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海人生!!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13-1-3
ISBN:9789862352229
作者:橫尾忠則
页数:560页

内容概要

橫尾忠則(よこお?ただのり)
1936年生於兵庫縣。插畫家、平面設計師、藝術家。
1960年,引領日本廣告的設計重鎮「日本設計中心」(Nippon Design Center, Inc.)成立,龜倉雄策、田中一光、永井一正、宇野亞喜良等眾星雲集。年輕的橫尾忠則躬逢其盛,有幸加入這個充滿刺激的環境,並開始摸索自我風格。隨後,他與宇野亞喜良以及原田維夫離開公司合組工作室Studio Ilfil。此時他受美國漫畫與廣告插畫家影響,開始追求樸拙的手繪質感,並參與創立東京插畫家俱樂部,努力讓插畫家正名,成為一個社會主流可以接受的行業。同時他也宣揚插畫的藝術價值,希望插畫可以脫離設計功能性,獨立獲得社會承認。
六○年代是日本地下文藝的狂飆時期,由於和田誠、杉浦康平、栗津潔等不少設計界前輩替前衛藝術製作設計,追隨時髦的橫尾忠則也經常到前衛重鎮草月藝術中心朝聖。他不但和作曲家一柳慧、秋山邦晴等人合製實驗動畫,與寺山修司共同創立天井棧敷劇團,並參與京都勞音、土方巽、唐十郎狀況劇場等許多表演藝術團體的海報創作。這些工作幾無收入,卻是橫尾忠則少數可以擺脫廣告界種種束縛放手自由發揮的空間。就在這時候,橫尾忠則透過絹版海報這種表現形式建立起他最具代表性的美術風格,進而引發歐美注意,創造生涯第一波高峰。起初橫尾忠則並沒有獲得日本設計界認同,而海外的肯定對他一生的發展影響甚鉅。他用色鮮豔,轉化傳統的俗麗風格被譽為日本的安迪.沃荷、普普藝術先鋒,1972年受邀在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召開個展。
與此同時,橫尾忠則的插畫工作曝光機會越來越多,在國內開始受人注目,暢銷流行雜誌《平凡PUNCH》特別製作專題報導他。害羞又好出風頭的他開始上電視綜藝節目、參與電影電視拍攝,甚至在大島渚的電影《新宿小偷日記》(新宿泥棒日記)中擔任主角,展開多棲跨領域的身分。這種跨界的舉動屢屢出現在他的生涯前半,使得橫尾忠則與純粹的插畫家或設計師區隔開來。他替三島由紀夫的文學連載畫插畫,也替暢銷漫畫雜誌《少年Magazine》做封面;他迷披頭四和嬉皮文化,同時幫演歌製作俗又有力的海報;他替電視連續劇設計片頭字幕,也參加三島由紀夫的傳記電影《MISHIMA》演出。雖然日本文化在商業流行和藝術性之間原本就不是那麼界限分明,但是像橫尾忠則這樣從商業領域跨界積極參與多元藝文活動的確實不多。這些經驗既俗氣又前衛、既噱頭又冷門,混合出一種不僅止於媚俗(kitsch)的美。
六○年代末,他前往美國旅行接觸到當時正盛的紐約藝壇,並與紐約廣告插畫家彌爾頓.格雷瑟(Milton Glaser)、藝術家傑斯帕.瓊斯(Jasper Johns)等人交遊,同時開始接觸迷幻(Psychodelic)風潮。藥物經驗與迷幻搖滾不但對他之後的風格造成很大的影響,也開啟他長期關注超自然與身心靈的興趣。他不但訪探許多超能力者、尋找幽浮,自己也參與打坐,拜會許多禪學大師,並多次前往印度。這個愛好甚至還延伸至七○年代替搖滾巨星卡洛斯.山塔那(Carlos Santana)等人製作經典專輯的封套設計。

书籍目录

前往東京,加入日本設計中心
蠢蠢欲動的日子
追求表現的可能
自由接案宣言
我所崇拜的三島由紀夫
為我自己做廣告
「橫尾忠則」這媒材
紐約的夥伴們
主演電影《新宿小偷日記》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我身旁……
休息宣言
告別三島由紀夫
藍儂、洋子、柴田鍊三郎
接連遭遇神秘體驗
印度的衝擊
女尼?瀨戶內寂聽的泳衣
荒廢的紐約
畢卡索展的啟示
對於死亡的恐懼
美輪明宏的「預言」
裸體演出
洛城個展製作日記
瘋狂的影像表演
墨西哥之旅不知是天國還是地獄
後記
文庫版後記
解說──橫尾式「日常」的目擊報告

