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经典:没表情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41138416
作者:秦德龙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秦德龙,天津蓟县人,当过知青,做过工人,1989年开始尝试写作,玩过先锋派,耍过文艺腔,终于在历经文字和现实的冲撞之后明白,现实比小说更荒诞,生活比小说更精彩。于是,他打定主意老老实实当一个生活的记录者。他有个崇高的理想,就是把自己变成一架高性能的相机,用他的文字按动快门,拍摄出人间的悲欢冷暖、戏谑荒诞。然后,原原本本地呈现给读者。当别人为之笑为之哭时,他总是悄没声息地站在一边,当一个合格的旁观者——没有态度,但有温度;没有脾气,但有义气;没有表情,但有感情。

作者简介

“晚报记者” 秦德龙荒诞小说集
现代人通常表现得语焉不详、性格模糊,甚至面容不清——没表情。秦德龙每天读报纸,看世界,并提炼出一些典型案例,一一指给我们看。
他将每一条讣告整理成文辞精美的散文。他歌颂死者,超度死亡,心里没有一丝倦怠和杂念。——《第100个》
他很不爱听这些话。很自然地,就用不满的眼神剜了对方一眼。悲剧就在瞬间发生了。——《眼神》
队长注意到,正在出力的这几个憨子,比打牌的那几个憨子还要憨,口鼻歪斜,走路不稳,动作摇晃。显然,他们是更加严重的智障者。——《智障者》
这个人该哭不哭,该笑不笑,一天到晚,总绷着张木头脸。——《没表情》
其实,人类的大脑皮层下面,潜伏着许多活跃的因素,但人们必须戴着面具生活,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没有表情。


