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第三版)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06080400
作者:李强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李强,北京大学政治学专业学士,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哲学,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以及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书籍目录

第三版序言 / 001
再版序言 / 003
导言 / 001
第一章 自由主义的概念 / 013
一、自由主义概念内涵的演变 / 015
二、自由主义研究中的歧见 / 019
三、自由主义:理论、政治派别与制度 / 024
第二章 自由主义的历史 / 029
一、现代自由主义的古代渊源 / 031
二、近代早期的自由主义萌芽 / 042
三、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 / 045
四、自由主义与启蒙运动:法国、美国与苏格兰的贡献 / 060
五、自由主义时代 / 088
六、新型自由主义 / 102
七、自由主义的衰落 / 108
第三章 自由主义的复兴 / 117
一、哈耶克: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归 / 118
二、冷战时期的自由主义 / 124
三、罗尔斯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新趋势 / 130
四、政治经济学与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 / 134
第四章 自由主义的原则 / 143
一、个人主义原则 / 146
二、自由及其限度 / 169
三、平等的悖论 / 192
四、自由主义民主 / 211
五、自由主义的国家 / 231
第五章 自由主义的批评者 / 247
一、梅斯特尔:来自保守主义者的批判 / 249
二、卡尔•施密特:自由主义国家的最大问题 / 253
三、当代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挑战 / 258
结语 自由主义的价值及其局限 / 263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 275
初版后记 / 285

作者简介

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的角度看,自由主义都是当今备受争议的学说,本书从自由主义的概念、历史、复兴以及基本原则四部分,系统梳理了自由主义思想。在此过程中,作者凭借其对西方政治哲学的轻熟驾驭,以自由主义为线,向读者描绘了一张西方思想地图,并从一位中国学者的视角,指出自由主义面临的挑战及其局限。
如果说一张好地图可以让我们知道整体、方向、位置、重要特点和我们起点、终点、中间的路径,并知晓如何去学习、组合、效法哪些人类诸贤的智慧,有了这种选择与组合的方式,才不至于将自己迷失。那么,本书试图梳理西方自由主义的历史演变、理论内涵及其受到的批评的努力,因其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气度而成为了解自由主义及西方社会思潮最好的一副地图。
如果说西方现代实际上只有一种意识形态,那就是自由主义。与自由主义并列的保守主义,在本质上是要“保守”自由主义的成果,而激进主义则企图以激进的方式实现极端化了的自由主义原则。自由主义不仅构成当代西方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我国近年来学术界思考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改革与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对西方近现代制度与实践进行重新认识、评价的过程,也是取西方近现代文明之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自由主义的著作,作者李强深厚的学术素养、清晰的逻辑脉络,以及散文般的语言,使本书成为迄今为止介绍自由主义最好的作品。


 自由主义(第三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身为研究西方政治哲学,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李强,出版一本自由主义的书,似乎在情理之中。本书第一版出版为1998年,之前,尚没有一部真正探讨自由主义的专著,李强多少是带着“开拓者的喜悦”编写了此著作。之后再版,按李强的话说:“对自由主义入门者甚或研究者有一定价值,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副地图。”本书的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由概念到历史发展到原则最后再到批评审视,章节分明,自由主义的来龙去脉剖解得更是清晰,确实是我这种入门者乐意看到的。什么是自由主义?作者说:“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对自由主义的态度不同,强调自由主义的不同方面,从而绘画出全然不同的自由主义画面。”如此形形色色地定义让自由主义作为派别学说最难以明确的存在,而本书的主旨,并不为自由主义赋予又一独特见解,只“在于梳理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涵”。于是从中寻找到的意义价值,我们完全可以提取自己觉得偏颇的,或期待的一点。