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08638508
作者:[印]克里希那穆提
页数:212页

章节摘录

欧亥,1940年6月16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归要建立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无论是经济层面上的互通有无还是心灵层面上的彼此交汇,芸芸众生都遵循这个道理。此种依赖会使人滋生恐惧感,激起我们内心的占有欲,于是,摩擦、猜忌和挫败感便接踵而至。经济层面上的依赖可以通过法律和合适的组织机构来消除,而出于对个人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的渴望而产生的心灵上的彼此依赖,才是我想要重点谈论的。这样的互属关系会让人感觉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感觉生命因而变得丰盈充实,会让人觉得生命那一簇微小的火苗仿佛因为另一个人的加入燃烧得更加旺盛。因为想要牢牢守住这份完整性,我们格外害怕失去对方。于是,一种归属恐惧感以及这种恐惧感导致的种种后果纷至沓来。故在心灵层面的依赖中,难免会伴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恐惧感和猜疑,而且它们经常隐匿于人们貌似悦耳动听的话语间。为了应对这种恐惧,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去寻求安全感和充实感,有人把自己禁锢于一些理念和美好的理想中,有人则不断寻找能带来满足感的替代品。尽管互相依赖,但人们还是希望自己不被侵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关系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此:怎样才能使人相爱同时又不失独立,怎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没有摩擦,不起冲突?怎样控制孤立自我、逃避冲突的念头?如若把自身的幸福寄托于他人,或是寄托于社会和环境,这些因素对我们来说便成了生命中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就会像紧抓救命稻草一样紧紧依附着它们,借以获得心灵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一旦这些东西稍有变动,我们就会奋起反抗。虽然理智上我们知道生命是一个不稳定的连续体,必然经历风云变幻,我们还总是感性地固守着那些一成不变的、令人感到舒适的价值观念。于是,变化和追求永恒之间一直硝烟不断。这种冲突有可能结束吗?生活中关系必不可少,但是当它建立在自私和占有性的爱的基础上时,它就变得面目可憎,使人苦恼。人们能不能只去爱,而不占有?要想得到答案,我们不能逃避,不能空想,不能固守己见。只有深入探索依赖和占有欲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如果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也许我们和社会之间的依赖关系所产生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毕竟社会就是无数个体的延伸。我们把过去世代创造的环境称为社会,并坦然接受它,因为它能帮我们维护我们的贪婪、占有欲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有这种幻想的存在,团结与和平就无从谈起。但是仅仅依靠通过强制和法律手段得来的经济上的团结并不足以结束混战。只要对个体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和平社会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既然关系是建立在占有性的爱的基础上,我们就不得不从自身去观察和发现这种爱产生的根源和引起的反应。只有深刻地认识占有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暴力、恐惧及其反应,我们的理解才算得上完整。单凭这种完整的理解,我们就能摆脱依赖和占有欲的束缚。而只有通过内省——从他人或社会中寻求关系的和谐都是徒劳——我们才能发现关系中的和谐。在关系中,自我——所有渴望产生的中心——是摩擦产生的首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最重要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我们自身的行动和反应,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深刻地理解这种行动和反应,那么我们拥有的关系就会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在此种关系中,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还有思想和感觉等各个层面的问题。当且仅当自我达到完全和谐时,我们才能达到与他人的和谐。在与人交往时,重要的不是盯住他人,而是盯住我们自己。这可不是说我们必须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是说我们要从自身去深刻地了解冲突和不幸产生的根源。无论是出于理性还是感性,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慰藉而依附于他人的依靠关系都不可避免地会滋生恐惧感,进而导致悲伤。要了解关系的复杂性,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真诚。关系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揭示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找到不幸产生的隐性根源。也只有在关系中,人们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自我揭示。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关系,是因为只有对它的复杂性有了深刻认识,我们的理解才能超越理性和感性的层面。若我们对关系的理解只是基于理性,那么关系里就只有孤立和自负,没有爱。而若我们的理解只是基于感性,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没有深度;除了那些转瞬即逝的多愁善感,这里面也没有爱。这种超越理性和感性的理解是客观的,它坚不可摧。只有这种理解才能成就行动的完整性,才能不受时间的影响。若不能从贪婪和关系带来的日常问题中获得理解,再去别的意识领域寻求这样的理解和爱,无异于在愚昧混沌的状态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生活。单纯地培养善良和慷慨的美德,而不能完全理解贪婪,只能无限延续人们的愚昧和残忍。单纯地培养同情心和宽容心,对关系却没有完整的理解,就会产生自我孤立,并使人沉溺于微妙的骄傲情绪中。充分了解了人的渴求和欲望,自然会产生同情心和宽容心。刻意培养出来的美德算不上美德,真正的理解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纯粹靠训练获得的克制力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样的克制力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也必然是浅薄的。兴趣能使人们自发地对事物产生关注,这样的关注才能衍生出理解。不断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和反应并不断地提出疑问,兴趣自然就被唤醒了。我们必须带着对关系的完整理解才能领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问题、矛盾冲突以及悲欢离合。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深刻地理解人们的渴求和欲望产生的整个过程,而这种渴求和欲望现在正是我们生活的核心动力。问:您提到的揭示自我,是不是就是向自己或他人展示自我呢?克:我们的确经常向他人展示自我,但是看到真实的自我或者向他人展示自我的要义又是什么呢?