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章节试读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115325990
作者:雷德·海斯蒂 (Reid Hastie),罗宾·道斯 (Robyn M. Dawes)
页数:363页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327页 - 第14章:赞美不确定性

著名的哲学家和行为研究者 Patrick Suppes 根据一项未曾发表的概率匹配实验讲述了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他的实验里,告知参与者每次实验的预测正确率是10%、50%或90%,但是这些正确率是随机的,与他们的反应无关。当然,这种反馈是带有欺骗性的,因此,没有人真正学会预测这些事件。最终,在实验结束时,参与者需要回答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收获。接受了虚假的90%成功率反馈的参与者的回答很简短,只描述了简单的规则(也许斯金纳迷信实验中的鸽子如果具有语言能力,也会这么写)。接受了50%成功率反馈的参与者并没有提供简单规则,相反,他们提供了复杂的规则,并且提出怎样利用更多的反馈来改进规则。最后,那些接受了90%失败率(10%成功率)反馈的参与者仍旧处于游戏状态中,但是他们都成了方法论者。他们说不出规则,但是如果允许他们继续学习,他们将会找到发现规则的方法。很少有参与者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该任务只是实验者制造的不可能完成的把戏。在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会偶然地分配到90%的成功条件下,又有多少人会被分配到90%的失败条件下?又一个可以让我们拒绝”成功学“的理由。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19页 - 求教决策理论到底有没有用,没看明白

rt决策理论就是用期望效用来比较,如果相似问题出现相矛盾的结果,则证明这个人不理性但是在本页倒数第二段说,如果偏好b‘,但是选择a‘就是违背了期望理论但是根据上面的证明,如果偏好a,选b‘那么是不理智,但是明明想选b‘但是选了a‘,不就是理智的么,为什么又说偏离了期望效用理论还有,这段最后两句,就是有不证自明的那句。“”因为较小的金额只有在加上一些钱数后才等于较大的金额“这句在解释什么,解释这个人是非理性的么,这怎么证明?但是明明这个人知道a‘的期望比b‘多,所以选a‘,不应该是理性的么?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329页 - 第14章:赞美不确定性

当今最好的幸福理论认为,绝大多数人具有享乐设定点(hedonic set points)——高兴和抑郁的背景水平,这一水平在个体内部保持一致,但是在个体之间肯定存在差异(也许是被基因继承或早期经验所决定,Diener & Biswas-Diener,2008)。当日常事件影响人们的幸福时,我们看到他们或喜或悲;但是每一个人最后还是会回归他们上下波动的起点。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352页 - 附录

实际上,有一群人被称为人格主义者(personalist)或主观主义者(subjectivict)的概率哲学家认为,所有概率本质上都是基于个人看法或赌博意愿。好神奇的感觉。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135页 - 第6章:基于解释的判断

人们关于复杂事件的记忆基本是一个重构过程。正如小说家阿兰·罗伯·格里耶所说:“记忆属于想象。人类的记忆并不像计算机那样记录所有的事情;它属于想象过程的额一部分,有点类似与创造发明。”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86页 - 第4章:基本判断策略:锚定与调整

变化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撒谎。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概率论与因果论 - 概率论与因果论

我们大脑本身的设计似乎也不太善于对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进行系统的推理。可能是因为一些演化上的原因,我们倾向于对不确定的事件进行过度解释。
我们常常会自然而然、无意识地将偶然的事件看做与技巧有关,从而认为它们是可控的,人们不仅在行为上会表现得他们好像可以控制随机事件,也直接表达出他们有意识的想法,认为这样的控制是一种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会受到分心物的干扰,还可以“熟能生巧”。
控制错觉还会导致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我们更偏爱开车而非坐飞机。这个(从生存角度来说)非理性的习惯,至少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认为开车相比坐飞机“更有控制感”。控制错觉研究中最有趣的研究之一表明,在现实世界的投资情境中,控制错觉与随后的不佳表现存在联系。
应对回归效应的理性方式是,在做出预测的时候把“回归”考虑进来。因此,当我们需要或想要评估差异(比如,应该奖励“优秀表现”还是改善“糟糕表现”)的时候,要比较实际值和预测值——而不要用两次测量中的实际值来进行比较。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133页 - 第6章:基于解释的判断

越是具体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却被认为比范围更大、更抽象、更可能出现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更大。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95页 - 第5章:启发式判断

