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块滚石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214041982
作者:[美] 鲍勃·迪伦
页数:283页

内容概要

鲍勃·迪伦,20世纪的摇滚教父,跨时代的文化偶像。1941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希宾,20多年以后,成了60年代世界反主流文化的主将。“传奇、偶像、谜…… 这类称号或者诚心实意,或者无关痛痒,或者老生常谈,拈来用之,还算轻易。但先知、基督、救星等等头衔,就不是闹着玩的了。”鲍勃•迪伦却也确实称得起所有这些头衔,他是先知,是基督,是救星。他孕育了年轻一代的梦想、反抗和希望。他有力地呐喊对旧世界的否决。他赋予他那个时代某种自由的理念。他所塑造的新神话至今仍影响着我们。鲍勃•迪伦,既是享乐又是清醒,既是流行音乐又是哲学,既标新立异又寻根守底。是的,正是他,凭借着几首歌,创造了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荡》、《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访61号公路》等作品,不仅确立了迪伦在摇滚音乐史的教父级地位,也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伟大诗人的身份。

作者简介

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发明创造和灵感进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但它们如何仍有可取之处。迪伦对此毫不讳言,没有人期待他会如此开诚布公。他袒露这些瞬间,正视它们,把握它们,然后超越它们。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像亨利·米勒最隐私的作品一样,这也是一部开创时代——书中所描述的时代——的作品,揭示人类精神的种种可能。它们并不都是轻而易举的可能。终究,它只是生命,从来没有像这样被书写过的生命。
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美国文化的符号——鲍勃·迪伦,不仅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位语言大师(他是惟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家)。这本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最终证明其作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一位引人注目的文化观察家,和一位化装成荡秋千演员的诗人。这本书揭开了这位大众文化偶像的神秘面纱,展现一代才子尽情释放生命的风采。被评选为《纽约时报》等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2003年年度最佳图书。

图书封面


 像一块滚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5条)

  •     鲍勃•迪伦说,写歌词是我感受世界的方式,可是并不是歌曲向你走来,你请他们进来。是你自己想看看神秘的窗帘背后是什么。要想写高于生活的歌,你必须知道并理解一些事,然后超越语言。鲍勃•迪伦唱道:“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人;是否经年的奴役,自由才会萌芽;要有多少死亡发生,才知道死不能复生。”这都是对现实主动的疑问,但若透彻了生命本质,却只会失落,答案在风中飘。这不仅仅是语言的超越。年少时唱歌,只知道背诵鲍勃•迪伦的旋律,过了这么多年,见过无数个版本Blowing in the wind的中文翻译,才真的去领会鲍勃•迪伦歌词的真意,并发现,自己理解得最好。
  •     其实不喜欢看传记。被人描述总会缺少内在的灵魂,而自己述说则会少了客观的审视。不过,这本鲍勃迪伦的书太美妙了,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执印象。一位声誉极广的歌手,一位忠于内心的词作者,一位思想深刻的艺人。。种种名头堆起来,不管怎么说,他已经足够具备了写自传的功力。那么,平静下呼吸,来接受这位民谣歌手的絮语吧!本书分5部分,第一部分写刚到纽约的困窘,第二部分写演唱事业的起步,第三部分写名声带来的困扰,第四部分则写灵感的缺失及事业的停滞,最后是陈述了整个艺术生涯。总体很清楚,但阅读下去你会惊讶不已。卷进去,难于脱身,不愿脱身。他真的像块滚石,来自艺术思想品味的高层次,挟着一往无前披荆斩棘的气势磅礴而至,你身不由己卷进去,心甘情愿被带到无尽的幻想和无休止的激情中。语言的杂乱并不造成思维的混乱。一个天马行空的抽象者,写出的调调越凌乱越自然,越能让人体会到艺术的绝妙境界。书中窥人,终不完整。但已经够我好好欣赏一阵子了。
  •     他也许是20世纪最后的行吟诗人了。鲍勃•迪伦,一个杰出的民谣歌手同时又被人称为民谣的背叛者,一个伟大的摇滚乐人; 20世纪60 年代美国年轻人的代言,一个反战运动倡导者,一个民权主义者。人们喜欢给他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而其实,更多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诗人,把自己的诗唱进歌里的人,一个真正的行吟诗人。读完他的自传《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的诗人的形象就渐渐在我的心里立体起来了。自传的时间顺序被打乱了,几章之间并不连续,好象是鲍勃•迪伦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全然是率性而为。着重描写的是他刚到纽约在格林尼治村的小咖啡馆驻唱的时光,对被当成话筒、代言人的厌倦和抗拒,从平淡的巡回演唱会的低谷里找到新灵感的时刻。如果我们看到过任何关于鲍勃•迪伦的简介,便会知道这些时间段都不是他事业辉煌的时期,有人甚至会认为这些都是他人生中不太重要的阶段。是呀,我们看到的鲍勃•迪伦,总是唱着《Blowing in the wind》,走在反战队伍里的鲍勃•迪伦;是在民谣音乐会上拿着电吉他唱歌,引起争议的鲍勃•迪伦。而这些,在他的自传中几乎没有提到。一个真正的游吟诗人又怎会留恋舞台上的瞬间光芒?而他写到的那些时光,应该就是他自己最为记忆深刻的时光了。在那些时间里,他思考自己的音乐,自己的人生,思考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然后他去做,照着自己想的做,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鲍勃•迪伦。最喜欢的还是对于他青年时代的讲述,特别是在格林尼治的那段。一个年轻人,怀着梦想,热爱来到纽约,在荒凉破旧的郊区和各种艺术家在一起,这些人的生活也是荒凉破旧的,但梦都是华丽美好的。他听,他唱,他看,他想,他写,他和朋友在一起。然后,他开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去做。他说“我做每件事都很快。思考得快,吃得快,走得快。我甚至唱歌都快。我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如果我要成为一个言之有物的作曲家的话。”这是一种自我设计,屏弃“跨掉的一代”的放任自流。他描写那些变化,美国的变化,民谣的变化,自己的变化。虽然,他自己并不情愿,但他确实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人们的风貌。这本自传的书名来自他的同名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这两者有相同的精神内涵,一种对自己的坦然,那些意志消沉的时刻,那些退却,那些失败的时刻,他袒露在人们面前,他正视它们。因为他是一个诗人,诗人内省,所以坚强,不会迷失,。回忆或者是总结,对于他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重生。正如那首歌中所唱,“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To be on your own, without a home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像一块滚石,行吟诗人不会停止歌唱。

精彩短评 (总计78条)

  •        平安夜,外面很冷。于是,我洗好了澡,就窝在在公寓寝室,读鲍勃·迪伦的回忆录第一卷《像一块滚石》(PS:不过它的英文名并不是如此,而是Chronicles编年史)。那种悠然自得的叙述调子,一开始就吸引了我。读鲍勃的文字,就像在寒冷的冬夜我又洗了个暖乎乎的热水澡。全书洋溢着漫散流水般的语言,跳跃的叙述人和事,但是感觉很舒服,就像他的民谣和摇滚。我觉得回忆录的第一章尤其写得出色。“我站在起点,但并不意味着我是新手。”没想到鲍勃那双弹吉他的手在手动打印机上敲出来的语言也是如此的饱满和杰出。可能语言的品质来源于他的茂盛的自信和广阔的阅读。
      
       整本书外人看来鲍勃·迪伦好像在有意避重就轻,他一字不提那些与他有关的音乐巨变和美国往事,但是,我觉得反而这才难能可贵。看那些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轰轰烈烈的故事并不重要,通过故事只能看到他们那张标签似的脸,却无法读到他们那颗平凡而勇敢的心。有些时候,琐碎的细枝末节反而更加真实。
      
