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50275122
作者:徐瑾
页数:264页

内容概要

徐瑾,专栏作家,《读品》创办人之一。其文笔优美而深刻,其视角宽广而独到,其文章被称赞为:有经济学者的功架,有律师的细致入微,有淘金者的热切和好奇,还有文人的质朴和纯真。

书籍目录

关于爱1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
了不起的盖茨比vs 虚弱的菲茨杰拉德 12
失去存在的人们 31
村上春树的色彩巡礼 41
我相信的,是一切都不确定 47
另类海上花 53
青白男女三界情执 63
爱在西元前 72
归去来兮 80
失落的时代与重归的记忆 89
关于衰老99
衰老、爱与救赎 100
马尔克斯如何谈论马尔克斯 110
白夜苦短人生苦长 122
彼岸深河 129
存在之难 133
道士下山人迟暮 140
关于救赎153
太宰治:懦弱与骄傲 154
审判王尔德 164
遭遇1984 170
信仰的黑暗时代 179
奈保尔杯酒人生 185
奈保尔如何成为奈保尔 192
奈保尔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197
那些电影图书馆的孩子 205
时光中的潜行者 215
小津牌豆腐 219
大岛渚的夜与雾 224
荒木经惟的迷色世界 230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文中涉及了全球炙手可热的作家和电影人,比如太宰治、村上春树、菲茨杰拉德、马尔克斯、王尔德以及徐皓峰、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等,作者通过对文学作品和电影的深度剖析,结合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视角,延伸出来一系列哲思美文。全书分为爱、衰老和救赎三部分,是本年度文艺青年值得期待的文艺大餐。
★本书系作者十年文艺感悟,书名《有时》引自圣经和合本《传道书》:“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本书是一部关于爱、衰老与救赎的作品。知名作家止庵、野夫诚意推荐。


 有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前几天,66岁的卢冠廷再次用吉他弹唱起那首《一生所爱》,刷遍了朋友圈。这首经典的歌曲,在卢的诠释下,别有韵味。那经岁月沉淀的洒脱超然的声音传达出的更多的是一种诉说和感慨,让人忍不住想起《大话西游》,想起紫霞仙子和至尊宝的故事,想起周星驰,想起那些年我们欠周星驰的电影票。不过,后来,《美人鱼》上映了,大家纷纷跑去电影院还票,总算得了稍稍安慰。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担心,没有了“我们都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这个梗,以后还能玩什么?没关系,我们有的是梗。比如那个“我们都欠小李一个奥斯卡”。在2016年2月29日之前,他总是叫人不省心。从1994年的《不一样的天空》中第一次被奥斯卡注意,到2005年的《飞行者》,再到2013年的《华尔街之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总是与奥斯卡小金人擦肩而过。人们眼睁睁看着他从帅得人神共愤的小鲜肉等成了画风奇特的发福大叔,唏嘘他是“专业陪跑20年”。后来,在那一天,他终于加冕称“帝”,结束了专业陪跑之旅。众人脑补小李子获奖时45度角仰望天空最想说的那句话可能是:我哪懂什么坚持,全靠死撑。与此同时,人们又开始担心,没有了小李子这个梗,以后奥斯卡可怎么办。没关系,历史是不断被人创造的,还有许多新梗等待着神通广大的万能的网友去继续发掘。于是,人们又想到了一个人,他叫村上春树。继周星驰、小李子之后,人们慨叹,从此只剩村上君。一夜之间,他似乎成了全世界最寂寞的人,也成了全世界亏欠最多的人。现在,我们已经能够预想到,等到2016年10月8日左右,诺奖揭晓前夕,舆论间定会再次掀起一阵狂潮,诸如“我们都欠村上一个诺奖”“小李子都奥斯卡了,村上的诺奖还会远吗”“连续8年无缘诺奖,心疼村上春树”“被遗弃的最悲壮炮灰村上的一生”的标题都会招摇过市。当然,我们更期望听到的是“喜!大!普!奔!wuli村上终于获奖了”“陪跑8年,村上终圆梦”“今夜我们都是村上春树”这类大快人心的消息。不过,那时候我们可能又会担心,“我们都欠……”这个梗还怎么玩下去。其实,对于村上春树来说,得不得诺奖已经不重要了。他曾说过:“我的弱项之最是仪式、致辞和派对。如果这三者联袂而至,那简直就成了噩梦一场。”他还说:“获奖不获奖对于我实在太次要了。诺奖的政治味道也不怎么合我的心意。”村上春树是个内心固执叛逆的人,对于世间的名利奖项,他或许早已置之度外了。他有自己的爱好,听爵士乐、养猫、跑步、驾驶敞篷车。