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文化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52002492
作者:鲁成文
页数:310页

章节摘录

不可思议的是,几十年之后,在德国风行的爱国歌曲《防守莱茵》,与《谁的血脉中流着荷兰血》在形式构成和音乐语言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防守莱茵》的副歌还出现了一段与《谁的血脉中流着荷兰血》完全相同的旋律。    《防守莱茵》谱写于1854年,当时德国莱茵河左岸国土面临法国人的觊觎,德国人群起抗争,青年商人施内肯伯格的诗作《防守莱茵》特别鼓舞人心,不少人为之谱曲,而合唱指挥卡尔·威廉(1815—1873)的版本最为成功,被迅速传唱。到19世纪70年代初的普法战争时期,《防守莱茵》起到的巨大作用使它俨然居于某种国歌的地位。    为了表彰作曲家的功绩,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1871年特别赐予卡尔·威廉一笔3 000马克的年金,皇后将艺术与科学金质奖章颁给了卡尔·威廉。在卡尔·威廉1873年去世之后,他的故乡、莱茵河畔的日克雷菲尔德为他竖立了纪念碑,雕刻家还创作了以《防守莱茵》为主题的民族纪念碑。    出现在《防守莱茵》与《谁的血脉中流着荷兰血》上面的某种形似现象,是由于偶然的巧合,还是作者别有用意呢?有人认为,莱茵河是从德国流经荷兰进入北海的,德国守卫莱茵河的军人完全有可能听到从荷兰一侧传来的《谁的血脉中流着荷兰血》的歌声,所以卡尔·威廉在《防守莱茵》中引进《谁的血脉中流着荷兰血》的曲调,是很自然的。我觉得这种可能属于模仿、借用,当代人将之视为一种抄袭行为的可能性应该缺乏合理的依据,由于约翰·威廉·戴尔姆斯和卡尔·威廉的血脉中都流着德国之血,他们的乐思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都是从某种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在个体上的留存出发,并且在无意识状态下共同取用了某种德意志民歌资源。    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很快就感受到荷兰人与德国人、荷兰民族与德意志民族在地理、历史与文化诸多方面的联系,这些联系何其紧密,何其深刻。    岂止荷兰国歌《谁的血脉中流着荷兰血》的曲作者戴尔姆斯在其血脉中流着德国血,就是荷兰国歌《威廉·凡·拿骚》中被敬仰与赞颂的荷兰国父威廉一世即威廉·凡·拿骚(1533—1584),他的血脉中也流着德国血。他的妻子也是德国人,是萨克森国的公主。    荷兰古城布雷达早在1252年就获得了城市权,1403年开始属于德国中部莱茵河流域的拿骚家族。1544年,年轻的布达雷侯爵在战争中阵亡,又无后裔,该侯爵国转给他年幼的堂弟、拿骚侯爵国公子威廉。于是12岁的小威廉到了荷兰,并且受到国王的精心栽培,不仅继承了布雷达侯爵国,而且在他26岁的时候受国王委托,担任了荷兰、泽兰和乌得勒支三省总督,前提是他必须退出新教,而且要在布鲁塞尔接收罗马天主教教育。由于威廉一世在德国有拿骚领地,同时在法国有奥兰治领地,因此他所在的家族的正式名称是奥兰治一拿骚家族。但是,正是这个被西班牙殖民者寄予厚望的人和家族,却成为西班牙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掘墓人。    历史上的拿骚所在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德国黑森州南部部分地区,即法兰克福及其以北地区。拿骚一名,在德国历史书上也容易见到,最著名者当为《拿骚备忘录》。它的作者亨利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一楚·施泰因1757年出生于拿骚,后来历任过许多国家要职,从而对普鲁士国家许多领域的弊端有切身的体会,也就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改革胸有成竹。普鲁士军队在耶拿战败之后,国家屈居在拿破仑的铁蹄之下,作为外交大臣,他拒绝支付法国宫廷在柏林的费用而被解除了职务。他愤而回到家乡:继而写出著名的《拿骚备忘录》,提出了关于国家行政机构改革、城市改革和农奴改革等方面的建议。普鲁士后来任命施泰因为政府首席大臣,并以他的设想为主要依据,开始了国家的全面改革,最终赢得了德意志解放战争的胜利。    荷兰国歌《威廉·凡·拿骚》是16世纪尼德兰革命时期的一首著名的“乞丐歌曲”,也就是起义者的歌曲。这里的“乞丐”一词的来源,是1566年尼德兰贵族同盟向帕尔马摄政马加雷特女公爵请愿时,女公爵手下的西班牙大臣破口大骂贵族们是乞丐,但是,贵族们不以为耻,反而将“乞丐”作为自己的雅号,并以乞食袋和讨饭碗的图案作为同盟的标识。    《威廉·凡·拿骚》的歌词出现于1568年前后,原文用法语写作,作者不详。4年后,威廉的朋友和忠实的信徒圣阿尔德贡德将之译成荷兰文,因而也有人认为圣阿尔德贡德就是歌词的原作者。    P5-6