社会学家Barry Glassner(1999)记录过很多偏差,这些偏差源自那些“流血事件必上头条”的新闻报道,也有的是被特殊利益集团所引导,从而控制了公众对犯罪、疾病及其他危害的恐惧情绪……人类学家Douglas(Douglas & Wildavsky,1982)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有很多被夸大的恐惧,其中有许多是被特殊利益团体所强化的,或者是用来捍卫其意识形态的。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100页

想象力对我们的情感思维和行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每件事件都可能发生,但它们的组合并不一定会发生。
会讲故事的律师才能打赢官司——(赛马)海恩斯
我总是会以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可是最好能够证明你的故事是真的,即使陪审员相信你,一旦他发现你不能告诉他一个完整的故事,那么他就不会再信任你了。——Gerry Spence
当多个故事被构建出来时,故事与故事间相对独特性因素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人类的记忆并不像计算机那样记录所有的事情。记忆属于想象,有点类似于创造发明。
那些已经了解事件本质的人会错误的高估他们事先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
决策的理性模型具有实际意义,就必须假设个人喜好不会经常改变,且决策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未来他们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会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结果为导向分析判断)
无意识系统比有意识系统做出的决定更好
列出各种选择的可能结果,将这些结果与自身对其价值评分联系起来,最后选择简单权重相加后得到总分最高的备选项。——做出好的选择
和中性情绪相比,悲伤的情绪显著增加买价,厌恶的情绪显著降低卖价——悲伤情绪对愿意购买商品价格的影响。悲伤不吝啬效应。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84页 - 第4章:基本判断策略:锚定与调整

我们与其他人有着大量相似的“身体构造”和相似的经历,所以回答“我认为是什么”、“我想怎样”或者我希望如何“等问题,是推断他人意图的最近似估计和合理锚定。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理性思考不确定性 - 理性思考不确定性

如果判断时能够退一步做外部观察,并从整体分布和概率的角度来思考,即使这一思考只是定性的,也能使判断更为准确。如果能基于系统收集的数据和概率论中的定量规律来思考的话,判断就会更好。
那些试图掌握全部情境以便准确预测或控制的人,很少能比得上另外一些人,后者会在无法减少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又起决定作用的情形下寻求适度目标。一个人试图理解所有的事情,却往往会一无所知。理解了思维的非理性并非一无是处,即使我们无法准确预测非理性何时出现,也并不总能知道如何控制它。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325页 - 第14章:赞美不确定性

迷信行为的基础是对个体控制力的错觉和一种隐蔽的因果顺序。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16页

先定义理性一个理性的选择需要满足四个标准:
1. 基于决策者目前的资产。资产不仅指金钱,还应包括生理状态、心理能力、社会关系和感觉。
2. 基于选择的可能结果。
3. 当选择结果不确定时,可用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去评价结果的可能性。
4. 在与每一个选择的可能结果相联系的概率、价值和满意度约束之下,理性的选择应具有适应性。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133页 - 第6章:基于解释的判断

每年发生核战的概率有多大?我们认为这个概率并非是仅仅用单一的数值而不采纳其他任何信息就可以估计的常数。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1960年到2000之间发生核毁灭(实际没有发生)的概率为1/3。这意味着,假设每年发生核战的概率为常数P,并且这些年之间核战的发生时相互独立的(基本符合现实),则(1-p)^2=2/3,可得每年发生核战的概率p=0.01。因此,如果p为常数,那么下个世纪发生核战争为2/3(1-0.99^n)。但实际上p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接受p为1/3这个假设的数值,自此之后每过40年p值就会翻一倍,那么人类在下一个40年内不发生核战争的概率只有0.44。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108页 - 第5章:启发式判断

在许多例子中,一旦某客体被归为某一类,那么一种基于联想的认知随之被激活。就拿臭鼬来说,这种联想性的认知提供了快速游泳的信息:躲开它。但是有时我们基于类别的联想在道德上是令人困扰的,或者直接是非理性的。对后者的研究主要涉及社会刻板印象;我们的“心理资料库”里储存着关于艺术史学生、银行出纳员和瑜伽老师的相对中性的刻板印象。也许最麻烦的就是,但是也包括一些对重要社会群体的相对负性的刻板印象。也许最为麻烦的就是,这些种族、性别和宗教的刻板印象能自动激活我们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到针对该类别中具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一旦我们将某人归入引起负性联想的范畴中,那么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用消极的行为对待他。虽然这不属于本书的讨论范围,但是社会心理学关于刻板印象的研究已经表明,当社会类别被激活或者直接适用到人身上时,我们会做出许多不受控制的演绎或类比推论(Kunda,1999;Wittenbrink % Schwarz,2007)。刻板信念的无意识效应中可能包括反弹效应,即刻板印象在有意削减之后,会在随后的社会交往中发生反弹。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2页 - 后续问题及外延资料

