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心语2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540755775
作者:刘墉
页数:230页

章节摘录

   「新新人类的新时代」   他们可能动作不快,起床也不快,但是他们的思想快、反应快,打起计算机也快。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灵活、转变得快、适应得快。   如今的教育太不一样了,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或“现在世界的小霸王”,而且面对的是人类史上最特殊的新时代,使得过去很多完全没错的教育方法,放到今天,都可能出问题。   想来想去,我决定将“教育”的焦点转向“新新人类”。   今天就先谈新新人类的特质吧!因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在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先得认清他们的特质,才能引导出正确的方向,方向弄错了,很可能造成大问题。尤其重要的是,今天的新新人类,跟上一代已经大大不一样,我们绝对不能用上一代的想法,想他们的世界。   新新人类的平均寿命长得多   在美国,要想教中国的孩子学中文,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尤其上高中以后,美国学校的功课多,平常又用不上中文,很多原本去中文学校的孩子都因此辍学。   新新人类的新时代我也有这个困扰,但是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教女儿中文,就是把要教她的东西,请我岳父用毛笔字写出来,贴在餐厅的墙上。于是我可以在女儿吃饭的时候,随时指着墙上的东西,教她一点。碰到特殊文字,我在桌子下面还藏了一个小黑板,可以马上写给她看。   当然,我也会随时考试。   有一天,我要女儿背《论语》里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前面她都背下来了,只有到七十,想了老半天也没办法。我说:“七十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小丫头却一瞪眼说:“那八十岁怎么办?公公已经八十多岁了。”   当时我怔了一下,说:“可惜孔子只活了七十三岁,所以没机会讲他八十岁会如何。”   说实话,孔老夫子在当时已经是相当长寿的了,只是以前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人生七十已经很平常。尤其到我们下一代,不少科学家预测,今天生的孩子,未来很可能平均年龄可以达到一百三十岁。   所以新新人类的第一大特色,就是他们会比老一代更长寿,而且可能长寿得多。   正因此,新新人类会有更长的工作机会,也将面临更多的变动。于是古人说的另一句话,又出问题了,就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相信很多老师、家长在鼓励孩子用功的时候,还会说这句话,意思是:辛苦一点,只要上了好初中、好高中,再拼几年,上了好大学,下面就是一片坦途了。   怪不得好多大学生会说“university”是“由你玩四年”,心想只要进入好大学,学到一技之长,就够一辈子用了。   问题是,对吗?   如果你是家长,这么想,是错的。如果你是学生,认为在大学学到东西,下辈子就够用了,是更大的错误。   我们就拿“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来说吧!在科举考试的那个时代,人们平均寿命才几岁啊?连上世纪初在中国作的调查,男人的平均寿命都不过四十九岁。   就算一个读书人二十岁就中了举,而且死在办公桌上,也不过二十九年!   可是,在未来的世界,如果活到一百三十岁,就算早在七十二岁就退休,七十二减大学毕业的二十二,中间也有五十年耶!   五十年工作的人生规划,能跟二十几年的规划一样吗?何况,过去的时代变化多慢,今天的变化多快?   新新人类要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   这就是新新人类的第二大特质了,他们要面对人类历史上“知识最爆炸、变化最快速”的时代。   相信三十岁以上的人都会记得,我们最早用的录像带是Beta的小带子。那时候大家用得一点也没问题,可是不知为什么传统的Beta硬是被大一点的VHS打败了,结果大家又都换成大带子。   大带子用得正好呢,VCD出来了。VCD用得正好呢,DVD又出来了。