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历史

出版日期:2014-10-1
ISBN:9787507341410
作者:金冲及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金冲及
原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著作有《辛亥革命史稿》《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主编图书有《毛泽东传》《刘少奇传》《周恩来传》《朱德传》《陈云传》《邓小平传略》。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编写任务的提出
二 编写大纲的拟订
三 上玉泉山修改初稿(上)
四 上玉泉山修改初稿(下)
五 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本书出版
六 举行出版座谈会
附录
附录一 胡乔木:写党史要有三个新的态度
胡乔木:从大革命到抗战时期党史的若干问题
胡乔木:关于《毛泽东思想概论》
附录二 胡绳:在毛泽东研究述评会上的讲话
附录三 金冲及:忆胡绳同志

作者简介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历史的?
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一部党史诞生的过程。大到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何评价和定性,小到一字一词如何使用的斟酌——一次次的讨论,整个过程都收录其中。另外还有主要参与者的日记,以及本书作者所作的旁注等。
这是一本绝对忠于原貌的、极具现场感的、第一手的珍贵记录材料,也是一本佐证文章和注释丰富的综合性著作。看完此书,编者不禁一叹:原来如此!——原来我们往日所熟习的党史观点是这样讨论成形的,具体而微。相信读者诸君读完后亦会大有感慨。


 一本书的历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的腰封写着:“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的历史的?”这个问题是本书最大的卖点,以及据我看来最大的价值所在。作为传统党史的里程碑著作,《七十年》一书同样带有浓厚的结论先行风格。只不过,与80年代以前的党史相比,结论不再以毛的结论为蓝本,而是惟邓马首是瞻。换言之,党史立论的标准,是邓时代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与此相应,《七十年》试图通过修史,回应当时社会上的两种思潮:一是回应某事件,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二是回应那些否定改革开放的观点。70年代末以来,无论在党内,还是在国外,都有人质疑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的资本主义化,至少也是修正主义化。回应自由化无论是《七十年》还是后面的传统党史著作,抑或史纲课本,一以贯之的主线是两个论点:只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能发展中国。这种立论的反面,就是以“告别革命”论为代表的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或者说今天的“历史虚无主义”。以文革为例。80年代流行的观点是:之所以出现文革,是因为反封建没到位,启蒙没到位。《七十年》对文革的书写策略是:(1)区分“党”与“反革命”。“反革命”虽然会混入党内,虽然会以“党”的名义出现,但“反革命”绝不是党。因此,应当为文革负责的是“反革命”,而不是“党”。换言之,澄清“党”与文革的关系。(2)区分“文革”与“文革时期”。“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反革命”则不是。所以,文革史不应该写成以“反革命”为主角的历史,不应该写成只有混乱与动荡的黑暗历史。相反,应该突出包括党内大多数干部在内的广大“人民”坚持真理、坚持发展经济、坚持与反革命斗争的事迹。(3)把文革的原因归结为否定党的领导,搞无政府主义。在归因上,“文革”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找到了共同点——“文革”否定了党的领导,所以造成种种悲剧,“资产阶级自由化”也否定党的领导,所以自然也是需要反对的。同样,“文革”中出现了“两挺”这样的党内异己分子,“资产阶级自由化”也会在党内引起某些阴谋家的呼应。这样,一边书写历史,一边则书写着现实政治。捍卫改革开放胡乔木再三强调必须防右,主要还是要防“左”,要彻底否定文革。同时,胡强调必须独立自主,不照抄别国的现成经验,不搞教条主义。中国党拥有对“社会主义”的解释权,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与“修正主义”思潮撇清关系,显得不离经叛道的关键。人际关系与历史书写斯大林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当然,胜利者们如果活到文革后就更好了。在改革开放时期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同志,对《七十年》编纂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薄一波写过建国以来大事的回忆录。薄表示希望活着能见到《七十年》出版。在编纂过程中,多次有人提及薄的口径。比如,对于“合作化高潮”,初稿是基本肯定的,但因为薄回忆录里有所批评(第28页),因而《七十年》正式稿也作了修改。再比如,初稿只是“顺带提到”新军,《七十年》正式稿把“山西上层统战工作”大大夸奖了一番,说“也取得巨大成绩”。在内容上,山西一地的统战工作正好接在中央瓦窑堡会议后面,可见编纂者所赋予薄老的地位。除了薄老,下面的这些意见在书中不时可见:“抗日战争中哪个根据地不写都不行,漏掉哪个,别人都要说话。”(第57页)“王震南征,还要讲。