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人生

出版社:上海三联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542629425
作者:傅佩荣
页数:23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易经》是什么很多年前,我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教书。由于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到国外之后,我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先找中国餐厅。有一家餐馆老板知道我是教哲学的,他就对我说,我们这餐馆生意不太好,因为犯了“路冲”。犯了“路冲”之后怎么办呢?他就买了一个“先天八卦图”挂在餐馆门口。挂了一个多月,生意并没有改善,他就说,你帮我看看,这个图是不是有问题?我一看,发现那个挂着的“先天八卦图”(参看本书52页)底下两个卦画反了——难怪无效。但是,后来改正之后,是否有效?学习《易经》的心得很多时候,我们把《易经》当作心理上一种需求的满足。事实上,《易经》能否消灾解厄、趋吉避凶呢?《易经》的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修德”、“行善”。我上面提的那个经历,就是因为八卦就在《易经》里面,也是我们最古老的传统。谈到学习《易经》,我有三句话作为心得。第一,不学一定不会。你没有学过《易经》,就肯定是不懂的。有什么学问是不学也会懂的?假设你没有学过儒家,没有仔细读过《四书》,我说你要好好“修德行善”、“忠信孝悌”,你一听也知道这是儒家;假设你没有学过道家,对于老庄也不曾仔细研究,我说你要“顺其自然”、“不争”、“无为”,你一听也知道是道家。很多学问虽然你没有学过,也会知道一些大概,但是《易经》不一样,多少人买了《易经》,打开一看,只有两个字——“天书”,不知道它在写什么。它里面最主要是六十四个卦象,对于卦象,如果你没有花一、两个小时入门的话,根本就不知道它代表什么;而每一个象都很像,很接近,都是两条线合成的,一条横线是没有断裂的,另外一条是断裂的。所有的卦都是两条线合成的,两条线很简单,但是合成六条线之后就复杂了,就有六十四个。所以,你不学一定不会。第二,学了不一定会。学了还不一定会,那是怎么回事呢?《易经》有两个大的范围:一个叫“义理”,说明要如何修德,要培养好的德行,这个理解起来倒是比较容易,因为“义理”是人生正确的道理。另外一个叫“象数”,象数就很麻烦了,它关系到一个卦象可以用数字来表达它的意思,这就跟占卦有关了。学《易经》只学“义理”的话,一辈子不懂占卦,显然不太圆满;但是专门讲占卦,最后好像变成算命的,那更不是《易经》原本的意思。所以,不学一定不会,学了不一定会。还好有第三,学会终身受用。你一旦学会,终身受用。对自己来说,知道为什么要修德,什么时候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都非常清楚。对自己的生命掌握一种主动性,培养智慧,发展能力,又有德行,这是《易经》最高的理想。由此可知,我们确实要了解一下《易经》到底是什么?我分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易经》、《易传》、“易学”《易经》是一本最古老的书,因为古代的书是竹简,所以内容简单扼要,材料很少,只是后代发挥得比较多。《易经》为《十三经》之首,那时还没有《十三经》的讲法,在先秦只讲《五经》,就是《诗》、《书》、《礼》、《乐》、《易》。《诗》(《诗经》)代表文学;《书》(《尚书》)代表历史;《礼》(《礼经》)代表生活规范;《乐》(《乐经》)代表艺术、音乐修养;《易》(《易经》)代表哲学。一说到哲学,感觉“玄之又玄”,好像与生活脱了节。《易经》本身在古代被列为哲学范围,它有何特色呢?哲学是“爱好智慧”,智慧有一个特色——“完整而根本”。也就是说,你不能只看人的世界,还要看自然界和天道,即天、地、人三方面都要兼顾;不能只看现在,还要看过去、未来。所以,在空间和时间(即宇宙)上两方面都要兼顾。《易经》作为哲学的代表,它在古代是最根源的,它包括三大部分:经、传、学。这也是学术界目前公认的分类方式。如果只念“经”,最多二十页。因为《易经》的“经”本身很少,只有六十四个卦象,加上卦辞、爻辞,二十页就写完了,但是这二十页没有人看得懂,不知道它在写什么,因为太扼要、简单了,所以就有《易传》。《易传》是孔子与后代弟子们持续研究,可以说是整个学派的合作才完成的。