他很享受这样漫不经意的时光,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他把这些带入他的写作,像海明威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经历换个名字写入小说一样,“追究个人心灵的深度与广度、追求人性中那些难以言喻的微妙关系”,所以,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深受当下的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吧。近年,村上的三卷本小说《1Q84》深受好评,继而出版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则被认为有故作玄虚之感。我们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在写出《1Q84》这样大部头的三部曲之后,村上会去写一本这样带有浓郁怀旧气息的青春小说呢?或者说,在有能力问鼎世界一流文学殿堂之际,本应激流勇进,村上为何要推出这样一部看似过于“小清新”的著作?去年,村上又推出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关于爱情,世人已经谈论的太多,那么对此,村上要探讨的是什么呢?关于村上的这两部作品,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感兴趣的你,还不快来读这本由止庵、野夫推荐的文学随笔《有时》,和85后美女作家徐瑾一起聊聊文学、电影那些事儿。关注本书,还有更多你喜爱的作家和电影人哦,马尔克斯、太宰治、菲茨杰拉德、王尔德、奈保尔、野夫、止庵、李碧华、严歌苓、徐皓峰、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荒木经惟,你想了解的关于文学和电影中的主题都在这里……
  •     某天,群里这本书的编辑在宣传这本书。这是一个集合了不少作者和编辑的读书交流群,推荐和宣传书籍是常有的事。往常,别的书籍出现时,大家都在对它的封面品头论足,而这本书出现时,却同时有很多人跟我一样,被它独特的外表和看起来很高端的内容所吸引。要了这本书就得写书评,俗语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又正逢周五,遂决定周末两天好好阅读。周六的清晨,阳光刺眼,宅在我的小屋,不用掀开窗帘也能知道此时外面是大晴天。不用上班,不必早起,心情舒缓惬意是最适合读这本书的状态。进入过出版行业之后,我挑书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定要看它的包装怎样。这本书,硬壳的,纸张乃上等质量,拿在手里非常有分量。私心想着:要是花同样的价钱买到这本书应也算得功德无量。再看其出版机构,大名鼎鼎的北京联合出版社,这里出版了不少畅销有质地的书籍,《逻辑思维》《秘密花园》《至关重要的关系》等。每一部堪称贡献大家思想的力作。而这本《有时》,又出自《读品》创始人之一的徐瑾之手,想来颇有文学功底。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六的清晨,睡饱的我,就着一天的好心情,认真地翻阅、品读起这本书籍。不敢妄称自己是文艺青年,但过去几年确实对太宰治、村上春树、李碧华等中外作家产生过钦慕之心,甚至在喜欢上《霸王别姬》后一度渴望能够成为第二个李碧华,创造出另类风格的绝世经典。如果说名作家的书是遗世珍宝,那么徐瑾的这本书就是开启藏有珍宝盒子的钥匙。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能拥有与作家相通的灵感,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件庄严肃穆的事情,当你选择那本书,就是选择与书籍的作者甚至作者创造的人物对话,想要读懂读通,就要试图去揣摩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在书中所表达的情感等等。正如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相同,每个作家的成长经历、创作经验同样存在差异,由此带来的创作风格也各不相同。阅读是一场心灵对话,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好像开启了一扇门,跟随作者的引导走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有时,当两者的世界差别很大,读者就很难真正进入书籍的核心,去领悟作者欲要传达的真谛。拿我自己来说,我对一些世界级的经典名著就不是很能读懂,而书籍这种东西,虽然你可以直观地去了解作者的三观与思想,但如若功力不足,还是很难达到无师自通的境地。比如,我对《时间简史》、《人类群星闪耀时》、《国史大纲》这一类经典的书籍就很难理解,甚至很难读进去;举个更直白的例子,比如畅销全球几百万册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曾慎重地买了一本做收藏,却连最简单的序言都读不下去。你挑书,书也挑人。而有时又太想去接触一些经典书籍。