一、问题:1.津巴多主编的“麦格劳—希尔社会心理学系列丛书”2.自私基因3.加权平均模型4.生物学如何分类?5.小数定律6.罗基奇价值观量表7.SP/A理论8.概率中的独立性定义有什么意义
二、书籍:《社会认知:洞悉人心的科学》、《社会冲突》、《社会心理学之旅》、《社会心理学纲要》、《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自我》、《博弈论和经济行为》(Theory of Game and Economic Behavior)1947年版、《统计:原则性的讨论》(Statistics as Principled Argument )、Norman Anderson2001版的统计书、《当机立断:不假思索的思考力量》Malcolm Gladwell、《适应生活》George Valliant、《议案、备择及公共政策》John Kingdon、《人间游戏》Grie Beme、《叙事性事实和历史真相》Donald Spence、《概率论及其应用》William Feller、《法网边缘》、《商业中庸才的胜利》霍雷斯.塞克雷斯特、《追求卓越》畅销书、畅销书《当机立断》Malcolm Gladwell、《归纳科学史》《归纳科学哲学》威廉.休厄尔,《融通:知识的大联合》爱德华.威尔逊,医生、《为什么我不参加个案会议》Paul Meehl、论文《预测未来相对于理解过去:一个基本的不对称》道斯、宗教经典《传道书》、系统的概率论《醉汉走路:几率如何左右你我的命运和机会了》(The Drunkard's Walk: How Randomness Rules Our Lives)、《罗马帝国兴亡史》Robert Graves、《论责任》西塞罗、《理解不确定性》(Understanding Uncertainty,2006)
三、影音题材:《全面围攻》、《法网边缘》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9页