我一直在努力向大家说明:只要我们愿意,所有的关系都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所有的是非曲直从中清晰可见。要看清事物需要焦点,这面镜子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焦点。不过,话说回来,若被偏见、个人观点或信念蒙蔽了双眼,无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多么深入,我们都无法不偏不倚地看清真相。这时,关系就不是一个揭示自我的过程。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是什么妨碍了我们真真切切地感知事物?我们的自我观念、恐惧心理、理想、信念、期望和各种传统的桎梏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使我们无法看清事物。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急于去改变或坚守自己的认知,反而会导致进一步的抵触,造成更多的遗憾。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去改变或接受自己的认知,而是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人会说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想原因。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时间问题,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兴趣。不管你在忙什么,其实你已经开始思考了。一味急功近利地去寻求最终结果,就不可能得到完整而透彻的理解。萨嫩,1981年7月31日问: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交往双方总是有矛盾冲突,彼此感觉很痛苦,那么他们能自己解决问题吗?还是无可救药,只能结束这段关系?是不是沟通良好的两性关系要求双方都必须做出一些改变呢?克:我希望你已经把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了。让我们来想一下,两性关系中矛盾冲突、痛苦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根源在于何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你要和我一起来思考。我不会仅仅为了让你理解、接受或是拒绝而去作答,我希望我们一起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无论是生活在遥远的东方,还是生活在美国,人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说,这是一个切切实实关乎大多数人的难题。很显然,男人和女人想要和谐相处而没有矛盾冲突,没有痛苦,没有不平等感,抑或感觉不到隔阂,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的。有人就会问:为什么?原因可能有很多,诸如性别差异、性格不合,甚至情感、信念以及理想天差地别等。总之,两性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很多。但是,话说回来,追本溯源,哪个才是造成冲突的真正根源呢?其影响又如何呢?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不要把答案寄希望于别人,譬如我。不过,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那就不妨耐心等待,让问题自己生根发芽、开花,然后不断演进。我曾扪心自问,如果我跟一位女性结婚,或只是和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我们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基本的矛盾,为什么会起冲突?我可以给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答案,因为她是天主教徒,而我是新教徒,诸如此类。所有这些都是表层原因,而我想要探求的是两性之间产生冲突的根源或深层次的原因。问题既然已经出现,我会耐心地等待问题本身去生根发芽,去不断揭示问题中丝丝缕缕、错综复杂的因素,然后看看这个问题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得有点耐心,我得学会等待,学会细心观察并时刻保持警醒,这样问题才能像洋葱一样被层层剥开。在问题被层层剥开的过程中,答案就开始显现出来了。我不必刻意去找寻答案,问题本身就在向我不断地展示答案,让我看到因为相互喜欢或者相互吸引而走到一起的两个人之间,关系也会异乎寻常的复杂。年轻的时候,两个人之间有性的吸引等,关系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厌烦对方,于是就想着要逃离这种单调无聊的生活。通常,他们会另寻新欢,然后离婚,接下来的事我想你大概也都知道了。找到另一个人之后,相同的问题还是会出现,所以我必须要有耐心。当然,这里的耐心并不是说呆坐着不动,任由时间流逝。多数人都是很急躁的。我们总是急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或是迅速逃离。不能耐心等待,便不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反之,若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我便不会急着去了结问题;我只会静静地观察,仔细审视整个问题,看着它不断发展、演进。凭着这种耐心,我就可以找到问题深层次的答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这样做吧。当我们耐心等待,不急于立即找到答案时,我们的大脑和思想就会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这时我们才能够观察到问题的全貌及其复杂性。我们一直在尝试——不,其实我并不想用“尝试”这个词——我们一直在深入洞察这个问题:为什么两个人不能相安无事,没有冲突?矛盾冲突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与她或其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这种关系是不是很肤浅,比如仅限于性的吸引,或是单单因为好奇、兴奋等肤浅的感官反应?当我意识到这些都属于肤浅的表层反应,却仍停留在表层寻找答案时,我就不可能深刻理解这个问题。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我是否脱离了这些肤浅的感官反应,是否不会为这些反应带来的问题苦恼,并且还能控制自己不去肤浅地解决这些问题?我知道我不愿得到这样肤浅的答案,所以我要探索问题的根源。是教育的问题吗?还是因为我作为一名男性想要控制对方、占有对方?抑或因为我太依恋对方而不愿放手?我是否能意识到但凡两个人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堕落?这里的堕落指的是我会产生嫉妒心理,会十分焦虑而且深感恐惧。我们都很清楚过分依赖的后果是什么。这可否归结为问题产生的根源?还是有更深层的原因?我们认为,双方最初产生浅层次的相互依恋,之后产生情感层面的依恋,继而形成情感上的依赖,既温情又充满浪漫色彩。倘若超越这些层面,是否还存在更深层的问题呢?你听明白了吗?我们正在从肤浅的表层步步深入,这样我们就能依靠自己找到问题的根源了。现在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找到这个根源?你又如何发现这个根源?你是否为了找寻答案,找寻这个根源而百转千回、绞尽脑汁?是否可以认为你寻觅答案是为了让大脑和思想获得安宁?因为如果能够总览问题全貌,我们就不再焦虑不安。我们所做的并不涉及欲望和意愿,我们只是在密切地观察,仅此而已。我们是否正在一起仔细观察,然后慢慢看到人与人之间不和谐产生的基础,看到问题的根源和深层原因?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吗?考虑一下,然后请认真深入进去。我跟别人的不同是不是主要基于这个个体概念?