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全四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78
ISBN:SH11017-430
作者:(美)威廉·曼彻斯特

作者简介

商务78年版,当时属于内部发行的出版物。
其余参见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05492/和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16715/的重版介绍


 光荣与梦想(全四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说实话这书比较催眠,怀着对前辈们无比的敬仰去看,可是过于细微的情节搞得人实在提不起热情。豆瓣评分9.3,我想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情怀。1978年百废待兴,青年人渴望探索世界,了解大洋彼岸那个强大的帝国主义根据地,自由的乐土究竟是怎样一副情景。这书迎合了官方对资本主义水深火热的定性,青年人对新事物的渴求,以及虽然开放但略显沉寂的中国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从光荣到梦想,是不分国界的。果其不然,又一个三十年后的今天,日益强大的中国逐步走向世界,“中国梦”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当年捧着书卷在蚊帐中伴着青灯读书的年青人们,如今已成为社会各界的脊梁。梦想,让生活可以忍受,而光荣,永远是属于有梦想的人。三十年风雨变迁,当年的新生事物现如今看也成为明日黄花。看不下去也就不去再去酌字酌句底研究那个已泛黄纸张中的美国梦了。明天会更好,加油。
  •     这是一本历史书吗?可能是吧~他真实的记录着这一段时间美国的方方面面的很多内容,但是对于以为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书又是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充斥着很多理论的历史书不同,这一本书,只是记录,只是记录。当然其中不免有作者的很多个人感情色彩的东西在里面。但是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历史书有着极大不同的。愿意可能就在于我们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记者吧,我想说这本书作为新闻系的教材也是很不错的,他的视野是如此的宽广,这是每一位困在专业路线中的历史学家无法做到的,他在小得让人感觉有些繁琐的事情上和大得足以影响现在的我们的大背景之间的转换是如此的自如,这是令人惊叹的,也是新闻系学生可以学习的,这样一种转换在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中实在是很难找到了!我在向人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往往会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我希望从这里面找到我们社会发展的一种导向。是的,我现在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美国的这段时期和我们现在处于的社会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愿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点启发吧~对于我们的历史学家和我们的新闻从业者
  •     旅途上一直有看书的习惯,因为不受干扰、心态平和,所以总觉得对于所看的书来说,能够被如此这般集中专注的阅读,不能不说是一幸事。今年暑假回家的车上,挑选的是《光荣与梦想》的一二部,这次,最应该感觉到幸运的绝对是我本人。《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是美国记者兼作家威廉?曼彻斯特初版于1973年的著作。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看到一个电视读书栏目介绍说此书最近被重新校译出版,特别想一睹这套影响了一代人的名著,可是看到书店码放的一套五本精装16开本大部头二百大洋的价码,踌躇再三还是放下了。于是来到厦大第一次进入图书馆主页,搜索的便是这五个大字。不巧新版本可能比较抢手,几次的搜寻都未能如愿。直到放假之前,躲到有空调的曾厝垵图书馆避暑,竟然让我翻到这1978年由当时的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问题研究室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出版、所谓供内部参考用的最老版本。书虽老旧退色竟还整洁,纸张虽发黄发霉可还干净!回家的道路有些曲折,需要先坐厦门到南京的火车,然后再从南京转车,所以不得不精简行李,仅有的一个背包,除了必需品只能挤进两本去。那么就这样上路吧。这套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四十年间的美国历史。