所以,你现在买任何一本《易经》,都是《易经》、《易传》合在一起的。一旦分开,你就不知道它在说什么。经过儒家的解释,《易传》的内容很丰富,有十个部分,叫做“十翼”,“翼”就是辅助,好像翅膀一样,作为辅助,助你了解《易经》。“十翼”首先是《彖传》、《象传》,各分两部分,总共四篇。《彖传》是解释卦辞的部分,《象传》就是解释卦义和爻辞,解释卦义的叫做《大象传》,解释爻辞的叫做《小象传》。以《小象传》为主,《大象传》只有一句话。“彖”有上下,“象”有大小。其次是《系辞传》,《系辞传》是哲学方面独立的精彩论述,分上下的理由不一样,是因为内容太长,所以分上下两部分。这样一来就有“六翼”了,还剩下四个:《文言传》、《说卦》、《序卦》、《杂卦》。《文言传》是专门针对乾卦、坤卦做一系列特别的说明,因为这两卦太重要了。《说卦》是要说明每一卦为什么需要出现,为什么是这个名称。《序卦》是讲六十四卦为什么有这个顺序。《杂卦》即没有顺序,很多卦混在一起讲,很多人认为《杂卦》并没有什么道理,应该不算什么伟大的作品。司马迁认为“十翼”是孔子所作,后人认为是孔子的学生传至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为第十代。司马迁家学渊源,懂得《易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因为懂得变化的道理才写成《史记》。整个《易经》的思想基本上是在时间的变化过程中,看人应该如何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安排自己的行为,目的是要“趋吉避凶”。人活在世界上当然是希望过得快乐,谁都不喜欢有痛苦、有烦恼、有灾难。吉凶就变成:在世界上活得开心不开心?要的东西能不能得到?或者不想失去的东西会不会失去?总的来说,我们要了解“十翼”只是十种对于《易经》内容所做的说明,属于《易传》的部分。“易学”是汉代以来的学者各自研究,门派多得不得了。你随便查一下,大概有一百多部易学作品。介绍《易经》,我们要以“经”和“传”为主,把《易经》与人生的道理说清楚。有些人喜欢成语,而很多成语就是从《易经》里面发展来的。总之,我们首先要了解,《易经》是最古老的书,古代经典的第一部,它里面包括“经”、“传”、“学”,我们的重点在“经”和“传”。“学”这一部分非常复杂,没有人搞得清楚,天下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全部懂《易经》,就是学会某一部分,也得花上几年的时间,因此能够入门,就很不错了。本书的目的即在于此,希望从介绍里面,能够让我们了解《易经》与人生的相关性。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学习这么古老的智慧?它到底有没有启发性呢?这是我们的重点。人生的智慧在《易经》里面可以说是集大成,得到了一种完整的解释,就看你以后如何延伸及应用。有人问,《易经》的大原理是什么?一句话:“观天道以立人道”。“天道”代表宇宙大自然的规则,“人道”就是人的世界应该如何生存的道理。你不能够关起门过人的生活,因为你要随时与自然界互动产生关系。你住在山边就有适合山的特性的生活,住在海边就是另外一套了。你不能说我是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是完全一样,如果不能够适应自然条件,春夏秋冬都不能分辨,怎么生存?所以人的生活跟自然界息息相关。我们讲到《易经》的开始,就要从这里人手。《易经》是符号象征如何观察天道来安排人之道呢?它的特色是什么?答案是:使用符号象征。这是《易经》最特别的地方。平常我们见面都要先交换名片或请教大名,人从小开始就要有名字,名字本身不变,但这个人天天都在变。我们想想看,我们小时候生下来叫的名字,这个名字是不变的,但是你哪一天不在变呢?从小学一路到现在,毕业几十年了,名字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易经》的智慧就表现在使用符号象征上面。西方有个学派,就强调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说到人的特性,跟动物相比有什么特别?以前西方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但是有理性的动物,为什么会做出很多非理性的事情呢?人类历史上确实是有无数非理性的事情。换一种说法:“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说实在的,人会笑,有时候是笑里藏刀;有时候是表面笑,里面哭。并且,你怎么知道动物不会笑呢?