从生物角度来看,我们彼此不同,但真正的原因是那些深层的能将人区分开来的个体行为。这就是问题的根源吗?抑或还有更深的根源,更深的层面?先是感官和知觉层面的反应,然后有了情感层面的反应,温情而浪漫,再之后就是彼此依恋,还有如影随形的“堕落”,是这样吗?还是个体之间的不同本就有其深刻的限制条件?人们会说:“我是一个个体,他(她)也是一个个体,我们都是相互分离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因而个体之间的疏离是一种基本的普遍现象。”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是一种基本现象吗?还是教育使你我他成为单独的个体,让我们都要按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从一开始我们的方向就截然不同了?也许我们会像两条平行线一样并行不悖,永不相交。而我所做的就是努力与他人交叉、相遇,努力地与之和谐共处,并努力让自己发出这样的感慨:哦,亲爱的,你真棒!我们就这样不断地努力,然而却永不相交。假设这就是问题的原因——似乎它就是问题的根源——那么个体独立存在是客观事实吗?或许这仅仅是我个人一直坚守、珍藏并不断加强的错误观念,其背后并无真凭实据?如果说上述论断无效,那么我将确信无疑,个体独立存在只是一种错觉。此外,我还得审视一下大脑是否能够摆脱这种错觉,进而认识到其实从心理层面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并不那么与众不同。虽然从生物角度来说我和他人是不同的,但是论心理,全人类的意识都是相似的。一旦我意识到这一点,我和他人的关系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我说的意识并不是我理性地知道,而是我能够深刻理解这一点并把它牢牢放在心底,溶于血液,渗入整个躯体。这种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有人又会问了:如果两人之间起了冲突,一定要结束这段关系吗?如果像处于挣扎和冲突中的多数人一样,我们也终日兵戎相见——你知道,就会充斥着怨恨、愤怒、敌意和厌恶——终有一天我们还是不得不分手。对于这样的模式,我们大家并不陌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婚。提问者又问:如果我和妻子相处时总是硝烟不断、战火连绵,而且我想尽办法却无力解决,我该怎么办?我应该结束我们的夫妻关系吗?或者当我知道这种冲突或分裂的症结基本上就是因为“个体是独立的”,并且看清了这种意识只是一种错觉,我是不是应该选择不再我行我素?当我意识到这点并真正去实践的时候——不是只口头说说,而是真正去兑现——情况将会怎样?而当这时如果她仍坚守个体意识,我和她的关系又会怎么样?这个问题很有趣,应该深入下去。我明白,或她明白——最好还是换成“她”吧——她明白个体独立意识的虚假、愚蠢和荒谬。她能够懂得这些,感受到这些。我却不能,因为我是男性,我更争强好胜,上进心更强等。可想而知我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她已经理解了个体独立意识的虚假性,而我没有。所以,她永远不会和我吵架。她原本绝不可能做出吵架这种事,是我不断地逼迫她、驱使她,试图把她拽进吵架的泥潭。是我在制造矛盾,不是她。你明白整件事情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了吧?整件事情发生了变化,吵架的并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这时,假如我真的对她有感情,我也会相应地做出改变,因为她就在那里,她不会撤出。让我们来看看将会发生什么:两个都不肯改变方向的物体相遇必有冲突;但是如果一方,也就是女方固定不动,而我可以变通的话,我自然就会向不动的一方做出让步。如果一个人真正了解两性关系,并且能摒弃我们先入为主的那些偏见,那么问题到此就会得到解决。她的存在和她那真切的活力一直在改变着我,给予我帮助。这就是答案。

前言

出版前言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出生于印度,13岁时被通神学会收养,这个学会认为克里希那穆提就是它一直宣扬的“世界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很快成长为一位强有力的、坚定的、与众不同的导师,他的谈话、著作不是关于某种具体宗教的,也不是针对西方或东方的,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他坚决否认别人强加给他的救世主形象,并于1929年解散了围绕他而建立的大规模的、富有的组织,并宣布真理是无路之境,无法通过任何形式化的宗教、哲学或教派发现。克里希那穆提终其一生都拒绝别人强加给他的所谓的导师地位。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批听众,但并不自封权威,不收弟子,总是以一个个体的身份同另外一个个体交谈。其宣讲的核心论点是世界的根本转变只有通过个体意识的转变才能实现。他一直都在强调有必要了解自我,了解宗教和民族主义对人类心灵的约束性与分裂性的影响。他总是强调开放心灵的必要性,因为“脑部空间蕴含着无法想象的能量”,这似乎是他创造性的源泉以及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关键。他坚持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直至1986年逝世,时年90岁。他的谈话、对话、日记和信札已被收集整理为60余本书,这套书就是根据其留下的浩繁的资料编纂而成。这套书中,每一本都集中探讨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亟待澄清的问题。

名人推荐

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克里希那穆提是我知道的唯一能完全摒弃自我的人,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他(克里希那穆提)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人类。——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克里希那穆提,虽然并未标榜任何信仰,或者自创某种教法,但若以佛法看审视他的发心和言行,正如以下几位尊者所评价的那样,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中观大师。——胡因梦

内容概要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学家,是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又称“东西文化合流运动”)紧密相关的思想大师,在东西方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思考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都在帮助人类从恐惧中彻底解脱,体会生活的真正乐趣。他的五十余本著作,全是由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被译成47种文字。
纪伯伦、萧伯纳、亨利·米勒、披头士乐队、卓别林、量子物理学家波恩等等20世界各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都曾坦言从克氏的话语中找到灵感的源泉。

书籍目录

欧亥 1940 年6 月16 日
萨嫩 1981 年7 月31 日
班加罗尔 1948 年8 月15 日
欧亥 1949 年7 月17 日
拉贾蒙德里 1949 年12 月4 日
科伦坡 1949 年12 月25 日
科伦坡 1949 年12 月28 日
科伦坡 1950 年1 月1 日
科伦坡 1950 年1 月8 日
科伦坡1950 年1 月22 日
科伦坡1950 年1 月22 日
孟买1955 年3 月9 日
科伦坡1957 年1 月13 日
伦敦1961 年5 月18 日
马德拉斯1966 年1 月9 日
瑞希山谷1967 年11 月8 日
加州克莱蒙特学院1968 年11 月17
《唤醒能量》节选,瑞希山谷1971 年1 月28 日
旧金山1973 年3 月10 日
萨嫩1973 年8 月1 日
萨嫩1973 年8 月2 日
布洛克伍德公园1973 年9 月8 日
萨嫩1974 年7 月25 日
与师生的对话,布洛克伍德公园1976 年5 月30 日
