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没有女性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9
ISBN:SH10282-4
作者:[苏] 阿列克茜叶维契
页数:259页

书籍目录

“我不想回忆……”
“再长长吧,姑娘……你们还嫩呢”
“只有我一人回到妈妈身边……”
“我们这幢楼里有两场战争……”
“电话听筒可射不出子弹……”
“我们只获得了小小的奖章……”
“那已经不是我了……”
“我现在还记得这双眼睛……”
“我们没有打过枪……”
“关于一丁点儿大的小土豆……”
“妈妈,爸爸——是什么?”
“我拯救了生命……我想拯救了和平……”

作者简介

《战争中没有女性》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全景性纪实文学。作者没有象前人一样,选择一个或几个原型,精心构思,写成一篇环绕一个或几个人物展开情节的小说。如果那样做,作者也是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和驾驭能力的。但是,阿列克茜叶维契志在开拓,她为自己确立的目标,似是要写出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的整体形象。她不是描写一两个、十几个女性形象,而是集中了数十个战时妇女的故事,让她们作为主人公轮流出现,“自己讲自己”,仿佛直接面对读者娓娓而谈。这些女主人公的命运遭际丰富多彩、各个不同,又具有整体的共性。作者巧妙地剪辑和汇合了她们的故事,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中妇女群象的长卷巨画。作者所取的描绘角度也颇具独特性,她不去渲染战斗和工作的过程,也没有直接描写女兵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而主要是通过女性心灵对于战争的感受,从感情上去反映和描绘战争,进而深刻地揭示了那场战争的本质。战争本来似乎是男人的事,女性与军人难以得兼,但这一常规在卫国战争中被打破了,众多女性从戎参战。女孩子们身上习见的娇柔、温存、端庄、懦弱等等,在战火中改变了,女性非女性化了,这一事实说明了战争的严峻和残酷,更说明了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和全民性。这部作品着意于探索战争中女性的心理及其种种表现,种种变化,同时也就反映了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的牺牲和贡献。


 战争中没有女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作为女性、战后女性所写的纪实性作品,作者以一系列女性对战争的回忆叙写出女性视野中的战争全书有点散乱,不过扑面的是战争的严酷没日没夜的工作、没日没夜的处于战争中,这对人的确是严酷的,对女人尤其如此。不想说什么啦,把目录列出来吧:目次“我不想回忆。。。。。。”“再长长吧,姑娘。。。。。。你们还嫩着呢”“只有我一人回到妈妈身边。。。。。。”“我们这栋楼里有两场战争。。。。。。”“电话听筒可射不出子弹。。。。。。”“我们只获得了小小的奖章。。。。。。”“我已经不是我了。。。。。。”“我现在还记得这双眼睛。。。。。。”“我们没有打过枪。。。。。。”“关于一丁点儿大的小土豆。。。。。。”“妈妈,爸爸--是什么呀?”“我拯救了生命。。。。。。我拯救了和平。。。。。。”
  •     一我是在东普鲁士迎接胜利的……大家都开始放枪,手上有什么枪就放什么枪:冲锋枪、手枪……后来连大炮也放起来了……那时我们觉得,世界上将要有永久和平了,再也没有人要战争了,弹药应当统统都销毁。最好连战争二字也永远不要说了……二五月九日,大家都在喊叫“胜利了!胜利了!”真不敢相信,战争真的就这么结束了?现在干什么好呢?大家都对天鸣枪……手上有什么枪,就用什么枪射击。“立即停止射击!”指挥员下令。”“反正是剩下的子弹,留着还有什么用?”我们莫名其妙。
  •     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前苏联文学的最后余响2015年诺奖公布,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据资料中说,她曾经有一本著作《战争中没有女性》,我记得是有这本书的。自从在网上购书之后,看到前苏联的书籍,我总是奇货可居地能买到就尽量买来,之前自己有一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联文学辞典》,被我翻来翻去,近乎翻烂了,上面也横七竖八地划上了各种表示拥有与期待拥有的符号。前苏联时代的作品,买来就被我放入书的杂物堆里,我觉得它们是有价值的,像《战争中没有女性》这样挂着哲思意义的书,应该不会被我忽略的。找家里的书,最痛苦的事,就是必须翻箱倒柜,把杂乱五章的书,逐一过滤一遍,才能找到我需要的书。这一次还好,把旧房子里的床肚子下面的一个纸箱,予以扶正,很快便找到了赫红色封面的《战争中没有女性》。此书列入昆仑出版社《外国军事文学译丛》丛书,于1985年出版。