很棒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1页 - 摘录

1.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不同个体在不同决策情境下的思考方式是相同的。2.什么是思维?简而言之,它是针对那些并不存在于即时环境中的事物所创造的心理表征。3.科学推理是控制性思维的一种原型。4.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判断和选择时,人们常常使用自动思维。5.第一,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可用于解释非最优选择和非理性行为。第二,我们经常参考曾经学习过并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许多事实和程序。能够部分解释直觉与无意识行为
6.尽管在某些情境下,人们仍旧会教条的接纳精神分析理论,但由于它无法解释20世纪中一个重要的“精神病”——纳粹主义,人们对它的质疑也越来越多。从行为主义学者的角度出发,他们对日常交流和对话、类似心算或下象棋之类的智力成果、稍显复杂的赌博决策等都不能做出有用的分析。实际上,在谈到这些现象时,行为主义学者就变得非常“认知化”,以至于很难把他们和那些在认知大旗下自信前行的心理学家区分开来。即便对最基本的学习过程,行为主义所提供的解释似乎也远远不够。7.James Buchanan指出,当用“效用”一词来描述标准经济学理论的话,很多理论都趋向成为“空虚的真”,但用“金钱”替换“效用”后,这些理论就会被证伪。这让我想到目前对于GDP这一衡量经济指标数据的指责,以及倡导幸福指数为衡量绩效的做法,是否也如同上面所说。
8.实际上,心理学研究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主观概率和数学上精确的概率并不总是保持一致。9.从更一般意义上讲,一位决策者的想法被他最初的印象控制了,这一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或者确证性假设检验(confirmatory hyothesis testing)。确认谬误的“官方”说法?
10.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未来的决策。11.Hal Arkes 和 Peter Ayton指出,人类对沉没成本的推理,可能源自于人们对行为准则过分概括的倾向。12.过去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提供了信息,也仅仅在这种情况下,过去才是相关的。理性的决策还需要放弃沉没成本,除非这一放弃带来新的问题,而且所带来的问题超出了其带来的利益(比如,我们在滑雪的例子正所提到的名誉损失)。其实,今天正是我们剩余生命的第一天。13.透镜模型把判断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离事物最近的透镜——也就是那些我们最容易得到的被称为线索的信息——去看清楚世界的真实状态。让我想起《对伪心理学说不》中指出的,人们对于信息鲜活性的偏好。
14.判断者对自己的判断策略缺乏洞察——他们不能准确的评估自己判断时的“线性利用权重”——尤其是专家或有着丰富经验的人。给判断者呈现有联系但是非诊断性的、不相关的信息时,判断者会对自己判断的准确性更自信,尽管实际上起判断准确性并没有增加。人们,特别是专家,面对同一领域中大量有联系,但非诊断性的信息接触,无疑会增加确认偏误。
一个人对于他的人生观的解释,在不断的接触这个世界过程中,会越来越坚信自己的世界观,直到老时,这种对于自己人生观的坚信就太严重了点。
专家意见不一的例子是,不同的医生往往对于一个病人的病症看法不一
15.信息呈现的顺序会使其具备更显著的锚定价值,从而带来判断上的误差。16.由此我们可以以做一个更大胆的设想:不仅仅现实经验的世界是线性的,相应地,人们的判断习惯也是线性的。可以用数学模型构建一个人,有趣的结论
17.这一章的基本原理是“只有数字才是真实的”,不管这些数字的质量是好还是坏。18.最基础的偏差时该过程有“调整不足”的倾向和简单称之为“首因效应”——判断过程的开始阶段所考虑的信息,在最终判断时被赋予过高的权重。19.个人和组织均趋向于依赖最新或当前的核算成本以及完成工程的时间去决定对不同工程如何分配资源和时间。实际上,这些估计往往产生偏差。20.在出价任务中,人们选择赢钱的数值,在选择任务中,人们选择赢钱的概率。21.事实上,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太熟悉某人时,我们不能确定这个人所说的话是真诚还是嘲讽。22.毛毛虫变成蝴蝶以后,习惯性地认为它们在年幼时便已经是小蝴蝶。成熟让我们所有人变成了说谎者。23.在客观频率较低的一端,主观频率倾向于高估。随着被评估时间客观频率的增加,主观估计误差则朝着低估方向发展。(这种先高估再低估的模式叫做回归,类似于统计回归曲线。)24.在即时条件下,小数量的客观频率(1~5)能够被准确估计。25.结果发现,提取的流畅性一个中介因素,自我评估的结果与提取任务的流畅形式相对应的,回忆事例的数量与自我评估呈现负相关。曝光效应的一个解释
26.相对于演绎逻辑,归纳逻辑的可信度会下降。27.想象的便利性是我们的频率估计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已这些频率为基础的概率判断。28.我们在思考大部分日常概念时往往考虑的是关联性、典型性和相关性属性,而不仅仅是分类的本质定义。29.以代表性为基础来做判断的基本问题在于,存取的图式实际上比未存取的图式更不合理,特别是当未存取的图式在世界上有更大的覆盖范围时。30.在时间顺序上,当证据的呈现于时间的发生保持一致时,故事更容易被建立。31.治疗专家在治疗中的主要目标,就是把来访者的生活故事重构成一种更合理、更具适应性的叙事。32.我们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往往不在好奇,从而导致我们不能有效的从中学习。33.导致后见之明偏差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当我们了解事情发生的结果之后,就会倾向于把我们的经历描述为一个具有前后一致性的故事。34.但是,当我们忙于这种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时,我们就遗失了过去,发现很难重新找回过去所思甚至所做的事情。通常来说,这倒是件好事。35.更有趣的是,交易员的控制错觉水平与其收益以及上司对其才能和绩效的评价呈负相关。36.在非互动的、均匀场地的运动中,球员的表现中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序列效应;而在无序的、球员之间正面接触的互动性运动中,就不存在这样的模式。37.干预手段能否起到改善的作用,这一点存在偶然性,而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其中一部分或绝大部分的效应来自于趋均数回归。38.系统地列出这些事件并不能使我们对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有把握,但却能够提醒我们未来有多么不确定,提醒我们别目光短浅,别仅仅着眼于某一种可能状况并对其抱以过多信心。