全书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应运而起》从1932年在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写起,包括整个“新政”时期,一直写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部《牺牲与变化》从1941年珍珠港事变一直写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本书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根据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写成。应该说,举凡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历届政府中统治集团的内讧和两党的勾心斗角,经济危机引起的严重社会动乱,以及工人、农场主、退伍军人和黑人的群众斗争等等,都写的绘声绘色。1、罗斯福罗斯福本人正是集美国的“光荣与梦想”于一身的卓绝人物。在大萧条力挽狂澜之后,罗斯福深谙全面的,全球的战略,这使他成为“最伟大的战时总统之一。”从外表看,他确不像一个军事天才。他每次访问军队,老是穿着他的绒布衬衫,戴着旧帽子,还有那漫不经心地打起来的蝴蝶领结。看上去,他倒更像一个衣着随便、精神饱满的老爷爷,要去度周末钓鳟鱼的样子。但话得说回来,他所率领的军队,本来也是很随便的。美国不是欧洲国家,它和欧洲国家不同,而这个国家最好的代表,就是这个住在白宫的美国人了。戴维?利连撒尔律师可以这么写罗斯福的“脸孔是世界上最英俊的战斗的脸孔”,艾森豪威尔将军可能对总统熟知地形、掌握和记得一个乡野的所有特点的天赋感到五体投地;然而,对于美国士兵和水兵来说,他的最大的天赋还是他对人热情关怀,以一个卷起袖子实干的美国的卷起袖子实干的总统的面貌出现于世界舞台之上。乔纳森?丹尼尔斯写道:“在他那个时代里,没有谁能像他那样,在美国人惊惧之时,能唤起美国人的内在信心。由于他深信美国人的自尊感,所以他要求或者期望美国人拿出勇气来的时候从来是没有什么顾虑的。”最能说明罗斯福的风格,说明他体贴民情的是,有一次他视察夏威夷陆军医院。他到夏威夷本来是要跟海陆空高级将领谈话,制定计划,发动巨大攻势,迫使日本屈膝投降。但在他离开夏威夷之前,他要人用轮车推着他穿过病房,去看看那些被截除上肢或下肢的伤员。他向他们微笑,挥手致意。他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是他的出现就代替了他要说的一切的话。坐在这轮车上的是一个两腿早已完全瘫痪的人。他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他也有过这种心情。然而他克服了过来,当上了总统,他们没有理由感到灰心丧气,以为不再能实现战前所抱的理想。2、美国人的形象前线的小伙子们以美国的民主军队自豪,正如他们以美国的工程兵和海军工程队自豪一样,前者能够在一夜之间搭成活动便桥,后者曾在英国工程兵声称无法办到之后,将阿森松岛的群山推平,建了一英里长的长型机场。尽管这样,他们很少吹嘘本国,甚至在自己人中间也没有这样。他们采取了一种坚强的、满不在乎的姿态,把该熬的都熬过去了。想家的、厌倦的、滑稽可笑的、冲锋陷阵的普通士兵,在钢盔里洗袜子,抱怨吃得不好,向阿拉伯女郎吹口哨,或者说,见到什么女郎都吹口哨。他们硬着头皮把世界上这件最讨厌的勾当勉强熬过去,不失幽默、尊严和勇气。美国能派出一支一千二百万人的军队,同时和两个可怕的帝国作战,又能建立一支比敌人和盟国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大的海军,与此同时,民用开支又比1939年增加百分之二十。“这次战争开始以来,生活水平还能提高的,只有我们这个国家。整个欧洲都已弄得精疲力竭,而我们却没有。”这样一个国家确实是使人感到有些不解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伤亡,相对来说,比之其他任何国家要轻,但是总统在1944年海军节却可以这样说,1943年美国武装部队曾经在敌人的滩头阵地前参加过二十七次登陆战,而且“这二十七次登陆战每次都取得巨大胜利。”3、观复第一二部描写的正是美国逐步展现出盛事荣光并汇集全世界梦想的上升时期。全书结尾处,作者流露出对美国盛事荣光的怀念和对梦想消失的无限感慨,并为看不到美国今后的出路何在而感到彷徨,这里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几个:1)对此,在国内初版时,商务印书馆的评论是:“这些话半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歌,半是开历史倒车的反动幻想。实际上今天仍然是美苏两霸在争夺世界霸权,美帝也极想重圆逝去的春梦。”果然,13年后苏联解体,美国却迎来了新经济的澎湃浪潮,重新主导世界。2)作者最后写道:“在干预了国外冲突三分之一世纪之后,美国人民再次转而内向,他们要在与世隔绝中寻求安危,在孤立中寻求复兴。”那么,从91年苏联解体,到二十一世纪多极兴起,美国人民又从干预冲突“再次转而内向”的日子是不是也会如期到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不同的方法看历史。很不错。
  •     关于从一战到七十年代的美国历史,规模宏大又细致入微。
  •     很佩服作者那么多细琐的时间可以串联的这么完美
  •     洋洋近两千页,展现了美国四十年的画卷。光荣与梦想,在于勇于面对自己,并且直面未来的勇气。 美国是个伟大的国度。
