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曼”案件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05
ISBN:SH10102-896
作者:(苏)鲍戈莫洛夫
页数:566页

作者简介

故事发生在卫国战争后期。当时,苏军已反攻到了苏波边境,但在解放了的土地上还潜伏着不少德国特务,经常地进行骚扰、破坏、刺探情报,使这一地区依然处于恐怖和苦难之中。一九四四年夏天,正当苏军最高统帅部准备进行一场重大战役时,在白俄罗斯森林发现了一台呼号为“КАО”的电台在频繁活动,将有关战役准备的许多重要情报用密码拍发给德国间谍机关。为了拔掉这个可能给战役造成严重威胁的钉子,斯大林亲自过问并领导了破案工作。小说以阿廖辛大尉为首的三人搜查小组的侦缉工作为主线,集中描写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大规模反间谍战,同时也展现了苏联西部战线的广阔战争画面,并揭示了庞大的苏联反间谍机器的一些内幕。


 “涅曼”案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苏联的反间谍小说,准确说来是应该算是二战小说,只是表现的不是正面战场,而是苏德间战场特工之间的较量(不是如“红色乐队”类型的间谍)。  一直以来有个印象,苏联的内务部就是镇压管制国内的警察组织,而无视了它还是强大的反间谍机关(当然对付国内时也用间谍这个罪名),事实上以后的克格勃也正是脱胎于此,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间谍机构。  另外一直认为苏联的间谍活动超强,想想著名的佐尔格以及“红色乐队”深入到德国统帅部和总参谋部。还有就是美国的原子弹研制组织中也有着苏联间谍。不过德国人似乎也不差,当然总体上还是欠缺,这与纳粹制度有关。而事实上此书中的德国间谍相当出色,于是苏德双方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说实话苏方还是依靠着人多势强取胜的(1944年的白俄罗斯,苏联已经开始大反攻)。
  •     《涅曼案件》: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悲歌《涅曼案件》创作于1974年。它应该被划入到惊险小说的行列,但它的故事情节,也明显地没有注重于逻辑推演上,甚至可以说它的主体情节是支离破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过是借助于一种惊险小说的框架,来表达着战争年代的方方面面与人物众生相。总体感到,小说里包含着一种愤懑的情绪,从大本营的首脑斯大林在小说里的出现,到基层人物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无奈,再到各个环节上所体现出的勾心斗角的牵扯与争斗,整个小说呈现出的层面,根本不是亮色的,它含着一个个体生命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的无奈情结。这个小说,在1974年出现,也许有着时代特征的影响吧。1、背景:来自斯大林的高压:小说的故事发生地应该在白俄罗斯与立陶宛那个地方,时间属于二战末期。苏军已经攻下了这两块地方的大部分地区,斯大林准备展开一次对德军残余势力的最后攻击,这一个出击方向在小说发生的时候,还是绝密的,斯大林采取了一种声东击西的战术,虚晃一枪,造成一种进攻方向是瞄准乌克兰的假象,而他的真实意图,就是本小说发生的区域。因此,斯大林就必须清除德军的残余势力与间谍在这一块土地上的活动,以防止情报外泄。这也是小说把斯大林拉扯进来的原因,使得小说里反特机构的主要驱动力,直接出自于斯大林之口。但在1974年前后左右的创作环境里,苏联对斯大林的评价虽然有所改变,但总体上,仍然不高。整个小说看下来,作者对斯大林颇有微词。小说中刻划的斯大林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形象,而他也有意地在下属面前制造了这种令人胆战的形象。小说中,在斯大林高高在上的大本营里,他根本没有考虑到前线的那种犬牙交错的复杂环境,在他看来,只要他作出决断,前线部队就能够立刻执行到位,一旦前线没有达到要求,便认为是前方将士有问题。在小说里,我们看到,斯大林又采取了他惯常的领导方法,往前方派去直接秉承他的意图的战将——就是那位军事委员会的政委。他到前方去,一下子打乱了前方反特人员的已有部署,要求立刻展开大面积的搜索行动,以便让反特工作在瞬间见到成效。这就和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我们也来了一位钦差大臣,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堵塞的铁轨畅通,其实这两个事件一样都是很容易理解的,这些由大本营派出的领导人,他传导出的是最高领袖的迫不及待的心情,而他又不了解到前方的胶着的严峻形势,所以,他一到前线,就采取的是快刀斩乱麻、不问青红皂白、立竿见影见成效的处置手法。这样的压力,加诸在前方按部就班的基层工作人员身上,是一种何等可怕的重负。这种压力,直接导致了前台左冲右突的反特人员的行动曲线。2、前景:重压下的小人物。