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研究论集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ISBN:9787562230694
作者:刘固盛,刘玲娣
页数:236页

章节摘录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生于西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卒于东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年)。祖父葛系为吴大鸿胪,父葛悌初亦仕于吴,后为晋邵陵太守。葛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广览众书,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导养之术。从祖父葛玄,吴时学道,号为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葛洪先就隐学,后又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鲍玄亦为神仙家,据说能“逆占将来”。葛洪传玄业,并兼综医术。晋太安中,石冰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葛洪又随吴兴太守顾秘参与军事,为将兵都尉,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迁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后又入罗浮山,炼丹终生。葛洪既是一位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又是一位宣扬神仙道教的宗教家,在他身上牧师与刽子手的两项职能是兼而有之的。葛洪更是道教的理论家,著有《抱朴子》、《神仙传》、《隐逸传》等书,为宣传长生不死的神仙学提供了一套理论根据,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两晋时期是佛、道两教勃兴的时期。虽说佛教自东汉明帝时已传人中国,道教亦在东汉末产生,但是到了三国时期两教并未得到显著的发展。“汉魏法(指佛法)微”(《弘明集后序》),当时佛教未能兴盛,道教则更遭到了官方的禁止。然而两教却能在“晋代始盛”,这是为什么?这只能用两晋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的本身来说明。  两晋社会是腐朽的门阀士族统治的社会。晋朝一开始就是依靠着门阀士族的支持,以虚伪、欺诈、杀戮的卑劣行径,篡夺了曹魏政权而建立起来的。所以,门阀士族的腐朽性在晋代也就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他们贪得无厌,荒淫无耻,残酷压榨人民。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股研究道家道教文化的热潮,至今仍可以说方兴未艾。这股研究热潮的兴起,一方面是有一批海内外学者(如王明、汤一介、陈鼓应、卿希泰等许多学者)的推动,另一方面又是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发展一致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是否三足鼎立,似乎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除了佛教是“外来”的,儒、道二家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究竟谁的资格最老,也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不过,儒、佛、道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则是毫无争议的。和儒、佛二家相比,道家以“道”为主要特点,名实相符,一目了然。但是,“道”字原本并非道家之“专利”,周秦诸子“道论”之作很多,汉以后的儒者讲 “道统 ”、“原道”,也使用这个“道”字。到了宋代,从周敦颐、二程至朱熹 一批被称为理学家的大儒,他们以儒家为主,兼容佛、道二家思想的某 些内容,再一次改造儒学,被认为是继承道统之学。不过,儒家所论之道,其要旨在于重礼、乐、《诗》、《书》,实行王道之治,“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无论是目的或方法,都与道家、道教之“道”不同。至于佛教之用“道”,相对要简单些,“道”字在佛经中难得找到一个较确切的对应词,早在唐代译“道”为“菩提”抑或“末迦”就是争论过的问题,这里我们无法深究。从历史事实看,佛教在初传中土之时,曾借用过道家之“ 道”是可以肯定的,当时人们讲佛教,常常使用“佛道”、“释道”这样 的词。宗密在《盂兰盆经疏下》中说:“佛教初传北方,呼僧为道士。”两晋南北朝时期,僧人被称为“道人”、“道士”的很多,佛教诵经礼拜之所乃至佛寺也被称为“道场”,甚至“道具”一词,开始也是指佛家用的器物。