连手机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由厚重的“大砖头”,变成轻薄的“小卡片”。你说这个时代变化有多快。   时代就好像马路,旧时代是乡间道路,什么车都能在上面走,走快走慢随你便。但是到了高速公路,你想开慢点都不成。   如果不去思想,你不会觉得今天是历史上变化最快的时候,举个例子:从春秋时代到清朝末年,中国农耕器具没多大的变化。由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知道。   所以当今天的家长骂自己的孩子不够快的时候,先得知道孩子即使跟父母一样快,在未来还是不够的。   所幸,他们可能动作不快,起床也不快,但是他们的思想快、反应快,打起计算机也快。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灵活、转变得快、适应得快。所以教育新新人类,得从他们的角度思考,才不至于把个“新新人类”变成“旧旧人类”。   「扔掉旧经验」   在新时代,住新房子、开新车子、办新企业的父母,用他们的旧思维、旧经验,教新新人类的孩子。而那孩子,可能又由许多才二十多岁的老师在教。天哪!这一下子全乱了,三个层面,几个时代,全搅在一起了。   上一篇提到新新人类的前两大特质,也就是他们的寿命可能远比上一代长,面对的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快速变化的。   新新人类是计算机世代   这里继续分析新新人类的第三大特质,也就是今天的孩子是计算机的世代。   我有一天去个朋友家,小孩子刚放学,一进门就装做小大人似的叹气:“麻烦哪!麻烦哪!”我朋友听到了,问有什么麻烦。   小孩说要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好。我朋友问清楚题目就教他孩子:“可以这么写、那么写。”   扔掉旧经验那家的老爷爷听到了,也说:“宝贝孙子啊!别操心!吃完饭爷爷带你去图书馆找数据。虽然图书馆今天关得早,但是爷爷认识那儿的人,晚一点没关系。”   这爷爷还在说呢,那小鬼已经在他房间里喊了:“不用去了!材料太多了!我看都看不完!”接着又叹口大气:“麻烦哪!”   原来那小鬼已经上网找出了几万条跟他作文相关的东西,哪还用得着去图书馆呢!   自从有网络,整个世界都变了,教育的方法也不得不改。以前亲戚间发生什么事,都是由大人告诉孩子。现在往往由孩子告诉大人:“外婆昨天不舒服,今天去医院看病。”   问他:“你怎么知道?”   他回答:“表弟通过MSN告诉我的。”   以前大人规定孩子不准看这个、不准看那个,甚至一进门就用手去摸电视机的背面,看看小鬼有没有趁着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看电视。现在成吗?他们一上网,就到地球另一边了,想看什么有什么,而且如果你对计算机不够精通,小鬼的耳朵又好,你绝对抓不到他偷看什么。你的腿哪里有他的手指快呢!   以前都要到学校考试,现在很多学校可以在家通过网上考试,不但考完立刻知道成绩,而且如果不会,还能通过网络在下课之后问老师。于是连老师之间也有很大差异了,老师会不会利用计算机科技,将造成很大的不同。有些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在下班之后还教导学生,或跟家长讨论孩子的问题。但是当家长不会计算机,或老师步调慢些,问题就来了。   所以今天的家长如果完全不懂计算机,很可能也就不容易了解孩子,或者说不容易控制孩子。搞不好还受控于孩子。   中国有两句俗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得一点都没错,可是放在今天计算机儿童的身上,却不一定对。   为什么?很简单!你是不是可能碰到计算机出问题,急得满头大汗,没办法解决,不得不求助于家里的小鬼?   结果小鬼手一伸,你还没看清楚呢,问题已经解决了。   所以今天的时代不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而是“嘴上无毛,特会计算机”!   新新人类有多元的价值观   至于新新人类的第四大特质,是他们可能因为身处的环境不一样,而有非常不同的想法。   举个很实际的例子,当我去贵州山里的村子,跟那边的孩子和家长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亲子之间的冲突是比较小的。因为家长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将来能到大城市,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孩子想法也一样。