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出版社:山东人民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209046725
作者:金明善
页数:398页

章节摘录

  快乐应是人人与所有公共政策的终级目的  黄有光  快乐是绝大多数人(若不是全部人)的终极目的,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但对它的关心与研究很不足够,尤其是经济学者。不过,近十多年来,已经有许多经济学者研究快乐问题,也有许多研究快乐问题的文章在一流经济学期刊发表。对此,笔者感到很欣慰,因为笔者认为,快乐不但是人人的终极目的,也是唯一理性的终极目的。因此,快乐也应该是(但未必是)所有经济政策与所有其他公共政策的唯一终极目的。对这道理的认识与推广,有助于大量减少无谓的痛苦,有助于避免应该最终为快乐服务的道德、原则、法律、主义等被野心家与局部利益团体或个人所利用,从而违背大多数人的长期快乐。  笔者认为本文所述要义,是伦理哲学的最基本要点。伦理哲学家如果能够深入认识这要点,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与低层次的争论。  什么是快乐?  笔者是研究福祉经济学的,因此对快乐问题,尤其是与经济的关系,向来很感兴趣。福祉或幸福是比较正式的讲法,或多数指比较长期的快乐。给定同样的时期,不考虑讲法的正式与否,则快乐(happiness)、福祉(welfare)和幸福(subjective wellbeing)都是完全的同义词。如果一个人终身大都很快乐,则他就有幸福的一生。  快乐是一种和痛苦相反的主观感受,包括感官上的享受与精神上的欣慰。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多数没有快乐的感受,也没有痛苦的感受,快乐值等于零。当他因生病、受到伤害(肉体上或是感情上)而忧伤时,他的快乐就是负值。当他有感官上或是心灵上的享受时,他的快乐就是正的,而快乐或痛苦有不同的强度。如果以时间为横轴,以快乐的强度为纵轴,一个人的快乐(横轴或中性线以上)与痛苦(中性线以下)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净快乐就是中性线以上的面积减去中性线以下的面积。于是,尽管存在不同类型的快乐方式,总的快乐却是一维的。  几点说明。第一,快乐只包括正的或好的(快乐)与负的或不好的(痛苦)感受,不包括中性的、没有苦乐的感受,或把这种中性的感受算为零。例如,我现在可以看到墙壁是米色的,但如果我对这个视觉没有正的或好的,也没有负的或不好的感受,而且此外没有其他感受,则此时的快乐量为零。  第二,快乐包括所有正的或好的与负的或不好的感受,不论是肉体上或精神上的,不论是高级的或低级的,如果可以分高低的话。其实笔者认为快乐本身,除了不同的强度,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在一些另外的意义上,才有高低之分。例如,某种快乐感受,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培养或训练,才能感受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比较高级的。  第三,快乐本身也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为什么有些快乐或享乐方式被认为是好的,有些被认为是不好的呢?这是因为有些享乐方式会直接或间接地(例如通过对知识或健康的影响)增加自己将来或他者的快乐(不说“他人”,因为不排除动物的快乐),有些会减少自己将来或他者的快乐。如果没有影响,或有同样的影响,则不同的快乐只有强度的不同,没有好坏的不同。  当然,不同的快乐感受,有性质上的不同。欣赏音乐的快乐感受与吃冰淇淋的快乐感受,即使在时间与强度等方面都是一样的,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主观感受上的性质上的差异,即哲学家所讲的不同的qualia。然而,不论是音乐还是冰淇淋,如果给予感受者同样程度的快乐,又没有对将来或他者的快乐有不同的影响,虽然感受不同的qualia,其快乐量是一样的。人们一般褒欣赏诗词与古典音乐或阅读的快乐感受,而贬吃冰淇淋的快乐感受,是有一些原因的。首先,前者一般上可以通过陶冶性情或增加知识而增加将来或他者的快乐,而后者一般会通过增加体重而减少将来的快乐。其次,吃冰淇淋的快乐感受不需要通过培养,人人知道,而欣赏诗词或阅读的快乐感受需要培养,很多人重视不够。  快乐是终极目的  国内研究快乐问题的先行者陈惠雄博士说,多年前他写快乐论时,有人批评说:“我们应该讲吃苦,不应该讲快乐!”尤其对年轻人,强调能吃苦的精神是对的。这种精神,也能减少困难所带来的痛苦。但是,最终而言,吃苦或是为了将来的快乐,或是为了他者的快乐,才有意义,才有价值。(不说“他人”,因为不排除动物甚至上帝的快乐。)若为吃苦而吃苦,何必呢?若人生一定永远痛苦大于快乐,我宁可世界毁灭!  追求快乐并没有不好,损人利己才是不道德。有一首民歌说:“我们努力地工作,是为了幸福地生活。”什么是幸福生活呢?幸福的生活,就是快乐的生活!  