昆仑出版社应该是后来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当时出版的这一套丛书,还包括前苏联的作品《永远十九岁》,加上前苏联出版的小说如《一生不能死两次》等等,这样的小说标题就发人深省,令人过目难忘。书上标明是根据1984年2月号的前苏联刊物《十月》上的作品译出的。应该说,这本书的中文本翻译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书的原译叫《战争的面孔不是女性的》,现在在作者获奖后,又出了这本书的新书:《我也是女兵,也是女人》。只是书买了来,我也没有认真读过,主要原因还是书太薄,提不起阅读的兴趣,但这书的题目,却令人印象深刻。这一次,借作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机,我把书粗粗地读了一遍。据介绍,作者出生于1948年,生于乌克兰。当时写作这本书的年龄,在36岁左右,相当于梁晓声那一代知青作家,算是比较年轻的。在书中,作者说明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在我的身体内,乌克兰血液与白俄罗斯血液一起流动。”而在当时,这两种血液,都汇总在苏联的这个庞大的血脉中,这也使得她当时的身份被界定为一名苏联作家,而她的作品里,也烙上了纯正的典型的苏联文学的标记。这是一本作者对二战中的女人采访之后的口述回忆录,作者按照女人在前线的岗位兵种、后勤战线上的女人、地下工作中的女人等几个大致的分割方式,把她采访来的材料,安插到各个部分中,因此,整个回忆录总体来看,比较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核心的中心人物,以事件与类别作为主体,人物服从于事件,作者的强烈的主观意识,把人物的回忆打碎,肢解,分列到各个标题下,所以说,整个作品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动机。所以貌似对历史的忠实记录,其实也暗含着作者的别有用心。作者很自负于自己的这种选择。在书中,她写道:“回忆和筛选这些细节——本身便是一种才能。”她认为她自己在重组这些材料时,体现了一种才能。而事实上多少年后,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是对她的这种才能的自许的肯定。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存在,承继了前苏联文学的数十年传承的约定与风格,而在脱离了苏联时代的体制制约之后,她依然行走在一种对前苏联文学的致敬与承袭的轨道上。她今天在白俄罗斯的遭遇,恰恰是她在那个如果没有崩溃的前苏联里也会遭遇到的必然逻辑的后续结果。该书出版的1984年,正是中国作家整体突破的一个关键性年度。前苏联的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力巨大。1985年莫言推出了《透明的红萝卜》这一惊世骇俗的作品,从而诞生了与日后诺贝尔文学获得者的那个莫言相等称的第一篇作品。《战争中没有女性》对中国文学有没有影响?应该说有。《战争中没有女性》几个鲜明的特点:它关注细节。整个书没有兴趣去表现整个苏联的卫国战争,书中的人物涉及到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等等战场,但是,作者是按兵种、战争的性质进行归类的,它表现的是个人对战争的体验。不同的战场地段,看到的是不同的战争景观,这一下子便把只有枯燥的战争进程的战史,改造成了鲜活的个人体验。注重体验,注重体验的情感注入,是作者的一个绝招吧。后来她在前苏联解体后写的口述文学作品里,应该采用同样是这样的办法。通过个体的情感体验,去表达一场战争或者灾难,击中人的心灵的冲击力是强大而震撼的。另一个特点,作者发掘出人物对战争不同的感受,注重发掘出一种强烈的不谐和的反差来。作品里采撷的一些细节,都是一些不谐和的反差,可以看出,是作者有意地强化了这种反差,一般生活中的普通人,是不会着意去强调这种反差的,这种反差,以一种细节罗列的方式,在作品里大面积地呈现,给人一种两步一岗、五步一哨式的震撼力,如:战场上曾消灭过敌人的女兵,竟然害怕耗子——女兵的勇敢与女人的天生胆怯的反差;女兵在枪刺上绑上了一枝紫罗兰——正是“枪与玫瑰”一种意象的真实版,这种将美丽与死亡的强烈的矛盾性所产生的生与死的哲理性的思考,曾经让很多作家迷恋过。1985年写作的中国小说《雷场相思树》里面曾经通过人物之口,表达了“雷场”的死亡象征与“相思树”的美丽意境的强烈反差,成为小说里的一个重要的哲学主旨,支撑着小说里的军人们的思想力场。这部小说有没有受到前苏联文学的启发,答案是勿庸置疑的;怀孕的女兵,把地雷夹在腰里,“紧靠着胎儿卜卜的心脏——制造死亡与创造生命的强烈反差交织在女兵的身上;女狙击手因为爱美扎了一条红围巾而暴露了目标牺牲——强调了一个对战争无用的美丽,却制造了另一个战争中的真正的冷面:死亡;女哨兵在遇到上司过来时,发出的警示语竟然是:对不起,我要开枪了——礼貌与威胁竟然强烈地反差地出现在一个执勤的女兵的呵问中;女兵套上军服后的严重比例失调——军服的中性与女性的强烈个性化色彩之间的反差;女兵说:战争是我们一半的人生。尽管它只有四年……——这里实际上揭示了时间的相对论,漫长与短暂的个体感受。