我认识的一个贵州小女孩就说,她只盼有一天能去北京、上海过日子。既然家长和孩子的理想差不多,当然在价值观上的冲突小。   相对的,当我去上海、北京甚至深圳这些地方看到的孩子就不一样了。那些孩子的父母、祖父母都是吃过苦、下过乡,经过一番奋斗才打出一片天下,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总是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问题是,他们的孩子却是含着银汤匙出生的。从小吃得好、过得好,当父母说他得拼命用功,将来才会有钱、买得起好房子的时候,那些宝贝孩子可能一瞪眼说:“你们不是老讲,你们的钱将来都留给我吗?你们不是还说过房子也是我的吗?咱们家钱那么多,房子那么好,我干吗拼命,我觉得已经够了。”   结果是:在新时代,住新房子、开新车子、办新企业的父母,用他们的旧思维、旧经验,教新新人类的孩子。而那孩子,可能又由许多才二十多岁的老师在教。天哪!这一下子全乱了,三个层面,几个时代,全搅在一起了。   所以,今天谈教育,绝对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原则,不但要因材施教,而且得因时施教、因地施教。今天的父母如果只凭自己成长的经验和爱心,非但控制不了孩子,即使操控了,也可能教出一批对未来没有适应力的书虫。   从下一篇开始,我会由怎么辅导孩子设定目标、激发孩子的潜能,谈到体罚、奖惩,乃至如何面对青少年的叛逆和亲子冲突的解决之道,等等。   不论你是不是正计划有孩子,或者孩子已经十五六岁了,我谈的东西,可能都会有些参考价值。如果你已经二十多岁了,我相信也会有用,因为由我的分析,你可能更认识自己,一下子搞通为什么青少年会叛逆,以及自己未来要面对怎样的新新人类的小孩。   「什么是成功?」   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为实现理想。是发挥自己的能力,发光发热,是在人生的旅途留下脚印。是在每一天都有收获,是在每一刻都寻找快乐。   前面分析了今天新新人类的四大特质,也就是他们的寿命比上一代长得多,他们面对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他们是计算机的世代,以及他们有多元的价值观。   这些新新人类既然那么不同,父母当然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你要想想,在新新人类特别漫长的生命当中,他们可以作更多的尝试;面对疾速的变化,他们应该不断地再学习,也就是他们可能在一生当中会不断转行,或者多次再进修。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他们对时空的掌握远远超越过去,又由于多元的价值观,使他们不再像以前的孩子,想得那么单纯。   所以当你想为孩子设想未来的时候,你先得想想,希望你的孩子拥有什么。你希望他将来有名有利?希望他成为政治明星?希望他做医师、律师、工程师?还是希望他做个普通人,但是能够快乐满足、健健康康过一生?   什么是成功?只是,今天中国起飞了,经济创造了奇迹,做父母的也就希望自己的遗传能创造奇迹。加上“计划生育”,一家老小捧着一个小祖宗,更是从孩子诞生的第一天,就在想,那会是个天才,就在想,所有父母自己没实现的梦想,都可以由那小娃娃实现。   请问,这样呱呱落地的娃娃,能享受快乐的童年吗?他们从一出生,就背负了一个好大的包袱,他们能轻松得起来吗?怪不得在二○○七年第二十八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美国的心理学家琳达?卡姆拉说:据统计,三岁的中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年龄美国孩子少55?6%。   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长大,只是当我们希望他未来快乐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现在的快乐?当我们希望孩子长命百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未来的健康,要在他们小时候打下基础?当我们希望孩子长得高高大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是在睡眠的时候,而他们常常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   我记得以前在美国住家附近,有个中国人开的水果店,只见那两口子天不亮就起来进货,十二点还坐在店里清点剩下的蔬果。