       我一般不怎么读名人传记之类的书,因为任何一段人生都是无法复制的。做观众还不如做舞台上的演员。相反,自传的作品我却较为喜欢,因为那里面有某种历史的特质。一个人的记录,就是关于世界最好的回忆。无数个个人的集合就是时代。书写的历史永远是私人化的,只有在个体那里才能找到真实的照片。
      
       或许,面对一本书或者这个世界的一切,我们都想寻求解答,其实,就如同鲍勃·迪伦唱的“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
      
  •     建议大家直接读英文版,迪伦又不是巴尔扎克
  •     无论他对待诺奖是什么样一个态度,他都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从自传可以看出思想确实有深度。还记得2011年那把破嗓子,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再见!
  •     对这本书的理解实在有限,不清楚美国当时的文化背景,而且也不知道里面提到的人名。迪伦,他很神秘,有着自己的精神生活,不希望被人打扰。他试验一些有意思的形式。
  •     民谣是我探索世界的方式
  •     很多人误会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的有过正确的认识我径直走进去。它敞开着。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它不仅不受上帝的影响,也不被魔鬼所支配。
  •     迪伦自己用打字机一字一字打出来的,逛北京万圣书园时,拿下..
  •     年后一直抱着刷刷刷,意识流的态度,有时都不知自己在看什么 有时又被着击 历史说他是一个时代,而他认为自己只是生存在那个时代 不想代表什么 也不想追逐什么
  •     2016诺贝尔文学奖。他拥有天才的创作灵力,却出人意料地怀抱着普通人的生活信仰。这种抱着平凡的态度做出不凡的成绩的人,在乐坛真的是难得一见。当然没有戾气是无法成为大师的,但是他身上与其说戾气,不如说是随风飘荡的个人自由主义。行文的确很有普鲁斯特的感觉,追忆了一段美国音乐界的似水年华
  •     这部书的文笔,有点像詹姆斯乔伊斯!写得自传确实好。
  •     鲍勃 不是文青 不是公知 只是一个 完整意义的 永远的 旗帜青年
  •        这是一本伟大的音乐家的自传,内容真诚也有回避一些话题.他不仅仅讲述了自己的事业,还提及了自己的情感,他深深爱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当他看到Suez(Dylan的初恋女友)的时候的怦然心动,寒冷天气里与她躲在同一条毛毯下面的幸福.年轻时候的Bobby不只激进,还很快乐.在他袒露自己心灵的每个瞬间,可以感觉到他内心的一切.他情感丰富,体贴温柔.在他感觉自己才思枯竭的时候,他不安,敏感,担心自己会没落下去,但他却又用不失幽默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他有许许多多的朋友,以至于书中人名很多,他的每一个朋友都被他描写得十分鲜活.书的每一章节用的语气都给人不同的感觉,时间跨度也很大,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下笔,从这一个场景很快跳到下一个,有些意识流的风格.我惊叹他的记忆,将近30年都要过去了,他还能将往事温习得这么清晰,我却将自己的过去几乎忘却.这本书里并没有提及太多关于他辉煌时刻的故事,却还原了他未成名时,名声渐渐淡下去时所发生的一切.他完完全全活在音乐里,他的生命是那么幸福,民谣对于他就是一切.他被美国人捧得很高,尽管他自己不愿这样,他是伟大的音乐家,不仅仅是摇滚界,民谣界的杰出人物,他还是一个时代的代表,美国音乐的标志.
      2009-02-21 -------------------------------------------
      我以前还写的这个,看过他演唱会了,人生少了一个遗憾.
  •     好多年都没去看,大概是生怕Bob Dylan不是想象中那样的人,读到“新的早晨”那章就完全就放心了。
  •     因为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     他的意义就是反叛的意义 永远走在自己的路上
  •     这真的是一个很酷的男人
  •       别老拿那堆虚头八脑的名头给这本书贴标签。没那么扯淡。这就是个小瘪三混纽约的日记本而已。有才华、有尊严、有理想、有人缘,算个“四有瘪三”吧。
      
      不是说这个小瘪三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吗?
      
      我信,这本书完全够格。
      
  •     我看的封面不是这个版本,但内容应该是一样的。因为鲍勃.迪伦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这本传记在网上已经炒到500+,于是乎才想起我也看过了。说实话,这本书看得并不带感,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他想把文字写得有深度的问题,感觉很一般。同苏西.罗托洛的关系也是一笔带过,有点失望......
  •       当初买这本书也不是为了自己去看他。一周的时间,看起来却是如此的费劲,原因很简单:我不是迪伦迷。
      
      还是喜欢扉页上那张经典的照片,叼着香烟怀抱吉他藐视众生的模样。我印象中的迪伦是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物,有着出众的才华,从不为生计发愁,我行我素的做着自己的音乐,心无旁焉。
      
      事实上的迪伦是一个谦虚地要命的家伙。整本书中满是他对别人的关注和赞美。这也是让我看不下去的原因,全是陌生的名字,可他们又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想看的只是迪伦。
      
      书中很多迪伦自己的表述,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内心世界仿佛只有两件东西——民谣和政治。如果一个人关注一件事到这种程度,我想任何生活的琐事和困难都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影响。这是一种生活的姿态,强者的姿态。
      
      另外表达一下对出版社编辑的崇拜,我最早在北青周刊上看到这本书的推介,里面引用了一段话,非常精彩,就天真地以为这只是冰山一角,对整书充满了期待。结果当我看完整本书之后才发现,那一大段话就是全书的经典,编辑引用的就是珠穆朗玛。
      
      不过像我这样一个对迪伦一无所知的人,在陌生的人名和对从没听过的音乐描述中,还是发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东西。那些令人敬佩的只言片语。还有一个脑子里充满灵感的音乐家对音乐感觉的形容,那些比喻句简直精彩得让人发狂!
      
      对了,补充一句,买的时候我曾对出版社比较犹豫,果然在书中发现了错误。但是,最让人 不能忍的是我拿到书以后才在旁边发现几个很小的字——第一卷。妈的,你还要出几卷啊!
      
  •     碎碎叨叨的流水账,如果不是饭斯,绝对实在是看不下去。
  •     他的文字还是饶有趣味的。
  •     是不是这个时候补标都要在前面加上个时间来区分?高中,盗版电子书,desu。
  •       鲍勃•迪伦说,写歌词是我感受世界的方式,可是并不是歌曲向你走来,你请他们进来。是你自己想看看神秘的窗帘背后是什么。要想写高于生活的歌,你必须知道并理解一些事,然后超越语言。
      鲍勃•迪伦唱道:“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人;是否经年的奴役,自由才会萌芽;要有多少死亡发生,才知道死不能复生。”这都是对现实主动的疑问,但若透彻了生命本质,却只会失落,答案在风中飘。这不仅仅是语言的超越。
      年少时唱歌,只知道背诵鲍勃•迪伦的旋律,过了这么多年,见过无数个版本Blowing in the wind的中文翻译,才真的去领会鲍勃•迪伦歌词的真意,并发现,自己理解得最好。
      
  •     收尾没压住。使生活变成了传奇。所有罗列和描述都很迷人。
  •        其实不喜欢看传记。被人描述总会缺少内在的灵魂,而自己述说则会少了客观的审视。不过,这本鲍勃迪伦的书太美妙了,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执印象。
      
       一位声誉极广的歌手,一位忠于内心的词作者,一位思想深刻的艺人。。种种名头堆起来,不管怎么说,他已经足够具备了写自传的功力。那么,平静下呼吸,来接受这位民谣歌手的絮语吧!
      
