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世界名城的文明多元化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1
ISBN:9787564141226
作者:王鑫磊
页数:23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元初,扬州置大都督府,后改扬州路总管府。当时局势不定,作为南北中枢的扬州,十分形胜。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往往在扬州和杭州之间摇摆,当治扬州时,则杭州建浙西道宣慰司;治杭州时,则置淮东道宣慰司于扬州。扬州此时还常常作为行御史台和行枢密院,以及江淮盐运使司的驻地,地位非常重要。这段时间的扬州,又出现了短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好景不长,自从至元二十八年(1291)罢江淮漕运司,改行海运,扬州遂渐趋衰弱。几乎同时,江淮行省改为河南江北行省,移治汴梁,扬州遂只为宣慰司驻地,此后数十年问不复为省会,地位一落千丈。至正十二年(1352),立淮南江北行省;三年后,又立淮南行枢密院,均治扬州,不过已是末世的回光返照了。 元代虽然也新修了京杭大运河,将东部平原地带的五大水系联系起来,但由于中间的山东和苏北一带断流,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所以终元一代,海运一直占据主流,而且扬州传统经济的支柱——运河,经过南宋一百多年的荒废,此时也很衰败。因此,综观之,元代扬州虽然号称“依旧淮南第一州”“东南重镇是扬州”,但只是就淮南这个区域而言,放眼全国,元代东南地区最繁华的,一是杭州,一是泉州,再就是明州(庆元)和苏州(平江),扬州是很靠后的了。当时其城池只是沿用了宋大城,而将其他几个全部废弃了。而且元代末年江淮地区迭遭兵燹,到朱元璋的部队打下扬州城时,全城只有十余户,明军(此时朱元璋尚未称帝,仅称吴公,严格来说,应称吴军)不得不进一步缩小城区规模,唐以后最小的扬州城于是出现了。由此可想而知元代扬州衰落到了何等地步。 明以元至正十七年取扬州,置淮南翼元帅府,寻置淮海府,改维扬府,复改扬州府,直隶京师,领高邮、通州、泰州三个属州,并直接管理江都等九个县。洪武末年,分出二县,于是统州三、县七,建府治于江都。明初扬州底子薄,最初城内只有18户居民:发展平台小,城市规模不到唐城的八分之一;潜力也不大,明初都应天府(南京),财赋仰仗太湖流域和长江中游,对破败的江北没有多大需求。因此这时期的扬州几乎又回复到六朝时期的“芜城”局面。这种情况至少持续到永乐末年,最晚可能要到弘治年间(1488——1505)才有改观。

书籍目录

第1章瘦西湖形成过程中各阶段扬州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及其特征
1.1瘦西湖景观发轫时期扬州的地位与特征
1.2瘦西湖景观奠定时期扬州的地位与特征
1.3瘦西湖景观转型时期扬州的地位与特征
1.4瘦西湖景观最终形成时期扬州的地位与特征
1.5小结
第2章瘦西湖景观对扬州特征文化的演绎
2.1瘦西湖景观对扬州运河文化的演绎
2.1.1历代扬州运河的变迁
2.1.2扬州运河文化的特征
2.1.3运河对扬州城濠水系的影响
2.1.4瘦西湖与运河文化的关系
2.1.5小结
2.2瘦西湖景观对扬州盐商文化的演绎
2.2.1扬州盐商文化的肇端
2.2.2扬州盐商的文化特征:政治、经济社会属性及其影响
2.2.3瘦西湖与扬州盐商文化
2.2.4小结
2.3瘦西湖景观对扬州士大夫文化的演绎
2.3.1扬州十大夫文化的特征
2.3.2瘦西湖与扬州士大夫文化
2.3.3小结
2.4瘦西湖景观对扬州宗教文化的演绎
2.4.1扬州的宗教文化
2.4.2瘦两湖及其宗教文化
2.4.3小结
2.5瘦西湖景观对扬州战争历史的演绎
2.5.1战争与扬州:“芜城”
2.5.2瘦西湖景观与“芜城”记忆
2.5.3小结
2.6瘦西湖景观对政治及帝王文化的演绎
2.6.1扬州及瘦西湖的帝王情缘
2.6.2帝王文化对瘦西湖的影响
2.6.3小结
2.7瘦西湖景观对扬州市民文化的演绎
2.7.1扬州市民文化的特征(以唐代、清代扬州鼎盛时期为例)
2.7.2瘦西湖与扬州市民生活
2.7.3小结
2.8结论
后记

编辑推荐

《一座世界名城的文明多元化:扬州瘦西湖景观历史演进的文化解读》是世界的扬州文化遗产丛书之一。全书共分2章,内容包括:瘦西湖形成过程中各阶段扬州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及其特征,瘦西湖景观对扬州特征文化的演绎。

作者简介

《一座世界名城的文明多元化:扬州瘦西湖景观历史演进的文化解读》在剖析扬州整体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从扬州文化的代表性要素出发,具体审视瘦西湖景观对它们的演绎。这些代表性文化要素包括:运河文化、宗教文化、战争文化、士大夫文化、帝王文化、盐商文化以及市民文化。瘦西湖是以上众多文化共同作用下的社会建构产物。


 一座世界名城的文明多元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史料汇编,仅此而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