这种情况,是一种表象的情况,理应与当时道教已产生并流行有关。一开始,人们祭祀黄老、浮图难分,而外来的佛教又特别需要努力与中土民情相结合。从魏晋到隋唐,道教日益成长,佛教越来越站稳脚跟,佛道之争愈演愈烈,围绕着“道”的争论也是很多的:一方面佛教不时诘难道教的“道” ,另一方面有时又援用道教的“道”论,例如唐初因傅奕上言“废佛法事” ,法琳奉命“陈对”,就曾用过“至道绝言”,且引老庄之言,但其目的却是“演涅架”,“说般若”,还用“历史”证明关令尹之后“事佛不事道” 。再者,佛教中“道”字的用法与含义多与道教不同,有时候“道”是菩提或涅榘的代名词;有时候“道”与“法”、“义理”、“因果”相联,如此之类例子颇多,不必详列。从上述情况看,佛教的“道”字,主要只是名词的借用以及相近梵言的意译,没有道家道教那样的深刻意义。  对于道家、道教来说,这个“道”字就有根本的、全面的、深刻的意义了。道家、道教离不开“道”,名实一致,“道”也在道家、道教思想文化中得到充分地发展,由此而形成中国所特有的“道学”。  关于道家与道教,大家都习惯用了,也不必时时刻刻去定义它们。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很难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和许多学者一样,一直使用“道家道教文化”这样的词语,而对“道学”一词持谨慎态度。但是近年来,有些学者正式打出了“道学”的旗帜,出版了《道学研究》专刊,不止一次地召开了道学研讨会。我在一次会上谈到了“道学”这个提法问题。过去之所以避免提“道学”,是因为关于“道学”的提法和理解,存在一些歧义,例如《宋史》的道学类传实际是大儒传,儒道难分怕引起误会;又如过去在生活中,“道学先生”似乎是一个贬义词,形容有些迂腐习气,《红楼梦》中的袭人就被晴雯说成是“越发道学了,独自个在屋里面壁呢! ”(第64回)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和今后,人们不会再去清这些老账了。公开倡导作为道家道教文化的道学,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从历史上看,称道家之学为“道学”,也是渊源有自的,《隋书·经籍志》在子部记《老子》、《庄子》等道家著作之后写道:“自黄帝以下,圣哲之士所言道者,传之其人,世无师说。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这是唐初人的记述,是当时人的一种对道家的看法,也是汉以后学者们看法的总结和发展,是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我们从以上引文的前后叙述看更为清楚,关于道和道家的说明,既有黄老之言道的基本观点,也有儒家学者对道家的评判,这里就不详说了。但是,从以上引文及其所述对象看,凡是述老庄的,“言黄老”的,可以总称之为“道学”。从《隋志》记载看,除《老》、《庄》之外,包括《鬻子》、《抱朴子内篇》乃至《夷夏论》、《简文谈疏》、《广成子》等一些后起的道家著作,正所谓“道学众矣”。《隋书·经籍志》似乎未明确把“道经符榘”列入“道学”,但并不能影响我们今日把道教文化(以各种“道经”为重要内容的文化)列入“道学”范围,如果要找点根据,葛洪时代人们已经把道教法术称为“道学”,其《神仙传·李仲甫》记载,李仲甫“少学道于王君” ,“兼行遁甲,能步诀隐形”,有张生用匕首对他“左右刺斫”,“仲甫已在床上,笑曰:‘天下乃有汝辈愚人,道学未得,而欲杀之,我宁得杀耶? ”’此所谓“道学”,显然指的是“法术”、“道术”。则道教之各种法术,亦可称之为“道学”。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无论道家道教文化或者道学研究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的当有: 首先,关于

书籍目录

论葛洪
葛洪年谱
读《抱朴子》
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
《抱朴子外篇校笺》前言
从葛洪论儒道关系看神仙道教理论特点
葛洪道教思想研究
葛洪神仙道教思想与黄老学的关系
徜徉在人世与出世之间——葛洪儒道兼综思想剖析
葛洪的哲学思想概说——《抱朴子内篇》中的道教哲学研究之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葛洪的文学观
《抱朴子》音乐文化思想探微
《抱朴子》的科学思想管窥
论葛洪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近二十年来葛洪研究综述
附录:20世纪以来葛洪研究主要论著目录

作者简介

《葛洪研究论集》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书系中的一本——葛洪研究论集,内容包括:葛洪道教思想研究、葛洪的哲学思想概说、葛洪及其人生哲学、葛洪的文学观、论葛洪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等内容。

图书封面


 葛洪研究论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