是巴金最后长篇小说,他是完全的现实主义笔触,没有魔幻的色彩,也没有荒诞的意趣,但是这直接的文字却能捕获人心。

生命被时间拖垮

我看此书是用很零碎的时间看的,但还是觉得若用一个完整的时间读它,更能体会到巴金先生在其中传达的,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的悲伤感。痛苦,这个感觉始终弥漫在书里。汪文宣是痛苦的,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妥协,不得不为了生存苟延残喘。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缩头缩尾的庸人,或许他心中仍有想要呐喊的念头,但是卑微的社会地位让他无奈地选择在现实面前下跪。汪文宣精神上的痛苦也蔓延到身体上,肺病在生活的煎熬中愈发加重,直至最后酿成悲剧。“痛苦继续着,而且不停地增加。”在工作上,是自私自利的同事以及压榨员工、形式主义的上级让他痛苦,尽管有“和公司间唯一的联系”钟老,让他在工作的寒夜中感受到一丝温暖。但也正是这份温暖,让他在钟老因霍乱离世后,独自站在钟老的坟头,像是看着自己简陋的新居一样,感受到了更加寒冷的夜晚。在家庭里,树生和汪母之间的争执让他痛苦。“永远都是这样的控诉、仇视。”“他甚至想说:你饶了她吧。”他陷入了梁楠楠的境地,但他的可悲也在于他只是妄图伪造和谐的假象,实质上并没有为母亲和树生着想,促使她们的互相理解包容。对于曾树生而言,这份痛苦首先在于青春年华的不在以及家庭纷扰的疲惫。“这里不就是使生命憔悴的监牢?她应该飞,她必须飞,趁她还有着翅膀的时候。”她这么想着。她的离开并不是因为对汪文宣没有爱,而是在生活中,这份爱已经成了令人疲惫不堪的包袱,压得她想要逃离。尽管多年的夫妻情感让她割舍不下,但是在婆媳关系上汪文宣的怯懦,逼得她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在这里她只感受到烦躁与痛苦,而没有归属感。汪母是一个可怜的老母亲,为儿子操劳一生,年将就木仍旧奔奔走走,最终甚至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的思想有一定的封建的地方,有一种封建当家主母的影子,看不惯儿媳的各种行为。“她咬牙切齿的说,仿佛就在咬那个女人的肉似的。”恨意至此。但她也从未理解过儿子和儿媳之间的感情,正如汪文宣心中的呐喊“既然你爱我,为什么不能也爱她呢?”她不清楚,自己也是压倒儿子生命的稻草,也不明白自己对儿媳的讽刺话也是深深伤了儿子的心。她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也十分可悲。记得书里不断出现这样的问话:“我们没有偷人、抢人、杀人、害人,为什么我们不该活?”以及到最后,汪文宣终于在街道嘈杂声的掩盖下呐喊出来:“为什么他们都应该活,而我必须死去,并且这么痛苦地死去?”他的一生,是被时间留下的烙印拖垮的。他甚至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可悲,当然即便认识到也于事无补。是这个名为生存,名为将来的野兽拖垮了他的生命。然而谁又不是承受着生活的拖累呢?唐柏青、钟老、邻居张家、睡在他们台阶前的两个孩子……说实话书中这种压抑沉重的感觉让我觉得有些无法适从。或许也正是因为一些细节的生活矛盾似乎更有真实感而让我觉得无法适从。甚至也有点困惑,当我离开校园,是否还能怀揣着梦想一路前行呢?还是也会因为生活的任务与负担而拖垮了原本旺盛的生命?

悲哀谁的悲哀

人民文学的这个版本后面附有巴金自己对作品的谈论,我是顺带一起看的!所以现在写这个东西可能有点受作者主观的影响!《家》是巴金的成名作,很多人也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但就我而言我更推崇《寒夜》。我不是专业人士,给不出什么专业理由。只能说是谈谈自己的感受而已!《寒夜》主要写了三个人!汪文宣、曾树生、汪母!其中汪母和曾树生这对婆媳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她们为什么会有矛盾作者并没有清晰的交代,两个人都爱汪文宣,但两个人都让他痛苦。汪文宣很懦弱,他始终选择隐忍,企图用隐忍来换取他想要的平安温暖,然而他从开始的希望到最后的绝望却始终没有感受到哪怕片刻的温暖,而最后他死在人们庆祝抗战胜利的夜晚更是对他性格对他命运的绝妙讽刺,他所有的隐忍要等的不就是这天吗?然后当这天来临的时候他却只能在满城的锣鼓喧闹中凄凉的死去,甚至他一直念念不忘的他的“妻子”都他都不曾见到最后一面。巴金自己在谈到《寒夜》的时候说他想要表达的正是对那个时代那个无能政府的控诉,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份子的同情。对前一点我想说的是,是否这有点过了(我的意思是是否在这里有意识形态的原因,因为当时巴金在国内,因为巴金写那篇文章的时间是文革后不久),可能我并不是从那个年代经过,不能体会战乱离祸之苦,也不能体会一个政府腐败到不给人民活下去的机会的感觉,我只能体会到当下的政府同样腐败百出,在生活水平上去的时候婆媳问题依然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巴金这部作品中对时代问题对政府问题的控诉,我只是说如果过于强调这点,对作品实际上是个伤害,妨碍作品多重化,也妨碍作品深层次化!现在我说说对第二点的看法,实际上我更愿意多说说这个问题。这是个传统问题,实际上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就有这个问题,可以这么说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留问题。对生活他们无可奈何,他们能怎么办呢?要钱没有(这里主要针对穷书生),要权没有,他们有的只是满腹经纶,可是那些要换成现实的生活下去的物质就得有人给机会,这也造成中国知识分子长期的文弱书生形象,你怎么能不文弱?你的命运甚至你的生命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你能强硬得起来?所以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出路只有两种——入世出世,入世者实际上都是苟且者,没有对自己的压迫是不可能入世的,出世者实际上是放弃者,满腹经纶难道为的是闲云野鹤?这也是一个矛盾:就是说你要入世那么你就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书生了,但你选择出世也不能做算一个书生(我始终认为没有在激流中冲刷过的是不能真正体会力量的)。实际上,在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中对于这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都有表现,而《寒夜》应该是以新文学形式表现这个主题的典范吧!


 寒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