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移情问题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67516779
作者:[德]艾迪特•施泰因
页数:202页

内容概要

作者艾迪特•施泰因(Edith Stein, 1891—1942),犹太人,德国著名现象学家胡塞尔生前最得意的女弟子,也是第一个在弗莱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胡塞尔学派”成员。她曾于1916—1918年间担任胡塞尔的助手;1922年皈依天主教而成为一名修女;1942年8月9日在奥斯维辛比尔克瑙集中营的毒气室惨遭纳粹杀害。1998年10月11日,施泰因由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罗马封圣。
译者张浩军,1980年10月生,甘肃武威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2008),美国天主教大学访问学者(2011.4—2012.4),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胡塞尔现象学研究,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多篇,著有《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胡塞尔逻辑学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0)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各1项。

书籍目录

译者说明 /1
导言 /1
前言 /21
第一章 移情行为的本质 /23
1.研究的方法 /23
2.与其他行为相对照来描述移情 /26
3.深入分析其他关于移情的描述,尤其是利普斯的描述;继续分析 /34
4.表象论与现实论之争 /43
5.深入分析发生学理论关于陌生意识的理解 /46
6.深入分析舍勒关于陌生意识的理解 /55
7.闵斯特伯格的陌生意识的经验理论 /65
第二章 心理物理个体的构造 /66
1.纯粹的“我” /67
2.意识流 /68
3.灵魂 /69
4.“我”与身体 /70
5.转向陌生个体 /90
第三章 移情作为对精神人格的理解 /132
1.精神与精神科学的概念 /132
2.精神主体 /138
3.感受体验中的人格的构造 /140
4.陌生人格的被给予性 /154
5.灵魂与人格 /154
6.精神的实存 /158
7.对狄尔泰的深入分析 /159
8.移情对于构造我们自己的人格的意义 /163
9.把精神建立在肉体之上的问题 /163
自传 /166
附录1 /168
附录2 /180
附录3 /184
人名译名对照表 /188
术语译名对照表 /192
译后记 /199

作者简介

《论移情问题》作者艾迪特•施泰因是德国著名现象学家胡塞尔生前最得意的女弟子。《论移情问题》是施泰因在胡塞尔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历史发展和现象学考察中的移情问题》的现存部分,这几部分总体上也构成相对完整的统一体。该书是首次运用现象学方法对移情与他人之构造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部具有原创性的现象学著作。
施泰因试图系统阐明移情现象学,并将其运用到诸如身体、心灵、个体、精神人格等观念的现象学起源上来。她从现象学出发,试图在一种本质分析中来规定对陌生主体及其体验的经验,这构成了其思考的方法论起点。在对同时代其他关于移情的描述和对把握陌生意识的发生学理论的研究中,获得了移情概念的明晰性和对移情行为的理解,对现象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移情本质的澄清引导施泰因走向构造问题,并由此出发去分析移情理论所讨论的客观性是如何通过意识被建构的。
国际哲学协会联合会(FISP)主席、爱尔兰学者德莫特•莫兰(Dermot Moran)教授认为 ,“她对位格、主体间性、社会和公共世界的构造等论题的思考要比萨特、梅洛-庞蒂和列维纳斯等人对类似论题的著述早几十年。”


 论移情问题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不能给三星半真是蛋疼因为没有太看懂-_-#相比阿伦特反而更喜欢施泰因呢。。可能是因为她也是一个有才华但也容易受挫,会为生计发愁,会在自信爆棚的时候被导师泼冷水,会为答辩买新裙子的。。。更实在又很可爱的姑娘
  •     把自己的肉体看做宇宙里的一个零点坐标,与他人的交往视为位移运动。这样的规律也不错呀
  •     对对对就是我想知道的想系统了解的移情 精细完整 在看完海伯利安就想了 在先锋书店一看到移情问题就买了 受益颇多 感谢高数考试让我静得下心看这本书 对比出喜爱
  •     胡塞尔现象学情感相关部分和基本观点的精简版,非常清晰易懂,没有废话,不显示自已了不起,不愧是女哲学家。用来补充胡塞尔观点用,不过对我来说过于严谨了
  •     虽然读不太懂,但是觉得很厉害。
  •     “移情问题不仅是心理学也是现象学的核心问题。”作者从胡塞尔学派中学到的现象学方法出发,在“本质分析”中来规定对陌生主体及其体验的经验,陌生主体如何如何由意识构造,否定移情的外感知特征,非原初性被给予,重复客体化。最后还论述了移情对于塑造人格的意义。除了及其严谨地论述,作者还大胆地向诸多前辈观点提出质疑。“轻与重”,我们社的这套书都是值得读的,推荐。
  •     如何认识“我们”。
  •     心碎
  •     大型感人 (确实很想读消失了的后几章
  •     星少了是因为有不太明白的地方。
  •     感觉还没说够
  •     胡塞尔的女弟子施泰因的博士论文,她对移情问题的研究对公共领域,他者的研究要先于萨特,梅洛-庞蒂等人,在这里我们能够明白人如何使得移情地观察他者。
  •     大概还有20%左右不明白,中英翻译各有千秋,但还是觉得中文相较略次了点,3.6。内容非常有启发也非常细致,作者小传里结局真可惜.....谢谢施泰因姐姐,非常感动TvT
  •     看第一章:啊,原来是讲现象学的,原以为是讲艺术理论的。读到最后一章还是晕了。是“移情”非彼“移情”——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书啊。
  •     学校图书馆读的,B84 374
  •     精确严谨到令人发指 不愿去了解她论证本身的前前后后 但好想读“下落不明”的关于社会 审美 伦理的五六七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