徐瑾的这本《有时》就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契机:你没看懂的,你看懂但没理解透彻的,或者你觉得自己已然全懂,在这本书里也不妨找到另外一种哲学的解读,看看一个文化人眼中的经典大作是什么样的。读到正午时分,眼睛有些干涩,加上到了午饭时间,于是暂时放下手中书籍。这一刻,刚好读到作者关于青白蛇与许仙爱恨纠缠的解读。我一直都很喜欢电影《青蛇》的,后来因为喜欢电影还去专门买来李碧华的原著。写到这里不由得想多说一句:李碧华实乃奇女子也,她的文字风格一点都不像我印象中女作家该有的模样,可谓是一种突破,行文瘦且坚强,充满力量,有一种男子的英气。用词刚硬笔直,没有脂粉气。这想必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都说女性是柔美的,或许连文字都好像也必须沾染这种柔软,但李碧华没有,她文字里刀刀见血,见血则封喉,看得人那叫一个痛快。之前我也看过不少关于青白男女三执的解读,但徐瑾的见解,明显高出一层。具体怎样的精妙,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大家对此感兴趣的,可去买本一看。尽管目前仍未读完全本,但我对这本书最满意的地方之一就是它的名字。我不想去说经典对“有时”二字是如何解读的,我只想说说自己的理解。人生就是无数个“有时”构建而成的本体,生而为人,有时抱歉,有时惊喜,有时悲伤,有时欢乐。甚至境界高的,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弘一笔下的“悲欣交集”。有时不是一个长久的情感体验,几乎呈阶段性的,可正是因为这样,情感才凸显出珍贵的一面。试想,一个人如若一直悲伤或开心,他的人生也将毫无色彩。这本书围绕爱、衰老与救赎而写,是每个人一生逃不开的三大主题。你会衰老,终会消亡,可别忘了,这世界上更有能将之抵消的救赎存在——这就是爱。活在爱里,使人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享受。让有时的苦痛,可以化作有时的欣喜;有时的忙碌,可以换回有时的轻松。因为有这种变化的存在,人生才是充满希望与光明的。因此,我可以说,《有时》不仅仅只是一本书籍,它是对经典的致敬,对生命的顿悟。愿每个能有幸读到这本书籍的人,人生得以有时有时,因为充满变数就意味着充满希望。加油。
  •     若离文字岂能禅——读徐瑾的《有时》□清秋124  喜欢思维敏捷的人,更喜欢能写出透着智慧文章的人。徐瑾的这本《有时》真不错,不论是人,还是书,皆为我所喜,竟然连续读了两遍。有意思的是,她在书中所提读过的书和那些书的作者,于我却是大多陌生,孤陋寡闻却不妨碍我的阅读,倒是勾起些欲望,而她的知识点和语言风格,我蛮喜欢。这于阅读,可能更有趣味一些。或者,不知何时,我会心血来潮,读一读她所认可的那些外国作家的著作,钟爱与否,得看与文字的缘分深浅。  因为阅读,感觉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偶尔觉着自己学识挺渊博的,毕竟读书不少,偶尔又觉着自己学识浅薄,动不动就是寓目生疏的书籍和作者,更遑论过目就忘的本事,简直不敢和他人说起自己的记性。及至遇到《有时》,发现自己原来是纯粹的小巫,笑,始知学海无涯,苦作舟都撵不上亦无法成全自己并不远大的理想。  开卷有益之一是了解一些外国名家名著,虽蜻蜓点水,也不失为一种文学的给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好,《霍乱时期的爱情》也罢,甚或《苦妓回忆录》,在我都是曾经听说而已。经此一提一读,倒成了引子了。日本的村上春树也是知名的作家;中国人周天籁的《亭子间嫂嫂》也能勾起人读的欲望,一并想了解那个时期的上海;江湖浪子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炒得那叫一个火,我却未曾饱过眼福;远藤和的《深河》也是个诱惑;止庵的《惜别》透着种超越母爱的悲怆,愈平静感情愈深沉;徐道峰的《道士下山》也应是个值得探讨的作家与导演融汇的精彩一幕;太宰治的才华以及创作包括他的命运,成就日本无赖派大师的地位;欧洲最受上帝恩宠的天才王尔德;农舍中那个本来就分裂而矛盾的奥威尔;被大众冠以新浪潮“最后一名隐士”之誉的埃里克·侯麦;时光中的潜行者塔可夫斯基;有爱也有悲悯的说外在并非唯一的白羊座大岛渚;荒木经惟的迷色世界……有多少动心,就有多少唯美。  开卷有益之二是这些知名作家的作品极大丰富了我的视觉和智识,以飨文字的精神食粮,也能跳出国家的界限,扩大视野审视文学的覆盖性之疆域。譬如偏离正轨的奈保尔是徐瑾非常认可的作家,她看重他的优秀,也看重他的笔的“毒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奈保尔竟然使徐瑾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使她对于世界的新视角在心中破土发芽。她说生意人的读书方式务实又理性,我以为她既是在说别人,也是在说自己。小说是用密码写就的事实,是对世界的揣度。随笔则不然,徐瑾用一种洒脱的语言风格,向中国读者介绍奈保尔,这是她的因个人喜好而本意的推崇,显然,在文学的界别处,徐瑾属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那个赠花人。