作者简介

我意識到我既是現實的存在,同時也是靈性的存在。
我藉由設計這個媒介,把自己的靈魂遊歷描述出來。
迷幻。地下。插畫。遊樂文化教主、日本普普藝術先鋒 橫尾忠則親筆自傳
◎本書特色
◆橫尾忠則親自撰寫,滿載第一手資訊與毫不修飾的真實人生
◆記錄1960~1984二十四年間狂趣多變的海海人生,令人驚嘆不已
◆飽覽大師創作過程的奇思怪想、多才多藝,面賭波瀾壯闊的不平凡時代
◆比小說還精采的一生,領略60至80年代天馬行空跨領域的藝術展現
◆目不暇給的東西方文壇流動的饗宴,出人意表的時代人物驚奇登場
◆揭露橫尾忠則的私密生活、純真又率性妄為的性格與對藝術的熾烈追求
◆收錄與世界大師交遊的珍貴照片,見證他們共創的歷史盛事
阮慶岳 小說家、建築師
姚大鈞 聲音藝術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張昌彥 世新大學廣電系副教授
張照堂 攝影家
張世倫 藝文評論人
陳冠中 作家、《號外》雜誌創辦人
馮 宇 IF OFFICE負責人
熱情大推
「不可思議的事情重重累積、偶然召喚更多偶然、出乎意料的事物和人自然而然聚集而來讓我夢想實現……我發現這種共時性(synchronicity)是我的命運模式。然而在願望達成之前,這段過程總是反覆擺盪在天堂和地獄之間,非常驚險刺激。天堂和地獄簡直就像是存在在我的心裡面,兩者不停相互對決。
這本書是我一九六○年前往東京到一九八四年這二十四年間的紀錄。文筆很笨拙,有些段落好像在兜圈子,有些插曲或許刪掉也無所謂,可是我不加刪改,盡可能表現當初的心情,讓它保持原狀。」
——橫尾忠則
橫尾忠則以插畫出身,同時活躍於設計、文學、廣告、劇場、音樂、舞踏、電影等,是一位跨領域的藝術家,也是1960、70年代跨界交流撞擊創作火花的代表人物。喜好以流行文化元素與拼貼來創作,被公認為日本普普藝術領導者之一,行事風格特異卻不減其地位,至今仍活躍於日本藝壇。
1960年,年輕的橫尾忠則加入引領日本廣告的重鎮日本設計中心,隨後與宇野亞喜良以及原田維夫合組工作室Studio Ilfil。此時他受美國漫畫與廣告插畫家影響,開始追求樸拙的手繪質感,並參與創立東京插畫家俱樂部,努力讓插畫家正名。
在日本地下文藝的狂飆時期,橫尾忠則經常到前衛重鎮草月藝術中心朝聖,他不但和作曲家一柳慧等人合作製作實驗動畫,與寺山修司共同創立天井棧敷劇團,並參與京都勞音、土方巽、唐十郎狀況劇場等許多表演藝術團體的海報創作。透過絹版海報建立獨特的美術風格,進而引發歐美注意,創造生涯第一波高峰。起初橫尾並沒有獲得日本設計界認同,他用色鮮豔,轉化傳統的俗麗風格被譽為日本普普藝術先鋒,甚至於1972年獲得機會在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召開個展。