他们没时间为自己的院子剪草,没时间管孩子,让孩子都成了不良少年。可是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放弃在国内很好的工作,到美国来吃苦的时候,他们两口子一起说:“为了孩子!”   请问,他们真为了孩子吗?只怕还毁了孩子。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爱孩子、造就孩子时,如果没有计划,又不能认清自己孩子的才能来因材施教,恐怕也跟那开水果店的夫妻一样,舍本逐末。没帮得了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我每次回台北,在大楼里常看见那些妈妈们,带着孩子跑进跑出,一会儿去学珠算,一会儿去学钢琴,一会儿去学舞蹈,一会儿去老师家补习功课。   台湾有句很逗的话,说补习班的老师“谋财害命”——是谋家长的财,害自己和学生的命。而当我问那些带孩子往前冲刺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如何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希望孩子以后成功、快乐、健康。”却没想到孩子可能还没成功,先失去了快乐和健康。   也正因此,过去十几年,我在大陆巡回演讲,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成功?”问的学生,个个十几年寒窗苦读、考试,过了一关又一关,进入一流的大学,却茫茫然地问:“什么是成功?我为什么要成功?”   成功是那么抽象的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悬在空中:“你要成功!要成功!”“要把别人打败,才能成功!”“要成功才能有钱,有钱才会快乐!”从小,每个孩子就接受这样的洗脑、这样的催眠。大人们好像打开一扇门,指着门外一条窄窄的小路和后面的高山,对孩子说:你只要沿着这条路走,攀上那个山头,就成了。然后交给孩子一个很重很重、几乎把那弱小身躯压垮的行囊,说里面都是我们为你准备的东西,还有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爱,去吧!背着这个行囊,去吧!去成功吧!   孩子们出发了,有些天生体能好,硬是克服万难,攀上了巅峰。有些孩子能力有限,转往其他的地方,或倒在了中途。只是,我要问,那攀上巅峰的孩子,下一步是什么?他能一直留在山顶吗?人生到此就够了吗?   如果战争的目的是为和平,工作的目的是不是为休闲?赚钱的目的,是不是为花用?   那么,成功的目的是为什么?   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为实现理想。是发挥自己的能力,发光发热,是在人生的旅途留下脚印。是在每一天都有收获,是在每一刻都寻找快乐。   而最成功的人生,应该是从生下来就能快乐、健康、积极地过好每一天。   各位当家长的人哪!请想想,你的孩子拥有这些吗?   「孩子是父母的“捕梦网”?」   你逼孩子这样那样,除了为他好,是不是也可能因为你的虚荣?   今年年初,我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念书的女儿,突然打电话回家,说她学校开了一门调酒的课,她打算选。   我当时吓一跳,问她:“你才十九岁,能喝酒吗?”她说:“不能,要等二十一岁才合法。”我就说:“你连酒都不能喝,怎么学调酒?”她很不服气地回问我一句:“那些做药的,都得自己先吃吗?”接着,她就选了。   不久之前,我回台北,跟儿子谈起这件怪事,儿子居然也一瞪眼说:“这有什么稀奇?我十几年前在哈佛就有调酒课了,这是生活啊!教育不是应该跟生活结合吗?”   他这话,使我想到二十年前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为在弗吉尼亚州的丹维尔美术馆做驻馆艺术家,经常参加当地名流的聚会。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高级社交圈常常谈的话题是文学艺术,女人们聚在一起则总是讲烹饪和园艺。好像能说得出几道法国菜名、酒名和园艺的专有名词,就能显示自己有品位。   再往前推吧!让我回到四十年前自己念大学艺术系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发现,如果到非常有钱的人家里,对方知道我学的是艺术,真是把我奉为上宾,话题全围绕在我身上,一会儿拿出一件艺术品,一会儿请我到他里面房间看他的雕塑。   孩子是父母的“捕梦网”?但是相反,如果我去个小康之家,偏偏那家的女儿又对我有好感,就麻烦了。那男主人女主人一听说他女儿交了个艺术系的男朋友,好像踩到了地雷:“天哪!