女兵感受:我很害怕自己被打死,因为到时我会很难看——死亡的原因与正常的死的原因,竟然是如此南辕北辙,体现出女性理解的战争与自身参与战争多从自身角度去考虑,去问责。作者还在书中,表现了一些战争中无法用人性的东西能够衡量的无奈的中性现实,比如,孱弱女兵在抱着截下的下肢的沉重面前的无能为力,在看到残肢上先露出白骨最后才渗出鲜血从而导致的对今后日常生活中杀鸡的内心拒斥……还有战士在牺牲前对女兵的一吻的乞求,作品里都作了残忍甚至是残酷地还原。这种非正常的状况,这种非英雄主义的表述,却往往成为每一个人记忆中的最深刻的部分。军史中的字正腔圆的叙述, 虽然有它自己的细节表达方式,它可能关乎战事大局的成败,但是却没有涉及到个人的心灵,所以,战争的当事人都难以留下深刻的记忆。经历过战争的人,只有在遭遇到那些碰伤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细节,才是个体在经历战争之后的最深刻的部分。这就是苏联文学曾经大张旗鼓播扬的一种文学精神与文学技巧。关注战争中的个人,无疑拓展了一个庞大的文学空间。苏联文学在对这一空间的发掘上留下了众多即使今日依然不能减色其光芒的优秀作品。中国八十年代军事文学之所以能够有所突破,也与前苏联文学的启发有着很大的关系。正如《战争中没有女性》书中所说的那样:“因为我们过去对战争既了解得太多,又了解得太少了。”可以看出,作者的这种意念,无疑支撑了作者日后的写作人生,因为这世界上看似很通透的史实,其实深藏着“了解得太少”的盲点,而这种缺少里,正给后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这也是作者的一种对自我的期许吧,这种力量里,包含着作者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心理因子,这就是一种“把了解得太少”的世界,通过自己的笔,转化为“了解得更多”的新的认识。《战争中没有女性》里的一些细节,其实我们可以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瓦西里耶夫的作品中,得到了更加变本加厉的应用。作品中记载,连长对女兵们的劳累曾经抱怨说:“这样劳累下去,战后你还怎么生孩子呀?”这一种对女性生理的关注中潜藏着的人性的光辉,在瓦西里耶夫的短篇小说《老战士》里也曾经加以描摹过。而作品中写到一对夫妻,丈夫与妻子对战争的看法迥异的冲突,也是瓦西里耶夫的短篇小说《老战士》的基调。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更是对女兵们的战争中的遭际,通过人物形象,作出了比《战争中没有女性》更富有魅力的呈现。实际上,我们很难分清瓦西里耶夫与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复述战争中的人物情感方面,究竟是谁影响了谁,谁复制了谁,但他们之间在作品中的大面积的交叉性相似,却反映了前苏联文学形成的一种创造共识,使两个作家已经难分彼此,共生共荣。这时候,我们忍不住联想一下,如果阿列克谢耶维奇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她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史实的还原与精神的复原上并没有走得比瓦西里耶夫更具有深度,那么,瓦西里耶夫也应该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所当然的获得者。值得注意的是,阿列克谢耶维奇还在她的作品中,揭示出当下的时代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欲横流的时代。她可以把所有的美好的修饰词奉献给战争时代的人们,但她却对她写作的那个当下年代毫不留情地施加以抨击的力道,发出了遍被华林的不祥的诘问:“当我如今看到一些恶人,看到一些专为自己谋私利的个人主义者时,真弄不懂:这些现象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出现的?”“现在的青年对满腔热情地谈论理想已经不热衷了。我们那时恰恰相反。人们说,我生性意志坚强,所以我能挺下来。错了!那是因为我信仰坚强!”在作品中,战前是一个幸福的年代,一派和平的景象;战争中作者竭力渲染战争的恐怖,每一个参与战争的女兵,没有人愿意提及战争中的所谓胜利,而是众口一词地陈述不愿复述历史,学会遗忘就是对自己的拯救,许多军人都不想看战争电影。而战后的今天,却是缺乏理想与信仰的时代。作者努力去述说女兵们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的时候,理由也是遮遮掩掩,说的都是一些大话,如为祖国,为亲人啊。等等。但是,作者在她的述说中,恰恰回避了苏联卫国战争时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力量,是来自于斯大林的精神感召。作品里盛赞战争爆发前的幸福生活,与后来宣传的血腥的大镇压的恐怖年代,完全呈现出一种难分真假的对立,而在战争过程中女兵的精神支柱也作了某种程度的抽离与回避,这使得作品中的女兵们仅仅成了悲悲戚戚的伤心符号。书中一方面渲染了她们的勇敢与无畏,最终回归到的主题却是战争恐怖,期许从此不要有战争。