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32575470
作者:韩建业
页数:282页

内容概要

韩建业,甘肃通渭人,1967年出生。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于2000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考古学研究和考古学通论、古代钱币的教学工作。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已在《考古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五帝时代——以华夏为核心的古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岱海考古(一)——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岱海考古(三)——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等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一、文化上和政治意义上的中国
二、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
三、本书目的
四、研究和写作思路
第二章 早期中国之前的中国
一、早期中国人种和文化上的古老基础
1.人类演化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
2.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3.小结
二、五大文化系统
1.陶器和农业的最早出现
2.五大文化系统的形成
3.新石器文化区之外的文化
4.小结
三、早期中国的萌芽
1.两大河流域文化的首度崛起
2.碰撞与交融
3.三大文化系统的初步形成
4.新石器文化区之外的文化
5.小结
四、三大文化系统
1.黄河流域文化区
2.长江中下游一华南文化区
3.东北文化区
4.三大文化系统的形成和各文化系统间的文化交流
5.小结
第三章 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的形成
一、核心文化的蓬勃发展
1.仰韶文化东庄类型
2.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二、仰韶文化的“庙底沟化”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2.向北方地区的扩张
3.对河南中南部和鄂北的影响
4.对太行山以东的影响
三、红山文化的新阶段
四、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趋同
1.大汶口文化的形成
2.“崧泽化”过程
3.大溪文化的变革
五、华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文化
六、庙底沟时代的三层次结构文化共同体
1.三层次结构文化共同体
2.庙底沟时代的文化交流
七、小结
第四章 早期中国的古国时代
一、仰韶后期:分化与整合
(一)以黄河上中游为主体
1.晋南豫西地区文化的相对衰落
2.关中地区文化的稳定发展
3.北方地区的文化变异
4.河南中南部的文化变异
5.太行山以东地区文化的崛起
6.西部地区文化的变异和拓展
7.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兴起
8.青藏高原的卡若文化
(二)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
1.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强大与扩张
2.长江下游文化的极度强盛和扩张
3.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三)东北南部和西部
1.红山文化和哈民忙哈文化
2.雪山一期文化、南宝力皋吐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偏堡子文化
(四)早期中国外缘区文化
(五)仰韶后期的文化交流
1.仰韶三期的文化交流
2.仰韶四期的文化交流
3.马家窑文化的西向拓展与“彩陶之路”
(六)小结
二、龙山时代:从万国林立到中原中心
(一)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地区
1.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兴起
2.中原龙山文化亚系统的形成
3.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与肖家屋脊文化
4.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和中坝文化
5.长江下游及附近地区文化
(二)黄河上游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
1.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期
2.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期
(三)东北西部和南部文化
(四)华南地区文化
(五)云南的新光文化
(六)早期中国外缘区文化
(七)龙山时代的文化交流
(八)小结
第五章 早期中国的王国时代
一、黄河长江辽河流域大部地区
1.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和下七垣文化
2.中原及周边地区的二里冈文化
3.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
4.黄淮和长江下游地区文化
5.北方地区的朱开沟文化
6.辽河流域和燕山南北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高台山文化
二、黄河上游至新疆东部
三、长江上游地区的三星堆文化
四、华南地区文化
五、早期中国外缘区文化
六、二里头一二里冈时代的文化交流
七、小结
第六章 早期中国与古史传说
一、炎黄时期
1.炎黄族系及其文化
2.蚩尤族系及其文化
3.少昊族系及其文化
4.涿鹿之战在考古学上的反映
5.黄帝时代与早期中国
二、颛顼、帝喾时期
1.颛顼帝喾族系及其文化
2.颛顼共工势同水火
3.祝融南迁与苗蛮中兴
4.绝地天通与文明起源
三、尧、舜时期
1.唐伐西夏与陶唐氏文化
2.有虞氏的强大与扩张
3.先夏文化
四、夏代
1.稷放丹朱与早期先周文化
2.禹征三苗与早期夏文化
3.少康中兴与中晚期夏文化
4.先商文化
5.九州五服与早期中国
五、商代早期
1.汤武革命与早商文化
2.早商的王畿四至与早期中国
六、小结
第七章 早期中国的地理环境基础
一、早期中国的地理环境基础
1.相对独立、广大多样的地理环境
2.两大河流域和两大农业体系
3.中原:天下之中
二、环境演变与文化变迁
1.中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状况
2.早期中国之前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3.文化意义上早期中国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
4.古国时代早期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5.王国时代早期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三、小结
第八章结语
后记
Abstract