小说中的反特小组有三个人物,组长阿廖辛,老侦察人员塔曼采夫,还有一个年轻的安得烈,直接领导他们的是波里亚可夫,再上面是方面军的局长叶果曼夫。这一条系统的人,基本是在前线进行反特运作的,思想上比较接近,他们都赞同小分队到前线进行调查搜索,而他们经过几天的跟踪追查,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德国特务的信息,基本上已经可以进行收网,胜利在望了。但是,来自斯大林的压力,直接传导到这支反特小组,要求他们要更快地抓到特务,这就打乱了他们的正在进行着的行动。明明他们已经预测到可以找到敌人的出现地点了,但是上级的命令连这一天都不能等待,非要展开全面的搜索。于是眼看着小分队可以在预定的地点,进行守株待兔的抓捕行动了,但是上级的一纸命令,为了防止与大规模搜索发生冲突,让他们撤出行动。这意味着他们原计划的抓捕将前功尽弃,而实际上德国特务已经开始进入他们的罗网了,面对让他们撤退的命令,组长阿廖辛还是让行动按着他们的计划进行下去。于是就展开了最后的一场与德军间谍的面对面的交锋。这也是作者所要表述的主题所在。作者在小说里显然想要表达的是,只要上面给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抓捕德国特务,那么,具体的执行措施,应该是由冲在前线的执行者决定。但是,现在出现的情况是,不但是目标是上面定的,连具体的执行计划也是上面定的,那么,下面基层就没有什么机动的灵活性了。实际上,小分队只能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其局促与尴尬是可想而知的。在小说里,我们看到作者描写到在进行最后一次抓捕德军间谍的行动时,临时在森林里的一个木棚中设立了指挥部。斯大林的钦差大臣——来自军事委员会的政委都来到了前线,各层各级的部队、反特机构的人员,肯定也要蹲点到第一线,工棚里人满为患,济济一堂,一位老态龙钟的将军,不堪小棚子里的空气污浊,发起哮喘病来,这一幕情景在小说里作了荒诞而深刻的揭示,其意图显然是想说明的是,由上面越俎代庖的行动,不仅导致了前线指挥机构的臃肿及执行系统的失灵,无形中加大了前线的负担,同时,根本也无益于前线的实际执行效果。联想到小说写作的时代1974年,当时的苏联小说比较热衷于表现官僚主义的种种弊端,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也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影响,在这一部表现军事反特斗争的小说中,作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个精巧的环环相扣的探案情节设置上,而是通过一个似乎零打敲碎的情节,来折射出执行机构本身的弊端。如果我们联想一下,是不是作者借助于一起案件的侦破,来反映出,由上下一竿到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呢?毕竟,这部小说的写作之后的十五六年,苏联便宣告解体,作者的动机显然不是来制造一个扑朔迷离的惊险情节,而是意图对苏联的现实体制进行一次力所能及的解读。作者解读出了这种自上而下的一统贯的体制,严重地束缚了基层的活力,令小人物在这种强大的左右人的力量面前,左支右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发出悲歌般的呻吟。因此,在前台上执行命令的小分队的三个人物,他们并没有像斯大林时代的人物一样,洋溢着一片光明的普照,而是每一个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与人生痛苦。小分队的组长阿廖辛,虽然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前线出生入死,但是,他家里却后院起火。他收到后方的来信,得知在战前他参与研制的一批优良的种子,却被不学无术的当地领导人当成粮食给搬走了,意味着他们付出的科研的辛苦付之白流了。而更为可怕的是,他在前线消灭德国人,但在后方,家庭却受到当地领导人的刁难,家里没有越冬的供暖材料,女儿为此患了关节炎等病症。女儿的痛苦撕扯着一个全身心为国效劳的战士的心。这比岳飞“寄寓寒星荃不察”的命运还要让人扼腕。塔曼采夫算是一个老侦察兵,但是他看到了其它部门对他的掣肘,办事的艰难,层层级级的请示,于是,他不得不剑走偏锋,在调查一个军官的真相的时候,都不得拉大旗扯虎皮,假借上方宝剑,绕过官僚主义的泥淖。因此,他不得不把他的不满付诸于口头,来发泄他在基层办事艰难的不满。特别是他对与他配合的人员素质上的差距,尤其反应强烈,而那些人对他的行为还不理解,都使他的工作困难重重。另一个年轻组员的安得烈,他的情感同样纠结于对家乡的孤身一人的母亲的身上,这些出生入死的士兵,他们的内心情感,都有一块刺痛着他们的内心的软肋。所以,这些侦察人员,一方面受到来自于莫斯科大本营的层层高压,一方面又受到家乡的亲情方面的困扰,使得他们处于一种危机重重、如履薄冰的工作境遇下。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螺丝壳生存情境的设置,来表现他们的敬业与执着,在一种悲凉的调子中,写出一种他们的职业性的崇高来。