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村杂记

出版日期:2016-4-1
ISBN:9787545519116
作者:汪曾祺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汪曾祺:
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并开始文学创作。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1958年被划为右派。1980年复出。短篇小说创作成就尤为突出,《异秉》、《受戒》、《大淖记事》、《徙》等名作复活了现代汉语的生鲜和灵气。于散文和京剧现代戏亦有贡献。著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晚翠文谈》等。
他是沈从文的学生。

书籍目录

自序
七十书怀
随遇而安
自得其乐
祈难老
无事此静坐
多年父子成兄弟
八仙
水母
城隍、土地、灶王爷
故乡的元宵
昆明年俗
岁朝清供
谈谈风俗画
天山行色
湘行二记
菏泽游记
初访福建
泰山片石
徐文长论书画
谈题画

紫薇
昆虫备忘录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食豆饮水斋闲笔
干丝
鱼我所欲也
鳜鱼
肉食者不鄙

作者简介

《榆树村杂记》和《蒲桥集》同为汪曾祺先生当年在蒲黄榆寓所写成,是他仅有的
两部以蒲黄榆住地命名的自编文集。
全书写景状物,记事述情,牵涉方方面面,而又集于一时一地。
一时,即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六年间,汪曾祺创作的“黄金时代”;一地,即北京
城南蒲黄榆,当时汪曾祺和家人一直居住于此。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他“衰年
变法”期最好的文章,多出自蒲黄榆路九号楼里的一个格子间“书房”内。
这部集子,可视同《蒲桥集》的姊妹篇,前后映衬,堪称双璧。


 榆树村杂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游记并不特别好
  •     心情烦躁的时候看有良效。
  •     文人气接着地气,颇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     大半夜不能看食物的部分,不然只有干流口水的份。里面写的鱼和肉都是我喜欢吃的菜呀,外面餐馆的肉不是肥就是腻,不怎么好吃,外婆家的红烧肉还稍微好一点,要想吃好吃的还得自己来,但谁又让我懒得下厨呢……
  •     居住在蒲黄榆的写作,大部分是80年代后期到93年文章。谈过往,聊风俗,书画,草木,饮食。年老的文字愈发旷达平和,读起来很值得细细回味
  •     比较轻松 比较喜欢美食的 评风景字画 有些古诗词句看起来有点生疏 无奈自己文学功底太差啊
  •     感觉不少篇都是看过的 又收的合集么
  •     汪老的散文 不似小说那般动人 日常琐事 诉诸笔墨 方方面面 旁征博引 倒像个有考据癖的学者了 汪老之博学可见一斑
  •     汪曾祺真老饕也。
  •     最爱汪老的文字!!!!!
  •     他写的游记真是无趣啊,一点不吸引人,其他的还好。
  •     得以一睹汪老的墨宝,书画俱佳,比那些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插画强出太多太多。有很多游记是前所未见,诗词尤赞。
  •     花鸟虫鱼,人间草木。别样的人生境界吧。
  •     我倒觉得游记挺有味道。。倒是吃的部分大多都已经看过了
  •     很清新自然。阅读完后能增长见识。比如里面说的黑牡丹
  •     汪老的散文是极好看的
  •     写文章就应该如此,句子短小简明,读起来嘎嘣脆,还这么有趣。
  •     后人打散重编繁多,很多篇目以前都看过了。
  •     一个人很难逃离他的童年和故乡,对于20世纪的知识分子来说更是,读了汪老对民俗、小说、小吃的看法很清淡怡和,游记洒脱不拘,适细看
  •     爱吃的汪先生!(´・ω・`)
  •     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 有几篇有点重复 但大部分都把风俗写的很诗意 不会画画的厨师不是好作家啊
  •     云淡风轻。
  •     大师的游记 记录了自己去过的城市的特色啊 以及风俗之类的 阅读完会感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
  •     游记、食物、花草、典故讲的特别好,淡淡的不会用力过度。讲字画的几篇没能仔细看,是因为自己对字画了解太少。
  •     游记写的好,风景写的好,食物写的好,民俗写的好,而且非常到位的告诉了读者什么叫旁征博引,特别云淡风轻的语句,却可见作者的文学储备、历史知识。真是用尽全力后才能显得毫不费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