徐帅的回忆录,要引几句。”(第160页)两胡30年代在国统区(胡乔木在上海,胡绳在北京)的经历,也促使他们多次强调要写30年代国统区的进步运动。如果换作当时在苏区的干部,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眼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两个《历史决议》是不能突破的,这是80、90年代传统党史编纂的底线。所以,尽管胡乔木在讲话中提到陈独秀不能算“右倾”,不能把共产国际的错误归到陈独秀头上,但《七十年》还是没有改变对陈的评价。原因很明显:第一个《历史决议》明确指责了陈独秀犯有右倾错误。但是,在《历史决议》没有提到的地方,《七十年》的编者作了非常可敬的努力,这些都使这本书的学术价值远远高于同时代绝大多数官修党史著作。比如,胡绳提到大跃进饿死人(《一本书》第67页)。在《七十年》里,也毫不避讳大跃进死人的事实(《七十年》第329页)。今天的那些否定大饥荒的正能量意见领袖,真应该回过头来好好读这部书。包括对抗战中我党作用的评价。《七十年》以前,口径是我党领导了抗日战争。《一本书》中,胡乔木对此提出了批评意见:我们领导了抗战,难道蒋介石也是我们领导的吗?因此,《七十年》提出了一个很有政治智慧的提法:我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保守派可以把它解释为“唯一的领导者”,其他人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力量”。并且,谁也没有说“中流砥柱”只能有一个。这个文学化的含糊提法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同样,根据《历史决议》,两胡把新民主主义阶段看作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时期,否认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稳定性及其独特价值。但是,在90年代后期,胡绳撰文质疑向社会主义过渡进展太快了。这引起了沙健孙先生的不满,沙援引《历史决议》,对胡大加抨击。而沙、胡两人都是当年撰写《七十年》时候的同事。由此可见《历史决议》在当时的党史研究中的神圣地位,也能看出胡绳先生求真精神的可贵。总之,《一本书》是一个很好的窗口,能够帮助读者以理解之同情去看待《七十年》这部党史名著的编纂者们,与研究党史背后的现实观照。
  •     有些事情啊,想起来还是蛮心塞的。比如说我现在回想一下短暂的研究生生涯,仿佛除了忙着写害己害人的读书报告,以及对着一坨不堪的资料编造论文,就没做什么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以至于现在说起党史,所知之有限,简直令自己都瞠目结舌。当然,这本身是和研究生教育的性质有关的。这样的感慨并不常出现,事实上,它最近才第一次出现。出现的起因,是最近参与编辑了一部我觉得还不错的书稿,《新中国口述史》,其中一篇提到《工业二十条》的起草始末,其中一个细节提到经过几番讨论确定出18条之后,大家决定请胡乔木来把把关,胡乔木看了稿子,提了几点意见,其中有三点给我造成很大的冲击。第一是要对毛主席关于工业的论述有一个系统的说明,第二是要对工业化实现之后的前景有一个描述,让干部群众有个直观的认识,有奔头,第三是要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工业化。胡乔木一身兼具学者和政治人物的身份,大概最懂得“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意义。他的名字虽然算得上如雷贯耳,但他的文章,说实话我以前从来没读过。这是我第一次对他的见识有所了解——从别人的口述史里。于是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仅仅从别人回忆中的只言片语来看,我觉得他基本上奠定了我党迄今为止的官方行文体例。这种贡献的开拓性的,因而也是不可替代的。正如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所言:“司马迁参酌古今,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魏禧序《十国春秋》,谓迁仅工于文,班固则密于体,以是为《史》《汉》优劣。不知无所因而特创者为功,有所本而求精者为力,此固未可同日而语耳。”对胡乔木发生兴趣导致的下一个环节,是我迅速买了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的一本新书——《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每一本能卖出去的书都有它的过人之处,同样的,每一本卖不出去的书都有它的不可原谅之处。比如这本书吧,最大的槽点在于那个劳什子的腰封,上面居然好死不死地写了一句“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历史的?”我看到这句话就神烦,要不是最近对胡乔木的好奇心占了上风,估计是永远看不到这本书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一本很神奇的书,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家里的书柜里见到过它,2001年的时候,建党已经80年了,我那时就有一个自以为很高端的疑惑,为什么没有人更新这本书,把它变成“八十年”?高中写入党申请书时,我第一次翻了这本书。那时的生活单调因而纯粹,人生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数学上,世界上最大的烦恼好像就是做不完的物理习题,真的是做梦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全职学两年党史。在我当时的世界观里,《七十年》就是一个简本的中国近现代史,与我所学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虽然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大同小异。