       本书分5部分,第一部分写刚到纽约的困窘,第二部分写演唱事业的起步,第三部分写名声带来的困扰,第四部分则写灵感的缺失及事业的停滞,最后是陈述了整个艺术生涯。总体很清楚,但阅读下去你会惊讶不已。卷进去,难于脱身,不愿脱身。
      
       他真的像块滚石,来自艺术思想品味的高层次,挟着一往无前披荆斩棘的气势磅礴而至,你身不由己卷进去,心甘情愿被带到无尽的幻想和无休止的激情中。语言的杂乱并不造成思维的混乱。一个天马行空的抽象者,写出的调调越凌乱越自然,越能让人体会到艺术的绝妙境界。
      
       书中窥人,终不完整。但已经够我好好欣赏一阵子了。
      
  •        《像一块滚石》——不改草根本色的迪伦
       自传是什么?是大人物粉饰修改前史的手段?转型赚钱的捷径?还是琐碎的生活流水帐记录和赤裸裸的隐私呈现?
       严肃的自传应该扪心自问:“我是谁?”,并回答这个问题。
       这本被《纽约时报》、《滚石》杂志、《华盛顿邮报》等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评为2004年度最佳图书的自传,很认真的回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迪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时代的代言人,一个神秘的云游诗人,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歌手,为许多试图写作的大众娱乐人物树立了难以逾越的典范。
      
       自传用谦虚的笔调叙述着一个来自伊利诺斯州的电工之子,为了追寻民谣之梦,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都市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他寄宿在好心的朋友家里,抓住机会博览群书,不放过任何一个接触新鲜民谣的机会。白天拼命创作,夜晚混在廉价酒馆中和马戏团、魔术师一起表演。最终被赏识,获得唱片公司一纸合约。
       对于民谣这个终身热爱的事业,迪伦不惜笔墨。众多的民谣歌手不断在书中闪现,在迪伦心中有如群星闪烁,他也从不掩饰对他们由衷的景仰,尽管绝大多数人仅仅是某个酒馆中的驻场歌手,或者穷困潦倒的云游诗人。
       故事顺序被打乱,从迪伦第一张专辑的录制开始,中间插叙刻苦磨砺的故事,最后补上成名后一段艰难的创造过程。民谣和音乐是迪伦生活和思考的核心,他就为这个活着,自然能做到心无旁骛。
      
       自传有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踪影。
       福楼拜曾要求他的学生去巴黎的街头“现场写生”-让学生随机观察某个角落,回来后用立刻凭回忆用文字把见到的情景描述下来,甚至于人物穿什么样的鞋子都要一丝不差地描述下来,这样的功力非常考验人。如果迪伦生活在那个时代,一定会成为福楼拜的得意门生,他好像长着一双慧眼,能把所有经历的东西丝毫不差地描述下来,小到朋友家中的一把椅子上的花纹,墙上的一副油画,好像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
       并不是他有先见之名,预料到以后自己会成名出自传,也不是他刻意模仿现实主义的手法(尽管他很喜欢哪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只能解释为他有一个细腻敏感的心思,生活中的琐事都进入他考察的范围,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这些题材,像塑料拼贴画积攒在一起,构成一副时代风情图,至少告诉我们50年代末期的纽约是怎样的: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扛着背囊背井离乡而来,居住在没有暖气的阁楼里,格林尼志村中酒吧兴盛、艺术家和各类怪人出没,黑人布鲁斯很受白人欢迎,一种真正植根于民众反映民众生活的民谣歌曲被这些乡下年轻人带来,不知不觉在城市中酝酿着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先于摇滚和嬉皮士出炉,成为抗议运动的强劲推动力。
       有人认为迪伦是在进行意识流的创作,则言过其实了。我宁愿当作是迪伦说到开心处时的情不自禁,再说迪伦总是和同时代的人不合拍。
      
       民谣赋予迪伦终身不改的秉性
       与同时代的许多人相比,迪伦要低调得多。照片中的他穿着土气,一蓬乱发好像从不修剪,眼神隐约透着沧桑,在花狸胡哨的60年代,这样的造型淹没在人群中也不会被认出来。那个时候,有太多的人放浪形骸,衣着光鲜,迪伦就是不去赶这趟混水,这样的定力,恐怕是民谣塑造的性格使然。
       美国的民谣深深植根于美国民众,讲述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或者抒发对生活的思索和不满。民谣在白人和黑人间都有一定的形式,流传广泛。迪伦的偶像们,也是一群浪迹天涯的游子。迪伦喜欢的,始终是这样一种能反映民众生活的音乐,这塑造了他一辈子的草根情结和下层作派,即使有钱了,这样的民间本色依然不改。
       民谣歌手从来不会有出名的愿望,他们为歌唱生活,不为出名。当迪伦感觉到自己的形象正在被大众媒体扭曲和青年人误解时,他果断退出前台,从此过上逃避名气的生活-拖家带口躲避崇拜者和媒体的骚扰,过着居无定所的混乱生活,彻底做个隐士。他很高兴人们喜欢他的歌,但决不作什么代言人和领头人,彻底躲开了嬉皮士运动,也躲开了那些让无数歌手丧命的酒精、毒品、滥性。
       通篇看完自传后你会发觉这样的对比很不恰当,你会发觉迪伦被摆错了历史坐标。长期以来他被摆放在摇滚明星的行列里,仅仅因为他的音乐影响过众多摇滚明星。可是,他自始至终只想作一个民谣歌手,不断创作,不断歌唱。用摇滚明星的标准衡量他,自然显得鹤立鸡群,这是一个天大的冤枉和不可饶恕的逻辑错误。他写这本自传,相信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校正视听:别把我当作个大众明星,我就是个民谣歌手而已!
      
       迪伦音乐中的深刻意味恐怕是50年后又处于东半球另外一个国家的我所无法理解的。如果说每个摇滚爱好者都有过一段按图索骥来听摇滚的历史,那么我的“摇滚听觉历程”简直就是个残缺的断代史,惨不忍睹。当我还是个懵懂小孩,正陶醉在金属乐的亢奋中难以自拔时,大龄摇友表情鄙夷地扔过来一盒迪伦的精选集,“该听听这个了,听了这个你才知道什么是伟大!”我感恩戴德地把磁带塞进随身听,期盼着被这“伟大”的声音感召进一个极乐世界时,却听到一个鼻音沉重的男人在一把破吉他和烂口琴的伴奏下唧唧呀呀唱些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时,我有种强烈的被欺骗感-一种被“伟大”愚弄的感觉。
       这不怪迪伦,只怪我没有生在彼时彼地。
      
      
      
      
  •     Dylan的笔调很好
  •     迪伦:我是诺奖里最会唱歌的。
  •     那时对这本书渴求至极了 发了疯似的在图书馆里找 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在阅览室里读到了 但去年二月份书再版了 于是便买了新版收藏
  •     虽说是回忆录,其实更类似于第一人称小说,且带有明显意识流特征的写法,经常在回忆中穿插回忆或是联想,这很奇妙。其实迪伦是一个有着纯文学精神的人,文学奖并非完全是浪得虚名。书中还提到了很多作家,福克纳、拜伦、雪莱、朗费罗、爱伦坡、巴勒斯……「那里就只有像坟地一样寂静,而我总是埋首于那些书籍,像一个考古学家一样钻研着他们」
  •       鲍勃·迪伦,你可以在前面加上很多状语名词:诗人、作家、摇滚教父、语言学家,如果你够了解他,你还可以指出他是一个工人的儿子。
      
      仍然记得高中时第一次听到迪伦的歌,像大多数人一样,是那首如雷贯耳的“随风而逝去”(Blowing in the wind),当时为了学好英语,买了一张外国歌曲精选,与雪绒花、卡萨布兰卡等经典老歌被录在一起。并不是他的原声,从卡带机里传出的是圆润高昂的女声,我听声音都能想象出歌者发音时蛋形的嘴唇。后来我找到了迪伦的声音,在家里的客厅里按下播放键盘,一会妈妈走过来说:这是谁?他到底会不会唱歌?
      