與此同時,橫尾的觸角伸向各領域,上綜藝節目、參與電影電視拍攝,甚至在大島渚的電影《新宿小偷日記》中擔任主角;他替三島由紀夫的文學連載畫插畫,也替暢銷漫畫雜誌《少年Magazine》作封面;他迷披頭四和嬉皮文化,幫演歌製作俗又有力的海報;他替電視連續劇設計片頭字幕,也參加三島由紀夫的傳記電影《MISHIMA》演出。
60年代末,橫尾前往美國旅行接觸到當時正盛的紐約藝壇,並與插畫家彌爾頓.格雷瑟(Milton Glaser)、藝術家傑斯帕.瓊斯(Jasper Johns)等人交遊,開始接觸迷幻(Psychodelic)風潮,對他之後的風格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讓他有機會替搖滾巨星卡洛斯.山塔那(Carlos Santana)等人製作唱片封套的經典設計。
橫尾忠則另一個重要代表性在於刊物的美術編輯,從《八卦特集》(話の特集)到到時尚雜誌《流行通信》都擔任重要的美術總監,並與三宅一生合作,設計布料及巴黎時裝周的邀請函。他也與日本知名攝影師早田雄二、鋤田正義、篠山紀信等互動,替細江英公的三島由紀夫攝影集《薔薇刑》再版作裝幀設計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受到全球矚目後,橫尾忠則也開始負責更大型的合作企畫,包含日本萬國博覽會「纖維館」展館設計、比利時國立二十世紀芭蕾舞團(由莫里斯.貝嘉領導)的《酒神》劇場設計等,並受邀參加巴黎、威尼斯、聖保羅等各國雙年展,並屢屢獲得大獎。
橫尾忠則在書中細細回顧自己這段如波濤洶湧般的傳奇人生,娓娓道出他與一柳慧、大島渚、土方巽、小野洋子、山塔那、三島由紀夫、田中一光、永井一正、糸井重里、寺山修司、安迪.沃荷、宇野亞喜良、谷內六郎、亨利.米勒、杉浦康平、妮基.德.桑法勒、和田誠、美輪明宏、珍.芳達、約翰.藍儂、唐十郎、高倉健、柴田鍊三郎、細江英公、細野晴臣、野口勇、湯姆.魏瑟曼、傑斯帕.瓊斯、達利、磯崎新、篠山紀信、檀一雄、瀨戶內晴美……等多位當代大師名家相遇相知的種種過程,以及他對藝術創作的獨特見解。
2012年11月橫尾忠則現代美術館於神戶成立,2013年7月豐島橫尾館也將誕生,他的藝術成就得到最高肯定。
非常推崇橫尾並和他有多次合作的文學作家三島由紀夫也說:
「橫尾忠則的作品,簡直是將我們日本人內在某些不想面對的部分全都暴露出來,讓人憤怒,讓人畏懼。這是何等低俗的色彩啊。恐怖的共通性潛藏在招魂社馬戲奇觀看板色彩的土氣,還有美國普普藝術可口可樂鮮紅容器的色彩之間,引爆我們內在那些自己盡可能不想要看到的情緒。
然而在沒有辦法被這些鮮明色彩包覆的黑暗深處,似乎暗藏著某種嚴肅。就像馬戲團鋼索少女綴滿亮片的底褲會讓人感受到某種悲哀的嚴肅那樣。
橫尾先生對於外部世界的關注讓他的作品不至於變成狂人的藝術。他內在世界強勁的發條在驅動這些即物性的諷刺,並且對世俗進行殘酷的處置。在那幽暗深處,不是一個不斷退縮轉往內心的瘋狂世界,而是一片遼闊又充滿訕笑的樂土。」