直到很久以后,我才认识到,高中历史教科书所采用的断代方式、叙事体例,基本上可以说是《七十年》奠定的。《一本书的历史》的内容总体上不错,因为是金冲及的个人笔记,有很强的爆料性。但是我觉得这个书名起得相当不能说明问题,因为这本书实际上没有经过修订,单纯的再刷是不能作为“历史”来描述的,写作和定稿的过程,最多只能叫“来历”。最让我失望的地方在于,因为这本书的主要负责人是胡绳,所以里面记胡乔木的话很有限。当然胡绳也是值得尊敬的前辈,但是个人兴趣这个东西是不能勉强的。胡乔木的话不多,大都集中在拟订大纲之前,有几处很有意思。比如他说:“去年(1989年)春夏之交的70天的政治风波之所以发生,是当时的国际大气候与国内小气候所决定的。”他使用的措辞虽然是“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但是这种国际国内背景的分析方式,至今仍在使用。比如他又说:“我们工作的目的并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面向将来。”这句话很容易让人想到“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的说法。历史确实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强奸的学科,基本上可以说,纯粹的历史及历史学是不存在的。关于历史写作,胡乔木说:“你回顾的时候,要找到一个脉络,才能笼罩全书,才有这么一口气。”历史写作最终是要得出一个结论来的,而这个结论应该在写作之前就想好,从而贯穿在材料的组织中,贯彻在字里行间,这实际上是西方的方法,中国传统的历史写作,似乎并不刻意要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到了修改定稿的时候,就大部分是胡绳的讲话了,而且涉及大量细节的推敲,由于我基础太差,看得也不是很明白。但有一处,金冲及做了解释,让我觉得他真是非常非常厚道的人,甚至连他在《转折年代1947》里灌注许多官方情感的行为都可以原谅了。在胡绳讲十年探索的一段后面,金冲及注明:“胡绳的意思是,那个时候,对社会主义怎么搞缺乏经验,谁都不很清楚。又想摆脱苏联的那一套,这样试试,那样试试,有时候这样讲,有时候又那样讲,说这个是投机,是派系,其实都难说。”这话说得真是非常非常体谅,真正做到了“了解之同情”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胡绳的讲话比较有意思。在中共建构自身历史的过程中,这本书确实可以看出一些官方历史学家在历史学方面的努力。
  •     时代向前,撰史向后。
  •     推荐写稿子的同人翻一翻,如果柴静那本算得上采访业务讨论,这本真就是写作、编辑的良心案例。胡乔木的发言忒切中写作的要害。
  •     历史真是小丑,同一个时期截取不同角度就可以是不同的世界。也说明了研究党史是何等艰难。
  •     史学工作者不得不看
  •     2015年4月19日,阅毕。#堇评#读后倒可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党史总是故事少,以论代史。其实在编修七十年史中是有意这么写的,且编写组是不屑于讲详细故事的,但其中还有些料,如领导人对某些历史的脾气。
  •     两大才子讲了许多写文章的方法,与学院老师的教导相得益彰,很受教。
  •     这部书是金冲及将自己关于《中共七十年》一书的会议记录和一些文献的合集,在整部书中,讨论了该书出版的历史背景以及写作过程,可以看出中共对于历史问题的关心。至少,他们知道掌握历史的解释,就是掌握了主动权。同样,了解这部书,也就了解了近二十年现代史学界攻击的目标是什么?这部书为现当代史学者提供了官方的靶子。杨奎松的研究,其实就围绕着这本书的核心议题来的,但是很明显二胡是政治家,而杨奎松是历史学者,这就决定了作品之间的差异。如果,看看本书中提到的自由派论点,基本上也就涵盖了时下网络历史学家们的所有看法。当然,二十年过去了,语言已经退色了。
  •     当年这些人大牛们确实厉害,不过现在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     一周之内读了金氏祖孙三代的书
  •     希望重印七十年
  •     #t# 这本书的宣传语是“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历史的?”“建构”二字颇得其妙。党史反映主政者的意志和气度,也体现执笔者的水平;百年将至,不知到时候会怎么写党史。
  •     甚可一观。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从中可以看到中共关于历史编纂的一些(或许矛盾的)方法论原则,一种特殊的历史拟制:如何协调历史研究要求的科学性和已经预先带入的信念;如何使历史书带有论战性,构成对某些质疑和批评的潜在回应;如何把握历史叙述的主体……这本书也提示了编纂的语境,既有长期性的,也有九零年前后短期的。还是有不少看点的。
  •     看中共如何建构自己的历史,看历史背景、看谈论细节、看推敲语言。值得一读。读后你会有什么想法呢?
  •     这本书告诉我们,当只有四五个人在场,也不是正式发言时候,仍然要坚持自始至终都做详细记录,不能偷懒,不能听过就算,日后可能就是珍贵的材料。。。
  •     很快的翻了一下,还是有点儿意思的。
  •     好,不是小好,中好,而是大好
  •     金冲及:一本书的历史 胡 胡 谈中共党史七十年 2014。20160417北京书市买了两本,一平装,一精装,20160418-19简单翻翻。关于书是怎么编的,怎么改的,了解一下。和崔奇的《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可以比较着读。这本更注重指导思想、框架结构、逻辑性等等。值得编书的人阅读的一本书。
  •     有感悟
  •     D23/8131 普通
  •     其实是讲后革命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构建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