作者简介

该书稿基于海量考古学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出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代就已形成早期中国文化圈或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的观点,认为早期中国是有中心有主体的超稳定的多元一体结构,有着以农为本、稳定内敛、整体思维、祖先崇拜等基本特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连续发展过程,是秦汉以后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的基础。


 早期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近日,得悉韩建业先生新著《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已出版,便火速购来一读。韩先生是严文明先生的高足,又是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的掌门人,更是业界翘楚。因此,我带着满心的期待,翻开书卷,诚心接受韩先生的教诲。可惜的是,该书与陈胜前先生《史前的现代化》和徐坚先生的《时惟礼崇》相比,却是相形失色。通读下来,感觉该书略显平淡,并无像上述二作那种让人眼前一亮,心生鼓舞,抑或拍案称快之感。该书的写作缘起自贝格立与巫鸿的论战,作者因而产生了对“早期中国”研究的兴趣。自2000年起,作者陆续发表了与“早期中国”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多为孤立研究之个案,缺乏系统性的全局考虑。故作者形成了写作《早期中国》一书的动机。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本书的核心概念,即如何理解文化意义的“早期中国”,并简要提及其研究方法为“利用考古类型学、考古地层学和考古学文化的方法进行研究”(页11)。其后二至五章则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至二里头——二里岗时期,论证了东北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各考古学文化的形成与交流,文化因素的传播与整合,并以典型的文化历史主义范式建构“早期中国”之概念。在第六章中,作者尝试联结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与考古学文化,换句话说,即借助考古学文化交流的现象去比对文献中的古史传说,尝试将其一一对号入座。而第七章则借助自然地理的研究成果,从环境的变化去观察“早期中国”文化的兴衰。第八章为结语,总结早期中国文化圈特征与特质,并展望未来“中国道路”的选择。全书语言流畅,逻辑清晰,而且材料量巨大,正如严先生在序中所提“作者尽量收集了现有的全部考古资料,以陶器组合为标志,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谱系和文化特征的分析”。从书中的第二章至第五章的论证,可以看出韩先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梳理材料。然而,我认为该书存在一些可讨论,可商榷之处,在此一一列出,希望与韩先生及各位同好一起讨论。首先,从理论范式上看,该书以文化历史主义的角度进行写作,极尽谱系研究之能事。虽然,以谱系思想去梳理考古学文化脉络,认清文化的特质,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事。但是,谱系方法在张忠培先生、严文明先生那一辈已发展至极致,而韩先生作为业界新锐,既不反思方法,亦不改进方法,仅以同样的方法梳理出若干现象,这似乎不是一张让人满意的答卷。此外,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解释性不足,仅仅描述各文化谱系在历史中的各种现象,如文化交流,影响,传播,扩张,分裂等等,却缺乏对这些现象形成过程的深思,以至于常常陷入“描述性写作”的困境。随手一翻,页83:“东庄类型一经形成,就迅速反馈影响关中地区,使半坡类型进入晚期亦即史家类型阶段”。但是为什么呢?仰韶文化为什么会出现“庙底沟”化呢?促使仰韶文化进入空前趋同的动力是什么呢?作为一名读者,或者说,作为一个人类,想要追求的不是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现象,而是对这些现象的探究与解释。所以说,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不能满足我求知的欲望。其次,从方法上看,该书亦略有疏漏之处。一方面,考古层位学与考古类型学是一辆马车的两个车轮,二者不可或缺,否则马车必然倾覆。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考古层位学是考古类型学的前提。在没有层位学相对早晚关系证据的支撑下,类型学的比较很难让人信服,尤其是容易出现早晚关系的错判。这时则需要碳十四数据的支撑,来确定二者的早晚关系。韩先生虽然全面梳理了器物材料,似乎却忽视了对碳十四数据的重新梳理。例如以笔者熟知的彭头山文化与上山文化作比较,在全面梳理其碳十四数据,排除异众值,并用统一的校正法进行校正后,二者的年代上限实质上十分相近,约为BC8000左右。但韩先生书中的碳十四数据却把上山文化定在了BC9000年起,显然是运用了上山文化的异众值作为测年上限。以此为例,我不禁怀疑韩先生在没有层位学依据时,究竟是如何进行跨地区的文化比较,如何确定谁是孙子,谁是爷爷呢?“早期中国”是否真的以中原为核心向外幅射吗? 另一方面,我对韩先生把考古学文化与古史传说简单地对号入座的方法,实在是无法苟同。众所周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史是层累地形成的,孙子看到的古史传说比爷爷看到的更加丰富精彩。韩先生未对所引用的古书进行辨析,便对古书中的对象代入考古学文化,实在让人生疑。