前言

对于文化、文化国度、民族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并不难,难在欣赏。之所以说感受和理解不难,是因为它们所依据的主要是知性或理智。而欣赏与否则完全取决于主观,它所依据的主要是价值和情感。所谓价值和情感,会以知性和理智为发生的基础,但有时却是超越知性和理智的,因为它是与一个人整体的生存环境、生活历史和存在期盼相依相随的。因此,能够真正欣赏文化多元化的人,能够真正不偏不倚地对待各种文化、文化国度、民族文化的人,未必很多。    面对荷兰文化,似乎是比较容易实现感受、理解与欣赏之间的平衡的。几乎无人不知晓荷兰足球,荷兰足球显然成为我们愿意亲近荷兰文化的第一理由。德国历史学家、《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斯宾格勒说过:命运是难以名状的内在决定因素。因果关系的本质可以用物理的或批判的系统来界定,用数字或观念分析来界定。然而,命运的理念只能靠艺术家来揭示,靠绘画、悲剧或者音乐来揭示。而4年一次的世界杯足球赛、欧洲杯足球赛,却每每在提醒我们:命运的理念还可以靠一个国家的足球故事来揭示,此中的典型便是荷兰。    从来没有哪场比赛像1974年荷兰与德国的世界杯决赛那样,在一个国家的灵魂深处烙下那样深长的印痕,给予一个民族的感情自尊以那样沉重的一击。1994年,一个学术机构在那场决赛20周年之际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几乎每个经历那场悲剧的人,都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己身在何处,所为何事。荷兰戏剧家蒂莫斯在研究荷兰那场非常不幸的失利及其后遗症后,如此总结道:这是荷兰在20世纪遭遇的三大灾难之一,仅次于1953年的大洪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侵略。    足球之外,还有怎样的荷兰?    ——弗美尔、伦勃朗和蒙德里安;    ——格劳休斯、斯宾诺莎、伊斯拉谟和赫伊津哈;    ——郁金香、风信子和高科技农业;    ——风车、奶酪和木鞋;    ——海上马车夫、宽容精神和现代多元文化社会……    在荷兰,确实还有许许多多人与事,像它那迷人的足球性格和诡异的大赛结果表现出来的那样,或者具有悲剧的特征,或者具有有容乃大的品格,或者兼而有之。尤其是将这诸多体现出回天转日之威与挟山超海之力的人与事,联系到荷兰那十分狭小的国土疆域去感受、理解和欣赏,更觉得它们仿佛只是一种神话本身。    无论如何,荷兰人永远在郁金香盛开的大地上乐观地前行着。就荷兰人整体或者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是朴素的,荡漾在现实主义之中,当然在其后面未必不能没有某种神秘的因素存在。只是那些试图突破常规的特别杰出的人物,或者那些已经突破那种常规而成为特别杰出的人物,才体现了更多偏向于悲剧英雄的命运。对荷兰来说,整体有一种安然自得感;而个体对整体的突破,则往往是苦命的或悲剧的。    希望能从这样的视点出发,泛览荷兰历史的兴衰起伏,流观荷兰社会的多元文化,去感受、理解和欣赏奇肆的荷兰文化。