有了以上理解,我想我可以从李强表达的一个自由主义关注核心说起,就是:“从古代到今天,人们在讨论社会政治问题时,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的本质问题、社会的本质问题、国家的本质问题,以及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人权宣言》阐释足以,它们是个人的自由,是言论、信仰的自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社会、国家由法治管理,便是本质。早在古希腊共和国,雅典民主制便被认为是“第一个开放社会”,自由在那里萌芽,跟随自由成长的,便是法治制度,那时的雅典,率先产生出“法律之下的自由”概念,至此以后,沿古希腊的法治思想,西方文明上升一个高度,也为自由主义的兴起打下坚实基础。能够看出,自由主义基本原则,是可以被法律制约的自由,深一琢磨,其实是一种理性的、有序的自由。但自由主义通常误认为是个人主义,至少个人主义在批评家那里,备受忧虑。批评者指出个人主义太过关注自己私利,太自我,对社会道德不置一词,如此容易造成无政府状态,致使社会混乱。而从本书概括自由主义理论内涵来去看,真正的个人主义抑或自由主义,它就是法治基础之下的,是被约束的自由尽可能的最大化。它着重强调理性,支持理性的自主意志。如同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的:“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也同斯宾诺莎“只有完全听从理智的指导的人才是自由的人”的思想交相辉映。并不是批评言论就是有失公允的言论,因为像所有探讨某个政治主张的问题一样,探讨自由主义主张的言论,其前提依然围绕国家秩序和人民利益。而凡是对国家秩序和人民利益没有裨益或存危害的,都是思想家们争相思考的问题。于是不难发现,任何主义都并非纯粹的私我的,包括自由也存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如果以这种角度看待,自由的意义一方面便有个人之于社会的作用。在书中“自由的价值”一章说道:“自由讨论可以带来科学的昌盛、艺术的繁荣、理论的丰富,并最终导致人类的进步。”个人争取的最大化自由可以发挥最大化的才能,才能保住个性,发挥创造力,不断增加市场新活力。而一个活力十足的国家,需要这些新颖的个性和层出不穷的创造,以不断完善文化的不足与巩固国家的实力,从而让民族有持续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这是当一个人拥有自由继而产出的最直接的贡献。同时,反过来,社会之于个人,则是着力制定保护此类创造力、个人才能和能与不同文化融合的制度,不止可以使人们生活在法律完备的公正环境中,还应有“社会秩序与和谐之实现在于启迪个人的良知,而不在于扼杀个人的个性”这样的制约。但政府权力的有限和其强大,应用到社会群体里,总不会尽善尽美。再和谐的国家,也可能存在某种僵化的政策,导致某种未知或隐性的损失。后记里,作者就这一问题,提到我国极为普遍的教育环境,他较私人化的谈及,说起他女儿个性的可爱与可贵,随后指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保持个性多么艰难”,这直接明确的话语,却是意义深远的。法治之下的自由,自我理性的自由,社会制度的自由,如何平衡?如何让我们“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这仍是我们持续不断地,仍需努力追求和探讨的,更是攸关我们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大可怀着自由主义精神,对更美好的社会生活,保持理性,继续追寻。
  •     放假没事在大哥家待着,听大哥对侄子说:“你该去学习了,你都自由一上午了。”侄子反驳说:“你让我干了一上午家务活,哪得到一点自由啊?”大哥说:“我不是给了你干家务的自由了吗?你怎么会没有一点自由?”侄子竟无言以对。我在一旁听了暗笑,深深为大哥的神逻辑所折服。大哥把学习和自由对立起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且不去说它,“我给了你干家务的自由”这句话倒是更值得玩味。原本应该是“我命令你去做家务”,被大哥包装成了“我给你做家务的自由”,于是就对侄子这样的小孩子产生了良好的欺骗效果。而另一方面,大哥这句话也可以解读为“如果我不给你做家务的自由你就没有做家务的自由”,似乎让侄子做家务反倒是对他的极大恩赐,侄子应该高高兴兴的领情才是。当然侄子是不可能真的领情的,因为自己是不是自由他可能分不清楚,但自己是不是快乐他却是明白的。而为什么不快乐呢?其实就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的“自由”。自由是什么?在我侄子这里,自由就是在这个假期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个自由可能是游戏,可能是学习,当然也可能是去做家务——其实我侄子还是很喜欢做家务的,如果真的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他没准还是做家务。但是,主动做家务和被动做家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感受。主动做家务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必须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要是自己主动的选择。米尔顿·弗里德曼曾举过一个经典例子:一个歹徒拿着刀让你选择要钱还是要命,这表面上也是一个选择,但这其实并不是选择,因为这个选择是强制的,是别人给你的。别人给的选择,就不是真正的选择。别人给的选择不是选择,别人给的自由就更不是自由。自由是天然的,是不需要别人给的。当然,这个天然的自由是有一个范围的,你不能有杀人的自由。