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总体特征,就是不再是奏响高八度的英雄凯歌,而是将人物置于平常人的生活情境下,写出普通人的心理感受,再在此基础上,表现他们的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设置,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也可以看到一脉相承的程式。3、情节:在某个链条上出现断裂《涅曼案件》与前一阵子阅读的《易北河畔的密窟》呈现出一种相反的情节结构,也可以说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间谍与反特作品的类型:即一是潜伏,二是反潜伏。《涅曼案件》属于反潜伏类,德国间谍,潜入苏联,从事破坏活动,反间机构要根据蛛丝马迹,抓捕间谍。《易北河畔的密窟》则完全换了一个位置,是苏军作为潜伏对象,潜入德国,如何逃脱德反谍机构的追捕。作为反潜伏的类型,它表现的反特机关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从纷繁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线索。于是,我们在《涅曼案件》中,看到苏联的反特机关,也一度时期,被引入了歧途。其中有两个苏联的军官,非法到当地采购军用物资,一度走入了反特机关的视线,也耽误了很多的人力与时间。后来,一个村民的举报,把一个名叫巴甫洛夫斯基的人,扯到案件中来,举报者认为此人在德国工作过,其父亲还关在牢里,有重大嫌疑。后来,三人反特小分队,便重点监视了这个嫌疑者,但好像并没有确认他与特务有关系。这里的情节不是看得太明白。但是,小说却通过这一个情节,发现了人性的复杂。举报巴甫洛夫斯基的是一个驼背人,而他的妻子,也就是巴甫洛夫斯基的情人竟然是姐妹。这个驼背人很像一个流氓无产者,对有产者怀着刻骨的仇恨,在当地居民不愿与反特机构联络与沟通的时候,只有他举报了巴甫洛夫斯基可能是特务分子,从而占用了反特机构的大量人力。而这个举报者,并不讨人喜欢,因为他似乎有一种类似于我们中国流氓无产者吃大户的习惯,把那些逃亡的富裕阶层的物品与东西,顺手牵羊地拿到自己家来,而且待人也相当刻薄,反而是他的妻子偷偷地照料着巴甫洛夫斯基的情人及孩子。可以说,热心地为苏军反特机构服务的人,并不是一个道德上完善的人,反而是一个出于私欲与贪欲而没有准则的恶人。巴甫洛夫斯基最后在追捕的时候,饮弹自尽,这一条线索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在撇开这些云山雾罩的无用线索之后,小说里的三人侦察分队从劫持的卡车判断,特务的发报机埋藏在某一处,在特务没有电池的情况下,必然要回到这电台埋藏的地点,向德方求援,因此,这是一个可以抓捕德国间谍的最佳时机。小说基本上是按照这样的推理,来确定最后的抓捕的方位的。但这个情节,总让人感到太简单了。为什么要在森林里的固定地点,等待间谍的出现呢?在这一路上,可以有很多机会,都可以进行对德国间谍的检查与追捕。现在小说把最后的一次冲突,安排在森林里,固然强化了戏剧冲突,构思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尾,但是,前面并没有什么逻辑性的前因,能够推导出后面的德国间谍必然出现在森林中的结果。仅仅认为德国间谍没有电池了,所以,必然会在确定的日期内使用电台,这种判断,并非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判断,因此,最终的德军间谍如期出现在埋伏圈里,也不是一种必然的可能。这与《易北河畔的密窟》中,始终有一个明确的“密窟”的地点在诱惑着各色人等围绕它们进行旋转,是不同的。因为《涅曼案件》里,特务仅仅是一种放羊式的搜集情报,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他们的出现在规定的地点,只不过是一种想当然的推测,可以说,《涅曼案件》里没有一个中心地点、中心事件,特务们的目标是多头并举的,;连“涅曼案件”的这个名称,小说里也借斯大林之口,进行了责问,因为整个案件与“涅曼河”并没有联系。小说的情节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链条断裂?我觉得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关。作者曾经从事过反特工作,而正如特工人员众口一词所说的那样,反特工作其实缺少巧合,也缺少惊险,一切都是乏味的。在正常的情况下,作者所经识到的反特工作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在某地搜索,发现嫌疑人,然后一举破获,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并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作者要把这样平凡的素材,编织成故事,就必须为情节安置成推理式的因果关系,但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也没有全部放在一部通俗的惊险小说的故事的编排上,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意图,显然是通过一起案件,折射出社会与机构中的众生相,所以,这大概是导致了《涅曼案件》故事情节相对而言较为薄弱的原因吧。