      1959年,迪伦离开伊利诺斯的家,读着凯鲁亚克与金斯堡的诗歌上路,他经过城镇、村庄,去二手唱片店找唱片、到图书馆查阅民谣资料、在酒吧驻唱,与嬉皮士、工人、街头艺人在一起。他学习着关于民谣音乐的一切,像一个餓汉吞下他能接触到的知识,并化为己有。最后来到纽约,在那个世界之都的冬天他写道:“我走了很长的路到这里,从最底层的地方开始,但现在是命运显现出来的时候了,我觉得他正看着我,而不是别人”。
      
      迪伦这本自传取名“编年史”,记录了他60年代后的一些片段。读完之后觉得这个名字实在有些牵强。他没有从第一声啼哭、第一把吉他开始他的回忆,他遇到的第一个人物竟然是一个过气的老拳王,他告诉迪伦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硬汉子得多张几斤肉。他像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记录下他身边的默默无闻而又五光十色的小人物。特别是在书开头的两章,他细致得描写了格林威治村,这个60年代年轻人的圣地中形形色色的过客。有面容疲倦的独行者、赌徒、身怀绝技却又为生活打拼的卖艺者。没错,迪伦是个大人物,从某个角度来说,对那个时代他举足轻重,但你在书中看不到那些所谓辉煌的片段,如他在林肯广场面对的汹涌人群,第一次把吉他插上电,引来铺天盖地的咒骂声,没有,对于这些大事件,他几乎没预留任何笔墨。迪伦显然是个任性而固执的记述者,故意把记忆打乱,任着性子按照自己的逻辑修剪着自己走过的历史。
      
      在书里可以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摇滚巨星,他为民谣这种古老的歌唱形式带上了新的皇冠,却同时也为声名所累。媒体、公众给他贴上了各色标签,狂热的学生总能找到他的家,情辞恳切的让他当运动的领袖。可迪伦并不想这样,他想做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和一切狂热的行为划清界限,在那个被点着的时代,暴风雨捶打着玻璃窗,他向外望去,一切都看的很清楚,可他拒绝邀请,选择独自疯狂。在1966年的车祸之后迪伦选择远离人群,他拒绝用别人定义自己的生活。他写道:
      
      我曾遭遇一场车祸,并因此而受伤,但是我康复了。真相是我想退出激烈的竞争。生儿育女改变了我的生活,把我从身边的一切人和事中分离了出来。在我的家庭之外,没有什么能让我保持真正的兴趣,我开始用不同以往的眼光看待每一件食物。即使是报纸上那些骇人听闻的新闻,比如肯尼迪被枪杀、马丁路德金被枪杀····我不是将他们看成被枪杀的领袖,而是更多地想到他们的家庭失去了父亲,将会遭遇怎样的创伤。我出生在美国,并在美国长大,这是个自由、独立的过渡,我一直珍爱着平等、自由的价值和理想。我决心用这些理想来培养我的孩子。
      
      迪伦似乎非常珍视细节,他可以对一些举世皆知的事件不着一字,却选择对一些细微易逝的事务情有独钟。或者是一个午后的窗外、或者是一个雨天中的简陋咖啡馆,或者一个波西尼亚家庭的房间摆设。甚至走廊看到的应征女郎他也认认真真的献上一段描写:
      
      “当我走出电梯时,走廊里一个应征女郎冲着我走过来——她有一头淡黄色的头发,穿一件狐狸皮外套,一双高跟鞋能刺穿你的心脏。她涂着蓝色的眼影,黑色的眼线,深色的眼睛。她看上去就像刚刚被痛打了一顿,很害怕再挨打。她手里有一杯深紫色的葡萄酒,“我快渴死了,”她走过我身边的时候说。她有一种魅力,但不适合这个世界。可怜的人儿,她注定要在这个走廊上走上一千年。”
      
      自传的叙述生动有力,到处散落着一气呵成的内心独白。他对于文字的控制力让人惊讶。作为一个创作者,他深知简洁的重要性,并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挥发了文字的诗意。作为一个唯一一位被题名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家,迪伦不愧为语言大师的称号。这也许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你能想象余华被题名格莱美奖么?看看迪伦怎么描写名声的:
      
      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噎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迷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现在我的名声已在我的脸上炸开,正笼罩在我头上。我不是一个表演奇迹的传教士。这能让任何一个人疯狂。
      
      镜面已经翻过来了,我可以看得见自己的未来——一个老演员在自己过去辉煌过的剧院外面翻检着垃圾筒。
      
      据说迪伦有一个习惯,喜欢在老式手动打字机上敲下歌词,然后谱上曲子。这本自传也同样是出自这样的打字机,用三年时间敲打而成。迪伦像一个海边拾贝壳的老者,依着自己的性子,专检那些别人看不起的货色,小心翼翼得把它们打磨出思想的光泽。在一个没有阳光的午后,在一个没有妈妈的房间,放着迪伦的歌,读着他不凡的人生。
      
  •       看迪伦的时候,觉得内心里有扇窗子打开了,有什么东西蠢蠢欲动,我想起他提到的灵魂,我觉得好像是自己的灵魂在他文字的召唤下慢慢苏醒。
      想起了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面的读梦人,阅读保留在独角兽头骨里的梦,读梦人会渐渐失去记忆,失去他的心,就像我们。我们无独角兽的头骸可读,我们找一点文字,只想留住点什么。
      记得他找灵感的方式,遇见的一个老爵士乐手,看的电影里的一个人,还有新奥尔良这墓碑众多的城市。他在去录音室的路上,徘徊于城市的街巷,看见一个小女孩,看见一片落叶,看见城市里有一种奇特的氛围。奥尔罕也曾经在夜里游荡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巷,他称之为呼愁的城市——故乡,说美景之美,在其忧伤。而奥尔良呢,迪伦在这里录一张唱片,已经是1987年,1960年代的民谣诗人已经有很多年找不回他的灵感,然后,就是在这里,墓碑横行的城市,笼罩着肃穆,他觉得灵魂又回来了。
      只能是这里。
      他接着歌唱他的时代,那些人,那些事,而他并不想代表别的什么人,只想歌唱自己的感受。他反复说,讨厌被称作代言人。他爱他的妻子儿女,要保护他们,其他的人与他何干。
      在录音的某天,于清晨唤醒妻子,骑上摩托,奔向未知的前方。看见海。路两旁迅速倒退的树木。一个特色旅游品商店里的男人,说,印第安人是从中国来的,他们失败是因为他们自相残杀,而他们要回来了。他的墙上挂着毛的像。
      那么有意思的人。迪伦遇到过很多。而他,总是能看出他们的价值。
      他想对真相打马虎眼。俄狄浦斯知道真相后就只能死。而他还想活着。他被歌迷骚扰的日子苦不堪言。
      他的灵魂也会迷失,但还可以苏醒,他总是能及时找回他,不跟自己分离。这本书充满了能量的气场,它能感染你,能让你激动。写了什么似乎都不再重要,记住的就是一个灵魂在人世的寻觅之旅,让你思想起自己的灵魂。他也许不是什么代言人,但他唤醒你,好像上帝唤醒他的子民。他是有魔力的人。
      