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我们直接感到好的,因而快乐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工作为了赚钱(也可以是为了他人的快乐),赚钱为了消费,消费为了快乐。快乐不为其他任何东西;快乐是终极目的。快乐也能使我们健康与工作得更好。但健康与更好地工作,最终也是为了(自己或他者的)快乐。  快乐是唯一的理性终极目的  大多数人都要得到快乐,快乐是终极目的,这是无可争议的。但笔者进一步认为,快乐是唯一的理性终极目的,任何其他目的,终极而言,都应该是为了得到快乐。这是比较有争议的,但却是在伦理意义上正确的。  例如邓小平强调的人民利益、生产力与综合国力这三个标准,笔者是非常支持的。这三个标准非常实际、重要与有概括性。不过,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提高生产力是为了将来的人民生活与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为了确保人民生活,那人民生活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快乐。因此,终极而言,只有快乐一项。  可能有人会认为,除了快乐,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东西,例如自由、民主、人权、主权、正义、爱情、自尊、自我实现等。甚至可以说,这些东西比快乐更加重要。这种看法,有正确的一面。为了短期的或个人的或少数人的快乐,而牺牲例如国家的主权,多数会减少多数人将来的快乐。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的主权或其他的重要原则或事项比短期的快乐更加重要。不过,它们之所以更加重要,就在于增加多数人将来的快乐。因此,终极而言,事实上,就只有快乐一项而已。  可能有人认为,像自由、民主、人权等重大原则,是有超越快乐的内在重要性的,对它们的坚持,即使减少快乐,也是值得的。这种看法,也有正确的一面。个人或集体,往往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重大原则,对所有人长期而言,往往是得不偿失的。为了避免这种失误,而在实际或政治层面强调重大原则的重要性与绝对性,应该是有需要的。然而,在伦理哲学或道德的终极层面,所有的原则,终极而言,应该是为快乐服务的。  “一女不事二夫”的贞操观  为了看清上述伦理真谛,考虑中国古代对“一女不事二夫”的贞操观。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即使丈夫去世,甚至只是拜了堂而还未圆房,也不应该再嫁。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贞操原则,是有超越快乐的内在重要性的,对它们的坚持,即使减少长期快乐,即使造成重大痛苦,也是值得的。这种贞操观,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真的造成难以估计的重大痛苦。因而,经过长期的苦难之后,这种贞操观,逐渐被人们抛弃。在这方面的贡献,包括许多小说家对这种贞操观的批判。  不要以为,像“一女不事二夫”的贞操观对快乐所造成的重大危害,只是古代人们的愚蠢所造成,现代是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的。实际上,即使是现代,即使是现在,甚至是将来,许多重大原则(包括民族主义)经常被人们利用来从事对大多数人造成重大危害的勾当。  生命是绝对神圣的?  举一个例子,考虑向来人们所认为的“生命是神圣的”这观点。以笔者所知,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尤其是信基督教的人们,及修读医科的学生,特别强烈。笔者并不认为,“生命是神圣的”观点,没有其正确的一面,其错误在于把这原则绝对化,以及与快乐分裂开来。  多年前,笔者曾经与一位正在修读医科的学生讨论及生命的神圣性的问题。他斩钉截铁地说:“生命是绝对神圣的。当一个人有生命的危险时,我们必须不计任何牺牲,竭尽可能挽救她的生命。”笔者说:“如果资源有限,例如你只有一千颗药丸,而今天有一个重病垂亡者,吃完所有这一千颗药丸才能确保其性命。然而,明天将会有一千个初患者,每人吃一颗药丸,就能挽救性命。那你是要在今天救这个重病垂亡者,还是等明天救一千个人呢?”他还是斩钉截铁地说:“今天就必须救这个重病垂亡者,因为生命是绝对神圣的!”  对医科学生强调生命的神圣性,有其正面作用,可以增加医生对治病救人的重视,减少草菅人命的不负责任行为。然而,生命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使人们享受快乐。你害死一个人,就使他不能享受快乐。如果我活着,肯定是在受苦,也不能对他者的快乐有所贡献,那么我宁可死亡,或未曾出生。  盲目强调生命的绝对神圣性,不但可能会,而是已经造成,并且将继续造成大量的苦难。有许多患了绝症的病人,已经几乎完全没有希望,却在经受巨大的痛苦。有些甚至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然而,由于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都禁止安乐死,医生与亲友也不能帮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  ……