穷画家穷画家,自己吃饱都成问题了。我女儿要是跟了他,下半辈子非挨饿不可!”   我说这些,是要谈谈价值观。因为孩子选哪条路,或逼孩子走哪条路,常常取决于父母的价值观。中国有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问题是什么叫对的行业呢?   我在台湾有个教钢琴的朋友最近对我说,她的学生比十几年前少多了。我说,是因为经济不景气吗?她摇摇头说:“也不尽然!真正的原因是现在家长的想法变了。以前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学钢琴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那时候经过医生家,听到里面传来钢琴声,都羡慕死了!所以一当上父母,就算还不够富裕,分期付款也得让孩子学琴,说实在是圆自己童年未实现的梦。可是现在,那些学琴的孩子成为父母就不一样了。明明家里早有钢琴,自己也懂,却不急着送孩子学琴。很多父母会说,他们自己小时候被逼着学,学几年,也就放弃了,钢琴都几年没碰了,何必再让孩子受苦。所以现在台湾社会富裕了,条件够了,学琴的孩子反而少了。”   她说得一点都没错!各位父母,大家想想,你逼孩子这样那样,除了为他好,是不是也可能因为你的虚荣?我就听过一个妈妈说,她孩子成绩不够好,她在电梯里头都抬不起来。其实很多美国人也一样,可以花两三万美金请专人为自己的孩子“包装”,申请常春藤盟校,怪不得在美国媒体上早有人骂:“是为学术,还是为虚荣?”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跟风”,听说哪样赚钱多,就叫孩子走哪条路。问题是,如果你的孩子见到血就会晕倒,他适合学医吗?他如果天生一千五百度近视,甚至视网膜已经有剥离的现象,适合学建筑、熬夜画图吗?他们可能都很聪明,智商一百三十,但是条件不对就是不对,就算他们硬被逼上去,也拼上去了,未来,他能坚持多久?他能不能胜任?能不能愉快?   我有位美国的医生朋友,有一天对我说,他告诉自己的孩子,将来学什么都成,就是最好别学医。   我当时听了大吃一惊,问为什么,大家不是都挤破头,要进医学院吗?   我那朋友一笑,说:“医学院多苦啊!先念七年,再当住院医师,一干又是五年,常常两三天不能睡,就算当了主治医师,像我自己开诊所,天天关在小小的诊疗室里,看到的都是愁眉苦脸,常常连吃饭、上厕所都没空。”到最后,他一笑,“我不是反对学医,但是我叮嘱孩子,不要因为医生容易赚钱而学,必须自己有使命感,真要救人济世,再走这条路。”   我觉得我这朋友的话,很值得家长们思考。   更重要的是,如我前文分析的,新新人类的平均寿命比上一代长,而面对的变化也会空前快速。今天已经不是学一技就能用一辈子的时代了,我们难道还能用僵化的思考方式为孩子选择道路吗?我们还能告诉孩子,学习是一条人生的单行道吗?   带领英国转型为全球化经济大国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他去年六月下台前的一场演讲里说得好——   “面对未来全球化的竞争,政府不但要培养人才,更需要帮助成人培养技术,使人们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最后我要说:人生不是单行道,尤其新新人类的长远的人生。请不要用死板的价值观为他们思考,因为价值是会变动的。请好好为孩子想想,他的天分在哪里?他的兴趣是什么?除了成功之外,他能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以及,他有没有终生学习的态度?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刘墉一直用比较浅显的文字,说了很多挺深刻的道理。他的作品差不多有40多种励志类的图书,长年累月高居排行榜的第一名,至少是名列前茅,非常好的成绩,他的书影响了很多海峡两岸正在成长,或者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著名华人作家刘墉是一个以亲身实践而获得成功的父母代表。以写作和艺术上享誉华文世界的刘墉,培育儿女同样不乏心得和成就,儿子刘轩已获得哈佛大选博士学位,并出版了4本书。女儿刘依帆更是才貌双全,14岁的年纪就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总统布什奖。   ——河北电视台《读书》   刘墉自称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一种很自由的心情。从画画改行写书的人不少,但不断诞生的作品能十几年都热销不衰的除刘墉外,恐不多见。20年来他在全球出版了百余种图书,销售量已近1亿册。   ——《人民日报》