  •       把藏在cd櫃裡久違了的Bob Dylan唱片再拿出來,邊看邊聽,不知道為何Chronicles要翻譯為像一塊滾石,但Like a rolling stone真是Dylan一首感染力極強的歌曲,但以這歌為名的書,對我來說,和Like a rolling stone這歌相差很遠,頗為失望。這不是Bob Dylan的自傳,他只是選擇性回寫一些他過去生活的關聯,Dylan仍十分真惜個人生活空間,不願以此賣錢,因此,書讀完了,對Bob Dylan了解,沒有增加多少。
      就在讀完書本的同時,Bob Dylan新一張唱片Modern Times 出版了,聞說在美國賣得不錯,我走進金鐘HMV,尋尋覓覓,在最不顯眼的角落看到了這張唱片,最後仍沒有買下來,擔心他的晚期創作就如羅大佑後期作品,火熄了暖不了心。
  •     书买了十年没读,老头得了诺奖才赶紧把泛黄的新书给拿了出来。涉及人物众多,基本都不认识,于是读了好久才读完。不同于平常的传记,没什么人生际遇故事,满满都是心路历程。说是在打字机上写了三年,其实看起来很像日记啊。对粉丝来说这样的写法比普通传记珍贵多了。啊,好希望金牙也写一本呀!
  •       让鲍勃带着你夜游于那个时代,那座城,那些人影攒动的夜店,混杂着各种人物,各种气味与体温……有些昏暗,鲍勃的碎碎嘴口气,特有的腔调,再加上他的卷发,一件花衬衫,一只吉他,一根口琴,一把声音……听着他的音乐,来杯咖啡,放一包烟候着,看吧……
  •     dylan 是个狡猾的人!
  •     !!!
  •     www.visyou.com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本书,多的数百本,少的也有几十本。每次看到有新书又想买,等买了书以后却不怎么读,,就丢在书柜里了.要是能和别人交换就好了.有些书我不想要了,但是我想卖掉,,有人买就好了,自己已经不上学了,闲置在家的有学习书籍,考试参考资料等,考完后都当着废纸卖了,要是能送给贫困学校学生就好了.一方面可以让书得到循环利用,又可以让自己参加有意义的爱心助学行动就好了.... 欢迎光临 www.visyou.com ,真诚的希望每一位网友都能换到自己喜爱的书籍!书非借不能读也! 不是广告,是想和爱书的朋友们交流阅读
  •     我要是有迪伦的一半才华我就去。。。做。。。cosmology…
  •     非线性,片段化,讲述记忆中的一个个节点。
  •     一个音乐人的自传,评论人把他和《追忆》、莎氏放在一起,我觉着这样比较的话,给一星的评价比较合适。迪伦写了三年写完了这本书,我觉得回忆录的第二卷他可能还没有写完。
  •     拒绝被贴任何标签的诗人歌手
  •       看了半天,发现能看懂个大概意思,也就了解了解BOB那段时间在干嘛,置于更多的,还真难看出来。如果是冲着纽约时报之类的评论去看的话,可以歇着了,绝对是热脸贴冷屁股。问题貌似是出在了翻译上……
  •       称迪伦为音乐诗人,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书中有一些段落,简直可以作为写文章的范本。
      
      自己有感想的地方,顺手勾画了一下。下面是部分划线句子的摘抄。
      
      “她没什么有趣的。但我希望能有个望远镜。”(在一场无聊的谈话中,迪伦把目光投向了街对面的办公室,看见一个女秘书在忙。)
      
       “有一次她对我说幸福并不在任何一条路上,幸福本身就是那条路。他还教育我要待人和善,因为你将遇到的每个人都在打一场艰苦的战斗。”(迪伦的外婆对他的教导。)
      
      “我做每件事情都很快。思考得快、吃得快、说得快、走得快。我甚至唱歌都很快。我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如果我要成为一个言之有物的作曲家的话。”(然后迪伦去读1855-1865年间报纸的缩微胶卷。读完后,他说:)“我尽量多地往自己脑子里塞进这些东西,然后锁起来放在脑子里看不见的地方,不去碰它。我想以后我得叫辆卡车才能把这些东西运走。”
      
       “麦克利什说他认为我是严肃的诗人,说我的作品将被以后的几代人当成试金石,说我是战后的铁器时代诗人,但我似乎从过去的时代继承了某种形而上的东西。”(诗人麦克利什对他的评价。反过来,他对这位桂冠诗人的评价是:)“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几乎没有离开过地面,他却已经到了月球。”
      
      “我可以用到它。他在视觉、触觉和味觉上都散发出体面的气息,在它上面多少有点宇宙的灵性。”(他和李普曼等人一起获得普林斯顿的名誉博士学位。)
      
       “和波诺在一起的感觉很像是在火车上吃饭——似乎你在移动,要去往什么地方。波诺有一颗古代诗人的灵魂,在他身边你得很小心。他能咆哮到几乎要引起地震。他还是个纸上谈兵似的哲学家。”(他和U2主唱Bono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感觉。)
      
  •      出路变化莫测,我不知道它将通往哪里,但无论它通向哪里,我都会跟随着它。一个陌生的世界将会在前方展开,一个乌云密布的世界,有着被闪电照亮的犬牙参差的边缘。很多人误会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的有过正确的认识。——值得深思
  •     出乎意料
  •     not bad
  •     音乐诗人和他的朋友们,一连串的姓名和歌曲,就内容来说,与普通读者多少有些隔阂,总体来说,还是部很有意思的回忆录,相当意识流。只是翻译实在体现不出鲍勃·迪伦杰出的文学创作能力啊。
  •     意识流
  •       九十年代,有一部很出名的记录片,叫做《在路上》。
      还有《山洞人家》、《最后的马帮》,都是硬生生的记录。当时就纳闷:记录=旁观?而且是冷眼旁观?
      我坚持:自选择那天起,旁观者就失去了冷静。我们看到的镜头是旁观者的眼睛过滤、遗留下来的。
      我喜欢投入,固执的投入,就算不懂或很难懂,像侯孝贤,总有一种氛围等着你去自投罗网。
      
      及至看到“天地人三部曲”的时候,我才恍然:激情原来可以如此耀亮!
      耀亮一只虫、一座山、一群人!拼死的耀亮有开到荼蘼花事了的绚烂和遒媚。
      “遒媚”是周汝昌在《永字八法》中亮出来的,同时闪亮登场的还有电脑字库里面找不到的篆书。希奇且有趣。
      周汝昌在回溯,看都不看当下执着地回溯,深埋在故纸堆里仰望着星空。
      就像——
      
      小的时候,也是将近中秋。满场都是稻草:金黄、干燥、芳香。
      我们玩躲猫猫,周旋在圆圆的草垛脚下;玩地洞战,从这个草垛钻进去从另一个草垛钻出来;玩跳高,跳板跳水一般优雅地从木楼坠落到草垛上弹呀弹。。。
      投入得忘了抬头,更别说什么仰望星空——玩在当下。
      
      只是,很久很久以后,当“王子和公主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之后,每次仰望星空,都会想起那一堆堆草垛。深呼吸,凉沁沁的空气里似乎就是那芳香——秋日里最后的草香。本草纲目的香。
      这香,是追溯。分明又在当下。这才奇妙。
      哪里有纯粹的当下?哪里又有单纯的追溯?
      
