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必死性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561749166
作者:汉斯·艾伯林
页数:149页

内容概要

  汉斯·艾伯林(Hans Ebeling),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1939年出生于德国的布朗茨维格,在吕内堡的荒郊长大成人。他在弗莱堡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学习期间,受到海德格尔、布洛赫(Ernst BIoch)、芬克(Engen Fink)、舒尔兹(walter Schulz)等哲学六师的指导,现任帕德邦大学哲学教授,著有《论向死的自由》、《理想的感性之维——康德的理性事实以及行动的虚构基础》、《碰机会的主体——法则、座架、脚手架》、《厄运——第一哲学》等书。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刘小枫)中译本前言(张宪)前言哲学作为职业海德格尔哲学的四重亏空人的自我持存的基本结构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颠倒自由、平等、必死性:理想的感性之维的参数所有“绝对的”命令事实上只是相对的?(叔本华、康德、马克思)叔本华与现代论规范与死:回到海德格尔?附录:自由、平等、必死性主要著作概要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真诚、坚定的哲学著作,它从不同的重要方面清理了海德格尔的哲学遗产,使之接上欧洲的文化传统,并对其有所更新,我们从艾柏林的分析中可以把握到欧洲当代哲学的大致走势,更可以从他的论述中窥见一个欧洲哲学家对保留自己哲学文化传统遗产的真挚情怀。正如艾伯林自己所言,尽管事实上我们不自由,我们不平等,我们肯定要死的,但是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平等。我们不要光为了死。人类行动的理想感性就是如此,以所有的灾难和通过所有的灾难去肩负起人类的远大抱负。人类需要哲学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排除来自所谓现实的全部阻挠而贯彻自由、平等以及倾向于消除必死性。

图书封面


 自由、平等、必死性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真诚的写。
  •     海德格尔。
  •     因为无聊
  •     nothing
  •       陈嘉映曾经说过,做哲学最要不得的就是用复杂的语言去表达没什么深意的思想。很不幸,艾伯林的《自由、平等、必死性》就是这样的一部用词晦涩,却实属思想浅薄的著作。在内容提要中,我们得知“这是一部真诚、坚定的哲学著作,它从不同的重要方面清理了海德格尔的哲学遗产,使之接上欧洲的文化传统,并对其有所更新”。然而通读全书后,唯一给人留下印象的就是作者只不过在反复强调自由、平等、消除必死性,基本上所有篇目的结构都是“总起—自由—平等—必死性—小结”,完全看不到所谓的“不同的重要方面”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或者说即便是针对不同问题在发表意见,但其实质性内核却是唯一不变的。那么所谓的“并且有所更新”呢?
      既然全书不过是在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几个主题,那么这几个主题究竟是如何有所更新于传统呢?很不幸,结果依旧是令人失望的。且让我们一个个来看:
      艾伯林所谓的自由议题,不过是在重复康德于《实践理性批判》中所表达的思想,但好笑的地方在于,人家康德只用了序言中的一个小注就说清楚了的问题,艾伯林却用了这么多篇文章才勉强说明白,更搞笑的是,明明自己的想法比起康德来无甚改变,却非要口口声声强调虽然康德的自由表象是“骗人的”,但自己的自由幻想却并不存在悖论谬误。如果说换几个名词,然后佯装对老祖宗批判一通也算得上是更新的话,那么怎样才算是了无新意呢?
      就平等议题而言,艾伯林将其追溯至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可关键在于,霍布斯早就说过,即使人是不平等的,也要认为人是平等的。艾伯林的陈述与霍布斯之陈述的唯一不同之处,只不过在于艾伯林一再强调理性二字,拒绝所谓的理性的自杀。然而一方面,人们对现代意义上之平等议题的反思,其实是自现代政治哲学传统之鼻祖霍布斯(如果不是更早的话)以来的悠久传统,另一方面,所有这样的反思也大都冠以理性之名,而启蒙运动更是被简要地归结为人类理性之伸张,由此来看,艾伯林所谓的平等议题之新意究竟何在呢?