这种理想自然不错,但是一味地渲染战争的恐怖,使胜利者蒙上失败者的心态,恰恰是前苏联在临崩溃时弥漫的一种自怨自艾的心态。胜利者受到自我的审判,这是导致整个苏联精神垮掉的一个重要原因。看一看今日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凛然一振的作为,正是抛弃了前苏联的那种哀兵自伤的恐怖心态。我们强调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的精神慰藉作用,只是想复述一个事实,即使在后来全面抵毁斯大林时代拍摄的二战影片《莫斯科保卫战》里,我们也看到卓娅在牺牲前高喊着致敬领袖的口号,这是一种时代的史实与事实,我们要认清那个时代之下的人物言行,就必须给予正视。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她的书中,并没有对此有真实的反映与折射,所以我们说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历史真实并不是真正的历史,而只是经过她剪裁过的历史。这在她的书中也有不加掩饰的坦白。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叙述并不是诚实的。更为关键的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没有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平台上止步,后来她继续用她的人情味、个人体验与情感,对前苏联分解后的国家的灾难进行描摹与复写,使得她的这种笔触,更像是一把利刃,刺向现实制度的种种痛处,让体制难堪,这应该是导致她日后被她所在的国家认定为不受欢迎的人的原因吧。实际上,诺奖颁给她的目的,不排除有一种动机是针对今日的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警告他们不要忘记他们的灾难与伤痛,而这种警告里正是源于俄罗斯今日的咄咄逼人对自己实力的展示的雄心。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种可能揭开俄罗斯伤疤的存在,至少会让俄罗斯感到难堪。这才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受到青睐的本质原因吧。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没想到12岁就读过大师的书。感觉目光如炬啊。
  •     作为柔性代表的女性
  •     不必匆匆找答案
  •     自己在中学里读过的书,作者刚获诺贝尔文学奖,就像知道邻家女孩一下子得了选美皇后的感觉......
  •     连看两本太心塞了。。。现在开始看寻找家园
  •     后记中译者介绍作者是位名不见经传的白俄姑娘,谁也没想到三十年后能拿下诺奖吧。不过这本书配得上诺奖。
  •     有作者直接介入,各叙述来自不同声音,但语言风格都是作者的。思密达不喜欢
  •     语言虽平淡,女性作者文字的温度,关乎视角,与文采无关。在已习惯被各路强加于人的观点包围的今天,这种尽量不显露立场的白描式的纪实文学,留有思考与回味的空间,反到克制的让人觉得珍贵~
  •     十多年前读的了……这位是略萨之后看好的作家里第二个得诺奖的了
  •     10.12上完。跟風讀諾貝爾文學作品。這屬於文獻紀實文學,那麽其內容就應是完整或部分地再現史實。然而我讀書都帶著挑事的心態去讀,讀到最後一章,我產生了疑惑,印象中蘇軍對待俘虜以及敵國平民應該更殘暴就比日本鬼子差些,當然出發點不同,怎麼在女性老兵描述下這種事少有呢?我就又去瞭解了下情況,得出蘇軍雖紀律差復仇心強,但比起德軍還是比較文明的。這部書開始讀我得出蘇聯人都愛國都有捍衛主權的勇氣,她們一門心思的想參戰想殺敵想為國家做貢獻,此時真的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往後發現作者更想表達的是和平是那麽的美好,來之不易,戰爭是可怕的,是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折磨!而心靈的創傷影響更深。為什麼女人要參與戰爭,採訪者們給出國無家同無;為什麼女人可以勝任戰場的需要?採訪者們給出你不勝任,下一秒就是槍下鬼,不丟掉女人的柔
  •     作者驾驭材料的能力太强 刻画群像却丝毫没有失去重点 卫国战争女性的Panorama 看到好几处都要哭了 赞赞赞
  •     一切美化战争的行为都是犯罪
  •     小孩都不顾奔赴战场的母亲!动容!
  •     残酷的时代造就出不一样的命运,朴实的文字震撼人心,令人流泪
  •     忽然发现高中时还看过这个。
  •     纪实文学,作者几乎走遍大半个苏联访问曾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女人们,倾听属于她们的声音,诉说她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所感受到的战争的苦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