萨嫩1976 年7 月20 日
萨嫩1977 年7 月31 日
欧亥1979 年4 月21 日
布洛克伍德公园1979 年9 月2 日
孟买1981 年1 月25 日
《生命的注释,第二部》节选:顺从与自由
孟买1982 年1 月24 日

编辑推荐

《克里希那穆提系列文集:论关系》编辑推荐: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心灵导师、给一代又一代大师级人物以灵感源泉的思想者——克里希那穆提,经典系列文集重装推出!《论关系》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集合克里希那穆提对“关系”这一问题的演讲精华,为你揭开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系列文集:论关系 》内容简介:有生命,就有关系。如果我们关心自己的生命,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甚至与生命本身的关系呢?《论关系》集合了克里希那穆提对“关系”这一问题的演讲精华。我们活着,就会有关系。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所有的人我关系都是一面镜子,从镜子中,事情的是非曲直看得很清楚。要看清事物都需要焦点,而这面镜子就是我们的焦点。社会是个人构成的,要改变社会,就要从改变基本的人我关系做起。要结束战争,就不能不从对个人、对家庭及其他所有人的尊重开始。
关系是发现自己之门。我们处理个人及他人的关系,其实对所有人类问题都有着广大及深远的意义。

海报:


 论关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写在前面,目录显示依照时间顺序整理克里希那穆提先生的作品,而该版本目录和正文007页写的却是‘萨嫩 1981年7月31日’时间与前后部分都衔接不上,不知道是排版失误还是刻意的编辑顺序。克里希那穆提通过对关系的认识解读了人与社会,人与人,在推至人与“我”,或者说其实关系的本质是我和“我”相处的结果,会引出我与其他人的关系。在我看来,关系该是结合而不是疏离,人际交往中的关系是单位方向性的次序叠加,不断寻求回音和共鸣的过程。克里希那穆提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关系实际是人不断寻求“孤立"的过程。克氏表示人在与他人产生关系时会本能的寻求舒适和安全感,为自己谋取利益是天性,但大多数人并不能真正了解这行为其中的动机和目的,若被归属集体的领导者利用,关系会进入盲目的恶性循环。人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思考自身,意识不到隐藏的“危机”,那么,此时关系就仅仅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联络网,没有交流,没有反馈,更没有自我反思。克氏提出的“孤立”实质是不联接,不以结成归属集体为目的以宗教,种族甚至国家的名义谋取权利。因为当人进入归属集体,从中找到共鸣并决定为之效力,他的行为就开始不完全受政府和法律的约束,外在秩序束缚远大于内因驱动,无法正确的认知自我。而通过挣脱归属集体建立的意识壁垒,把人类的社会性问题细化成为人与人之间个体联络所产生的一个个问题,这种孤立是自发自觉的行为,不被集体归属利益追逐,不被权利蒙蔽的前提下,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会更好的获得自我认知和解放。人在社会活动中仍然不断地制造与自己与他人的矛盾,而这些自发自觉地冲突过程是人与“本我”的交流,无论处在什么时间空间,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冲突永远不被消灭。另外,道德有正误,关系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尤其是恋人相处,不论是恋人双方,还是其中一人拥有多为恋人,在道德上会有一个判断,而在关系上并没有外界的统一的评判标准。恋人相处,双方(或多方)在关系的一开始都是对对方的关注大于自己,经历一些时间和事件之后,人关注点渐渐发生偏移,从对方身上慢慢收回到自己,满意避免的会发生冲突矛盾,而愉悦,苦难,挣扎都是当事人审视自我的好过程。真正能够对这份关系从心做出评判的只有当事人。恋人关系也是自我审视的途径的一种。哲学和逻辑是我并不能完全领悟的方向,也是我对它们非常感兴趣的原因。第一次写关于这方面的评论,如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非常感谢卢俊老师。
  •     地点:欧亥时间:1949年7月17日我建议我们应该带着既不反对也不赞成的客观态度去聆听正在进行的讲话。我们应该学会如此倾听,这样一旦有新的东西加进来,我们才不会急着去否定它、拒绝它。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全盘接受现在所讲的一切。这样做会显得荒谬可笑,因为全盘接受就意味着我们仅仅是在铸造权威。一旦有了权威,人们就不会再去思考、去感受了,也就不会有新的发现。通常在还没有真正理解一件事情之前,大多数人倾向于急着去接受,这样做是很冒险的,因为我们可能会不经过思考或深入调查研究就轻易接受它。此次演讲中我也许会加进一些新东西,或者换种讲法。唯有从容、安静地倾听方能理解这些,否则,你会统统错过。我想谈论的这个话题可能有点难度:关于人的行为、活动和关系的问题。不过在开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我所说的活动指什么,人的行为指什么,因为我们的生活看起来就是建立在这些行为或者活动的基础上。我想区分一下活动和行为的不同。我们似乎一直在做事情;我们废寝忘食,忙个不停,不计代价地做这做那,以接近成功、取得成功。然而,在关系中活动处于何种位置呢?问这个问题,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关系的问题。没有什么可以在孤立中生存,如果关系仅仅指的是一种活动,那么它的意义就不大了。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你停止一种活跃的状态,紧接着就会有一种紧张和焦虑感向你笼罩过来。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失去了警觉性,感觉不到自己还活着,所以你必须让自己不断前进,不停下来。通常人们都害怕独处,害怕一个人散步,害怕一个人待着无所适从,害怕没有书籍和收音机的陪伴,害怕没有人与自己交谈。如果只是一直静静地坐着,而不让双手做点什么或者让脑子思考点什么,你就会感到害怕。所以,要真正理解活动,我们必须先弄懂关系。假如我们把关系看作一种逃避,那么关系就仅仅是一种活动了。然而大多数关系就是一种逃避,这样看来我们的关系不就只是一系列活动吗?我过去说过,只有当关系起到了揭示自我的作用,能让人不断地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它才真正有意义。然而大多数人都不愿在一段关系中被展示。相反,我们将关系作为一种掩盖的手段,掩盖我们的不足、面临的困难和茫然。于是,关系就仅仅成为人们的一种活动。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注意到关系其实很令人苦恼,只要你在关系中不能发现自我、揭示自我,它就只能是一种逃避自我的手段。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在解读各种关系时,我们才能发现自我,这些关系包括与人、物和想法之间的关系。关系能否只建立在一个想法的基础上?很显然,任何基于某个想法而采取的行动都只是这个想法的延续,我们称之为活动。行为却不是基于某种想法的,行为是即刻发生的、自发的、直接的,并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但是,当我们的行为基于某个想法时,这个行为就变成了一种活动。如果关系也是基于某个观点建立的,那么毫无疑问,这种关系也只是一种活动。这样的关系仅仅是在执行一套方案,遵循一个套路或想法。我们总是想从关系里有所得,因此关系经常变得局限、狭隘。因为人们有需求、欲望和目标,所以会产生各种想法。如果我是因为生理上或心理上需要你而跟你产生联系,很明显我们的关系就是建立在一种想法的基础上,即我想要从你那里获取点什么。这种因为某种想法而结成的关系不可能起到揭示自我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活动,千篇一律,人们的习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养成的。