而我们,皆是以心灵之眼将故事转化为图画,同时启动智识的凡夫。村上春树对徐瑾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严格地说村上影响的应该是一代人。当然,作家自杀也是种超出常人的事例。古今中外,成为一种多发现象,要是就这个话题延伸开来,也能成个不错的题材。原因不外,文学的人多感性,容易冲动,内心敏感,很多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缺乏理智。  开卷有益之三是弥补了自己性格上欠缺的某种特质,从书本中觉着了一种女人的强势,这种强势,一方面是徐瑾带给我的,一方面是她的这本书带给我的,都值得玩味吸收。鉴于自己的弱势性格,不爱人前显胜,亏吃多了,估计除了佛祖没人会舒服,谁真的信奉吃亏是福?这本《有时》中不乏警醒与对人世的深层思考,对我不但是学识的提升,更是心径的攀升。徐瑾是财经作家,在我看来,但凡学财经的,脑子都特活络,转得快,思维呈放射状发散出去,触角灵敏,反应迅速,在文学界探淌那自然是手到擒来。况且,财经与文学,某些方面也有相通之处。这本《有时》,却不关财经,是纯粹的随笔,而且多是作者谈及对中外国文学知名作家及其著作的看法。视野的拓展,语言的张力,见解的独到,形成徐瑾突破女性创作的一种突破。就算没读到她笔下作家的作品,却能令我对她这个重度阅读上瘾者写下的这本书的建构美美哒地解读。通读之后,我最大的感觉,徐瑾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男性接近,她的文字中,理性成分多过感性成分,这是一般女人做不到或者能做到一点点的,在徐瑾,却是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如同一件用熟了的兵器,因为拿手,舞得呼呼风响。  开卷有益之四是《有时》里我个人认为经典的语句颇多。试举一二:肉体上不忠,心灵上却死心塌地,又从不让自己的背叛给她带去痛苦;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这更是一本关于人生的小说,一个关于“耽溺”的故事,而短的总是爱情,长的总是人生;盖茨比的故事背景是美国咆哮的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代勇于堕落又欣欣向上,慷慨给予盖茨比爱上黛西的可能,又一片片撕碎这种可能,如今盖茨比激起国内无数人的共鸣,部分在于穷小子逆袭失败的通感;迷茫比肩惆怅,绝望并存希望,反叛共生妥协,享乐同时厌倦;聪明的人往往没有聪明的人生;才华不足以自保,生活不吝倾轧天赋,最优秀的头脑往往最先崩溃;活过,爱过,写过,这是司汤达的墓志铭……  一本好书的魅力不亚于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带给人美好的视觉和心理双重享受,哪个角度看都着眼。徐瑾的《有时》,在我就是如此。借用中国古人的话小结似乎也合辙合意:空到色香何有相,若离文字岂能禅。窃以为,《有时》的色香之相,便是文字的禅。2016.6.12书名:《有时》作者:徐瑾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42016.6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价:36.00元 字数132千字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时这本书以文学随笔的形式来写,整书战线很漫长,介绍说的是作者徐瑾集结了十年的文艺心事才写成的文艺随笔集《有时》。细细品读书中文字,很多是伴随着成长耳熟能详的书,还有部分是有些陌生,这些时而陌生时而熟稔的故事串成了《有时》,看完《有时》这本书,你会重新去考量、回忆曾经阅读过的那些书籍。 这是一本作者自己的书单和电影的评述,透过一系列大师的书籍和电影,讲述关于爱、衰老、救赎三个主题,其中爱的讲述始终贯穿始终,爱的无奈,爱的悲剧,爱的不伦,爱的禁忌;阐述了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解读,不被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注释所束缚; “短的爱情,长的人生”“短的永远是快乐,长的永远是人生” 几乎每看一篇文章,都会对评论的原著产生更多的理解,勾起一个鲜亮活力的世界,把人带到曾经的记忆和当时的时光中。
  •     是一本读书笔记的集子,有的书没读过,放到了想读了。作者阅读时的思考启发多多,今年阅读量提高了些,对书的内容的思考呢?笔记是否有整理?好的方面是读完一本书要求自己多多少少写一些东西。“经典不是人们说‘我最近在读’的那些书,而是‘我最近在重读’的那些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过的书作者给了我更多的启发,然而我还是想吐槽文科生用理科概念总是有些偏差,比如熵这个热力学量应该不是霍金先生提出来的吧。。。
  •     看过才知才情!读书多也须有才!很好的书,值得一读!