      我喜欢Dylan的《像一块滚石》,也是追溯。
      追溯的时时刻刻里Dylan都无比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一步步清晰无误地走近成功:我知道,它就在那儿!
      坚定得宛如一个猎人,一点点靠近一只斑斓的猎豹。无比激动人心的时时刻刻。
      
      《在路上》是困惑,路没有方向。也没有Dylan说的所有背道而驰的人仿佛都是在奔往成功。它把一个点孤零零地弹了出来,像弹一颗腮边的眼泪:一挑,一弹,那点苦涩的温热刹那“鸿飞哪复计东西”。
      《永字八法》是陶醉,躲在草垛里既不玩捉迷藏也不打地洞更不弹跳。那不是童年的草垛。缺失了童年的草垛不过是一堆废草而已,明天可以用来搓绳子、打草鞋,或者烧水做饭。这也许就是“法”,变着法子地有用。
      有用的有趣么?
      有趣的有用么?
      
      Dylan有多少用呢?
      永字八法又有多少用呢?
      我锁上门,把它们统统锁在屋里。下楼。
      
      就在对面,对面的防盗笼里,站着一个头发恍若淡墨的老人。
      站在正午的光斑下,像是刚研出来的新墨上泛起的光晕——若有若无。
      实实在在挂在防盗笼里面的是葫芦,苍白的葫芦。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宝宝就发现了:咪,看,对面,葫芦。
      那个时候还数不清到底有几个,它们太小了。
      今天,在楼上,我数清了,一共四个。
      葫芦娃一共是七兄弟啊,那另外三个躲到那个草垛去了?
      那个老爷爷是在听葫芦娃们说的什么悄悄话么?
      
      一片小小的、绿绿的葫芦叶子坠落了。在正午的秋日里,芭蕾一般地盈盈落下。
      老人退回了屋里,退回到黑洞洞里。
      葫芦苍白地忧郁着,像是缺少足够的阳光。
      楼下的树和草坪倒是绿黝黝的,沉寂地忧郁着。
      忧郁晾晒在秋日里,坚定、沉默、孤独、寥廓——仿佛天地间只有一个葫芦。仿佛天地间只有一棵树。仿佛天地间只有一片草。
      
      秋日把我的皮肤浸泡得生疼生疼。
      街上卖化妆品的姑娘危言耸听:你再不用我们的化妆品。。。
      太阳一样出来!即便没有滚石,没有八法,没有葫芦。。。太阳一样出来!
  •       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传记区一向人迹罕至。一天中午,顾不上吃饭,为了找《梵高传》,我开始在书籍摆放秩序很糟糕的传记区苦苦寻觅。传记区的人迹罕至是包括两方面的,即读者和管理员。索书号基本派不上用场。这里的书大多有一种上了年纪的人的随性。你看,墨索里尼和达利亲热的靠在一起,包围他们则是另一个完整系列的《美丽与哀愁》,全是著名的女子。科学巨匠们和政治领袖们不分彼此,完全不顾索书号的千里迢迢。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很认真的搜索每一个角落,终于发现了我想要的那个索书号,可是这书是《梵高画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基本绝望了。我放弃了《梵高传》,开始随手翻阅其他传记,顺便尽绵薄之力进行归位。我被一本讲述Beatles的小册子迷住了,里面有许多罕见又珍贵的照片和资料。当我看完的时候,下午的上课时间就快到了。我只好迅速撤离。就在转身的时候,我的眼前一亮,一本巨崭新的《像一块滚石》赫然出现了。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把它捧回了家。
      
      以往看自传,向来是有一点八卦成分的。这次,一开始,也不能免俗。我自认为看书向来不慢(BreakingDawn只用了一个晚上),基本是一页页匀速扫过去,但是看到描写Baez的地方就会放慢速度,略显亢奋。可是,里面关于Baez的描写实在是不多,觉得很不满足。这种不满足一直萦绕在我心上,直到最近反复看了No Direction Home,才稍微平息一点。
      
      对于一些有感觉的书,在看完一遍后,我会随意翻开一页,向前或向后反复看。《像一块滚石》也在此列。再看时,我开始能够体会到一点Dylan游刃有余的意识流手法了。也许他本人写书时并没刻意用什么意识流,但是读起来确实有普鲁斯特文字的那种感觉。随着Dylan时近时远的思绪,我的视角从他被Lou Levy发现的那个冬天,一路延展到事故后在老式花园里散步的某个中午;从北明尼苏达到明尼阿波利斯到纽约;从Cafe Wha?到Gaslight;从Baez,到Sussi,到Sara;从朋友家的长沙发到曾经是Henry Ford所属的房子......
      我想读过这本书的人不会反对我说Dylan是个博学的人。他读过好多好多书。对这些书又有自己独特的品位和敏锐的见解。他的很多句式都有《尤利西斯》的影子。他提到了读过《尤利西斯》的事,但是不清楚这本书对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一如其他那些书籍。戏剧、绘画,更不用提音乐,Dylan绝非昙花一现的徒有虚名。
      
      看了一段时间后,我彻底脱离了八卦的不纯动机。Dylan的文字有着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和存在感。他能回忆起闪电般划过脑海的意识片段,再用吸引人的表述娓娓道来,竟没有伍尔夫的意识流中的潮湿拖沓,只有一种仿佛深入到精神领域的共鸣。也许这是他创造的另一个自己,但是又有谁会在乎呢。Dylan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在记录自己的同时,实现和读者精神和思维的相通更加令人欣喜。
      
      我看到这本书大概是个偶然,但是,这样振奋的书由Dylan写出,应该是个必然。
  •     目测这书要火;当年刚看完伊坂的鸭子之后买的
  •       看Dylan的自传,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一个天才词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作者本人的性格,他细腻,善于把握机会,敏感,自闭,敏锐。在后来的才尽期(没看出来才尽,瞎鸡巴评),依然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这本书里我读出,他的善于把握机遇,在他很明确该做什么,有谁年少时不想出名,有哪个艺术家不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自己的作品,谁不想掌握话语权。因为Dylan美国的民谣得到了救赎,受到空前的关注,因为Dylan摇滚乐像一记重拳砸在迂腐的人们脸上。也许抗议与声讨只是Bob成名的手段,因为他明白政治是个什么东西,他更加清楚,做音乐的探索者比做什么时代代言人重要一万倍。
      
      ps:在听了bob翻唱的house of the rising sun后发觉,lennon说的很有道理——他唱的不错(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这么认为)。dylan的唱腔在house of the rising sun时已经十分老成了,每一个单词的唱法处理的都很精细,感情拿捏得也很好,后面的悲怆感和盘托出,听了令我为之动容,久久不能忘怀。难以置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唱出来的。
  •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想买这本书。我看过他的照片,听人说过他的事情,听过他几首歌,隐约觉得他身上有和我相似的东西。
      
      “走进另一间房,这间屋子没有窗,只有一扇漆过的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书……这些东西让你目瞪口呆……修昔底德《雅典将军》,写于耶酥诞生前四百年,讨论人性是任何优秀事物永远的敌人。修昔底德写到他所在时代的文字是如何改变了它们的原意,行动和观点是如何在一眨眼间改变的。感觉上好象从他的时代到我的时代什么都没变。……我通常翻书的中间,读几页,如果我喜欢就再从头读起。……我想读一读所有这些书,但那样我就不得不在养老院或其他什么地方。……我读的最多的是诗集。……”
      
      “不管做不做矿工,让我气恼的是父亲说的那种关系和履历。我不喜欢它的发音,让我觉得被剥夺了某种权利。……金钱的承诺把我的乐队成员诱惑走了。我总是对我的奶奶抱怨这些事,她和我们住在一起,而且是我唯一的知己,她叫我别把这事当成是针对我个人的。……‘有些人你永远都赢不了。就让它去吧-让它自己慢慢消失吧。’……那些挖走我乐队的家伙都有家庭关系通向商会、市镇厅或商人联合会的高层。……这种家庭关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感觉自己被扒光了。……有时这意味着一切,就是那种当你为了做而做的时候得到的承认,而你也由此真正懂得了你所做的事-只是还没人注意到。……我开始意识到,在我有足够的钱养活并留住我的乐队前,我必须得学会靠自己而不是靠乐队来演唱和演奏。关系和履历必须与我无关,但在那一刻我确实感觉好极了。”
      
