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200081039
作者:弗洛伊德
页数:265 页页

日常生活中的遗忘和错误

C1-3 主要讲述遗忘的机制。暂时性(尤其是名字)的遗忘是因为阻挠性症结的存在,以此避免唤起记忆的痛苦(被遗忘的内容直接或间接的与不愉快事情有关)。同时,阻挠性症结中,自我关联产生的为最。C4 童年回忆与遮蔽性记忆童年回忆确实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当人们不能回忆起一些重要的印象时,一些琐碎的可能相关的东西会发生置换作用形成遮蔽性记忆,甚至终生难忘。不禁想问什么不能回忆?成年以后的一些强势力量?书中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成年人回忆往事时需要借助不同心理材料(听觉,视觉……),童年回忆的特征就是视觉化,成年人的记忆可能不再是以视觉为主。[这个说法我不是很buy in]最后还有一个假设:童年记忆可能是类似经历加工润色而成。C5-6 口误和笔误口误的产生与梦相似,都是通过凝缩(客观或表述上相似)与拼凑。两者的发生都与真实想法有关![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分析出很多]通常人们认为口误与笔误的发生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有关。但书中指出同时当我们做机械性工作(需要极少的注意力)反而不容易犯错。[持保留意见]C7 印象及决心的遗忘印象及经历(即所谓知识)的遗忘与不愉快有关。决心的遗忘有两种一种是到时候自觉唤醒。还有以后一种是存在阻挠(与真实想法有关)。[拖延症成因]C8 行为的错误执行分为三类:1,从自我责备到自我毁灭。2,真实意图暗示。3,性欲行为。C9 偶发性行为和症状性行为这些行为隐藏者其他行为无法表达的含义,行为本身当事人甚至无法察觉。[最恨抖脚狂魔!]这是整本书我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C10 错误每个错误背后隐藏这被压抑的无意识内容。C11双重过失行为(遗忘+错误)C12决定论:变化及迷信关于数字案例,个人觉得这辈子你经历过那么多总能给出一个解释,就像占卜一个道理。关于梦,我也不相信梦具有预言性,但有时候会发生“这个场景我好像经历过,如此熟悉”的恍然感觉。至于这种熟悉来自梦还是白日梦不得而知。-----总之,遗忘和错误背后或者存在不愉快的经历或者有一个被压抑的潜意识意愿。那么是否存在“纯粹”的遗忘,就像硬盘满了自动删除?还有一个点:别对你的朋友使用心理学分析。感觉系统性上还是有欠缺。这本书应该和《梦的解析》一起读。