  •     有时
  •     16.12.04 01A个人观点鲜明的一本书话类小书,文字朴实不浮夸,同为马尔克斯迷,发觉作者的切入点和其他作家不同,读来颇有感触。
  •     三星半,有几篇还是颇有些自己的东西的,但是有几篇就只是堆积。
  •     读书是一门学问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必就是说的像作者这类人。不是那种看过以后就忘记的泛泛而谈的文字,而是会引起读者深刻思考的一针见血的文章,使人有一种冲动,恨不得将作者所涉及到的书都读一遍。
  •     看序就知道这是本好书,所有絮絮叨叨的东西我都爱看
  •     2016050:介绍时看成经济学家写的随笔,想着理性的头脑碰撞感性的文艺定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谁知初始气味不对,关于爱里的几篇竟然看得我呼吸不畅,不退不快。本着退货也得先看罢很爱的马尔克斯和奈保尔啊,小心翼翼地翻完全书,竟然就这么神奇的痊愈。有写他俩的好文章就收了吧,何况不只有他俩呢。真心喜欢作者有角度的书评,虽不是完全正确,但是她的书单、方向对味了!
  •     “在灵魂的真正黑夜里,日复一日,永远是凌晨三点钟。”
  •     失望,词语堆积,语言生硬,感受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     三星半。看完黎戈的文评后看同类型女性作品总觉不对味。盖茨比那篇讲的跟李继宏的序言无甚差别。
  •     说了很多,读进去很少。
  •     给女神。
  •     很不错的一本文学评论集子,有时候读一读文学评论的书,不比读原著的趣味少。这本书里有些话颇为使人眼前一亮,譬如说许仙的优点,说海上花和亭子间的差异,推荐。
  •     读者和作者是相互成就的,干货不少,可以一读。
  •     《有时》是随笔,按照爱、衰老和救赎三部分整理的读书/电影笔记和感悟,涉及的书籍很多,我知道的不多,所幸有部分读过很有感触,即使没有读过的书也可以看看作者的评论,也是一种学习和享受。听说作者是80后,写得严谨老道,远比我想象的80后深刻。
  •     书名《有时》引自圣经和合本《传道书》:“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有时是一部关于爱、衰老与救赎的作品。知名作家止庵、野夫诚意推荐。徐瑾读书,真能达到古人所谓“会意”,读得出一本真正的好或不好。读书是门学问,或开卷有益,或一无所获,《有时》的贡献,可以说是方法论上的。徐瑾向以财经专栏作家著称于政商两界,其深厚学养独特视角犀利文风,素为人仰。而其散文随笔,亦清新佻脱;感时悟世,远出俗流。此书须读,斯人可交。 《有时》是一本随笔集,文中涉及了全球炙手可热的作家和电影人,比如太宰治、村上春树、菲茨杰拉德、马尔克斯、王尔德以及徐皓峰、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等,作者通过对文学作品和电影的深度剖析,结合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视角,延伸出来一系列哲思美文。
  •     真的看不了评价,啰里啰嗦,看着头疼
  •     让我有重读好多书的欲望。
  •     文学史风格
  •     也许内容并不全五星,但对作者这样认真阅读,反复阅读的人真心深感佩服,书里的世界作家的世界,大概真只有真正的读书人才会这么翻来覆去感受。喜欢书的前半部分,写·菲茨杰拉德写马尔克斯,写村上春树的部分?