内容概要

鲁成文,20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供职广东佛山市城市规划展馆,档案研究馆员。长期沉浸于古典音乐和德意志文化以及欧洲文明之美,也致力于以文字表达回赠感恩之情。有关著作有《激动,为什么激动——爱乐随谈录》、《慰藉救赎解放——古典音乐之声》、《乐游德意志:关于德意志的聆听游历与思考》、《德意志之在:游思德意志民族文化性格》、《爱上古典音乐》、《品读德意志》、《爱乐书简——古典音乐三十章》、《乐在群中——开启与音乐沟通的窗口》等。
鲁成文,20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供职广东佛山市城市规划展馆,档案研究馆员。长期沉浸于古典音乐和德意志文化以及欧洲文明之美,也穷心剧力于以文字表达回赠感恩之情。有关著作有《激动,为什么激动——爱乐随谈录》、《慰藉救赎解放——古典音乐之声》、《乐游德意志:关于德意志的聆听游历与思考》、《德意志之在:游思德意志民族文化性格》、《爱上古典音乐》、《品读德意志》、《爱乐书简——古典音乐三十章》、《乐在群中——开启与音乐沟通的窗口》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在音乐中“换乘”
第二章 西方画史缩影之一:弗美尔、伦勃朗
第三章 西方画史缩影之二:梵高
第四章 西方画史缩影之三:蒙德里安
第五章 小国里的大思者之一:赫伊津哈
第六章 小国里的大思者之二:笛卡尔
第七章 小国里的大思者之三:格劳秀斯
第八章 小国里的大思者之四:斯宾诺莎
第九章 小国里的大思者之五:伊拉斯谟
第十章 宽容为荣
第十一章 历史的心血来潮
第十二章 现实主义品格
第十三章 世界之花

编辑推荐

鲁成文编写的这本《荷兰文化》生动地叙述了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艺术,包括弗美尔、伦勃朗和蒙德里安的曲折经历和艺术成就,突出地论述了在荷兰这个蕞尔小国产生和活动的大思想家,包括赫伊津哈、格劳休斯、斯宾诺莎和伊斯拉谟等。    《荷兰文化》是《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鲁成文编写的这本《荷兰文化》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在西方各民族中,如果说法兰西文化的重要贡献是文学,德意志文化是哲学和音乐,意大利文化是建筑,英格兰文化是戏剧,那么荷兰文化的突出成就便是绘画艺术。荷兰人勇于探索,在短短的百年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荷兰文化的巅峰时期,而黄金时代荷兰文化的璀璨明珠便是广受人们赞扬和喜爱的绘画艺术。

《荷兰文化》共分13章,生动地叙述了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艺术,包括弗美尔、伦勃朗和蒙德里安的曲折经历和艺术成就,突出地论述了在荷兰这个蕞尔小国产生和活动的大学者、大思想家,包括赫伊津哈、笛卡尔、格劳休斯、斯宾诺莎和伊斯拉谟,还通过荷兰历史的兴衰起伏探讨了荷兰人的宽容精神和现实主义品格,尤其是荷兰人对多元文化的追求,展现了荷兰文化经久不衰的创造活力。而作者贯穿于全书的,则是在泛览荷兰历史的兴衰起伏,流观荷兰社会的多元文化中,怎样去感受、理解和欣赏奇肆的荷兰文化。


 荷兰文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一种生硬的文化介绍,教科书式的文字,只是内容上却是真有收获,知道了那么多的名家大作。
  •     如果不热爱绘画、不想了解荷兰文化变迁、不想从艺术家的内心去了解荷兰、那么、还是别读了
  •     体例好奇怪,与这套文丛中的其他书籍很不一样,更类似于随笔大大集合。有关音乐的部分很多个人喜好夹杂于中。对于荷兰籍的哲学家如数家珍。绘画部分稍弱,但是维米尔和伦勃朗的部分还都靠谱。历史的部分成了陪衬,有些可惜。
  •     档案体,读起来不通畅,辜负了可爱的段子们
  •     这书写的跟闹着玩似的,就像逻辑混乱的心情感想集。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加到这个丛书系列。
  •     信息含量很高的一本书!虽然内容可能略有杂乱之嫌,但是我喜欢的类型!
  •     读不通
  •     荷兰绘画的灿烂,学者的品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     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充分体现在书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