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中国叙事

出版社:上海三联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42621283
作者:高鸿
页数:204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以小说家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的小说的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诗学秘密和文化特征予以阐发。
严格说来,任何一个具有深刻学术内涵的研究对象,都是一个永远诉说不尽的话题。何况本书所面对的三位作家,都堪进入经典。在比较之中寻找他们的价值和差异,是一种研究的组合方式。换一个研究者必然会有另一种组合方式和话语方式。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应当是无可穷尽的。因此只能说本书的研究只是这一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侧面,尚有许多新的空间有待进一步去深入和拓展。


 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文/黄炎秋高鸿的《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一书主要以赛珍珠、汤婷婷和林语堂的小说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分析,探寻其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叙事。作者在导言中首先阐释了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即文化的三个层面的涵义、“他者”与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后现代语境下的后殖民理论与视角。借助这些理论和方法,作者从文本分析出发,结合具体历史语境来探视跨文化叙事中所出现的一些嬗变、基本问题,亦或是基本现象。全书主要分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的研究集中在文化主体性与异国形象的塑造上。在对赛珍珠《大地》三部曲的分析中,作者集中阐释了“大地”这一关键词在赛珍珠的作品中的地位。赛珍珠通过描绘中国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形象地隐喻了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社会中的中国。赛珍珠这种“中国形象”的塑造在作者看来分为两点:一是具有异国情调的、满足了美国社会所熟识的中国话语。赛珍珠笔下对于古老的中国风土人情的现实性描述,最直观也最明显地让人感到中国作为文化“他者”的体现,并且结合当时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固有偏见,使得这种“他者”的自然属性被看作为“他者”文化的全部。二是利用“大地”达到文化形态上的“同质性”。作者认为,关于“大地”的塑造以及人与大地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地神话的世界性的再现,赛珍珠紧扣“大地”这一议题,超出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一般性想象,改变了西方民众对中国人的固有看法。由以上两点,作者得出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意义,在于利用现实的个人经验把握人类与自然的共性格证,展示了“他者”异国形象下的另一面,从而打动处于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读者。除此之外,作者也不忘细致分析赛珍珠笔下故事与现实的错位,即时间的错位与空间的错位,这些“漏洞”显示出跨文化叙事中的文化差异,因为本土作家并不会犯这种错误。另外,作者也收集了众多针对《大地》三部曲的评价,从这些评价中可以得出在跨文化语境下,跨文化的叙事作品往往会拥有不同的阐释角度和价值判断。赛珍珠对“异国形象”的塑造置于“他者”层面上,体现出其对西方文化主体的归属。而林语堂在文化主体性与异国形象的塑造上与赛珍珠不同,他经历了两个时期的变化。第一个时期是林语堂早期的作品,如《京华烟云》、《唐人街》、《朱门》等,这些作品是林语堂在西方语境下创作的迎合西方人所了解的中国人、中国事。在这些作品中,林语堂对于道家和儒家精神的传承有很深刻的体现,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根植于其早期作品当中。而林语堂后期的作品,作者以乌托邦小说《奇岛》为例,从这本小说中看出了林语堂对于“自我”文化主体性的疏离,而“他者”是单一文化就多元文化而言。在汤婷婷身上,华人移民的第一代与第二代的冲突往往是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汤婷婷所塑造的“异国”形象是来源于华人家庭和华人社区,以她为代表的第二代移民是对中国实际没有感知经验的华人后裔,所以作者认为他们的作品无论怎样都无法“正确”传递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下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在其作品中被塑造为美国式的“个人主义英雄”,在对中国文化资源的运用策略上也丰富多样。但是作者认为汤婷婷文本中所构筑的“中国形象”显得有些破碎和漂浮,在其作品中很难明确作者的自我文化归属感, 其拥有一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从这三位作家的文本分析中,我可以看出作者力求在文化主题和异国形象的塑造上将三位作家区分开来,从作者的标题很好的总结了三位作家在“自我”层面上的不同,即赛珍珠的“自我”与“他者”互相关照,林语堂的“自我”此消彼长,而汤婷婷的“自我”主体性则是混杂与迷失的。如果说书中第一部分着重于对三位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文本分析,那么书中的第二部分则集中探讨作者背后的文化身份与“东方主义”的关系。作者认为赛对于珍珠的文化追寻与整个帝国主义文化体系分不开。她对于中国的感情深来源于对中国人民苦难的同情,而从她的两部传记中,赛珍珠完成了她身份的转换,即从中国转向美国。在她的作品中仍然保留着西方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的自我中心化,并且把殖民地边缘化,“东方主义”暗色化。而林语堂的作品中“东方主义”则更表现为“自我东方主义”。作为一位东方文化身份的作家,以西方想象的方式去塑造自我,进行“自我再现”。作者认为林语堂作品中的民族形象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希望展示给西方读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二是与西方读者的“期盼视域”相符合的社会集体想象。其中,作者重点对比了赛珍珠与林语堂对“裹小脚”这描述,在林语堂的作品中少见对于裹脚的痛苦描述,反而赛珍珠却对此做了否定的批判,在作品中通过“缠”与“放”表现中国妇女肉体到精神上的解放。由此作者认为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批判的眼光和否定的精神,这是林语堂“自我东方主义”的表现之一。表现之二则来源于林语堂英文小说中对于对方文化的刻意赞美态度,在其后期作品《奇岛》中有所显现,这也与作者前面所说的“自我文化主体性的梳离”有关。