抓住普罗大众想象力的弗洛伊德

起初是被书名吸引拿起这本小书的。虽然对心理学领域的分析建构有亲近的企图,但有鉴于各种流派甚多,著作庞杂,我也便偷懒着不去研究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书目来。从书名判断,这本小书的口味应该不那么厚重,兴许先从随意感性的阅读开始有助于入门,从而引发进一步的阅读兴趣。对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精神病学领域的地位并非一无所知。而且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对他的企图统摄全局的被压抑的性的潜意识之观点批判也略知一二,但惭愧的是一直以来读的都是些二手的引用和评论,许多年前买的《梦的解析》还一直躺在书橱里,从没有被认真读过。这次的阅读经验,让我对弗洛伊德有些一手的认识。原来,他对自己行为的分析是随处可见的。这点倒顿时让我心生好感。一个愿把自己的生活、行为、念头、细枝末节呈现出来的学者虽然有自恋的嫌疑,却也中肯亲切。难怪与其说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精神病学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倒不如说是对西方文化。仅从这写作方式来看,就可窥见端倪。《现代心理学史》这本教科书是这么评价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可能在学术界表现得不是很好,但它却对精神病学的医学实践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并且它抓住了普通大众的想象力。”抓住了普通大众的想象力。这个说法颇有意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被有些学者认为更像是宗教而不是科学(尽管科学和宗教的概念需要先被澄清,然后才能比较)。显然所谓的宗教比科学对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影响更亘古悠远。弗洛伊德相信所有事件都有原因,甚至是口误意或者外事故都能找到潜意识的意图。书中提到的几个例子颇为有趣。1. 另一位病人的口误发生机制与上例相似,不过她出现口误是由于突然记起了一件被遗忘多年的童年往事。小时候曾经有个好色的人伸手摸了她一把,但她忘了当时他摸的是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后来,她去看望一位好友,两人聊起以前一起度过的暑假时光。朋友问她老家住宅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她脱口而出:“在山腰上”,而事实上是“在山路边”。(P65)2. 以下这个例子虽然是发生再20年前的事情,但在我看来,它非常精妙,极富启发性。一位女士曾经在大家面前说:“不错,女人只有长得漂亮,才会讨男人喜欢。男人的情况就好多了,只要他拥有挺直的五肢就够了!”说出这么极端的话语,想必她当时的情绪一定很激动,而且受了某些隐藏在她内心的情感的影响。(弗洛伊德接着分析这种口误产生的凝缩和拼凑机制,指出这个口误应该指向神秘的男性第五肢。)3. 下面这个通过口误而“自我表露”的例子很重要,为了完整地表述,我把它从布里尔医生的原著中抄录过来:“有一天傍晚,我和弗林克医生一起散步,我们碰巧遇见以前的一位同事——P医生。我们已经很多年没见面了,对于他的近况我一无所知。这次不期而遇,我们自然都很高兴,我邀请他到咖啡馆小坐。我们聊得很开心,一聊就聊了两个小时。我问他结婚了吗,他说没有,还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会结婚呢?’我们打算离开咖啡馆时,他突然问我:‘我很想知道,如果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处理:我认识的一位护士小姐,被一宗离婚案列为‘共同被告’。有位太太控告自己的丈夫不忠,还说护士是第三者,因此这位丈夫才得以离婚。’我打断他:‘你说的应该是,这位太太才得以离婚。’他马上更正道:‘对,提出离婚的是她。’然后他继续说,这件案子的审判过程给这位护士很大的打击,自此她变得神经兮兮的,还成天喝酒。他想让我提点建议,怎样才能医好她。 我先让他解释一下刚才为什么会出现口误,但他和别人一样,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感到惊奇。他说,一个人说话的时候,难道连口误的权利都没有?我向他解释说,每个错误都有一定的理由。要不是他说了他还没有结婚,我定会以为他说的那个离婚案件的男主角就是他自己,而且刚才的口误表明,他希望提出离婚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他太太,因为这样的话,他就不必承担赡养费,而且可以在纽约州再婚。 对于我的解释,他矢口否认,但他已是神色大变,连连干笑数声,这更加深了我的怀疑。我请求他‘为了科学’说出实情。他说:‘我真的没有结过婚,你非要我承认的话就是逼着我说谎了。看来,你的精神分析方法也不准啊。’他还说,和我这样一个专挑细枝末节来说道的人相处,实在有点危险。然后他突然说想起还有另一个约会,就匆忙起身告辞。 我和弗林克医生都相信我们对他的口误的解释是正确的,于是我决定作进一步的考察,看看我们到底是对还是错。第二天,我去找了P医生的一位邻居兼老友,他证实了我所有的猜测都是对的。P医生的太太申请的离婚案几个星期前刚刚生效,案件里确实有一位护士被指认为第三者。几周后,我又碰到P医生,这次他对我说,他对弗洛伊德的分析方法已是口服心服了。”类似第三个例子的掩饰其实并不陌生,但倘若生活中有堪比弗洛伊德这般好奇心和捕捉能力的一位朋友存在,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生活中需要些钝感力来平衡某种偏执狂倾向。所以这样的洞见和能力还是用在学术和临床领域更具有“合理性”。比如下面这个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案例。“在精神分析中,我还碰到过另外一个例子,那位患者是一位还不到13岁的男孩,患有严重的歇斯底里症已经两年。在经过长期的水疗无效之后来找我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行治疗。我推断他肯定已经有了一些性经验,而且他现在13岁,肯定也会面临着一些性方面的困惑;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推断,还需要更为确切的证据支持。最后我发现这位患者经常用手玩一大堆面包屑,而这恰恰就是其表露心迹的证据。一天,我看到他正在右手手指间卷什么东西;他一会把它塞进衣袋里面玩,一会再拿出来,反复地倒腾。当时我并没有问他手里是什么,但他却突然伸开手让我看。原来是被捏成一个大块的面包屑。在下一次会面的时候,他又带了这么一大块面包,而且在交谈的过程中,虽然他的眼睛闭着,但手指却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捏着什么,这个动作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原来他在捏一个小人,长得很像远古时代人们崇拜的原始神像,一个脑袋,两只胳膊,两条腿,在两腿之间还长着一个长长的附属物。但就在快要捏完的时候,他突然又把它揉在了一起;然后他又开始继续捏,但那个附属物一会儿出现在神像的背部,一会儿又出现在别的位置,似乎是为了掩饰什么。我原本想告诉他我已经看明白了,也不想让他继续这么掩饰下去——他一直假装自己在捏面人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想。所以,我就突然问他是否记得一个罗马国王的故事,那个国王曾在自己的花园里为儿子派来的使者演出了一处哑剧来答复儿子的询问。尽管他刚刚阅读了这个故事,其中细节比我要熟悉得多,但这个男孩却并不愿意回忆。他问我是不是一个奴隶被剃掉了头发,头顶被写上回信的故事。我告诉他,“不是,那个故事是希腊史中的”,然后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修帕布斯国王曾劝诱他的儿子塞克梯斯潜入拉丁姆城。当他的儿子在拉丁姆城站稳脚跟之后,派信使给他送来一封信,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修帕布斯国王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进了花园,当信使再次询问的时候,他只是默默地砍倒了园中最大最美的几株罂粟树。信使将这一切都告诉了塞克梯斯,塞克梯斯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很快就暗杀了拉丁姆城中几个最显赫的人物。”在我讲故事的时候,这个男孩停下来,不再捏面人,当我说到国王在花园中“默默地砍倒……”的时候,我注意到他迅速地拧下了面人的脑袋。这表明他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而且也表明他知道我也理解他的意思。因此,我就直接询问他,并给出他想得到的答案,困扰他很久的神经官能症很快就消失了。”(PP179-181)弗洛伊德对这样的成功案例显然很感自豪,他随后也提到“对那些症状性行为非常熟悉的人就像东方传说中的能够理解动物语言的所罗门国王一样,能够读懂个体潜意识中的真实想法。”弗洛伊德在此暗喻自己是所罗门国王,具有某种超越的神性。不知道弗洛伊德是否有过任何神秘体验以致于他要捍卫精神分析的王国,或者根本他自己就是一个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在后人本心理学领域里,以神秘体验论或深奥体验论为代表的深奥宗教从广义上讲就是科学。 这在肯•威尔伯在《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一书中有过提及。他也对弗洛伊德和荣格在东西方途径整合心理治疗方面的比较做了评论。在肯威尔伯的意识发展图谱中,荣格这一派把前私我的、前理性的状态,提升到超私我的和超理性的荣光中,因此他们是“提升派”。而弗洛伊德一派把所有的超理性、超私我的神秘境界贬低为前理性及前私我的婴儿状态,因此他们是“贬低派”。不过后人本主义的东西要融会贯通地理解难度颇高,我还是老实点回到以认识自己为目的的现代心理学谱系阅读中去吧。在这点上,弗洛伊德是有启发的。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