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的回归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100098038
作者:[美]哈里·李伯森
页数:195页

内容概要

哈里·李伯森系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历史系教授。著有《德国社会学中的命运与乌托邦,1871—1923》(1988年)、《贵族遭遇:欧洲旅行者和北美印第安人》(剑桥大学出版社,1998年)和《旅行者的世界:欧洲到太平洋》(2006年)等。

作者简介

本书探讨欧洲学界对礼物的阐释历史,关注的时间范畴是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早期。传统的欧洲社会流行礼物互赠,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在19世纪社会理论的话语中消失了,不料到了20世纪,却成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主题。现代人类学家在大洋洲、太平洋西北岸发现了礼物交换的现象,同时将这种观念带回欧洲社会;马塞尔·莫斯查阅了一些国家的古文献,融汇自己的见解,在1925年发表了《论礼物》。该书也是以下讨论的起点。《礼物的回归》阐释了欧洲思想史如何可能从全球语境中获取新的意义。


 礼物的回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之所以带引号,是因为本文语境下的礼物为动名词形式gifting,按莫斯礼物理论中的定义来理解。“礼物”这个词首先让我想起本科时候,每年圣诞节宿舍的室友都要互赠礼物,演变到最后互赠礼物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仪式。直到最后,有一名室友透露,其实她感到这样交换礼物挺麻烦的,但是因为其他人给她赠送了礼物而不得不回赠。其实,礼物的内容已经不再重要,只是其中一名室友为其他室友赠送礼物这种行为恰好唤起了大家心中所想的互惠——回赠,这是一系列互赠礼物的开始。其实这种互相赠与的活动表面上看似可以归于群体心理范畴,与本文所探讨的礼物互赠无关,但要是再深入思考最先给周围小伙伴赠送礼物的室友的潜在意图,就与莫斯的“礼物”不无关系了。前几日与学友探讨19世纪社会学出现“礼物”研究断层的原因,学友并没有看过这本书,所以他认为,19世纪正是社会学形成之时,当时的社会学奠基人们纷纷竭力搭建社会学框架图,只关注宏大问题,正如传播学一样,在建制化时期是顾不得这种微观研究的。其实不然,礼物的互赠看似是一种微观举动,上文所提到的寝室内互赠礼品也只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个小单位,但是这些举动却能够将个人编织到更大的社会单位中,如伯厄斯所描述的夸扣特尔人“夸富宴”、马林诺夫斯基所研究的“库拉圈”,就是传统社群中非孤立的交换活动。直至今日,西方社会的慈善捐赠、美国名校经济上对商业精英校友的依赖等行为,都是一种追求权力和社会认可的方式,这种互惠行为虽然包含了竞争和冲突,却也复兴了社会秩序,荣誉、经济收益与权力相互交错。在我看来,如果可以给这本书加一个备选的副标题,还可以是“人类学思想史”、或“礼物赠予在19-20世纪的人类社会变迁”。从前者的语境出发,李伯森的《礼物的回归》则是以马塞尔•莫斯的《论礼物》(亦译作《论馈赠》)作为理论前设,从埃德蒙•柏克起诉黑斯廷斯案切入,以莫斯的礼物观收尾,为读者呈现了一段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早期的人类学思想史。从书本的章节安排来看,莫斯的礼物理论是本书的终点,但却也是本书的理论起点,前面部分所整理的线索,都可以看做莫斯理论的伏笔,莫斯的理论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延伸。李伯森在书中虽然提到过托克维尔、韦伯及其同时代思想家对礼物交换这种社会行为的忽视,也表示这种忽视是其写作的起点,但是却没有专门地探讨这种研究断层的原因,是否因为这是个具有极大偶然性、而不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是我没有仔细阅读?或者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所以并没有专门花费笔墨去描述?从马可波罗到伯厄斯、图恩瓦、马林诺夫斯基,旅行中的思想家大有人在,但是他们在异域学习生活时,并没有刻意遵循“他者”的独特逻辑,殖民者对异域文化的刻板印象是如此之多,如此根深蒂固,不管观察者如何用心,都可能无法洞悉异域文化最基本的价值。礼物的历史揭示了一些人类共有的价值,即使那些先杰们洞察出了东方的“他者”们的价值,也没有往自己这种“主体”身上去想,以“文明人”自居的西方人自然不会认为礼物互惠这种行为会发生在文明的西方工业社会中。