 中国微经典:没表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很久以前,差不多是上初中的时候,特别喜欢一本杂志——《故事会》,不是喜欢看里面的鬼故事,而是喜欢里面的每一篇小小说,也就是短片小说。很简短的千八百字,就能让人豁然开朗,大叹原来如此。秦德龙的这本《没表情》让我重拾当年的感觉,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的许多感受更真切更深刻。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少公知和意见领袖,老百姓为生活奔波劳碌,无暇他顾,对于命运常常是逆来顺受,做无言的抗争。对于掌握部分资源的公知、意见领袖还有那些良心未泯期望社能更好地造福万民的热心人士,就成了社会这个有缝之蛋上的苍蝇,成了坚守社会正义和道德底线的堡垒。他们时刻都在盯着这个社会的一举一动。秦德龙并没有像愤青一样对社会的阴暗和不公愤世嫉俗,埋怨谩骂,而是在经历了生活的无数次磨砺后,从高调的炮轰一切的热情转而削尖手中的刀锋,用一支笔把社会百态呈现纸上,用平静的心态、严密的思维、对社会细致入微的体验和观察把一篇篇看似虚构却又真实存在生活场景描述给读者。我突然想起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秦德龙的每一篇文字看似简单平常,却反映出社会的病症所在,揭露人性的丑恶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他通过一篇篇短小的文字智慧地把枪口对准了社会,用公正而有力的语言把现实的社会批判的体无完肤,这简直就是中国的莫泊桑。但是他并没有像司马迁那样文末加一段“太史公曰”。因为那样会画蛇添足。再说,也只是小说,虽然他只是陈述,什么都没说,但是从每一篇里我都读出了他的匠心独运和良苦用心。我在读每一篇小说的时候,潜意识里却读成了新闻晚报,好像秦德龙真的是某一县市的晚报记者,我们读来的便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事实上,这些人和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看似荒诞的小说,却照进了现实。让我们惊呼:这不是小说,这就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真人真事。秦德龙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一个对社会热切关注的人的内心世界,还是对未来的预言,又或是他曾经或正在亲身经历隐去真人姓名的现实?我想兼而有之。我们活在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友好或愤怒有亲身感受。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对社会的反馈更是感同身受。秦德龙的一支笔不是利刃,好似一束光,照见了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生活工作的百态,照出了人性的原型,照出了社会每一个肮脏的角落,类似的生活琐碎我们每一天都在经历,有时候哭爹骂娘,有时候跪地求饶,有时候怨天尤人,有时候趋炎附势,有时候忍辱偷生,有时候冷眼旁观,有时候落井下石,有时候泯灭良知,这都是人类的本性,是我们的潜意识。然而当我们把各自的一己之私加附到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和个人身上时,却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伦理的崩塌。我们在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与道德管束下,依然可以有各自好的坏的活法。生活它就是一块蜂窝煤,千疮百孔,既然我们不能堵上所有的孔,我们只有让它燃烧。秦德龙就是一个纵火者。他把我们内心最不愿示人的一面扒拉出来,告诉我们那里千疮百孔,早已落满厚厚的灰尘,是不是可以清洗一番,实在不行就付之一炬,让那些毒素在高温的烘烤下无所遁形。平实的语言,面对面说心里话聊天的轻松淡然,说出的却是一个个沉重的故事,这故事里有你有我。窃以为,这样的一本小说如果能上达天听,那真真极好的,我们不要什么罪己诏、悔过书,互相批评大胆揭露,那都太小儿科,太装模作样。作秀谁不会?每年做一次公车、植一次树、扫一次大街、慰问一次贫困,反正不花自己的钱。我想它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每天早晚照一回,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不至成被生活所奴役。
  •     微经典。中国的。秦德龙是个勤勉的记者,用文字速写周围的生活,做出第三只眼睛的冷酷。比如,街边的小广告,见过吧?肯定见过,在他的笔下,这样的描写:有人建议,可以去街上找几个憨子,让他们来清理小广告。憨子大脑简单,四肢发达,干活儿执着,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队长说:“这个建议好,可操作性强!”  很快,几个憨子被找来了。队长像查看牲口那样,默默地查看了憨子们的牙口。队长满意地说:“虽然目光发散,脚步蹒跚,但身上有劲,能吃苦耐劳。”  队长又对几个憨子说:“每人发一根火腿肠、两个面包、一瓶矿泉水,把这条街上的小广告清理干净。你们干不干?”“干!”憨子们眉开眼笑。有人给发火腿肠、面包、矿泉水,为什么不干?在街上穷晃荡,谁给发?  憨子们被领走了,拿着简单的劳动工具,铲子、刷子、水桶、笤帚什么的,清理小广告去了。当然,他们也都拿走了属于自己的火腿肠、面包和矿泉水。  队长感到十分轻松。  这两年,街上的小广告太多了。墙上、电线杆上、报栏里、路面上、大门口,到处都是小广告。像一块块“牛皮癣”,让人看了难受。前天,创建办开会,要求必须把小广告清理干净。队长回来一说,小厮们都皱了眉头,歪了鼻子。难道要我们干活儿吗?这么热的天,太阳晒得冒油,一天干下来,还让不让人活了?再说了,劳保品呢?毛巾、口罩、草帽、手套什么的,有着落吗?中午,单位总得管一顿饭吧?干活儿时,矿泉水总得管够吧?绿豆汤也得有吧?不然的话,中暑了怎么办?就这样一个小段子,一个没有表情的故事,就像网友评论的说:他的笔下,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调皮孩子的一个玩笑,或是爱玩爱闹的人随心所欲的游戏,而百姓在这种不正经的下意识的把玩中被戏耍着。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增加了一丝生活的悲凉――他们是那么无足轻重,甚至他们的生命都是别人的玩物。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顽皮的孩子,生命显得那么珍贵亦或是悲凉,这些都在表情中彰显,但是我们能做出怎么样的回应呢?或许答案就在《没表情》中,容忍与宽厚,无奈中心存希望的向前,脸上就是没有表情。这样的态度比有表情的态度更加的狠毒。
  •     需问冷眼旁观人——读《没表情》by/烟波浩渺在卞藏版脂本《红楼梦》中有这样一首回前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俊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没表情》这书就是作者作为一个冷眼旁观的观察者创作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特点就是篇幅短,语言简练,却饱含深意,但又不挑明,让读者去思考,到底作者讲得故事所指为何?作者初衷就是把自己变成一架相机,用文字按动快门,把人间百态拍摄出来。当别人或哭或笑时,他悄没声息的站在一边,当一个合格的旁观者——没有态度,但有温度;没有脾气,但有义气;没有表情但有感情。写人,写各种另类的人,写各种畸形思想的人,冷嘲热讽的文字揭露人的假恶丑,没有表情但文字有感情。写动物亦是写人,动物的隐私,给动物制定规章制度,狗比人过得好,这到底是怎样的怪现象?一个作家的描绘异态众生相,一个读者心中的深度反思。漫画式的刻画,富有喜感和灰色幽默,如此鲜明的短小说,表达的是作者所想说所要呐喊出来的,不过不是通过声音,而是通过文字这种无声的呐喊。《喜欢开会的人》是什么是一个人如此痴迷开会,即使退休也仍旧想坐在主席台前台。《没表情》这个没表情是真的没表情吗?他是针对不同的人没有任何表情,对着上司则就是另外一副嘴脸。谁给他没有表情的权利。《白熊的隐私》即使是动物也不愿意活着监视中,甚至以死明志,更何况人呢。《432号井盖》这个号码的井盖是被偷走的?还是重新铸造的?黑手操控了这一切。《毒馒头》毒不死老鼠,也同样毒不死人,丢了就丢了。但是为什么这毒不死老鼠的药还能一直在售卖?《政治待遇》一份报纸能代表什么?是身份!一笔捐款代表的是什么?仅仅是觉悟吗?《不结婚的坚硬理由》一辈子的吻是爱情的追求,如果没有就不结婚,继续找下去。批判、讽刺、冷眼旁观,短小说的美丽,不需要堆砌辞藻,不可以加长篇幅,短短几百个字,写了一个个民间疾苦,官场百态,略显夸张的小故事,通篇看完你就会发现为什么这么多苦、烦,甚至是不着边际的人物,这些人在生活中、新闻中又是处处存在的。求人难,办事难、门难进、脸难看,真实的不忍多看。作者的故事十分有代表性,如同电视新闻轮番播放,一幕转一幕,不带停歇。其中很多故事取材构思非常精彩如《智障者》、《喜欢开会的人》、《和谁在一起》、《握手公司》、《白熊的隐私》,《人是虫》、《弯曲的脊梁》等等,但也会有一些写的比较多的题材,作者的写作套路有些类似,缺少那么点新意。然而作者经历知青年代,却没有谩骂,愤青,愤世嫉俗,他的文章宽厚的多,有批评揭露也没有猛追狠打,给人留余地;有冷嘲热讽却带人情味;小说的最后的点睛一笔也尤其出彩,无奈中又给你了希望。这就是有温度有感情的人文情怀,如同鲁迅先生写《故事新编》一样,希望给人们更多的提示和警醒,而不是打翻一船人。调侃的力量,冷幽默的力量,作者热爱创作的信念都体现这些故事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