  •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吃饭时也看等车时也看上厕所时也看。书的前三部写的太好看了,那时的美国纯洁坚韧勇敢,意气风发,感动得我落泪几次。二战结束后的美国忽然变得疲软起来。对战后的美国印象最深刻人物却是的史蒂文森。他说“我们像是在黑暗中被绊倒的小孩子。想哭却不能哭因为自己太大了,想笑又不能笑,因为那太疼了。”他在说在野的民主党,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想起自己的处境,心酸得不能自己。
  •     一年
  •     伟大的记录。我们的几十年还如沙尘暴一般,可见度几乎为零
  •     看这本书是上学期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了
  •     出国前曾经细读励志来着,比读林达啥的靠谱多了。
  •     从胡佛到尼克松……
  •     大一的阅读作业,却半途而废。 现在,我想要认真再读一遍
  •     我觉得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读完
  •     太阳底下无新事,当然,指的是人的思维、情绪与作为。
  •     后来国内很多描写富兰克林.罗斯福到尼克松期间的书籍都大段大段抄袭此书
  •     其实难副
  •     即使现在才读到,依然会不时感动于书中历史的激荡吊诡、事件的扣人心弦、人物的鲜活丰满和作者笔调的生动细腻风趣泼辣摇曳多姿。让人不禁再次感念董乐山诸前辈的传神译笔。我是先读完了他译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觉得意犹未尽,又从书柜翻出这套发黄的四卷本。之后么,想读沈志华的苏联史。其实我们上世纪的历史的复杂惊险何尝逊色于德美苏联?期待在唐德刚先生故后,我们也能有像两位威廉这样兼具识力与笔力的历史学者把历史风云收聚笔底,付诸后代观览、嗟叹、沉思。当然,前提是能够出版
  •     我恨历史。
  •     谈了这么多天了咱们不谈文学了。这版本的美国史其实是我当年研究全球史的时候看过的最好的一本,虽然中信出了新版卖的死贵死贵,但是还是推荐。不过,请认准商务印书馆,我是中信一生黑。
  •     只读了一册,过于浩大,无法评价。
  •     我是多幸运。
  •     感慨良多
  •     很好也说不上吧,一个美国人写的赞扬美国的书。不一定真实,但很希望中国人也可以写一本赞美自己国家却看不出做作感的书。
  •     “读完卷一卷二,把后两卷交给2016吧” “漂亮的串烧,嬉笑怒骂皆文章”
  •     my dream book。 我一定要找到这一版的后两册。
  •     读完第一册,第二册
  •     N年前蹲在新华书店某角落废寝忘餐拜读,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光荣与梦想》美国二十世纪20年代~70年代断代史,至今膜拜天纵之才罗斯福。扫描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4903918.html
  •     1900页的美国往事。
  •     我们现在就站在1931年的华盛顿大街上;天知道明年会不会有一位罗斯福。居然能在1978年的中国出版。
  •     没认真读完 扫完了
  •     谁来书写中国的当代编年史?
  •     通过kindle短短断续读完了,耗时大半年。值得一读。
  •     绝版图书
  •     煌煌一部四十年社会变迁史,纪实式开局,抒情法结束!以眼写史,身临其境;以手写史,妙笔生花;以脑写史,慎思明辨;以心写史,鞭辟入里!美利坚珍贵史料,合众国伟大史公!
  •     稍嫌繁冗
  •     对我影响最大的著作。
  •     一个鲜活的具体的美国
  •     神书!
  •     看的是這個版本: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14954/(中信15年4月版,4冊)
  •     读了才知道原来米国也曾经那么潦倒过。书中提到很多坚持正义和良知的人,这些人一点点推动美国走向正确的方向。不知道是否虚构,每个国家都需要这种品行卓越的智者,但现实中却多的是连“一厘米的主权”都不愿坚持的废物。
  •     能多一个不想读下去的选项么@豆瓣
  •     读了十几遍 丢了好几页 真该好好存着
  •     冷眼實錄,秉筆直書。一個高尚傳媒人的新聞素養。
  •     伟大的记者和他伟大的作品。幽默的文笔和细致入微的描写铸就了这部1932-1972的美国社会百科全书。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这几册黄皮书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以至于若干年后入选“30年30本书”。
  •     一口气读完,信息量忒大,好像赶火车...
  •     :无
  •     光荣,梦想,以及两者的反面
  •     第一册讽刺最好 黄仁宇也学到了这种大概是过去将来完成时
  •     一部20世纪美国成长的史诗
  •     我是多么地迷恋老书啊——特指上世纪改革开放刚开始后在全国性的读书热潮中出版的书,那么多精品。
  •     一个暑假的神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