如页235,韩先生引用《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以此说明北辛文化应当是少昊族系的文化遗存。其一不辨《山海经》作为古代文献的神话结构,其二简单地将考古学文化等同于族群。如此的不作深入讨论的研究方法,实在不能让人信服。再次,为强调中原在早期中国的核心作用,作者明显带有“中原中心观”的思想。苏秉琦先生曾提出,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存在两个怪圈,其中之一便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而这种秦汉以来的中华大一统观念,又确定了文化的中心必然在秦汉的都城区域,即豫西或关中地区。因此,作者认为自裴李岗文化以来,中原地区便处于核心地位,其文化对外有很强的影响力。即使在BC3500-2000期间,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辉煌与多元,似乎都被压抑在“早期中国”的文化标签之下。似乎必须强调他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但是,这一时期究竟是互动与交流是主旋律呢?还是多元与冲突是主旋律呢?作者似乎只有罗列这些文化的特征,却未对其关系进行深入论证。既然这时中原的核心作用明显减弱,那么以中原为中心的“早期中国”是否还能成立?这个文化圈虽然持续存在,但是否可命名为强调一脉相承的“早期中国”文化圈呢?最后,该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小问题,例如新石器时代早期华南地区的绳纹圜底釜是陶器向外传播的中心,然而,陶器也可能是各地区独立发明,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群间的联系还十分疏远的情况下,不宜以单线传播的思想去考虑问题。又如为强调中原地区的一统观念,仍沿用“仰韶文化”,把庙底沟、东庄、泉护等称作类型。但实际上,考古学界已把庙底沟等称为文化,“仰韶文化”只是一个空泛的时空概念。不过,任何一本书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小问题,我就不在此一一罗列了。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该书可作为考古学文化研究与学习的索引书籍,在典型遗址的梳理与检索方面堪称一流。但其理论、方法并无突出之处,其结论及思想亦多有偏颇之处。一己之见,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前辈多多包涵指正。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要研究“中国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直到早商的漫长时期,涉及文化谱系、聚落考古、环境考古、古史传说等多个方面,工作量着实不小。其中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对全国范围数百个典型遗址进行分期排队,然后按照不同层次合并形成小区分期、大区分期,最终形成晚商以前早期中国文化的时空框架。当然少不了还要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古调查”。要么侧重了其他学科的方法而淡化了考古学在研究中的核心作用,要么以考古为基础削足适履地运用其他的方法。而本书难得的一点是,在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环境学等相关领域的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尤其是作者在考古学与传说资料的对应、文化的变化发展与人地关系互动方面的探索,是从整个文明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的,绝非简单地用资料去套资料。
  •     韩建业此书材料丰富,可见作者曾花大量精力进行梳理。然而,书中仍有不少不足之处。1、服膺于单线传播论,忽视了独立发明的可能性。例如作者认为全中国各地的陶器都是从华南地区的绳纹圜底釜传播出去的。2、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是否有必要从旧石器开始写起呢?3、仍称“仰韶文化”,以这个概念强调豫西晋南关中的彩陶文化同属一体。但书中却提及了大量仰韶文化的类型,学界大多已将这些类型称为文化,试问这些大量的文化能代表了彩陶文化的一致性?4、公元前四千纪末期,庙底沟文化解体,作者始终强调各考古学文化仍属同一文化圈,早期中国文化圈始终一脉传承,这一观点支撑的材料太少,显得比较牵强。5、在中原中心观的影响下,过于强调中原地区在史前文化进程中的作用。6、文化历史主义范式深厚,只根据材料排比现象,缺少深层的解释与思考…
  •     资料很新
  •     http://book.chaoxing.com/ebook/read_81375682068299c2abca1d033433e1729dad07afe.html
  •     刚看完,直观优点就是数据新,另外很多优缺缺点,楼下爱猫的耗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本人再补充几点,图示很清楚,很适合初学者阅读,另外在观点上吸收了老前辈的前车之鉴,将一些不足之处圆满,缺点很明显了,就两点,以中原中心论为主体,强制扭曲各种原本客观的考古材料,能非藉由读者的能动性引发史料本身的话语 2. 中商和晚商的巨大差异没有论述
  •     没读过本尼迪克特就扣个帽子批判之,不小心暴露了不读书不思进取的本质。
  •     整本书像是各个考古报告的摘要汇编。每个结论都没有论证过程,也几乎没有器物的比对说明。不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目标读者又是谁,难道是为了课题结稿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