      “我非常喜欢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十分有趣。他的哲学很简单明了,说基本上纯粹的物质化是治疗疯狂的解药。……你能从巴尔扎克先生那学到很多东西。……巴尔扎克非常逗。”
      
      恩,最近刚搜集齐《人间喜剧》 ^ ^
  •        他也许是20世纪最后的行吟诗人了。
       鲍勃•迪伦,一个杰出的民谣歌手同时又被人称为民谣的背叛者,一个伟大的摇滚乐人; 20世纪60 年代美国年轻人的代言,一个反战运动倡导者,一个民权主义者。人们喜欢给他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而其实,更多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诗人,把自己的诗唱进歌里的人,一个真正的行吟诗人。
       读完他的自传《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的诗人的形象就渐渐在我的心里立体起来了。
       自传的时间顺序被打乱了,几章之间并不连续,好象是鲍勃•迪伦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全然是率性而为。着重描写的是他刚到纽约在格林尼治村的小咖啡馆驻唱的时光,对被当成话筒、代言人的厌倦和抗拒,从平淡的巡回演唱会的低谷里找到新灵感的时刻。如果我们看到过任何关于鲍勃•迪伦的简介,便会知道这些时间段都不是他事业辉煌的时期,有人甚至会认为这些都是他人生中不太重要的阶段。是呀,我们看到的鲍勃•迪伦,总是唱着《Blowing in the wind》,走在反战队伍里的鲍勃•迪伦;是在民谣音乐会上拿着电吉他唱歌,引起争议的鲍勃•迪伦。而这些,在他的自传中几乎没有提到。一个真正的游吟诗人又怎会留恋舞台上的瞬间光芒?而他写到的那些时光,应该就是他自己最为记忆深刻的时光了。在那些时间里,他思考自己的音乐,自己的人生,思考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然后他去做,照着自己想的做,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鲍勃•迪伦。
       最喜欢的还是对于他青年时代的讲述,特别是在格林尼治的那段。一个年轻人,怀着梦想,热爱来到纽约,在荒凉破旧的郊区和各种艺术家在一起,这些人的生活也是荒凉破旧的,但梦都是华丽美好的。他听,他唱,他看,他想,他写,他和朋友在一起。然后,他开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去做。他说“我做每件事都很快。思考得快,吃得快,走得快。我甚至唱歌都快。我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如果我要成为一个言之有物的作曲家的话。”这是一种自我设计,屏弃“跨掉的一代”的放任自流。他描写那些变化,美国的变化,民谣的变化,自己的变化。虽然,他自己并不情愿,但他确实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人们的风貌。
       这本自传的书名来自他的同名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这两者有相同的精神内涵,一种对自己的坦然,那些意志消沉的时刻,那些退却,那些失败的时刻,他袒露在人们面前,他正视它们。因为他是一个诗人,诗人内省,所以坚强,不会迷失,。回忆或者是总结,对于他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重生。
      正如那首歌中所唱,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without a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像一块滚石,行吟诗人不会停止歌唱。
      
      
  •     敏感、反叛、撒谎、混乱、破碎、真实、不停地记录…后来的搬家、恐惧、预言…翻阅完的感觉,兴许是翻译隔膜,只能给中文版的这本三颗星,有机会以后要看看原文。
  •       可以看到Dylan的成长历程,只是个人风格色彩不够强烈。
      
      看完这本书可以知道这个人很成功,却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成功,不如【列侬回忆】有味道。
      
      缺失的那一部分就靠听他的歌来弥补吧,毕竟这才是正点。
  •     了解老头必备
  •     据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 但我和这代人基本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 当意见领袖真累
  •     “不管这一事实有多么不可动摇,我,手里拿着把斧子,也准备要劈开一条路来。转往那个地方,那里的生活预示着更多东西——我感到我的歌声和吉他可以应付周围的一切。”
  •     2006
  •     #一拿奖全国都成迪伦粉#读《鲍勃迪伦精选27首诗》,随手打个卡吧。对我这种不懂欣赏诗的人来说,鲍勃迪伦也算简单(迪伦算美国的白居易么^_^?),或许也正因此,鲍勃迪伦一方面脱离了现代诗歌复杂的形式,以更简洁的方式叙述,另一方面也脱离了晦涩和矫揉做作,以更直接的方式叙述,但他对生活的敏感、坦率和赤诚却未改变。说“鲍勃迪伦越过他同时代的所有诗人,直接和惠特曼、迪金森站在一起”、“鲍勃迪伦: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我基本不读诗,听歌也少看歌词。另:许多人桌上没有多少食物,但他们却拥有不少刀叉;虽然一无所获,但也无所可失;迟早我们之中有人会明白,我曾真心真意地尝试接近你;《约翰·韦斯利·哈丁》!;也不是没有理由再来来回回,不是没有理由去每个地方。我们注视前方,努力不使之偏向
  •       始终看不完,最终木习习对我说:那是因为你不够堕落。后来想想,那似乎也挺可悲,都不能再堕落了。所以,要是我有孩子的话,我就告诉他,趁年轻,赶紧堕落堕落吧。
  •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
  •       有一天,大概是高中时的某一天,我把给了我一本书,名字叫《像一块滚石》。他并没有看过这本书,当然也不知道什么抗议歌手或者摇滚歌手,更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bob dylan是何许人。他给我这本书仅仅是因为他们公司的业务出版,免费得到了它,所以就把它给我了。
      
      所以你看,人们看什么书,真的是靠缘分。
      
      我一开始觉得老爸很无厘头,什么便宜都占,着什么破人的自传啊,也往家里拿。
      
      后来在某个百无聊奈的日子里,我翻开了他。并且被彻底的震惊,外焦里嫩。我一口气读完它,接着又重新读一遍。我不懂民谣,不懂摇滚,但是这与这本书无关,这是一本自传,它致力于书一个故事:一个人不幸的人幸运的获得了全世界热爱的离奇的故事。
      
      我无数次的推荐这本书给别人,热爱音乐的同志们对看这么厚一本书感到不耐烦;热爱看书的同志们对一个歌手写的自传不屑一顾。所以最终我也没能完成一次推销!
      
      我在空间和时间上都绝对的远离bob dylan。他的名声来自于那个疯狂的六十年代的美国。所有人都走上街头为口号欢呼,同时不管口号究竟是什么意思;人们为爆炸欢呼然后在爆炸声中齐声高唱抗议炸弹的歌曲。他们一致认为抗议歌曲的扛鼎之作,六十年代的国际歌,就是这首《blowin'in the wind》,而他们的抗议领袖就是这首歌伟大的作者bob dylan,他将改变这个世界,仅仅用吉他,嗓子,口琴。
      
      有时候我想,那是个多么单纯的时代啊?到底是单纯还是愚蠢?
      
