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与崇道》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5-4
ISBN:9787101043877
作者:刘屹
页数:741页

《敬天与崇道》的笔记-第414页


按《老子变化经》称:“(老聃)为柱下史七百年,还变楚国,而平王乔蹇不从谏,道德不流,则去楚而西度咸(函)谷关。”
这里的“平王”显系楚平王(前528-前516),而非周平王(前770-前720)。因而此节论述全然无法令人信从。(不过楚平王与老聃怎么发生了关系?)

《敬天与崇道》的笔记-第320页 - 《老子圣母碑考论》

《水经注》卷23载:“涡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冢,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 ——永兴元年(153)为东汉桓帝年号。
关于此碑,《太平御览》卷1引:王阜《老子圣母碑》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
又,《太平御览》卷361引[北魏]崔玄山《濑乡记》曰:李母祠在老子祠北二里,祠门左有碑,文曰:“老子圣母李夫人碑”。老子者,道君也,始起乘白鹿下,托于李氏胞中,七十二年产于楚国淮阳苦县濑乡曲仁里。老子名耳,星精也,字伯阳,号曰聃。
针对这两段记载,刘屹先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又云:
这里就非常莫名其妙。因为从材料看,事实是比较清晰的:北魏时期,李母庙前有一碑,题为“老子圣母李夫人碑”。郦道元和崔玄山都看到了,郦氏还指出此碑是东汉王阜所立。《御览》卷1引了王阜《老子圣母碑》,显然就是这块“老子圣母李夫人碑”喽(虽然碑文略有不同:道也/道君也,很可能是后人引录时擅改)。将此三处所载视为一碑,非常直白顺畅。
而刘屹先生的考辨就非常曲折,他认为:
(1).直到唐开元十三年《初学记》编成时,史料所见对老子母亲的称呼都是李母、李夫人,而此后(如《御览》)才开始将李母称为”圣母“。
(2).老子与道的关系,在汉唐间有着”老子,道君也——老子,道也“这样的变迁史。
其实不说其他,这两条意见内部就存在悖论。因为依照(2)——如果不承认这种文字差异是后人妄改所致——我们就可以说《御览》261引《濑乡记》(老子者道君也)与《御览》1引王阜《老子圣母碑》(老子者道也)两处所载不是一碑,因为它们的文字差异体系了历史变迁,而《濑乡记》所载较之后者时代要更早,至晚也是北魏时的说法。而这样的话,就与(1)出现了矛盾:因为《濑乡记》明确说是”老子圣母李夫人碑“,而根据(1),”圣母“的称呼可是唐代才有的。
或许可以驳斥说,《御览》引的材料都经过了唐代的改动,导致了种种混乱与矛盾。但是,用这同样的标准,我们也可以说”道也“与”道君也“之间的矛盾,也是出自后代的改动。
总之,无论如何考辨,见于北魏文献《水经注》、《濑乡记》中的李母碑,都绝对不可能是《金石录》所载的唐碑。而要用曲折的考辨去证明《太平御览》卷1所引明确题为”王阜《老子圣母碑》“的文字,不是王阜所作,其实非常困难。因为文献的记载终究是第一位的,不能仅依据个人的思考,就遽然说记载有误。而且,关于历史事实,我相信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果对于同一现象有两种不同的假说,我们应该采取比较简单的那一种。
【再者,施蛰存先生关于此碑的考证是相当疏陋的,他甚至未检原书,而说《类聚》《御览》所引此碑作”孝文圣母李夫人碑“,显然是直接录自姚振宗的《隋志考证》。】


 敬天与崇道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