  •     挑着读了几章,感觉挺好的,很多经典没有度过的不建议看这本书
  •     经济主业,却将读后感写的这样深刻而动人,好迷人的思想。
  •     读过很多书的人写出的东西也是随性而自然的,别人看来晦涩难懂,却只是作者寻常的语言。
  •     通勤读物。这本书对徐瑾老师本人的意义可能更大吧,像自己的成长记录。看得出文风的一步步转变。三大部分里最后一部分写得不够深刻,让人不禁有虎头蛇尾之感,或许与年岁和经历有关
  •     有时我太关心你姓名,而忘记自己命运。
  •     框架干净,佳句频出。
  •     凡事都有定期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第一眼看到封面,就对本书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这正是圣经的里的段经文。初识有时,序引用了圣经和合本传道书第三章的经文,而后通过人生的三大阶段,引用了太宰治、村上春树、菲尔杰拉德、马尔克斯等大神的名家名著,及他们的人生故事对三大主题对了详细的描写。
  •     独特的见解,尤其赞同其中一个观点,大家一窝蜂的围看某个作家,然后过几年,提起笔时,默默遥想当年 某个下午看着谁的书,作者太幽默了。。。
  •     序言不错,正文都是书评就读不下去了。。
  •     不太喜欢此类的……连李碧华部分都喜欢不上来……
  •     有时,我们需要多读读书!
  •     读书指南
  •     (试读前几章) 我比较喜欢看别人的随笔,觉得从中可以看到别人的生活状态从而能够予以自身一些对比的警示。生活也不至于懒散成性。 看来读书人最美好的时光便都是大学时代,文道公是,本书作者徐谨也是。那是自由读书的时光,无所谓功利性的试验。
  •     除了书评还有影评,虽说作者投入了很多心血去写,可是越往后读越读不下去。
  •     一本书评,娓娓道来,不错了
  •     读着的感觉是作者写得挺呕心沥血的,但是我是真读不下去……
  •     能出版的一本读书笔记...文中大概提到了30多本书的内容,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
  •     一般吧,啰里啰嗦
  •     作者是马尔克斯迷。
  •     还行吧。勉强读得下去
  •     本书区分哪些书要读,哪些书不读,如何读。作者徐瑾,是个知识面很广,理解力深刻的一个评论者。通过看每篇短文,似两人在聊道德,聊爱情,聊孤独,聊感受。自身说不清的事物,模糊的感觉,在他的引导下,发现更多的收获。浅谈本书,比较零散。作者将菲茨杰拉德和村上春树进行比较,他们的相似性,“绝望并存希望”,我觉得说得很好。也有对于这些作家的作品的一些来历作了很清晰的阐述,以前阅读中没有发展的东西可以明白更多。徐瑾评许仙的那一段让我觉得非常的新颖,理清了人物关系,他们代表的某种现实意义,许仙为什么吸引着他们三个人,为他们所爱?我觉得评论的很有意思,同时徐瑾又有些八卦的心。 关于作者的八卦我也浅谈一下,比如太宰治的自杀,村上的读者被宗教组织囚禁,菲茨杰拉德因妻子作品质量下降,王尔德同性之爱,有趣的书!!
  •     近年来读到的较好的书评,关于爱情和关于衰老的两章特别精致,其它章节有些随便了。我最赞同他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书评,“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言,所有的人生都是一个垮掉的过程,人生有时必须在“努力无用”和“务必奋斗”这两种感觉之间保持平衡”
  •     阅历丰富,干货满满,这才是一个有诚意的作者写的书啊,看的时候忍不住对比某一年轻作家写的心灵鸡汤,一个个说教段子拼凑出来,居然出了一本又一本…不过各种书总有自己的受众,就像作者书里评论的那些作家导演,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但是都有他们吸引人的特点。
  •     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     好深刻的书评集,不错
  •     怎么说 自己是马尔克斯奈保尔村上的迷妹 所以看见目录就非常激动…… 总之觉得中部的几篇非常喜欢 然后面就有些琐碎了。
  •     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