      第三个是所谓的必死性,或者说得更全面一点,是必死性的消除。其实艾伯林用这个貌似高深的死亡哲学概念所要表达的,实在是另外一组概念,即他所谓的人类之自我持存与自我提高。再进一步,这对看似复杂的概念所要表达的,其实是一种一点都不深奥的发展理念,这就是西方启蒙以降无数知识分子所主张的人类之理性发展理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便艾伯林说你错了,我想说的完全不是什么发展理论,但这也只是表明一个事实,即他自以为高深的理论完全没有逃离启蒙传统的人类之理性发展观。正是在这样一种潜台词下,我们看到艾伯林如何描述个体融于整体,人类整体如何以理性战胜种族灭亡,如何走向美好的理性乌托邦,而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为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此在之本真(或者不如说是共同视角下的非本真)死亡便逃离了唯我论的阴影,获得了整体存在上的本真意义。如果说海德格尔是以前苏格拉底之智慧传统来颠覆西方哲学传统,那么艾伯林所做的无非是重拾启蒙以降的智识传统对海德格尔来个再颠覆。
      其实,我们可以从全书内容简介的下一句话中看出事情真相,即我们“可以从他的论述中窥见一个欧洲哲学家对保留自己哲学文化传统遗产的真挚情怀”。问题就在这儿。如果说艾伯林在本书中的所有论述真的有什么更新的地方的话,那也只是面对海德格尔所留下的强势话语,他勇敢地提出了不同的声音,但他所使用的武器却只是启蒙以降西方智识传统的现代翻新版,而并没有针对这一传统做出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更新。这里存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虽然海德格尔乃至存在主义,乃至整个后现代理论话语都对传统做出了强势的批判,但这也正意味着传统之强势反弹的可能。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种富有成果的批判最终都必然会融入到传统之中,创造出新的智识生命。这也正是为什么此书副标题为“海德格尔以后的哲学”,而艾伯林却一再强调决不能将海德格尔当做只是一条“死狗”。也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诚如内容简介所说的那样,“我们从艾柏林的分析中可以把握到欧洲当代哲学的大致走势”,但就艾伯林自身的所谓“更新”来说,却只是这一大致走势的一个晦暗不明的指向标。
      除了通篇的所谓自由、平等、必死性外,艾伯林在其余理应给我们以新意的论述中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在第一篇《哲学作为职业》中,艾伯林所发挥的不过是哲学解释学中的“前见”思想,或者换做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说法,就是“以正确的理论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具体实践”,只不过此处的实践依旧是一种智识实践。比如在第二篇《海德格尔哲学的四重亏空》中,艾伯林不过是对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唯我论做出一通批判。比如在第三篇《人的自我持存的基本结构》中,我们能够看到科学—哲学之分工的老调调,算是对第一篇的一个简单回应。比如在第四篇《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颠倒》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对现代技术的“理性反思”,对大屠杀的“理性反思”,以及全书通篇可见的对核灭绝的“理性反思”。……最有意思的一篇,或者说我比较感兴趣的一篇是第六篇,即《所有“绝对的”命令事实上只是相对的?(叔本华、康德、马克思)》,此文中对马克思的分析颇具代表性,从中可以看到,虽然现代欧洲知识分子动则拿马克思说事儿,但真如阿隆那样透彻了解马克思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在此文中,艾伯林提出了一个马克思的“绝对命令”,即“人类的最高本质是人,要用这个绝对命令去推翻所有使人遭受遍地、屈辱、冷落、鄙视的关系。”在艾伯林看来,马克思的这一绝对命令不只是康德之绝对命令的具体化,同时也能免于叔本华式的指责,因为“那不朽的它已被除去,以及对由它保证的报答的指望也被排除,剩下的只是有限的它作为目的。”这样的分析实在算不上是对马克思的深入解读。确实,马克思并不指望有个上帝式的它来保证无产阶级的最终解放,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就抛弃了“它”。相反,马克思所祭出的是比上帝更为不朽的历史,而所谓的上帝其实质不过是为意识形态所扭曲了的历史意志,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智识史上解读启示的传统神学则变成了辩证法。可以说,正是通过辩证法这一新神学对历史进行了彻底的解读,觉醒者才会坚信无产阶级的未来是由历史这个新神所保证了的。