39.仅仅列出一些相关事件并系统的考虑每个事件发生和不发生的原因,就能提高我们的判断质量。40.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和推理时很多错误都源于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人们对需要判断的情景进行理解的时候。41.“快而省”的算法或启发式可能比理想化的计算更加稳健,更有生存价值;后者仅在信息、计算容量和时间都很充分的情况下才更有优势。42.就像爱因斯坦写道:“被写或说出来的词汇或语言,似乎并没有在我的思维机制中发挥任何作用。”43.一个人试图理解所有的事情,却往往会一无所知。44.人们对于体验的时间长度非常不敏感。45.然而考虑到我们队快乐感的总体了解,最好的建议是,不要过分强调决策中的预期快乐感,而是要慎重的考虑决策选项的其他方面及其结果。46.能够增加我们幸福感的手段:更多的向他人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选择一些为我们带来内在满足感,而且我们不会那么快就适应的选项或者体验。47.许多情绪反应的先找通常是无意识的,并且这对正在经历他的人来说是很不可思议的。48.对于负性结果来说,任何赌博性选项都会相对没那么负性,用效用来衡量的话都比相应的确定选项更有价值;而对于正性结果来说,任何赌博性选项与确定性的收益相比,都会显得价值更少。49.对于价值函数来讲,损失部分比收益部分更陡。50.如果我们意识不到回归效应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会系统性的高估对好结果的正性反应以及对坏结果的负性反应。人们有一种趋势,会预测自己比实际经历更极端的评价或情绪反应。51.基于备选项的选择中,注意一次只集中一个备选项上,人们会对其所有属性尽享考虑,从而形成对该备选项的总体评估,随后注意会转向下一个备选项。而基于属性的选择策略则与此不同:使用该策略的人会选定一个属性,然后同时对多个备选项在该属性上的优势进行评估,随后将注意转移到下一个属性上。相比基于备选项的策略,基于属性的选择策略在得到“答案”前只需要考察较少的信息,因而需要的认知资源也较少。最为全面的、系统的、耗费认知资源的选择策略师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52.人们通常会搜寻各种可能的备选项,一旦找到一个满足他事先设定的标准的备选项,搜索就会结束,当然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最优的,即据此得到的是满意决策并一定不是最优决策。53.一种搜索方式会带来一种结果,另一种搜索方式则会带来另一种结果。让我想起量子力学对于电子的描述
54.这是一个著名的数学结论,即如果从申请者的集合中随机选取37%(1/e)的人,然后继续搜寻直到出现一个比这37%的人都好的人,那么这个人是最优秀候选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55.对于决策者来说,不同的备选项在不同的决策背景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56.当选择对象很简单,“消费”它们的过程不包括大量的认知分析时,更为简单、依赖直觉的选择过程会带来更好、更满意的结果。58.研究表明,当个体知道具体的变量后,线性模型的预测力要优于全局的直觉判断。59.首先从内部观察每个变量,然后通过某种权重方案进行比较,这样的过程优于分别考虑每个选项而做出跨越各种变量的全局性直觉判断。60.并且我们认为选择之理性与选择的过程有关,而与选择的结果无关。61.如果牌型的价值高于所选择数字,就赌上全部身家,否则就压根不要下注。62.临近参考点时,我们队获益和损失更加敏感。63.正如上面所言,不管决策的结果是好是坏,分离结果之和大于总体结果。64.同一个问题从拯救的角度阐述时决策者会表现出风险规避的倾向,当从生命丧失的角度阐述时决策者会表现出风险寻求的倾向。65.和中性情绪相比,悲伤的情绪显著的增加了买价,厌恶的情绪显著的降低了卖价。这种现象,即买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和买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之间惊人的差异,在很多真实和虚拟的市场中都有体现。66.一个特别有趣的结果表明,大脑对获得或损失的相对数量敏感,而不是对绝对数量敏感,这与预期理论的假设一致。67.研究发现,当被试考虑模糊赌博时,大脑两个区域表现出更强的激活,这两个去区域是杏仁核和眶额叶皮层。68.杏仁核通常与情绪反应有关,尤其是与诱发恐惧的刺激相联系,如惊恐的面孔,而眶额叶皮层似乎对整合认知和情绪信息起作用,眶额叶皮层受损的病人在社交场合经常行为不当,即便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得体的。相反的,背侧纹状体(包括伏隔核)在被试考虑风险预期时(与模糊预期比较)更多的被激活。69.当某种结果是即刻发生的时候,本能的情绪系统会控制我们的行为,选择立刻可以获得满足。但当这种满足不是即刻可得的时候,冷静理智的理性系统则会使我们更加明智的做出选择。70.当我们认知系统的沉思和控制策略难以做出决策时,他们就会被更加自动的、内隐的直觉系统取代。71.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只是表面存在的,而并非真正存在的。72.迷信行为的基础是对个体控制力的错觉和一种隐蔽的因果顺序。73.这表明,拒绝不确定性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而不是从经验中进行适应学习的结果。74.但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是,当我们评价我们的未来时,需要避免太过关注“我将有过快乐”这种概括性评价;而是需要预测结果的其他重要属性(如健康、效率、不同的经历、帮助他人以及财富)和能够减少的负面属性(如时间和机遇的限制或者游行资产损失的风险)。“快乐是一种副产品,如果它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弗兰克尔
75.“如果我成功了,那么我就理所当然地接受成功”,这一观念使成功者变成了傲慢的笨蛋。“如果我没有成功,一定是我以前做错了什么事情”,这一观念使人成为抑郁的受虐狂。76.大多数人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因素,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77.根据希腊诗人及悲剧作家Aeschylus的说法,希望来自命运的不确定性;也许希望本质上是盲目的。78.如果我们知道了快乐结果的确定性,那么生活的乐趣将会减少。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减少不确定性。但是,我们追求这一目标时,该目标的最终达成将不会是皆大欢喜的。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324页 - 第14章:赞美不确定性