前言

《易经》是一部奇妙无比的古书。看不懂的人说它是有字天书,略知一二的人对它深感敬畏,真正了解的人就爱不释手,随时摆在案头,向它请益人生各种问题,然后增长处世的智慧。《易经》的“义理”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一直在变化之中,充满无限的活力与生机,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妥善安排自己有限而可贵的一生?答案是努力提升道德价值,以行善为主轴,搭配求真与审美的目标,使人生趋于完美的境地。个人与群体不可区隔,所以这是成己成人之学。《易经》的“象数”可以用于占卦,只要秉持“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这三项原则,再依循正确的程序进行,则占卦结果将使人相信“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并非虚语。意即:即使没有老师与保护者,也会好像面临父母在指导一样。当然,人人都希望趋吉避凶,但是《易经》也提醒我们“天道无吉凶”,因为吉凶在于人的欲望。《易经》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以及启发智慧。把握这三点,人生的主动权操之于己,生命也将变得充实也更有意义。《易经》在古代经典中属于哲学类,其故在此。哲学是对人生经验作全面的反省,再由之找出系统的理解以及最终的目标。也因此可以说:没有哲学,人生形同盲目;脱离人生,哲学难免空疏。《易经》正是一套圆满的哲学体系。不学《易经》,将是无可弥补的知性缺憾。关于《易经》的学习,我用三句话来概括:一、不学一定不会;二、学了不一定会;三、学会终身受用。首先,《易经》的六十四卦是基于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若是不曾学习,则这些卦象显得神秘而难解。其次,为什么学了还不一定会呢?因为它的占卦部分需要解卦,而解卦能力永远有提升的空间。这表示人生有可测与不可测的部分,同时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选择机会。占卦不同于_二般的算命,也在于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最后,学会《易经》,将可终身受用。此中妙处,其实在学习过程里就已经逐步实现了。我于2008年1月,应山东电视台《新杏坛》栏目之邀,主讲了九集《易经与人生》。这是借助传媒之便,向大众介绍《易经》的来龙去脉与基本观念。现在讲稿整理成书,又增加了许多图片、资料,以及占卦与解卦的方法,希望读者可以比较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易经》,由此进入它广大无边又深奥无比的世界,与历代读书人一起遨游相忘于其中。

内容概要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易经》是什么 易经小常识:基本八卦(八经卦)的口诀 《易经》六十四卦卦象图第二章 《易经》的由来 易经小常识:关于《易经》的传说:河图与洛书第三章 《易经》的卦象 易经小常识:关于爻的一些术语第四章 自强不息——乾卦  易经小常识: 十二消息卦与二十四节气第五章 厚德载物——坤卦 易经小常识:关于卦象的一些术语第六章 非吉则利——谦卦 易经小常识:  卦象歌  卦序歌第七章 面对困境的智慧——屯卦、习坎卦、蹇卦、困卦 易经小常识:《易经》的问卜用语第八章 自求多福的方法——损卦、履卦、井卦、鼎卦 易经小常识:《易经》的研习流派:两派六宗第九章 《易经》的现代意义 易经小常识:  《易经》占卦方法——筹策运算说明  《易经》解卦方法参考第十章 《易经》问答录附录  古人用《易经》占卦预测示例