因此,这样的关系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约束,一种痛苦,一种挣扎,让我们无限苦恼。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关系完全无关私人想法,无关要求,并且关系双方都没有征服欲和占有欲?如果我们是因为某种欲望,因为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需求而与他人产生相互关系,我们之间能倾心交流吗?能做到倾心交流才是真正的关系,它存在于意识的各个层面。如果没有需求引起的这些限制条件,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关系吗?我曾经说过,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需要非常耐心地去深入探索它。这并不是一个接受或不接受的问题。我们清楚当前所处的关系是什么状况——互相竞争、不断挣扎、充满痛苦,或者仅仅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彻底地理解与个体的关系,那么也许我们就能理解与千千万万大众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与个体的关系都弄不清楚,那么我肯定无法理解我与整体,与这个社会,与千千万万大众的关系。假如我与个体的关系建立在某种需求、某种满足感之上,那么我与社会的关系必然也是如此,这样就会引起我和个体以及和大众之间的争端。我们能否不带任何需求地与其他个体及大众和谐相处?显然,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你我之间,也存在于我与社会之间。要理解和深入探索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研究一下自我觉知和自我认识的问题。因为如果你对自身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知道实情如何,你和他人就不会形成正确的关系。不论你做什么——你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选择对某物顶礼膜拜,或者看看书、看看电影,要不就听听收音机——只要你对自身认识不透彻,你和他人就不会有正确的关系;于是,激烈的竞争、纷飞的战火、紧张的敌对和无尽的困惑就会牢牢驻扎于你的内心,萦绕在你的周围,如影随形。只要我们把人际关系仅仅当作一种满足个人欲望、逃避现实的手段,我们就不能获得自我认识,就不能认清自己。但是,只有在关系中我们才能揭示自我、剖析自我。这是因为,归根结底,你不可能脱离关系而独自存活。不过我们总想通过各种关系让自己过得更舒服,让自己得到满足,让自己功成名就。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因为某种想法才去和他人发生联系,这就意味着思想在这段关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总是倾向于保护自己,停留在已知的范围内,这样所有的关系都被降到了这样一个层次:人们出于习惯或为了寻求安全感而产生的关系只能算是一种活动。所以,关系究竟是一个揭示自我的过程还是仅仅是一个满足欲望的活动,取决于我们自己。只要一个人一心想通过关系来获取自身的安全感,这段关系就一定会让人困惑,让彼此产生敌对情绪。有没有可能一段关系中丝毫不掺杂个人要求和需求,也不涉及获得个人满足感的想法?你不能坐在那里琢磨爱情。你可以琢磨自己爱着的那个人,但是这种琢磨并不等同于恋爱。然而,渐渐地,你的思考取代了爱情……关系能建立在一个想法的基础上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它不就是一种自我封闭的活动吗?这样一来,竞争、口角和苦恼不就在所难免了吗?
  •     野兽按:诸位书友好,这本书是我创办的【心灵自由】和中信出版社合作策划出版的八本克氏著作系列中的第一本。此书是第一次在内地出版,1993年台湾方智出版社曾出版过繁体版,本打算采用台湾译本,后发现该译本并不是特别好,最后还是重新找了译者,精细打造文字,并采用类似佛经装帧风格的精装本。这次【心灵自由】和中信出版社合作的八本克氏著作分别是1.论关系 2.心灵日记 3.论真理 4.论自由 5.点亮自性之光 6.世界在你心中 7.论教育 8克氏笔记其中《点亮自性之光》和《世界在你心中》是胡因梦译本的新版。其他六本都是第一次在内地出版。都是精装本,各本颜色不同。《论关系》是克里希那穆提关于“关系”主题的集大成之作。他说: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缺少了热情,如何能有敏锐的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意味着随时去感觉你身边的人,去观察城市的乌烟瘴气、喧嚣及贫困,并且能看见河水、大海及天空的美。若是没有热情,如何能对这些事物有所感觉呢?如何能体会别人的笑容和泪水呢?社会就是你和他人关系的一种投射。如果利用他人来满足你的需求,就不可能和那个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结。为了自己的舒适和方便,你把另一个人当成家具来用,在这种情况下,你和他怎么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关系呢?因此在日常生活里了解关系互动的意涵,才是最紧要的事。-------------------------------1940年6月16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归要建立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无论是经济层面上的互通有无还是心灵层面上的彼此交汇,芸芸众生都遵循这个道理。此种依赖会使人滋生恐惧感,激起我们内心的占有欲,于是,摩擦、猜忌和挫败感便接踵而至。经济层面上的依赖可以通过律和合适的组织机构来消除,而出于对个人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的渴望而产生的心灵上的彼此依赖,才是我想要重点谈论的。这样的互属关系会让人感觉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感觉生命因而变得丰盈充实,会让人觉得生命那一簇微小的火苗仿佛因为另一个人的加入燃烧得更加旺盛。因为想要牢牢守住这份完整性,我们格外害怕失去对方。于是,一种归属恐惧感以及这种恐惧感导致的种种后果纷至沓来。故在心灵层面的依赖中,难免会伴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恐惧感和猜疑,而且它们经常隐匿于人们貌似悦耳动听的话语间。为了应对这种恐惧,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去寻求安全感和充实感,有人把自己禁锢于一些理念和美好的理想中,有人则不断寻找能带来满足感的替代品。尽管互相依赖,但人们还是希望自己不被侵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关系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此:怎样才能使人相爱同又不失独立,怎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没有摩擦,不起冲突?怎样控制孤立自我、逃避冲突的念头?如若把自身的幸福寄托于他人,或是寄托于社会和环境,这些因素对我们来说便成了生命中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就会像紧抓救命稻草一样紧紧依附着它们,借以获得心灵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一旦这些东西稍有变动,我们就会奋起反抗。虽然理智上我们知道生命是一个不稳定的连续体,必然经历风云变幻,我们还总是感性地固守着那些一成不变的、令人感到舒适的价值观念。于是,变化和追求永恒之间一直硝烟不断。这种冲突有可能结束吗?生活中关系必不可少,但是当它建立在自私和占有性的爱的基础上时,它就变得面目可憎,使人苦恼。人们能不能只去爱,而不占有?要想得到答案,我们不能逃避,不能空想,不能固守己见。