人有些具有深刻而强烈的理智信仰,认为世界不是按照人的需要所构建的;然而对这些人而言,当他们的孩子罹患白血病或者年迈的母亲意外地被偷车少年飙车所撞伤时,也不禁怀疑他们究竟做错在哪里。受到打击时我们更应该保持理智。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基于解释的判断 - 基于解释的判断

逻辑上而言,越是具体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却被认为比范围更大、更抽象、更可能出现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更大。因为情景思维的主要问题在于,它会使思考者从更宽泛、更系统的决策情境中转移注意力,仅聚焦于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果故事,使人们在总体上高估了发生概率,而低估了事件以其他某些方式发生的长期概率。此外,记忆和推理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会产生偏差以便于使情景的主题与理论相一致。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324页 - 第14章:赞美不确定性

传道书宣称“赛跑未必快者赢,打仗未必强者胜,面包未必属于智者,财富未必青睐有知识或者有才能的人;只是时运而已”。这听起来像是为了预期和适应不确定性的告诫。但是这一观点和《旧约全书》的其他大部分描述相悖,在那些描述里,人们通常会“得到他们应得的”,每一个故事都富含一种道德教训。《圣经》里充满着大量的矛盾。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42页 - 2.6仅考虑未来的理性(求助)

倒数第二段然而后面的话根本不通,什么叫做整个结果模式?前面说理性的不也考虑了前20次么,不懂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162页 - 理性思考“不确定性”

自我施加的外部约束实际上更能增加我们的自由度,因为它能使我们从一些可以预见的、讨厌的内部限制中解脱出来——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不太为人们所意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尤利赛斯。而这些内部限制既可以是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认知层面的,这一观点更难以得到认同。因此很多人认为,让自己的判断建立在“纯数字”或图像或计算机结果的外部帮助上是一件令人极其厌恶的事情。事实上,有证据表明,当存在外部帮助时,不少专家试图在这些外部帮助的预测之上再根据自己的直觉改进他们的判断,但结果呢?反而比不动脑地相信外部预测更糟糕。可能性的估算的确只涉及纯粹的数字。计算、跟踪记录和明确写下概率论推断的规则,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战胜由代表性思考、可用性思考、锚定-调整以及其他偏差引起的系统性错误。
sigh,我一直觉得那是工具理性和恶心的事情,,,果然我很矫情。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笔记-第330页 - 第14章:赞美不确定性

人们过度关注决策效用,决策时话费了太多的认知能量来尽力预测未来的幸福。我们并非建议人们在决策时,完全忽视他们想要的或者他们认为自己想要的。但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是,当我们评价我们的未来时,需要避免太过关注“我将有多快乐”这种概括性评价;而是需要预测结果的其他重要属性(如健康、效率、不同的经历、帮助他人以及财富)和能够减少的负面属性(如时间和机遇的限制或者有形资产损失的风险)。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