内容概要

刘墉,国际知名画家、作家、演讲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 

出版脍炙人口的中英文著作百余种,全球发行量近1亿册,包括《萤窗小语》《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我不是教你诈》《爱不厌诈》《以诈止诈》《把话说到心窝里》等,在世界各地举行画展三十余次,在中国大陆捐建希望小学四十所。创作的原则是:感动别人之前,先感动自己;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敲自己的锣,打自己的鼓;不负我心,不负我生。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书籍目录

序言1 新新人类的新时代5 扔掉旧经验10 什么是成功?14 孩子是父母的“捕梦网”?18 中国父母的特异功能22 用“打”的还是用“骂”的?27 “虎姑婆”长什么样子?32 你可以变得更聪明36 拥抱是心灵的沟通41 他们为什么叛逆?45 不想长大50 给孩子爱的机会55 别为孩子“擦屁股”59 孩子是“讨债鬼”吗?64 撒谎竟是大人的错69 我们一样平凡74 早恋是灾难吗?79 刘猫的异性朋友84 如果你变成孩子89 别人的孩子好养吗?94 让孩子自己想吧!99 一半玩耍,一半努力104 天才与白痴109 哈佛毕业不一定强114 处罚的艺术118 爸妈的炸弹123 另类教育128 悬念法不白学133 重温往日情怀138 一心可以三用143 孟母该不该三迁?148 自我的要求与坚持152 人生光明面157 留住我们的人才162 关怀地球,放眼世界167 爱要一生的惊艳172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177 不做香蕉夹心人182 四肢发达,头脑灵光187 放孩子飞吧!192 少年维特的烦恼197 打败忧郁症202 小心攀上“断背山”207 从课外超越别人211 妈妈,请别看216 年轻人有探索的权利221 子弹准备好226 “新新人类”与“心心人类”

编辑推荐

   最具影响力的美籍教育家、作家刘墉的代表作   从55000多读者选票中遴选最感兴趣的教育题材   《凤凰卫视》专栏节目最新精选本   天下第一父亲告诉你如何教育好孩子   著述百余种 全球总发行近1亿册   连续20多年被台湾金石堂评为最畅销作家

作者简介

《世说心语2:刘墉教育秘籍》内容简介:他们为什么叛逆?早恋是灾难吗?别人家的孩子看起来都很乖巧懂事,为什么只有我家的孩子这副德行?天下父母常常这样问自己,问别人,为念不好自家那本经犯愁。针对当今父母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美籍著名教育家、画家、畅销书作家刘墉先生应凤凰卫视之邀,做了几档专栏,《世说心语2:刘墉教育秘籍》就是教育专栏节目的精选本。在本书中,刘墉先生列举了自己创办青少年咨商中心遇到的典型案例,记叙了自己教育儿女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读者开列对症下药的方子。语言轻松幽默,如话家常,其践行多年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广大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阅读的优秀读本。

图书封面


 世说心语2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大学时代开始看刘墉的书,就此便喜欢上了这个作家,他的话总是那么至情至理,作为一个父亲,他更是用饱满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看刘墉的书总是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他的温暖和用心,从他嘴里说出的道理,没有说教总却总是让读者暗暗称赞。刘墉的这本《世说心语2》讲的是教育方面的问题,全书一共226个小节,每个小节都讲述了孩子成长中可能发生的一个问题,本书本是做为电视节目由作者讲述的教育栏目,语言上自然也是轻松幽默,适合孩子和大人阅读。书中讲述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也讲述了一些应对的方法和措施。不过,我赞同的还是作者认为,孩子的问题不应该旦旦从孩子身上解决,父母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并作出改正。孩子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很多恰好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到位导致的。比如给孩子“擦屁股”,父母看哑声电视、说话大小声的问题。很赞同作者关于引导的观点,教育孩子要学会正确的引导,中国父母一般都是棍棒下的教育,孩子都是打大的、骂大的,孩子从小就在父母的打骂下长大,成人之后反而会责怪孩子为什么不懂事,更是反对孩子教育下一代的方式,中国的父母很矛盾啊,一边是自己在做的事情,一边又责怪孩子这样做。说到底孩子还是父母没有真正理解教育孩子就应该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我们认为他们需要什么。正确的引导很重要,这个引导是要从小就建立起来的,从小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学会准老爱幼,学习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不应无端的打骂孩子,而是要学会倾听,去听听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找到他们内心的想法,然后再去想想如何教育孩子,让他们接受正确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平静的态度和大发脾气给孩子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从身边的家庭中也会发现,如果父母态度平和哪怕没有多大的本事,这样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反而更加融合,反观那些父母比较强势的,总是喜欢替孩子拿主意做决定的,亲自关系反而不太好。看刘墉的书便能看出这是一位很用心的父亲,也是一位很讲理的父亲,如果你已为人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头疼,不妨看看这本书,如果你还没做父母,也可以看看这本书,里面的很多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可能会遇到,何不提早给自己做个心理准备。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用用蛮好的!
  •     包括处世、教育、励志、感情四部分
  •     一直都对刘墉的文笔和反映的事实很赞
  •     15岁少年的人生启蒙2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