就像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而李强教授在他的著作《自由主义》中对这句话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不少人似乎误解了这句名言,以为其含义是教导臣民守法、顺从,这与孟德斯鸠的本意相去何止万里!……孟德斯鸠认为,自由与法律密切联系。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自由只能由法律来保障。法律既约束被统治者,也约束统治者。没有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李强进一步引用了孟德斯鸠的原话证明了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如果你有了杀人的自由,别人也就有了杀你的自由,这样就不可能有一个自由的世界,而会变成了弱肉强食的森林了。因为自由是天然的,所以就不可能给予,但是却能够剥夺。只有在剥夺了之后才能“给”,“将欲予之,必先夺之”。夺了之后再予,就变成了恩赐。就像大哥“给了”侄子做家务的自由,也像一些政府宣称“给了”人民生存的自由、发展的自由。这种宣称无异于无赖。但还有更无赖的,就是夺取了你本有的自由之后,还要强加给你一些你本不想要的东西,然后宣称这是给了你某种“自由”——就像大哥给了侄子做家务的“自由”,而这种例子也不仅限于我大哥这一例,放眼世界,到处都有政府给民众“纳税的自由”、“服兵役的自由”,“劳动的自由”,“搬迁的自由”。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民众不能纳税不能服兵役不能劳动不能搬迁,但是如果是强制的就很让人反感,而再加上“自由”二字就让人恶心了。李强教授在《自由主义》里详尽梳理了自由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其实我觉得这两个概念倒好理解,“积极自由”就是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法无禁止即可为”;而“消极自由”不过就是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法无授权你就不能让我为。要想保证前者,自己的天然自由就不能剥夺;而想保证后者,就不能被强加某种“自由”。不过,退一步讲,对于侄子这样的未成年人来说,家长的规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法律”,所以家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的自由,因为他还没有享受充分自由的能力。大哥可以规定侄子上午必须做家务,但他却不能这样要求我,因为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成年人。这也就涉及到自由的另一个维度——平等。等到侄子有了充分享受自由的能力的时候——亦即他有了自由的时候,他就可以和他父亲平等;反过来,也只有他可以和他父亲平等的时候,他也才有自由。当然,“平等”之后,该有的秩序还是要有,平等不是平均主义,“平等”的意义就是大家享受同样的自由。父亲可以给儿子提意见,但儿子却不能给父亲提意见,这就不是平等,等到儿子可以给父亲提意见了,父子之间就平等了。同样,政府可以训化百姓,百姓不能骂政府,这也不是平等,百姓也就没有自由。其实,单就父子来说,一个好的父亲也要经常听听儿子的想法和意见,不许孩子说话的家长只能是封建家长。能够充分表达意见的孩子才更容易成长。这一点我觉得侄子还不错,至少他可以反驳他的父亲,只不过他的逻辑不够强。同理,一个不许百姓说话的政府也不过就是一个封建政府或变相的封建政府,这样政府下的百姓绝对没有自由,因为言论是一个人天然的能力,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许人说话仅比不许人喝水强那么一点点。李强在书中引述了密尔的话:“整个民族,以及组成民族的每个人,对他们的命运没有任何发言权。关于他们的集体利益他们不运用自己的意志。一切都由并非他们自己意志的意志为他们决定。”李强指出,“这种制度的必然结果是,人民的智力和道德能力受到损害。人民由于没有机会参与公共事务而变得狭隘、自私。”自由是能够充分表达意见,于是“自由”和“民主”也就经常联系在一起,但自由和民主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一点,李强在书中也有专门论述。我曾经和一位旅居海外的朋友进行过一次关于“民主”的辩论,我问她:“如果在一个孤岛上住着十个人,九个身患重病,必须换器官才能康复,而第十个人则是一个健全人,杀死他的话就可以用他的器官救活其他九个人。如果这个时候关于是不是要杀死这个人进行民主投票,结果会如何?”这位朋友无言以对。这其实是功利主义的难题。功利主义的这个难题如果加一个自由主义的前提就不再是问题,因为自由主义会尊重人的天赋权利,而且“它是多数授予少数的权利”(加赛特语),所以它就不会允许打着“民主”的旗号施行多数暴政。因此,自由比民主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只有在保障自由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推行民主。而没有自由保证的民主则是危险的。就像大哥和侄子讲“民主”,最后只能是大哥说了算的。