只有深入探索依赖和占有欲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如果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也许我们和社会之间的依赖关系所产生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毕竟社会就是无数个体的延伸。我们把过去世代创造的环境称为社会,并坦然接受它,因为它能帮我们维护我们的贪婪、占有欲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有这种幻想的存在,团结与和平就无从谈起。但是仅仅依靠通过强制和法律手段得来的经济上的团结并不足以结束混战。只要对个体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和平社会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既然关系是建立在占有性的爱的基础上,我们就不得不从自身去观察和发现这种爱产生的根源和引起的反应。只有深刻地认识占有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暴力力、恐惧及其反应,我们的理解才算得上完整。单凭这种完整的理解,我们就能摆脱依赖和占有欲的束缚。而只有通过内省——从他人或社会中寻求关系的和谐都是徒劳——我们才能发现关系中的和谐。在关系中,自我——所有渴望产生的中心——是摩擦产生的首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最重要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我们自身的行动和反应,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深刻地理解这种行动和反应,那我们拥有的关系就会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在此种关系中,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还有思想和感觉等各个层面的问题。当且仅当自我达到完全和谐时,我们才能达到与他人的和谐。在与人交往时,重要的不是盯住他人,而是盯住我们自己。这可不是说我们必须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是说我们要从自身去深刻地了解冲突和不幸产生的根源。无论是出于理性还是感性,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慰藉而依附于他人的依靠关系都不可避免地会滋生恐惧感,进而导致悲伤。要了解关系的复杂性,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真诚。关系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揭示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找到不幸产生的隐性根源。也只有在关系中,人们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自我揭示。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关系,是因为只有对它的复杂性有了深刻认识,我们的理解才能超越理性和感性的层面。若我们对关系的理解只是基于理性,那么关系里就只有孤立和自负,没有爱。而若我们的理解只是基于感性,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没有深度;除了那些转瞬即逝的多愁善感,这里面也没有爱。这种超越理性和感性的理解是客观的,它坚不可摧。只有这种理解才能成就行动的完整性,才能不受时间的影响。若不能从贪婪和关系带来的日常问题中获得理解,再去别的意识领域寻求这样的理解和爱,无异于在愚昧混沌的状态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生活。单纯地培养善良和慷慨的美德,而不能完全理解贪婪,只能无限延续人们的愚昧和残忍。单纯地培养同情心和宽容心,对关系却没有完整的理解,就会产生自我孤立,并使人沉溺于微妙的骄傲情绪中。充分了解了人的渴求和欲望,自然会产生同情心和宽容心。刻意培养出来的美德算不上美德,真正的理解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纯粹靠训练获得的克制力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样的克制力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也必然是浅薄的。兴趣能使人们自发地对事物产生关注,这样的关注才能衍生出理解。不断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和反应并不断地提出疑问,兴趣自然就被唤醒了。我们必须带着对关系的完整理解才能领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问题、矛盾冲突以及悲欢离合。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深刻地理解们的渴求和欲望产生的整个过程,而这种渴求和欲望现在正是我们生活的核心动力。问:您提到的揭示自我,是不是就是向自己或他人展示自我呢?克:我们的确经常向他人展示自我,但是看到真实的自我或者向他人展示自我的要义又是什么呢?我一直在努力向大家说明:只要你们愿意,所有的关系都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所有的是非曲直从中清晰可见。要看清事物需要焦点,这面镜子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焦点不过,话说回来,若被偏见、个人观点或信念蒙蔽了双眼,无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多么深入,我们都无法不偏不倚地看清真相。这时,关系就不是一个揭示自我的过程。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是什么妨碍了我们真真切切地感知事物?我们的自我观念、恐惧心理、理想、信念、期望和各种传统的桎梏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使我们无法看清事物。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急于去改变或坚守自己的认知,反而会导致进一步的抵触,造成更多的遗憾。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去改变或接受自己的认知,而是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人会说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想原因。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时间问题,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兴趣。不管你在忙什么,其实你已经开始思考了。一味急功近利地去寻求最终结果,就不可能得到完整而透彻的理解。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相互依赖与自我的讨论
  •     所以《论关系》论的只能是关系,因为我发现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对其他事物的恐惧就有点自我毁灭的倾向了(比如死亡)。恐惧从进化的角度是有很多积极意义的,也确实有存在的必要。
  •     当真了不起。。。。。有空找他的传记来看看
  •     引导我去关注和人相处时的关系,彼此的反应,放下意向,接近本质。
  •     “认识自己 自我认识” 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独立思考。但是独立思考是大多数人不具有的能力。是需要天分和机缘的。
  •     第一次在内地出版,台湾方智出版社出过繁体版。
  •     这个没有结婚的男人却讲了让很多结了婚的人讲不出来领悟不透的道理……
  •     执迷不悟,执迷不悔,我想便是众生与得道者的分别吧。克氏用了很多的否定来彰显冷冰冰的观点,但在我看来,“关系”绝不是破除“我执”就能圆满的,因为圆满的关系永不存在,恰因这不圆满,我们才更易谅解彼此。9.10读毕。
  •     克里希那穆提 值得一读!