      由此,如果说康德之绝对命令之所以能够具有“人是目的”这一形式,乃是由于有个上帝式的“它”,那么反过来说,正因为马克思的“它”是必然的历史之神,所以对于马克思之绝对命令来说,绝不存在暴力禁令。或许正是因为没有看透这一层,所以艾伯林才妄想将马克思的绝对命令读作是“无暴力的反抗”,并且认为用思想而不是暴力就能贯彻马克思的命令“是理智的和有说服力的”。虽然阿伦特对马克思之思想的暴力核心的解读多少也有所偏颇,但无疑其深度是艾伯林所无法比拟的。有趣的是,艾伯林补充道:马克思的命令只有在康德的条件下才能称为理性的命令。实在不难想象,如果马克思在世的话,他会对这样的理性说些什么。或者不如说马克思的一生都是在与这样的理性作斗争。不过艾伯林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绝对命令“也就不再是马克思的了,而是一条马克思思想化的命令”。我相信如果马克思在天有灵,他一定会再一次不屑地说道:我只知道我不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其实艾伯林要在此文中表达的思想是很简单的,那就是:一方面要借鉴叔本华的核心,即不要伤害任何人,尽可能帮助所有人,即尽可能好地保证现状;另一方面则要借鉴马克思的核心,即推翻全部使人遭受贬低、屈辱、冷落和鄙视的关系,即以一个飞跃来建立全面的丰盈。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很简单:回到康德。只有康德能够对叔本华与马克思进行免疫化,在康德那里,马克思与叔本华分别被去除了不好的地方,保留了好的地方,和和气气融成一团,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的未来。好吧,我不想用马克思批判普鲁东的话来批判艾伯林不懂辩证法。我只想模仿马恩的口气说一句:好一个德国庸人。
      “我们不自由,我们不平等,我们肯定要死。但是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平等,我们不要光为了死。人类行动的理想感性就是如此,以所有的灾难和通过所有的灾难去肩负起人类的远大抱负。”这样的文字是有力的,但无奈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思想经过此番华丽的修饰,再表达以晦涩的言辞,就能够成为哲学上的洞见。当然,我并不是在暗示艾伯林的其他著述也如此不值一读,但至少就本书来说,不得不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最后,稍微谈一下本书的中译。可以想象,作者原文必是相当晦涩的,因而中译究竟是好是坏,实在不大好评判,但有两个概念的译法却实在令人莞尔。西哲当中,agent一词出现的频度不能算低,它可以说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核心概念,一般来说,中国学者都将其译为“主体”,而徐英瑾先生则建议为了区别于subject,应当译为“行为能动者”。根据词典,该词有一个意思是person who does sth or causes sth to happen,也就是施动者,从这一层意思来看,徐先生的意见是比较中肯的。可是我们看到,在此书中这一概念既没有译出其施动者这一层意思,也没有按照惯例译为主体,而是译作“代言人”,这多少让人摸不着头脑。与其这样,还不如像某些教授那样,将此哲学概念译为代理商,这样更具喜感。说到喜感,此书中译最具喜感之处在于,那个“收件人”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     我们是不平等,是不自由,但是我们不能只为了必然的死亡活着! 既然死亡是必然的,不如年轻更多年,早死也无谓甚么。
  •     没感觉出来这书有多好
  •     这本书的确没有说清楚什么 但毕竟不是专著 又何必苛求
    “我们不自由,我们不平等,我们肯定要死。但是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平等,我们不要光为了死。人类行动的理想感性就是如此,以所有的灾难和通过所有的灾难去肩负起人类的远大抱负”德语自尼采之后终于爬上了浪漫主义 只是此语只煽情不表意
  •     既然是本烂书,何必为它写这么多
  •     汉译名著以简单易懂为好,本书文字有些艰深。
  •     藏书转让。QQ:1554948415
  •     不知道是原著本身晦涩还是译者的自以为是造成的,看得人兴味索然,可惜了。
  •     图书馆偶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