  •     “自由主义”的名头太大了,它是上了教科书的。即使你对它不甚了解,但是望文生义,看到“自由”和“主义”,你多多少少都会一些想法,不管你理解得是否到位。对于学术界,对于“自由主义”也是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颇有争议。但无论如何,李强先生的这本第三版的《自由主义》,对于读者理解自由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也是有所帮助的。 那“自由主义”到底是什么东西?要说清楚它的确切的含义,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光有西方学者关于它的论著,就已经是汗牛充栋了,更不要说近来越多越多的中文书籍也涉及到这个话题,光是李强先生的这本《自由主义》也已经很有必要出到第三版了。在这本书中,作者梳理了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涵。总的来说,自由主义是西方近现代的产物,所以这本书的重点也放在考察西方近现代的学说上,当然自由主义在西方的历史上由来已久,作者做了必要的历史上的追溯和考察。整本书除去序言和结语,共分为五个章节。前三个章节介绍的实际上是自由主义的历史。如果不从历史的角度来梳理自由主义,很难把自由主义的内涵说清楚。相对于民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概念,自由主义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话题。关于“自由主义”,它既是一种学说、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运动,在一些国家中,它甚至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故而,在一些言及“自由主义”的话题时候,双方可能所指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这需要加以先行辨别的,不然的话,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的是作为一种学说、理论、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在这本的第四章中,作者剖析了自由主义的主要原则。在这本书中,作者归纳了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原则,诸如个人主义、自由、平等、民主、国家学说等。在这本书谈论这些基本原则的时候,作者是将自由主义定位于一种国家学说的,它的核心是一套关于个人、社会、国家关系的理论。在这里,自由主义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待的。在这本书的最后章节中,作者介绍了批评自由主义的学派及其观点。这让读者更为全面的认识自由主义提供了一个批判的视角。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自由主义的入门介绍书。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中规中矩的入门书,不过初版的年代久远且两次修订都没有太多增补,所以也情有可原,只是觉得鉴于这样的情况,就没必要再版多次了,应有不少资料更全更新的书可替代。第四章结论部分还可以。
  •     对自由主义很感兴趣又不甚了解,看这本书厘清了蛮多东西
  •     如果说刘军宁的《保守主义》,是将自由主义等同于保守主义的话,那么李强的《自由主义》就是将各式各样的思潮都放到了自由主义的筐之中。这部书的好处在于一部简明的自由主义简史,坏处是缺乏稳定的自由主义的观念作为线索。文章最后是迈斯特、施米特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从素材角度上,应该是很全面,但是从撰写本身来看,缺乏稳定的理论线索,扣一星。
  •     有些没读懂,但收获依然很大!
  •     不算深刻但是全面又有条理,对政治哲学和西方思想史感兴趣的不要错过。对自由主义相关概念、历史、代表人物和观点以及争议都有不错的概括。最大的感受是各个主义之间绝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联系甚至相互共享一些观点的,所以不要烦恼于自己的思想不与任何主义完全吻合了。
  •     赞美强叔
  •     入门很好,帮助梳理理论框架!
  •     的确如一些朋友所说,李强《自由主义》是这套思潮丛书里写的最好的一本,也是国内关于自由主义目前看到的最好的入门书,特别是“自由主义的历史”部分最值得一读,不仅叙述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准确,而且勾勒历史上诸位自由主义及其相关学者的观点,反驳了什么、进一步阐释了什么,都十分清楚,循此一章可以知道关于自由主义究竟有哪些古今人士的书是必读的,再去深入研究就会轻便许多。此书不足之处,是因为最初写作的时间尚早,对施密特等人批判的批判没有展开,写的轻率粗糙。
  •     对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做了非常好的梳理,书中所涉及到的自由主义的发展简史不仅让读者对自由主义的来龙去脉一览无余,同时伴随其发展规程的演进,向读者渗透自由主义的诸多原则性理念,为后文略显艰深的自由主义原则方面的介绍做了非常好的铺垫,可读性很强。作者在介绍自由主义的同时,把自由主义与其源头思想进行了连贯的介绍和延伸,尽管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全书最后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写得较短,但对各种批评观点介绍得全面而深刻并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回应。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自由主义的综述性的入门级读物
  •     很好的入门读本。
  •     对于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础和发展历史可以有个初步了解
  •     读此书,知政治学之汪洋恣肆
  •     就是吊书袋子嘛,引用,这个说哪个说,无甚趣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