书籍目录

黄有光  快乐应是人人与所有公共政策的终极目的梁小民  报名牌大学还是选热门专业韦  森  司机点烟的经济学分析卢周来  歌星的身价王建国  该阿O时要阿。王则柯  别人的信封似乎更诱人赖德胜  男怕人错行?蒲勇健  “杂皮”为何当“领导”顾海兵  为什么没有人倒卖飞机票?张宇燕  键盘上的经济学汪丁丁  信仰的经济学许  斌  经济学能帮老板定价吗?李增刚  语言中的经济学徐昌生  婚恋需要经济学——火车上的一次偶遇与即兴解答李仁君  边际收益递减的故事王玉霞  除了抓阄,我们还能做什么梁小民  挤公共汽车的博弈聂辉华  交友的境界和博弈的均衡黄有光  男女有别——从何忻基近著《情是何物?》说起王跃生  保姆的经济学孙  晔  和孩子一起读《寓言中的经济学》高明华  交强险中的福利损失周业安  有感于中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储小平  逢年过节:关系契约的一次结算蒲勇健  恶棍为何变施主王玉霞  谁锻造了“马路杀手”?冯维江  从垃圾分类看强化市场型政府俞炜华  婚姻经济学两题黎海仪  闲谈恋爱、婚姻浪漫背后的理性昝廷全  黄灯、制度边界与制度弹性俞炜华  经济学视角下的一夫多妻制——婚姻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俞炜华  稀缺、选择与爱情张  军  当爱的边际效用递减时宋圭武  请客的经济学分析蒲勇健  美丽的谎言:“追女仔”中的哄骗博弈史晋川  “一夫一妻”与“多夫多妻”陆  铭  “神奇的哥”的生意经与道德蒲勇健  饮酒博弈:中华酒文化的深层解读徐昌生  省钱就是节约吗?——建立节约型社会漫谈昌忠泽  寻找对象各种渠道的最优选择次序聂辉华  再论“三个和尚没水喝”——企业理论版高明华  课堂上的博弈邹啸鸣  对幸福征税董志强  美貌有价:关于漂亮的经济学聂辉华  挑战所罗门国王的智慧郭艳茹  凿壁借光与沽名钓誉昌忠泽  找对象需要“门当户对”李佐军  人生成功的经济学分析江  涌  经济学家对“性趣”的研究李艳飞  离婚也要看市场?——中美离婚率比较分析董国政  围棋所包孕的经济思想聂辉华  为何“自古红颜多命薄”?邹东涛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困境和对策邓聿文  金钱、感情与婚姻的三角关系孙德圣  男女交往应该谁买单?晏宗新  从两个选择的故事看市场里的道德李俊慧  “田忌赛马”的经济学分析曲  创  生路韦森侃  纳什均衡谢思全  卢照坤  关于占座的经济学思考王跃生  “准一体化”与“同居现象”卢周来  从一桩古董索赔案谈起聂辉华  刘光谱  校园爱情: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姚益龙  5000元的旧车你敢买吗?——市场经济信用中介制度建设漫谈雒亚龙  我为什么买“黑车”王跃生  为什么好人总是吃亏一漫谈“劣币驱逐良币原则”赖德胜  替代与不可替代章  元  “养老鼠”的故事曹利群  排队: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易格开  会的收益吴克明  经济学视野中的生活艺术叶楚华  关于刘德华的若干经济解释史晋川  一桩狗咬人的民事诉讼官司——举证责任的法律经济学分析蔡银寅  汽车超载的经济学启示刘宝宏  空姐市场里的怪现象聂辉华  如何避免对下属赏无可赏?——曾国藩的故事为例詹宇波  起来,不愿做房奴的人们陈  宪  由“买蛋”、“卖蛋”的尴尬说起刘宝宏  “又好又便宜”的家庭装修高明华  “面子”与公众利益顾海兵  暨佩娟  自动取款机服务的消费者观察李俊慧  巧讲微观经济学刘宝宏  理发师的工资合约汤铎铎  足球场上的“经济周期”李仁君  球场上的“囚徒”史晋川  “左脚鞋”与“右脚鞋”一完全互补性商品的故事邹东涛  李洪侠解析“新排队现象”刘  敏  朱国华  从女士免费看期货交易的双边市场规律郭梓林  爱情中的经济学——《乔家大院》三角恋解析李仁君  钱说松木银  行新技术的烦恼宋胜洲  谁能读懂夜的黑?蒲勇健  布吉之谜:油画市场之经济学诠释聂辉华  报纸为什么不免费发送?曲振涛  会议的经济学分析王玉主  生活中的经济学一读《致命的均衡》高明华  张  静  学校收发室杂志收发中公权对私权的侵犯

作者简介

《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经济学家茶座》出版9年来(第一~39辑)之精品栏目“生活中的经济学”中的文章优中选优,选出精品文章近100篇。读《生活中的经济学》听海内外著名华人经济学者跟您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

图书封面


 生活中的经济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很不错。通过它知道了《经济学家茶座》这本多月刊杂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