其实礼物互赠行为是具有跨文化相似性的,这是人性的共同点,莫斯致力于理解普遍人性框架内的地方差异,而普遍人性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礼物互惠。莫斯的论述是给文明化主体偏见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是一种严厉的矫正。在序言中,李伯森已然提及一种被普遍认同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即传统欧洲社会的群体秩序(corporate order)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自私自利的个体组成的原子化社会。17世纪以来的主流思想家们对此持有乐观或悲观的看法,并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视角下,恩格斯对后工业化时期自由化、原子化的现代欧洲社会进行了批判,作为一个原始共产主义者,他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来“怀念”前工业时代,甚至反现代地表示着原始共产主义者永远慷慨大方,不考虑个人利益,也不再坚持认为和集体利益的存在。相比起上文提及的原子化社会理论,这种思想又是另一种极端,于是在李伯森看来,恩格斯与马克思这种将具体的礼物交换看作是可有可无的细节,而且是诸多社会形态和方向借以形成的实际机制的原始共产主义是“令人惊奇”的。托克维尔与韦伯则对此抱有信心。以美国社会为例,作为来自欧洲的观察者,他们对美国抱有比英国更为“原子化”、更为松散而无秩序的印象,但却发现事实上美国社会井然有序,并没有陷入混乱。他们自认为找出了原因——民间社团、宗教组织、城镇、行会等一类团体,对社会起着内在规范与约束的作用,这些社群具有独特的道德和伦理,对个体具有自律功能。然而这在李伯森眼里仍然是“肤浅”的,因为他们得出的结论仿佛隔靴挠痒,并没有触及真正的点。而莫斯的理论超越了原子与社会共同体的二元对立,把礼物互惠行为看作是一个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隐形因素,看起来比先贤们的结论更有说服力。莫斯在市场和礼物两个主题上用力甚勤,这种互惠交换的基础并非仅仅是经济利益,更多的是政治地位、社会稳定等利益,莫斯的“礼物”是非完全功利非完全慷慨的交换,成为社会团结稳定的基础,结盟、馈赠、贸易取代战争、孤立,互惠互利,是现代社会财富分享机制的基本原则。 也许并不是研究出现了断层,而是对社会的解读视角各有不同罢了。莫斯的礼物理论可以说是当时社会学的一种创新的视角转向,为当时的社会学画出了精彩的一笔。此时才惊觉,莫斯才是这本书的主角。而且作为美国人,李伯森在写了一则篇幅庞大并且内容详尽的读后感赞扬莫斯的同时,也顺便替美国正了名。 李伯森着重阐释了礼物的回归,重点在于“回归”,而礼物如何“消失”了一百年的,就留给读者自行想象了。作为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平时读的书很杂,对于人类学更加是外行,所以,本文并不是一篇从专业角度出发的书评,权当抛砖引玉了。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礼物交换互惠体系的历史与意义
  •     唠叨的人类学家,不如看进化心理学
  •     有点人类文化学的意思
  •     读导言和结语就够了,尤其对里面提到的学者的论著比较熟悉的话。试图用不同时期不同名人论著中的礼物观作为“全球”观念,貌似可以被吐槽的点就有很多了啊……
  •     对莫斯及莫斯之前的礼物研究起源及发展,以及相应的欧洲历史发展,做了极好的梳理。很有启示,有趣的是,礼物研究本是欧洲地方性的反思,却成了世界性的主题。礼物可以调和市场经济中以利益交换为主导而产生的矛盾吗?别忘了每一种礼物背后还有许多不同的礼物规则,礼物可能是普遍存在于世,礼物交换的规则却是更加多样,甚至是矛盾的。互惠不足以说明问题。
  •     翻了翻很像文献综述,慢慢看看先
  •     如果市场交换公平性的衡量标准是平等,那么礼物交换就是慷慨。
  •     好无聊……
  •     人类学之前的章节还涨点知识,后面就乏善可陈叻
  •     和张旭老师的那本《礼物》似乎异曲同工……
  •     本书和具体的礼物无关,探讨的可能是人类日常交换行为背后基础性的经济关系的主题的书写过程,但对行为的分析也并不深入,有引述而少概括。这里的“全球观念”其实是个相当不平衡的发现各种民族志的过程。作者同时观察古典经济学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礼物相关的民族志书写,但完全忽略了当中的断片,论证过程中夹杂着不少废话(请告诉我马林诺夫斯基对音乐和爱情的喜好跟他的研究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很混乱)。
  •     对“礼物”问题的阐述可以代表当代前沿。这次亚马逊难得靠谱一回,买了一本根据我的购买习惯推给我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