有意思的是,作者显然掌握了许多谍战的故事,这些素材是在小说中通过闪回的方式呈现的,而这样故事,却让人大发感慨。比如小说里提到,有一次在一个检查站里出现了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孩子,看上去是一个和睦的家庭,但后来这个四五岁的小孩却被控制着不让讲话,暴露了夫妇的间谍身份,原来是德国间谍收养了一个俄罗斯小孩,化妆成一家,准备混入境内。夫妇间谍被打死后,那个小孩已经对他的养父母产生了依恋,哭闹了很久。这个故事颇令人伤感。而另一个故事是说一个疯女人在车站活动,大家都不以为然,后来有一天发现这个疯女人用小镜子来看后面有没有人跟踪,暴露了她的间谍身份。这个颇使人想到日本著名的丑女冒充特务混入新四军的情节。这些故事,作者装的太多了,忍不住在小说中就作为背景资料给交待出来了。4、社会:黯淡的真实社会扫描《涅曼案件》里的社会,可以说从两个方面呈现出来的,一方面是当地老百姓对苏联军队的反感态度。特工机关来到村庄,村里的人没有人愿意提供情报,对他们极为疏远,可见,苏军在立陶宛与白俄罗斯这块结合部并没有很好的人缘,看出当地人对他们的排挤与冷视。另一个社会,就是各个兵种之间的对立情节。这里并没有之前苏联小说里的那种铁板一块、团结互助的乐观场面。从反特机关来说,对没有经过训练的地方人员,感到毫无专业知识,完全是一群傻帽。如塔曼采夫就对配合他的人员感到极不趁手,充满了对他们的藐视。而同样,其它部队也对反特机构人员的自命不凡与神秘兮兮表示了强烈反感,最后直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就是警备司令部的那个助手在协同反特小组时,所产生的离心倾向,并导致了戏剧化的结局出现。此助手在道德品德上也是一个不错的人,在战争中,他冲锋在前,主动要求放弃在歌舞团相对安全的机会,执意要上前线,但是,现在他在反特机构人员的眼里,他像是一只花瓶,根本不是一个浴血奋战的苏军战士,他受到特工人员的轻蔑,导致了他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当他看到冒充苏联军官的真正的德国间谍,在反特人员吆五喝六的审查之中显出窘态的时候,他荒唐地将立场移到了德间谍的一边,故意挡住了设伏者与检查者之间必须畅通的射击线,破坏了苏军伏击者的行动速度。这一情节,实际上象征意义要高于实际意义。它象征着不同兵种与团队之间的隔阂,导致了他们不但没有共同地推进一个目标的实现,反而在相互拆台,破坏着任务的完成。作者在这里写了一个非常具有严肃意义的荒唐,就是一个社会内部不同势力之间的对立,会导致胳膊往外拐,最终使社会分崩离析,将应该一致对外的力量消弥于无形。个人感到,作者也在这里努力反思着当年苏联社会可能存在的一种问题所在,而正是这种社会的内力之间的相互牵扯与掣肘,导致了社会四分五裂的可怕的后果。作家总是敏感的,即使在写历史小说的时候,他也会把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融入到它的笔下,使得笔下的过去的历史,成为当下现实生活的映射,这可能是《涅曼案件》中的象征寓义要比它的情节构织来得更让人反思与回味的原因吧。另外,在小说里,我们还看到了苏联小说习惯性的对忧郁的描写。如安得烈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军人在森林中搜索时,对周边景物的无所不在的反思,都超越了纯粹惊险小说追求情节曲折的套路,反映出强烈的思辨性的苏联文学特质。不过,从总体上来说,对该小说的喜欢度不是太高。因为觉得它缺少更多的对人性与严峻的尖锐而深刻的刻划。故事情节也有一点徒有其表的感觉。从小说里可以看到苏联文学走过的一个误区。当年反斯大林时,不少作家,都夸大苏联在开始时的失败,说苏军惊慌失措,节节败退,弥漫着一股悲观的调子,从而让欧美钻了空子,到处通过文艺与电影作品,宣传盟军在北非战役中的丰功伟绩,最后苏联人才发现了尴尬,明明是苏联撑住了二战的半壁江山,但现在让盟军顺手牵羊得了好去。之后,苏联作家,都回过头来,歌颂苏军的勇敢了。这不能不说是苏联文化界的一次失策,把政治斗争,拉扯到正义的事业中去,最后的后果,导致是玉石俱焚,不能不引以为戒。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这里居然有,岁数比我大的书,剧情都忘了,只知道一段审问间谍的对话很经典。
  •     小说情节紧凑,结构严谨,艺术手法别开生面。由于作者把推理手法与心理描写相结合,再采用文献资料加以艺术编织,深入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他们栩栩如生的性格特征,突出了事件和人物的具体历史特点,从而给人以非常真实的感觉。
  •     2006年夏,CCTV6看了电影《44年8月》,当时是被那段《斯拉夫女人的告别》,但原著虽下载但一直没看。以电文、书面命令、调拨单等传票凭证形式在情节中作为起承转合,作为侦探惊悚小说而言,可谓硬核了。随手翻阅便能瞬间倒转六十年,回到史诗般的第五次打击中去。 20140318 23:52 好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