      如果你抛开所有这些扯淡的历史背景来听这首《blowin'in the wind》,如果你不是个神经过敏的愤青,你要如何才能把这首欢悦如潺潺流淌的小溪的民谣听成一首妄图改变世界的歌曲呢?这绝对只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民谣,它表达的只是一种亘古不变的情绪:迷惘。难道不是吗?它在不断的提问,并非愤怒的反问;它并没有说出答案,它只说答案在风中。或许它还稍稍有点焦躁,可是一个二十岁的文艺青年怎么可能不有那么点焦躁呢?谁的二十岁没有一点焦躁呢?
      
      dylan一直在这首歌之后就脱离了所谓的抗议民歌界,玩起了摇滚,并且写下了like a rolling stone,并且一直都在做这种各样新的尝试,一直到他七十岁的时候还在开巡回演唱会。他一次又一次的改编《blowin'in the wind》,一次又一次的在演唱会上重新演绎这首歌。可是人们却对此充耳不闻。dylan无奈的说,他想重新创造一些东西,可是人们再也不去听了。
      
      大众就是如此的任性,让一个活着的天才在二十岁的时候死去,一直死到今天。
      dylan的演唱会不愁票房,但是dylan也明白,人们并不是去听歌的,他们只是想去见见活着的传奇。
      dylan足够长寿,我想这有好处,这样他可以等到新的听众出生,远离那个杀了他的年代的听众出生,然后去听他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dylan的青春是在“启蒙时代”度过的。他说过,虽然启蒙的时代早已过去,可是对他来说,启蒙才刚刚到来。他在伍德思克的时候,也就是他二十来岁的时候,大量阅读了“启蒙时代”的那些著作。这或许让他有了有别于同时代歌手的一些思想,起码让他更加富有逻辑和思辨能力。因为“启蒙的时代”启蒙的就是理性。
      也许正是因此他才写下了那些疑问,启蒙的时代早已过去,可是答案依然在风中。
      
      群体的力量有时候太过野蛮和霸道,个人在群体中无能为力,没有人会听你娓娓道来细说乾坤,群体只热爱口号。
      
      新浪博客的音乐常常会给我点surprise。比如我想加一首张雨生的《我期待》,它给我的确是歌曲的配乐。我想加的是那首最广泛流传的跳跃的《blowin'in the wind》,而它给了我一个后来dylan重新编曲的版本。前者是惊吓,后者是惊喜。
      
      这首重新的编曲的《blowin'in the wind》,似乎在无可奈何的诉说着一句:而我已老去。而我已老去。而我已老去……
      
      人已经老去,随时会离开这个世界。随时。可是也许有些人,宁愿他死在1963年吧,也许对于民谣音乐史来说,他的确死在了1963年。多么倒霉的幸运鬼。
      
      多么倒霉啊,已经七十多岁了,还要被一个身在世界另一边对自己的人生一无所知的年轻人说成是倒霉的幸运鬼!真是个倒霉的幸运鬼啊~!
      
  •     如同《追忆似水年华》,Bob Dylan 用一种意识流的方式,回忆了自己的音乐之路,人生之途。让我痛苦的是,由于文化隔阂,书中有太多的人和事我都无法理解。让我惊讶的是,鲍勃迪伦有一种嗜书如命的品质和独立不羁的精神。已经是最高峰,有无诺奖都行。
  •       TB 推荐书目:像一块滚石。
      JOBS 的心结:BOB DYLAN
      
      所以,这两本书都要看。
  •     精明的、傲慢的、刻薄的、清醒的迪伦。 要看原文。
  •     似乎只有文字和声音能够才能侵入他的世界(当然也有美女),辗转,演出,灵感闪现,创作,当然也有人 生的低潮期。。。他总是有我就要找到那种灵感了,我知道我可以做到,它理我不远,不知道这算不算自我效能感。最喜欢前两章,不过读到后面,大段大段的不熟悉的音乐人名称和创作过程无法融入,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bob的灵感来源以及一些文学品味。最后一章和前面的章节存在许多重复内容,所以最后一章几乎跳读,越读越无兴趣,直到遇到精彩的最后一段。
  •     两年多了
  •     当你拼命工作,他们却在唱歌;我厌倦了这一切。
  •     抱着吉他睡觉 把民谣作为表达自己的唯一方式 不能简单说是热爱 简直就是信仰 听到好的歌 暗自沮丧自己再也无法超越 今年拿了诺奖 坦白自己从来没有时间自问一句:「我的歌是文学吗?」
  •       从滚石音乐网上,了解到这个老顽童,唯一的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家,榜单上那些幻妙的歌曲,文学气质的面庞,他是民谣家,转战摇滚,再回归民谣,他确实说出了许多美妙的句子,道出了典型的美国式奋斗,不老的艺术家!
  •        呵呵,这个题目反正是Bob Dylan的一首歌名,用一用也无妨,无论如何,中文版的译名也是这么用的。在给一个很意识流的作品随便安置一个名字的时候并不非常困难,即使是《不像一块滚石》也未必不合适。
       很难准确地回忆起来这本命名为《编年史》的书是怎么开头的,就像摇滚乐本身进入我的生活一样突然但又不着痕迹。这是一件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伴随着摇滚明星离开了生活和梦想,青春好像就那么过去了,尽管做点儿别的什么事时间都不至于苍白,但看完这本书我还是非常庆幸摇滚乐是那么突然而又不着痕迹的走进了我的生活。
       然而,这并不是我想读的一本书,甚至Bob Dylan的音乐我也没有完整的听完过他一张专辑,只是在朋友家里或者酒吧里不小心听到的一些,那些音乐并没有吸引我足够的兴趣,除了记住了Bob Dylan代表的就是“时代”,当然,还有就是他和他的音乐都是摇滚史上非常重要的,他的音乐是你不能不听的音乐。
       有这样的音乐吗?譬如说是你不能不听的音乐。曾经的我沉迷于这样的句式里面不能自拔,现在看来只能莞尔一笑,苏姗桑塔格在她一本书里面提到过一种结构性痛苦,我希望那种不能不听的音乐其实表达的的确不是那个意思。把听音乐作为一种更好的浪费时间的方法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但就像把音乐节取消了让道体育节一样,只是逻辑上的问题,谈到结构性痛苦的时候,这仅仅是一个被开启的灵感之源,智慧之门。
       Bob Dylan的音乐是提出和解决那种结构性痛苦的,这本书告诉我什么可以叫做结构性痛苦。具体的例证就是他常会在书里面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的问题”,以及他很明确“美国需要改变”,也会不经意地提起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要写的歌,不管写成了,还是没写成。撇开他的年表看这本书,Bob Dylan展示的仅仅是一个卑微,勇敢,朴素和真诚的生命,这决定了他意识流的写法,而一笔带过的很多重大事件也更加证明了他并没有想得到什么,甚至只是为了满足大众对这本书的需要。这种仁爱就是非凡的精神,是创造力,是上帝把Bob Dylan给了我们,是Bob Dylan又把上帝给了我们。
       最终,把一本不想读的书变成很想读完的一本书是因为这是很引人入胜的一本散文书,这不奇怪,作者把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黑塞,希尼,乔伊斯,加缪等人以及他们的作品联系起来的工具仅仅是一间几十年前工作室里的书架,而绝大多数作品他都可以准确而精辟的点名要义,甚至回忆起来读书时候的一个片段,这就让你不能不想起他的歌词是怎么改变了摇滚乐的。
       这本书叫做《编年体》的涵义大概是书里面提到的大量乐手,乐队的名字,基本上是以编年体出现的,无论是蓝调还是布鲁斯,爵士,甚至是后期的Rap都广为涉猎,这是这本书帮我们打开的另外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可以管中窥豹般地看到一些别的音乐发展的的轨迹,也可以看看人们是怎么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作用,而组成了他们的“时代”
  •     阴差阳错的正好赶在迪伦获诺奖前读完这本自传。确实很意外
  •     好几句话真沉动人~打动到心了~
  •     哼…一群不懂迪伦也不懂诺奖的人到处讨论这样…不过客观来说,迪伦的确和文学没什么关系…
  •     没想读传记,只想看看宏凯君的翻译水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