编辑推荐

《易经与人生》是国学大师傅佩荣最新作品!山东卫视《新杏坛》即将播出探究本义、破除谬误全新揭示《易经与人生》的智慧与魅力。

作者简介

《易经与人生》在古代经典中属于哲学类,它是一套圆满的哲学体系。《易经与人生》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以及启发智慧。《易经与人生》的六十四卦是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占卦还需要解卦,这表示人生有可测和不可测的部分,同时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选择机会。因而占卦不同于算命,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易经与人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易经的“义理”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一直在变化之中,充满无限的活力和生机。易经的“象数”用于占卦,秉持“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对占卦结果“无有师保,如临父母”,要明白“天道无吉凶”易经皆是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启发智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简易、变易、不易”自强不息——乾卦厚德载物——坤卦非吉则利——谦卦============================基本八卦(八个经卦)的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卦象歌一、乾宫八卦(属金):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二、坎宫八卦(属水):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三、艮宫八卦(属土):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四、震宫八卦(属木):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五、巽宫八卦(属木):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六、离宫八卦(属火):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七、坤官八卦(属土):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八、兑宫八卦(属金):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地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上下经卦名次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上下经卦变歌讼自遁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晋从观更暌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
  •     读过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后再来读傅佩荣教授的《易经与人生》,小女子认为,傅教授的书写得更好,更深刻。一直以为,易经是本神秘的书,那些神秘的符号,有怪力乱神的嫌疑。看到《易经》,便想到了影视剧里那些手持幡,摇头晃脑眯眼掐指的老家伙。除此之外,《易经》别无它用。但是,或许正是它的神秘吸引了我,心里对易经总是有一点向往,一点畏惧。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把我带入了易经的世界,是我对易经的启蒙。而傅教授的《易经与人生》却教会了我以哲学的眼光看待《易经》,让我知道了《易经》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易经》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人生哲理,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也是中国人的骄傲。或许,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是,对《易经》渐渐地着迷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迷惘的年纪。有些人,有些事,让我疲惫,让我害怕。总是喜欢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地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许多时候,你不想去惹麻烦,麻烦却会来惹你。这不是个安宁的世界,我如何能够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夜里,床头一盏温暖的台灯,躺读傅教授的《易经与人生》,渐渐地明白了许多道理,那是经历过了许多人许多事,也有磨难也有磨砺的长辈给我的敦敦教诲。我相信,傅教授真的把他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融入了这本书里,让后来人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孔子喜欢读《易经》,以致韦编三绝,他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是的,易经是圣贤写给圣贤读的书。随着年纪的增长,渐渐地便会越读得懂易经。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读易经也是一知半解——或许只是略知皮毛,远远够不上一知半解!读傅教授的这本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易经》,也可以更好地用《易经》指导人生。《易经》不易,人生不易。但有了《易经》指导的人生便有了更多的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最近第三遍了,每次看完都会忘记些内容,每次也会有新的收获。把它作为《易经》入门读物来看,哦,快3年了,我一直处于入门阶段。
  •     2015年5月18-21日读,2015-158。
  •     不愧为台湾于丹
  •     看的其实是另一个版本。很好的易经入门。义理比数理多很多。
  •     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就是三个卦了:乾、坤、谦……
  •     比较浅显,观天道以立人道,天道没有凶吉。要名义理,通象数就不容易了。
  •     价值人生观
  •     一次意外在书店看到这本书,随便翻了几页,不料却站住看了半个多小时。因为要赶着去办其他事,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买了。 台湾人写的书。我发现台湾人写书的风格是很实际很贴近生活,同时又有理论性。 我个人喜欢读那些从生活小事中讲大道理的书籍。对于易经的初学者,可以读一读。
  •     了解易经
  •     不是人人都可以说易经的,比如傅佩荣。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这是一本烂书!
  •     有声书。讲了几种主要的卦,很有意思,深入浅出,让人记忆深刻。
  •     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启发智慧
  •     强烈建议别卖
  •     不仅仅是卦,更是人生。。。
  •     有些道理读懂了,未必有能力运用
  •     一般
  •     对于一个入门的人来说,相比较南怀瑾的《易经杂说》有一定差距
  •     再次捧起,我要好好想想。
  •     入门读物,还不错。
  •     说了古老的辩证法,其中最精彩的是199-204页
  •     看得新杏坛讲座。
  •     对于这种操蛋的感情生活着实想占一卦,不疑不占。
  •     反求诸己
  •     听过课件
  •     不知道今年为何对易经开始感兴趣,作为一个纯小白,个人觉得这本书是很好的入门,傅佩荣以最通俗的例子来解释卦像,着实减少了一个初学者很多的困惑。未读时从不层想到玄学原来是这么的包罗万象。这本书重点介绍了,乾坤谦三卦,里面的人生道理却是也很收益非浅。不过很多内容看完总是记不住,需要再多看几遍。另外在看的过程中其实自己也有很多疑问,到没有勤于纪录下来,读后就忘了,这是很大的问题!没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失去了读书中一个很大的乐趣,尤其是这种类型的书!
  •     读了一遍,入门了些。但是记不住。据说他讲的还有视频,找时间看
  •     还好,其实记住一句话就行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
  •     算了吧!变成教科书了!
  •     太好读了,还需要深入研究
  •     适合易经入门和听听道理。简单介绍几个与人生有关的卦。
  •     非常好的周易入门书。
  •     看不懂
  •     傅的视频算入门经典。
  •     买了本盗版的。狂晕中,书的包装和里面都说作者是曾仕强。狂晕,狂汗中。
  •     入门启蒙与易经小知识都很好用。
  •     易于入门,娓娓道来
  •     入门之作。
  •     作为周易入门不错,可惜人生道理什么的只能呵呵了。。。
  •     算是入门级的一本书,比起《易经杂说》要基础很多。
  •     只介绍了最简单的部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