 海海人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天才的作品可以是音乐、哲学、绘画或诗歌;它们没有一点的用处和利益。无用与没有利益是天才作品的特征之一;这是它们的高贵专权。所有其他的人类作品的存在只是为了维持并救济我们的生存;只有这里讨论的这些东西不是;它们的存在只为它们自身,在这个意义上,它们被视为存在的鲜花。所以,我们的心欣然于品赏它们,因为我们来自于沉重充满需求与短缺的环境中。”这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里的一段话。当然,现在引用叔本华将美和实用做区分,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因为我们已经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设计即艺术”“时尚即艺术”这样的范式里走得太舒服了。购买具备审美属性的功能性物品是所有当代人获得身份的有效手段。上一个范式的凋敝,属于康德的那个范式凋敝的瞬间是我们没有体验过的。但恰是横尾在踏入这个行当时所体验的,他恰在那样的当口。67年横尾第一次到纽约,被带到了最有名的波普艺术策源地“原作海报画廊(Poster Originals Gallery)”。在那里,设计海报像任何一件古典画作一样直接出售。横尾觉得这是艺术品的经营方式,而海报,说到底只是设计,也就是广告罢了。这恰是有趣的地方。67年的纽约早就在“金宝汤罐头”里翻江倒海了。而身在日本的横尾还在思考设计到底如何成为艺术的问题。他在见过三岛和寺山以后发了这样一通感慨:”我和他们短暂相遇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是把创作和生活方式二者切割开来思考。但是他们两位彼此都是把艺术和人生并在一起思考的人。这件事对我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对于仅仅待过设计师环境的我来说,这是一种文化冲击。我在这时候才第一次被迫感受到艺术和设计之间有着明显的裂痕。想要填补这个缝隙必须将创作和人生平面化,把两者衔接起俩,然而在从事设计这个行业的状况下,这会变成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如果要将设计艺术化,必须打从根本去质疑设计的存在,从否定设计的地方出发才行。然而我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呢?我为此感到忧心。“这当然是非常天才崇拜论的感慨,疯魔的艺术家把人生本身当成作品来塑造,这不是什么刻意的经营,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甚至不得不为之的行为。横尾或许嫉妒过这种气质,就像所有人都会的那样。只不过, 美国之行让他跳过了这个疑问,裹挟进疯狂的浪潮里。艺术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无功利的合功利性在波普面前不值一文。在之后的当代设计中更不值一文。这压根没什么不好,那个小便器就是扔在所有美学家脸上的战书。就让古典时代的美学狂想都躺进骨灰盒里吧。事实上它们躺得也挺舒服的,当代的艺术批评不比鸿篇巨制的美学系统好驾驭多了。这是思潮,是时代精神,是不可逆的事实。贫乏到可悲。古典时代的人们享用精致的生活工具,但他们决然不把这称为艺术,因为那是生活的某种延伸,那是”有用的“。所谓艺术,除了装饰必须别无他用。在机械复制时代,批量所带来的恐慌太严酷了,所以任何物件,哪怕具有一点点的审美特性,都能给拔高到艺术层面。这是一场阶级阴谋,一场以艺术为战场的平权运动。相比而言,想想叔本华和尼采的美学,哪个的最终目的不是要给人类划分等级?我这些想法真是句句都政治不正确。这可能就是我的狐狸尾巴,藏也藏不住。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一整天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感觉爽爆了。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归功于王志弘的排版功力,好奇横尾忠则如何将近三四十年前的事历历在目的回现。大半部分内容可以笼统的归纳为,横尾忠则名声大噪后的熠熠人生,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前半部分初闯东京设计重镇的段落
  •     把前半翻了N遍。「一个青年如何被艺术吸引(变成神棍)」的自述非常亲切。对于自己的才华轻描淡写,哪能随便一个画画的年轻人就能进入日本设计中心啊w
  •     日本六十年代一样很多艺术疯子
  •     2013.1.28 ~ 2.12 果然还是60年代最有趣了。行为本身就是目的。
  •     有趣 註釋做的很好
  •     现在还不好评价,刚买回来,没有看呢。厚厚的一本,128块钱。话说见空气后,书整个有点翘翘的。
  •     最重要的是启发性.这本自传做到了
  •     了解了很多细节
  •     550多页的横尾忠则海海人生,流动盛宴
  •     风格不被欣赏是世间常有的事,无论你今后有多大的名气,一开始难免挣扎。
  •     讀到橫尾面對外國藝術家的反應,感覺一點的虛榮和集郵心態還是有的。但也可以看成,成就如他,心底還是用一個相知相惜的態度來認識其他創作人的,而不是相輕相爭。菱角太多就損手爛腳,鬧早退,如三島。而事實橫尾有種怕死,有種厚顏,有種滑頭,是他得以渡過海海的原因。讀完有種他是「死不逢時」的慨嘆。
  •     前半部要比后半部精彩。
  •     偶像 !!
  •     大爱
  •     最后5年的纠结和没落说明,执着画画的多数人顶多就能做个设计师
  •     艺术家都是蛇精病!
  •     没看他作品来读的时候,怎么看怎么是个自私暴躁出轨不负责任的渣男。看了作品以后。。。嗯大概这就是艺术家性格吧。前半本当八卦看挺好玩的,他的交友圈惊人的广泛,三岛由纪夫、寺山修司、田中光一、筱山纪信、荒木经惟、细野晴臣、达利、安迪沃霍尔、土方巽、森茉莉、涩泽龙彦、三宅一生、高仓健、大岛渚,20世纪后半叶的日本文化圈名人基本都跟他有交集,能和偶像成为朋友一起工作这个特技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最神奇的是他能同时跟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以及洋子的前夫一柳慧玩得好。70年代以后基本就是嗑药实录+致幻指南,大段大段神叨叨的遇鬼经历、灵魂出窍、召唤UFO看得人不耐。关键当年UFO爱好者编的剧情也太像银河宇宙大学出版的《我们不用很累很麻烦就能成佛》了,弱智到喜感。他的本质还是太又当又立了,对所谓悟道也就叶公好龙而已
  •     做纪实文学看挺不错的
  •     任性又可爱的横尾先生,时常跨在灵魂和现实中间。 “超自然现象带给我最大的意义就是感动” 这句话多少有点明白了在看达利画的时候自己的颤动。
  •     挤地铁公交最佳伴侣。人都在横着走,我可以竖着看文字。
  •     非常啱key
  •     很久沒讀過這么精彩的自傳了
  •     555p的书到底是让我有多爱。
  •     ufo部分完全是在无数次蹲马桶时间看的,这部分太想快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