  •     人常说画圈为牢,站在自己角度去观察世界最后还是绕着自己所画的圈看了一遍。每一个人的圈自己都无法走出去,只有沿着圈内包含的其他人的圈去走看才可以有新的思考和新的认识。克很好的解读了如何找到圈的内延外延所在的点。群体的对立,拉扯,断裂,融合的关系,个人的行为,意识,态度,立场的修整,克都有很好的解读。可以走出孤独的哲学家很少,尼采走不出,克走出了。
  •     读了这本书,让自己清醒了不少。只有认清自己,才能获得自由。有依赖,就不会有爱。。。
  •     最简单易懂的和心灵沟通~
  •     真正的关系不是彼此套在彼此身上的表象的关系,能不记忆伤害和不在乎苦痛后,才能不带主观观念地更好地看着对方。这样的关系才是真实的。
  •     各种关系交织成我们的生活。事实上,我和你之间有联系吗?没有,只是我对自己的意向和对你的意向之间的联系,因此产生冲突。
  •     略懂,什么时候再看一遍
  •     克里希那穆提睿智的思考,提醒我们要在关系中发现另外一个自己。关系是一面镜子,折射内心变化。社会的许多变化,最终要由人的思想的围观改变为基础。人类就是你!
  •     精神导师系列
  •     第一次认真看你的书,你太狠了:【有依赖就不会有爱,有依附就有恐惧。醉生梦死和只知埋头宗教典籍没有太大区别,看电影和去教堂祷告的差别无几,本质上,这都是在逃避。】
  •     很多情况下,因为安全感作祟,我们会尽量在一段关系中去争夺“权力”。于是,在和恋人/配偶/朋友/同事/亲人等各种关系中,我们都会利用记忆、过去的经验和常识,意象对方的形象,企图控制以获得安全感。当对方的形象不符合我们意象时就会产生冲突,导致关系紧张。所以,关系中,权力的本质就是孤立和分离。本书的要旨就是告诉我们:理解冲突,需要从理解关系中的自我开始,盯住别人不如盯住自己。
  •     克里希那穆提四本书里最与生活结合的一本,不是说其他本没有这个功能,而是这本最入世,或者说,最实用,其他本是思考,这本是实践。如果要开始读他的书,可以从这本或者《心灵日记》开始。
  •     find urself.
  •     所有的人我关系都是一面镜子 看圣经之前这本书完全看不懂 看完圣经就觉得浅显了
  •     快递很给力,下单第二天就收到书。装帧很赞,看着就想读。这书真的很棒,我们的一生都是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了很受启发,对人生有困惑的一定要看!
  •     inspiring
  •     第一次阅读哲学类的书籍,有点深奥,但是还是很有体会。人与人是因为可以从彼此身上得到什么才会有关系,但不要纯粹只是为了追求利益来维系关系。在彼此的关系中,更能看清隐藏区的自我。
  •     克氏演讲稿集。内容重复,不过仍有值得反复细细体会之处。
  •     《论关系》是克里希那穆提关于“关系”主题的集大成之作。他说: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缺少了热情,如何能有敏锐的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意味着随时去感觉你身边的人,去观察城市的乌烟瘴气、喧嚣及贫困,并且能看见河水、大海及天空的美。若是没有热情,如何能对这些事物有所感觉呢?如何能体会别人的笑容和泪水呢?  社会就是你和他人关系的一种投射。如果利用他人来满足你的需求,就不可能和那个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结。为了自己的舒适和方便,你把另一个人当成家具来用,在这种情况下,你和他怎么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关系呢?因此在日常生活里了解关系互动的意涵,才是最紧要的事。  -------------------------------  1940年6月16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归要建立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无论是经济层面上的互通有无还是心灵层面上的彼此交汇,芸芸众生都遵循这个道理。此种依赖会使人滋生恐惧感,激起我们内心的占有欲,于是,摩擦、猜忌和挫败感便接踵而至。经济层面上的依赖可以通过律和合适的组织机构来消除,而出于对个人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的渴望而产生的心灵上的彼此依赖,才是我想要重点谈论的。这样的互属关系会让人感觉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感觉生命因而变得丰盈充实,会让人觉得生命那一簇微小的火苗仿佛因为另一个人的加...入燃烧得更加旺盛。因为想要牢牢守住这份完整性,我们格外害怕失去对方。于是,一种归属恐惧感以及这种恐惧感导致的种种后果纷至沓来。故在心灵层面的依赖中,难免会伴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恐惧感和猜疑,而且它们经常隐匿于人们貌似悦耳动听的话语间。为了应对这种恐惧,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去寻求安全感和充实感,有人把自己禁锢于一些理念和美好的理想中,有人则不断寻找能带来满足感的替代品。      尽管互相依赖,但人们还是希望自己不被侵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关系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此:怎样才能使人相爱同又不失独立,怎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没有摩擦,不起冲突?怎样控制孤立自我、逃避冲突的念头?如若把自身的幸福寄托于他人,或是寄托于社会和环境,这些因素对我们来说便成了生命中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就会像紧抓救命稻草一样紧紧依附着它们,借以获得心灵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一旦这些东西稍有变动,我们就会奋起反抗。虽然理智上我们知道生命是一个不稳定的连续体,必然经历风云变幻,我们还总是感性地固守着那些一成不变的、令人感到舒适的价值观念。于是,变化和追求永恒之间一直硝烟不断。这种冲突有可能结束吗?      生活中关系必不可少,但是当它建立在自私和占有性的爱的基础上时,它就变得面目可憎,使人苦恼。人们能不能只去爱,而不占有?要想得到答案,我们不能逃避,不能空想,不能固守己见。只有深入探索依赖和占有欲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如果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也许我们和社会之间的依赖关系所产生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毕竟社会就是无数个体的延伸。我们把过去世代创造的环境称为社会,并坦然接受它,因为它能帮我们维护我们的贪婪、占有欲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有这种幻想的存在,团结与和平就无从谈起。但是仅仅依靠通过强制和法律手段得来的经济上的团结并不足以结束混战。只要对个体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和平社会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既然关系是建立在占有性的爱的基础上,我们就不得不从自身去观察和发现这种爱产生的根源和引起的反应。只有深刻地认识占有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暴力力、恐惧及其反应,我们的理解才算得上完整。单凭这种完整的理解,我们就能摆脱依赖和占有欲的束缚。而只有通过内省——从他人或社会中寻求关系的和谐都是徒劳——我们才能发现关系中的和谐。      在关系中,自我——所有渴望产生的中心——是摩擦产生的首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最重要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我们自身的行动和反应,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深刻地理解这种行动和反应,那我们拥有的关系就会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在此种关系中,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还有思想和感觉等各个层面的问题。