而汤婷婷的文化身份则与赛珍珠和林语堂都不同。后两者的文化身份与民族身份基本一致,而汤婷婷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则是矛盾、杂糅、与国籍身份和民族身份不相同的文化身份。作者分析的汤婷婷笔下对于中华文化的基本范畴人士是持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的,她笔下塑造了众多“沉默着”“疯子”“边缘人”的形象是文化冲突下的身份危机形象,而汤婷婷在深层次的“精神世界”文化认同环节上采取的是回望的姿态,却不再固守中华文化的根基。这恰恰显示了汤婷婷所采用的西方社会现实视角。书中的第三部分主要描述了跨文化语境的叙事策略和文化利用问题。在叙事策略上,作者着重拿“花木兰”这一形象在三位作家作品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在赛珍珠的作品中,“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的精神和象征,而林语堂那里的“木兰”则主要是中国文化思想的载体,即道家和儒家思想,而汤婷婷笔下的“花木兰”除了是表现中国的符号之外,还被赋予了女权主义象征,是华裔美国女性的理想。这与作者在第三部分后面所说的“自内殖民”和“自我解殖”有关。在以汤婷婷为代表的第二代华裔移民作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其实是想获得创造族裔文化的历史空间,因为这一代作家的身份较为“尴尬”,并且在美国社会处于弱势族裔群体,而中国是他们想象迁移的文化源泉,在他们的文本中可以看到后殖民文本的体现。但汤婷婷在回望的同时也不忘加入自己的重构,这种重构来源于其成长与西方语境,所以在不断的回顾和重构中,她实现了对中国叙事的意义。而在文化利用层面上,作者首先梳理了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既定看法,得出西方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于“中国”文化的分析和认识,是把中国看作一个古老的“停滞形象”,从而证明自己在文明道路上的巨大进步。用“他者”来关照“自我”。具体到这三位作家,赛珍珠的跨文化叙事对于中国形象的认识是“自我”与“他者”互相观照下产生的“异国形象”;林语堂对于中国文化的自我利用价值,来源于他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向西方重塑了一个新的自我形象;而汤婷婷则处于“双重身份”的制约之中,她与中国的疏离使其把中国文化看作一种文化资源,进行选择性的利用,并且做出自己的理解与想象。由此,可以看出三位作家由于文化身份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叙事策略,把握不同的“他者”形象。读毕全书,作者的“差异性”研究思路对我的启发甚大。在比较之中寻找研究对象的价值和差异,是一种研究的组合方式。换一个研究者必然会有另一种组合方式和话语方式。学界不缺乏对于这三位作家的研究,但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以“跨文化”为视角,以“中国叙事”为中心进行差异性的研究,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挑战,这也正是一篇论文能得以扩充为著作的原因。尤其作者对于汤婷婷作品的分析,让我想到了今年在美国文坛上赫赫有名的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她用小说《无声告白》展现了被歧视的华裔,被压抑的女性,和被牺牲的女儿在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其视角除了集中于华裔努力想要在美国主流社会中争取一席之地之外,还着重描述了黄种人与白种人通婚下诞生的“混血儿”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在《无声告白》这本书中,高鸿所说的“文化利用”几乎不复存在,如今的华裔作家更关注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华人子女的成长问题。我想,这也与网络的发达使得西方社会对于中国文化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有关。总之,高鸿的“差异性”研究和“跨文化”视角,给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除此之外,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的结合,也是作者研究的“新视野”。早前,媒介环境学派的大家伊尼斯就写出《帝国与传播》一书,以媒介的角度谈帝国的嬗变,将媒介变革置于宏大的历史语境当中。而高鸿对于三位作家的文化身份的分析,解释了其作品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写作背景,结合起来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总结出一些规律,这种将文本研究置于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方式值得借鉴。作者的文本分析相当细致,但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经验阐释较少。在我看来,经验阐释应该包括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即这三位典型作家的典型作品引起的社会效应和文学影响也应该是跨文化传播的一部分,即便书中有少量阐释,例如对于赛珍珠文学作品的评论分析等,但其跨文化叙事所带来的历史影响与文学启发是否也可以做进一步分析呢?汤婷婷等华裔作家作为第二代移民,是否通过自己的作品在美国主流社会为华裔族群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林语堂的创作后期英文小说在中国社会语境下是否也有一定文化反传播意义?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大概也和作者是文学专业出身有关,在书中并未有所提及。最后,我深感论文选题之重要。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在跨文化叙事方面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分析话语,分析报道框架,分析某一形象,无不是用“他者”视角来审视,当我们分析外媒新闻报道时,也可以借鉴作者的“差异性”研究思路,结合跨文化语境扩宽研究思路。此外,作者提到的“后现代语境”、“后殖民语境”、“自我东方主义”都是值得深入了解的理论范式。研究需要“新视野”,同时也需要理论与经验的结合,作者通过《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一书,实现了理论与想象的丰盈,在跨文化研究方面给之后的研究人员一定的启发,学术不易,尚有更多新空间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和扩展!2016.06.13 于桂子山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定睛一看发现是文院博士生的论文……
  •     高鸿老师诚如书系名字所言,拥有一个“新视野”。看过此书,深感论文选题之重要。书中的“差异性”研究思路对我启发比较大。
  •     文学专业的博士论文,借鉴其思路。从社科的角度来看,文本分析居多而经验(个体与社会的互动)阐释较少,理论与想象的丰盈对照着逻辑与材料的断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