当且仅当自我达到完全和谐时,我们才能达到与他人的和谐。在与人交往时,重要的不是盯住他人,而是盯住我们自己。这可不是说我们必须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是说我们要从自身去深刻地了解冲突和不幸产生的根源。无论是出于理性还是感性,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慰藉而依附于他人的依靠关系都不可避免地会滋生恐惧感,进而导致悲伤。      要了解关系的复杂性,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真诚。关系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揭示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找到不幸产生的隐性根源。也只有在关系中,人们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自我揭示。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关系,是因为只有对它的复杂性有了深刻认识,我们的理解才能超越理性和感性的层面。若我们对关系的理解只是基于理性,那么关系里就只有孤立和自负,没有爱。而若我们的理解只是基于感性,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没有深度;除了那些转瞬即逝的多愁善感,这里面也没有爱。这种超越理性和感性的理解是客观的,它坚不可摧。只有这种理解才能成就行动的完整性,才能不受时间的影响。若不能从贪婪和关系带来的日常问题中获得理解,再去别的意识领域寻求这样的理解和爱,无异于在愚昧混沌的状态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生活。      单纯地培养善良和慷慨的美德,而不能完全理解贪婪,只能无限延续人们的愚昧和残忍。单纯地培养同情心和宽容心,对关系却没有完整的理解,就会产生自我孤立,并使人沉溺于微妙的骄傲情绪中。充分了解了人的渴求和欲望,自然会产生同情心和宽容心。刻意培养出来的美德算不上美德,真正的理解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纯粹靠训练获得的克制力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样的克制力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也必然是浅薄的。兴趣能使人们自发地对事物产生关注,这样的关注才能衍生出理解。不断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和反应并不断地提出疑问,兴趣自然就被唤醒了。      我们必须带着对关系的完整理解才能领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问题、矛盾冲突以及悲欢离合。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深刻地理解们的渴求和欲望产生的整个过程,而这种渴求和欲望现在正是我们生活的核心动力。      问:您提到的揭示自我,是不是就是向自己或他人展示自我呢?    克:我们的确经常向他人展示自我,但是看到真实的自我或者向他人展示自我的要义又是什么呢?我一直在努力向大家说明:只要你们愿意,所有的关系都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所有的是非曲直从中清晰可见。要看清事物需要焦点,这面镜子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焦点不过,话说回来,若被偏见、个人观点或信念蒙蔽了双眼,无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多么深入,我们都无法不偏不倚地看清真相。这时,关系就不是一个揭示自我的过程。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是什么妨碍了我们真真切切地感知事物?我们的自我观念、恐惧心理、理想、信念、期望和各种传统的桎梏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使我们无法看清事物。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急于去改变或坚守自己的认知,反而会导致进一步的抵触,造成更多的遗憾。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去改变或接受自己的认知,而是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人会说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想原因。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时间问题,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兴趣。不管你在忙什么,其实你已经开始思考了。一味急功近利地去寻求最终结果,就不可能得到完整而透彻的理解。 阅读更多 ›
  •     我们逃不脱与自然的关系,也逃不脱与人的关系,永远处于关系之中,却总是会有冲突,根源在于“自我”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念,还有各自在内心构筑的对于对方的固有意念。因为固守在“自我”以及为“自我”构筑的意念中,彼此就会产生冲突和对抗,唯有抛开“自我”,用心观察,剥开意念的表层去触碰真实的本质,不带评判,唯有爱才能让自己在关系中获得自由。。。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总是能敲碎内心的困惑,好书!
  •     看的第一本克里希那穆提。还不错
  •     有些感悟 但还没法转换成自己的系统语言
  •     对于别人的理论不用全盘照收,只要能引起认真思考就已经得益了。记忆、知识、经验的理论;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认清自己的说法;完善自己才是充实世界的途径等等等等。
  •     读了几页,跟之前的是想差不多,此书不是谈论关系专著,而是各种演讲的集子
  •     克氏的书 怎么买 都会划算 他的书 让人如醉如痴
  •     看看
  •     忽然明白了很多,心生喜悦。
  •     以前零散的读过克里希那穆提,也看过他的系列演讲视频,很受启发。这本书就是把他过去涉及“人我关系”主题的演讲内容集合起来,保留了问答的形式,思辨性很强,因为很多问题的确是自己也想问的。
  •     你会发现你就是全世界 全世界就是你 观察自己 等于观察全世界 认识自己 等于认识关系
  •     印象很深的是他说,如果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这不会促成团结却反而会促成分裂。
  •     关系以轮流发生为宜
  •     不是上帝创造了我们 是我们按照自己的意象 为了寻求可怜的安全感而创造了上帝
  •     装帧非常棒,特意买来收藏!这本是克氏的演讲集结,很喜欢克氏讲解的形式,他从来都不是塞给你答案,而是强调剥茧抽丝,带你一点点深入问题,一起探讨。其实这才是看书的本质,我们不是要记住观点,而是要学到一种思维方式。
  •     一开始还进得去书里,到后来被作者的喋喋不休,围绕一个观点重复说的时候抽离了。有主干,叶子开得太散了。对演讲稿式的书不来电。不过,恩,所有的人我关系都是一面镜子,书里强调“我”、“思想”、“关系”,小部分观点我赞同,大部分持观望,特别是说基督教是一种混乱的时候。哈哈。为嘛书的评论可以那么多,心塞。
  •     ~
  •     经文风格的“论文”。“所有的人我关系都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里,事情的是非曲直一清二楚,要看事物都需要焦点。而这面镜子就是我们的焦点。”很有洞察,虽然论证方式不太喜欢。
  •     简洁但深刻地阐明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在关系中,我们习惯于用过去的经验来思考现在,习惯于沉迷在思想设定的影像中,却往往忽略了真实的存在。真正的关系,必然需要高度的绝知,永远清醒在当下。很深刻,但很难做到,加油~
  •     有些书始读便叫人忍不住推荐,读毕更是令人茅塞顿开、心声震撼。本作当归此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